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1

一、实施地点及面积

实施地点为X县罐子乡重胜寨村1、2、3社,金坛罐村联合社1社,高石口村1、3社,峰顶村1、2社,面积1200亩。

二、品种安排及模式

早春主要种植韩国白萝卜,面积700亩,日本春白菜200亩,莴笋200亩,瓢儿菜100亩,海椒、茄子各50亩。海椒、茄子行间套种豇豆;夏秋季主要种植秋茄子、秋海椒、秋黄瓜、秋四季豆,面积各300亩;冬季主要种植韩国白萝卜、白菜、甘蓝,面积各400亩。早春白萝卜主要安排在重胜寨村1、2社和金坛罐村1社沿河边沙壤土内,其余种植莴笋。高石口村1、3社种植白菜。峰顶村1、2社种海椒、茄子,沙壤土内种植萝卜。

三、播种方式、时间及茬口安排

萝卜、白菜、瓢儿菜、豇豆、四季豆实行直播,莴笋、秋茄子、秋海椒、甘蓝实行育苗移栽。

早春蔬菜:2月28日—3月10日播种萝卜、白菜、瓢儿菜,3月10—20日移栽海椒、茄子,3月20日—25日移栽莴笋。全部采用地膜栽培。

夏秋蔬菜:黄瓜、茄子、海椒在4月中旬播种育苗,5月底早春菜收获结束,立即种植夏秋蔬菜。秋四季豆在5月中旬直播。

冬季蔬菜:甘蓝在7月底播种育苗,8月底秋菜收后定植。白萝卜、白菜等在9月底前实行直播。

四、资金概算

(一)早春蔬菜

1、韩国春萝卜种子60公斤,需资金3.6万元。

2、日本春白菜种子20公斤,需资金3.6万元。

3、海椒、茄子种苗20万株,需资金2万元。

4、瓢儿菜种子20公斤,需资金0.8万元。

5、春莴笋种子14公斤,需资金1.4万元。

6、春莴笋育苗用农膜1吨、肥料1吨,需资金1.4万元。

7、育苗人工费用0.3万元。

小计13.1万元。

(二)夏秋蔬菜

1、秋茄子种子12公斤,需资金4.2万元。

2、秋海椒种子10公斤,需资金3.2万元。

3、秋黄瓜种子10公斤,需资金3万元。

4、秋四季豆种子900公斤,需资金1.8万元。

5、育苗材料(含遮阳网、肥料、农药等)及管理费用2.2万元。

小计14.4万元。

(三)冬季蔬菜

1、韩国春萝卜种子70公斤,需资金4.2万元。

2、日本春白菜种子20公斤,需资金3.6万元。

3、甘蓝种子10公斤,需资金2万元。

4、育苗材料(含遮阳网、肥料、农药等)及管理费用0.5万元。

小计10.3万元。

以上各项合计37.8万元。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常年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XXX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XXX、罐子乡党委书记XXX及县财政局副局长XXX任副组长,农业局及罐子乡相关人员为成员,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协调指导。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林木种苗;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命脉,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发展的关键[1]。为进一步做好互助县林木种苗工作,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对全县林木种苗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理清了今后发展方向。

1种苗基地建设现状

1.1育苗基地

全县现有苗圃214处,总面积334.2hm2,其中国有苗圃10处(包括林场下属苗圃7处,县级以上苗圃3处),面积69.7hm2,集体苗圃8处,面积9hm2。个体苗圃196处,面积255.5hm2。全县年产苗量12523万株,其中国有苗圃2997万株、集体苗圃750万株、个体苗圃8776万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的需要。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中基本形成了以李丰苗圃和北山林场苗圃为龙头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针叶树种育苗基地;以双树苗圃为主的青杨、青杨二号、新疆杨等阔叶树种和丁香、榆叶梅、连翘等花灌木育苗基地;以中心苗圃为主的大果沙棘、乌柳、沙地柏、甘蒙锦鸡儿等引进树种和乡土灌木树种育苗基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个体育苗户迅速增加,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1.2育种基地

