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1
关键词:慈善;伦理;利他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等行为自古以来就被提倡和赞扬,究其根本这些行为的本质就是慈善。慈善行为是最能体现道德精神的一种人类特有的利他行为。
一、慈善为何是伦理的
如果要解释什么是慈善伦理,就必须先理解为何慈善是伦理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对慈善伦理下定义。
“人性中任何性质在它的本身和它的结果两方面都最为引人注目,就是我们所有的同情别人的那种倾向。”休谟认为“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人与人的交往中,共同的生理器官使人们产生了相似的情感体验,也就是悲天悯人,感同身受的情感。对不幸者产生的同情是慈善形成的基础,同情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感情,同时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感觉,属于伦理范畴。同情,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是行善必备的内在情感的内驱力,具备同情才能使人们心里产生行善的意识,并且付诸行动实施善行。看到弱者身陷苦难,遭遇不幸时,同情心使人自然而然的产生联想,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与煎熬,从而自愿的伸出援手。
原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崔乃夫认为:“慈善就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就是人帮人的活动。一也即一部分人帮助另一部分人,反过来又是那一部分人帮助这一部分人的活动。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表述,我们说慈善就是公众以捐赠款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愿行为。”慈善是建立在同情心上的自愿奉献的一种道德行为,在行善的过程中,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利他性,利他性是慈善最基本的价值属性,人们要有充分的道德自觉和道德意识,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利他精神的引导下完成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自愿性,慈善行为的实施必须是施助者和受助者双方的自愿,施助者源于内心对他人的同情,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他人的道德冲动,是自愿的而非强制性的。从受助者方面来说,接受救助也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利诱被强迫的接受,对于救助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也就是受助者有接受救助的权利也有拒绝救助的自由。三是无偿性,慈善行为本身就包含着无偿奉献、不求回报的伦理要求。为了积累财富,获得荣誉的目的而去行善,让受助者感恩戴德的行为背离了慈善利他的本质要求。
从慈善的功用来看,慈善所弘扬的无私奉献的伦理精神,人们在这种精神的熏陶指引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重利轻义的情形比比皆是,优良的道德传统逐渐消失,这就迫切的需要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而这种道德培育并不能全靠书本上的知识来获得,而是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升。在慈善活动中,施助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同情心的推动唤起道德良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更加了解自身的价值,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就不会专注于个人的利益,而是以社会集体利益为重,促使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发挥最大的人生价值。慈善不仅有教化育人的伦理作用,还有着调节社会关系的伦理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市场分配,再次分配是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是道德分配,而道德分配主要是通过慈善实现的”。中国泱泱大国人口众多,社会弱势群体相对来说数量也很庞大,由于政府的资源有限,对于大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等问题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慈善发挥其道德作用来进行调节。发展慈善事业可以解决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生存生活问题,使弱势群体感受人间温暖,也使施助者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提升了道德品质,不仅弘扬了“仁爱”精神,更加有效的缓解了贫富阶层的矛盾,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何谓慈善伦理
据此,从慈善的形成过程、形式和功用分析,慈善的本质是伦理的,是建立在同情、怜悯、博爱等道德基础之上的一种自愿无偿的互助互爱行为。慈善伦理就是要研究如何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使人们更加积极自觉的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在慈善行动中如何调节施助者和受助者的各方面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慈善行为会对社会伦理、社会风气、社会教化等产生什么影响。慈善伦理就是对慈善行为的道德价值生成,施助者的道德选择和价值目标以及对慈善活动评价的价值标准的研究。
慈善伦理是在慈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理念,运用伦理学知识可以从观念、制度、行为三个层面来理解慈善伦理。
观念层面是慈善伦理的深层,主要研究在慈善行为中的道德促进因素、产生的共同遵循的慈善伦理意识、人们的情感状态和预期的效果等。慈善伦理观念就是要求人们树立起积极自愿无偿的慈善理念,提倡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慈善精神,让人们的快乐幸福感同救助他人的慈善活动联系起来。制度层面是要从制度上对慈善行为进行鼓励和规范。目前我国关于慈善的管理还不健全,尚未形成能够鼓励监管慈善行为、慈善事业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要结合本国实际建立能够指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管理慈善机构内部运行的机制,能够鼓励促进人们积极行善的道德宣传等,才能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行为层面简单来说就是在慈善行为中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行为的规范要求。在行善的过程中,施助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施舍者的地位,要明确慈善行为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道德行为。受助者在接受救助的时候也要不卑不亢,不能一味的卑微的接受帮助,要自立自强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一个富有爱心人人向善的社会必然依靠优良的慈善伦理精神指引,优良的慈善伦理精神又会指导建立相应的慈善制度,促使人们积极的参与慈善行动中,创造出更多的慈善成就,在慈善实践中又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优化慈善伦理理念和慈善制度。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周中之.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价值及其理论构建[J].齐鲁学刊,2013(01):64-68.
