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1
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是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为目标、将社会责任要素渗透到战略管理全过程以及各管理层级的体系。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确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第二,识别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分析组织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资源与能力;第三,确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第四,确立基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组织结构,确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组织文化,通过预算控制等方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第五,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对企业战略实施结果做出评价,并根据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情况确定战略的调整方案。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内容
根据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构建的要求:战略分析是基于企业使命与目标,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进行企业定位,是战略选择的基础;战略选择是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战略方案,是战略实施的依据;战略实施或执行是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决策,即采取具体措施使战略发挥作用;最后,战略评价和调整是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考察战略实施结果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要求。
企业使命的确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企业使命与目标的确定是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出发点。传统企业战略管理体系认为,营利组织的使命是为所有者带来经济价值,企业目标体系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构建。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下,企业使命体现为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综合利益最大化。组织的战略目标体系应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要求。因此,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及战略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础。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析
在传统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下,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内部环境分析。其中,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以及产业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括组织的资源与能力分析。在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下,战略分析的内容体现为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的识别以及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的资源与能力条件分析。
企业组织是以一定资源为基础、通过特定经营活动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些经营活动是通过组织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或价值链活动来完成的,如图所示。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企业内部运营或价值链活动实现,其履行结果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企业的资源基础或能力。因此,在企业资源基础或能力分析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应根据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考察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体情况;第二,在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对企业目标影响的不同,确定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排序。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选择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选择体现为企业制定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总体层次上确定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职责;第二,根据企业的运营特征确定不同部门的责任。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企业发展体现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利益期望不同,必然会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因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是企业战略选择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制定利益协调战略时,企业可根据美国的约瑟夫・W・韦斯构造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识别进行属性与优先度分析,确定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交换与依存关系,选择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方式,进行相应治理,即企业可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征与利益诉求确定不同的战略。应注意的是,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为了满足某一特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不同部门的责任
为了实现针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应在内部构建包括总部、业务层以及职能层等各层级部门在内的分工协作机制,并确定各自的职责。对一般企业而言,研发设计、供应、生产、销售、服务、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公关等内部组织应根据各自职能特征,确定对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责任。例如,研发设计和生产部门应特别考虑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应特别关注员工对工作回报的要求,并创造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环境等等。此外,不同职能部门还应相互配合,通过提高组织效率,共同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服务。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实施
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首先,基于社会责任的组织结构不再以股东为核心,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亦不再是股东大会,而是利益相关者大会。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共同决定组织的战略方针;第二,构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组织战略实施的基础,实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目标应成为渗透到组织各层级的核心价值观;第三,企业计划,特别是预算安排应围绕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最后,在控制环节,应注意企业不应仅仅出于增加利润或成本控制的要求而损害员工或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应特别关注组织运营可能带来的环境及社会影响。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评价