建立了一批林木种子繁育基地。2002年实施了“互助县祁连圆柏种子园母树林建设项目”,项目总规模68.4hm2,其中祁连圆柏种子园13.5hm2,祁连圆柏母树林54.9hm2,项目总投资125.24万元,可年产种子13t;2003年实施了“青海省海东地区柠条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基地总规模670.7hm2。总投资304.3万元,每年可产柠条优质种子100t,年收入可达6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有采种基地739.1hm2,其中祁连圆柏种子园13.5hm2,祁连圆柏母树林54.9hm2,柠条采种基地670.7hm2。

2林木种苗生产的主要特点

2.1呈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

根据生态立省战略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之互助县和青海省内高标准造林绿化等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力地拉动了互助县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各地紧紧抓住苗木紧缺、种苗价格上涨的契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特别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私营育苗已成为互助县育苗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如互助县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苗木种植户自愿组成民间新型组织,依据“政府引导、专业运作、服务会员、降低风险”的原则,从维护会员切身利益、降低市场风险、避免无为损失、提高苗木产值、维护品牌形象、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实际需求出发,自愿组成利益共同体,规范苗木销售市场,消除变相压价等不良现象,实现会员利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已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17个,其中加定镇相继成立了“互助县加定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加定镇得红苗木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互助县绿鑫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截至2009年底,加定镇种植苗木面积达123.3hm2,共销售各类苗木299万株,苗木销售累计收入1275万元,其中专业合作社运作销售189万株,苗木收入716万元,其他途径销售苗木110万株,销售收入559万元,成为全县个体育苗的“排头兵”。

2.2经营形式灵活多样

从经营体制看,互助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龙头,乡村集体苗圃为骨干,个体育苗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合营一齐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县、乡、村3级育苗网络。一是国有苗圃。国有苗圃依然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它们充分利用自身在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二是乡村集体苗圃。这部分苗圃主要是村集体育苗,所占比例不大。其主要经营方式是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出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其优点是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壮大集体经济。缺点是责、权、利不明确,成本高、浪费大,效益较低。三是个体育苗。个体育苗又分为2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独资育苗,即通过自产自销、租赁土地等形式,利用兴办其他产业盈利资金投入育苗生产;另一种是专业合作社育苗,即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按照合作社形式育苗。这种方式弥补了个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力量,共同兴办。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础设施差,经营与技术落后

一是投入不足,苗圃基础设施差。近几年成立和创办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围墙、房屋)不健全,使苗圃的管护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部分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备,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二是经营粗放,国有苗圃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于互助县国有苗圃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经济负担较重,仍停留在老模式,经营规模不大,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三是采种条件落后,种子利用率低。采种工作大部分采用人工作业,造成一部分林木种子资源流失。

3.2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个体育苗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大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沙棘、金露梅和小檗等部分苗木滞销,给众多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积极性。二是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全县只建林木种子基地2处,尚无林木良种基地。除柠条和祁连圆柏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都未建繁育基地。加之互助县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此外,原有基地树种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4发展对策

种苗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现代林业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分类管理、分区突破战略,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搞好良种繁育,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苗木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形成种植、营销一体化的市场网络。

4.1积极调整育苗结构,培育适生树种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2],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川、浅、脑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沙棘等当地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抗旱、速生、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如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油松等。现调整的基本格局是:川水地区主要培育青杨、新疆杨、山杏、油松和花灌木等速生、抗旱、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浅山地区主要培育青杨、榆树、沙棘等造林树种;脑山地区和林区周边主要以发展常绿针叶树小苗和种源苗木及野生适用品种苗木为主。同时,完善种苗引种、驯化程序,结合县情实际,引进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无病虫种苗,经过苗圃苗期培育,上山造林后逐步成活成材、开花、结果,繁衍后代,最终取代退化树种。

