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天科技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1
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状况
10多年来,随着航天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的逐步深入,天水市农业局、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校)协作,想方设法促进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完成了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近10项部、省、市科技项目,在扩大蔬菜新品种应用范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期间,成功选育出10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并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其中包括辣椒6个,即航椒4号、航椒5号、航椒6号、航椒7号、航椒8号和航椒10号,茄子3个,即航茄2号、航茄4号和航茄5号,番茄1个,即宇航3号;利用时间稳产性系数、地域稳产性系数和综合稳产性系数分析方法,对航遗1号黄瓜、航豇1号豇豆、航豇2号豇豆、航椒1号辣椒、航椒2号辣椒、航椒3号辣椒和航茄4号茄子7个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稳产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编制并了《绿色食品 天水市航天辣椒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甘肃省地方标准;按照“行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方式,在不断完善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选育、种子繁育和示范推广工作的基础上,在甘肃张掖、陇南和山西建立和完善了3个标准化制种基地,2007-2009年3年累计制种122.7 hm2,生产航天种子87 250 kg;项目采取良种良法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绿色施肥、低毒高效农药、多层覆盖保温、遮阳网覆盖、高效节水和安全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先后在甘肃天水、陇南、张掖等市和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北京等省(市、区)示范推广航天辣椒、航天豇(菜)豆34 919 hm2,每公顷平均增产11 441 kg,平均增产率为22.2%,增产总量39 925.5万kg,增产总值64 361.6万元,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727.10元/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存在的问题
种子生产能力不足
航天蔬菜新品种基本为杂交种,种子生产主要由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因受到人员数量、设施设备及基地生产规模等条件的制约,种子生产能力不足,大面积推广时种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群众认识不明确
一些人将经过航天诱变育成的航天蔬菜新品种与通过基因导入育成的转基因品种相混淆,担心食用航天蔬菜新品种会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不愿意食用航天蔬菜,给示范推广增加了难度。
试验、示范面较窄
航天蔬菜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基本均由育种单位承担,大多数品种没有设国家级或省级的区域试验,试验设点不多,代表性不够广泛,对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评价,在示范推广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利于根据品种特性在适宜的区域加快示范推广步伐。
缺乏跨区域的大项目支撑
尽管国家、省、市各级对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科技成果转化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没有跨区域的大项目支撑,项目实施区域仅限于甘肃省或天水市内,而其他省区因受体制、机制等的制约,成果转化工作涉及面不大。
投入不足
除育种单位及部分技术推广单位争取到的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外,通过社会力量、银行贷款等方式落实的航天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资金很少,面对全国逐步兴起的航天蔬菜热,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和示范推广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航天蔬菜新品种的认识
主打航天蔬菜品牌,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对航天蔬菜新品种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航天蔬菜安全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的认识;对各地的扶持政策、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以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关注、重视和支持,提高全社会对航天蔬菜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示范推广、产品营销和消费氛围,加快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步伐,促进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2]。
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保证供种数量和质量
在巩固已有的甘肃张掖、陇南等标准化制种基地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确定适宜的作物和品种,建立各具特色的航天蔬菜制种基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加快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路相通、渠相连,育种与制种相结合,制种与加工一体化的航天蔬菜良种繁育体系,以充足的种子保证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需要。