对企业战略实施结果的评价可按照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与组织战略密切相关。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是组织战略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反映组织战略管理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是组织实施战略方案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是评价以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有效性的工具,同时,也是评价战略实施过程与结果的标准,并为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融资效率;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051-04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和维护股东权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社会、职工、消费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198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也日渐成熟。近年来,我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结合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逐步走进国内学者的关注范围,并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对于公司治理及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公司治理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倍受学者们关注,从融资活动入手来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方式、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是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融资效率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对于提高企业价值、有效配置公司资源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而表现出的融资效率也不尽相同。参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少有文献在研究融资效率问题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选取融资效率作为研究公司治理的切入点,并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来研究问题。当企业发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有助于提高其融资效率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将其转变为一种长期的企业行为,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958年,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论(MM理论)问世,认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司无论选择怎样的融资方式都不会影响公司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它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如何进行融资将势必会影响其公司价值、融资效率以及社会资源配置。何为融资效率?杨兴全[1]认为,融资效率是指公司在融资的财务活动中所实现的效能或功效。卢福才[2]、顾娟娟[3]等曾用公式来解释融资效率,认为它是投资收益率与资本成本率之比。只有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才能达到融资效率最大化,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减小企业经营风险。
国内学者对于融资效率的研究比较广泛。卢福才[2]对融资效率的研究比较细致,认为融资效率主要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杨兴全[1]认为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高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吴艳丽[4]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应按照先内源融资后外部融资的顺序进行融资,这样才能避免企业融资效率低下、企业发展缓慢的情况。陈俊儒[5]的研究表明影响企业融资效率主要有4个因素,即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股权分置问题、监管制度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尚欣荣[6]从筹资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治理效率和融资风险4个方面对融资效率进行了微观研究,认为这4方面对于融资效率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陈蓉等[7]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角度,研究了股权融资效率的问题,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存在融资效率较低的情况,并提出用加强融资的监管力度等方法来提高创业板融资效率。佟孟华等[8]针对辽宁省的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债务融资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而股权融资却起到相反作用。顾娟娟[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主要受公司融资结构、质量因素以及资本市场信息的影响。Xueping Wu等[9]针对日本银行系统,建立一个新的模型来说明银行租赁等业务对于企业投融资效率的影响。总体说来,关于融资效率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治理效率等方面,却鲜有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效率联系起来。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是否会影响到其融资方案,进而影响融资效率?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找到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方法,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确实会影响融资,如何贤杰等[10]认为,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公司降低融资约束。那么,企业社会责任究竟对融资效率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它的作用机理或途径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微观效率之间的关系。融资效率主要从微观角度对资金融入效率进行分析,具体包括融资成本、财务杠杆、融资结构以及最优资本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加入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解释变量来进行研究。刘计含[11]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约束,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有效减小企业的资本约束,由此可以推想,资本约束越小,公司将会有更多的内部资金去开展更多的项目,那么同等资源条件下,资本约束较小的公司融资效率应该相对较高,基于验证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对融资效率存在影响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研究假设。
H: 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二、实证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1年沪、深两地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异常(如ST类等)公司,以及财务数据缺失公司样本,仅考虑未分配利润大于0的公司,同时再剔除财务杠杆小于0或者大于1的样本小于0的样本很有可能是财务异常公司,大于1的样本表示该公司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在选取的《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库2011》中,剔除金融、保险业类公司样本数据缺或时间年限不足1年的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432个。然后对样本进行评级展望分类,分为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稳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消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三类。
本文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CSR评级数据来源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版本。
2.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研究假设,本文建立相应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为融资效率,根据卢福才[2]、杨兴全[1]、杜海鸥[12]等研究,本文选用“投资收益率与资本成本率之比”来对其进行计算。基于卢福才[2]的研究,再结合本文的研究再看,将融资成本、财务杠杆、融资结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公司规模作为解释变量。
各变量的解释为:
(1)融资成本。由于公司规模不同,同时为了保证不同规模公司不因融资数额的差异而不具备可比性,本文用融资成本率来表示融资成本,具体包括资金使用费用和融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
(2)财务杠杆。融资方式按产权关系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可以带来杠杆效应,合理的财务杠杆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但随着负债比例的增加,风险也增高。因此一般财务杠杆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进行衡量,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利润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3)融资结构。不同的融资方式给公司带来不同的效果。融资结构不同,融资效率也不尽相同。融资按照资金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外源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通常衡量一家公司的融资结构时,主要看其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所占比例。本文主要分析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受CSR影响的情况。计算时,股权融资按股本与资本公积金之和进行计算,债务融资按照长、短期借款等之和进行计算。
