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1

信息时代心理学教育面临的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受到了信息社会的极大影响 

对于互联网,不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宝藏,也是不良信息的集散地。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人们不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还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影响。若一些心志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那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会在信息垃圾中迷失自己,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毁了自己的一生。 

2.在信息时代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 

会导致一些道德问题成为时代迷思。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达,使得一些别有目的的人以网络为媒介,传播不良信息,宣泄个人不良情绪。长期受到这样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人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最终突破道德底线。 

3.信息世界纷繁复杂 

有很多的内容吸引着人们,将大把时间消耗在网上冲浪上。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社交活动,忽视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很多人因此染上了网瘾,网络幻想症,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 

4.信息时代会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好处 

人们通过网络获得了许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信息时代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残酷,所以人们在信息时代中,需要直面压力,需要学会承受心理冲击,直面挑战。 

二、信息时代教育心理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時代,人们对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在现代科学技术技术的帮助下,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便利和快捷。与此同时,具有“魔力”的网络正在深层次的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并且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样的变化使得心理教学工作者在心理学教育工作中面临着新的挑战。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主体精神的健康,同时促进受教者积极主动的进行心理疾病的预防,使得受教者的心理处于良性的循环,形成优质的心理元素,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在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人的影响越来也大。我们无法避开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心理教育,帮助人们规避风险,在信息化浪潮中游刃有余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实施多年,并日趋于普及,但与信息时代面临的新特点结合不够紧密。如何在新形式新背景下促进教育心理学的改革,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既需要规避信息时代带来的风险,又要运用信息时代带来的丰富的科技技术,提高教育心理学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新的形势,针对上述问题,作者经过精心缜密的思考,并且结合多年的关于心理学的教育教学经验,得出了信息时代教育心理学改革的良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要找准心理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突破点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心理学教育的改革,要认清与时俱进的方向,明确完善受教者心理素质的目标,看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因素,积极主动的去调动和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因此,心理学教育改革一定要具有行之有效的开新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教育者不仅要熟知心理学知识,还要善于充分合理的利用网络这种新兴的传播手段,通过新鲜有趣的授课内容,来满足青少年对知识的需求。

现代教育观倡导者认为,教育所授课程本身不是一种包裹形式,它应该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者通过不断的反思,获得知识的提升和个人的升华,而课程也会随着教育的深入,环境的变化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之中。学生通过课程有选择的进行吸收理解,最后转化成自己的行为意识。学生和老师的地位与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老师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受到了撼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成为新型教育模式下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学生应具有批判意识,在先进科学技术的面前,要学会不断质疑和探索,推动社会对进步。因此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青少年着想,创造出心理学教育新的方法和方式。 

2.利用心理学教育重新塑造孩子的心灵世界,教育者和受教者需共同努力 

在信息时代,心理学教育的改革一定要抓住规律,顺应时展的需要,按照规律展开改革工作,依照规律不断创新,遵循规律向前发展。只有抓住规律,才能找到关键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当下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紧跟时代的进步。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心理学教育既有一般规律、长期规律,也有特殊规律、短期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探讨、理顺,然后再用这些已经掌握的规律去指导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心理学教育。教育者只有在掌握了大量心理学方法论后,才能够高效的完成心理学教学任务,创造出可行性高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化消极为积极,借住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心理改革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心理学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可怕,如果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变化和发展,并主动去预防和避免其中的不利影响,便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强化心理学教育的成效。心理学教育的改革,还要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受教育者对网络迷恋及网络渠道的畅通,依托网络平台,把他们关注的学习热点问题以新颖的方式体现出来,帮他们剖析各种学习难点。依托网络交流平台,调动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在主动学习和交流中找到进步和提高的突破点,更好地实现心理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四、结束语 

在本文中,我们针对信息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出了信息时代心理学教育面临的新情况,阐明了信息时代教育心理学改革的重要性,并且针对信息时代面临的教育心理学改革问题给与了三点改革意见,我们认为,信息时代教育心理学改革,一定要要找准心理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突破点;教育者和受教者需共同努力,利用心理学教育重新塑造孩子的心灵世界;同时,我们要学会化消极为积极,借住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心理改革。总之,信息时代,既是机遇,又处处包含挑战。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机遇,要善于面对挑战。在信息时代中,心理学教育出现了许多的新型问题,分析并掌握这些问题的特点,遵循规律,便能成功的完成教育心理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3).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2

