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知识点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1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进

(1)科学知识目标的演进。

上一时期小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多只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但此阶段注重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属于关于‘科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关于‘科学技术的实际工作方式’、‘科学技术过程’、‘从何处和从什么人那里能够获得科学技术信息和指导’等知识。”当时的科学课程,只是按照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大纲规定的只是对于一定群体最基本限度的知识方面的要求,只学习书本上固定的有限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条件较好的学生拓展新知识的可能。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阐释科学知识的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在基础知识之上,加入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多地渗透了对与广泛的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2)科学探究目标的演进。

《试行草案》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要求涉及甚少,仅仅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自然教学大纲,对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做了如下诠释:“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能力等。”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规定了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5项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标准》对这8个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应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且循序渐进地培养。2006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方针和目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不难看出,直到21世纪以后,一个较早期技术化的精英主义的科学教育思想指导的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目标,才逐步真正形成,这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一种新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培养,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育仍然受到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实现从国家和社会向个人过渡。因此,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80年代以后,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我国一批自然课程专家,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提出把“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不具体和完善,当时的小学科学课程中,仍然缺少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民主精神,阻断了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发展之路,难以发挥其个性和创造能力。随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强调小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熏陶的同时,增加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标。之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了调整,在上述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待科学、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科学学习、自然”。特别是较以往增加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等要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课程,已经把“科学探究”作为第一位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二位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位目标。这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科学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非智力情感因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小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提高其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演进

(1)科学知识内容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规定科学知识内容包括:水、空气方面的常识;动物、植物方面的常识等。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罗列出各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从中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空气和水,植物和动物,能源和环境保护,宇宙,力和机械,电、磁、声、光、热现象,金属,信息,生理卫生以及自然日记等内容。第一次对小学自然设置了“能源”、“环境保护”、“信息”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988年的《初审稿》,分别呈现出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人体,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认识土壤和岩石,地球和地壳变动,力和机械,电磁现象,声、光、热现象,金属共十大方面。特别强调在272总课时数中,留出10%~15%的时间,供各地补充乡土教材。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按低、中、高年级,将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随后,199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要求删去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共删去知识点21个(约占原有知识点数的40%),观察、实验、操作项目10个(约占原有项目的30%)。删去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和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可以兼顾的某些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设定的科学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最终又将其内容具体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地球与宇宙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演进。

1988年的《初审稿》,将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记述了其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对于小学自然课程提出了“知识要点”和“观察、实验、操作”的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自然课程内容为:“知识”与“观察、实验、操作”。进而将“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了解”、“知道”和“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将“观察、实验、操作”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初步学会”和“学会”。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两者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其内容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因此,应伴随着科学知识,将能力与态度内容穿插在“生命世界”等具体的知识内容中,使其有机结合。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其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五大领域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二、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演进的特点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逐渐明晰

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第一次将科学课程的性质阐述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重点在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更加具体到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2001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新定义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学问中心课程,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即“双基”落实。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始,小学科学课程“双基”教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批评,认为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体系,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造成其课业负担过重。后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落实”逐渐转变为“学会学习”,即在继承“双基”落实的优秀传统之外,注重学生的一般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架构。

(2)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科学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也包括科学处事方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方法。当今的小学科学课程,尤其重视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这不仅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奠定基础,为提升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提供可能。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

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了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用科学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新课改实施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首次提出“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课程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技术观;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趋于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中,把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鼓励儿童探究和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小学自然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和“观察、实验、操作”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对科学知识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的要求做出了层次划分。随后,本世纪之初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把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目标引领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局面,更多的探究式活动被引入科学课程中。90年代以后,“我国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要求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下的8个单元组成。其科学探究内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中、高年级,初步做到了知识和能力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不断被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注重科学史知识的渗透,增加技术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适当地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任何新产品和使用任何新技术时,都会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注入产品结构之中。如此就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中,适当合理地增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品格。

三、结语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微课 作用 原则

微课是近几年在教育界兴起的一个新词,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围绕课程中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趣味性强、知识点杂、操作性强的特点。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课这种依托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知识传播方式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讲授型、实验型、探究型、问答型、启发型、小组活动等,归根结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低。微课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资源融入到5~8分钟的短视频当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取更加直观、真实的科学体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短暂的特点,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自主提炼出课堂的重难点,从而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