(4)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采用公司社会责任第三方评级机构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的评价结果。润灵环球责任评级设计的MCT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采用结构化的专家打分法,从整体性M-score、内容性C-score和技术性T-score 3个零级指标出发,分别设计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全面评价,设置了包括“战略有效性”、“责任管理”、“编写规范”等16个一级指标,70个二级指标。总评分Score满分为100分。整体性评分M-score权重为30%,满分为30分;内容性评分C-score权重为50%,满分为50分;技术性评分T-score权重为20%,满分为20分数据源自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 http:///。在此基础上,加入CSR与CF的交叉项。CF为经营现金流量,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资产之比;CF系数为现金-现金流敏感系数,该系数越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融资效率相应降低。因此,CSR的预期符号为“+”,该交叉项的预期符号为“-”。
(5)公司规模。一般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进行衡量。由此构建模型为:
式(1)中,FE为融资效率,FC为融资成本率,FL为财务杠杆系数, Ef为股权融资百分比,Df为债务融资百分比,CSR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评分,CSR*CF为交叉项,LnS为公司规模,ε为残差。
三、实证研究
1.整体模型的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
2分组后的加权回归结果分析
为充分验证假说,本文根据《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库2011》中提供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展望情况将样本继续分类,将其分为积极型(141个)、稳定型(219个)和消极型(72个),旨在考察不同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程度差异。
从表3分组的结果来看,积极组的结果与整体模型的结果相比基本没有差别,而稳定组与整体模型的结果差别较大。分析原因,稳定组的企业两年间社会责任履行评级分差不大;再从稳定组的融资结构看来,他们与较积极组相比更偏好股权融资(见图1),过多的股权融资对融资效率反而起反作用。结合表2和表3回归结果,可以得知股权融资是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但前提是不能过度。稳定组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回归结果并不显著,但是从CSR与CF的交叉项与融资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CSR与资本成本显著呈反比关系,进而可以得出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从消极组的回归结果来看,只有股权融资(EF)和企业社会责任(CSR)这两项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虽然企业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抱有消极的心态,但是履行社会责任还是为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产生了些作用。总的来说,本文模型较好地支持了研究假设。
四、结语
本文利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提供的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A股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报告,对我国的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帮助公司有效提高融资效率。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出积极展望,其融资效率有更为明显的提升表现。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有效减小企业的资本约束,那么相应的融资成本也会减小,风险也随之降低,这也使得企业在融资时能够达到较好的融资效率。因此,企业应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会帮助自身发展。
尽管如此,本文仍存在着一些研究局限性。第一,融资效率主要分为3个部分,仅选择资金融入效率进行研究,那么其他两种(公司治理效率、资金融出效率)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否有直接关系?第二,只选取了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如果考虑一段时间,也许结果会更有说服力。此外,还存在一些亟待处理的问题。比如,出现股权偏好的原因是否是因为企业认为股权融资能提高融资效率,企业社会责任会不会影响公司融资方案的制定等。当然,提高融资效率并不仅仅是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种途径,这也是今后研究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这一问题,已有一些研究从创新融资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法律保护等角度来解释说明。随着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消费者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给企业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方案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如果每个企业都能承担起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这对企业长远发展,乃至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兴全.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卢福才.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
[3]顾娟娟.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6):183.
[4]吴艳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1(9):48-49.
[5]陈俊儒.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69-70.
[6]尚欣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7):346-349.
[7]陈蓉,周思维.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分析[J].会计之友,2012(2):90-92.
[8]佟孟华,刘迎春,HAN Shuang. 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3):36-39.
[9]Xueping Wu,Jun Yao. Understanding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Japanese Main Bank System: The Changing Effects of Bank Rent Extraction[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2,36(1):36-50.
[10]何贤杰,肖土盛,陈信元.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C]. 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3
关键词:社会责任;综合价值;供电企业
作者简介:王小溪(1982-),女,辽宁辽阳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对外联络部,经济师。(辽宁 沈阳 110006)孟伟民(1973-),男,辽宁沈阳人,大连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60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49-03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沟通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推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个新的探索。自2005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引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已连续七年进行系统研究、分层试点、持续推进,保持了“责任央企表率”建设在中央企业中的领先地位。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以推进社会责任工作转型为主线,以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面试点为中心,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两个融入”(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的指导思想,并在每一个省公司确定了一家地市级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要求试点单位深入开展“15333”工程(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推动“三项”基础管理融合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开展“三项”社会责任管理专项工作、系统梳理“三方面”社会责任管理创新成果),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从个别试点迈向全面试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努力践行“四个服务”宗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公司向社会了首份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省长陈政高对公司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在朝阳、鞍山公司启动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朝阳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27家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之一;公司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度社会责任工作先进单位。
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署,对全面加强公司内质外形建设,促进公司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公司将积极探索实践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力争形成既具有普遍性和可复制性、又凸显辽宁公司特色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一、管理创新目标
