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1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业务分包;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是公路施工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这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会计紧密相关,作为财务人员要对给予足够的重视。关键的两个环节是授权批准制度和预算执行制度。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

为了对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的授权审批事项进行规范,确保授权和审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特点,制定授权批准制度。主要对成本费用定额、决策和预算、成本费用计划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的授权审批。

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应由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审批。企业成本费用的授权批准实行以“一审一批制”为主,其他授权批准方式为辅的批准方式。各部门根据企业相关规定、企业经营现状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待批待审事项,并根据待批待审事项的要求编制相关申请报告或报表。

企业财务部门作为成本费用管理的主导部门,对成本费用业务的进行汇总和初次审核,严格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为以后管理层决策提供好依据。

审批人应当根据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超越审批权限进行审批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相关责任人撤职或辞退处分。授权批准的部门或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故意拖延的要给予经济处分或行政处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相关责任人撤职或辞退处分。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成本费用业务。杜绝阳奉阴违和故意拖延行为的出现。

其次,严格执行成本费用预算制度

各部门在日常控制中,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消耗、费用定额定律标准,加强实施监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财务部与采购、生产、计划、经营等部门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牵头和监控作用,及时发现成本费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自觉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原材料及各种辅料等物资的采购,是生产经营环节的源头,其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采购部和其他对采购成本有影响的部门要负责采购成本的控制。采购部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货比三家,提高采购率、大厂直供率和合同订货率,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企业库存,防止重复采购,避免物资积压,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金。设备部要加强施工机械维修费用和设备更新费用的预算控制,通过对设备的精心操作、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提高大修质量,确保设备的长周期运转。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各项目要按照“谁发生,谁控制,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从严从紧,精打细算。

企业事先应对生产计划、生产工艺方案进行成本预测,根据预测数据进行决策,优化生产方案,合理配置资源,使成本费用得到事前控制。在事中要定期对生产过程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使成本得到事中控制。

二、业务分包内部控制制度

公路施工企业业务分包是非常常见的一项业务,在建筑业中总包方是不允许将业务整体转包出去的,也不能整体肢解后再进行分包,更不能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人员,所以在工程分包上我们要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财务部门在后期分包合同执行期间,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程结算方面的工作。

首先,业务外包授权批准制度及操作流程

为使企业业务分包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明确各部门和相关岗位在业务分包管理工作中的授权范围及审批权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需制定业务外包授权审批制度。

具体操作:分包业务管理部门对分包方进行资质审核及遴选后,引入合格的分包合作伙伴。管理部门负责人会同法律顾问对合同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根据合同金额交由不同级别管理层审批。分包业务费用支付的授权审批管理部门接到分包方付款请求后,在评价分包业务项目的基础上对其提交的付款申请进行全面确认,修改或删除不合理部分,计算付款净金额。由部门负责人会同法律顾问对付款申请进行审核,并签发支付证书。财会人员对支付证书进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复审合格后,根据支付金额交由不同级别管理层审批。

其次,分包业务内部控制执行

为使企业的分包业务流程顺畅合理,规范参与业务分包人员的行为,确保业务分包期间企业资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实现业务分包的战略目标,制定业务分包管理制度来进行控制。这些分包业务主要指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约定由外部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为“分包方”)提供的某些部分业务。

在决定是否将业务项目分包时,准确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盈利环节,避免将企业核心业务分包,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此项业务是否是利用本企业没有的设备、生产系统、专业人员及专门技术,此项业务分包可以降低成本,此项业务分包能够产生比自己运作更多的利益等。

编制分包项目计划书,企业在确定业务分包内容后,指定与该项业务相关的职能部门编制计划书。计划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业务分包的背景,如企业外部环境要求及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业务分包内容,将部分业务职能交由分包人提供;业务分包的具体实施程序;业务分包的主要风险和预期收益。

分包项目计划书通过审核后,成立分包业务管理部门,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有关咨询专家、分包项目协调管理人员、合同协商管理人员等组成,还应包括法律及财会专业人员。

另外,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总承包方要指定专人对分包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动态了解分包方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防止出现业务外包影响整体工程风险。