[4]程立涛,孙国梁.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作者简介: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2
杨澜说初衷很简单,“我没有任何背景,父母都是普通人,所以我非常相信教育改变命运”。她希望用慈善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通过教育获得改变。
“初次接触慈善是个偶然”
与多数人一样,杨澜第一次接触慈善是个偶然。“那时候我刚刚生完小孩三四个月,整个人还胖乎乎的呢,‘希望工程’的人找我做一部片子的义务主持人。”1996年底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杨澜留给中国观众的印象更多的还是“正大综艺”中模样清纯的大女孩。“希望工程”看中的是杨澜作为公众人物的号召力,对杨澜来说,“离开中国两年了,我很怕脱离了真实生活,回来后急切地想重新融入这个社会,很想做些事情”。在美国时,杨澜也听说了国内的“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到大家做的工作,觉得挺感动的”。
第一次合作,“希望工程”推出了一部“中华成语故事”的系列片,由杨澜做主持人给小朋友讲成语故事,在上海录制了两周多。按照当时的运作模式,几十集的节目发行到各电视台,每个电视台不用支付节目制作费,但是必须出钱建立一所希望小学。这次简单的合作,让杨澜感受到做慈善事业的艰辛,“那些做希望工程的人真是不容易,从筹集资金、制作节目、发行到联系各种机构和人,非常琐碎的事情,一大堆工作都由这个项目的几个人去完成”。
1997年她写的书《凭海临风》出版,“我把第一笔稿费30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在这笔钱的具体开销上,她的要求是,“我想直接帮助贫困的孩子,所以其中10万元给了上海100名贫困的中小学生做助学金,”另外20万元的用处,直接缘于杨澜第一次与“希望工程”合作的感受,“当时想到海外对希望工程了解不多,所以我跑到大别山等地去采访,做了一组片子来宣传希望工程”。
“慈善不仅仅是同情和理解”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3
关键词:慈善公信力;透明度;监督
我国慈善事业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发展比较缓慢,目前还是比较薄弱的,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我国现行慈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定位不够明确,还有慈善透明度不高,慈善公信力不强等,其中慈善公信力不强,可以说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慈善的界定
慈善对于我们每个人并不陌生,可是对它的定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有极为精辟的概括:慈,讲的是纵向的关系,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总的来说,慈善应是在同情心驱使下的善意举动。有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单纯的、不添加任何附带条件的施舍。简单的说慈善就是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人们之间互相帮助的行为。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体现,是人生自我的一种实现和满足。
慈善透明度,是指捐赠人有权了解所捐赠钱物的去向,接收单位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团体,都要让善款的使用全程可查证,确保符合捐赠意愿。衡量慈善组织是否具有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的运作过程是否规范,善款的使用是否透明。
二、慈善公信力、透明度的现状
我国目前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不高,透明度较低,严重影响着民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影响着捐赠者的捐款热情,阻碍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制度的不透明,公众对善款的去向持怀疑的态度
我国的一些慈善组织,长期以来账目基本不对外公开,即使政府掌管捐助财务的机构也没有以有效地方式向人们公开善款的使用运作方式、详细账目。普通民众并不清楚它们的运作是否规范,资金的来龙去脉是否明确。对于善款的使用情况,特别是那些没有具体捐赠对象的善款,捐赠者也无法知晓。这对于捐助者来说,如果捐助的财务使用状况不明,就会导致导致捐赠者的慈善热情降低,影响捐赠者的捐款信心。
(二)监督机制缺失,引起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
慈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明确财务的来龙和去脉,建立公示机制,不能建立财务使用的追踪机制,不能建立良好的财务反馈机制。不能透明善款的使用情况,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就不能进行良好的行业内部监督,也无法进行良好的行业间的监督及其社会监督,就很容易引起行业内部人员管理的松散,自制力的降低,从而容易导致擅自挪用善款、甚至贪污等慈善组织内部腐败行为的发生。这将严重打击人们的慈善信心,产生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
(三)慈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由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慈善法律法规跟不上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慈善组织的法律法规,对慈善组织的性质还没有明确的定位,活动形式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地位没有明确的阐述,以及对慈善组织监督和管理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慈善事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三、加强慈善公信力、透明度的意义
慈善组织自身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是阻碍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是慈善的生命。加强慈善透明度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丧失社会公信力,慈善组织就会就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他最重要的价值。公布善款的来龙去脉,加强慈善的透明度,可以增强慈善公信力,可以防止个别人利用我国慈善的"不透明"谋取利益、防止慈善制度的腐败,可以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捐赠者和受赠者,可以保护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加强慈善透明度的措施
透明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而透明慈善、高效慈善是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慈善组织长效运作的立足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完善立法,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
我国慈善事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慈善法律法规的发展仍然跟不上慈善事业发展相对要求较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慈善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慈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慈善组织的活动程序以及善款的信息批示制度。以建立完善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公益慈善组织登记注册难、募捐资格不明确、募捐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与公开透明机制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进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修订与实施,为增强慈善透明度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慈善组织内部的监督和自律机制,并引入权威的第三方监督机构
慈善组织自身的监督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慈善组织的自我约束,加强行业内部监督,引入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对慈善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慈善事业监督不仅要进行内部和社会监督,还要求进行专业化监督。目前我国虽然有些组织或个人在扮演者第三方监督者的角色,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无法真正进行慈善调查。这就要求设立由专业人士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监事机构。完善慈善信息的透明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善款的追踪、反馈制度,及时慈善信息数据,定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由监事机构负责对资金的募捐、管理、使用、增值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向捐赠人说明捐款的用途和监督办法以及协助政府主管与审计部门进行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更好的落实捐赠人、受益人的知情权及监督权,形成慈善组织自身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为透明慈善、增强慈善公信力增加保障。
(三)建立善款信息披露制度
捐助者大多都十分在意善款的去向,关心善款的用途。因此,向捐赠者披露善款的来龙去脉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让人们及时了解善款的流向,不仅可以加大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心,增加社会大众对善款使用的监督,而且有利于增加慈善的透明度,增强公信力,提高人们捐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高政府的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中国,在不断地洪灾、泥石流灾害下,捐赠的次数也是不断增加。人们就会对灾害的频繁发生变得麻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慈善的自愿原则,根据慈善自身的规律,鼓励人们参与到慈善中来。政府应该遵守慈善精神,通过号召去鼓励人们的捐赠行为,保护捐赠者的爱心和热情。只有加强政府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驾驭社会的能力,才能放手发挥民间的活力,增强慈善的公信力、透明度,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五)大力弘扬慈善理念,宣传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理清人们对慈善的理解误区,要弘扬平等互助、依法行善、企业公民、慈善无界、开拓创新的慈善理念。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培育先进的慈善文化。让更多的民众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并将慈善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意愿和行动,使慈善成为广大公众积极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发展慈善事业,而慈善事业要健康稳步的发展,慈善组织应进一步推动慈善运作的高效化与透明化,加快推进慈善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增强慈善透明度、公信力,努力为捐赠人打造一个高效、透明、灵活的慈善参与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中去,造福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万静.中国的慈善困局[J].法人,2010,76-79.