以协调推进公司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以全员参与(全体干部员工形成责任意识,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工作实践)、全方位覆盖(将社会责任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全过程融合(将社会责任与建设和运营电网的全过程及公司日常运行机制融合)为推进目标,以“安全”、“高效”、“绿色”、“和谐”为绩效目标,构建符合工作实际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增强电网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积极塑造“责任央企”品牌形象,促进公众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坚持“三个结合”和“顶层设计、分层试点、深入推进”的原则,推进履行社会责任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融合,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1.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保障安全生产、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深化优质服务的重要导向,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取得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三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推进公司和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环境、关注社会价值的重要抓手,提升员工能力素养,营造内外和谐氛围,努力实现公司与员工、社会的和谐发展。
2.顶层设计
建立从社会责任基本概念到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再到对公司价值的再度认知的完整体系,把握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和方法路径。
3.分层试点
在朝阳公司、鞍山公司启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适时选择有意愿、有条件、有特色的单位扩大试点范围。
4.深入推进
根据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要求,选择适当时机在全公司深入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现公司综合价值最大化。
二、管理创新实施
1.规划引领,战略牵动
明确目标,确定了“理念为先、统筹谋划、全面融合、责任根植、持续提升”的工作思路,对试点单位推进模式和推进路径进行总体策划,根据远期、中期和近期推行步骤进行统筹规划,对各个领域的推进过程进行整体部署。突出重点,在规划和战略引领下,重点开展了“十项重点工作”,即社会责任现状诊断、融入制度流程、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责任根植、沟通改进、品牌建设、能力提升、绩效传播、绩效指标体系创建研究、标准制定等,推动了试点工作由理念导入向专业融合转变、由岗位发动向重点实施转变、由责任实践向责任管理转变。打造亮点,实施“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所建设、岗位发动”的推进模式,力争在社会责任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融入、责任根植、绩效衡量与社会沟通改进等方面创造经验。拓展试点,扩大社会责任试点范围,在沈阳、大连、鞍山供电公司启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研究,几家单位各有侧重、相互借鉴、共同提升。
2.领导表率,体系推动
建立组织体系,成立总经理、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施总经理办公会定期研究、领导小组月例会、牵头部门周例会等制度,形成了试点工作的强大引擎;建立目标体系,编制五年责任规划,制定三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品牌责任年”主题活动,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推进体系,全年分解了30项重点任务,对目标、时间、责任、绩效细化分解,采用了理念化导入、互动式学习、系统型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类推进、台账法督办的工作方法,强势推进;建立保障体系,调配业务骨干,落实专项资金,提供良好办公环境,对人员、资金、环境等各方面需求全力支持;建立考评体系,将社责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评先选优。
3.理念导入,愿景驱动
适时组织全员培训,8次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外联部领导、社会责任管理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开通社责专题网站;开设责任大讲堂;编发职工履责学习手册;编制22期工作简报,编印了32份会议纪要,整理了近30万字的学习培训资料;面向全员征集提炼了履责宣言。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社会责任理念入脑、入心、入行,进决策、进管理、进文化。
4.责任根植,岗位发动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提出“12310”履责战略,支持城市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在市公司层面,实施了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的“1335”工程,即制定一个五大体系建设价值传播提升的工作方案,实现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制度、流程、标准的三个固化,加强社会沟通、利益相关方、风险应急三项管理,开展负责任的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建设。在县公司层面,实施了融入专业工作的“1463”工程,即在一个县公司开展全面融入示范,在三个县公司分别开展融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供电所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示范,并在梳理出的融入点中,选择六个点进行重点根植,争取成功三个。根据总体工作思路和方案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本专业的融入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融入措施,落实了推进计划。制定下发了融入工作要求,编制了融入规章制度、流程标准指导材料,实施了分片包干,督促各专业开展融入工作,提升了融入质量。
5.履责实践,载体联动
一是以建立工作室为载体,不断提升履责能力。先后成立了以专家命名的“姜广敏工作室”、“杨占生工作室”和“营销创新工作室”,引领自主创新和提升履责能力。工作室积极开展履责实践,开设了服务设施农业建设的“棚户大讲堂”,为广大棚户讲授卷帘机、水泵的安装维护知识,安全用电常识,建立设施农业电力配套设施技术支持平台。二是以社责案例征集为载体,系统梳理履责成果。广泛开展社责案例征集活动,编辑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成果系列丛书“三册”,分别是《特色履责实践案例获奖作品集》、《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案例获奖作品集》、《社会责任感人故事获奖作品集》,把履责实践成果外部化。三是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履责质量。部署实施了12项专题活动,落实了33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了履责质量。四是以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编发为载体,全面总结试点成果。先后了省、市、县三级公司首份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报告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省长陈政高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形成了良好的履责氛围。启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编制,将于近期。
三、创新成果
通过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初步实现了机制优化、管理转型、品牌提升,走出了一条责任与管理融合、品质与价值契合、执行与创新结合的探索突破之路,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家电网工作动态》和《企业软实力》杂志专题刊发,获得各方好评。
1.公司和电网发展明显转变
在公司发展方面,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对各项日常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改进,有组织、系统化、分步骤地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特别是在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责任与“五大”同行,从制度、流程、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为“五大”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一些重大决策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建立了与政府对接机制等30多个新机制,成功解决了诸多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在电网发展方面,采用周报、月报、推进会、专题汇报等形式,与政府及时沟通,明确政府是电网建设主体;开展针对利益相关方的专题宣传,明确电网利益主体;邀请多方参与电网规划,明确电网合作主体。建立环境监理机制,公司实施绿色施工机制,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在500千伏利州变输变电工程中,改变了大面积开挖的传统工艺,节约了土地13亩,减少植被破坏21亩。
2.员工素质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系列宣贯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了全新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从社会责任视角想事情、做事情,实现了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和绩效改变。随着思维观念的变化,逐步建立了新的工作方式、运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安全供电、绿色供电、和谐供电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迎战台风“达维”、“布拉万”的侵袭中,公司迅速启动社会责任应急预案,市、县、所三级联动开展电网抢修和恢复供电工作,做到了水退、人进、电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灾后供电,赢得了广泛赞誉。
