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1

**市自**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以来,始终视荣誉为责任,化责任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好势头,20**年又实现了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并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成效。

(一)创建文明社区,不断创新发展。我市按照省、市的要求,在扎实开展社区整合的同时,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求,开展了以“共创文明社区,同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先后推出了“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和创建学习型文明社区(家庭和单位)等载体活动,涌现了一批特色明显、成绩突出的文明社区。

(二)创建文明行业,提升服务水平。我市坚持深入开展“共创满意窗口,同享社会温馨”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近几年来,以“树示范窗口,赛星级门店,创优质服务厅,评群众满意率”和“诚实守信我先行”等活动为载体,促使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环境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三)创建文明村镇,推出新的品牌。以“共创小康村镇、同享安居乐业”为主题,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以抓好经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科技文化建设、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以城带乡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乡镇竞赛活动。涌现出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沙县凤岗镇西山村、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等一批先进文明村。

(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推进以德治市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与“爱我中华、兴我**、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主题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以及外来人口抓起,构建了“强市富民、发展**”的良好德治氛围。在全市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列活动的同时,以建设信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各行各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服务理念。

(五)深化军民共建,再谱双拥新篇。我市军民共建在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后,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向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不懈努力。

(六)加强区域共建,促进老区发展。根据省文明委拟定的《**省推进山海协作、结对共建闽西北原中央苏区精神文明的方案》,我市在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等五个原中央苏区县全面启动了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带”活动,并分别与泉州市的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进行结对共建,结对双方均已达成共建意向,签订共建协议,在项目开发、文明共建、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全面的共建合作。我市五个原中央苏区县紧紧抓住与泉州市五区(市)结对共建的契机,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着力实施,突出抓好“全面提高文明素质,着力打造创建品牌,健全完善文化阵地,美化优化城乡环境”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到2005年力争全部建成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逐步使5个原中央苏区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市精神文明建设在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以上新的发展和成效,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省委领导提出的“创新机制、增进实效”的要求,与中央文明办制定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除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之外,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文明素质不高,存在不良陋习;职能亟待转变,环境不够优化;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等。

二、关于创新机制、增进实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争创意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振奋全市人民斗志、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检验我市发展实力和城市魅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提高聚合力的极好机遇。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共识,增强抓好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继续弘扬和落实好已有的好机制与好做法,巩固和创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成果,虚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创建经验和文明成果,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创建。要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具体要求和市文明委拟定的《**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分工协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围绕第一要务,深化创建内涵。一要紧贴“第一要务”,优化思想环境。紧紧围绕“强市富民、发展**”这个奋斗目标和第一要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形象”的观念,营造全社会谋事干事、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要狠抓诚信建设,优化服务环境。要以政府诚信建设为龙头,努力构建“信用**”体系。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以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市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三要依法规范管理,优化法制环境。要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结合“四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重点要抓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文化市场等“六项管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投资者、经营者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社会环境。四要主动把握机遇,推进区域共建。五个原中央苏区县要加强与泉州结对共建5个区(市)的沟通联系,协商共建项目和内容,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积极争取对方的支持和帮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五要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文明单位(家庭和社区)活动。在去年全市确立的17个文明社区、62个文明单位、300个文明家庭为示范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全面拓展,使该项活动扩展到各社区、行业、单位和家庭,努力营造“以学习为时尚、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2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XX县文化

局下属6个局直单位,23个乡镇文化站,其中县城文化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近400人。县文物所、稽查队与局机关一起挤在建筑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三层楼里办公;县电影院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能容纳2119人;县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200平米;文化馆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内有排练厅3间,教室8间,业务活动大厅1处;祁剧团建筑面积为8600平方米,无演出剧院,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落后。

县电影公司始建于1976年,历经近30年风雨剥蚀,院内原有的2000多张硬座已有三分之一的座椅陈旧破烂,顶棚已经腐烂,舞台灯光和音响配置不全,效果甚差。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办公楼亦建于70年代,1994年就已被建筑质检部门分别鉴定为危房,至今没有得到翻修。

