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通过“道德讲堂”建设普及道德理念,搭建师生道德建设新载体,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我校师生道德素质。

二、工作目标

道德讲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通过“道德讲堂”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为构建“全球眼光、全国示范、全省一流”的市州开放大学提供思想道德保障。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道德讲堂”建设组织领导,成立电大“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四、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建设以“礼仪”为核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为核心,主要包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勇于献身等;

家庭美德建设以“和睦”为核心,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子女、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个人品德建设以“友善”为核心,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五、工作要求

1.有计划。每次“道德讲堂”要求主题鲜明,开展前要出台具体的活动计划安排。要求从3月份起,每个月在教职工中开展“道德讲堂”1次,由党政办公室牵头;每个月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讲堂”2-3次,由开放教育处、网络职校牵头;每个月在社区中开展“道德讲堂”1次,由终身教育处牵头。

2.有场地。原则上要求教职工“道德讲堂”在学校615会议室进行,班级、课堂、社区开展由主管部门自行安排专门场地。

3.有队伍。每次活动要求主持人2人以上,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选择一批道德践行的先进人物,固定一批专业道德宣讲员,不断充实有讲述愿望的人员,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

4.有流程。严格按照“唱歌曲、看视频、学模范、诵经典、问自己、谈感悟”的标准环节进行,可适当增加环节,即6+N。

5.有总结。每次活动后要由专人负责将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活动台账,包括图片、音像资料统一整理、归档。

6.有专栏。在学校网站主页开辟道德讲堂专栏,将所有文字材料、图片、音像资料统一上传,生动记录学校每次“道德讲堂”开展情况,充分展现我校“道德讲堂”活动的特色与水平。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物质保障。结合实际开辟“道德讲堂”场所,并确保物资、经费的落实,由党政办公室统一协调、落实。

2.加强技术保障。教务处要为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类技术指导,包括音像设备的调试、电子屏的宣传、主页专栏的开发。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本质安全理念;建筑防火;应用设计

1、本质安全的内涵

本质安全的理念由来已久,它由最初的电气设备自主防爆结构设计,通过逐步的完善及演变发展成今天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全面应用的一种现代安全理念。扩展后的本质安全理念由传统狭义的设备、工具、设施及生产工艺内在含有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扩展到当今更广义的层面上。现代的本质安全设计理念产生的设计模型具有自动防范及自动控制的安全保护能力,即使操作人员存在不安全的行为、发生错误的操作,或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该模式也能通过自我调节保护功能排除故障,使系统恢复正常。可以说这种广义的本质安全理念是依据前辈们成功设计经验的不断创新,该系统使操作人员、机器设备、环境掌控与管理手段在高度的统一环境中形成了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的先进模式。

2、建筑本质安全防火设计的核心

科学的安全设计能增加建筑本质安全的防火能力,因此我们可从建筑的着火可燃物、助燃物及引燃点等环节入手,站在战略化的宏观角度从源头入手、在时间及空间上全方位的防控火灾的发生。另外,一旦火灾发生时我们则可通过本质安全的防火设计,使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大范围火灾滋生、蔓延与扩散,从而有效的降低火灾引起的巨大损失。再者建筑本质安全的防火设计还应将重点延伸到对火灾发生时的毒气、烟雾控制以及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空间、足够安全的建筑设施帮助逃生,引导大面积人员的疏散,为救火人员提供便利的辅助设施及场所等。当然,本质安全防火的设计还需为建筑配备必要的灭火装置、强化其控制火灾的功能,从而当火灾刚一发生时就能通过自动救火装置的启动将大范围的建筑火灾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消除火灾、消除安全隐患的最终目的。

3、本质安全防火设计的科学措施

3、1严格控制、有效降低火灾荷载

火灾的发生罪魁祸首就是可燃物,只有可燃物的大面积燃烧才会引发火灾,因此,在建筑安全防火设计的建筑材料使用中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严禁使用易燃材料、可燃材料,如果没有不燃材料则使用难燃材料的原则,即使当必须使用可燃材料时也要通过阻燃处理后方可使用。除了建筑材料严禁使用易燃、可燃物之外,对于房屋的装修材料设计使用上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易燃、可燃材料的使用,首先可在房屋装修、装饰的环节减少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可燃材料的使用量,其次还要控制房屋内对家具材质的选择,尽可能的选用一些难燃、不然的材料设计家具或减少可燃材料的使用,尤其杜绝选用材料成分中富含聚氨醋泡沫或海绵等。

