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1

【关键词】生态;技术;法兰克福学派

自从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在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研究生态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对生态的解读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思想的不断碰撞,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生态学的理解,而且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理论的研究建设。在这些学者眼里,如何看待技术对于生态问题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国内学者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一部分学者认为在生态的看法上与法兰克福学派是有区别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是超阶级的力量,统治了整个社会,但生态的观点则不同,它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另一部分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态认为是生态问题的产生其根本是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而它本身没有错。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关于技术的看法,产生了某种回归,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科学技术产生了异化,在社会生活的总体中毫无限制的发展,一来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来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下面我们对这三类观点做一个综述分析。

从一些方面来看,生态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们将技术认作是合理的,并且统治一切的。事实上,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控制力量,的确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理论学家认为正是它欺骗性的造成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掩盖了其本质上的对于生态的不合理性”,这是他们站在政治的立场上指出的。然而生态学则认为,虽然技术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牺牲,但不能没有技术,环境保护不能离开人的尺度,不能放弃理性思维。技术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看出,法兰克福学派是从技术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生态是从生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哲学逻辑哲学基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在谈论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当代的资本主义看法的时候,张一兵教授在《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一文中,认为“当他们(法兰克福学派)把生态学批评科学技术对自然对象的过度伤害的有限否定,片面地夸大为对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否定,也就走进了泥潭,从而根本背离了科学历史观”。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假如彻底否定技术,则背离了,批判它不能与发展生产力相对立起来,的根本前提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在张一兵教授看来,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技术的消极的看法是不尽合理的。在生态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关注的只是它的进步,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正确取向的理性批判。

陈学明在其文章《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提到:“技术仅仅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真正导致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地盘剥的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的观念,也就是使用技术的人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技术背后隐藏的秘密,就能清楚的了解到技术本身没有对于错之分,他认为技术并不存在“负面作用”或者“正面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很多人对于技术的理解只限于它控制了自然,但是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背后的更加深层的东西”。陈学明说,生态危机的产生并不一定在于技术本身,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对生态造成了影响。我们在认识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人类在使用它的同时,异化了技术的真正初衷,在此,人类的意识形态观念以及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何萍教授在《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哲学评析》一文中,对技术的看法也是喜忧参半,技术的发展的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认为想要从过去的马哲中的技术决定论脱离开来,我们就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到生产过程中,以此既可以维持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避免了走入技术决定论。何萍教授提出了将“文化”这一全新概念纳入到生产过程中。生态主义者认为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是受到技术的制约,同时也是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各个地区的文化,地区的历史发展,语言等等,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技术运用中,制度基础决定了的技术运用的方向,进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运用同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西方生态学理论的共同特点。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控制和社会实际发展,实际上有着一定的不一致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产生,必是由于外部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技术对于自然和人的同时控制,从而导致走向非理性运用的技术。王雨辰教授认为它带来的生态危机更多的是人类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并且认为是我们人类非理性地看待和运用它,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加深了生态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专家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技术导向型的发展,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的工业革命,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提升了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这是因为效率的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例如,在发达工业国家最先研制出的高速铁路,提高了物流效率,促使生产力高速发展,然而并没有阻止高速铁路在各个国家的大量建设。所以,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是万能的,只要社会的基本制度是资本主义不变,不管我们经济增长方式是什么,不管利用什么样的技术等,生态危机都不能克服。”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关注的如何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家只会关注那些能带来巨大利润的能源。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内讨论如何环保,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赵卯生和杨晓芳两位教授在《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一文中,深层次的解读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来蒙蔽他不断破坏环境的谎言的,证明了资本主义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他认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反而增加了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源利用率的增加,虽然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实现单位资源的高利用率的产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会引发该产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所以许多案例已经很明显的指出,无论生产技术的革新是多么的生态化,新的经济模式的产生都会导致消费的增长,导致生产的扩大化。所以把节约能源的利用与减少消费等同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混淆视听的。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但是却抵挡不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对于煤炭的大量的无节制的开采。