4.2加强国有苗圃科技培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目前,互助县林业重点工程及城镇绿化建设相继启动实施,种苗供不应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因此,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一是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二是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订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四是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GGR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五是积极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要尽快制订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3]。

4.3加强采种基地建设,提高种子利用率

良种繁育基地是林业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采种技术,建立健全种子采收、分级、贮藏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体系,引进林木种子采集和调制的机械化研究成果,加大采种基础设施、种子贮藏冷库的建设力度。

4.4引导多方参与,实现多种方式的苗木产业化生产

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种苗是主要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木种苗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木种苗建设的法律地位,统一税费、资金利用和投资等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目前互助县种苗结构状况看,国有、乡村和个体经营成分各占1/3,但从市场经营和投资渠道看,个体育苗更具活力,只要技术服务到位、引导有方,个体育苗可作为农村种苗产业的主体和骨干力量[4]。

4.5拓宽思路,多角度发展苗圃

小城镇是青海省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园林绿化和新农村绿化是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因此,抓住时机培育连翘、榆叶梅、丁香、旱柳等主要绿化树种,使苗圃从多角度发展,调整苗圃的经济运行机制。绿化树种以多样、层次分明,空气净化,环境优美方面,还要从常绿阔叶树种、秋花树种、彩叶树种等,实现县城周边绿化、美化、净化、香花、彩化等多方面的角度考虑。

4.6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实行林木良种补贴制度

种苗工作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林木种苗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尽快实行林木良种补贴制度,鉴于林木良种和农业良种相比,有其自身特点:一是林木良种基础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二是林木良种推广面积不固定,单位面积内重复使用林木良种周期长,不像农业年年重植,年年收获,林业造林一定管“终生”;三是林业良种生产、使用、推广,需要经历“种子、苗子、林子”的“三子过程”,与农业相比,多了一个育苗环节,林木良种推广更多表现为良种苗木的销售与使用(相对苗木造林而言,种子直播造林比例小)。

建议实行林木良种补贴:一是对林木良种生产、选育基地进行补贴;二是对良种造林推广实行补贴。前者对良种生产者进行补贴,有利于林木良种基地的稳步发展和良种的稳定生产,后者对良种推广者进行补贴(即造林直补)可以促进良种使用率的提高,间接拉动良种销售与良种育苗。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兰坪;林木种苗生产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81-02

1林木种苗生产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营林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当前,随着兰坪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林果基地建设和特色林产业、澜沧江流域(兰坪)生态修复等各项工程的全面实施,对林木种苗提出了巨大需求。2012年全县共完成核桃种植面积10.74万亩,种植面积中80G实现了规范化种植,有成片样板林2.6万亩。全年使用苗木292.7万株,其中,林果基地建设用核桃嫁接苗103.88万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用核桃苗53.70万株,其他用苗135.12万株;2013年共种植苗木166.14万株,其中核桃嫁接苗83.89万株,各类乡土树种容器苗82.25万株(华山松34.5万株、云南松3.6万株、清香木10.8万株、尖叶木樨榄3.6万株、麻栗3万株、青刺果裸根苗26.75万株);2014年实际造林使用苗木292.3424万株(袋),其中核桃嫁接苗124.17万株(新疆早实嫁接苗21.8081万株、云新早实嫁接苗47.3879万株、大泡系列嫁接苗54.974万株),花椒裸根苗3.9699万株,华山松容器苗12.9万袋,青刺果苗149.5885万株(容器苗29.3185万袋,裸根苗120.27万株),雪松容器苗0.077万袋,梅子树容器苗0.2万袋,小叶女贞裸根苗1.08万株,竹柳0.057万株,木瓜裸根苗0.3万株。

2种苗生产建设情况

全县共有苗圃22处,育苗总面积188亩,总培育苗木894万株(袋),2015年可出圃苗木475万株(袋),其中核桃苗圃2处,育苗面积65亩,2015年春可出圃核桃嫁接苗70万株;漆树苗圃3处,育苗面积27亩,2015年春可出圃漆树裸根苗94万株;青刺果苗圃15处,育苗面积94亩,2015年春可出圃青刺果裸根苗186万株,容器苗120万袋;乡土树种绿化苗2处,育苗面积2亩,2015年雨季可出苗5万余袋苗木,基本能满足全县造林用苗。