【论文摘要】教育美学是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一门新兴美学学科,它着力探究让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运作与发展,从而通向至美纯美的境地,以提高当代教育的整体质量。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指标中,“美”是这几年才加上去的,这一时代的进步,更促进了教育美学的萌芽与发展。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转型期,而素质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是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及时地运用美学、心理学理论研讨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真正全面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教育美学,教育美学促使教育环境整体协调,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素质教育网络。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美的品质、良好的学风,要培养出正直诚实、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坚韧勇毅、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都离不开教育美学的实施。若要对学生施以深刻的审美愉悦与审美感受,以陶冶其情操"丰富其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这一切也只有通过教育美学来完成。可以这样说,教育美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因为教育美学与美育一样,具有形象具体的鲜明特征,受教育者极易接受。它又具有以情感人的情感性,极易实施。

创设与发展教育美学势在必行,亦切实可行。这一点,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之区分时就透辟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设与发展教育美学,即为了充分发挥美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应当指出:教育美学的形成与发展,颇符合教育艺术与科学发展的趋势,亦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深入改革触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是需要很好地加强教育审美化,正确判断与强化教育的审美属性,用美学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来正确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国人对教育审美价值的清醒认识,对教育审美属性的深入开发,对教育审美经验的不断提升"使教育美学取得长足发展且日益深化。

那么,当今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怎么样去构建、发展这一门新的教育美学?笔者以为至少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

首先,要加大对中外教育美学史的研究力度与广度。教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是近几年才起步,但是这方面的思想诚如上文所言却早已存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家关于教育美学的认识,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去耐心提取、认真分析、科学总结。

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教育思想家在教育美学、尤其在教育艺术和教学艺术方面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学艺术的意义。而我国古代的教学艺术思想则集中体现在《学记》中。《学记》全面论述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习与游乐、学习与休息、亲师与乐友等多种辩证统一关系,是我国古代很有代表性的教学艺术辩证法,《学记》还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艺术。此外,明代的王守仁,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鲁迅、梁启超等,都对教育美学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西方对教育美学的研究也可上溯到古希腊,其教育美学思想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古罗马的西塞罗等人的教育艺术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之后的夸美纽斯、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也都从各自的教育观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美学见解。现代外国很多教育家也都关心教育中的美学问题。

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对教育中的美学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其共同特点是:他们都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他们大多都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在教学方法上,都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有些教育家还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但中外历史上的教育美学思想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研究范围窄。他们大多只是论及教育美学的一个方面——教学艺术问题,而且对教学艺术本身的探讨也不够全面,谈论较多的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等。二是理论层次低。他们对教育美学的认识,大都停留在经验描述状态。具体来说,它们只是作为某种感想或言论而存在,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证,没有真正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这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转贴于

其次,构建、发展这一门新的教育美学,我认为还要不断加强教育美学的基本理论建设。加强教育美学理论建设须切实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须深入理解现代心理学美学,须正确摆布教育学、美学、心理学三者的关系。这里着重阐释一下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借鉴。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是深化了对审美主体、审美体验与文艺创造、文艺鉴赏的心理研究,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经验给当代美学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欣悦地看到:心理学美学的崛起与拓展,已与传统的哲学美学双峰对峙。而现代心理学美学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学美学重在探索与揭示教育的审美主体心理的特殊功能、目的与任务,它对于教育的实践功能与社会功能作用甚大,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教学改革。当然,教育审美与教育艺术知觉过程中的实验探究,易见显效,而教育心理实验方法用于教育审美经验探究时,受各种条件制约,见效较慢。所以说,当前如何在对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方理论的有益营养与科学结论,博采各家之长,寻求创新发展,丰富与拓宽一种能够正确阐释教育领域审美经验与心理机制的新理论——教育美学,已成当务之急。

在教育美学的基本理论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特别加强教育领域的美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即教育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此外,笔者认为还应下大力气拓展与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教育美学这个概念内质的准确界定,教育美学的发展空间研究,深入探讨教育主体美、教育客体美、教育环境美、教育心理美、教育形态美这几个具象及其在教育美学中的位置,作用及存在价值、研究教育美学的教育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教育美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辩证关系,教育美学与美育的辩证关系、科学总结,正确解释教育领域的审美现象、形象揭示教育的心理基因与审美规律$创设教育审美学说,有力指导教育的审美实践,系统总结教育美的创造、寻求深化素质教育与教育美学的契合点、深入探寻将教育主体美、教育客体美、教育环境美、教育心理美、教育形态美等落在实处的技术问题;这几个问题我认为是加强教育美学理论建设的重点,也是强化教育美学内涵的根本所在,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真正释放出教育美学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教育美学的社会价值,使教育美学发展到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3