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增强示范推广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着力加强航天蔬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试验设计科学严密、观察记载内容全面、评价方法科学、评价机制健全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体系,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的抗逆性、区域适应性和丰产性等特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积极推荐表现优良的航天蔬菜新品种参加国家和一些省开展的蔬菜品种区域试验,相互比较、相互鉴别、优胜劣汰,增强品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健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
加强航天蔬菜种子繁育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结合,合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的人才资源和示范推广网络,充分做好种子繁育、技术推广、种子质量监测等工作,解决好市场、技术、信息等发展难题,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航天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争取跨区域重大推广项目,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制种加工基地及营销网络建设、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深加工及贮藏保鲜运销设施建设、航天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3]。充分调动科研院(所、校)和技术推广部门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由育种单位牵头,相关单位参加的跨区域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步伐。
多方筹集资金,
形成全社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
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性投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搞好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个人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到航天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中,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航天蔬菜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大对航天蔬菜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潘连公,陈彩能.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88-92.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2
重大航天发射扬国威 振民心
2012年12月19日,随着2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将土耳其GK-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技以当年成功完成19箭28星(船)的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在“多型号并举、高强度研制和高密度发射”已成为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常态的情况下,要保证每一次成功,确属不易。回首那一次次辉煌成功,扬国威、振民心,为建设航天强国坚定了信心。
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历时13天后成功返回,创下了我国航天史上“手控交会对接”、“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飞上太空”、“ 十多天载人飞行”四个第一次,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月球探测开启新征程。2012年8月25日23时27分,嫦娥二号经过77天飞行后,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出发,准确进入距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在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与战神图塔帝斯小行星擦身而过,完成了国际上对该小行星首次近距离探测,并成功拍摄了一组效果最好的照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升空。航天科技以全年4箭6星一气呵成的气势,完成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一张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网络已在太空中成功铺开。
民用卫星空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2年我国成功发射了14颗民用卫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气象、资源、海洋、环境减灾卫星体系。其中风云三号实现了升级换代;资源三号和海洋二号填补了我国民用卫星测绘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监测领域空白;环境一号三星组网,建成我国首个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形成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初步框架。
整体发展实力新突破 齐提升
建设航天强国,是一个自我挑战和全面推动。不仅要瞄准世界航天强国推动建设,而且要把握发展趋势,勇于走在发展前沿;不仅要确保以重大航天型号为代表的型号发射不断成功,而且要在基础能力、软硬实力各方面全面增强。
坚持自主创新,科技领先已成重要基点。2012年,坚持技术创新、前沿探索和航天工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航天核心技术攻关、新兴领域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航天工业体系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军民融合,应用与服务已成为发展能力。航天科技涉及的“航天宇航、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和航天服务”四大主业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新能源、新材料和航天信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航天应用和航天服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管理提升,质量效益已成为中心支撑。