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1

关键词:煤炭资源 采煤技术 现状 建议

一、地方煤矿采煤技术的现状

地方煤矿目前的采煤技术多为综采,国有重点煤矿大多以此方法为主;普采,这是地方国营煤矿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炮采,地方国营煤矿和乡镇煤矿都采用此种方式。而爆破采煤技术、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被誉为采煤的三大工艺,目前以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来作为地方煤矿采煤技术的领导技术。

1.1爆破采煤技术

爆破采煤技术指的是采用爆破的手段来获取煤矿,然后人工进行装载,运输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工作空间顶板的支护采用用单体支柱。其采煤的工艺主要包括有打眼孔、放炮、人工装煤、机械运煤、移输送机、单体支护等等。

1.2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

所谓的普采,指的就是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采煤过程、落煤过程以及装煤过程均实现机械化,其余的工艺和爆破采煤技术基本是相同的。

1.3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

综采指的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其工艺是在破煤、装煤、运输、支护等主要生产环节均全部实现机械化的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是地方煤矿当下最为先进的采煤工艺。煤层比较理想、地质条件比较好的煤田,应大力提倡综采。

2、目前地方煤矿采煤行业存在的不足

2.1,煤矿平均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地方煤矿现有的中小型煤矿数量较多,国有重点煤矿平均能力也偏低,比国外平均规模低,因而全员效率、经济效益均差。

2.2采煤技术水平差别大,总体水平偏低

地方煤矿虽然拥有一些技术和设备都是一流的煤矿,但绝大多数煤矿的采煤技术都处于滞后阶段,还有一些技术、设备相当落后的乡镇小煤矿,黑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

2.3采煤设备可靠性差,安全事故较多

地方煤矿有一部分煤矿的采煤设备质量差,可靠性低,而且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井下作业设备比较简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没有顾虑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一部分煤矿有待加强。

二、地方煤矿采煤业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种齐全,为地方煤矿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煤炭工业在地方煤矿国民收入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部分,使原先落后的回采工艺逐步的得到改善,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了普通机械化的采煤技术和工艺,随即在70年代便推出了综合机械化的采煤设备及工艺,使得地方煤矿的采煤技术得高了极大的提高。

80年代对地方煤矿采煤业来说是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连采技术及装备被全面的推广,综采工艺开始面向电牵引、大功率、程序化的方向发展,煤矿的生产技术也在逐步的提高。

到了90年代,是地方煤矿高产高效的矿井建设的时期,到2005年,已经建成了以神东、兖矿为代表的高产高效并且具有现代化的矿井一共184个,年产量为百万吨的综采队共有195个。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高新技术成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其中以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作为发展的主要代表。而传统的煤矿开采工业,其技术含量较低,缺乏产品附加值,它的发展收到了高新技术的威胁。并且煤炭开采和环境的破坏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地方煤矿资源相对馈乏,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是作为主要能源使用,因此,煤炭行业的改革是必要的举措。

三、对采煤技术发展的建议

作为煤矿生产的中心环节,采煤技术除了受到资源的限制外,其技术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起到了主要的决定作用。采煤技术要遵循高产、高效、高安全及煤炭高回采率的原则。一部分中小型煤矿由于管理水平的限制,在采煤方法上比较落后,造成地方煤矿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因此,采煤技术需要改进。

1、优化采煤技术

地下作业是采煤工作的最大特点,在进行煤矿低下开采时,经常会涉及到很多环节的同时开展,同时,供需复杂,需要以开采作为中心,进行挖掘、通风、排水等多个环节的同时进行,这时对采煤技术的优化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采煤技术的优化,指的就是在矿区采用先进的采煤方法,并且对相关的生产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使生产组织和作业方式都随之进行变革,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2、采煤的高新技术应用

要使煤矿行业进行高产、高效、安全的开采,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开采方式,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2.1借鉴国外采煤的先进技术,实验无人采煤的程度,不断发展采煤技术,提高采煤的效率。

2.2对开采技术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找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在展开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上,运用新技术,完善采煤的相关技术,使其成为真正的高产、高效、高回收率、高安全的开采方法。

2.3根据开采条件及地区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开采技术,让资源发挥最大优势,同时辅助相关技术支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至关重要。

