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1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企业供应链管理之所以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被运用,是因为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寻求保持企业旺盛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因为对于企业来说竞争优势不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暂时的。这一点不仅从国际企业界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也得到了印证;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最关键的战略性问题。供应链管理即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战略选择。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供应链战略是一种互补性的、高度紧密的企业联盟,这个联盟以核心产品、核心资产或核心企业(通常是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的提供者)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将企业间的合作和协作拓展到原材料、技术、资本、设备、市场信息等各个方面,也就是将某一企业分散的生产资源、流通服务提供和市场营销等价值增值诸环节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利益共享,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张到企业一体化的范围。这个联盟的目标是通过联盟内各企业统一协调的工作,以价低质优的产品、及时供货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提高市场供应的有效性和顾客的满意度,让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是加强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强调供应链上各企业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从而可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供应链上物料流、信息流、价值流,保持灵活和稳定的供需关系,使整个供应链上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我国煤炭企业供应链的现状分析

煤炭企业供应链主要包括煤源、流通、消费三大环节;产、运、销企业分散,流通商数量众多,规模偏小。具体表现为: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企业多处于东、南部地区,煤炭生产基地远离消费中心,同时煤炭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仍以运输型物流为主,但能够提供整体物流运输服务的管理型物流服务比例仍然较低。产、运、销系统没有形成“链”,存在着部门主义障碍,易于形成天然壁垒;传统的铁路运输通道发展滞后,造成煤炭运力长期偏紧。目前的煤炭流通商发展历史较短,多数是依托资源起步的企业,基本是围绕生产企业、消费企业分布,通常掌握着客户、煤源或运力中的一种或几种资源,规模偏小,恶性竞争严重。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煤炭经营企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规划》,到2010年我国煤炭经营企业调控在4.7万户左右。基本淘汰年经营量在1万吨以下的煤炭批发、零售企业。由于利润空间较大,参与主体管理粗放,迅速出现的大量小规模流通企业效率低下,增值服务意识匮乏,业务重心仅集中在煤炭贸易层面,利润来源单一,主要通过传统的煤炭贸易价差来获取利润;业务经营和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设备简单、落后,基于互联网的IT技术应用落后,大都处于作坊式的经营状态,缺乏大规模、长距离、多用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客户导向的增值服务意识严重匮乏,造成整个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浪费严重、煤炭流通效率低下,并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煤炭企业流通距离长,环节众多,流通商区隔严重,业务单一。

三、煤炭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一方面,随着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煤炭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竞争力较差而在整体上往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和挑战,我国煤炭企业也必须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尽快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接轨,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促进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我国煤炭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一)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等等。这些数据说明,供应链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采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则可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有效的供应链可以使煤炭企业成本降低,提高固定资产效率,缩短企业订单处理周期,整体库存减少,服务水平提高,现金循环周期缩短,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精确化、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的运行,从而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间的日益推广,为煤炭企业的运作与成长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丰厚的综合经济效益。煤炭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资产,提高核心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流通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增加煤炭企业在物流运营中的利润份额。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拓展煤炭企业的市场,扩大生存空间。供应链管理有效地确立专业化的运行模式,立足服务于做强煤炭主业,也为产业的拓展延伸与再发展提供物流运作的保证。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能促进煤炭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扩大物流运行的空间。

(四)实现煤炭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随着煤炭企业集团化的建设,以及煤炭资源深加工、能源转化产业链的形成,使得资源整合与配置更加合理。建立有效地供应链战略,能够整合煤炭企业采购、物流、配煤、销售、资金、信息等流通服务能力,为煤炭企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煤炭物流产业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四、煤炭企业供应链的设计思路

针对我国煤炭生产企业、消费企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供需网链结构松散,供应链环节分段割裂严重,网链间缺少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等现状。推行供应链管理是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根据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煤炭企业供应链,协调煤炭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利益、提高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煤炭供应链人才严重匮乏问题的形势要求;构建适合中国市场的煤炭企业供应链的设计思路如下:

(一)供应链构建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供应链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定供应链的成员组成,对煤炭企业来说主要包括供应商、设备、工厂、分销中心的选择与定位、计划与控制;二是如果原材料主要依靠煤,则供应商就是企业本身,但需要制订供应计划;三是生产设计(需求预测、生产什么产品、生产能力、供应给哪些分销中心、价格、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和跟踪控制、库存管理等);四是分销任务与能力设计(产品服务于哪些市场、运输、价格等);五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六是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等等。构建煤炭供应链之前应对本企业的现状和供应环境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信息化程度、煤炭的市场需求预测、煤炭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供应情况、煤炭产品的销售情况、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及合作伙伴的资信、实力等,这些都是影响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因素。煤炭企业的采购、制造、仓储、运输和销售都有鲜明的特点,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科学、合理的供应链。

(二)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跨部门职能整合,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其次,进行企业外部供应链功能整合,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最后,应将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相匹配,形成紧密的互动与链接。整合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供应链整体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价值最大。

(三)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在煤炭供应链中,整个供应过程的完成最终取决于三大方面:优势的煤源采集、通畅的物流通道、稳定的市场客户群。煤炭企业供应链各环节中的物流通道和市场客户就是最重要供应链环节。煤炭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