在推进航天战略发展中,努力建设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实施了总体能力提升、产品化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等基础工程;深入推进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经营监督管理等专项工作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科研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经济规模和运行质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坚持人才强企,高端人才已成为实力特征。2012年航天科技的人才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由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孙家栋院士和一批国家两院院士为领衔的航天高素质人才队伍在重大试验中充分体现能力水平,不断成长成熟;新一批有志青年加盟航天,增添了新鲜活力;涌现了以交会对接团队、北斗团队为代表的航天先进团队典型。航天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根本保障。
坚持文化建设,航天文化已成为不竭动力。围绕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航天“三大精神”为灵魂,以航天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深入推进航天文化建设,构建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具有航天特色的开放型的航天文化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走向世界,国际化已成为举措方针。以走向世界,建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为奋斗目标,航天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实施国际化战略,整星出口圆满完成,国际航天合作和航天交流进一步加强,一批具有国际信誉度的中国航天品牌和有国际知名度的领军人才正不断培育凸显,在国际航天组织中越来越有话语权。
贯彻十精神责任强 措施实
党的十胜利召开以来,航天科技积极谋划建设航天强国的举措和方针,提出了《行动纲领》,向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发起了进军。
进一步强化航天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航天科技提出“建成航天强国”奋斗目标,是科学态度加使命感、责任感的充分体现。通过全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拓展核心利益的新任务,必将推动自主创新,形成引领航天技术发展的国际竞争的新突破;必将推动中国航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力量;必将推动培养航天高端人才,形成航天优秀人才荟萃的新优势。
进一步明确建成航天强国的内涵特征。航天科技在《行动纲领》中首次从“创新能力、技术产品、工业基础、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等指标上,从增强航天产品与系统性能的先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制造实力的发展自主性,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牵引带动性,以及在国际航天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性等方面,对“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特征做出了具体、可靠的概括和描述。
进一步明确建成航天强国的任务举措。航天科技以“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途径,按照“有质量、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思路,系统谋划了“高端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基础能力增强、航天产业化转型、航天应用和航天服务业聚焦发展、航天产融结合、航天国际拓展、航天管理创新、党建政治保障”等九方面举措,实现“在经济上,力争规模和效益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在组织架构上,形成若干规模过500亿元的核心产业集团和过100亿元的大型专业公司;在产业发展上,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等重要建设目标。这一系列系统规划和举措,使航天强国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3
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和规划计划等条件的保证;需要科技进步、管理科学两个经济发展的轮子协同运作;需要讲奉献、懂专业、善管理、会经营的领导班子;……。
本文仅就产品大讨论、选定产品这一关键进行简要论述,有了一个有市场前景的好产品,就为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支柱产品与优势产品选定的现状
一个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选定一个或两个好的产品,才能在改革与发展中有所作为。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民品的十几年历程,正是围绕产品这个龙头做了大量的工作,时至今日,提出了支柱产品,优势产
品的发展思路,必将为航天民品的发展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但以本人之一孔之见,在产品选定上尚有不尽人意之处。
1.产品选定不只说到“水果”,还应说到是“苹果”、“香蕉”、“鸭梨”
1993年,航天工业总公司提出了发展三大支柱民品(汽车及其配件、计算机及其应用、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并相继提出各院、局、基地发展优势产品,而且选定和开发了一些具体产品。但有些支柱产
品和优势产品尚属于指到“水果”,还未明确到“苹果”、“香蕉”、“鸭梨”这样确切的产品,因而影响了产品的开发。
2.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但不要成为“包袱”
扬长避短,发挥航天高新科技优势是发展航天民品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但科技优势不等于产品的优势,更不等于经济效益的优势。一个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产品,可能在其某个
局部或关键部位应用高新技术,但从整个产品的宏观上看,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例如:高尔夫球杆的钛合金球头,低压电器用铜基无银触头,在钛合金应用、粉末冶金技术的配方等方面有高新技术,但
从宏观上看属于常规技术,但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经济效益肯定也是可观的。另有些市场前景好、价格合理,可以上规模、出效益的产品,也并不一定有什么高、新、精、尖、难的技术,产品的价
格下不来,市场销路肯定打不开。因此,在航天民品的产品选定中必须处理好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与考虑市场需求、上规模和应用成熟技术、决窍的关系,切不可把发扬航天高科技优势成为“包袱”,