2.1两定基地的基本情况

全县定点育苗基地10个(国有苗圃2个,个体苗圃8个),育苗面积140亩。预计可出圃苗木429万株(核桃嫁接苗70万株、漆树苗94万株、青刺果苗260万株、其他造林绿化苗5万株)。对定点育苗基地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管理。以培育云南大泡系列核桃嫁接苗、大叶漆树苗、青刺果苗为主,新疆早实、云新早实核桃嫁接苗为辅,技术人员定时指导,全程跟踪管理的方法进行生产管理。

全县核桃采穗圃基地总面积263亩,其中新建核桃采穗圃面积93亩(新生桥林场采穗圃面积7亩;石登采穗圃面积12亩;通甸采穗圃面积4亩;兔峨采穗圃面积70亩),预计年可采穗条8万条;原建啦井采穗圃面积170亩,已基本进入盛果期,由于受旱灾等原因可采穗数量较少。采穗圃的建设采用职能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和苗木扶持,各采穗圃业主自行抚育管理、销售的方式管理。苗木、穗条的生产和销售严格按“四证一签”制度执行,采用“四证”缺一不结账的方法来严格把关。

2.2种苗生产积极性高涨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林业产业建设的调整,加之建设“森林云南”、“绿色锌都”和“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号角的吹响,全县干部群众都积极投入到种苗生产建设中,成为苗木自产化的主力军。

2.3育苗品种乡土化

除核桃外,漆树、青刺果、尖叶木樨榄、栎类苗木均为优良的乡土树种,能更好地适应本地气候,为林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育苗品种良种化

兰坪县针对产业建设中的品种杂乱差、品质低劣等问题,分别在通甸、新生桥、石登、兔峨新建了93亩核桃采穗圃,并于2014年采收优质穗条1.2万条用于核桃苗圃建设,提高了产业建设中苗木良种化的程度。

2.5苗木生产标准化

各苗圃水电基础配套齐全,很多育苗户采用喷灌的先进节水技术,随着先进的通讯设备的普及,手机的普遍使用,各育苗户能快速获取市场信息,现代化温室大棚育苗等实现了苗木自产化和规模化。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育苗常规技术普及率低

苗圃集约化程度不高,私营苗圃经营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育苗经验,加上没有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出苗率和出圃率低。

3.2苗木品种单纯,缺乏竞争力

由于育苗难度较大,单位面积出苗率低,因此培育的相对少。特别是绿化大苗管理时间长,成本高,育苗数量很少,造成绿化苗大量外调的现象,形成育苗单一化突出,给苗木销售带来很大局限性。

3.3种苗生产与造林用苗不相适应

最突出的是部分育苗户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良种种子价格高而使用率低,很多育苗户为多出苗而不间苗,出现苗木地径不足、木质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苗木质量差。

3.4科技意识有待提高

在造林工作上良种意识不强,科技种植含量不高,重造林建设,轻种苗质量是一种普遍现象,种苗生产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低质量的阶段,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科学育种、优质生产已成当务之急。

4建议与措施

4.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行业服务

林业部门要站在市场前沿,学习掌握先进育苗技术,广泛收集各类育苗信息,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将信息、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中长期育苗规划实施方案。

4.2造林任务下达提前,完善制度

林业部门应该紧紧围绕林业“十三五”年规划,提前1~2年下达造林任务和规划设计,实现订单生产和做好林木种苗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工作,提高林木种苗良种率。

4.3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种苗管理队伍

为提高重点苗圃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不断提高种苗企业质量自律能力,组织全县主要苗圃场主管人员参与各级举办的苗圃经营管理与育苗技术培训班及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员技术培训班,提高管理水平,为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4加大发展乡土树种的培育工作