(四)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支撑平台。让煤炭流通服务网络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给业务运营、管理和决策,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化支持;并渗透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加快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实现企业间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商务平台;提供全面的煤炭贸易信息、物流信息,以煤炭交易中心为核心功能,结合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全信息化系统,依托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客户开发与服务体系,实现煤炭供应链增值。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浪潮公司新开发的新一代企业管理软件GS5.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多种管理模式,适应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需要;这个平台将使供应链涉及的各种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配给和充分的利用,同时使整个供应链具有了随需应变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增强我国煤炭企业供应链抵抗风险的实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04

本文著录格式:[1] 万剑桥.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J].软件,2013,34(6):13-16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供应链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和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大都采用手工、半手工的方式采集数据,自动化低、效率低、成本高、实时性差,并且各环节的企业也无法实时动态地获取信息。

本文实现的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结构松散等一系列缺点。供应链上任何节点企业都能及时自动化地采集供应链信息,并且能够及时获取相应的供应链信息进而进行结构调整,各环节进行交流共享,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1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概述

1.1 RFID、物联网概述

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物流管理等领域。

物联网是指通过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等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现状

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各模块都是分别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为了当时的实际需要而随时开发和建设的系统,系统不完善,存在如下问题:1.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目前,大部分供应链管理系统采集数据时使用手工录入或扫描条形码的方式,在面对大量物品时效率低、成本高、实时性差;2.数据不一致,信息孤岛:由于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模块之间各自存储管理其信息,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信息缺乏联动,导致数据不一致;3.缺乏实时性和移动性:由于手工/半手工的数据采集方式使得无法实时获取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无法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和科学决策;4.缺乏安全保障:每个子系统都有一定的时效性,缺少持续稳定性、可开展性和安全性;5.可维护性差:由于各子系统各子模块分散,为系统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成本。

1.3 物联网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

基于上述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效率、优化操作流程;2.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3.减少人工操作,降低错误率,降低成本;4.系统整合统一,解决信息孤岛问题;5.提高信息采集速度和效率;6.支持移动性。

而RFID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1.识别无需人工干预;2.无需与目标接触,穿透力强,读写距离远,读取速度快;3.可批量读写;4.可多次使用,使用寿命长。所以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和存储所有环节的数据。

并且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批量地采集信息以及资源共享。使得管理人员以及各环节的领导和负责人能实时地掌握供应链的相关情况,随时接收系统下达的建议。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高、出错率低、成本低。可以实现快速批量自动化采集信息,减少人工干扰,出错率低,成本低;2.实现移动办公。管理人员、各子环节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供应链中的信息;3.主动推送信息。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向用户推送相关的建议信息;4.可追溯性。该系统可以保存供应链中所有环节的数据,一旦发生问题,便可准确定位出问题的子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等信息。

2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RFID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新需求,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本文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采集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成本低、错误率低、效率高;在管理模块中增加了智能分析决策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访问方式多样化(PC、智能移动设备等),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

该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RFID子系统、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管理模块、终端。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2.1 RFID模块

RFID模块由RFID标签和阅读器组成,主要负责RFID标签的验证、写入、读取,防伪查询,溯源等功能。

在采购、库存、物流、销售、生产等环节,利用阅读器自动、批量地读取、写入每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同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实现防伪验证、溯源等功能。

2.2 数据采集存储模块

在数据采集存储模块中,将由阅读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承载式网络(3G/WIFI/Internet)传到服务器,并写入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唯一数据源,数据采集存储模块为所有应用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其核心功能是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完成采购、生产、库存、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存储管理,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相关应用提供完整一致的数据支撑,与各类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接与整合,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挖掘分析。

由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松散性以及空间时间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精确性、准确性。而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点。在生产环节,利用RFID标签能够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实时跟踪与识别,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成本和出错率。在物流运输环节,可以提高配送、拣货、分发的速度和准确率,并且供应商、商和经销商都可以实时了解货物所处的位置等信息。在库存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地存货取货以及库存盘点等。在销售环节,可以实现货物的防伪验证和溯源等功能。

2.3 供应链管理子模块

供应链管理子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包含采购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物流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等,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

2.4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用户的权限设置、鉴权、管理操作和客户关系管理功能。

2.5 智能分析与决策模块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采集数据,采集速度慢、出错率高、延迟高,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而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响应,错失机会。而在采用了RFID和物联网技术后,各种数据可以快速地采集并被传到服务端。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

2.6 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模块用来管理RFID阅读器。RFID标签中的数据涉及企业机密、货品参数、防伪溯源信息等,因此非常重要,一旦泄露或被篡改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获取和篡改货品RFID标签中的信息,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采用RFID标签、阅读器双向认证的机制,即只有被系统认可的阅读器才具有读取标签信息、向标签写入信息的功能,阅读器也只能对被系统认可的标签进行读取和写入。

2.7 终端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大多只提供PC客户端或者Web的接入方式供用户访问,用户一旦离开办公地点,即无法访问系统。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提供了多终端访问和操作,用户可以使用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设备随时随地访问系统和接收系统推送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或者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3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库存、物流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实时采集存储信息,透明化管理。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并能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解决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了以下几部分核心内容:

1.各环节实时自动化地采集存储数据。

2.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移动化。

3.智能分析决策,实时推送信息。

3.1 实时自动化采集存储数据

从数据来源,可将整个系统中的数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公司基本信息、仓库基本信息等;第二类数据是业务数据,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产生的业务数据,主要包括RFID基础信息,生产、物流、销售环节产生的物流信息等。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实时自动化采集存储。