[2] 刘光辉,朱雄君.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J].中外企业家,2010,158-159.
[3] 倪文娟.简述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J].法制在线,2010,25.
[4] 张明喆.公益信托:完善我国慈善事业捐助制度的"良药" [J].制度建设,2010,25.
[5] 房涛.直捐背后的慈善期待[J].社会福利,2010,34.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4
场景一:早上,在上学路上,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佝偻着背,吃力地提着孙子、孙女的书包,蹒跚地行走着。而在他们前面的孩子,则把手插在衣兜里,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偶尔,还会不耐烦地来一句:“奶奶(爷爷)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于是,老者艰难地加快了脚步……
场景二:在品德课堂上,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大声地背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讨论到“尊敬老人”的话题时,孩子们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很难想象他会关心他人、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以上两个场景折射出我们品德教育的缺陷——课堂教育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随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慈善读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慈善思想教育,最突出的是它设计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受到慈善思想的熏陶。《慈善读本》为学生的品行提升提供了一个载体,也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避免对学生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实现知与行统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慈善理念的渗透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激感
品德教材在编排上力求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教材文本与儿童实际生活不可能完全一致、完全同步。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才能激发他们内心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育获得更大实效。
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教材安排了几幅大人在田间劳作的插图,目的是引导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班级学生家长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讲课开始,我没让学生看插图,而是直接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能谈谈他们的工作情况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同学说:“我爸爸是货车司机。他常常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候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很辛苦的。”话音未落,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爸爸是建筑工人。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有一次,他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人都晕过去了。可是,病一好,他又马上去干活了……”泪花在女孩的眼眶里闪动。孩子们都沉默了。在沉默中,孩子们都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在沉默中,孩子们加深了对父母的爱。此刻,大家的表情里都充满了感动。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是积极对待现实的形式。”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充分考虑学生感受,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在教学《让我们同行》时,我先播放我校师生为民工子弟学校捐书的录像,让学生带着丰富的体验走进课堂,组织学生交流感受。一个学生说:“我来自外地,我能在这所学校学习,比他们幸福多了,我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我捐了五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另一个学生说:“虽然这只是我们一个不起眼的举动,但也是我们一份爱心,如果人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奉献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他的话没说完,大家纷纷鼓掌。此时,无需更多的语言,我继续播放录像,并伴随着优美的《爱的奉献》的旋律。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和着旋律轻轻地哼着,爱,充盈着孩子们的心灵。
三、融入生活,感悟提升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儿童整体生活中实现的,需要时间、空间,需要课外活动的延伸。生活是大课堂,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供了广阔天地。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受到教育,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学习《父母的疼爱》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向我汇报:“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很高兴。”“昨天放学回家我把地拖干净了,妈妈表扬了我。”“我画了一张画送给妈妈。”我发现孩子们仿佛突然间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真正反映了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借此契机,我引导孩子们要学会把课堂所学知识和平时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5
从2007年到今年,我担任慈善总会会长已有10年。这10年,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我都把慈善事业当作份内之事,倾心尽力,从不松懈。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市民政局和慈善总会同志们共同努力下,全市企业家、慈善家、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慷慨相助,10年累计捐赠善款善物达13.2亿元,直接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次。宜昌慈善事业进入湖北省同等城市前列,荣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光荣称号。在这份成绩单面前,我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特别是退休后做慈善,这些体会越来越深。
慈善是爱心的传递,做慈善是没有终点的接力
我开始参与慈善工作是出于感恩。我幼年时家境不好,母亲常年有病,全家6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生活拮据。庆幸的是,在我读书时遇到两位爱心老师。读小学正是3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匮乏。当时,国家为了保证师生的营养,会给每名师生每天额外发一个饼子。班主任吴瑛老师看到我身体瘦弱很心疼,每天把她的饼子留给我吃。还有不少同学把自己的早点分一点给我,一个馒头,或者半根油条。吴老师和大家的关爱,帮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在我的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12岁的那年冬天,我穿着单薄的棉衣到教室上课,嘴唇冻得乌青。班主任冯素华看到后把我带到学院街缝纫店,做了件厚厚的新棉袄。这件黑色的中山装棉衣,温暖了我大半辈子。因为我曾经得到过很多爱,所以我满怀感恩之心,想努力回报这个社会。