2.4环保型的采矿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成了全球性的战略课题。联合国以及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的声明。因此,煤炭的开采技术的发展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在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同时,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境问题与资源发展问题共存,地方煤矿的煤炭工业要飞快发展,必须经过一次洗礼,煤矿要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经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因地制宜采用最优化的精细化采煤技术,从而提高煤矿的资源回收率,达到节约煤炭资源、实现潜在节约能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新安.21世纪的采煤技术[J].中州煤炭,2001,(03)

[2]《煤矿开采》期刊征稿简则[J].煤矿开采,2005,(04)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2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学科的良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工夫:明确学科方向;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加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累计达到220个,教育技术硕士点达到78个,另外还有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尹河南省现有河南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口,除河南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是以重点大学为跟踪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按照现有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具有“排头兵”和“风向标”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已经出现了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势必影响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专业改革作了一些实践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WWW.133229.CoM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培养目标方面

笔者在对我省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学校网站和从学生假期实习作业中获取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大同小异。如某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能力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看似宏伟,实则定位不清。目前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普遍看法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专业的学生,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去竞争能力,造成就业难。

2课程方面

(1)内容过杂,重复现象严重

由于对教育技术学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理学、工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是这一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实际中则是专业课程讲授缺乏深度,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广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什么都不精通。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许多核心课程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无法体现这一特点。主干核心课程的学习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只处于让学生识记或领会的层面,没有达到教会学生应用的水平。而书面作业设计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效果。如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来是作为连接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却因有限的课时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容,结果这门课最终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材理论性过强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主干课程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学术性极强,但思辨性也极强,笔者认为更适合作研究生教材。因为本科生还未掌握相关媒体技术的知识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让他们进行枯燥的学术探讨,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不良”。

3.就业方面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借助网络进行了大量调查,并通过课下、假期实习等方式对在校的和已毕业的2006届学生共计3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挑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从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戈就业发愁。虽然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比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系纺的掌握,以致大学四年碌碌无为。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方式大致分为三类:统考、应聘及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进摘处理发现,70%的毕业生是通过地方统考的方式来实现勃业的,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就业的则相对较少,还不到总数跳30%。这种就业的格局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师资方面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大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本专业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曾经与教师探讨过专业发展问题,教师大都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迷茫,对专业研究不感兴趣,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创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有关领导误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其中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积淀,更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教学中拿起课本就讲课,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整体把握课程,而是孤立地看待这门课。殊不知,教育技术学是很具系统性的,这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都需要围绕着专业核心来统筹讲授,这个核心就是媒体和系统。

二、思考与建议

1明确学科方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与信息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所谓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三大理论作支撑,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

2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制订出完备的培养计划。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因此要扬长避短,人才培养要为地方服务,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媒体技术能力,这是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技术先行”的原则,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熟谙教育规律又精通各种技术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从事教学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业从事教育软件及数字媒体开发等工作。商丘师范学院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分为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25学分)、教育软件工程方向(23学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4学分),并据此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在大三对学生实行分方向培养。

新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践课程和假期实习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调整选修课课时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增加人文经典课的开设,如增加《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所不为”即适当压缩纯理科课程的课时。对于教材使用问题,商丘师范学院主要是在教学中把重复的内容删去,博采众长。

4.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技术工匠,而是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注重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包括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开展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例如: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多媒体制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3

关键词:低碳审计;低碳经济;审计监督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4-0094-03

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最大化地充分、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审计监督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强审计监督

气候变化,一方面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尤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敏感。由于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使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可以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比。能源的低消耗和高效利用是低碳经济的实质所在。开发新能源和实现绿色GDP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这种经济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通过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使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以便减缓气候的变化,使人类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

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2月16日,1997年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了法律依据。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标志着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将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在全球发展。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总理在会议上表示,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岛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尚需要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十分清晰,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审计监督的漏洞需要补充和完善。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节能可能不减排、减排可能不节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误导。如果把不利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于企业发展中,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这方面的审计监督还没能及时跟进,审计监督的方法需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探索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审计监督新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审计监督方法创新

低碳经济审计的目的应该是督促被审计单位把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目标落在实处。所以,在实施低碳经济审计时,应该以“低碳”为核心,根据审计对象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审计。