以物流环节中的数据采集存储为例来阐述自动化采集存储数据的工作流程。

物流环节,即货物从生产线下线后到达门店前这个过程,包括总库入库、出库,异地中转库入库、出库,省级总代库入库、出库、二级商入库、出库、三级商入库、存储等,每一个阶段都要采集数据。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环节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手工/半手工方式,工作人员以手工录入/扫描条形码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存入系统中,这种方式的缺点很明显,工作人员只能将货物卸下来,一件一件的录入或者扫描物品,无法批量采集,速度慢,效率低,错误率高,成本高。在面对大量货物时无能为力。

然而在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和RFID技术后,工作人员可以在不移动、卸载货物的情况下,批量地采集数据,整个过程人工干预少,出错率低,效率高,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采集的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环节数据采集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流程详细描述如下:

1.RFID阅读器登录系统。用户在RFID阅读器中输入账户信息,登录系统,如果成功,用户便可使用该阅读器读写RFID标签;

2.验证编码。阅读器感知RFID标签,从中读取编码信息,然后将编码传输到服务端,服务端验证该RFID标签是否属于本系统。

3.写入数据。对于属于本系统的RFID标签,系统将对应的物流信息写入数据库,并将相关信息写入RFID标签。

3.2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移动化

信息的时效性对于供应链管理系统非常重要,过时的信息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在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对各种非常规情况及时处理。

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提供PC客户端/Web的方式以供用户接入访问,这种方式存在一个缺点:用户一旦离开办公场所,则无法进入系统,亦无法实时获取和处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系统能够实时快速地采集到信息也无济于事。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结合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多种接入方式,如图3所示。只要可以连网,用户可以使用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实时访问供应链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3.3 智能分析决策,实时推送信息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都是用户主动登入系统,查看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然后上报给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收到消息后做出决策,这种方式被动且延时极高。

而在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分析的功能。智能终端的接入使得信息推送成为了可能。提前设置好各种指标的阈值,在监测到某项指标出问题时,系统通过智能分析判断,按照预案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相关的负责人。领导收到信息后可针对其做出处理意见,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采购是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采购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生产,销售等后续环节。以采购环节中某个零件采购数量不满足要求为例来说明,如图4,详细流程描述如下:

1.实时采集数据。系统实时地采集采购环节的数据。

2.分析决策。分析决策模块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满足预案要求。

3.下发信息。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将相关信息自动下发给相关的负责人,负责人做出建议和决策。

4.下发建议决策。系统将负责人的建议和决策下发给相关人员。由他们进行处理。

4 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分析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缺点,并对物联网技术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体框架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解决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出错率,减少了成本。且相关人员可以实时地主动获取信息和接收推送信息,使供应链子环节各企业可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杜洪礼,吴 隽,俞 虹.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物流科技,2011 (3).

[2] 王 辉,沈 洁,石英琳.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新趋势 [J].商业时代,2010 (26).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3

目前仍然有不少地方还在筹建不同类型的煤炭交易中心。中国煤炭交易中心类型众多,差异较大,共同点是开展网上交易,但是成功运营者并不多。这种局面的成因之一在于多方对煤炭交易中心的准确含义并不清楚,不少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的业务名不符实,服务对不上需求,致使诸多煤炭交易中心的煤炭电子交易不温不火。

陕西交易平台中国最大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是陕煤化集团公司在重组原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成立的,该中心充分吸收了其他煤炭交易中心的经验教训,采纳了我们对煤炭交易中心属性的理解,制定了“1+N”业务规划,在空间布局中首家设置了煤炭物流信息大厅,确定了从煤炭现货电子交易走向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电子平台的业务运营战略,以及从陕煤化集团煤炭电子竞买起步的启动战略。

自2011年7月1日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以来,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整体运营情况良好。截止2012年10月底,在仅开展煤炭电子竞拍业务情况下,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煤炭4164万吨,成交金额167亿元,成为中国煤炭电子交易量与成交金额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在成功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业务的同时,积极准备其他业务:一是组织社会煤源,以便尽快成为行业电子交易平台;二是准备N业务,近期陆续推出煤炭供应链金融业务、煤炭信息服务业务与煤炭物流管理业务;三是完善煤炭物流信息大厅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行开发的煤炭物流信息查询系统,整合矿区铁路专用线装车视频监控系统、公路运输GPS系统、船舶运输管理系统、铁路运价数据库系统等内外系统,逐步实现从煤炭电子交易订单生成到实物交割的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着力为交易中心会员提供高效、透明的煤炭实物流管理的增值服务。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还只是初步成功,但其建设颇有新意,尤其通过煤炭物流信息大厅提供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受到煤炭相关交易方的关注与欢迎。这项服务既可成为独立的煤炭物流管理业务,也可促进煤炭电子交易业务,还有效展示煤炭交易中心的特色。

鉴于中国煤炭交易中心蓬勃发展的态势和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厘清煤炭交易中心属性,引导煤炭交易中心合理开展业务,成为推动煤炭交易中心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回答的迫切问题。

基本属性是集中型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综合理论分析和煤炭及相关交易中心的实践,我们认为,煤炭交易中心的基本属性是集中型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第一,煤炭交易中心是一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标的物是煤炭这种大宗商品。第二,煤炭交易中心是现货市场,交易标的物是煤炭现货,包括煤炭中远期现货与即期现货,不包括煤炭期货,属于贸易而非金融范畴。第三,煤炭交易中心是以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为支撑的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煤炭网上交易服务。电子交易平台也可称为电子交易市场,它是利用互联网为基础,以一种“真实”的感觉,将数目众多的买方和卖方聚集在一个中心交易场所,并使他们之间以浮动的价格进行交易,成交价格的形成由交易市场的规则所决定。第四,煤炭交易中心是集中型市场,在集中的时间段与集中的场所(既可是虚拟的也可是实物的)开展煤炭交易,是有组织的煤炭专业市场。煤炭交易中心的核心功能是煤炭的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即真实反映价格,而非操纵、决定价格。