(二)知识传播突破课堂界限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课堂只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微课则呈现在手机上、电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观看。微课可以延伸至教学中的任意环节,预习、复习、习题讲解、课外思考都可以借助微课。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的内容通常都是碎片化、片段化的,而且一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组织的,在呈现方式上呈现出游戏化的特点,能够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将微课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其求知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要实现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充实微课内容。这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思路循序渐进,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的软件制作能力也将得到锻炼。

二、小学科学微课的设计应用原则

(一)设计短小精悍

微课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和思考探索的过程融入到微课当中。微课的核心在于一个“微”字上,要求微课时间短、设计精。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在短时间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所要传递的知识要点都传递出去,才能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转化为优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微课最大的价值,教师就必须在微课设计过程中突出“精”的特点,要精炼微课内容,优化表现方式。

(二)内容主题鲜明

微课时间短的特点决定了单个微课视频所承载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内容上必须突出重点,关注难点,解决疑点。一节微课不必讲授过多的知识点,只要解决某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即可。

(三)表现方式多样

科学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如果仅进行单纯的讲授,很难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课件时,要通过丰富的表现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把小车在冰面和沙土路面上的滑动距离进行对比,以表现出摩擦力的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鼓励师生互动

教学情境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调整自身的定位,设计制作出符合学生期待目标的微课。可以采用提问、设问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带入到微课之外的课堂教学当中,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循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今后中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实现科学与生活的融合和渗透。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运用好微课教学,把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的情境用微课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科学知识理论框架,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

三、结论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诞生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必将成为今后教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天然的联系。把握好科W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微课为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必将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94-99.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68-02

曾经有一个比喻:让一个人每天都吞下15克的盐,这个人会觉得太咸,不愿意坚持下去,但是每天将15克的盐放在精美的汤里面,这个人会很乐于把汤喝下去。把盐放入汤里,人就从排斥盐变成乐于接受盐。那么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如果知识点是盐,学生常常会感觉到知识点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那么把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经懂得的知识,再去慢慢了解知识点,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把生物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能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点,还能在学习中,了解更多的情感问题、生活态度问题与价值目标的问题。

1 生物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情景化

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课堂讲台上面,学生在底下听课记笔记,学生感觉与知识有一段很大的距离,那么,把生物的知识带到学生身边去,是让学生愿意接触生物学学习的一个方法。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这个是学生已知的,足够了解的,以这个情景为启发点,教师再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好奇心,学生才会愿意主动的接触新知识。

在设置有生活情景的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愿意主动融入环境中,然后用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或者经验,开启学生的思维,而教学的手段可以采用讲故事或者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融入到生活的环境中,这样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成为具体的转变。而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的知识点,生活环境是怎样,怎样与教材的知识点接合,引入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学生难以被调动,最后就会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例如:在讲授《生物和环境》这一章节时,我们可引用语文课文中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说,桔子种植在淮南成为桔,种植在淮北成为枳。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中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外形虽然相同,但是味道却大不一样。同样是桔子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品种呢?”由此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水推舟地引出“生物的变异”这个知识点。

2 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情节化

如果学生觉得课堂里学到的知识点和自己本身、和自己生活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学习生物学有多大用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挖掘身边的生物学中的知识面,然后将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原本不理解的难题。把生活中的现像融入到生物学知识中,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在自己周围,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和直观感,因此学生不仅更了解自己周围的大自然,也会更懂得怎样珍惜大自然中的生物。

例如:学生都知道,在太阳正毒辣的时候,躲在树荫底下比在太阳底下更凉爽,教师可以引入这个例子让学生了解水份在被蒸发的时候热量也会被带走。还可以举例衣服上被泼了牛奶,用普通的洗衣粉洗不太干净,而用加酶的洗衣粉则会连污渍都洗掉,来引入酶有催化的效果。还例如在腌制蔬菜的时候,把盐加入蔬菜里,蔬菜会渗出水来,由这个例子讲述盐的浓度变化会影响吸水率的知识点。以上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了解的知识点,通过这些例子讲解,学生既知道了生活中随时随地蕴含着生物学的知识,也能知道所学的生物知识都能运用到生活中。