3.公司发展环境发生明显优化
通过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推动社会沟通行动以及创新社会沟通方式,公司社会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沟通水平和成效得到持续改进。针对困扰政府、社区、居民、供电企业等的弃管居民小区公用设施管理维护难题,开展了履责探索,推动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确定了“政府补偿、房产牵头、社区主导、供电配合”的实施原则,获得政府、居民等各方的高度赞誉,被媒体誉为“探索破冰途径,全省首开先河”。社会各界对公司的了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公司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内心深处和实际行动上支持公司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电网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电网征地动迁框架协议,及时解决近20个施工受阻难题,个别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论
通过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企业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是顺应时展趋势、遵循企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与社会各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当前社会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整体环境还不容乐观,公众及试点单位之外的员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不深刻,尤其是对垄断行业还存在很多认知误区,亟待企业加强和改进社会沟通方式和方法,实现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4
关键词:ISO26000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
一、ISO26000简介
(一)ISO26000概述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为组织社会责任活动提供相关指南的一项国际标准。该标准已于2010年11月1日由ISO正式,并提供各国自愿采用。
ISO26000的制定目的是,明确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参考的指南。
(二)ISO26000主要内容
ISO26000的主要内容包括:(1)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与社会责任有关的背景情况;(3)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原则和实践;(4)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问题;(5)社会责任的履行;(6)处理利益相关方问题;(7)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沟通。
ISO26000中,组织履行社会责任需考虑七个方面: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
ISO26000中,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所需遵循的原则是:(1)“应用该标准且遵守国际行为规范时,需充分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2)遵循七项核心原则,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
(三)ISO26000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鉴于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ISO26000的主要技术内容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这对于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也在倡导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此,下一步将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根据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参照ISO26000的内容,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以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概述
在ISO26000中,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被定义为“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的责任。这些透明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融入到整个组织并践行于其各种关系之中”。
早期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者德伦西·E·迪尔和艾伦·A·肯尼迪(Deal& Kennedy, 1982)认为,文化决定了游戏的规则:“定义中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隐含的、不可触摸的而又理所当然的东西。但每个组织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设、理念和隐含的规则来规范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日常行为。”
企业文化的权威学者埃德加·H·沙因(Schein, 1992)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由深层到表层依次有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规划、行为规范等表现形式,而企业具体的产品、服务以及对社会的具体行为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最终体现。
(二)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得出,实际上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企业文化决定的,因此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由其企业文化决定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化的抽象的东西,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外在的具体的。文化是通过长时期沉淀而形成的,它展示了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员工的行为处事。一个注重短期利益与忽视人文关怀的企业,其员工往往也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而一个以人为本、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业,其员工就有较强的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责任除了以一定的道德行为体现之外,还要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其“透明”,而企业文化就是这种“透明”的最好体现。企业通过一定的企业文化来向社会和企业内部员工宣示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有了卓越而丰富的内涵(而不是简单的赚钱),同时可以使社会和企业内部员工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者、推动者。
3、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指企业用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信念使企业全体利益相关者同心同德,凝聚在一起。企业文化使其利益相关者改变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潜意识地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尽力处理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4、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了全社会。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本身存在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能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更能扩展到整个企业界和社会。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活动,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良性影响,进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这种社会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全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正如彼德.德鲁克(PeterF.Drucker,1973)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存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是紧紧联系,相互融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主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企业文化则把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层次。二者相互作用,既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又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三、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文化探讨
(一)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应体现ISO26000提出的七项核心原则,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虽然我们过去有许多较好的核心价值观,如:
海尔:真诚到永远
百大:百分之百为大家