“高不成,低不就”,成为一事无成的“自傲、清高者”。
3.中试环节的薄弱影响上规模、出效益产品的选定与投产
航天民品中试环节的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无非是认识论上的原因(思想观念);经济基础上的原因 (投入不足);方针政策上的原因(科技成果的价值问题;科技成果持有单位、持有人与中试投产单位
利益均衡问题);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原因(所厂联合难、内部转化难,形不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凡此种种,本文不去赘述。总的讲, 还没有按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开展中试和转产。
正因为如此,在航天科技成果与规模化产品间脱节,研究所自己组织生产受人、财、物、生产能力、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小打小闹或半途而废;有的转产到航天总公司以外的乡镇或私有企业,
墙内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持有人可能得小利,科技成果持有单位和整个航天科技工业则无利可得。生产企业苦于经济实力有限,承担风险的能力低,难以选定未经中试的科技成果进行中试和投产,
因而就无法发展成为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4.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潜力很大
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是落实航天科技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特殊贸易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十分可
观的。然而,在这方面潜力是很大的,例如,刘纪原总经理倡导的以航天育种工程、卫星减灾系统工程和航天科技工业服务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航天效益工程,就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项目
。利用航天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为减少每年约1千亿的自然灾害损失,到2000 年增产1千亿斤粮食而作出航天科技工业的一份贡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
巨大的,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在产品选定方面的对策
1.开展产品大讨论,确定支柱民品、优势民品的具体产品项目
1991年,上海市经委组织了上海产品发展战略大讨论,经过近半年的论证、讨论,确定了8个重点产品, 9项重点技术,如:二轻局的“上菱”、“水仙”电器;广电公司的“金星”彩电;纺织局的“二
毛”、 “三枪”牌棉毛衫裤;上海汽车工业公司的“桑塔纳”;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牌产品等。时至今日,虽只短短的四五年,当年确定的重点产品和重点技术已成为上海经济的支柱,
并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鉴于此,航天工业总公司根据抓(总公司抓三大支柱产品)、促(促各院、局、基地发展优势产品)、放 (放开各设计部、所、厂的民品)的方针,应开展各层次的民品发展战略的大讨论,分层次,从下而上
、再从上而下,多次反复,逐步逼近;要全方位,包括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供销人员,也应吸收有关行业和经济界人士参加,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论证与讨论相结合,对于预选的
产品要进行技术、经济、市场的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评审;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适时集中,像当年讨论“八年四箭”和确定80年代前期三项重点任务那样,
设计部、所、厂,院、局、基地,总公司三个层次都形成各自的民品产品目录,要确指的,而且要按“三步棋”的思想,明确近期的、中期的和长远的三方面产品,并按既定的产品计划(此计划亦应根据
市场的变化予以修正)坚决执行,以求航天民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航天科技工业要在自己有独特优势,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上下功夫,开发产品
航天科技工业经过近40年的各类航天型号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的实践,已经形成和积累了有独特优势的科技成果(有的需要中试,有的可直接投产),如:低温技术、特殊材料技术、原阀活门
技术、密封技术、热管技术、数控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医疗医药与环保设备的研制等。这些技术有些是国内其他科技工业部门所不具备的;有些是产品背景比较清楚,市场潜力大。只要精心组织
,采取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是会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益的。
3.锲而不舍地抓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
随着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航天”正逐步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航天技术深入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是未来的大趋势, 应瞄准这个大趋势,锲而不舍地
抓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
俗称“二航天”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已初步打开了局面,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应该看到,要巩固和扩大这一市场并非易事,要靠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达到中国运载火箭要成为国际运载火箭发
射服务补充这一预定的目标。
国民经济各领域对航天科技工业需求的国内市场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以航天育种工程、卫星减灾系统工程、航天科技工业服务于传统工业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航天效益工程,尽管在资金筹措、工程
立项、队伍组织、技术工作、运作机制等各方面都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看准了的事,就要坚持,这是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实现航天科技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大计。
4.研究和明确选定产品项目的政策与指导原则