郭剑仁教授指出“无论技术如何改良,不管是将技术纳入到什么范畴之中(如把环境、资源纳入市场和价格调节之中等措施),都不能真正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郭剑仁提出必须运用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挖掘资本主义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其资本家他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不会去考虑保护环境的,从而忽视对环境的关注,在获取生产力的同时破坏了大自然。所以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将环境评价,以及资源管理同时作为政府的政策调控范围内,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人人自由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上两类观点基本上还是可以划归为技术中性论,而另一些生态者则明确反对这种观点,又转向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资本社会发展中,科技日益变成统治的工具,而无产阶级无力改变这种情况。科技在地位上的这些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高兹和莱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高兹把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劳动组织都必须有生产技术和统治技术,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者,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高兹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的技术,无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任何的改变,也不能提高工人的生存现状。他认为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象,关键就在于在对生产的源头劳动进行重新分配,因为作为生产力的创造者工人并不拥有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好处,而恰恰相反的是,作为劳动者的工人反而要被机器所排挤,工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破坏力,解放了工人同时也导致了技术的异化。

从莱斯“自然的控制”一文中也可以得出“技术异化”这种观点。莱斯认为“控制自然”这个观念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然而对自然进而对人的控制是通过技术完成的。人们通过技术来实现控制自然以及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并且对人们日常生活日益产生影响。同时,无产阶级无力改变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对技术的统治,从而实现对自然和对人的不断的统治加剧,并且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的因素。不仅是这样,莱斯还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技术的毫无节制毫无理由的发展,对我们人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在地位上的这种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

总的来说,在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中,人们所认为的自然界是被技术所控制的,但是这只是技术的不合理利用的极少数现象,相比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的同时,不应当否定它的积极作用。上述学者们的观点为理解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生态学者都对它持谨慎的乐观主义态度,他们厌恶那些脱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来讨论技术的所谓“罪恶”的一类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造成了生态问题,并相信人类完全有可能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社会控制。从而使西方研究真正有效地推进中国生态理论建设,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对于我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合理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关于人与自然·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哲学辨识[J].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2]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 王雨辰.北美生态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J].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4] 解保军,李建军.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 赵卯生,杨晓芳.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J].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

[6] 郭剑仁.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美国生态学及其内部争论析评[J].研究,2007年第10期.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2

[关键词]生态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5-03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与人类和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息息相关。[1]目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培养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完成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3][4]开展实践教学是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耦合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试验场。[5][6][7]林业院校具有深厚的林学背景,如何更好地发挥林业院校特色,推动林业院校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水平,是提高林业院校生态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态学是以生物学、地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一)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应试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年青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不足,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教学,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知识理解留于表面,甚至存在盲区。许多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不科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检查也只针对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及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则很少关注。此外,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人员偏少,一位任课教师要承担1个甚至多个班级的实习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种教学思维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严重短缺,实践教学队伍人员偏少,实践教学过程敷衍化和形式化。这是大学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差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单一课程为依托,自成体系。这种单科的实验实习模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差,学生缺乏宏观、综合的思维训练。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无法将其他学科的实践内容与生态学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同时,以单一课程为依托的实验实习模式还存在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由于实践课隶属于不同的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这造成了各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操作方法的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普通生态学、气象学、林学概论和地学基础等课程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但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多门相关课程后仍无法将生态学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有效耦合。

(三)学生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学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 “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要改变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窘境,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去感受实践学习中的乐趣,这恰恰是实践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们整w上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考核体系及标准不科学、实践内容走马观花、与实际生产管理活动相关性较差,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散漫,对学多采取应付的方式。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提出的科学问题不能做深入研究,教学实习更像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演习”或者“旅游参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该环节往往与学生的择业产生严重的冲突。按过去的教学组织模式,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奔波,频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甚至参加试用单位的各类培训,学生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这导致其毕业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及对策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3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3-03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到广袤的宇宙、深邃的海洋,小到分子基因,处处都有人类的印记,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地球环境。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接踵而至[2]。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学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并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动态及其调控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当前的生态学教学也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4]。生态学前沿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结合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针对当前生态学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本文结合学生情况及专业需求,对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展生态学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5]。生态学的知识更新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仅仅依赖传统的板书和教材难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剪辑、图片、照片、动画、纪录片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听觉和视觉感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更富有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个体生态学部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其中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等不同方式,以及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等概念,如果单纯依赖板书和老师讲授,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引入各种美丽的图片,比如有些拟态生物,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图片中或者视频中隐藏在环境中的动物;比如放映同一种鸟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鸟喙出现分化的照片,来表现趋异适应;通过鲸鱼和各种鱼类图片比对,表现趋同适应;图片欣赏提升感官冲击力,学生能直观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实践表明,利用剪辑的经典纪录片(如《冰冻星球》《生命》《行星海洋》等)在生态学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编辑性等缺点,因此,要求教师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结合,既要强调以老师为重心的“教”,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做到师生互动,将课堂授课变成艺术。比如讲到“逻辑斯蒂方程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果直接在PPT上放映逻辑斯蒂方程,学生难以了解该方程是如何得来的。此时结合板书,画一个圆圈代表环境容量,在圆圈里面用点代表生物增加的过程,同时列出指数增长方程及逻辑斯蒂方程的推导过程,通过板书过程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方程的由来,理解环境容量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制约,并区别于指数增长方程。此时,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提前将下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下载提前预习和学习,这将有助于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将知识点内容进一步深化。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需要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是一种工具,而非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以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教育现场综合持久的实践探索为动力[6]。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7]。生态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相结合,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讲课、参与研究、学科渗透交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结合案例教学。例如关于“生态入侵”的内容,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等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生态入侵的概念,课堂时间以生态入侵为专题,以福建的大米草、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大闸蟹等具体生物入侵的案例,讲授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并引出天敌逃逸假说、空余生态位假说等学说的内容和前沿研究,引导学生就生态入侵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态修复等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和学习,学生普遍能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入侵,并找到相关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讲授“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时,把我国的“桑基鱼塘”“水产综合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与之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明白完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增加食物链长度等,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新的养殖模式。