全县23个乡镇文化站中,步云桥镇文化站在去年市文化局的关心下争取上级拨款3万元,购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的楼房用作扩建文化中心;归阳镇文化站有一幢所有权归镇政府,使用权归文化站的文化中心,其他乡镇文化站大部分蜗居于乡镇政府办公大楼的一两间房里办公,有的甚至连一间工作房都没有,基本上处于“四无”状态,即无图书室、无影剧院、无娱乐场所、无办公场地;各乡镇共有6个影剧院,仅有2个影剧院的产权属县电影公司所有,其它都是借用影院。随着人们艺术欣赏程度的转化和有线电视的冲击,乡镇电影放映均处于瘫痪状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等方面原因,致使文化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落后现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形成这些落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县直各单位和乡镇文化站设施,大多数建于七、八十年代,由于各级财政“供奶”不足,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无论是质量、结构、布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不能适应现阶段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剧院拆后,现无款修建,仍然是空坪一块,使演出只能下乡演出,不能在县城演出。

2、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县财政对文化干部仅拨人头经费,均没有安排维修、改建及活动经费。目前,全县各乡镇67名文化干部中还有18名文化专干财政只拨50的基本工资,另有6名文化专干分配岗位近5年时间还未落实财政拨款,工资待遇无着落,只能流落他乡打工糊口,另谋生路。特别是1998年取消文化市场管理费后,文化部门更无任何经济来源。想办事却办不成事,开展活动也只是四处求援,哀声叹气,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发展文化的意识氛围不浓。上层和基层个别领导及建设规划部门对文化设施缺乏高度认识。有一种“轻文化、重经济”的主观片面想法,总认为文化工作上去了挣不了票子,吹吹打打保不住位子,唱唱跳跳饱不了肚子,看不到文化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忽略了文化事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小文化”观点的束缚,致使一些人对文化建设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经济上不投入,建设上无规划,严重导致全县文化设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三、几点建议

我县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文化工作队伍不稳定,文化事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难题,才能解决当前全县人们存在的精神文化“饥渴”问题,让广大人们群众真正享受到先进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为此,特作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小城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上工作日程。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进行。

就目前而言,县里“四大家”及相关的县直机关单位都云集在开发区,建设规模基本形成县城亮点,但美中不足的还未建有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这样,目前会给县城景观稍逊一色,缺乏精神“粮库”,缺乏生机和活力。建议上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谋远虑,及时果断决策,将在县城人口密集、地处繁华的中心地段——祁丰小区规划30-50亩地作为兴建公共设施用地,我们将在新区规划兴建县城第二影剧院、第二图书馆,建设一个集办公、影视、歌舞、展览、博物、阅读、休闲娱乐、教学培训、商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文化娱乐中心。构筑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凌云壮志。

二是要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增拨文化事业经费,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亟待解决农村文化设施滞后和部分文化专干历年未拨分文工资的难题。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相关制度以及人为的因素导致城镇的建设规划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基本成熟和规范,但村镇规划建设机构很不健全,各地机构设置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再加上建设项目资金短缺,很多时候工作重点主要偏重规划编制,对实际的建设反而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村镇没有专业的建设管理分工,村镇建设规划部门存在着人员缺少、一人多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等问题,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村镇规划部门,更谈不上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了。

许多村镇即使有相关的规划管理措施,也是不够完善,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制度无法得到有力的执行。许多地方都是村民自己任意建房,村镇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的地方在自留地里任意建造房屋也无人去干涉管理。任意的搭建导致许多村镇的土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许多土地闲置,还有一些土地处于浪费状态。

还有许多村镇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现象。整个村镇的布局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指导,房子都是各家各户自行设计,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许多村镇规划不切实际地用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庄规划 ,不顾村庄及村民的实际需求,一味强调楼房的高大和华丽,没有大的实际功用。