总之,这两项内部控制在公路施工企业中是关键的内部控制,我们不但要合理设计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还要有有效的实施,把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达到控制的目的。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2

项目进行可持续性研究,造成了许多项目仅仅是某些领导政绩的标志,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广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方法,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一、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一)、管理对象的泛化。传统意义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传统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建筑业工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强调项目的用途性与现实性的管理,以眼前的质量、成本、工期为最终管理目标。因此,在现实建筑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如表现在建筑施工项目设计方面:建筑生态设计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并帮助实现生态设计的目标,而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但对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其根源在于机械思维方式和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建筑生态设计所寻求的技术支持应是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对自然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可是现实建筑业施工项目设计中,考虑经济实用多、考虑生态环保少。

(二)、管理目标的泛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管理组织的泛化。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

(四)、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应是对传统的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的扬弃,即保持其合理性,摒弃其不合理性,充实以着眼于实现持久性、连续性发展与利益的考虑。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以人为本强调三种层次人的因素,这三种层次是:决策层、管理层、具体实施层。这三个层面也即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建筑业领导到员工整体的思想认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根于头脑,坚持用这种理念对待所承担的建设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设计、施工等诸方面的具体责任。尤其是决策层面的思想认识至关重要,决不能在生态能源日见紧缺的今天仍然麻木不仁,继续按传统的做法谋划和组织建筑业的生产与管理,因自己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导致建筑业资源的浪费,我国生态资源的破坏。

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的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业主、勘察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用户等。因此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将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审批者和监督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门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等方面提高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评价”,使得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业主给予税收或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业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

(二)、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人,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则意味着业主要将该项目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筛选项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因此也需要业主预支费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收益提高,因此,业主完全有可能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补偿自己的损失。

(三)、勘察与设计单位勘察与设计单位虽然在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考虑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勘察与设计单位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

(四)、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业主和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关系,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公共利益。监理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实际是在行使其社会职责,因此政府应该从开发企业上缴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监理单位的报酬。

(五)、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项目中标的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六)、材料供应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使用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不对称的信息,难以对材料做出非常准确的评价,而材料的供应方却相反,他们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强大的信息库,可以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链上的一个组成,材料供应方应该从法律上保证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需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七)、项目的使用者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作为项目的使用者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因为项目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则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3

【关键词】工程监理;施工

工程项目的建设共有五方责任主体参与,分别是建设,地勘,设计,监理和施工。工程管理行业担负着与交通控制系统相似的角色,工程管理者为实现工程预期目标,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适当、有效地运用于各类工程技术活动中,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监理方和施工方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工程监理

(一)内涵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收集各方面信息,汇总并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书,并根据现场及时调整确保项目完成。

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及目标确定,细化工程全部工作并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或人。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及时确定各种项目可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控制项目进度计划。

4.质量管理,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进展情况。

5.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使用各种人力资源,发挥相关各方面人员的积极作用,保证项目有序完成。

6.沟通信息。确保及时正确地产生、收集、、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

7.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要懂得如何识别风险,分析和应对风险,及时调整对策,使正面事件影响扩大,把负面事件影响减到最小。

(二)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

工程监理工作是对业主委托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管理、监督工作。目前部分监理企业距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相差很远。原因一是监理市场不规范,存在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市场秩序混乱,有一定行业性和区域性保护,限制了工程监理的发展;二是监理工作定位不清晰,履行职责不明确,监理人员驻场监管不到位;三是监理企业良莠不齐,形式各异,因而,相当一部分项目主对监理公司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不肯将投资、进度、合同管理放权;四是多数监理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适合项目管理的人才,监理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难以把控全局。

(三)解决办法

1.规范监理市场机制。

规范监理市场机制,提高审批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建立行业诚信机制,优化行业竞争环境。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行业基本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但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应当总结经验借鉴国际上先进做法,逐步完善起来。

3.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水平。

监理人员需持证上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同时有针对性的对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开展分层次业务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工程施工

(一)内涵

1.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然后一一落实。

2. 施工技术的管理,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和工艺技术准备工作。

3.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4.施工人员管理,做好人员与技术相匹配,同时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