后来,我无论是下乡还是进厂,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干部,都没有忘记“感恩”两个字。1992年除夕,我陪同市委书记到福利院慰问时,见到了曾经为我照顾过孩子的邻居张婆婆。老人孤身一人,难得碰到一个熟悉的人,见到我时非常高兴。吃过团年饭,临走时张婆婆依依不舍地问道:“你明年过年还来不来?”目睹老人满怀期待的眼神,我爽快地说:“明年还来。”从那以后,每年除夕我都要到福利院去看望老人们,和他们一起吃团年饭,并送上自己的两千元慰问金。2012年我退休了。那一年的除夕上午,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老人们都以为我退休了就再也不会来了,便提前放完鞭炮准备吃团年饭了。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个个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还以为你今年不会来了。”我说:“只要我走得动,我就一定来陪你们一起吃团年饭!”到现在为止,除一年因为在北京儿子家过春节请人送去慰问金外,年年坚持与老人们一起吃团年饭。
在我年少时,因为爱心让我有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少年时代。在我成年后,我理应接过爱心的接力棒,让更多的人得到关爱。现在,我还得把这个爱心之棒传下去。让慈善成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
公益是和谐的希望,做公益要成为自觉的习惯
对慈善的理解,我有渐进的过程。以前,我总觉得做慈善是天性使然,本能所驱,是一种自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感恩回报。担任会长后,逐步感觉到慈善虽然是扶危帮困,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但实际上是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慈善工作,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我们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抓得实一点。让更多的人自觉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了!5月13日,我立即召集市慈善总会开会研究救援灾区的工作,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倡议书。5月16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晚会在夷陵广场举行,这场晚会设立了8个捐赠点,现场募集80多万元现金和2300多万元支票。那几天,在一个个捐赠点上,我被那个拄着双拐往捐赠箱投下一沓钱的残疾朋友感动着;被那个被母亲抱着往箱中投钱的孩子感动着;被那些主动打来电话要求捐钱的企业家感动着;被那些不取分文为晚会义演的演职人员感动着……我每到一处募捐点,都率先投下自己的一份爱心款。宜昌的慈善爱心之火被点燃,千千万万的宜昌人汇入救灾的爱心队伍中。在那次轰轰烈烈的赈灾活动中,这座仅有400多万人口的城市,先后有300多万人次加入爱心慈善捐款的行列。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过亿元,创下了宜昌救灾捐赠史上的最高纪录,捐赠总额位居湖北省前列。这次活动,我们见证了一次善心大展示,看到了大爱宜昌震撼人心的慈善光辉,感受到了社会和谐的伟大力量。
着眼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营造大慈善环境,让社会处处充满慈心大爱,是我在市慈善总会会长岗位上致力追求的最大愿望。宜昌市委对慈善事业非常重视,市委常委专题听取慈善工作汇报并研究慈善工作。10年来以宜昌市政府的名义先后出台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8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以市政府名义每年表彰慈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制度。我们坚持把慈善作为宜昌城市发展内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先后举办了三届“大爱宜昌”慈善晚会,大力宣传慈善活动成果和慈善先进典型,在宜昌社会奏响了“大爱宜昌”的主旋律。
让社会和群众享受到慈善的阳光,让城乡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慈善救助,更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为社会公平和谐做出贡献,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些年来,宜昌慈善根据社会发展和困难群众的需要,在社会建设和困难群众最需要的领域打造一批又一批有特色的慈善项目,惠及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为困难群众解了燃眉之急。2009年,宜昌慈善总会设立“大病关爱救助”项目,创立“大病关爱基金”,8年来共为473名大病患者总计救助1836多万元。2016年,针对贫困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课外读物少的问题,宜昌市慈善总会研究决定创立援建“爱心图书室”项目动员爱心单位捐赠近70万元资金购买36000多册图书,援建了15个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图书室,给贫困学子送去了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近3年来,为服务全市的扶贫脱贫攻坚的工作大局,市慈善总会适时规划“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资助”项目,共募集资金3200多万元,资助21个村建立了村民活动中心,解决了36个村共26000多名群众饮水难等实际问题。
提出“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总理呼吁“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作为一座城市的慈善组织,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人人积善成德,努力创造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纯洁是慈善的本质,老干部要放下架子做慈善
慈善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有人说是向善,我同意。但我认为,还应该有纯洁。所谓纯洁,一是不能搞形式主义,二是不能图名图利,三是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放下架子很重要,只有放下架子,才能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心系慈善,至死不已。
我曾长期担任市级领导,在职时到企业是指导工作,现在到企业是“化缘”,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放下架子,丢掉虚荣,真心实意地宣传慈善,做好慈善。其实,企业的同志们都很支持,我先后动员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化集团、鑫鼎集团、稻花香集团等一批当地的知名企业,建立了宜昌“爱心企业联盟”;我率领慈善团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能力有限、爱心无限”的慈善情怀,号召全市社会各界和群众广泛开展有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使宜昌市社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目前已注册达120多家,城乡群众之间的爱心互助活右彩分活跃。近年来,我一直在宜昌推行大慈善的概念。宜昌有多个慈善机构,慈善的面非常广,做慈善要不分你我,要通过不同渠道,实现共同的目标。人人皆可行善。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去行善。这就是慈善事业的意义所在。