(二)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意识匮乏

目前农村的许多乡镇企业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是由于缺乏科学冷静的可行性分析,既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又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又加上受到时间的限制,导致村镇周围污染问题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往往整体损失大于局部收益。

许多村镇领导对环境及生态保护的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没有相关的意识,在建造工厂时丝毫不考虑其对村庄环境的破坏,只想着眼前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农村的环境较差,村民的精神生活不够丰富。

二、解决办法

村镇在我国的城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关系着我国城市化的整体布局以及以后的生态环境状况,所以,要重视村镇的规划建设,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其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我国村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健全相关规划部门,完善相关制度

要想确保村镇的规划建设步入正轨,首先要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健全规划建设部门,无论村镇大小,都要设立专门的规划建设机构,并配备专人对村镇规划进行综合指导,为了提高规划建设部门的水平,要吸纳一些高素质人才,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并定期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规划建设部门要结合当地村镇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村镇总体规划控制。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努力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来。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条件好的村镇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不但要追求房屋的美观,也要讲究其实用性。

机构和制度完善后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将其落实到位,村镇领导要积极配合规划建设部门的工作,保证其工作经费,尽量为其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要协调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提供、规划方案的技术指导、村镇规划测量、规划成果上报备案等工作。要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法治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逐步要求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配合村镇建设工作,当涉及个人利益问题时一定要服从大局,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小利来成全国家村镇建设的大利。

(二)把握大局,注意生态保护

当前的村镇建设中生态保护意识较差,村镇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村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规划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貌、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在加快村镇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在村镇的建设中多做一些环境和生态建设工作,给喧嚣的城镇化进程中多留一片碧水蓝天。

三、结语

村镇的规划和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以后的城市发展进度和质量,也关系着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关系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因此,务必要设立专门的村镇规划部门,完善相关建设制度并保障其严格执行,结合当地村庄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同时,还要提高村庄领导的科学和生态意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不能仅仅顾及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出发,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发展,从而保障我国的村镇规划建设稳妥、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4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5

2009年,××县水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紧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以解决突出民生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推动我县水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全力抓好各项涉水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有效地推进了我县水务事业的发展进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水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县水电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二)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 2.“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我县加大对民生水利投资力度,累计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91件,其中:建成小坝塘1座、小水池124个,小水窑57个,沟渠9条。新增灌溉面积6450亩,改善灌溉面积28448亩,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三)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实效。 (四)水政执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我局严格执行水行政许可制度,加强执法巡查。截止2009年12月30日预计全县经审核办理取水许可证114份,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15份,河道采沙许可证15份;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件,办结率达100。同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采取画展、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开展电视宣传和利用宣传车等形式到各乡(镇)、学校、部队、厂矿等开展水法规宣传,切实加大了水行政法规的宣传力度。

(五)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 (七)水务体系改革不断深化。

为继续巩固扩大水务体制改革的成果,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根据云南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我局编制上报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经上级部门批准,我县于2009年9月29日召开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八)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我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牢抓实,以抓好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为突破口,以开展文明股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为载体,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工作。实行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同局属各单位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大力开展干部、职工、家属子女的普法教育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和落实治安防范管理工作。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方法有效,长期以来,我局无黄、赌、毒现象发生,无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出现,全局上下治安稳定。

(九)党建工作着有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属机关党委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促进水务系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全局上下无一起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十)四项制度建设全面建立,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

我局高度重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把推行“阳光政府”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当前水务工作的重要机遇来抓。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开通了96128政务查询专线,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机关作风和形象明显好转。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十一)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周二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及时传达学习全国、省、市、县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与局属各站、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组织人员对各病险水库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搞好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确保了我局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平安运行。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防汛抗旱工作落到了实处。