根据煤炭交易中心基本属性,在现行技术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约束下,中国煤炭交易中心至少可以提供四大类交易业务。

一是煤炭电子竞拍交易。煤炭交易中心利用ICT开展煤炭的电子竞拍业务,即通过竞拍卖掉特定地点的特定煤炭或买到在特定地点交货的特定煤炭,前者为煤炭的电子竞买,后者为煤炭的电子竞卖。所谓煤炭电子竞买是指,针对特定地点交割的特定品质煤炭,在电子交易平台上组织拍卖,以某一最低价格起拍,多个煤炭买家竞买,在限定时间内价高者得;所谓煤炭电子竞卖是指,根据煤炭买家提出的特定交割地点和特定煤炭品质的要求,在电子交易平台上组织招标,以某一最高价格开始招标,多个煤炭卖家竞卖,在限定时间内价低者得。另外,同一批量煤炭可作为一个标的物进行整体拍卖,也可分成若干份进行分拍,这样就形成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两种电子竞买方式。竞卖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形成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两种电子竞卖方式。

二是煤炭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煤炭是大宗商品,在条件成熟时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GB/T 18769-200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煤炭中远期现货交易。

三是煤炭电子集市交易。煤炭交易中心建设专业化的煤炭电子交易网,集中展示煤炭销售与采购各方的信息,让煤炭买卖方自行确定交易对象以及达成交易,交易中心既可为这些交易提供集中结算服务也可不提供结算服务,从而形成两种交易方式:一是统一结算的煤炭现货集市交易,二是自行结算的煤炭现货集市交易。

四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煤炭交易会交易。煤炭交易会交易是传统的煤炭交易方式,可定期也可不定期举办,可以办成专场也可办成综合易会。这种业务不属于电子交易,但它可以促进电子交易,可看作煤炭电子交易的辅助业务。

煤炭交易中心在提供煤炭电子交易业务的同时,也可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结算、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只是后者依附于前者。

特定属性是管理煤炭供应链虚拟价值流的行业电子平台

煤炭是大宗商品,煤炭交易中心具备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基本属性。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煤炭市场有其特殊性,煤炭交易对物流依赖性强,而煤炭物流、准确说是煤炭供应链复杂,煤炭流通费用往往是煤炭坑口价的几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从大宗商品普遍属性来理解煤炭交易中心,会有失偏颇。我们认为,从煤炭供应链管理角度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煤炭交易中心,即煤炭交易中心的特定属性是管理煤炭供应链虚拟价值流的行业电子平台。

我们知道,煤炭供应链是由从煤矿到煤炭用户的相关活动与价值流构成的网链结构,而煤炭供应链管理是对煤炭供应链商业流、资金流、信息流与实物这四个价值流及相关活动进行优化与管理,其中,对商业价值流的管理涉及煤炭交易,对实物流管理则涉及煤炭物流与煤炭混配及加工。煤炭交易中心管理煤炭供应链的虚拟价值流,意味着它不仅涉及煤炭交易,还要涉及煤炭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管理,而且这些和煤炭商业流管理具有同等地位。另外,煤炭供应链的虚拟价值流离不开煤炭实物价值流,也就是说,管理煤炭供应链虚假价值流必须兼顾煤炭实物价值流,做到虚实结合。当然,这里的煤炭供应链不是针对特定煤炭用户的供应链,而是煤炭行业供应链。

据此我们认为,煤炭交易中心是以煤炭交易为核心、综合管理煤炭供应链虚实价值流的服务平台,提供“1+N”服务。

其中,“1”是指煤炭电子交易这项核心业务,而“N”是煤炭电子交易相关的多项服务如结算、交收、金融、物流、信息与质保业务等,“N”的具体数量与内容则应根据煤炭交易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可能的需要而定。煤炭交易中心的“1+N”业务界定表明,煤炭交易中心的交易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可以相继发生,即先有煤炭交易服务,进而发生相应的煤炭交收、结算、物流等服务;也可独立发生,即只提供煤炭交易服务,或者提供煤炭交易相关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不提供煤炭交易服务。这个界定还表明,煤炭交易中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自身的能力,在“1+N”中进行选择,提高了煤炭交易中心的灵活性,也造就了煤炭交易中心的多样性。

作为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煤炭交易中心在建设“1+N”服务场所时,除交易场所外,还要设置煤炭物流可视化管理空间,利用先进的ICT技术,把煤炭物流相关信息集中到交易中心,实现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并且通过集中化物流信息管理来优化与简化煤炭物流,提高煤炭供应链效能,为煤炭交易方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煤炭交易中心的物流可视化管理,有效破解煤炭传统贸易中“合同好签、兑现不易”的难题,实现交易与交割的一体化及可视化,可能是煤炭交易中心与其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重要区别所在。

政策建议

一是煤炭交易中心对于中国煤炭市场体系改革和煤炭供应链管理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二是煤炭交易中心是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电子平台,煤炭供应链相关方应积极参与交易中心的交易及相关业务,支持交易中心的发展。

三是尽快实现电煤价格并轨,建立统一煤炭价格市场,以便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煤炭价格发现的功能,体现煤炭交易中心的核心价值。