5.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编制进度计划,确定计划工期并实时监控以便落实。

6. 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是提高利润率的重要前提。

7.施工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抓严查,并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二)施工面临的问题

1.少数建筑业领导安全意识、生态意识淡薄。对安全施工的政策和法规认识不清,没有正确处理好进度与质量、效益与生态的关系,当它们矛盾和冲突时,往往是后者先让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2.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执法力度薄弱,一些建筑企业不按程序施工,违章建设,给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建筑秩序。

3.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不够高。近些年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建筑施工队伍日益壮大,大批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对建筑知识缺乏系统培训,对施工操作规程掌握得较肤浅,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4.施工环境恶劣,一些施工企业观念陈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沿用粗放型发展模式,对机械设备维修或更新上舍不得投入,使用高耗能、高排放的建材产品,机械设备老化,工人劳动强度大,噪音、粉尘的污染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三)解决办法

1.树立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质量安全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摆正质量进度,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质量是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是各施工企业的生命线,生态建设是催生城市文明、构筑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现代代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要把生态建设融入施工管理每个环节,既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劳动安全,又要大力倡导与推行生态建筑,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加强组织管理,严格制度建设,提升施工队伍整体管理水平。

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实行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领导、部门、岗位负责制,建立完善工程质量跟踪负责、节能公示、竣工验收备案和责任追究等施工管理制度,并同施工企业签订工程质量目标责任书、施工安全目标责任书。对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实行质量监督跟踪责任制,施工企业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建立自己的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方案,把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落实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切实做到施工与质量安全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其次要加大对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和科技创新力度。组织质量监理、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的业务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综合素质。

3.加大施工监管和执法执罚力度。

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进行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对建材生产企业、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启动部门联动机制,对不达标、不按施工规范和有质量隐患的材料纳入规划设计的施工企业,实行规划部门不予发放建筑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质监部门对其竣工工程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的闭合施工监管体系。

三、相互关系

监理和施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整个建筑项目,二者分工不同,权责分明,需要充分信任与合作。监理根据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监督施工单位和管理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工作,代表建设方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监理人员必须在合同规定极限范围内进行工作。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不应超出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条款。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在合法维护建设单位利益的前提下,不得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正确而公正处理好关系设计变更、索赔和工程款的支付。施工单位应正确履行合同,从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角度出发,积极支持监理工作。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合同规定工作。

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另外,监理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处理施工问题,与施工单位相互配合,同时坚定立场,保证诚信。

施工单位与监理应当互相尊重,做好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与监理沟通交流,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姚兵.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4]郑真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09(14).

[5]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6]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21).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4

【关键词】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具体措施

一、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房屋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其项目管理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管理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

1、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突出现状之一是管理模式不合理。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是工期制定方面,表现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主要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如果遇到新的结构形势的项目则更是一筹莫展,只能主观臆断,制定措施不得当。还有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对检查出现问题的结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作出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现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2、人员素质现状

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首先,高等教育以上的以上学历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据绝大多数;其次,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特别是目前对我国来说,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急待提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任务主要由农工承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刚刚放下锄头就上了工地的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未经任何培训。这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二、加强房屋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1、房屋建筑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应当具备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体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而且在项目建成后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同时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

(1)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各工种作业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树立创优意识和为用户着想的思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坚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体系文件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级编制。编制专门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文件后,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商按照管理文件的要求,针对各自的施工任务编制相应的作业文件,如质量计划书、现场检查表等。

(3)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控制好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每个项目都要有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定期开例会检查分析,并把质量管理的情况上报上级公司。尤其是要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首先要做好事先计划;其次是要加强事中控制;最后是要重视事后检查。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关键,特别是施工中每道工序要一环紧扣一环,做到环环到位,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

2、房屋建筑成本管理

(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项目经理部是项目作业管理班子,不是经济实体,应对企业整体利益负责,同时应协调好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

(2)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准随意变更批准图纸,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即使是必须进行的变更,也要严格按程序进行,避免发生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帐的问题,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

(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以寻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房屋建筑进度管理