防汛抗旱工作关系民生。我县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防汛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大力推进防汛抗旱的两个转变,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2.扎实抓好防汛减灾工作。为切实抓好防汛减灾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专门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进一步进008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09年的防汛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类水库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职责,并通过电视和报纸向社会公示。全面落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防洪保安、兴利发展”这个中心,突出动员部署、督办检查、工程除险、预警到乡、完善预案等各项措施的落实。2009年,我县汛情比较平稳,没有发生重大险情和灾害,防汛减灾成效显著。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情况。 2.震损水库应急处理及除险加固工作全面完成。“6·3”地震后,全县18座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在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对8座震损较为严重的东洱河水库、西洱河水库、大河边水库、芹菜塘水库、松山水库、小河箐水库、一碗水水库、泡木果箐水库进行了应急处理及除险加固工作。东洱河水库应急处理工程于2009年2月6日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大河边水库、芹菜塘水库、西洱河水库、小河箐水库于2009年7月27日通过市级竣工验收;松山水库、泡木果箐水库于2009年11月19日通过市级竣工验收;一碗水水库已完成工程竣工结算与审计,计划在2009年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

(三)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扩大内需饮水项目建设情况。中:中央279.28万元,省级34.87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34.95万元,计划解决××镇、同心乡的8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共计693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新建农村饮水工程40件,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26件,分散式供水工程14件;计划安装铺设管网353km,其中:热镀锌管安装87km,pe管266km。计划完成工程量:塑料管材72.5吨,钢材201吨,土方开挖3.1万m3,石方支砌850m3,砼方90m3,设计供水规模984m3/日。截止2009年11月30日累计完成投资308.13万元,其中中央248.54万元,地方59.59万元;pe管采购到位管材59.98吨,热镀锌钢管采购到位管材158.27吨;累计铺设管道57.9公里,完成土方开挖3.4037万m3,石方开挖0.1210万m3,砼126.1m3,累计投入工日0.83万个,已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4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3处,日供水能力达0.0920万吨,受益人口达0.6475万人。预计年底全面完成扩大内需饮水项目建设工作。

(四)中央小农水项目建设扎实开展。 (五)扩大内需农村小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六)山神树坝塘建设圆满完成。 (七)温泉河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八)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2007年底由云南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对《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复核后,由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根据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的复核意见,于2009年8月完成了《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补充报告》,2009年8月22日省财政厅评审中心及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补充报告》进行了投资评审。预计该项目在2012年开工建设。

(九)东洱河河段整治前期工作情况

东洱河河段整治已列入全省中小河流整治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的各项报件的上报工作。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水务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今后认真的加以解决:

一是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我县水能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由于我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加之县级财政困难,财力十分有限,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抢抓投资机遇十分被动,导致全县水利设施建设与水能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二是城市防洪体系有待加强。城市防洪薄弱环节多,投入少,整体设防能力差,治理投资不足,城市防洪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三是基层水务体系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基层水务体系改革,使县乡两级基层水务机构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水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基层水务队伍的装备和保障能力只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水价形成机制还没能真正理顺,各乡镇水价制定不统一,城区供水未能纳入统一管理,实现城乡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步伐缓慢,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务工作的要求。

五、2012年水务工作要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困难,下一步工作我局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突出民生水利建设这一中心,本着“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抓好涉水项目的储备、申报、建设和管理,全力推进我县水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做好“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全力以赴做好项目争取工作。

我局将全力以赴抓住“两大机遇”,全面做好水利项目的落实工作。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大争取项目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争取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前做好项目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加快项目申报的工作力度;二是要抓住扩权强县这一难得机遇。全面做好涉水各项工作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省水利厅和其它厅局对我县水务工作的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加大省水利厅及有关部门对我县水务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

(二)要继续深化水务改革工作。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务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小(二)型及其以下坝塘的管理单位和管护责任,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务管理单位工作职能;要努力推进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对水管单位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批会建设会管理的复合型水务干部队伍,使水务系统的干部职工真正成为业务精、素质高、政治强、作风硬、会管理的新型人才。