对于慈善的理解和感受范文6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和基石。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需要志愿精神背后的支持和影响,发扬志愿精神才能真正引导人们自愿、主动从事志愿服务。尽管一些学者或多或少对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目的进行了研究,呈现了部分成果,但志愿精神却往往不是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的核心。本研究主要依据在2011年1月至2月间对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进行访谈调查所获取的资料,试图从一个侧面呈现台湾公益组织在弘扬志愿精神,号召社会公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大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志愿服务,倡导务实的志愿精神提供参考。
一、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
根据大陆学者的定义,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丁元竹,2001)。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深入日常生活以及充分发挥志愿者自主性都需要作为内在动力的志愿精神的支撑,因而对于志愿服务乃至慈善事业、公益活动来说,志愿精神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探讨志愿精神有必要先对涉及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自我实现和利他主义的个人层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志愿精神,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是对自己和自己与外界关系的体验、认识和愿望。志愿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倡导关爱和奉献,是当今人们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除了社会普适的价值、精神倡导外,志愿服务必须基于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在组织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志愿服务。因此志愿精神除了社会普适倡导的价值观念外,还带有志愿者组织引导和提倡的精神观念。这预示着志愿精神会因为不同的志愿者组织而带有略微差异。以高校志愿组织为例,因为面向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所以在传递爱与奉献的同时也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倡导大学生用年轻、充满活力的激情去感染帮助他人。从宏观的社会层面看志愿精神则涉及社会互助理论,提到互助论,就不能不说到互助进化论者“克鲁泡特金”,他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原因。虽然将互助视为进化的关键原因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社会成员的互助对于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田军,2007)。有学者认为志愿服务的实质就是互助,是社会互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军,2007)。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居住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被更为现代、便捷的工具所取代,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并没有因此更加融合反而疏离和冷漠。通过倡导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可以将居于单元格中的人们拉出来走向人群,以己之力助他人一臂。当社会成员内化志愿精神,通过互助互爱拉近彼此距离时,也无形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美国学者帕特南看来,信任、互惠规范、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特征,以互助参与、公共精神为内涵的社会资本是能够像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一样增值的,增值后的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将社会成员团结成为公民共同体,构建出一个团结、信任、宽容的公民社会(帕特南,1992)。
在已有对于志愿精神进行讨论的文献中,就有涉及志愿精神与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关系的,挖掘了志愿精神在西方以及中国兴起的思想基础,认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慈善文化对于志愿服务精神在中国的生根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安国启就强调应当重视从传统慈善观念、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中挖掘适应现代社会志愿精神培育的宝贵资源(安国启,2002)。这些研究表明,已有学者认为应当将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与志愿精神连接起来,只不过大部分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慈善文化中,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对于志愿精神的影响范围还过于窄小。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角度是侧重于志愿精神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陈霞的研究就通过比较中西方志愿精神和文化的发展路径,指出在构建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过程中,关键是开发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中已有的与志愿精神可以对话和对接的资源,将其现代化并实现可操作化(陈霞,2009)。就本研究而言,由于更侧重通过呈现台湾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反思,为此本研究也查阅了一些以关注志愿服务、培育志愿精神的做法为视角的相关研究,发现这部分的研究更关注制度建设、规章形成以及教育培训(丁元竹,2001、张燕红,2009、汪小琳,2010、邓文英,2010)。张燕红提到,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应当从建立组织目标,建立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社会荣誉制度、社会回报制度以及政府支持、社会法制环境等方面完善激励方式来更好地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张燕红,2009)。汪小琳的研究则是通过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志愿精神的培育经验,得出我国政府应着力塑造志愿文化氛围、转变政府角色、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汪小琳,2010)。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文献选取了多元视角从不同方面对志愿精神进行研究,但笔者认为对志愿精神的关注还是不太全面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局限在完善规章和培训、培育志愿精神。规章目标以及教育培训对志愿精神的培育固然重要,但并不全面。很多时候发扬志愿精神并不是光靠订立制度、单方向培训、灌输教育理念就能发挥作用的。培育志愿精神还需要首先建立志愿参与者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信任,并在之后的服务中通过“做”来反思、感悟,将志愿精神真正地融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二,志愿服务是“舶来品”。毫无疑问在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志愿精神方面,国外确实走在我们前面。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无可厚非,但国外的文化底蕴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我们国家存在差异。究竟在这种差异文化背景下借鉴的国外经验和做法是否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待审视。