在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中,我们明确地提出了利用我国研制生产运载火箭的富余能力为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提供补充的指导原则,这一指导原则不谨有利于进入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
射服务市场,而且有利于统一国内各部门、各研制单位的认识,步调一致地去夺取胜利。发展民品工作中的各类支柱民品,优势产品也都应制订相应的产品战略与政策,包括在行业中的地位、分阶段的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4
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为“仰望星空”付出诸多努力的同时,也并未忘记“脚踏实地”地顾及民生大计。以近来备受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为例,其中多项高新科学技术经过二次研发与创新,已实现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航天科技转化的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火炬的研发。我国的航天科技人员利用现有科研成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使中国未来太空经济蕴含了无限的产业前景。
履带式特种作业机器人就是航天科技转化中的一项成果。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需求巨大,大量项目涉及危险作业,履带式特种机器人在这些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履带式特种机器人的市场基础低,几个主要应用方向市场容量巨大。
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社会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国家对服务型特种机器人有着很高的需求。因各种专业领域应用的特殊需求,特种机器人分为了极为精细的产品类型,包括军事、医疗、运输、清洁、建设、水底系统等等。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核电高压电缆等行业采用的机器人以进口为主;发动机检测、特种救援、排爆等应用方向上,亦尚未出现具有成熟技术的应用厂家,国内自有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总体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以上,前景十分可观。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细分领域的独立研发,还是涉及到通用模块化的设计,任何一个领域上特种机器人的突破,都可能意味着打开数百亿元的市场空间。
作为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项目孵化平台,履带式特种机器人的开发者将中国新一代航天科技与高端装备制造相结合,利用Astropulsion自身的流体机械和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优势,以集成创新为重要的创新手段,培育出的“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板块在国内拥有巨大市场潜力,是国家重视并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Astropulsion履带式特种作业机器人项目获得了徐汇区商委的“徐汇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课题支持。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stronau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02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03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202
国内刊号:11-2052/V
邮发代号:18-12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航天科技技术范文6
[关键词]乐凯;数码革命;转型;资源互补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126-03
一、案例介绍
在90世纪50年代,感光材料工业兴起,政府加大了对此的投入,对乐凯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最大的感光材料工业基地,并加大科研投入,乐凯当时被誉为“中国胶卷之王”。1958年7月1日,国内第一家电影胶片厂(乐凯)在河北保定成立,此时,乐凯、柯达和富士三个世界级品牌在中国胶卷市场上三足鼎立。2011年9月5日,国资委发出第1035号文件,宣布“最小央企”乐凯集团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部分,推动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并且在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技术应用、卫星应用等领域取得较大科技成就。
(一)乐凯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手
1.乐凯与中航的接触过程
(1)1975年,在人造卫星上应用了乐凯的航天遥感胶片技术,并且之后都一直持续为航天的相关产品提供一些配套材料。乐凯很早就是军工企业的二级配套单位了。
(2)2010年8~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基于光学薄膜方面考察乐凯,与乐凯商谈交流合作。
(3)2010年10月后,在航天科技集团经营投资部的客废拢中航六院与乐凯在印刷材料领域进行了业务交流。
(4)2011年1月15日,乐凯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奠定了双方重组的基调。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一出,乐凯胶片股价一路猛涨,从1月底的10.92元/股连续上涨至3月初的17.99元/股,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涨幅超过60%。乐凯与中国航天科技的战略合作,成为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组乐凯胶片的前站。
(5)2011年1月27日,乐凯与中航科技向国资委上交了并购申请,上报方案。
(6)2011年1月28日起,国资委对于申请开始对双方企业开始实施调查。
(7)2011年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出《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国资改革[2011]1035),统一双方的重组意向和方案,乐凯集团正式并入中航科技,对乐凯集团将履行其出资人职责,并同时享有一定的出资人权利,使得乐凯正式成为中航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8)2011年9月9日,乐凯收到国资委《提示性公告》通知,乐凯与中航科技的重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
(9)2011年9月28日,乐凯集团完成工商变更备案手续。