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乡土树种优质品种的试验区,进行遗传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申报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和推广优良树种,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4

容器化育苗基地项目报告

关于建设容器化育苗基地项目的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每年都有大批市政道路及小区、厂企的新建、改造项目,按照建设要求,需求大量不同规格的苗木进行绿化配套建设。由于大部分工程基本都在七、八月份完工,已错过了植树绿化的大好季节,往往形成了以栽植大量草花替代苗木绿化的短期行为,造成了重复建设带来的资金浪费,无形中提高了建设成本,而容器育苗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结合山海关区园林处苗圃搬迁重建工作,拟在新址申请建设容器化育苗基地项目。容器化育苗在我市是否可行,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后,总结了以下材料,希望市领导对容器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予以支持。

一容器化快速育苗技术简介

容器化育苗技术又称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是由控根快速育苗容器、控根快速育苗专用栽培基质、控根培育与管理技术三部分组成。具有明显的增根、控根和促长作用,使侧(须)根形状短而粗,数量多,总根量较常规育苗提高30—50倍。苗木的成活率几近100,育苗周期缩短50左右,可四季移栽、移栽时不砍头、不须缓苗,对土地没有任何要求,后期管理工作量减少50—70,对大苗培育和恶劣环境下植树有明显的优势。

控根快速育苗容器控根快速育苗容器由底盘、侧壁和插杆三个部件组成,用容器育大苗不必占用良田,可摆在任何无法耕种的土地上,苗木销售和移栽都可现场去掉容器,不伤苗木根系,成活率可近100,育苗容器可反复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仅在容器内就可培育高达8米或更高的大树。它是一次性投资,见效快,多年受益的快速育苗方式。

控根据快速育苗栽培基质控根快速育苗专用栽培基质是培育控根苗木的基础,用量较大。采用有机废弃物,如猪、牛、羊、鸡、鸭粪,秸杆、刨花、锯末、玉米芯、城市生活垃圾等为原料,经特殊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制造,并根据原料和使用对象配加适当的水、抗旱、促根、缓释肥,微量之素,以及防寒抗冻等辅料。

控根快速育苗培育与管理技术控根快速育苗培育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幼苗培育、水热条件调控,下种与移栽时间确定等。

容器化育苗同传统的地栽苗木生产方式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一,采用容器栽培可以无季节限制地供应园林绿化苗木,满足反季节施工的市场需求。第二,容器栽培生产的苗木质量较高,成活率将近100,绿化效果好,种植前不用修剪,可以一次成型,立竿见影。第三,传统的大田栽培苗木往往带走土球,导致土壤资源破坏,容器栽培可避免这一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由于容器栽培是离地生产,可利用荒滩、盐碱地等不适合地栽的土地发展生产,降低土地成本。查字典版权所有

二背景分析

随着当前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代的加快,尤其是房地产精品的楼盘的园林施工,政府重点工程等高端市场容量的增加,对优质苗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国内的育苗和移栽大多数仍然沿用传统方法,苗木质量差,“三低”(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效益低)的现象一直未解决。为了提高大苗移栽的成活率,现在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每株树苗携带与冠径相应大小的土坨,并用草绳缠绕,既费工耗时,又难以保证成活率。在我市近来年的城市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都是在每年的作、八月份完工,错过了绿化的大好时机,为了达到一定的绿化效果,往往以载植大量草花替代树木的办法,而草在生长期短,投入大,来年还需要新栽种造成了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极大浪费现象,容器育苗恰恰解决了反季节用苗这一问题。

城市环境建设迫切需要发展大苗移栽新技术,容器育苗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有30年的历史,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而在我国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没有大量推广,在华北地区还没有一家规模化生产企业,容器化育苗是常规育苗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保护珍贵植物,促进园林产业的发展。

