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环境;解决问题;能力;关系

调查中已经知道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要对这一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达到使小学生在数学这一科目中有更好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的分析

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课堂环境可以分为创新型、中间型和传统型三种。其中在创新型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的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强,中间型课堂中学生的解决能力偏弱,而传统型课堂环境中学习的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差。甚至可以说他们几乎就是依赖着老师进行学习,离开老师他们很少有人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

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具体指的是在独立的情况下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它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对他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他只能在老师的解答或者有父母帮助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可怕的,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遇到一个新的题型而旁边也没有其他可以对这种题型进行讲解的人的话,他就不会做这种题型,如果是平时还好,如果是在比较重要的考试中的话,这个孩子一定会后悔的。所以说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可以说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好的数学课堂环境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下面本文将对这一话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其一,在不同的数学课堂环境里学习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文中提到过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三种教学环境,创新型教学最能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尽量把课堂转化成创新型课堂。

例如,当老师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授课的时候,我们要对课堂进行创新。可在黑板或者多媒体上出一些除法题,中间要夹杂一两道有余数的除法,而不是直接去传授,让同学们进行研究,然后说出自己的研究结果,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

其二,好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大部分的决定因素是老师,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如果我们只是提出要讲解的问题,而让学生回家对自己家里的时钟进行观察,自己得出结论。到了课堂上所有人一起对结论进行分析,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好的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必须要去做的事情。那么就让老师给小学生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锐,马云鹏.小学教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J].社会科学,2009(12).

[2]林志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J].社会科学,2013(04).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2

  1. 指标体系   

 利用CiteSpace对以往研究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与课堂学习环境共现的关键词有“教师支持”、“合作学习”、“课堂参与”、“生生互动”、“信息化环境”、“多媒体”等。鉴于此,本文将课堂学习环境划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其中主观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客观环境包括时空环境、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如表1所示。  

 2.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指标体系设计了封闭式问卷,共18道题。在调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中学生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现状,以及不同年级、学校之间的差异性,笔者分别选取了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北京市第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九中学4所中学,兼顾初、高中,示范校、非示范校,完成有效问卷309份。最后,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检测问卷的信度,我们将三级指标平均分输人到SPSS中,发现Cronhach's Alpha值为0.793 ,说明本次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的指标体系细分为6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应3道题。为精确量化结果,采用五点法依沙对“不符合”、“不太符合”、“不大确定”、“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按1-5分赋值进行统计分析。将杉验值设定为4,对三级指标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得到表2。

由表2可知,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纤环境、时空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各个学校在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中的H;空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相较而言,设施环境还有待改善。可见,当前课堂设施质量轰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环境的一大因素. 

3. 北京市初、高中物理课堂学习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2-0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全新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开展以提升公民综合环境素质为目标的环境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环境素质教育。

一、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

1.加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大变革。要实现这种变革,必须加强以提升公民环境素质、增强环境意识为主要目标的环境素质教育。迅猛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承担起环境教育的责任。高等职业教育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不同的专门人才,尽管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在不同层次上都会与环境问题相关联,他们的环境意识、操作方式、环保技能和行为规范将直接对环境产生影响。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及良好行为规范的确立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环境素质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其对环境负责的理念并自觉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行动中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进而推动全社会、全民环境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不仅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

2.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科学发展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多地重视对高职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的环境素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环境素质教育过程中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行脱节,环境素质教育的外部氛围欠缺,没有真正形成教育大合力,因此,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急需新的理论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环境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教育的方法要符合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要求,而且环境素质教育的途径也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和统筹兼顾的要求。环境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应统筹各方教育力量,构筑开放的全社会教育资源网络,共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高职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提高环境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对高职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新的特点。

1.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人本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职大学生综合环境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因此要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到环境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蕴含人本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关键,也是做好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工作的前提。

2.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时代性。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环境素质教育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动态领域,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关注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需求,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使环境素质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3.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环境素质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那种局限于课堂讲授、满足于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环境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将环境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类实践活动中,渗透到工学交替、课程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环境科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愿望,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

4.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性表现在:首先,环境素质教育不仅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还涉及社会科学及人的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是多学科的综合教育,需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和方法,使学生从整体角度获得全面的环境意识、知识及技能,形成综合的环境观;其次,环境素质教育作为一项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某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学校、家庭、实训基地等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

1.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确立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目标。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素质教育是一项基本的素质教育,综合环境素质的养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丰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以把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层面。树立人类与自然界互相依存的意识、环境与发展互相协调的意识、遵守环境法制的意识,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及环境伦理观。知识技能层面。掌握必备的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环境信息的技能、分析、解决、评价环境问题的技能。行为层面。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保护与改善环境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探究解决,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逐步形成对环境友好的行为习惯。