将生活化的情节带入教学内容中,其教学目的是把原本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师可以直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讲述学生已经了解的历史学知识、科学常识等等。这要求教师能准确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学的现象,而且能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思考。

3 将课后的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背知识点,学生感到疲倦乏味,但是,如果生物的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学生不仅能把掌握到的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来,亦不会让学生觉得作业是那么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做课后的作业是一种乐趣。同时学生在做实践作业中,自己对实践中引发出来的问题自己去思考,从而引出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的火花也会被点燃。

例如:在讲述《环境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个章节时,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污染现象,以及这些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这些原因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生物被污染后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学生在观察与写作业后,相互交流,最后还可以将学生研究出来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还可以上送环保部门,这样学生便会感觉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价值、有意义,便会更乐于思考并参与实践活动。

课后作业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后,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能把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生活当中找出问题,然后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它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找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问题,学生在思考、实验与验证问题中,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

4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际意义

4.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听课,而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共同生活一个环境中的人,学生与教师有着共同的体验,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看世界、理解世界,学生会更乐于了解自己的生活、更乐于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知识。

4.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

在传统教学当中,课堂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将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后,学生会对自己身边存在的生物学知识更感兴趣,学生从被动地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变得有强烈的好奇心,会想了解身边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会想主动探索这些原因存在的根源,最后愿意自己动手得到结果,在这个教学目的中,掌握知识点不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最后一定会水道渠成得到成果,而中间思索的过程、实践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

4.3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氛围

以前的传统教学中,知识点是冷冰冰的真理,学生面对的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而将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之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索,要引导学生如何学,学生是教师共同交流、共同探索的伙伴。学生面对的是教师,面对的是自己的生活,那都是一个个会在生活中出现的,活生生的生物,或者活生生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感觉到生活、生命就在自己身边,科学与知识也在他们自己的身边。

总之,生物课堂是生活的一个缩写版。生物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著名学者叶澜先生语)。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伸向生活是新程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生活化的生物学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生物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任军银.生物教学如何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1(17).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学科整合 气糕 统计图表 微生物 关系

科学和数学同属于理科。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数学也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取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开化美食――气糕为载体,尝试将其中的数学与科学知识融合,让学生在探索气糕中蕴藏着不同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相互联系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体验学以致用的真正魅力。

“气糕中的学问”属于乡土教材,其中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整体解读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教材,得知“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食物的包装”也编排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因此,将年级定位于五年级学生,通过对发酵过程的研究,发现发酵时间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借助折线统计图呈现规律并进行分析,从数学角度合理分析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自编“气糕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借助气糕情境,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增强探索意识。

2.通过折线统计图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温度间的关系,进一步学会整理、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年级定位】小学五年级

【课前活动】

观看“开化美食――气糕”的视频,阅读有关气糕的学习材料。

(设计意图:学习材料中包含气糕名称由来、气糕荣誉、气糕制作过程等内容,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气糕,初步调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研究气糕的兴趣,也为后面的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气糕图片):这是什么?对,这是开化美食――气糕,同学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气糕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因课前的铺垫,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已被唤醒。导入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二、新课展开,数科探究

(一)微生物的生长因素

师(呈现气糕学习资料):你从学习材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飧庵谱饔兴牡拦ば颍罕噶稀磨浆―发酵―炊蒸。发酵最重要,直接决定气糕的口感。

师:确实如此,最关键的工序是发酵。关于发酵过程,你又读懂了什么?是什么在起作用?

生:微生物中的酵母菌在起作用。

师: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温度、空气、水分等。

师:微生物生长(发酵时间)与温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会阅读,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是数学和科学都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阅读,自然调动知识储备去积极思考:微生物与温度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就是科学与数学的融合点。)

(二)发酵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师(出示杂乱的数据信息):老师课前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收集了一些气糕发酵时间与温度关系的数据。

生:杂乱。需要用数学方法进行整理。

师: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整理记录这些数据?