三前景分析

在新苗圃的建设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该处的地理位置,土壤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分区,预留百亩土地用于建设容器化育苗基地,鉴于容器化育苗对土壤不做要求,利用其中砂壤土地块做为容器化育苗区,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通过开发这一项目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迅速开发市场、占领市场,充分抓住20xx北京奥运会这一大好时机,而且秦皇岛市做为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分会场,在大力开发城市建设的同时,将需要大批优质高档的大规格苗木,因此建设容器化育苗基地前景广阔。

四项目投资估算

苗圃新址上规划出100亩土地做为容器化育苗基地,用于容器化育苗的尝试性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满足我市反季节绿化用苗和大规格苗木需求的同时,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容器化育苗基地将划分为常绿区、落叶乔木区、花灌木区、小苗区等多种苗木分区。经初步计算,100亩土地生产各种苗木所需不同规格 容器大约为42600个,按每万个容器的出厂价计算(不包括运输及其他费用)约需资金142.6万元;育苗区安装滴灌管道设施约需资金50万元;打机井需6万元;购进苗木约需资金101.7万元,以上费用总计300.3万元。

五技术力量与设备

容器化育苗基地做为我市首家开发项目,不仅有稳定的销售市场,而且有市、区两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强干技术力量做保障,具有潜在的开发和拓展能力。目前现有技术人员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各种运输、打药、洒水车辆11台以及必备的养护管理器械。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5

一、工作进展

各镇、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冬季农村特色产业建设工作,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蚕桑魔芋、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模式,结合镇情实际,迅速分解任务,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各项特色产业建设部署早、行动快、措施硬、效果好。

(一)茶叶产业

1、“示范区”创建。绝大多数县级责任部门能够按照《县“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落实帮包责任,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各茶叶基地镇能够积极抓好茶园管护,认真落实茶叶专业村建设、标准示范茶园培育。全县17个茶叶专业示范村管理茶叶示范园5095亩,修剪达100%,深耕除草达90%,完成茶园观光路15515米,施茶树专用肥42吨,新建茶园220亩。

2、冬季茶园管理。全县17万亩茶园冬季管理逐渐铺开,茶叶示范园管理修剪比较到位,深耕除草过半,施肥正在进行。

3、冬季茶叶育苗基地管理。全县冬季茶叶育苗工作结束,共育茶苗602亩,苗圃拱膜覆盖、保温保水等管理措施比较到位。

(二)烤烟产业

11个烤烟镇迅速将县上下达的年15000亩烤烟发展计划分解到村,及时出台奖惩政策,明确包抓干部,制定种植规划,积极落实种烟地块和种烟大户,全县共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4529亩,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8户,流转土地2626亩,签订种植合同1500亩。

(三)魔芋产业

15个魔芋镇已规划落实年规范化商品魔芋种植面积30429.6亩、种芋800亩,大部分镇已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正在动员农户调剂种芋、准备地块、积蓄肥料。

(四)冬季中药材(厚朴)基地建设

13镇落实厚朴发展面积64885亩,大部分镇种植规划相对集中连片,砍冠基本完成,挖坑挖带整地完成80%,待苗木调运到位后进行规范栽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冬季茶园管理未完全到位,新茶园建设目标难以完成。绝大多数镇重视示范园的管理,忽视了茶园面上的管护,管理普遍存在“死角”;“示范区”创建发展新茶园5000亩因苗源不足难以完成;冬季茶叶育苗管理技术不规范,苗圃安全越冬将经受严峻考验。

(二)魔芋产业发展任务艰巨、难度较大。个别镇工作不深入,发展任务没有落实到农户、地块,种芋调剂不充足;种芋繁育任务欠账较大;部分镇种源严重不足,需要外调才能满足发展需求。

(三)烤烟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势必影响明年的产量和效益。部分烤烟种植重点村组农电网改造不到位、生产道路不畅、烤烟技术员紧缺,已成为烤烟新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厚朴产业建设中的砍灌、挖坑挖带整地工作有欠账,个别镇落实厚朴建园不集中连片。