2.树立“以生为本”的环境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传统的环境教育教学方式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忽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良好环境素质的形成。以学生为本,既要求教师将社会所需要的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更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职业技术型人才,其思维特点更倾向于直观、形象性思维,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在环境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激发起学生内在的需求,将环境意识和行为提升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要求。

3.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的环境素质教育体系。环境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组成环境素质教育合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学校作为承担环境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将环境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各日常教学、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教职员工自身的环境素质,重视环境素质教育机制的完善。学校应将环境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如开设专业选修课、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素质教育等。结合行业特点,强化环境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应将环境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日常考核,定期检查和监督。

家庭环境素质教育,占主要地位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意识、行为上的引导,父母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家长应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培养子女热爱环境、尊重自然的情感和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环境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一大课堂。一方面,环境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如在教育部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社区、生态企业建立多种类型的环境教育活动基地;充分利用媒体的辐射效应,建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环境宣传网络体系;加强与各类环保组织的交流,吸收学校环保志愿者加入其中等。另一方面,学生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环境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增强学生的环境使命感。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社区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拓展环境素质教育实践途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环境知识为社会服务,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美化和宣传教育活动,组建环保夏令营,进行环境污染调查等。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技能,还能巩固已有的环境意识,自觉增强环境责任,培养正确的环境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总之,环境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环境素质教育,把高职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环境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2003,(5):42.

[2]丁淑杰,徐平,刘京中.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8):166.

[3]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5,(11):5.

[4]廖柏明.环境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23):165.

[5]周谷平,朱绍英.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96.

[6]刘春元.中、美、日三国“学校—社区”环境教育模式之比较与思考[J].2010,(8):154.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计算机选修课;教学;优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深入渗透了教育等多个领域。为了推进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国家提出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针,也受到了各大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全面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基础要求之一,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选修课,以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但就各院校计算机选修课的开展情况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以教育信息化为思路,探讨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的优化途径,改善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1教育信息化概述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推行新型教育计划,开始走多元化人才培养,凸显高校办学思想与特色,增强文化素质教育,实现自然、人文等学科互融,提升基础知识、理论、技能比重,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等现代化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工程”,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

所谓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的统一计划、组织下,借助于诸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软、硬件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信息化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的全过程中,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但我国教育信息化仍亟待推进,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推动力。

2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与困境分析

纵观当前高校计算机选修课开设情况,选修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据调查,高校计算机各类课程占据所有选修课约11%~32%,由此可见,计算机选修课在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十分受欢迎。但是,就高校授课质量回馈而言,大学生对于计算机选修课的满意程度并不十分理想,无论是缺课率,还是缺考率都在选修课中占据较高的水平,在高校网络开展的公开课人气排名中,计算机课程也鲜有前列者。由此可见,高校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计算机选修课发展也陷入了困境,主要是由于如下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2.1教学内容不完善

据调查,对于计算机知识而言,大学生最希望获取如下两大部分:一是最前沿的技术与发展动向,此部分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对其未来发展给予帮助;二是实用性应用与操作知识,包括flash设计、Photoshop的使用、网络知识等。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课程内容仍依赖于书本,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过多帮助。

2.2教学方式单一化

虽然多数高校计算机选修课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高校教职工、教务处等对于选修课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也难以提供诸如网络设施、机房等的支持,但这样的环境对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培养、技术演示等都不可或缺,因而导致多媒体成为屏幕教科书,计算机课程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示课。

2.3考核方式落后

当前,计算机选修课考核仍多采用笔试为主、论文为辅的模式,很多都未将实际操作纳入考核标准中,这导致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计算机课程成为理论课程,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无法使其施展自己的真实水平,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优化计算机选修课教育的途径

3.1依托教育信息化技术,完善课程教学方案

如今,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普及,资源建设、整合依然有待加强。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高校计算机选修课程教师要求必须全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二级考试,确保其掌握足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如教师教案应当打破传统的PPT模式,可利用软件,如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Flash,Dreamweaver等进行教案制作,通过信息技术改善传统、单调、乏味的PPT,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教学质量。

3.2利用多媒体设施,规范机房教学模式

高校应加快引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增设机房等计算机选修课程教学所需设施,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实用计算机技能。例如,计算机选修课授课可以安排在多媒体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凌波教学系统”等进行授课。教学时通过“凌波教学系统”的屏幕进行广播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思考和学习,还可依据教师下发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并提交作业,有困惑时还可与老师进行沟通。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上机时间,学校实践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的上机环境,方便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实践,为学生的兴趣发展与计算机能力拓展提供支持。

3.3依托校园网,构建互动式学习网站

借助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等,构建计算机选修课互动学习网站,为教师、学生等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全面覆盖了课程建设、学习、社区学习、课程管理等多项功能,教师可利用其进行课程循环建设,进行活动式学习活动的组织,学生可利用该平台登录课程网站,开展互动学习,进行学习话题讨论、也可查找资料及学习记录,进入社区进行心得分享和交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答疑互动板块,教师可通过该平台答疑,每周对答疑时间进行公布等,学生可互相答疑,也可在线与教师沟通,与其他学生讨论。