(2)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这就要求课题组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用科研成果反馈教学。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体会书本中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例如我们研究鱼―参―藻―贝复合养殖系统,不同生物间的搭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体利用率,这部分内容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网等知识点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补充人工生态系统缺失生态位,将更多能量向人类有利的方向流动,让学生了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3)与其他课程和学科交叉渗透。普通生态学面向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容多,面向海洋内容少,因此,课程应该和海洋环保技术、养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在讲授陆地生态系统理论的同时,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思维转换。同时,将普通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与养殖生态学、海洋环保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应用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如海洋环保技术中的海洋溢油、污水排放、珊瑚礁破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入侵、海水酸化等一系列专题,以及养殖生态学中的环境因子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均是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具体体现,应结合普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另外,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将专家报告中的内容与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比如邀请中科院海洋所知名专家杨红生研究员做了“美丽海湾的养护与保护:现状与展望”、邀请中国海洋大学的董双林教授做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结与解”等专题报告,其中的生态修复、粮食危机等问题,均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息息相关,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领略了专家的思想和科研精神。

(4)与微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跳跃性,可以开展碎片式学习和跳跃式学习。因此,普通生态学的授课可以和微课程结合起来,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从而为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能。微课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形成翻转课堂。

(5)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没有足够学时开设实验,为弥补不足,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课程、大学生创新立项、挑战杯、导师制等相结合。例如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有一个月的实习课程,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海区、水产养殖企业、码头等地方开展资源调查,开展资源状况评估、水质检测、浮游、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理化环境因子调查等项目,老师指导实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蓝鲸导航”导师制,每个本科生跟随一名导师开展实验研究,申报校级立项。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溢油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引起了王丽萍同学的关注,她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及跟随导师开展研究,组建团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石油烃胁迫对海参生理响应研究”;王亚茹同学则充分认识到了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开展了水产养殖系统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并组建团队主持了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水产养殖益生菌筛选与水质效果测定”。目前,王亚茹的团队已经筛选出5株优质芽孢杆菌并保种,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材料。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的成功,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8]。考核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更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态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务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设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平日成绩、考试成绩、考勤成绩相结合。将平日成绩比例提高到30%,包括课堂讨论、科研论文、实习报告,并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科研论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已有知识和资料的运用能力,对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的掌握程度、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由导师给出意见。在考试成绩中,加大综述题和主观题比例,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题目,以考查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需求

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对影响学生学习

过程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层面[9]。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由于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追求更多趋向趣味化、游戏化、体验式学习,并且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利用和依赖更高。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学生中“学霸”较多,多以考研为主,目标明确。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学课程先修课程,对生态学有初步的了解。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学生群体更关注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摒弃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与学生为友,快速记住学生姓名,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该每堂课的认识和意见。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总之,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一成不变,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科学的自然历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了解社会热点,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跟随时代变迁,接受新事物,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新技术,将新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蔡昆争.普通生态学[J].应用生态学报,2005,(12).

[4]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5]刘纯.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0).