(提供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空白表,学生自主整理)

交流反馈:

1.填写统计表要注意什么?(有序)

2.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绘制?

3.观察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发酵时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微生物生长环境有适合的温度区间)

4.进一步分析变化趋势:当温度为18摄氏度、27摄氏度,发酵可能需要多久?当温度低于5摄氏度、高于40摄氏度时,微生物可能会怎样?

师:冬天,气糕发酵时,往往会把装米浆的桶架在炭盆上。你能根据刚才的分析进行解释吗?

[设计意图:呈现气糕发酵时间与温度的杂乱数据,顺势引出数学统计的有关知识。先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尝试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在交流中回顾体会统计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同时在比对中进一步明晰气糕发酵时间(微生物生长)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科学本质。此环节中,数学与科学相互交融,用数学知识解释科学道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消除学科边界,实现学科整合。]

(三)气糕的保质与销售

师(出示炊蒸环节与气糕图):气糕已经成为开化品牌,销往全国各地。但是新鲜气糕不容易保存,在销售时得考虑什么因素?(提供学习单一和学习单二,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气糕发酵过程中,已经对数学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有一定的接触。此环节教师再次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开放的探究时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在探讨交流中,对学科融合的认识从朦胧变得清晰,从浅显变得深刻,学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思想意识也升华到更高境界。)

三、总结归纳,梳理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

生回答,师连线成图(见右上图)。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数学与科学相互交融,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全课点睛之笔。此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知识的同时,将黑板上散乱的知识点用几条线连接在一起,再次将数学的折线统计图与科学知识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孤立的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整节课的目标定位与学习重点也一目了然。)

四、纵横拓展,延伸思考

师:我们研究的只是气糕的一部分学问,还有如体积变化等许多知识。龙游发糕等食品也有类似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课后去研究。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更为可贵的是引导学生继续研究什么。本节课不局限于课堂上研究的知识范畴,而是继续抛出问题,使研究纵向深入、横向拓展,让思维继续延伸。)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5

一、现行科学教育中培养宽容精神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培养目标缺乏对宽容的重视我国的课程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此课程标准将大部分的笔墨集中在“知识与技能”与“过程与方法”这两个部分,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部分提及了跟人文精神有关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然而提及挖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意味着会强调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规定执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以教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忽视了科学教育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总之,在科学教育中,首先是课程目标无法体现对宽容精神的重视,其次是科学教师无法准确的意识到课程目标中对人文精神的重视,这是造成科学教育中宽容精神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科学教育内容缺乏对宽容的挖掘科学教育内容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客体,主要指的是科学教育的教材。经过近几年以“减负减压”为背景的教材改革之后,无论是人文教材还是科学教材都既体现时代性又反映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而且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变得生动、活泼。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四节《眼睛与眼镜》不仅包括眼睛结构的介绍,近、远视眼的矫正,还介绍了如何计算眼镜的度数,这正是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基础性的特点。然而由于科学教材变得精简、“时尚”,使得科学教师把握教材内容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的现象,没有挖掘出蕴含在科学教育内容中的人文内涵。而加之学校教育强调功利性,以教授学生以科学知识为重要任务,围绕考试重点进行教学,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些都无形之中让教师和学生放弃对科学教材深层的人文精神的追求。

(三)科学教育过程缺乏对宽容的体现科学教育过程本应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建设的课堂活动,然而现实中的科学教育大多变成了由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记笔记并背诵公式进而完成试题这样一个过程。即使是在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课堂上,学生们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活动,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仅仅只限于“提问——回答”之间。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已经习惯仅仅进行一些填鸭式的活动,教师已经习惯按照教案一步步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命的活力,何来宽容精神的彰显?