三、督查要求

农村特色产业建设是全县年20项重点工作之一,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管理与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各镇、各责任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抢抓冬季特色产业管理与发展的黄金期,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产业管理,加大明年产业发展任务的落实力度,确保今年目标任务高质量的完成,同时为明年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突击茶叶产业管理,冲刺“示范区”创建目标

各茶叶基地镇、各责任部门要认真对照《县“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实施方案》中各自负责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突击管理,查漏补缺,消除“死角”,力争超额完成;围绕多出苗、出好苗的目标切实搞好苗圃管理,科技局、茶业局要对全县每个苗圃基地的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指导,尤其是防冻防雪灾、防洪抗旱保安全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科学管理,保证明年新茶园建设种苗供应需求。

(二)加快挖坑整地和苗木调运,高质量完成厚朴建园

县林业局要抓紧时间调运厚朴苗,并迅速发放到镇、村,各镇要在冬至前将苗木全部规范栽植到位,确保年度发展任务全面完成。

(三)做到“三突出”、“六到位”,确保明年魔芋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各魔芋镇、责任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工作会精神,锁定目标,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夯实工作责任和落实措施,确保发展任务落到实处。在产业发展上要做到三个“突出”、六个“到位”,即突出强村大户、突出集中连片、突出规范种植,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发动到位、科学规划到位、前期准备到位、帮扶措施到位、考核奖惩到位。紧扣备种、备地、备肥等关键环节,尤其是要及早着手解决好种源问题,保证有种芋可种;集中解决人员、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明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育苗基地建设方案范文6

*年,我局在()的正确领导下,通力配合,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

*年小麦种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增幅为*.*%。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出栏生猪*万头,同比分别增加*.*%和*.*%。*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已完成,瓜菜育苗基地已建设完成*%。选育、引进、筛选出适应我县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高效西瓜品种*个,甜瓜品种*个。推广引进秋月、翠玉、苏翠一号梨新品种*个,高接梨园*亩,改造老果园面积*亩。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党史教育,组织各类党史教育专项活动,不断把党史教育引向深入。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落实集中制原则,坚持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责”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点防控,把问题解决在初始,把苗头消灭在萌芽,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大力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三)打好种业翻身仗。

扎实做好农作物种子备案工作,备案种子经营网点*家、品种*个。强化种子生产基地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控制种子质量。积极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申报*个蔬菜新品种保护,已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辣椒品种*个,已申请公示品种*多个,获蔬菜新品种登记证书*个。

(四)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年*.*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已完成*%。*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

(五)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完成小麦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绿色防控覆盖面积*.*%,果树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绿色防控覆盖面积*.*%。建设*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万亩,辐射带动*多万亩。全面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投资财政资金*万元,完成畜禽废弃物资源化项目,*余家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级资源化利用得到全面提升。认真做好有机肥推广项目,发放奖补资金*万元,推广使用畜禽粪污加工而成的有机肥*万吨。推广应用全降解生态地膜新技术、新产品,全县已完成春季可降解生态地膜推广应用*万亩,建立*个农膜回收网(站)。

(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大秸秆离田和农机购置补贴推广,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调度,提高应急情况下小麦抢收能力,完成“三夏”和午季秸秆综禁工作,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

*-*月份绿色食品续展*家,新认证绿色食品*家。建立种植养殖生产者监管名录,及时更新完善生产主体数据库,为全县*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发放合格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范围内的主体全覆盖。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完成农产品安全快检设备上传省级检测平台数据*组,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出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报告*份,检测合格率*.*%;定量检测完成*组,合格*组,检测合格率*.*%。

(八)全面实施黄河鲤保护区“十年禁渔”。

组织渔政执法人员通过沿黄河鲤保护区通过张贴禁捕标语横幅、设立禁捕宣传标识牌等方式,强化宣传,营造禁捕氛围。共出动执法车*辆次、执法艇*次、执法人员*人次,清理违规渔具地笼、花篮等网具*张套。教育驱退垂钓人员*人次,查处生产性垂钓案件*起,司法移送案件*起。大力推进县渔政信息中心建设,目前正在安装调试阶段。