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可选择社会责任心强、规范的煤炭交易中心,在条件较成熟时,试行开展煤炭中远期现货交易业务,据此制定《煤炭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管理条例》,进而允许具备条件的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业务,促进煤炭交易中心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五是铁路部门尽可能把煤炭铁路运行实时信息无偿或有偿地提供给规范运营的煤炭交易中心,填补煤炭物流可视化管理中的铁路物流空白,真正实现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既可提高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效能,又可提升煤炭交易中心的存在价值,还可促进铁路的煤炭运输业务发展,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六是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拿出一定比例的煤炭销售与采购量,在相关煤炭交易中心竞买与竞卖,实施“阳光购销”的廉政工程,通过发现煤炭销售与采购的真实价格,既可发挥煤炭交易中心的价值,又可提高煤炭生产与销售企业的经营绩效。

七是扩大国家与地方战略储备煤炭数量,并要求这些战略储备煤尽可能通过煤炭交易中心的电子竞买与竞卖实施收储与正常调运,提高战略储备煤的交易透明度,降低政府煤炭储备成本。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4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80-01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持电力的连续与稳定,保证发、供、用的安全可靠,防止事故的发生就成为电力企业的头等大事。而电力工业是与装备水平有密切关系的行业,电力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都是通过设备、材料这些物资来实现的,电力物资采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成本和电力建设工程造价,关系到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关系到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资产的提高。

一、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供应商管理尚不规范

目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管理上相对薄弱,尚没有实行供应商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也没有与价格供应商建立正式的长期合作关系。而监察、审计、法律部门作为采购实施的主要监督部门,却不承担价格供方的管理职能,难以实现对采购有效的监督。

2.采购竞争性谈判机制运作不完善

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按规定,物资的采购应当至少选择三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择优采购(单一来源除外)。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推荐厂家在参与过程中,有不到场、传真报价等现象时有发生。谈判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按规定做到让三家供应商同时进行报价,存在围标、串标的可能。

3.物资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从询价到初步确定物资采购供应商和价格都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方面,在竞争性谈判采购文件发出过程中,向哪些供应商l出由企业内部自行决定,缺乏有效外部监督。另一方面,竞争性谈判报价后,企业自己抽取的评标专家进行评议,选择供应商和确定价格,其他监督部门的参与形同虚设,难以形成真正的外部制约。

从价格来说,目前供电企业没有对物资采购制定一套价格标准体系,加之市场各类金属材料、人工成本等变动性大,物资价格不稳定。而且,目前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主要由供应商报价,并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的价格库,容易被供应商串通蒙蔽。

二、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要点

1.注重采购策略分析与计划管理

供电企业要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充分认识,注重采购策略分析,加强物资采购的整体把控,对采购什么、何时采购、采购多少应作科学的分析,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价格动态和企业生产状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尽量降低在建工程物资、储备物资的库存金额和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减轻供电企业的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制约。

2.加强采购集中度,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

供电企业应优化采购组织机构,整合企业内各部门、各分子公司的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限,明确采购的职能管理部门,实施集中采购,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建立专业、精干的采购人员队伍,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风险。

3.研究供应链管理理论,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在供应链管理要求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供应商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企业选择供应商群体,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

4.探索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的新方式

目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方式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两类采购都应不断探索新的方式。

(1)探索非招标采购的公开方式,如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和公开询价采购,提高非招标采购的公开采购率,但同时应兼顾采购效率。

(2)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采购平台,开展电子化招投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降低供电企业采购成本以及供应商投标或竞价的成本。

(3)积极探索开辟电商采购渠道。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对网络信息化采购形式的创建,培养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透明度、简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开展网上采购。根据目前情况,首先通过网络电商开展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的非招标采购是完全可行的。

三、全新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引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化,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逐步变得可行,成为一种新型的采购方式。网上竞价采购具有透明度高、成本低廉、高效简便的优点,但网上竞价的实施需要网络技术上的支持,加强信息、安全等方面管理,同时还应对价格供应商进行培训,掌握网上竞价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方法,使他们参与到网上竞价中来。

笔者设计了一种借助于计算机网络,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将物资采购管理组织机构划分为三个互相独立区的制约型物资采购计算机竞价系统的物资采购管理理念,并付诸实施。组织机构:该系统分为三个下属机构:物资计划管理中心、物资竞价采购中心、物资合同、仓储、配送中心,三个中心相互独立。

其中:物资计划管理中心职能:负责需用计划审核,库存核对,下达采购计划,追踪采购结果;物资竞价采购中心职能:负责将采购计划录入计算机网络,网上采购信息,采购统计,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物资合同、仓储、配送中心职能:依据竞价中心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入库前验收,仓储保管及发放,物流配送,结算,付款。工作流程:由物资采购竞价中心在计算机网络上信息进行供应商准入制,符合标准的供应商能确保产品质量时发放准入证。竞价采购中心接到由物资计划管理中心下达的采购计划时,就按程序进行采购信息网上,供应商可在全国各地进行异地报价,计算机自动比质、比价排队,确定中标供应商。最后合同、仓储、配送中心签合同,货到后,组织验收,转入仓储。使日常采购从小到大均纳入有序竞价过程中,既实现了低成本采购,又确保质量合格,杜绝廉政风险,减少腐败几率。

四、计算机网络竞价采购理念的优点

通过计算机竞价网络采购,甲乙双方不见面,避免了人为的随意性,改变了传统的采购方式,实现了日常化的竞价采购,规范了采购成本控制原则。由于采用准入制,严格控制供应商的入网资格,使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5