3、2合理设计建筑防火及控烟设施

为了有效的降低建筑火灾发生率,我们可通过合理设置建筑防火墙、隔火墙、防火带的方式提高建筑的防火能力,并合理的划分防火分区。通过以上设计措施的建立可使建筑物提控制火灾在最低范围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的能力。因此在本质安全的设计中我们不能仅单纯的为了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而进行简单的防火区面积达标划分,而是应结合不同的建筑实际情况、同一建筑的不同使用性质、服务类别、不同的火灾危险因素区域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从而杜绝防火分区互相影响的情况发生。再者合理的设计及划分建筑防火分区、选用科学的设计方式进行控烟、排烟设计也是提高建筑物防火、自控能力的重要保证。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大量烟气窒息而死,从这一现实我们不难看出,对火灾烟气的防范与控制是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设计中我们应结合有效的防火分区进行防烟区域的划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火灾烟气蔓延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应科学的选取排烟方式强化建筑及时排烟、散烟的能力。一般意义上讲,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均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没有充分的重视如何加快建筑排烟速度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引发建筑火灾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往往一场小火就会造成大范围的人员损失,面对这样不科学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只有牢固树立防火、控烟、排烟的科学意识,并加大对建筑防烟、控烟的设计、投入力度,才能使可能发生火灾的地区充分减少、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死亡率降到最低。

3、3强化灭火系统效能、通过本质安全的设计保证充足的疏散时间

控制火灾的持续、大面积蔓延需要严密的建筑消防设备的扶持与自动灭火系统的完备设计。因此首先在建筑防火安全设计中我们应为各个防火通道、防火区域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栓、灭火器,从而达到有效、快速灭火的目的。同时,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投入,从而尽早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及建筑施工特点的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在傍晚发生时,很多人都处在睡梦中,错过了火灾的最佳逃生时间,造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损失。因此在强化建筑火灾疏散能力的设计环节上,我们首先应重视火灾报警系统、广播警示系统及火灾监控系统的完善,从而为人们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提出警告,唤醒他们尽早的发现火灾从而采取快速的自救、逃生手段。另外在建筑防火安全设计中还应注意对安全防火通道的合理布局,设立醒目的警示、应急的照明系统及疏导标识,从而通过畅通、科学的指引达到快速疏散人群的目的。

4、结语

安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深入人心,而其中以本质安全理念最能促进良好的建筑使用环境建设,使人们生活的长治久安、使人们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得到稳固的保护。因此本文从现代安全的理念出发,探讨了本质安全对指导建筑防火设计、应用的科学意义,深刻内涵及具体措施,意图通过从源头设计的科学完善有效的降低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率、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减少建筑火灾的危害程度,让上海高层火灾的悲剧不再重演。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3

一、目标任务

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5010个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作。主街道未硬化的3510个村,每村硬化一条主街道;已硬化一条主街道的1500个村,每村大修或再硬化一条主街道,长度1000米,宽度3.5米。

二、资金使用与管理

(一)资金来源。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共补助资金10.02亿元。其中,省交通运输厅从村村通或连村道路延伸补助资金中安排5.01亿元;省财政厅从5.01亿元一事一议资金中安排3.411亿元;省发改委从以工代赈资金中安排0.599亿元;省扶贫办从扶贫资金中安排0.6亿元;省国资委提供水泥2万吨、冀东水泥厂捐赠水泥10万吨,xx万吨水泥折合0.4亿元。

(二)分配原则

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每个帮扶村补助20万元,统筹分配省补资金和物资。首先,省发改委0.599亿元以工代赈资金分配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599个贫困村,每村10万元;省扶贫办0.6亿元资金分配到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的922个贫困村;其次,分配省财政厅3.411亿元一事一议资金;第三,省国资委落实的2万吨水泥分配给唐山市1万吨(河北钢铁集团、开滦集团各5000吨)、秦皇岛市5000吨(省建投)、邢台市5000吨(冀中能源);冀东水泥厂捐赠的10万吨水泥平均分配到唐山、承德、保定、邢台四市,每市2.5万吨;第四,省直有关部门将资金落实到项目后报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运输厅综合平衡5.01亿元交通补助资金,使每个帮扶村都达到20万元。

修建主街道资金不足部分,由县、乡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协调解决。

(三)资金拨付与管理。补助资金5月20日前拨付各设区市、直管县财政。资金使用由帮扶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驻村工作组组长签字确认,报帮扶项目所在乡(镇)审核,县交通运输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后,由县基层建设年办公室审核签字,报县财政局支付。项目开工后拨付补助资金的50%,竣工验收合格后全部拨付到位。