就香港、台湾地区来说,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这几个地区在发展志愿服务,传递志愿精神的过程中既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也深受国外文化观念以及经验做法的影响,因此就本研究而言,我们更倾向于从台湾以及香港等地区挖掘探讨适合志愿精神生长的“根”。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1966年发起成立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下文简称“台湾慈济”)发展至今已有45个年头。从初期30位志工的“竹筒岁月”到在全球47个国家拥有超过十万长期参与的志工以及超过四百万的志愿参与者,并涉足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等四大志业八项重点工作。可以说台湾慈济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赫赫有名。以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为例,在灾害发生两三个小时内台湾慈济志工就迅速行动起来,两天之内就投入两万余名慈济志工参与灾后救援,动员反应速度甚至比政府还快。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台湾慈济不断发展、慈济志工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呢?笔者认为除了台湾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的影响力以及雄厚的物质支持外,还在于志愿精神这一力量的引导和推动,那么台湾慈济和她的志工是如何培育传递志愿精神的呢?这不禁引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也成为笔者试图挖掘台湾志工传递志愿精神的动力。
因此本研究选择通过呈现这一组织在培育志愿精神方面的做法来比较分析大陆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真正深入民心提供参考建议。具体的,本研究主要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以及礼仪仪式四个方面探讨台湾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开展服务的经验做法。之所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是因为,第一,建章立制,开展培训一直是组织建立,实现组织目标,维护组织团结稳定,传递组织文化、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必须依托于组织,因而就发扬志愿精神而言,志愿组织、慈善团体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和传播媒介主要就是依靠设定规章目标和教育培训来实现。这在已有的不少文献中也都有所体现。本研究将规章目标和教育培训作为探讨台湾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的其中两个方面,试图了解台湾慈济在规章目标以及教育培训上的独到之处,以及这种做法对于志工的影响。第二,公信力就是公众的信任度。公信力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这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都得到证实。孟天运在其研究中就提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自愿和信任基础上的事业, 慈善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孟天运,2006)。借助慈善事业中公信力的概念,我们认为,在志愿者中建立公信力对于培育志愿精神同样重要。只有取得志愿者的信任,志愿者才可能融入到组织和志愿服务中,才可能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领悟、培育志愿精神。第三,礼仪仪式在陶冶人的心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礼仪是一些行为的方式,它仅在集合的群体中存在,它的功能是去建立、维持和改变群体中的心灵状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1986)。涂尔干所提到的礼仪是针对中的礼仪仪式而言,虽然本文讨论的志愿精神还未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但它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念将会改变志愿者的心灵状态。那么这种改变需要通过何种渠道才能实现,除了规章、培训、公信力外,礼仪仪式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研究概况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此次研究选取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及慈济志工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源自佛教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台湾鹊誉高扬的慈善团体。经过数十载的发展,慈济在扶危助困、救灾济贫、宣传环保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其中慈济志工更是做出突出贡献。从创办初期的30名志工到拥有海内外超过十万人长期参与的志愿者,慈济在慈善事业的投入时间之长、志工发展数量之庞大是令人惊讶的。虽然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带有佛教色彩,但在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慈济不分宗教、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的范围界限。因此,通过研究台湾慈济和慈济志工将有助于了解这一组织在培养志愿精神的做法,对于大陆培育、传递志愿精神,构建公民社会提供思考和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访谈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在2011年1月―2月期间笔者奔赴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台湾慈济冬令物资发放现场以及台湾慈济设于厦门的分理处静思书轩,实地观察台湾慈济志工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并采访了5位慈济志工。为了作更多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笔者还访问了厦门市慈善总会的部分工作人员、义工。厦门市慈善总会曾多次与台湾慈济合作。作为本土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者,厦门市慈善总会在沿袭传统大陆式慈善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同时还面对着来自台湾的慈善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冲击。因此,他们对两岸在志愿精神发展、传扬方面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对这部分人员的采访,将有助于本次研究获取更为深入的资料和信息。
三、研究发现
本文分别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分析台湾慈济在培养、启发志工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一)无形的规章――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
组织的建立、维护需要规章目标的约束和规范,从而将组织成员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一般的,我们所见的组织通常都有一系列的明文规章来阐明组织的目标、架构、任务、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奖惩,这些规范可以很好地起到对成员的约束作用。但在访谈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台湾慈济的规章是无形且特别的。慈济的一位志工就谈到:
我们问上人(证严法师)全世界那么多志工,你都没有离开台湾,你怎么管理好你的志工,上人就讲了一句话:“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戒就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而爱就是我们大家的互爱。作为志工要怎么走到这条路来,就是每天要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我们相互的互动就是用感动,尊重,爱来成就来祝福的,所以志工的态度就在这里。戒对个人就是时时刻刻的反省,但对于一个团队就是彼此的规矩,体现在约定的时间,统一的制服等等。慈济没有上下级,但是有功能。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创始人证严法师所说的“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这句看似简单而又无形的话却作为慈济的规章规范对志工的管理和要求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传递出台湾慈济在管理志工,培育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理念,志愿精神不仅包括利他助人,还在于自我约束以及互信互爱,事实上已经扩大了志愿精神的概念范围。
一方面,规范让志工了解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如何做到既能够帮助别人,又能顾及服务对象的尊严,将这种无形的规章,无形的要求体现在具体的服务中,并内化于心,在这个过程中志愿精神也得以酝酿萌发。
身为志工我们是有所规范的,打个比方今天有老人家来领东西你和老人家讲话,上人教导我们们能够手心向下帮忙别人这是你的福报,手心向上就要求人家给你帮忙。假使今天你能做一下手心向下的人你是一个有福报的人,所以今天来领东西的人你要抱着感恩他的心,不要认为我们是来帮忙人家,这样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他们(志工)的言行举止我们都是要教他们怎么做。如果今天你是来领物资的,领物资的人他一定很谦虚,甚至有自卑感接受别人的帮助。假使你的姿态比较高你就伤害了别人,你看我们所有的志工在现场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坐椅子,我们没有权利坐椅子。为什么?因为来领物资领东西的都是我们的感恩户,他们都是走路来,他们都是站着领东西的。我们的志工我们付出的人是不能坐着等待别人来的。
另一方面,从慈济的规章中可以看出,台湾慈济已经将志愿精神的内涵加以延展,不仅强调助人,也看重志工本身的内省,并通过内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可以说这和大陆地区单纯强调自愿、奉献、助人的志愿精神是很不同的。一位在冬令物资发放现场接受我们访谈的志工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我们出门要排队?为什么一定要穿制服?我们一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规矩。当然很多人会不习惯,但是其实这些规矩都是为自己好。你做久了像上人(证严法师)说的假久成真,你可能平时不早起,但是参加活动你就一定要早起,后来就养成你一个很好的早起习惯。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可能讲话很大声,来慈济后你讲话要很小声,那就自然养成一个讲话要小声要温柔的习惯。所以做慈济真正的付出看上去好像是你在付出但是其实收获是自己,收获的反而比自己付出的还要多。所以这就是慈济的魅力,为什么慈济在全球那么多志工,就是在做的当下,自己会很欢喜,然后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在做志工。
(二)特殊的培训――自我教育和反思
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将价值理念更好地传承下去。因而传递志愿精神,教育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一般的,在大陆地区,我们所熟知的志愿者组织也会有相关的培训课程,为志愿者讲解机构的理念、目标以及志愿服务须知和活动安排。在我们的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慈济的培训并不仅仅局限于学堂式授课,它更看重一个志工在成长过程中爱与善的价值观的养成,并且这种价值观的获得是需要志工的亲身经历和反思体会。在采访中,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委员陈洲明就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去福州做访视,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要一个孩子去抚慰大人有点困难。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糖果给这个孩子要她把糖果送给山上的小朋友,我叮嘱孩子送给别人糖果的时候不要忘记和别人讲一句“谢谢”,这个很重要让心灵开始有触动。那个小朋友就问妈妈为什么把糖果给别人还要和别人说谢谢,我说记住就好,然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山上我们就开始做访视关怀学生,我就注意这个孩子把糖果送出去没有忘记要说谢谢,她刚开始还不敢讲觉得不合理啊,但是她发现她送出去的时候别人很欢喜。她终于明白一件事,原来我说谢谢就是要送微笑,这个她感受到了。我们就讲每一个志工为什么会欢喜,上人(证严法师)讲过我们要用恭敬心和感恩心将物资送给别人,还要讲一句感恩和祝福。这个时候送的人他找寻失去已久的爱,这个爱没有自私,对方会感受到爱,这个部分让我们志工有很深的体会。当有一天不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赚钱纯粹用自己的时间和爱去付出,然后还要说感恩的时候,感动的是谁?两个都感动。
单向的授课对于志工来讲只是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也许通过“听”的方式可以将志愿精神的理念储存在志工的记忆中但却不能内化为志工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形成自愿从事志愿服务的动力。相反,若志愿精神是通过在服务过程中的“做”来连接,那么志工将在实践中收获自己对于志愿服务助人利他的感动和收获。正如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志工都提到的尽管选择了志工服务就意味着选择了东奔西走、选择了付出和奉献,但是却能从中真正的收获欢喜心和感恩,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助人,也懂得要爱人,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在慈济的四大志业中有一项是“教育”,采访中有一位志工是这样说的:
我们学校里面(慈济学校)都有大爱妈妈,这些担任大爱妈妈的都是普通学生的妈妈。她们都会和慈济接触,我们慈济也会到学校里面和学生接触,教学生静思语录(主要反映的是证严法师的理念)。因为慈济的理念是教育不能等,要往下扎根,要把爱从小播种在他(孩子)心里面,这样孩子慢慢长大他内心就会有爱心存在,然后会影响四周的人。
台湾慈济对于教育的重视表明志愿精神的传递和延续不能等,而要从小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引导他(她)去思考,去感恩,去获得关爱他人的体验。通过从小播撒爱心的种子进行教育,让志愿精神向下扎根。这样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深刻地影响一个人,才能让志愿精神传递,才能让志愿服务普及并持久坚持。
(三)公信力――完全的付出和100%的信任
台湾慈济在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出上做到公开透明,在其网站上均列出各年度的服务成果,详细说明各类服务方案,实施内容、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实物捐款明细。在访谈中一些志工也谈到:
一些单位行政费用就要占到40%,而我们是百分百的应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正因为点滴都用到,所以会让志工越做越感动,这个公信力是一回事,但是对于每一位志工是很大的力量。
为什么会找慈济,是因为那时候其实我对慈济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只知道慈济是这样子,知道他捐款归捐款,我所募的款一分一毫都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像我去四川赈灾,费用可能是三千多四千多,食衣住行是要自己另外付费,不是说回来之后再请公款。我就觉得第一个我们所捐的款可以知道在哪里,你也知道可能有些慈善机构内部作业是可以请公款,那我愿意信任慈济,他里面的氛围大家也都是很喜欢的,就像一个家的感觉。
台湾慈济将募款服务进行公开透明的运作,在社会中建立起公信力,同时也赢得了志工的充分信任。志工的信任感一旦形成就必然推动志工在投入服务的过程中更加愿意真诚地付出,通过在一个值得信任的组织中“欢喜做”,志工不仅找到了归属感,更能渐渐培养起志愿精神。
(四)礼仪和仪式――手心向上与手心向下
笔者进行采访调查工作的其中一个现场――台湾慈济冬令物资发放厦门市翔安新圩点,我们观察到当慈济志工在向感恩户发放物资时都会统一弯身递送物品并合十掌表示感恩和祝福。那么作为礼仪和仪式的这些行为方式究竟是为了传递出一种什么理念或是精神呢?在访谈中志工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我们慈济是这样啦,我们去帮助他,他是手心向上,他只是一时的困难,我们是要去救他的心,让他也能手心向下去帮助别人,这个善的种子爱的种子就能传播出去了,所以你看我们去冬令发放我们是90度鞠躬,为什么,因为你也会顾虑到人家的自尊。