由于石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我国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普遍偏重石油产量指标,而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管理中一直处于较为粗放的运作模式。这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仍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

一、胜利油田物资系统资源整合背景分析

中石化作为我国典型的大型国有企业,具有体系庞大、资源分散的典型特点。根据国家对于大型国企的改革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石化集团积极部署、稳步实施集团内的资源优化和再配置。在实施工作中,“整合”已经成为中石化各油田物资系统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油田生产的核心内容。如何通过科学的“整合”盘活存量资产,释放内部活力是当前胜利油田物资系统需要进行系统性思考和全盘规划的重大课题。

石油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一直备受关注,而油田企业也以保障石油产量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物资系统作为油田的生产辅助单位,一直以充足的物资供应作为全部工作重心。胜利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各下属二级单位都有自己的物资供应部门,遍布整个油区,形成了覆盖整个油田生产作业区域的网络化物资供应保障系统。而在油田全面改革现有运作机制,深化专业化改革的环境下,原有的、庞大的物资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压力。目前,系统地盘点内部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实现系统服务的有效延伸和服务高效已经成为物资系统适应中石化集团发展要求,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胜利油田物资系统资源整合目标

胜利油田物资系统资源整合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物资系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的综合提升,逐步实现面向油田提供采购供应与物流配送协同发展的供应链一体化。

具体来说,物资系统资源整合主要实现如下两个方面目标:

1能力资源整合

胜利油田物资系统内的能力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实体资源,如必要的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等,又包括无形的技能资源,如供应商管理、采购策略、评估体系、库存控制、管控制度等,还包括建立起有效实施采购供应与物流配送服务的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能力资源整合也就是对系统内的实体资源、技能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建设和重新配置,以获得最佳的组合方式。

2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对物资系统的资源整合非常重要,它是整合能力资源的有效技术手段。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逻辑是由物资系统内的信息共享实现物资系统运作全程的可视化。这将使物资系统从静态结果管理——关注单一的采购供应结果,转变为动态过程管理——控制采购、供应、存储、配送等物资流转的流通全过程。通过服务过程可视化提高用户对物资系统服务全过程的了解和理解,突破组织分割的瓶颈,促进油田内部供应链的衔接和运行顺畅。

业务运行的可视化可以实现物资系统采购供应和物流配送服务全程的可控性,即通过物资系统自身和用户两个监督界面对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服务的执行。继而在物资系统实现服务全程可控的基础之上,推进和实施物资系统服务的柔性,即按照不同用户单位的需求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综合物资供应服务。通过柔的推进和完善,逐步建立系统化的标准服务方案,进而实现物资系统服务产品输出的一致性和多样化,提高用料单位的服务满意度。

能力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整合相辅相成,物资系统在实施资源整合的工作中,始终需要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进行资源组合配置,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逐步提升物资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物资系统整合规划的战略目标。

三、胜利油田物资系统资源整合策略

1外部供应链资源整合

外部供应链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是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物流管理。

(1)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整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系统实施战略采购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纳入到胜利油田内部供应链运行的环境之中。

物资系统实施战略采购的核心是将供应商纳入油田内部供应链,服务油田供应工厂——以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为核心的物资系统,实行“及时生产”,从而缩短供应工厂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使物资供应工厂能以最快的交货速度满足用料单位需求。而供应商的“及时供应”则是物资系统“及时生产”的主要内容。因此,战略采购就是从采购供应的角度实现胜利油田外部高效供应链的运作。

战略采购体系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细分采购成本,建立采购总成本管理体系;制定战略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按物资类别划分的差异化采购策略,并持续优化与供应商的采购流程。

(2)采购物流管理

对采购物流的管理是物资系统服务环节向上游的延伸,填补物资系统当前对采购物流的管理真空,实现对采购过程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

采购物流管理需要与采购总成本的细分相结合。物资系统将当前物资采购价格中的物流成本进行剥离,逐步澄清采购物流的成本,并制定采购物流业务的分步实施措施。通过采购物流服务环节的拓展,加强物资系统对于非规范物资流通渠道的管控,强化物资系统对物资质量的控制力度,提高对物资消耗规律及物资流向真实情况的掌控,同时降低物资采购总成本。

2内部供应链资源整合

内部供应链整合工作主要是针对物资系统内部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物资系统需要通过加强和持续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延伸物资系统对用料单位的服务,同时支持物资采购业务对物资流通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规范化管理。

在具体整合策略上,主要应以物资系统自身的横向整合为主线,将物资系统内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功能进行集并,同时在系统中建立集成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集成运作、信息共享、运作可视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内部供应链的功能整合工作需着力于将分散的、发挥同一职能的物流实体资源进行整合,减少企业里的资源重复配置,获得资源的集约化运作优势,构建协调、统一运作的业务模式,降低系统内的运行成本。功能整合需要将物资系统内部所有关于物流配送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仓储资源、业务资源、信息管理等全方位统筹考虑和全面科学整合。

在内部供应链信息整合方面,着力建设网络化物流配送的统一信息平台,共享物流业务信息。在共享的信息平台中,实现物资系统配送网点物流运作的协同。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把物流信息的先导作用延伸到物流服务全程的管理控制、业务操作和决策分析之中,并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物资系统内物流作业的集成化、可视化与准时化。

在物资系统实施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工作中,必须采用“平台——台阶”式的实施方法,即物资系统在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设定阶梯式的整合目标,通过持续的、稳定的、阶梯式的发展过渡,逐步完成供应链资源整合。