[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4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13-01

一、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综述

(一)生态设计的含义

虽然生态设计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有的学者认为,“生态设计”这一概念,无论从‘生态学’角度,还是从‘人类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角度,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正确的称为‘生态补偿设计’”;“减少负干扰的设计就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设计,而减少负干扰的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补偿过程,比之常规设计。能减少负干扰的设计我们称之为‘生态补偿设计’”。

(二)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生态恢复与促进。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但是,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且,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责任。面对千疮百孔的场地,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面对被未来破坏的场地,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2、生态补偿与适应、面对工业时代的景观,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得以满足。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自身的力量维持环境对能量的需求,适应了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方法、原则

(一)利用自然——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系统的景观设计

自然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四川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就利用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m3地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上海梦清园不仅构建了一套生态净水系统,还设置了采集太阳能和风能的装置,为水泵提供部分动力,蕴含生态意义。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景观设计中与生态理念相融合的又一典范。

(二)生态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师要想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在充分理解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两大生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生态设计原则:

1、4R原则,“4R”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建立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

2、自然优先原则,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

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即: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三、生态设计的意义与启示

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我们众多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他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人性化原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的时候前先是川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 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5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教学方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课程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湿地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近年来该课程已成为许多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湿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运用有关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课程组根据近年来对此门课程的教学,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

1 湿地生态学课程特点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湿地”。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只有了解和认识湿地的性质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因此加强湿地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学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建筑等许多领域,如在生态建设规划、水域生态环境预警、水体生态评价与规划、园林规划与保护区设计等方面,尤其是通过湿地生物的适应、水文过程和水量预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植被演替和系统发育、生态服务评价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和工程湿地的营造等工作,对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目前湿地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湿地生态学具有整体观和系统观、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2 课程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解构

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科学严谨地指导教学,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解构也是课程组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课程组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分析和解构,突出了湿地生态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以湿地的结构、功能、评价、管理和恢复为主要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湿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原理、研究方法、应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等[1-2]。结合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完善教学大纲中有关内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为课程教案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 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已经成为诸多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案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改进和修订,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3]。

3.1 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注重选用适应教学大纲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增加许多科研前沿和社会实践的问题。目前课程组选用的教材为陆健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湿地生态学》,此教材既具有科学严密性,又深入浅出,保证了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又积极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湿地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方法论特点和应用领域[4]。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扩大知识面,课程组还选用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如吕宪国编著的相关教材[5-6]。

3.2 教学过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特别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湿地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应用来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7-9]。在教案的设计和编写中引入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动、活泼的揭示湿地生态危机的来源、内在机制和解决办法。如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即可作为经典案例进行讲解,由此而引导学生掌握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湿地的布置方式等。

3.3 教学过程中相关讨论题的设计

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全身心的投入湿地生态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同时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对知识点的理论基础了解更加深入[4]。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授课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讨论题目。可以先讨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寻找答案。

3.4 课后的课程总结

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均需要进行总结,才可以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课后的总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肯定和提炼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精彩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并找到其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改进的方法;强调课程中出现的2~3个重点内容,还可以请学生写出在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印象最深的几个,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影响,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7]。教师可以从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重点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4.1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激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障教学目标的达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去。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此目的[4,7]。如讲到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可以结合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等因素,启发学生分析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就黄河改道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很难准确的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古代民谣中“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泥”开始进行分析,突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的生态学意义,让学生了解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上升,淤泥堆积,造成的河道阻塞等问题,并由此提示在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下,黄河下游的水环境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间穿插讨论得出答案,这样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了灵活学习科学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轻松、热烈的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教学,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及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与升华。湿地的形象灵活生动,可以用不同学科的认识方法来概括和定义[4-5]。因此,在湿地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图、文、声像、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数字方式来表现,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活,生动的印象,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强、科学性强、学习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网络上大量湿地知识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如通过Google earth 观测地球上的湿地现状,包括著名的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湿地,北美洲的5大湖区湿地,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湿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湿地,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湿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类型湿地如海滨、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对不同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异质性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克服教学内容中的空间尺度差异。如在湿地生态系统介绍,湿地微生物的介绍需要利用微观摄影等技术实现,而大型植物群落的介绍往往要通过航空图片乃至卫星图片的方式展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种空间尺度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由微观向宏观系统全面的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在观看影音资料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避免学生对湿地知识的单纯表象感知,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湿地基本知识和原理有更加深化的认知;双语式教学。湿地(Wetland)本源于西方的研究,本意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m以内的海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加直接,形象的认知[10]。同时,湿地生态学的教学与国际上湿地生态的研究密不可分,应用英语教学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此外,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文件精神, 高等学校中应使5% ~10%的课程用外语授课。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相对较晚, 但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需要吸收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多选取国际上研究湿地较有影响力的杂志如《Ecology》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中的经典文章进行外语授课,既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又实现了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最先进水平的接轨,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 结合野外实践的科学考核方式