3.4依托考试软件,实现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

计算机这门学科是一项实践应用、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因此,考核时必须将实践操作作为指标,对于传统单一化笔试而言,无法真正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以衡量,因此,学校可以加快引进计算机考试系统,促进理论、实践考试的一体化、规范化,弥补传统考核系统的缺陷。通过全过程机考,分别从客观题、操作题两大方面着手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题目可从题库中进行抽取,考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分,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笔试评分过程,将教师从中解放出来,也保障了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5

【关键字】血糖变异性;神经内科;相关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68-02

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普遍都存在着血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得高血糖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导致预后效果下降[1]。通过研究发现血糖与病理产物两者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影响。在本次的研究中,为了对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分析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提供更有力的依据,选取了我院收治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186例进行了观察,并对得到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186例,且对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了定期的血糖监测。其中生存组有126例,死亡组60例,患者年龄在55到86岁之间,其中有男96例,女90例,住院时间为26到40天。此外患者中有脑出血患者89例,脑血栓患者87例,颅内高压患者10例,,并且排除了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此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入院期间的血糖数值进行统计[2],仔细观察个血糖指标情况,各项指标包括:初始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以及血糖变异系数。然后采用工作特征曲线对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及各血糖指标之间诊断的准确性等进行观察,诊断标准:在0.5以下则说明诊断无意义;在0.5-0.7之间说明诊断意义较低;在0.7-0.9之间则说明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准确性较高。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所得到的计量数据进行用 ±S来表示,对所得到的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查[3],发现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即P

3 讨论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同时神经内科中危重症患者的数量也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近些年来,通过研究证实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差与雪天波动情况有着明显的关系,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会越大所以尽早改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高糖状态,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5]。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186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情况与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在血糖标准差、初始血糖以及血糖变异系数等方面的数据明显的高于生存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

参考文献

[1] 张雪莲,陆菊明,萧建中,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糖和血糖变异系数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2(1):164-169.

[2] 詹俊鲲,李文俊,张平,等.血糖波动及其控制欲老年内科危重症短期死亡率的关系[J]. 中国医学现代杂志,2012,21(4):503-506.

[3] 王强,程勇,汪兵,等.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J].循环学杂志,2013,22(3):37-38,41.

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 矛盾观;系统观;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228-02

建筑的设计,不应完全成为计者个人的任意发挥,也不应停留局限于各种理论瞎子摸象式各执一词、莫衷一设是的指导,必须有严密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是本专业的设计和研究人员长期努力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当前,为达到这种科学性所进行的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着这祥一些困难:一、这一专业兼具社会性、艺术性、工程性等多种性质,其工作处理对象既有自然、特质材料,也有社会、文化、厉史以至人类心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其工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成果也是多种物质、劳动、信息的集聚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实践的复杂多样性,加大了科学提炼、分析、总结的难度。二、在这一专业领域中各种理论和主义层出不穷,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生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的渗入,新兴边缘学科如建筑人类学、城市生态学等的产生和发展,虽然为这一传统领域的理论进步带来了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但也确实使专业人员,尤其是直接从事实践的设计人员应接不暇,无所适从。理论的繁杂,妨碍了这一领域内基本观念和立场的形成与确立,从而使这一领域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框架。三、时代的飞速发展,使这一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理论指导未来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应仅仅是在过去的实践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理论,而应是建立在一整套相对稳定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基础上的方法论。

针对以上的困难,我们认为,有必要抓住这一领域内的主要的矛盾,作基本立场和观点的考察。在此,我们选择了环境与人的关系问题作为分析研究的焦点。对建筑认识的焦点由形式到空间到环境,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它不断地从实践上接近于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空间环境这一本质内容。在环境观的大前提下,新的理论和新的进展又不断完善和提高着我们对于这一范畴的认识。环境不仅指物质方面的形式、空间,还包括了它同时负载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模式、逻辑、观念等。这些内容,决定了环境绝不仅是简单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无生命的人造体,而应同时是一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反映,具有它社会、文化上的意义,是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它的考察,就不应限于形式美、结构合理等一般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分析,而应向上考察它的存在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向下考察它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使用者—人。人是使建筑作为环境区别于雕塑、绘画等艺术创作而成为社会产品的最关键的因素。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城规学、建筑学、生态学、心理学、美学以至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中都有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释。对这一对关系的总体上的认识,不应只是各种具体关系的简单罗列,而应是通过特定的立场,作科学的分类和综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和系统的观念。以下是我们提出的看待建筑中环境与人关系的三种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