四、资源整合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内外部供应链资源中的能力和信息资源整合,油田物资系统将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获得显著的收益:

1延伸服务功能,实现服务模式转型

通过供应链资源的整合,在胜利油田物资系统内建立起具备现代供应链管理特色的,集约化运作的服务型组织,突出物资系统采购与物流的协同发展优势,巩固和发展集中采购,统一储备,集约物流的主导地位,实现物资系统均衡发展采购供应与物流服务两大核心功能,确保整个系统服务模式由传统采购供应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转型。

2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可以实现物资系统的物流功能集成和网络化的物资配送。同时,还可以逐步实现对现在各自为政、部门林立、分散运行组织的集约化管理,实现对现有分散、闲置仓储资源的释放。

内部物流功能资源的整合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创造新型服务岗位,消化和解决物资系统内部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此外,物流功能整合还可以有效减少各物资供应单位在仓储管理费和器材倒运费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各二级物资供应单位的经济负担。

3实现商流、物流专业运作,灵活对接

通过内外部供应链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商流、物流之间专业运行,无缝衔接下的一体化运作,推动物资系统采购供应与物流配送之间的灵活对接,并为两者形成市场化的服务关系提供支持。

此外,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减少物资系统供应链服务中的流通环节,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进行全面调控,从而实现供应链服务的增值和运作的最优化,进而降低油田物资流通全过程中的综合成本,提高物资流通效率和供应保障效率。

4加快服务响应速度,提高库存管控水平

通过功能与信息资源整合,能够使物资系统更敏捷地响应用料单位需求,显著提高物资系统的及时供应服务和及时配送服务。

同时信息共享实现了物资各种库存状态的可视化,如可以对物资的入库在途库存、在库库存、待提库存、配送在途库存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因此,可有效杜绝库存短缺、呆滞库存及超储备库存现象,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促进油田物资供应的快捷、高效和低成本运行。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范文6

关键词:汽车供应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模型;追溯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1)06-0045-04

RFID-Based Traceability in the Automobile Supply Chain

QU Xin-huai,ZHANG Gui-yun,DING Bi-r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ve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Typical processes of supply chai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using bill of material data to extract and defin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d tracking and do not establish a system of the way to get fully back rang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ype of dynamic tracking task model to improve the traceability range along the supply chain beyond simple distribution channels. Use of RFID technology,constructing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data model to support the dynamic tracking work,providing a powerful solutions for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trace and may realize the end-to-end traceability.

Key words:automobile supply chain;RFID technology;model;trace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其普遍性、低成本和便于识别这些特殊的特征将在供应链管理和计算机领域又掀起一次革命。RFID提供了条码识别技术,为数据处理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本文中,提出一种新的RFID动态跟踪任务模型(DTTM),以实现端到端的可追溯性。

汽车作为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消费品,其质量问题已引起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和汽车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作为汽车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汽车零部件质量已成为提高汽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汽车零部件追溯管理是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汽车供应链实际是一个以整车制造厂为核心企业而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文中假设供应链由四大层次组成,即制造商和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本文重点研究制造商层。RFID技术在供应链中最基本的作用是能同时自动扫描不同的物品,DTTM作为企业应用的核心功能,将通过ERP信息和阶段路径连接规则获得充分的可追溯性。在企业中实施DTTM,需要一个简单路径推理模型和物料清单信息。

1 RFID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与传统条码相比,具有快速扫描、重复使用、无障碍阅读、记忆数据容量大、安全等优点。尤其是其具有超强的数据采集能力,可以实时跟踪,保存附着其上的传感器数据可重写[2]。

1.1 RFID基本原理

在原理上,RFID是以电子芯片来承载数据,能储存商品序号、模块编号、包装颜色、组装位置或数据类型等电子化信息。在运作模式方面,RFID系统是由RFID标签(或称Tag)与RFID阅读器(或称Reader)两个主要组件组成。双方以射频传输技术来传递数据,当RFID标签通过一个RFID阅读器的有效范围时,RFID标签会将所置的信息传递至RFID阅读器上,RFID阅读器再结合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查询、物品辨别的功能[3]。

每件产品都加上RFID标签之后,在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解读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EPC码。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就是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

1.2 路径数据库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是产品电子码的简称。它是在射频识别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EPC是唯一存储在RFID标签微型芯片中的信息,使数据库中无数的动态数据能够与EPC标签相链接,它可以识别、动态跟踪和定位产品。

RFID的应用将产生数据形式(EPC,地点,时间)。地点是指扫描仪读取标签的地方,时间则是读取发生的时刻。如果把所有相关的特定项目的记录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排序,就形成了路径。经过数据整理,将每个路径的形式(地点,time_in,time_out)阶段化。为了研究地点的数据流动模式,可以忽略绝对时间,集中研究相对时间,这样就形成了每个路径的阶段形式(路径,时间)[4]。

2 汽车供应链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是通过标识记录方法来跟踪实体的历史、应用程序或位置。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给予可追溯性的一般定义。为了跟踪实体的位置和历史,RFID读取器应放在整个供应链上,以获得原始数据。这样通过开发DTTM,最终产品可以通过路径数据库满足可追溯性的要求,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完整的可追溯性。