(一)建设低碳审计制度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是审计信息的重要特征。审计信息的这种特征对于补充市场缺陷,找出并纠正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审计关系中有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审计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力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审计制度,可以规范审计主体的行为,有利于审计动机的转化,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可以成为低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了对低碳消费成本和效益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建立信用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这样还可以加快低碳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建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低碳审计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低碳消费审计监督方面,没有完善的标准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的正确判断和决定,使低碳审计没有足够的依据可循,审计风险也会由此而生。在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时,应该关注低碳消费的某些特殊性。鉴于低碳消费在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使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现实性。在不同行业,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审计中也应有所区别。总之,企业只有做好结构低碳、基底低碳、方式低碳,才能满足低碳消费要求,企业应该发挥高新技术、低碳技术的作用,对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改造;通过运用新能源使低碳消费得到实施;把低碳消费方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此作为建设低碳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

(二)强化企业低碳审计

建设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在短期内的付出将会大于收益。为了促使企业自觉开展低碳消费,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需要对企业实施低碳审计。企业低碳审计(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审计),是依据低碳审计标准,委托低碳审计主体,运用低碳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所承担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从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方面进行鉴证。经过企业的低碳审计,可以找出低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使企业实行低碳消费模式。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变化有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相关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定(低碳经济审计)并应用其审计结果,调整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低碳经济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作为审计主体进行低碳经济审计。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它们将会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一外部性仅仅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办法彻底消除。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权威性,组织税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环保部门等单位进行联合审计,这样便于监督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在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如果低碳消费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或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产生影响,那么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对相关部门低碳消费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力保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优势。

为了提高低碳审计效率,需要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要目标明确。企业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出低碳消费的合理目标;明确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坚持节约与高效并存;明确企业低碳消费的管理目标,给出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明确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高效率实施低碳消费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把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使用的全过程。

在企业的低碳审计方面,考察一个真正的低碳产业,一方面要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碳量;另一方面要考察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为低能耗和低碳量,考察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对于一个产品的低碳性质,一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直接排放量;二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间接排放量,包括与该产品有关的配套设备、生产该产品时所消耗的能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该产品在不同环节中的增加的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在低碳行业中的企业未必就是低碳公司,在新能源行业中的企业也未必就是低碳公司。同样,某产品具有节能和减碳的效果,但其未必就是节能或低碳的产品。例如,广泛使用的太阳能能源,它的应用是非常环保的。但如果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的是单晶硅或多晶硅时,那么它仍属于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把这些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叠加起来,所形成的碳排放量就会非常大。而当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非晶硅时,所形成的产业则是低污染和低能耗。因此,企业可以借鉴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进行低碳审计。在低碳审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或事后审计的方式,发现的问题及时追究。企业的低碳审计,既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审计,也可以由事务所进行审计。

(三)发挥财政低碳审计作用

财政低碳审计应重点关注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过程、追加预算的审批和拨付等环节、材料采购、设备购置以及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审计人员还应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对企业和社会实行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激励政策的情况,应该检查监督补贴资金的拨付情况。

对于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审计,审计人员需要检查监督这些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在资金的使用上是否符合预算安排及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选择的交通运输设备、照明设备、材料等,是否符合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能减排要求。在绩效审计方面,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节电、节油、节水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力,成效是否明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是否发挥了国家机关应有的表率作用。

(四)做好低碳审计宣传

为了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应该做好低碳审计的宣传工作。采用正面宣传、从严处罚和公开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体进行宣传。宣传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并以审计机关的影响力,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对那些管理混乱、浪费严重、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不力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坚决给予从严惩处并曝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倡导自觉节能减排,逐步建设成节约型社会。

(五)其他方面的低碳审计

1. 关于政府推行的低碳经济制度实施效果的审计,一是要把握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二是要为低碳经济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服务工作。

2. 关于对低碳经济资金方面所进行的绩效审计。主要对资金预算方面、资金筹措方面、资金管理方面、资金使用方面、资金投资方面等进行审计,对其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做出评价。

3. 关于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项目计划是否科学、目标执行是否有效等所做的评价。

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出现,低碳审计的方法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更新和完善,使审计监督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祖达.碳审计在总体规划中的角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2]李兆东.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

[3]钱英莲,樊鹏燕.煤炭企业低碳审计内容与方法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1).