慈济志工见到其他人都会合十掌道声感恩这里蕴含什么意思呢?我们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用的东西,所吃的饭菜都是由所有人的付出你才会享受到,所以你身边的人都是你应该感恩的人。
从现场观察和访谈中不难理解,不管是手心向上与手心向下的释义,还是90度鞠躬,抑或是合十掌道感恩和祝福。这些仪式和礼仪作为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其意义并不单单停留于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而是存在于慈济这个集体中,用来培植和塑造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心灵状态,间接地告诉志工在志愿服务助人利他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感恩他人,这样志愿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志工。
(五)台湾志愿精神的内涵
本文前部分曾引用丁元竹学者对志愿精神的定义,而这一强调自愿、不为报酬和收入、公众参与、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也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同。但在访谈、观察以及亲身体验志工服务之后,笔者对台湾志工眼中的志愿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尽管志愿精神同样也包含自愿、利他亲社会、不计报酬等因素,但它的所指有了更广阔的延展,既强调传统道德文化的回归、又重视志愿服务过程中施者与受者的感恩心,更特别的是强调了在服务过程中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反思生命的反省心。扩展后的志愿精神不仅内涵更为丰富,而且在付出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使参与者从中获得思考,获得成长,更具有感召力。这也是台湾民众不分阶层,不分地位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讨论与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台湾慈济在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的做法为培养启发志工的志愿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通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强调传统道德文化以及志工的自我反思,使志工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欢喜做、甘愿受”,并自觉地内化志愿精神,将其作为指引自身志愿参与的精神动力。反观大陆地区的志愿服务和所倡导的志愿精神我们发现,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者的队伍和对志愿精神的关注度在进一步扩大和提高,而像“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和榜样也鼓舞着志愿者积极参与、助人奉献。据统计,2008年全国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已近亿人。但事实上大陆地区的志愿者培养和志愿精神的倡导仍值得反思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志愿精神的倡导力度不够,单纯局限于强调助人为乐的志愿精神往往留于口号、止于形式。另一方面,志愿活动的自愿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涂敏霞在其对广州市民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调查中就得到有8%的志愿参与是因为政府的号召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涂敏霞,1998),丁元竹指出强制性劳动不能视为志愿活动,但是因为涉及报酬因素,这里还存在一个灰色区域(丁元竹,2001)。可以说这样的志愿精神很难使志愿者收获真正的感动和体会,没有坚实的自觉的志愿精神作为支撑和服务的动力,实践中的志愿服务就很难长期、持久地开展。举个例子,在美国,每年有约55%的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周每人3.5小时;英国是48%,平均每周3.2小时;韩国有14%的成年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周每人2.2小时(丁元竹,2001)。而我们的志愿服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型活动的组织上,带有官方色彩。在访谈中厦门市慈善总会会长蔡景祥先生就指出:
志愿者到处都在搞,各部门都在做,作秀的多,我感觉实际解决问题少。还有我们缺乏培训,现在就是报名呀什么的组织去志愿服务一个什么活动,活动结束就没啦。还有我们的志愿者多用在大的活动,(例如)开“九八”(九八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马拉松,那个戴红帽子的志愿者很多,这也是一种公益活动。但是平时志愿者深入到生活中去的很少,你有没有感觉啊,实际的志愿者他应是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去帮助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倡导务实的志愿精神使之为志愿者接受并内化于心呢?虽然台湾慈济的运作模式和理念目标并未能完全和大陆本土一致,一些服务领域和做法也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通过采访台湾慈济志工以及近距离观察台湾志工的做法和思维方式,也使我们意识到台湾志工在传递继承志愿精神时所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这为本文提供以下几点反思:
(一)重拾传统道德文化
在进行调查访谈工作中一位受访志工说的一段话让笔者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表述的:
我想回归到一个蛮重要的观念,为何做志工就要先探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会去思考这个,才会选择走这条路。人有两件事是不能不做的,一个是如何去行孝去回报,生命得来不易就需要回报父母亲,所谓孝顺。第二个就是要去行善。为何要行善,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你能够慢慢的接受教育,在一个很有规矩的社会体系内生存,这不是你个人能做的,事实上这个社会也在培育你,养育你,所以我们要对父母孝顺,回馈社会,那这个确定了我们就可以谈志工了。
可见,在志工眼中,选择从事志工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在于对孝和善的尊崇。这实际上反映了志愿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受传统道德的引导和鼓舞。在证严法师给志工的静思语录中同样也体现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回归和渗透。复旦大学的于海教授曾经区分了中国传统道德与志愿精神的不同,认为前者是在传统伦理社会中形成的具体人伦道德及其引申,它们都是指向熟人社会的:而志愿精神主要是对与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他人的利他贡献,源于宗教的慈善传统,是普世主义和抽象的博爱原则,这正是中国的特殊主义道德传统所缺乏的(安国启,2002)。与将现代志愿精神同传统慈善观念抽离的观点不同,台湾慈济所倡导的现代志愿精神正是注入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观念。通过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中挖掘适合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和资源,将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以及传统道德文化连接起来自然而然地启发出志工对于伦理的思考,对于价值观的重新选择,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志愿精神也就逐渐在内心中生根滋长。因而对于大陆地区志愿精神的传递和延续而言,我们需要重拾传统道德文化,打破志愿精神与传统道德文化的界限,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挖掘适合志愿精神的要素将其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