申请补助资金的主街道硬化项目,必须是驻村工作组入驻后主导修建,经县级交通运输部门验收符合要求。对于建设里程不足1公里的帮扶村的补助资金,可在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经县级交通部门提出意见,由县级财政在全县范围统筹调剂使用,调剂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村街道路硬化或延伸道路建设,确保全县道路建设规模。各帮扶村建设规模和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由各县交通运输部门报设区市交通运输局,各市汇总后报省交通运输厅备案。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主街道硬化的实施主体为乡(镇)政府和帮扶村“两委”。乡(镇)政府协调做好辖区内帮扶村建设项目的资金落实、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帮扶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组做好建设期间的各项协调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

全省的主街道硬化工作由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委农工部、省文明办、省国资委七个单位协调组织。其中,省交通运输厅为牵头单位。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并且明确一名厅领导负责此项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具体如下:

(一)省交通运输厅成立由厅长高金浩同志为组长,其他有关副厅级领导为副组长,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基层建设年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交通帮扶工作的总体谋划、组织推进和协调督导。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和项目办公室。活动办公室由刘广海副厅长牵头管理,办公室主任为厅人劳处处长唐建新,主要负责与省基层办的沟通联系和交通帮扶工作的宏观协调与管理。项目办公室由杨国华副厅长牵头管理,办公室主任为厅公路局局长王江帅,主要负责研究制定项目落实、督导检查和验收管理政策,建立项目进展定期报告和协调制度。同时,省交通运输厅成立11个专项督导组,每组由1名厅领导带队,定期进行督导。

(二)各设区市、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明确人员构成及主要职责。同时,实行市、县交通运输部门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包村包项目责任制。由设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从市、县交通运输部门抽调250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500个工作组,每组5人,协助驻村帮扶工作组做好帮扶村主街道硬化现场管理、技术指导与协调工作。

(三)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批、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工作。同时,指导乡镇或村“两委”组织项目招投标,督导乡、村“两委”做好项目实施。

四、建设标准

主街道硬化工程应坚持与连村道路、路网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庄综合整治相结合,充分考虑村内水网、管网需求,确保经济、实用、安全。

(一)路面宽度和厚度。路面宽度3.5米,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路面为主,路面面层厚度18厘米,水泥混凝土标号C25。原有路基条件好、交通量小的路段,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但路面厚度不得小于15厘米;对县乡公路过村路段等交通量大、重车多的路段要适当加厚。

根据交通量及组成,合理设置垫层或基层。可选择砂砾、矿渣等做垫层,水泥稳定砂砾、石灰土等做基层,经机械碾压压实,达到标准强调和技术标准。基层厚度一般为15厘米。

(二)附属设施。通过修筑排水沟、边沟、暗管等形式完善排水设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在车辆较多、人口密集的路段,设置路面减速带。工程完工后进行绿化,以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环境。

五、建设程序和保障措施

(一)项目审核。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根据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提出的主街道硬化项目,结合“村庄综合整治规划”和公路规范标准进行技术评审,组织施工图设计和审批,5月25日前完成。

(二)项目招标。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指导乡(镇)或村“两委”通过打捆招标或议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和廉政合同。施工单位要具备符合条件的主要施工人员和搅拌机、机械振捣、机械切缝、钢模板等主要机械设备。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所属的公路施工队伍要积极参与项目施工。

(三)质量管理。各参建单位要重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抓好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严把设计文件审批关、开工审查关、施工队伍关、原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和工程验收 “六道关”。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县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明确专(兼)职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组织)和监督人员,对主街道硬化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四)社会监督。县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和监督各参建单位落实农村公路“七公开”制度,公示建设里程、技术标准、施工单位、资金筹集、工程监理(工程监督)、工程验收等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村民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帮扶村“两委”要明确2-3名热心村民或老党员为村民质量监督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

(五)环境保护。施工单位在取土、取料、弃土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

六、完成时限与考核验收

主街道硬化工作列入省交通运输厅重点工作和考核内容。专项督导组和工作组要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并与其它建设项目挂钩。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程10月底前完工,11月底前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

项目验收由县级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县级有关单位参加。验收合格后,属于农村公路网规划的路线纳入全省公路统计范围进行管养,其它道路由乡镇和村“两委”明确人员进行管养。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4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的部署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xx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要求,县文明办决定端午节期间在全县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温情端午”主题活动。以“温情端午”为主题,在全县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着力增强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各地各单位要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开展民俗知识讲座,举办关爱老人、包粽子送温情、远足登山、美化乡村等活动。

2.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县属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宣传端午节庆习俗,引导群众了解端午文化,感悟爱国精神。各地各单位要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利用各类文化阵地,深入基层,充分宣传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地、各文明单位、各学校要带头组织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依托社区活动广场,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访、慰问等活动,组织他们参加端午期间的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向辖区内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送粽子、生活日用品等,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5.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以普及端午传统习俗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科普卫生知识宣传、民俗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清洁城乡 美丽家园”为主题,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清理牛皮癣等活动。