Research on Auditing Monitoring method Boost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Wang Weiya

(Auditing Depart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

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到了“低碳经济”,几年来,这个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研究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低碳经济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其中重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新的产业结构模式支撑。因此,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合理的产业模式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国内外重要文献进行梳理,首先简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然后阐述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接下来举部分行业在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最后评价文献并得出相应启示。

一、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1]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表述。国外一些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深入的定义: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2]。牛文元[3](2009)、贺庆棠[4](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国内学者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袁男优[5](2010)低碳经济由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个要素构成。发展低碳经济有低碳社会、低碳市场、低碳产业3个切入点。作者划分为三个切入点,低碳产业是其中之一,为能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行产业调整,本文将从低碳产业调整方面文献进行梳理。

(二)产业结构的内涵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新一轮的经济变化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作为产业低碳化发展基点和抓手,通过实现产业节能、产业增加值、提高产业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改善我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能耗的态势,缓解我国在低碳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中面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带来的压力,以实现低碳经济的中国含义。苏伟[6](2010)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给当前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为我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动力。有学者指出我国实行低碳化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应发展碳强度绝对值小、边际碳强度有下降趋势、并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

(三)碳排放与产业经济调整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国内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大量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影响。NoamBergman[7](2011)指出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内能源消耗占四分之一,传统节能减排方法与发展新能源产业相比具有直接、低成本的优势,但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的社会效应,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马艳,李真[8](2010)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济有机结合。邹秀萍[9](2009)等利用1995年-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碳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随着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增加,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后又上升的变化趋势。由文献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排放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切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二、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

Lin Sue J,Charles[10](2007)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生产力和平均能耗情况,设计了关于经济、能源、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应调整产业结构,为了减少能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应由高能源密集型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Koji Shimada[11](2007)阐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地方制定的长期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并指出为了达到目的,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措施是必要的。同样,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时认为中国要走向低碳经济,必须首先对现有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是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前提及有效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很大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比例不协调等。陈春[12](2010),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又保证低碳排放,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有较大问题。刘再起[13](2010)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视国情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不会增加而且会减少碳排放量,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调整力度与步伐。

综上观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务之急。前两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低碳经济产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出一番非凡的增长态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推动节能减排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部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在目前状态下,中国应主动向新型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新能源、低碳技术产业、有机农业产业、环境概念产业等,在不同产业内部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研究重点。近年,世界各国都加大此项研究力度。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践看,主要包括构筑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等诸多领域。我国不同领域专家对不同产业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吴垠[14](2009)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革命本身即意味着对现有产业制度进行创新,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制度的两个维度:即“高碳产业链条”与“高碳产业结构”。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刘德伟[15](2011)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在行业上,低碳经济涉及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在技术上,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将改变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当价值链的分布从资源型企业向高技术产业倾斜时,即向掌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的环节和链条倾斜时,将推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低碳经济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助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四、对文献的评价和启示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及其经济学界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其中新能源产业及技术调整是研究热点,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究节能方法等都能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实现低碳化。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也以进行大量研究,但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化的探讨层面,相关政策建议较为表面,可操作性不强,实践阶段尚待进一步试验。国内在研究方法上以借鉴国外经验为主,缺乏对中国含义低碳经济的适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正确基础理论的指引,对产业低碳化发展道路选择不明确,不能确立合理的测度方法。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支撑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因此,还有待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berr.gov.uk/files/file10719.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Z].

[3]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13-19.

[4]贺庆棠.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N].中国绿色时报,2009(2):8-4.

[5]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1):43-46.

[6]苏伟.储亚平副主任带队调研低碳经济发展[J].人大建设,2010(9):25-29.

[7]Noam Bergman,Nick Eyre.What role for microgeneration in a shift to a low carbon domestic energy sector in the UK[J].Energy Efficiency,2011.

[8]马艳等.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9-123.

[9]邹秀萍,陈劭锋,宁淼等.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9(3):34-36.

[10]Lin Sue J.,Lu I.J.,Lewis Charles.Grey relation 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mong economics,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aiwan[J].Energy Policy,2007(35):1948-1955.

[11]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Kei Gomi,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 [J].Energy Policy,2007:4688-4703.