二、从科学教育中培养宽容精神的措施

(一)在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体现科学教育的宽容精神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制定包含人文精神(宽容等)的教学目标,才能培养有宽容精神的学生。如今教学受“一考定终生”高考的影响,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基本上以教授考试知识点为重,而到了大学阶段,则受“就业率评估”的影响,大学教育一般以“知识与技能”为要。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下,科学教育也仅仅是以考试知识点为主要讲解内容,很少涉及科学教育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的内涵。近几年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为在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大教学目标中有关人文精神(宽容等)的比重,为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前提。

(二)在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上,增加科学史与科学家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应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科学史是科学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记录,也是正确认识人类的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知道它发展的真实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培养学生宽容地看待前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从而培养其宽容精神。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科学家榜样出发,培养其宽容精神。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环境科学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气象科普片 选题 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17-02

气象科普片是以科学为基础,以知识普及为目的,通过电视传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艺术产品。首先考虑气象科学的特殊性,气象科学比较抽象、深奥,要让科普片深入浅出又充满故事性、趣味性、科教性,在节目设计上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素材新颖,要有个性、有新点亮点、详略得当、表现流畅。气象科普片对于提高人们崇尚科学精神,满足知识渴求,走进科学、走进时尚,改善生活状态、生活品位、生活质量具有鲜明而重大的作用。

1 气象科普片的创作

1.1 一般科普片的特点

在过去很长时期以来,电视气象科普片偏偏不为普通电视观众所喜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诠释科学道理深奥、枯燥,缺乏人物及科学主体以外的表现,离人们现实生活太远,结果就是让观众没有兴趣。气象科普很多要表现的主体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我们创作的作品很多也是通篇空镜头,缺乏细节表现力,用行内人士的话就是“声画两张皮”。

艺术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故事性,无论是画面还是解说总是以说教为主,科学事实及数据的表述过于专业化,不够人性化,结果就会让人们觉得科教片总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知识点过多,线索零乱。经常是观众对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搞清楚,另一个知识点又叠加进来,让人一头雾水,不得要领。久而久之,人们谈“科”避之,说“教”躲之。

重视表现科学事实的结果,忽略科学探索的过程是我们当前气象科普片创作的硬伤。很多选题的制作核心都是围绕科学事实结果本身展开,而观众普遍怀着猎奇心理比较关心科学家是如何探索科学问题过程的。

1.2 科普片的片头结尾设计

片头是节目的总领,往往引导着人们的收视心理,片头可以用精美的画面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解说吸引人,开篇忌冗长。气象科普节目受播出时间的限制,一般短小精悍,所以开头以开门见山很快进入主题为宜;内容要加大篇幅和力度,挖掘出气象知识点应有的深度,突出重点;结尾要见好就收,耐人回味。部分宜安排在三分之二的地方,也就是俗称的“黄金分割点”。结尾的设置有总结式、寓意式、提问式等。

2 科普题材的选题策划

选题是科普类节目成功的关键,好的题材不仅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也便于表达。气象科普片强调的是“气象入气象出”,以气象贯穿片子的始终,而气象与其他内容一定要相互渗透,所以在选择题材时要充分考虑故事性与知识性相互融合。气象科普片选题范围较广,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2.1 身边的气象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白云、蓝天、阳光、暴雨、下雪、刮风,有时甚至还能见到雨后的彩虹,望而生畏的沙尘暴这一系列的天气现象等,那么你是否知道这些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每天的天气预报又是根据什么来预报呢?此类题材收视群体广,传播范围和力度大,实用性强,具有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易于传播,收视率高等特点。选题范围可涉及到“气象与医学”、“气象与体育”、“气象与生活”、“气象与谚语”等等,充分体现气象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

2.2 普及知识,科学防灾减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较多,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而气象灾害又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和严重的灾害。每年由于干旱、暴雨、台风、暴雪、高温、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使国民生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经济带来极大损失。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上升趋势,这类题材的科普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有效宣传,提高了公众防灾减灾能力,认识到科学防灾减灾刻不容缓。比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1―2010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报告》,我们做了“最近十年地球最热”的科普片,以欧洲和俄罗斯的热浪、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缅甸的台风“纳吉斯”,亚马孙平原、澳大利亚和东非的干旱等为例,充分解读了环境破坏对地球变暖的影响,呼吁人们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2.3 气象知识探秘