(10)2011年11月2日,乐凯集团完成国有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2.中行收购乐凯的方式:
(1)国有股行政划转或变更
(2)间接方式转让
3.中行收购乐凯后乐凯的股权结构变化
收购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未直接或间接持有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乐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乐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收购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间接持有35.61%的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乐凯集团为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不变,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二、乐凯重组的原因
1.乐凯未能抓住机会转型。数码相机出现之前,市场的主流是使用胶卷相机,而柯达是胶卷相机的龙头企业,占据了该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乐凯的胶卷售价12元/卷,比柯达和富士的20元/卷低,所以乐凯的价格优势使其获得一定消费者的喜爱。当时,乐凯彩色胶卷和相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和20%,是阻止柯达垄断中国市场唯一硬骨头。柯达想收购乐凯,但乐凯坚守着不能控股和不改换品牌的底线,让柯达无计可施。乐凯集团当初把精力过度放在柯达身上,导致没有把握机会转型。
2.数码革命致生存危机
柯达曾经想收购乐凯,但是没能成功,于是与乐凯之外的中国境内感光材料生产企业签订“98协议”,柯达以12亿美元并购这些企业,柯达这一举动,使得乐凯陷入了孤立队伍,而柯达借助着这些合资企业继续生产柯达彩卷,并且控制其成本,使其售价能够获得一定优势。
2001年,数码相机的兴起,使传统的胶卷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来依靠传统胶片的企业面临着转型或者倒闭,全球胶卷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胶卷的销量急速递减,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下滑,较短的时间里,胶卷很难在市场上出现和立足。
胶卷行业中三足鼎立之一的乐凯也受到了数码革命的巨大冲击,从当年开始,乐凯胶片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连连开始下降,2001年,乐凯净利润只有1.398亿元,下降近一半,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到6.38亿元;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5.93亿元,净利润下滑到1.24亿元;2003年净利润仅为8002万元;2004年净利润为7803万元;2005年猛跌至2233万元,跌至历史最低点。
3.乐凯“思想转型”的艰难
乐凯对于新技术的冲击,也试图调整战略,2002年开始下调“超金100彩卷”30%的零售价,并在全国首推10元彩卷,想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并且在2003年,柯达以1亿美元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20%的股份,双方首次达成联姻。想通过结盟来稳定胶卷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但数码相机对胶卷相机的冲击是致命的,双方强强联合并没能改变胶卷持续下滑的趋势,消费者已经尝试到数码相机的甜头,开始纷纷购买数码相机,胶卷相机已经日薄西山,而柯达也意识到此局面已无力挽回,开始转型。2007年,柯达与乐凯中断了合作。
三、中航并购乐凯的启示
(一)乐凯“一生”的教训
1.转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乐凯在最辉煌的时候,也尝试着喷墨耗材、立体照相、数码相机、彩扩机、偏光片等多个相关领域的研究,但是这些都未能成功,也使得乐凯未能有新的产业来支撑。2005年10月,乐凯集团第一条光学薄膜生a线在保定开工建设,乐凯才算真正踏上转型之路,而到了2010年,光学膜材料的收入占乐凯营业收入的19%,5年的时间,乐凯膜材料的业务才得到稳定发展。
乐凯的转型面临着很多问题,自身的资金和技术方面,难以像柯达那样承受长期转型的阵痛,乐凯耗不起,所以为了弥补资金和研发,乐凯不得不选择重组来弥补这两方面的弱点。
2.懂得开发新产品。乐凯一生的发展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主营业务的消费市场急速萎缩时,企业必定会受到严重影响。乐凯也尝试过相关产品的发展,但是并没有成功,这就使得乐凯在末路时难以求生。倘若乐凯在别的领域有成功经验,那么在胶卷行业萎缩时,不至于受重创。
3.懂得利用优势。批量上市的太阳能电池背膜支持保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乐凯带来了新机遇。乐凯开始研究基于高分子膜性材料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并有所突破。张建恒曾表示,“我们是搞化工的,做多晶硅材料我们不擅长,做高分子材料,做背膜,这是我们的专长。”乐凯利用自己的专长,拓展新的领域,构筑出太阳能电池企业。
(二)乐凯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终成“眷属”的经验
从国资委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开始,乐凯就被确定为国资委重组对象,这也使得乐凯积极寻找重组对象,同时也希望重组后,自身能力也得到很好发展。与国新和中盐的“联姻”失败,看到了乐凯与那两家公司都没什么关联度可言,所以说与中航的“联姻”算得上乐凯比较满意的对象了,两家公司有很强的关联度,乐凯在薄膜方面的卓越表现,让中航看到了发展新能源的希望,双方可以在膜材料领域实施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这一重组,也让乐凯继续转型,并且还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说两家公司的重组对于双方来说都得到了好的效益。
中航骄人的业绩和雄厚的实力,使得中航完全有资金和能力支持乐凯的发展,这无疑给乐凯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使得自己继续发展自己优势。可以说,乐凯与中航重组后,乐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储,王峰娟.从长油退市看央企重组:分歧与整合[J].财务与会计,2015,(04).
[2]徐传谌,邹俊.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及其规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03).
[3]陈艳利,孙鹤元.退市新规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以五矿集团旗下的*ST中钨、*ST关铝为例[J]. 管理现代化,2013,(05).
[4]苏晓华,季晓敏.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柯达与乐凯联盟的深度案例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