关键词:心理教育 心理障碍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86-02

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的优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主动成长,有益于校园的和谐、有益于社区的安定、有益于社会的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常态、新形势下的心理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师,笔者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结合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心理学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努力寻找新常态下心理学工作与日常教育工作、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力求同频共振,努力发挥心理学工作作用,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加快发展,学生心理问题明显突出,无论是媒体上、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有关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新闻,为此,我们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思想状态,针对社会、家庭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人才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等,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内容,有的放矢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1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

我们积极依托学校的电台、广播、政教信息、家长学校、系列讲座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心理知识。一方面,对每一期宣讲,每一次讲座,每一次广播,我们都精心选择内容,认真准备课程,努力从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使学生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作为心理教育老师,我认真研究教育活动的对象、新时期学生所想、所盼,不断增强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和了解,主动走进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再认真准备教育材料、教育提纲,并重视布置教育环境,努力在方方面面为心理教育提供最合情合理的准备,打好每场“前战”。同时,每次教育活动前,还主动将活动方案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征求有关意见建议,努力使每一次教育活动能收到良好效果。规范的运作,也是笔者学习提升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围绕心理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普遍增长了心理知识,锻炼了能力,实现了一举多得。

2 推进渗透教育,力争教育全覆盖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深刻理解做好心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不少班主任利用班级班会,不断拓展渗透心理讲学内容,紧贴学生心理,互相探讨,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他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向他人学习,克服妒忌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心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总体分为三个部分:

2.1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

今年主要开展了《学生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解决与同学、室友相处难的问题?》《在当前社会环境里,期中、期终考试前的心理状况及调适》《对性格孤独学生教育引导的思考》《如何调节学生的成绩观》《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等心理讲座。

2.2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尊重学生人格,独特个性,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学生成为朋友,促进师生间沟通联系,愿意讲心里话等,激发了全校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尊重理解学生的热情,收到了明显成效。同时,我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心理学教育工作交流活动,让大家来畅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作体会和感受,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的良策和路劲。学校还充分利用墙报、专栏、电子屏幕、广播等各类阵地,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学知识普及,较好地营造了关注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热心心理学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2.3引导对家长的教育

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我们认为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们利用家长会议、家校联系、家庭走访等机会,有的放矢开展心理学知识普及工作,结合学校心理学工作要求及整体教育安排,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学教育,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围绕如何和孩子沟通,怎样从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升了家长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学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为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多措并举开展咨询,积极化解心理障碍

3.1不断拓展咨询途径

开展心理咨询是促进心理健康、及时化解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活动。当前,新常态下,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青春期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学生们迫切需要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主动、积极、及时、凑效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努力发挥咨询工作职能作用。在咨询的形式上,不断拓展,不断优化,相应开设了电话咨询、短信咨询、QQ咨询、微信咨询、信件咨询、学生个体直面咨询及家长咨询,从四面八方来努力接受学生、家长的心理咨询,最大范围化解心理矛盾,理顺心理情绪,实现正常心理的回归。

3.2以人为本开展咨询

当学生有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学校“心理”信箱,由心理老师对症下药,及时写回信。为了保密起见,减轻学生思想负担,一切信件来往都可以以笔名著名,大大地方便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联系,使学生本来感到尴尬的心理一下子得到放松,卸下了思想包袱,一切都在很轻松自然的互动中得到缓解,得到解决。从信件咨询来看,反映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异往、家庭关系等等,心理老师们都一一作了回复,紧贴学生思想实际,从专业领域向他们解释、建议、鼓励,从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3定期定点预约咨询

我们学校定于每周五下午最后节课为学生心理咨询课时间。学生可以按时来当面咨询,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同时,也接受学生家长咨询,听取一些家长反映问题。针对家长反映孩子的问题,共同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有效地处理好孩子们身上的心理障碍问题或情绪问题。并就如何教育孩子,指导他们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有效正面开导,加强家长与孩子的真诚沟通,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在得到孩子信任的前提下,再有的放矢地跟进教育。如有必要,心理老师还会直接找到该学生开展谈心,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及时缓解心理障碍,理顺思想情绪。

4 提高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成效

4.1心理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需求来开展

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期终考试临近时,及时开设《浅谈应考的心理调适》的讲座,告诉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对自己做出恰当的估计,调整期望水平,降低焦虑。要及时开展考后心理学教育。考试结果出来后,许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一落千丈的情况。这时指导学生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重塑自信心,最大限度的减少心理不平衡。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既要按照成长规律进行系统安排,又要兼顾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出现的问题,灵活掌握,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