[12]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3]刘再起.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4]吴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N].理论参考,2009,18(12):47-49.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概念来源于于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5,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国际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差异大的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区域间极不平衡,而且并非所有区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和低碳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如何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是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量化仍无公认的指标和标准。李晓燕、邓玲(2010)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四个直辖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只有北京处于中碳经济阶段,天津、上海和重庆则仍处于高碳经济阶段;任福兵等(2010)尝试建立了三层次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但是没有在实践中对指标体系加以应用;姚章杰等(2010)基于土地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承载潜力三个项目建立低碳目标的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上海部分地区低碳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付加锋等(2011)从发展能力、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及低碳环保四个准则层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评价研究,得出我国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结论。虽然我国学者从不同层面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但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大多采用主观赋权的方法,客观赋权法在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尚不多见。而主观赋权法没有考虑评价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仅是评价者对指标反映内容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这样就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本文尝试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进行定量研究,以期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方法加以改进,促进我国低碳经济从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运行模式。应用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时所用的权数属于信息量权数,它从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出发来确定指标权重,有助于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提高综合评价的效度。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评价

(一)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国家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客观评价与综合反映,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 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等一般原则,又要充分考虑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选取16项具体指标,构建了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本文所用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而得。由于地区部分数据缺失,本文选取除之外的30个省市作为样本。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因子分析:

第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采用KMO检验来检测因子分析的适用性。KMO是对抽样充足度的测度,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程度大小。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的论述,KMO的取值小于0.6将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经检验,KMO取值为0.724,说明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第二,主因子提取及旋转。本文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提取条件,提取了3个主因子,如表1所示。可见,三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633%,说明前3个因子变量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原有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公共因子与原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由因子载荷体现。为使因子载荷阵结构更加简明,各因子含义更加突出,对初始因子载荷阵施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见表2。

由表2可见,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碳排放量、能源碳排放强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能耗、人均GDP、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F1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生产加工因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F2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环境接纳因子;人均碳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在F3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能源消费因子。

第三,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为对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进行评价比较,由回归算法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进而可得各个公因子得分值,再根据各公因子得分与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求解综合得分,结果见表3。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根据事物本身特性来定量研究分类问题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样品的观测指标,找出能够度量样品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采用某种聚类方法,将所有样品分别聚合到不同的类中,从而使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较大。

本文以30个省市为样本,以各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为变量,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Q型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距离测度采用欧氏距离,得聚类谱系图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聚为2类或4类时类间距离比较大,说明各类的特点比较突出,对各类比较容易定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聚为4类比较合理。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聚类谱系图,结合3个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对我国30个省市的聚类及分析如下:

第一类包括北京、广东、上海,其综合得分都在12分以上,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高的区域。低碳经济建立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加工水平条件之上,该类中各省市在F1上得分均为正,具备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条件。其中,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能源消费方面略显劣势,但随着其工业企业外迁,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75%以上,加之其雄厚的科技实力,生产加工效率高,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广东经济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在三个公因子上得分均为正,综合得分仅次于北京;上海经济实力雄厚,低碳生产加工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其低碳环境接纳和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低于北京和广东。

第二类包括海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天津、湖南、山东、湖北、四川、重庆,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较高的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处于东部沿海,边界区位条件优越,在低碳生产加工和环境接纳方面都占有优势;天津毗邻北京,经济科技水平都较高,在公因子F1上得分较高;山东在碳汇资源和环境治理投资方面占明显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的不足;海南、江西、广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大都位于我国南部,受能源数量及结构的影响,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整体上提升了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第三类包括安徽、陕西、甘肃、辽宁、黑龙江、吉林、云南、河南、青海、河北、新疆,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较低的区域。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耗规模大且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河南、河北、安徽人口众多,又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陕西、甘肃、云南、青海、新疆经济社会基础较差,加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带来高能耗企业的迁入,加剧了低碳发展压力。

第四类包括贵州、宁夏、内蒙古、山西,属于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低的区域。该类中四个地区均是煤炭产区,能源利用以煤为主且利用效率低,加之经济社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其低碳经济发展。

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大体一致,但各区域在低碳生产加工、低碳环境接纳及低碳能源消费方面各有优劣。