(三)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2012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水务体系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我县水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东洱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在2012年4月底全面完工。

二是要继续抓好温泉河水库相关报件的申报工作。

三是要继续抓好2012年规划内的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工作和扩大内需水电项目的建设工作。

四是要继续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防汛抗旱措施,确保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要继续抓好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东洱河河段整治工作开工建设的相关工作。

六是要切实抓好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争取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改革的全体任务。

七是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水务系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2012年各项涉水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范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打造富裕、文明、生态、和谐,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产业集聚、科学有序的基本原则,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借助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平台,全力抓好城关镇塔地村、大章村,北冶镇关址村,石井镇龙潭沟村,磁涧镇礼河村,五头镇马头村等6个试点村建设,使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化、旅游生态化、文化特色化、产城一体化有机结合,按照产业优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使三产发展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相复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二)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描绘美丽家园建设的蓝图。

(三)坚持生态保护为重点。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注重挖掘传统特色产业、人文、山水环境等特色资源禀赋,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布局,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生态精品村镇。

(四)坚持整合力量。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与建设特色乡镇旅游、农民住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实施美丽乡村驱动战略,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坚持分步实施。立足各村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建设时序,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按照产业支撑型、搬迁集聚型和整治提升型等建设模式,在继续抓好市确定的关址、塔地、大章、龙潭沟、礼河、马头等重点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着力使正村镇新家园、磁涧镇兰丰社区、城关镇翠屏社区、五头镇舜王社区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列。其他乡镇也要自行确定1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科学规划和高标准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科学编制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严格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一步细化区域内经济、产业、人口、生活、服务的功能定位,完善配套垃圾、污水、改厕、医疗、学校、超市、绿化等项目,科学规划村庄人居建设布局,严格执行规划。凡是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二)优化人居环境。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以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重点,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治理垃圾污水。全面推进“户收集、村运输、乡镇填埋”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组)有垃圾池(箱),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着力整治和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农村污水处理。二要集中亮化美化。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要坚决拆除违章、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对空心院落、残墙断壁进行全面整治和美化。充分利用村庄空闲地,建设休闲小游园。规范村庄电力、通讯等线路,彻底清除有碍观瞻的小广告等视觉污染,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三是改造危旧房屋。结合危房改造和搬迁扶贫等建设项目,积极实施自然村搬迁撤并,切实加强农村户建房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节约土地资源。

(三)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完善美丽乡村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美丽乡村延伸。一是完善农村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95%以上。对通往美丽乡村试点村的主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要突出地域美丽特色,建设景观风貌。二是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卫生室、多功能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幼儿园、便民连锁超市、室外健身活动场所、金融服务机构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到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购物有超市,学习、娱乐、健身有场所的标准要求。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卫生保洁制度和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要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按标准配套保洁人员,落实必要的保洁经费,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借鉴城市环卫保洁的经验,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引导和发动农民群众积极筹措垃圾处理费用,增加有效投入,促使村庄卫生保洁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发展村级经济。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养种一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正大集团、鹏云农业、绿尔科技等农牧业示范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核桃、辣椒、樱桃、玫瑰等特色种植业,推动畜牧业和种植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发挥农村山水秀丽风光、历史文化多样、人文底蕴深厚等优势,以重点景区为龙头,以骨干景点为支撑,做活山水景,做深农家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农耕模式逐步引向现代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管理并激活农村“三资”,引导发展“资产型”、“服务型”等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制度,按照“四议二公开”工作法稳妥推进村级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开辟文明橱窗等农村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知识宣传,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好婆媳”、“好妯娌”、“卫生庭院”等群众性活动,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开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农业实用和农民创业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和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部门职责。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职能,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环保局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局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详细建设性规划;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项目;财政局负责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筹集,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住建局负责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农村垃圾填埋场建设;水利局负责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和农业项目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局负责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沼气建设;林业局负责绿化工程;扶贫办负责扶贫搬迁项目。各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合力推动此项工作。各试点村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