汽车由大量的零部件组成,做好零部件跟踪管理可以提高物流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RFID技术正在突破工厂内的限制,实现在汽车供应链全过程上的应用[5]。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供应链可追溯管理为汽车行业各环节提供了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RFID电子标签这一数据载体把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信息流、实物流联系起来,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交换[6]。在数据模型中,中间件层过滤低级别的数据,以便构建RFID数据库,企业应用程序的作用是实现基于RFID的端到端的追溯,最后,追溯模块通过应用现有路径数据库确定追溯区域,图1所示的数据模型用来支持DTTM的实施。通过实施基于RFID的汽车零部件追溯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系统的追溯数据和信息实现精准召回,满足国家对于缺陷汽车召回的要求。

3 动态跟踪任务模型

DTTM可以实现终端到终端的可追溯性,它采用了传统的BOM概念,并与几个配套的动态跟踪任务模块一起实施。物料清单是一个工程文件,指出了每个物品所需要的部件或子部件的数量和装配要求。存储在数据库中的BOM信息可以确定每个产品的组成成分,DTTM可以利用BOM数据执行动态跟踪任务。

3.1 BOM数据转换

ERP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物料清单、库存记录、数据路径等模块。BOM在ERP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产品配置的关键信息。为了使模型以更合理的方式运作,需把BOM信息转变若干规则,以便为路径连接过程做准备。BOM信息转换成规则之前,作为一系列路径信息集将促进规则转换过程。

RFID标签不仅附在最终产品,而且附在子组件上。这些标签将产生相关数据,并形成终端项目和子部件的RFID路径数据库。DTTM模型可以建立产品路径数据库和子件数据库之间的联系,确定哪些组件是它的父项的子部件。

定义:路径信息集是用分号表示的元素的集合。分号左边部分是父项,分号右边部分是它的子项。它的定义为“{e1,e2,…,ek;el,…,em}”。 例如,如果一个集合记为“{e1;e2,e3}”,这意味着项目e1是由e2和e3的子部分组成。

图2显示了BOM数据的转换。在左侧,一个特定产品e9由子装配件或子组件(e5,e8,e6,e7,e4,e1和e3)组成。BOM结构被转成包含其内部所有信息的集合。

3.2 路径连接规则

路径信息集创建以后,接着应该把此信息集转化为相关规则。此规则称为路径连接规则,因为它连接了子部件路径到父项目的路径。路径连接规则的语法如下:

CREAT RULE rule_id,rule_name

IF condition1

THEN description1

ELSE IF condition2

THEN description2

其中rule_id和rule_name代表唯一地址和名称。由图2路径信息集可形成以下规则:

CREATE RULE r1,path_linking

IF e1 AND e3 IN location=“l1”

THEN e4?邝e1 AND e3 IN location“l2”

ELSE IF e4 IN location“l2”

THEN e5 AND e6?邝e4 IN location“l3”

ELSE IF e6 IN location“l3”AND e7 IN location“l4”

THEN e8?邝e6 AND e7 IN location“l5”

ELSE IF e5 IN location“l3”AND e8 IN location“l5”

THEN e9?邝e5 AND e8 IN location“l5”

该规则的第二和第三行表示“如果工厂l1的项目e1和e3 要合并后生成工厂l2的e4,则要连接e1,e3的路径到 e4的路径”。这样,项目的路径可以从供应链的前端连接到后端。由于所有的BOM数据可以从ERP中获得,当项目由由阅读器扫描的时候,就会自动形成一个基于路径连接规则的路径信息。

路径连接规则可以用作算法构建路径推理软件。该算法不需要对现有系统架构做任何修改,它可以简单地连接到的EPCIS(EPC信息服务)和ERP以及数据仓库,以便在系统内执行。因此,实施DTTM成本相对较低。

3.3 动态跟踪任务

当BOM应用在ERP中时,它会自动改变路径信息集,然后将其转化为路径连接规则。同时,配置将项目包含在以RFID路径数据库为基础的路径连接规则中。最后,路径推理执行基于路径连接规则的连接过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全面追溯。图3显示了一个动态跟踪任务过程。

假设要了解项目i3的信息(见图4)。如果以常规路径数据库跟踪此项目,将只能获得f6到f8的路径(工厂6到工厂8)。但是,通过使用DTTM,将知道组成终端项目i3的子部件i1,i5和i6的更多路径(从f1到f2的路径,从f2到f4, f4和f6),因此产生了整条供应链上产品路径的观点。

3.4 DTTM的实施

企业执行动态跟踪任务最重要的是路径推理模块(可追溯性模块),它将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EPC数据和BOM数据作为其输入,可以为ERP提供路径信息以及追溯信息。当RFID标签通过每个领域时,标签信息首先被保存在EPCIS中,然后转化为数据仓库中的路径数据库,执行动态跟踪任务。随着DTTM和系统架构(见图5)的实施,整个供应链的的端到端可追溯性已经形成,这样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可视性,并为经营管理带来很多优势。

4 结论

RFID技术的应用使产品召回、产品系谱分析能够改善和提高。然而,为了实现端到端的可追溯性,在本文中,开发了DTTM。企业应用DTTM成本相对比较低,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的系统,并且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软件实现基于路径连接规则的算法。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和系统框架支持DTTM的实施。随着模型和框架的实现,沿供应链的产品可追溯性就实现了,将模型集成到实际企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秀杰.构建和谐整零关系,做强柳州汽车产业[J].汽车科技,2010,(6):12-15.

[2] 罗烽林.基于RFID的汽车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整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3] Anon,RFID on the production line[J].Control Engineering,2005,52(8):34-43.

[4] Gonzalez,H.,Han,J. and Li,X. (2006b),“FlowCube:constructing RFID flowcubes for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commodity flow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6 VLDB,Se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