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考核,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同时,基于湿地生态学的实践性特点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要,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需要改革现行考试方法,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中的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

5.1 实行教考分离,增加平时考核比重

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考核;形成平时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平时性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科学评价,对于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平时性考核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性考试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5.2 加强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和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培养学生野外观测、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基础。通过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11-14],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理性的实际技能进行掌握。既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学生可以对实践基地的生物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及分析, 可以得出该研究区域的物种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大小。通过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得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等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5.3 结合科研项目的科研能力考核

结合授课教学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了研究的相关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领域内科研的最新技术和理论[15],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湿地生态学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学科研究发展迅速,学科理论和实践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将其教授给学生值得教师们长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探索出适合课程特点、授课对象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得吃透教材、更新自己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专课专师,专师专课, 教师只有在一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授课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才能更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让新知识、新技能出现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程的教学、讨论和学科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协调一致。将湿地生态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和科学思维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了理论基础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2] 章家恩,骆世明.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J].生态科学,2012,31(4):467-472.

[3] 黄璞祎,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4):93-95.

[4] 陆健健.湿地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尹军,崔玉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 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等.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23).

[8] 华常春.环境科学教学中以湿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80-83.

[9] 崔娜娜,周申立,李传永.关于湿地生态教育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69-71.

[10] 郑忠明,陆开宏.“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66-68.

[11] 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9-142.

[12] 李全发,张杰.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129-130.

[13] 郑惠芳.鱼类生态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 sup):31-33.

[14] 徐驰,刘茂松,杨雪姣,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58-161.

如何理解工业生态学范文6

关键词 生态饭店;概念;内涵;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39-04

作者简介 洪文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景德镇市旅游局副局长,研究方向生态饭店、生态旅游规划:(江西景德镇333000)

胡希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旅游规划;(湖南长沙410004)

何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部主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生态经济。(北京100044)

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恶化,使得饭店不仅是一个经济因子,还是一个生态因子。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它与社会、政治、文化、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仅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建设和管理饭店,未必抓住了饭店与环境问题的关键和饭店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生态饭店理念的出现,为我们在饭店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旅游找到了一条最佳途径。

一、饭店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1、饭店业发展带来了环境压力。我国饭店业在短短30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只有相当于星级的饭店137家、客房1.5万多间。目前,全国已拥有星级饭店1.5万多家、客房160多万间,均为30年前的100多倍。饭店所提供的舒适环境是建立在资源的严重消耗基础上的,每天消耗大量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大量垃圾。其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约占经营成本的30%,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用电量是城市居民的10倍多,人均日耗水量为5倍多。一座建筑面积在8一10万cm2的大型饭店,年消耗标准煤约132亿kg,不亚于一个大型工厂。饭店也是所在地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一家三星级饭店年污水排放量可达1亿kg左右。一座中等规模饭店的燃煤锅炉,每年至少排放420万kg二氧化碳、7万kg烟尘和2.8万kg二氧化硫。即便使用燃油锅炉,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氮、氮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随着饭店业数量和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饭店所在地的环境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绿色饭店创建面临升级换代。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绿色旅游饭店2000多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13%左右。绿色饭店的提出和创建是我国饭店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绿色革命”,尽管它转变了消费观念,提高了饭店效益,保护了饭店所在地环境,但也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在理论方面,绿色饭店的主要理论支撑体系是循环经济理论,侧重于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饭店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应该是基础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经济学、现代饭店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标准方面,我国目前有多套绿色饭店标准,反映出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企业积极性不高、评定机构执行不严、整体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实践方面,饭店业的“创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解简单化、目标庸俗化、氛围表面化、产品同质化、地区差异化等问题。创建内容以节能降耗为主,涉及的范围较小,很难从根本上协调、解决好饭店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绿色饭店的理念面临着升级,其实践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它只能作为我国饭店与环境发展中的基本要求或“最低配置”,成为饭店设计、建设、开张、运营的“准入门槛”,而不是最高追求。