对于公众来说气象科学充满奥秘,有着太多令人不解的问题。这类题材一般关注较多的是青少年和学生,对气象的探奇和揭秘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看云识天气”、“天气预报是这样出来的”、“了解雷暴”、“雷雨前的天气为什么闷热难耐”、“揭开人工降雨的神秘面纱”等等。最受青少年喜欢的是一个科普片是“历史上的气象与战争”,以三国时的借东风、赤壁之战和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典型战例开头,说明战争与天气从来密不可分,从气象、水文和空间天气三个方面来解读天气与战争的关系,分析从古到今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2.4 关注社会热点

紧随时代步伐,充分掌握时代热点,剖析热点话题,关注民生问题,回应民生关注。比如2013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这场雾霾的范围广、时间长、受关注度高、影响大,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今冬媒体和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通过气象、环保、疾控等各方面专家,与公众共同解读雾霾的相关话题――“十面‘霾’伏”,充分解读了这次雾霾的成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影响,整治环境污染迫在眉睫,提倡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善待地球。

3 气象科普片的艺术表现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科普片常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空镜头的合理使用

关于空镜头,电视气象科普本身的确需要空镜的存在,甚至是大量空镜的存在,但整个故事结构中应该有人物,这样整个片子才有可能有生气,有了人物才有可能有故事、有情节,才能靠近观众,吸引观众,这点从我们以往制作的科普片中可以得到例证,很多我们认为做得好的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吸引人的人物及其经历或事迹出现。

3.2 科学细节的表现

很多观众不仅关心科学的结果,对探索科学结果的过程甚至是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和得出结论的更为关注。具体科学数据的表现最好能以打比方的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数字罗列,要重视动画演示,情景再现,专家访谈,历史资料展示,渲染气氛的音效等电视节目常用手法的使用。总之,应该学会调动各种电视节目制作手段来实现科学细节的表现。例如,对于要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一类型的科普片,结论或许早已被公众熟知和了解,普通观众可能不仅关心气候变暖的结果,还对科学家是如何得出气候变暖结论的过程也是十分关注,我们在制作中对此多做了此类介绍,为片子增色不少。

3.3 科普知识故事化

气象科普节目的卖点不仅存在于知识点上,还要更加重视附着于知识点上的故事性,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悬念上来,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应成为气象科普节目发展的方向。

比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片《风云纪录》,节目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关注灾害事件中的受灾群体,将致灾的自然力量与社会人文因素交织在一起,把自然变化放在社会环境之中,气象专家、灾害专家和社会学者对灾害事件详细解读,使观众对灾害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采用动画演示,展现受灾画面、灾害亲历者的现场采访、动画、解说、音乐、音效等,既真实生动,又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3.4 拍摄形式多样化

一部好的气象科普片,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拍摄形式的多样化不但可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节目的效益。一般来说,拍摄科普类节目一般采用平拍角度和正面角度,尽量少用或不用太夸张的拍摄手法。比如:拍一段菜农管理农田的视频,采取的拍摄方法是正拍或侧拍,忌后拍,正面拍全景―― 菜农在农田笑看前方大片蔬菜,侧面中景―― 菜农穿过画面,背面平拍―― 低角度拍摄菜农手的特写。在这组镜头中拍摄的角度多样化,形成一组连贯的视觉画面,使画面动感强不单调。

3.5 配乐的合理使用

“画”和“声”是电视节目的两个侧面、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两者缺一不可。音乐具有影响画面情绪基调的作用,能够使人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可见配乐之于画面的衬托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它对节目创作来说是最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作为科普节目中的背景音乐,它具备一般音乐的共同特征,也会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因此背景音乐不是一个独立体,为了节目内容的需要,往往要进行一些技术处理,比如渐起渐隐来烘托解说词,连接片子等,有机地将电视画面和解说词融合在一起。

4 结语

气象科普片因其传播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一直受到电视观众的青睐。但由于其内容的高度专业性,也使得科普片的知识与观众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好的一部气象科普片要在吸收利用传统经验的同时,围绕当前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紧紧贴近公共需求,贴近百姓生活,拓展气象科普领域,创新气象科普手法,才能促进气象科普质量不断提高,推动气象科普片的制作更上新高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