(九)实施“四带一自”产业巩固提升工程。

督促各镇园区完善历年扶贫资产到村项目的产权移交手续,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充分发挥扶贫资金项目效益,目前各镇(园区)已经对*年以来的项目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完成整改。*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到村项目已开工建设。*个“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已完成验收。

(十)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通过省级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家,示范创建*家,储备建设*家。圣沣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年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重点调度企业。截止*年*月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实现加工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圣沣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加工产值*.*亿元。加快推进酥梨产业集群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任务的*.*%,*年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批复。

(十一)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宅基地的管理与改革工作。

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对截至*年的村集体资产开展年度清查,全县*个村资产总额累计达到*.*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累计达到*.*万元。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土地确权成果应用,强化服务指导,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计*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召开宅基地管理服务专题工作调度会议*次,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宗,审批面积*平方米。查处违法宅基地*件,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十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印发《县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户厕问题排查,摸排共发现*户问题,现已整改完成*户。印发《县*年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装配式三格化粪池采购采购项目已招标,用户自建部分镇(园区)已动工。设立*个公益性岗位,成立农村厕所管理服务队,建立农村厕所“管养护”机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个省级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全力准备市级考核验收,*年度*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十三)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落实扶持资金*万元,支持*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示范家庭农场发展。组织推荐*家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家农民合作社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引领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实施树干涂白(果园耕作)*.*万亩,瓜菜工厂化育苗*.*万亩,服务农户*.*万户;正在组织实施玉米全程托管*.*万亩,任务已分到粮食主产镇(园区),按照托管系数计算为*.*万亩,涉及农户*.*万户。

(十四)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维修养护水处理设施,为水厂正常运行及水质安全打好基础。组织第三方水质监测单位每月一次对全县规模水厂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率为*%。督导规范水厂各项管理工作,加快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化系统初步设计报告》,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水厂管理水平。

(十五)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县复新河治理工程与利民河二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批工作。完成县废黄河治理工程(高寨潭-林屯枢纽)补充工程与林屯水库翻水站工程水下工程验收工作。完成西湖水库项目设计招标工作。

(十六)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

完成县北郊水厂节水型教育基地建设。督促水业公司完成超许可取水整改工作,目前已进行水资源论证省级技术评审。开展了全县用水统计调查,将*家单位纳入系统统计用水量,并完成了第一季度用水量填报和审核工作。完成*个用水统计系统名录库取用水户取水许可证信息更新工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减少城市地下水开采,封闭*眼自备井。完成*个取水户取水许可证延续工作,审批*个水土保持方案,下达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通知*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份,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

(十七)全力防范水旱灾害风险。

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验收通过。在汛期之前对水库、涵闸进行多次排查,维护保养涵闸*座、水库*座;开展防洪应急知识培训*次,参与全县防汛应急演练*次。落实水库、水闸“三个责任人”,并确保汛期*小时值班制。

(*)推进河湖“清四乱”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县范围内县级河道进行排查,共出动水政监察大队人员*余人次、执法车辆*辆次。发现河道问题*处,向各镇(园区)下达交办单*余件,督促相关镇(园区)及时整改,现已基本整改结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化政治意识,认真做好秋粮种收工作,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努力稳家禽、增牛羊,多渠道增加畜产品供给,促进养殖业平稳发展。推进酥梨和新品种梨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一号梨园”,打造万亩精品梨园。加大新品种选育推广。支持辣椒、西甜瓜良种繁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业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建设。

做好数字农业省级试点建设,加强数字果园建设。继续实施绿色防控提标扩面升级行动,引导恢复绿色种植。抓好黄河鲤保护区“十年禁渔”工作。持续推进秸秆粪污“两利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全县样品抽检工作。完成*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新增示范主体*家以上。争取开工建设固口闸、周庄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力推水费收缴。完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二)继续加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