3、饭店所依存的环境继续恶化。绿色饭店理念的提出与日益恶化的环境质量有关。在我国,饭店一般位于城市或景区(含度假区)。而我国城市和景区的整体环境质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环境污染不仅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也威胁到国人生活的安全与健康,有碍于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成为人们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我国地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仅占2.4%,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占58.1%,有近40%的城市空气质量在三级或三级以下。2008年,我国北方共发生6次大规模沙尘天气,累计造成空气质量超标283次,重污染34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4,位列世界第110位,600多个中型城市中有400个严重缺水。七大水系除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较好之外,其他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降水中,酸雨污染较严重,酸雨发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有20个省份10%以上城市(区)受到酸雨污染;有8个省份70%以上城市受到酸雨影响。许多景区,特别是以农村生态为自然背景的景区,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在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01。

4、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更加凸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构建离不开生态旅游的发展。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就把“生态环境游”作为主题,提出了“返璞归真,怡然自得”的旅游宣传口号。10年之后,国家旅游局又把2009年作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号召旅游者“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种对生态旅游的推进力度,无论是形式、内容以及具体措施都不是简单的重复,目的是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倡导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深化旅游消费新风尚、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旅游的“六要素”中,饭店业占“吃、住”两项,三分天下有其一。当前,饭店业态正发生许多新变化,一些饭店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吃、住的范畴,如庐山脚下的星子,有多家饭店既是四星级旅游饭店,又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些饭店不再是旅游的中转站,而是真正的旅游目的地。饭店的生态建设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生态饭店的定义及内涵

1、生态饭店概念的讨论

饭店的生态理念并不陌生,绿色饭店也多方面体现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概念、内涵、管理模式等角度对生态饭店进行了讨论。萧歌认为,生态型饭店是饭店的前沿形态,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循环经济的理论,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来规划设计或重塑饭店,实现物质的循环,能量的转换,以达到人、饭店、环境有机契合和互惠共生。张东亮等对生态饭店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生态饭店就是指从选址到设计、建造和装潢都注重与其周围整个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及平衡,并运用生态旅游相关学科的理念和方法来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饭店。薛惠锋认为,生态饭店是在绿色饭店的“环保、健康、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系统学的角度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是指一种建立在进入饭店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以上学者都强调了生态饭店要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了饭店与环境的协调平衡、互惠共生。由于定义的着眼点不同,各自强调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循环、有的侧重于系统、有的侧重于保护、有的则侧重于人、饭店、环境的统一。但缺乏从整体上对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生态饭店的建设内容等问题的讨论也相对弱化。

2、生态饭店的定义

在借鉴以上专家、学者对生态饭店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所谓生态饭店就是综合运用生态学、现代饭店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认识饭店的生态规律,整体研究、综合调整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产关系和生存状况;既全面维护客人、员工和饭店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又始终保持饭店对其所依存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使饭店系统内部和饭店与其所依存的生态系统之间始终保持一种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饭店。

3、生态饭店的科学内涵

(1)理顺饭店与生态的逻辑关系。在“生态饭店”的名词中,“生态”是“饭店”的修饰和前缀,饭店是主体、是根本;生态是性质、是形式。生态饭店研究、讨论的内容,是在饭店的基础上来讨论生态问题。即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问题。一般饭店的性质、特征、内涵和规律都适用于生态饭店,同时饭店的生产过程又体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反之,则缘木求鱼、本末倒置。所以,生态饭店可以表象地理解为“生态性质的饭店”、“具有生态运行特征的饭店”、“生态型饭店”或者“饭店的生态化”等。

(2)努力探索饭店生态的新规律。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问题的全部。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及其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饭店生态的本质与特征、饭店的生态结构与功能、人在饭店与环境中的生态位、饭店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最终目标,以及饭店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生态机理及其生态控制、修复与对策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尽管我们可以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理解饭店因子的生态特征及其活动规律,但这种机械、表象的理解往往是纸上谈兵,以至于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认识、研究、探索、揭示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与规律,不仅是饭店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饭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