4.2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学生

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下午第八节课,放学后的高峰期,或是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心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

4.3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学教育的火候

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同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4.4提升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异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总之,新常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力拓展心理学教育的途径,深入研究探索,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力争通过更加扎实的工作,来提升学生心理学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断开创心理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爱华.浅谈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障碍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4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 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5

[关键词]:赏识;因材施教

欣赏别人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位成功的教师也必然会欣赏他的学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他们的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注意运用欣赏,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尊的良好品德。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

一、面向每个学生,“因材施赏”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综合的发展。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明显提高。布卢姆认为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把这些原理运用到欣赏学生中也就要求我们教师欣赏每一位学生,并且要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对待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套用一下就是“因材施赏”。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个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获得优秀的成绩或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认可来实现的。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某门学科成绩一般,兴趣不太大,但是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测验或某次提问中,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了成功的体验,常常会像换了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仅后进生要当众表扬,就是中等生和好学生也需要教师在同学面前予以肯定,这种欲望甚至比后进生来得更加强烈。《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自然考不好,只考了50分,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居然能答对一半,这非常不简单,我提出来给予表扬。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也就是这次意外的表扬,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因此要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1.运用期望动机理论,放低起点

学习心理学家提出了这种期望动机理论:动机=估计成功的概率×对成功价值的评估。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学生从事某项学习活动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他对获得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与他对成功价值大小的评估的乘积。其中有一项大,就会影响到学生动机强;如果其中有一项小,也会影响到动机弱;如果其中有一项零,他认为没有学好的可能性,或认为学了也没有什么价值,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可能是零。提高学生的成功概率,主要通过引导得法与降低难度,成功价值的评估,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能受到多少人的注意,说穿了,学生均有表现的欲望,因此后进生、中等生、尖子生也都需要表现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需在人前多加表扬,多给学生戴高帽。

运用学习成就动机的理论,从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入手,从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项目入手,低起点,选好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评价分层

首先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改革。他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目的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观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每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其次评价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

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原则,运用前瞻性和鼓励性原则,肯定学生的一切结论是鼓励性评价原则的核心。美国一位小学老师的评语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赞赏每一位学生。一位美国老师问一个小学生:5+4=?当一个小男孩响亮地回答8时,那位老师真诚的赞赏语震撼我们平时严格要求的老师:很好!很接近!谁还有不同意见吗?“很好”赞扬了这个学生的大胆;“很接近”鼓励了这个学生只要再努力就可以成功了;“谁还有不同意见吗”把这个小男孩的结论和正确的结论以平等的评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数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看,它还远远跟不上实践工作的需要,更不要说本书的内容了。弗洛伊德企图从病态的人入手、马斯洛企图从俊才入手来研究普通人的心理,但是距真正的解决还有很多路要走。本书以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整体论和主体论的认识方法,采用实验与思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以统计学的观点来扩大科学的界定,对以往成果作了整理和补充,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例如作者发现学生的习得与练习量不成线性关系,它有一个突然变得快速的“拐点”(数学术语,意为转折点),“拐点”的成因及如何预知,当练习量再增大时,又会出现难以提高的“高原区”,如何突破它,这是一个涉及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要从教师可操作的层面上去揭示它,研究是不足的。再如,世界各国都重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对情感发展的序和“需要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所知甚少,远没有达到可以指导教师工作的水平。

二、运用“期望心理”,给学生以被赏识的希望

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情感。心理学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根据这一点,教师在迎接每一届新同学时应真诚地期望:大家都经受过了无数次的小考和中考,现在,都成了优胜者,勇敢地坐在这里,今天的学习,对你们来说一定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就是完美的。所以希望也相信大家能做一个最完美的自己。“最完美的自己”让学生有了对自己终生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尊重两个方面;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们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尊重和认可。“完美”只要尽心,不但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信,还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期望演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因而往往也能够变成现实。

期望往往能使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教师。真诚的期望会转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使教师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找到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即使有时会有学生对教师的误解和委屈,仍应以宽厚的期望化解:每一个人真的是大海,美丽得有时很难让人理解。学生会觉得这是个对他们充满信心的教师,他们会努力做个最好的自己,一下子就亲近了他们的老师。

一位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期望,也就等于给了学生希望,而这种充满师生情的关系会因为和谐交融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激起学习的热情,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教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贯彻赏识为主的教学原则,注意应用欣赏,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同时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因材施赏".