迪斯尼:用我们的想象力,带给千百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索尼:体验以科技进步、应用与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本企业与国家地位;做先驱、不追随别人,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与ISO26000提出的七项核心原则相对照,这些价值观都是不健全的,都只是体现了其中的一部分。
(二)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使命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使命应体现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使命,而不只是提品和服务,这方面我们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表述,但是往往以偏概全:
沃尔玛:我们存在的目的是提供顾客物有所值的东西;用比较低的价格和比较多的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其他一切都属次要。
摩托罗拉: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以公平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与服务,光荣地服务于社会”。
强生: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要“减轻病痛”。
通用电气:以科技和创新改善生活品质。
(三)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愿景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愿景应体现ISO26000提出的七个方面: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企业达到怎样的规模、产值或产销量、利润和收入这些数据。就是应体现企业若干年后在以上七个方面将要达到的发展蓝图。
(四)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规划和行为规范
这一层次的企业文化主要以企业的各类文件的形式来体现,包括:
1、基于企业愿景的战略规划体系。该体系以实现企业愿景为目标,对如何实现各方面的愿景目标作出具体的规划,并具体到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分解到各个部门乃至每人每天的具体任务。
2、基于ISO9001(GB/T1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记录,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和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3、基于ISO14001(GB/T2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环境管理方案及相关支持文件,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并且得到持续改进。
4、基于OHSAS18001(GB/T28001)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手册通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影响员工健康和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并且得到持续改进。
5、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评、薪酬和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制度、方案、计划等,也可以包括SA8000所要求的相关文件,还可以包括鼓励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相关措施。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并是他们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6、严密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腐败,确保公平运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劳动者、顾客、供应商、投资者、合作者、政府等)的权益得到保障,依法纳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7、基于ISO26000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按照ISO26000所要求的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等七个方面,将这些要求按本企业实际具体化(可引用上述6个方面的体系文件),明确本企业如何执行。还可以包括向社会(含福利事业)捐款、必要时的紧急支持等方面的相关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履行与其规模、收益、社会知名度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规划和行为规范来全方位的向社会和本企业内部表明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可以整合企业的相关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体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而既得到全社会的监督,又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相关方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杨秀英,傅琼,魏佐国.企业文化[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26-53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5
11月10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关于授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奖的决定》,标志着行业内外共同瞩目的“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评选”尘埃落定。
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新闻发言人张湘介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金奖”,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等21家公司获得“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银奖”。
社会责任成为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和决定企业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张湘说,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行业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客观需要,还影响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形象,关系到中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能否成功实施。
据张湘介绍,承包商会非常重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工作。此次以“全球责任,和谐共赢”为主题的“200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评选活动”,是这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国企及控股企业占参评的86%
“从参评企业的性质来看,44家企业中,中央企业有28家,占参评企业总数的63%,是参与本次评选的主体;地方国有及控股企业10家,占参评企业总数的23%;民营企业3家,占参评企业总数的7%;其他企业3家,占参评企业总数的7%。” 张湘说。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参评企业44家,虽然参评企业的绝对数量不多,但44家企业2008年的营业额占到全行业营业额的62.5%,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承包商会此次开展评选活动,吸收了2003年和2006年开展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优秀企业评选活动的成功经验,力求体现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
一是评选活动充分体现行业意志和企业参与。在行业内开展此次评选活动是承包商会会长会议做出的决定,评选活动方案和评选指标体系在广泛征求会员企业意见的基础上,也由会长会议最终审定并授权评选委员会据此开展工作。
二是评选指标体系的设计,既参照了国际惯例,又结合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和管理、员工管理和权益保护、质量管理和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工程分包和采购、社会公益、外部评价、典型案例等八个方面,设计了50个指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涵盖的内容,并根据指标重要性的不同赋予了不同的分值。
三是评选委员会的组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评委会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行业专家、新闻媒体等代表组成,并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作为技术支持。
四是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开展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评选程序包括第三方机构初审评分、评委会秘书处复核、评委会投票表决、社会公示等主要程序,较为细致严谨;同时设立了监察员和法律顾问,负责对评选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法律咨询。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六大特点
通过此次评选反映出来的情况,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企业已经开始重视社会责任建设工作,能自觉地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中交建、中国中铁等企业还主动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二是普遍关注员工管理和权益保护,努力为公司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在海外工作的员工逐渐增多,企业从居住、伙食、工资补贴、休假安排等方面保障员工权益的机制逐渐健全。