(1)要做好进度计划并及时更新。进度计划是表示项目中各个单位工程或各个分项工程中的施工顺序、开竣工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建筑项目以进度计划为进度控制的标准。编制进度计划的关键是计划的选择,及时更新的进度计划指导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立流畅、有序的工程调度体系。把工作重点放在控制和协调整个项目进展上,以项目计划为刚性指标,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检查分析上月计划执行情况,安排部署下月计划,并制定措施促使各项指标不折不扣执行。总之,流畅、有序的工程调度体系,可极大地促进工程协调平衡、整体推进。

4、房屋建筑安全管理

(1)根据施工需要,及时落实作业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检查落实工作,应由总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参加,对施工现场各工段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协调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好的表扬、差的批评,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的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结束语:

建设项目管理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质量、成本、进度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而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新涛;《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第6期.

[2] 胡祖权;《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21期.

建筑业项目计划书范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To purif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the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tates the liability of each participant in the proj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roject participants management.

Keyword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项目管理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为人类建筑美好的居住空间,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比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大量固态建筑垃圾、机械废气等。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地、自然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集中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研究上,忽视了对项目进行可持续性研究,造成了许多项目仅仅是某些领导政绩的标志,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广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方法,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1、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1.1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2 传统意义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将与工程项目所有的外部关联元素全部纳入考虑和管理范围。

1.3 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

1.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多样化,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因素

影响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涉及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出现问题,否则就会破坏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项目的可改造性、项目的环境状况、项目的科技进步情况、项目的可维护性等几方面。当然,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受到管理、组织的影响,另外项目所在国的政策、政治状况等都会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其影响不仅涉及项目的可持续性甚至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亡。

3、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项目的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业主、勘察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用户等。因此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将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1 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审批者和监督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门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等方面提高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评价”,使得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业主给予税收或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业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总之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2 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人,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则意味着业主要将该项目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筛选项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因此也需要业主预支费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收益提高,因此,业主完全有可能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补偿自己的损失。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项目的招标书中明确规定了投标者的环境保护责任。在项目的标书中,把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制度,和投标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写入了标书,要求投标人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对工程施工提出了环境要求。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防止扬尘、废水、施工垃圾、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勘察与设计单位虽然在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考虑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勘察与设计单位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

3.4 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业主和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关系,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公共利益。监理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实际是在行使其社会职责,因此政府应该从开发企业上缴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监理单位的报酬。

3.5 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项目中标的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建筑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上市公司,具有工程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如林的强手中中得奥运会的主场馆项目,应该说同该公司在施工中坚持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有极大关系。

3.6 材料供应商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强大的信息库,对于工程项目建造所需材料的使用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对材料做出准确评价的缺陷,可以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链上的一个组成,材料供应商应该从法律上保证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需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3.7 用户在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因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则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4、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

4.1 资源管理主要指项目运营所需原材料和项目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项目报废后资源的再利用情况。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项目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关系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关系到项目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项目的可持续必须考虑项目的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状况,并对其作出评价,通过它进一步评价项目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2 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几方面管理。

自然环境管理是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要能够防止或减少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光污染、噪声污染、废气、污水污染等,达到项目与周围自然环境具有相容性、协调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在项目的使用阶段,要对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分类、无害处理。只有当项目达到污染治理的标准,并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项目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包括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管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证项目与社会文化相容;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吻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个项目只有符合社会文化要求,不影响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协调,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为例。有材料表明,该工程建成后,将保护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使国土开发长治久安;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大提高长江流域粮棉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利用水库1084km2水域面积和上百条大小支流库汊,发展渔业、养殖业、林业及畜牧业等,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提供原料基地;万吨级船队可大半年直通重庆,宜昌以上航道将大大改善,促进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对外交流,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

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指项目处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破坏者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主动进行保护的给予奖励。同时要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风气。

4.3 技术管理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项目设计的先进性和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项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并有发展余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人们现在生活需要,还要考虑未来需要,使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与以后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相衔接。设计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以后发展留出接口。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主要指项目实施技术和运营技术的先进性。项目的技术先进性表现在资源环境与工程有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上,表现在为以后技术发展留出的接口上,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使项目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4.4 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主体,项目参与人员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项目本身产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和技术管理都直接依赖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实施。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在项目参与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培训,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素质,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使可持续发展观深深植根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