三、活动要求

(一)组织群众参与。各地、各单位要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广大市民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发挥阵地作用。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基地和各自阵地的作用,精心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节日庆祝活动。

(三)做好资料归档。各地、各单位开展活动的图片、总结,请于6月1日下午下班前报送县文明办,联系电话:xx,邮箱:xx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5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省文明委决定2008年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事项目(以下简称“十件实事”)。为切实将实事项目落实到位,现就做好2008年“十件实事”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及时贯彻部署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奥运之年,这些都赋予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内涵。各地、各部门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促进全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深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省委确定抓好“十件实事”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际,及时研究部署,深入宣传动员,切实保证“十件实事”顺利实施。

二、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精心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从强化组织、保证经费入手,突出“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丰富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关注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等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载体,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保证实事项目落到实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工作进程和目标要求。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发挥优势,积极配合。各地要在认真配合做好“十件实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各类富有地域特色的实事好事,力求工作有载体、有抓手、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

三、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形成工作合力

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范文6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我校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明礼诚信”研究》课题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调查规划阶段。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求,以及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了解适合时代特征的道德教育新途径,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课题研究的计划与实施方案。

小范围实验阶段。学校成立“明礼诚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实验小组,组织“明礼诚信”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将课题研究的活动和实验渗透到平时的学校、班级工作之中;同时,我们在初一(10)班和初一(12)班两个实验班率先开展活动。

实验扩大阶段。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明礼诚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决定将原实验对象从初一(10)班、初一(12)班拓展到全校。

实验反思与改进阶段。根据我校制定的“明礼诚信”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我们依据“科学性、实践性、渗透性、点面结合”的原则,加强教育方案的落实,比较实验与实践效果,反思研究策略,及时进行经验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明礼诚信”道德教育研究之风。

交流推广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后,我校举行了福建省青少年道德建设“明礼诚信”课题市级示范结题报告会,来自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各兄弟实验学校的近1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我校展示、交流的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受到广大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实践提高阶段。本阶段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明礼诚信”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实践“明礼诚信”的自觉性及这方面的动力和能力;验证学校诚信教育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适当调整学生明礼诚信教育的实施方法;形成适合我省中小学生“明礼诚信”教育的系列活动方案。

成果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整理、出版“明礼诚信”课题研究系列材料等。

二、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道德建设“明礼诚信”研究》课题成果是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各种优化的社会资源创新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网络,转变认知型的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并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构建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品德培养体系,积极创建学校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模式及保障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德育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

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品德教育工作模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行为中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学会做人;从热爱学校及周围环境做起,形成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形成其探索能力。这让学生们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共同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等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采用“三主两渗透”的教育方式。“三主”指的是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的特有教育功能;“两渗透”是指道德教育要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去中,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效果

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者队伍。这是一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他们以教书育人为使命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找准“明礼诚信”教育的切入口,目标明、过程实、效果好,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初步构建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我校的《城东中学学生一日规》《学生行为规范考核细则》《学生“明礼诚信”道德规范层次要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习惯养成要求。这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提高了教师对“明礼、诚信”教育的信心。

组织编写《“明礼诚信”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选》,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无论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还是对教师的为人师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形成诚信的品质,对其学习、生活、交往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不但注意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明礼诚信意识,也注意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师生互相鼓励,共同提高认识,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开通《城中论坛》《德育之窗》《教师主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强大优势实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收集汇编“明礼诚信”教育的优秀案例、“明礼诚信”课题研究论文、学生小论文若干本。这些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生动材料,为学校深入开展“明礼诚信”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明礼诚信”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德育的三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不但注重在校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且还积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以至达成共识,努力实现家校教育的和谐统一。我们把三方面(学校、家长、学生)力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家长会、班队活动、讲诚信故事比赛等形式,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德育效果更加显著,家庭教育也更科学了。

2002年3月以来,我校德育工作先后获省、市级以上荣誉共25项。泉州市达标中小学校对我校开展的“明礼诚信”课题研究成果也予以充分肯定:城东中学该课题研究成果丰富,其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与开发的“明礼诚信”学习材料,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青少年道德建设教育“明礼诚信”研究》课题是在学校德育工作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学生文明行为在新时期的具体内容,中学生养成习惯教育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实践探究。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构建信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模式,创立“三主两渗透”的教育方法,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理论和学生道德发展与形成理论的研究,为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观念和新思想。课题研究成果如“明礼诚信”的国旗下讲话、班会教案、养成教育活动设计、“班网”、《学生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迪与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