三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和健康安全成效明显,成为企业在海外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是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能够自觉遵守项目所在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注重环保材料的应用和绿色施工,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
五是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工程分包和采购制度,倡导和协调分包商和上游供应商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六是积极回报当地社会,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当地经济长远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承包商会明年将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引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一方面通过举办企业社会责任征文活动、研讨会等方式,宣传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另一方面,在承包商会组织的“优秀企业评选”、“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等活动中,也都设置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考核和评估。
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6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study abroad is relatively mature. From several aspects, we went over the current studies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nd explore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at i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search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isk, supply chain network research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 chain for the food business . We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expand and innovate the research for both supply chai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supply chai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research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却日益突出,包括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富士康12连跳事件”,如今消费者更愿意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手中获取产品,这使得越多的企业开始更加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润链条体系,链条上企业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与存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链条即是供应链。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供应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逐渐增大, 整个链条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就如三鹿事件,以其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也会受到重创,因此,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十分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Carter和Jennings(2001)探讨了购买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关系和供应商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前者对后者有直接的正面的影响,而通过改善的信任和合作对供应商绩效有间接影响。而 Hsueh和Chang(2008)进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下供应链网络的协调研究,也就是说通过对制造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支付的明确规定,使供应链网络中各企业社会责任制造商的利润达到协调。结果表明考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的利润比没有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的利润都要大,即使是没有协调。Ciliberti和Haan等人(2011)研究了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委托和规范问题。笔者认为供应链的主导核心企业和其他上下游之间存在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委托-关系,针对供应链上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象,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Cruz(2013)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从中供应链的决策者决定社会责任活动的投资水平和选择贸易伙伴,以获得最大化利润并且最小化整体风险,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是可以减缓全球供应链风险的。
三、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我国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
申光龙等人(2009)通过对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责任特点的分析,制定了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责任管理原则,设计出一套社会责任管理方案,即通过两方面,一方面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一方面是核心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最终实现供应链视角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整体供应链社会责任价值的最大化。崔??(2010)探讨了供应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通过宜家的案例分析,说明需要四大机制的保障。吴定玉(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以供应链企业的共同治理为思路,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策。
2.我国关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险研究
许建等人(2015)设计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汽车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较为有效地对可持续供应链风险度进行评价,进而有助于为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依据。王宝英(2015)通过供应链视角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来源,并对各节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传导模型进行了四种分析。
3.我国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网络研究
周翼翔(2015)针对供应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网络治理,通过理性的分析探讨治理的内在逻辑与驱动机制,构建出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网络治理的模式。
4.我国针对食品企业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对于食品企业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姜启军(2012)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主要通过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五个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策略。李年琴(2014)将社会责任分成三个层次,即经济与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及自愿性责任,笔者通过阐述企业应承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为食品供应链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赵雅玲(2014)从全球供应链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与治理。笔者通过对全球供应链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和治理弱化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四、总结与建议
1.总结
供应链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虽然国外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还算一个新的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就我国而言有些方面研究较多较为成熟,包括供应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风险、供应链网络研究和针对食品企业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几方面,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有些主题则研究成果较少,比如供应链上的责任分担与协调、风险与分担及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