参考文献:

《高中心理辅导教学模式探讨》 中科院《教育心理实验论文集》,2000年7月

《创建和谐情景,提高课堂效益》 郑国学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 2000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郑国学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 2000年

《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邵瑞珍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教学论基础,教育研究》 迟艳杰 2000

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范文6

一 心理学理论在高等院校教师中的应用

(一)“需要理论”对高等教师进行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七个等级,而在高校教师需要上就要依据其层次上与规律上的不同来运用不同的手段来加以满足,并且结合高校教师培养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对高校教师的培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组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需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物质需求

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对于物质普遍没有太高的需求,相应的如果教师基本物质需求没有满足,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高校教师物质需要的改善以及充分满足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这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稳定发展需求

高校教师在教育与培养学生之前,首先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形势下,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提升知识容量,努力进行专业科研,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最明显的职业特点。所以,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研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也是能够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3 自尊的需求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自身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是需要人们以及高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的。如果对教师合理工作范围内过多的干涉或者对教师个人成绩给予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评价,这些行为都很容易挫伤教师的自尊,从而直接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教师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个人自尊的充分尊重是保障高校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以及教师群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公平理论”为高校教师创造和谐心理发展环境

“公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并且创立的。亚当斯认为人从事某种工作的动机不仅仅是受到薪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薪酬价值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均等,如果两者均等或者大致相等,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公平;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因此,个体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影响程度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在乎回报,更多的是在乎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价值有多少。公平可以使人在工作时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不公平则会降低工作积极性,阻碍个人在工作上的创造性发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优秀教学人才频现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充分运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教师在各方面上的不公平的感受,从而避免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伤害。除此之外,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创设和谐的教师心理发展环境。这也就要求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群体以及教学做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对教师地位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做出充分的肯定,进而有效改变分配不公平的局面。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师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制定上充分运用公平理论,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一)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对班级管理的应用

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目标以及班级管理规范等内容共同形成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在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当中,学生往往会有出众表现或者服从管理表现等现象,例如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等。服从管理规范都是在集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现象,这是个体充分融合集体或者避免被集体排斥的一种妥协,而并不是个体所自愿做出的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不但能够充分实现这种效果,并且在运用榜样的示范手段以后,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对榜样进行模仿,进而实现良好的从众效果,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整体质量。所以,对自身举止的规范以及对榜样的模仿,都是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产生认同的良好方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讲,模仿不仅仅是在对社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对自我以及集体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进而从模仿向认同转变,这包括在认知与情感上的认同,这有利于学生在个人学习、成长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等院校在学生班级管理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应当注意对学生正确行为的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得形成正确且完整的个人品行。

(二)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高级文化知识以及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区别在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具有自发产生,且都是以感情为基础,并且有着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信息传递途径,并且还有很强的排他性。

加强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还能够使得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群体理论应用上,国内多个知名高等院校合理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在学生服务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其中心任务和管理上进行改革和指导,从而使得非正式学生群体能够对正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和融合作用。

(三)应用激励理论在高等院校学生中的应用

个体需求通常具有不同的层次,需求越高,其产生的动机也就相对越强烈。需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两方面。主观需求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客观需求则是促进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学生的较低层次需求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单纯为了一纸文凭而学习,学习上采取消极态度等。目标作为刺激的一个类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适当的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产生一定的动机,进而确定行为实施的方向,这体现出目标是具有一定激励效果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些内容的实现主要就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上。

对学生学习上的监督管理以及错误行为的适当指导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多加关心,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高校教育的中心位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发展,从而在学生学习能力与个人成长上给予有效的指导与正确的引导,进而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与帮助,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在高等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上的应用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着多个现实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的。高等院校还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出发,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强烈成功动机、适当调整自身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的各项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心理良好素质的实现。心理学理论在当前心理素质培养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一是改善新生入学的一次性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定期的对新生的心理素质的调查与咨询活动;二是改善被动接受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经常性的开展和主动地关怀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课程。

2 改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单纯追求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情况,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意义有正确的认知和追求。所以,对于当前高等院校来讲,倡导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与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活动,从而有机的将大学生活与大学教育进行统一结合。

3 应当加强对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创新心理以及创新方法的培养,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与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重新梳理,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是当前判断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结语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对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也是当前我国在大学生教育以及创新能力上的重点内容,有效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者、教育实施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使命。总之,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而且创新力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推动我国其他领域发展以及民族整体的创新能力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融入心理学知识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J].中国国情国力,2010(01).

[2]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

角[J].学习月刊,2010(02).

[3]董鹏中.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张艳,李晓虹.浅析心理学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

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