(二)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整体较低,从而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新提高的过程,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社会转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要切实协调好发展和低碳之间的关系,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强对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在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艰难博弈中,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借鉴吸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各区域积极互动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各区域在制定低碳经济政策时,要根据各地情况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恰当选择发展路径,突出重点、合理定位。基于上述分析与结论,为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国经济的低碳发展之路,提出以下建议:

山西、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短时期内能源消费结构难有大的改善,对其来说较现实的做法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就是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如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低碳产业的能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微乎其微。通过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进入,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完善的区域,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中国的化石能源储量以煤炭为主,油气资源相对缺乏,这一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的格局。调整能源结构就是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费量,加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零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并积极研发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积极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从而实现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发展林业措施,将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减排途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碳汇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持续时间长、效益好的减排方法。对于上海、天津等经济社会资源基础较好、低碳生产加工能力较高,但低碳环境接纳指标偏低的区域,在缩减碳源的同时,更应注重扩展碳汇,大力植树造林,创建宜居绿色城市。

消费和生产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生产满足消费,消费促进生产,通过清洁生产方式生产绿色产品,是对可持续消费的最大支撑。对于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不高的区域,应加大低碳宣传力度,鼓励居民树立低碳理念,支持居民合理消费、节约消费和节制消费,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必须遏制奢侈消费。在深化低碳消费意识的同时,必须采用经济手段,建立合理的预算约束,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在成本上有所反映,从而使消费者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

要加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区域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实现低碳发展之路。中西部地区限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仅仅依靠商业性的技术贸易或者技术的自然扩散带来的溢出效益是不够的。为了促进我国各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各区域应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尤其围绕主要能源产区,尤其是化石能源产区,深度开发资源产业,积极延长资源产业链,增加资源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能源产区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EB/OL].(Feb.2003).http://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

2.付加锋,刘小敏.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J].资源科学,2010(2)

3.卞一洋,张治河.关于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普及工作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1(6)

4.许涤龙,欧阳胜银.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2)

5.张立军,任英华.多元统计分析实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刘传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

7.付加锋,郑林昌,程晓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

作者简介:

低碳发展的技术方法范文6

【摘 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需要,世界各国正逐步转向低碳生态发展模式。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是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论文从低碳生态的内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碳 生态 城市 评价研究 述评

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最早由Ann & Daniel(1998)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英国2003年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碳排放的75%~80%。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助于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测评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内涵研究

关于低碳经济,目前学术界暂无明确定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认为低碳是“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发展中国家则秉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低碳排放”(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09)。作为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解,出现有多种提法,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李迅、刘琰,2011)。

二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研究

1.个别指标法

个别指标法利用对低碳城市表征意义最强且便于统计的关键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常用指标有两类:一类侧重于衡量“低碳”特征,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国泉等,2006;胡初枝等,200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谭丹、黄贤金,2008;刘竹等,2011)等;另一类聚焦于“发展”特征,如人类发展指数(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等。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反映城市的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动态变化且计算相对简单;但缺乏碳排放系数的统一口径及指标间的空间可比性,不同指标衡量同一城市的低碳水平差异较大。

2.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个指标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如付允等(2010)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潘家华等(2010)则用六个指标衡量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即人均碳排放水平、碳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弹性、进出口贸易。该方法涉及较为广泛、考虑全面、时空可比性强,但侧重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

三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研究

1.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及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Hanley et al.,1999;Phillis & Riantiatsaholiniaina,2001;Cornelissen et al.,2001;Streimikiene,2005;Streimikiene & ?ivickas,2008),已形成多个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2.脱钩理论评价方法

庄贵阳(2007)以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GHG)排放国家在各阶段人均收入与GHG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相对于其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脱钩”评价方法注重时间序列推演,考虑历史趋势与预测结果,其“相对脱钩”模式对当前我国提出的单位GDP减排指标,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简称DSR)模型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如潘家华等,2010)。

四 结论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和评价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水平做出了有益贡献。整体而言,国外低碳生态分析注重实践检验,研究方法上,以数理模型应用为主,但模型与机制的适应性不强;研究对象上,对基于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讨论较少;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文献在指标设置上未予足够重视;评价方法上,大多为一维线性组合模型,缺乏低碳生态城市多维空间属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生态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充实并改进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Global Environmen-

tal Change,1998(3)

[2]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