(3)把握生态饭店理论支撑体系。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是基础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经济学、现代饭店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总的原则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来协调、解决饭店系统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之间的生态问题与环境矛盾,以达到饭店与环境的稳定平衡和互惠共生。据此,生态饭店是生态经济在饭店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饭店业的应用生态学。现代饭店企业是为经济效益而存在的,离开经济效益去讨论生态、社会效益,对于饭店产业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绿色饭店成功推行的关键,就是“把节能作为绿色饭店创建的第一桶金”。生态饭店的理念虽好,但不能作为一种标签与时尚,更不能厚此薄彼,片面地强调某一学科的重要作用。如果泛化、滥化、异化生态饭店,同样也会把饭店引向生态的反面。生态饭店最终将形成一整套适合自己科学发展特点和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成为应用生态学科群体中的一支新秀,一个独立的、边缘化的学科体系――饭店生态学,而不仅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附属”。

(4)认识饭店生态因子的两重性。从饭店与环境的关系上看,生态饭店既是一个生态因子或环境因子,又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二者统一在饭店所依存的环境之中。作为一个生态因子,整体上饭店就是一个“消费者”。饭店能量的输入、废物的排放,都依赖于城市、景区或更大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或景区)这个大生态系统,饭店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对于城市、景区系统而言,饭店的生态功能就是消费。所以,饭店是其所依存环境的天然生态威胁,饭店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如何使饭店整体上对环境的负反馈达到最小,包括隐患最少、排放最少、污染最小、消耗最小。作为人工的生态系统,饭店仅靠自然的运转难以实现自我的稳定平衡,它必须依赖于硬件和软件两大人工系统的平稳、协调运转,才能得以在环境中生存。饭店硬件系统一般指建筑系统、能源系统、设备系统、物耗系统、安全系统、人力系统等;软件系统一般包括采购系统、服务系统、营销协调、管理系统、维护系统、财务系统等。软件依靠硬件作为支撑,硬件通过软件发挥作用,这些系统互相作用、共同支撑起饭店的正常运转,维持着饭店与环境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及稳定平衡的关系,同时,又单独与饭店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反馈与负反馈的关系。

(5)协调饭店生态的功能与结构。从结构上看,在饭店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只有消费者(主要是客人,也包括员工),非生物成分主要是饭店的建筑和设施设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缺失,绿色植物、各种被消费的物质和能量只能依靠从饭店系统的外界输入,饭店自身不能生产。同时,饭店把被消耗的物质和能量向外排放,不能在系统内部进行分解。现在生物圈内几乎任何角落都有现代人的影响,人是现代生态系统的调控者。根据人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生态位,有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生物构成的四元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调控者。人是饭店与环境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还是调控者。从功能上看,饭店的生态本质就是消费或者消耗,饭店是为消费而产生、为消耗而存在的。因此,饭店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绿色产业”、“无烟工业”。要想在饭店系统内部达到完全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零排放,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这就是饭店成为城市或景区重要污染源的生态现实。生态饭店就是研究饭店如何科学地消耗、合理地消耗、循环地消耗。由此看来,仅从基础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饭店的结构与功能是不够的,应用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6)抓住饭店生态建设核心内容。饭店的生态建设内容往往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而各有侧重。当前,我国饭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则是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饭店的生态安全是指饭店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饭店内部各因子和因子之间,与饭店外部环境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一种稳定、健康、和谐的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这种客观状态不仅是饭店安全运行的最佳状态,也是一种饭店管理的新理念,饭店服务的新境界,饭店产品的新形式。在传统饭店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财物安全、设备安全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生态饭店的安全内容还包括:客人的消费安全和健康威胁、员工的工作安全与健康隐患、客人隐私和心理安全、人力资源安全、主客关系安全以及饭店对其所在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安全威胁等。所有可能对饭店构成威胁和饭店对环境构成隐患的因素都是饭店的生态安全因子,和谐共生是饭店生态安全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生态饭店的健康内容主要包

括:健康的内部环境、健康的产品、健康的管理、健康的服务、健康的外部因素等。健康的环境涉及空气环境、水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等;健康的产品主要有健康的客房、健康的餐饮、健康的娱乐、健康的文化等;管理与服务的健康包括:健康的服务心态、健康的服务氛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主客关系、健康的企业文化等;健康的饭店外部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区友好、社会和谐以及富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民俗等。

(7)稳定平衡是饭店的生态目标。饭店的生态目标是:饭店内部稳定平衡,饭店与环境之间互惠共生,可持续发展。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饭店,不具有自然生态系统那种自动校正的平衡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要实现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的元素,模仿自然的机制,按自然规律运行。在设计上,使饭店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自然元素利用得越多,消耗与浪费就越少,对环境的威胁也就越小;在管理上,实施生态经济增长方式,强调以人为本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资源的再使用、再循环,保证污染的减量化和排放的减量化。同时,用植物生态学方法对饭店植物进行配置和管理,防止饭店生物结构单一,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饭店环境的卫生健康,更有利于客人和员工的身心健康。饭店各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实现饭店的生态建设目标不可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也不应满足于在较小的范围和较低的程度上进行,对生态饭店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指标和节能指标上,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饭店和环境之间是否达到了稳定平衡和互惠共生。

(8)饭店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设计。在绿色饭店创建的实践中,有时出现事与愿违,原因就是重“创”轻“建”的结果。饭店的生态建设必须做到“优生优育”的有机统一,“优生”是关键,“优育”是保证。好的饭店=好的设计+好的管理。饭店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设计与建设,并在运营中不断调整优化。饭店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都是由于设计与建设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对现有饭店进行生态改造,是改变不良设计,实施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切实防止改造中出现新的浪费、新的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9)生态饭店的动态与开放特征。饭店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有能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如果封闭起来,饭店将无法生存。饭店还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系统,物质和能量在饭店中不断流动变化。饭店的结构和功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结构合理,功能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结构最优,功能才能达到最佳。生态饭店具有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特征,其建设也必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因地不同、因时而异、突出重点,并注重与城市或景区的生态建设相结合,适度超前,做到有的放矢,相得益彰,使饭店与环境之间有机融合,协调稳定。

(10)生态饭店不是一种纯粹业态。不能把生态饭店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纯粹的饭店业态,它不是一个现成的饭店产品,而是饭店表现出的一种稳定、安全、健康、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始终伴随饭店生态生产(设计、建设、开业、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尽管某些饭店也可以把“生态”作为主题,但不能把“生态饭店”与商务饭店、会议饭店、度假饭店。旅游饭店、主题饭店、经济型饭店和社会旅馆并列和等同起来。生态饭店既是一种饭店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和方法,也表现为一种产品、服务、技术、规范与创新,更是一种饭店的社会责任、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和政治文明。它是21世纪饭店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饭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饭店的快速发展往往与生态的本质要求产生矛盾,大规模的饭店容易形成更大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威胁。所以,从理念到实践全面实施生态饭店就显得十分重要,生态饭店在我国的实现途径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

1、饭店全面生态化。饭店全面生态化依赖于全行业推行、全过程渗透和全社会支持。“全行业推行”是指在全国范围推行生态饭店,全面开展生态饭店创建,实现全饭店行业的生态化;“全过程渗透”是指饭店产品的生产、营销、管理、服务、考核等的全过程都要体现出环境管理的理念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对客人的消费需求、习惯、行为进行生态引导,对饭店员工的生态理念、知识、技能进行教育与培训,在饭店系统内部、饭店产品链条中全面打造生态消费与生态服务氛围。“全社会支持”是指生态饭店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饭店行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参与与支持。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要把刚性的制度机制、弹性的保证机制、柔性的文化机制有机结合,制定出一套能切实推进生态饭店发展的标准;科研机构与饭店行业要紧密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和掌握饭店与环境之间的新问题、新规律;广大消费者要积极投身到饭店生态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为饭店生态化作出贡献。

2、饭店持续生态化。饭店生态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饭店的生态建设伴随着一个饭店从设计、建设、运营、发展、拆除的整个生命过程,而不是短暂的经济行为;其次,饭店的生态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不断调整的发展历程,需要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并根据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现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再次,生态饭店的建设成果要持续巩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饭店生态文化。

3、饭店发展生态化。发展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引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单体饭店的扩张和饭店集团的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一个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家饭店的消耗是有一定限度的。饭店发展要在环境容量适可的范围内进行,用生态的眼光看待发展的问题,用生态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二是在景区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饭店业的消耗、排放、污染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并有科学的应对机制,以实现人、饭店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三是生态饭店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念,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高新技术的运用等变化而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以指导饭店业的科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焕焱.中国酒店市场2008年回顾[N].中国旅游报,2008―12-31.

[2]薛惠锋.使命与挑战――构建节约型旅游生态饭店[J].饭店现代化,2008,(1).

[3]顾瑞珍.“拐点”之后的喜与忧――解读200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5)

[4]萧歌.饭店业提升十策[N1.江南游报,200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