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动化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动化概述范文1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钻床;自动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所用控制设备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各种智能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为设备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各种手段与保证前提。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求设备更加通用、灵活、易变、经济、可靠。在台式钻床的改造过程中拟定了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了液压元件,结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智能化控制基础给出了主轴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的电气控制图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操作流程进行自动化钻床的设计施工流程,并对其图标进行严格的审查过程和控制流程,对其顺序控制的过程、功能和特性进行了描述。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的技术,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各种设备进行促进与变化,在钻床的改造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装置的前提基础,具有开发柔性好接线简单安装方便抗干扰性强等特点,是实现当前各种机床控制技术智能化设计的突破口。
一、PLC的特点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LC采用中央处理单元 CPU,不但继承了 PLC 原有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顺序控制、算术运算、数据转换和通信等更为强大的功能,指令系统丰富,程序结构灵活,不但可以完成开关量及顺序控制,而且可以用来实现模拟量等复杂的控制。它集中了工业专用机和通用计算机的优点,运行可靠、通用性强和适应性强,发展非常迅速,既可以用来单独构成控制系统,其系统也可作为DCS 系统的主要现场控制系统,是目前工业自动化应用最广的控制设备。PLC 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1.可靠性高。可编程序控制器专门为工业环境而设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功能强大。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相关产品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控制任务,是目前工厂中应用最广的自动化设备。简单方便。
2.PLC 产品应用的简单方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接线简单,一般直接接线,不需要用户再进行电路板的设计;2语言方面,所有厂家的 PLC 都支持梯形图,编程简单直观;模块化设计或扩展模块的使用,简化了控制系统的形成;系统设计容易,开发周期短,程序易调试和修改; 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网络和通信技术易于实现复杂的或分散的控制任务。
二、设计方法
系统将台式钻床改造为自动钻床并可通过PLC实现自动控制。设计过程按照机床的一般设计步骤先进行总体方案的确定,然后再分别对进给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具体设计。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导入液压进给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改造后的钻床能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改善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钻床系统能够工作平稳,满足工作要求;经济因素合理。
通台式钻床传动系统的改进、进给系统的设计、进给系统液压缸的设计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四个方面。其中重点在于进给系统、进给系统液压缸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进给系统设计主要是解决主轴高速旋转与轴向进给两个自由度的实现;进给系统液压缸设计包括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与主轴的配合和液压缸油路控制;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应用PLC控制程序来实现对液压油路的动作控制及钻床加工过程的动作控制。
我们通过对传统台式钻床的改进及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在于通过改进钻床能够实现工作自动化,最终能满足以下要求:
(1)能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改善产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3)钻床系统工作平稳,满足工作要求;
(4)经济因素合理;
三、台式钻床自动化改造方案
1、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的构思和方案拟定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是否齐全、性能是否优良、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因此,我们要确定良好的总体方案设计思想,保证产品的功能、经济效益和实用性能。
总体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
(2)原动机类型的选择和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3)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4)总体布局设计;
(5)辅助系统的设计;
为了完成普通台式钻床的改造及进给系统的设计,我们依循机床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2、自动专用钻床已知条件和设计要求的概述
本文对普通台式钻床的自动化改造及进给系统设计是以某五金工具厂钢丝钳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为背景。
已知:加工对象为钢丝钳加工工序为在钢丝钳上钻削直径为φ12mm(钻床最大钻削直径)的通孔,钢丝钳材料为Q235。
改造后的全自动钻床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满足自动连续生产,且生产率为3把/分钟;
(2)自动化改造应是机械、电气和液压的有机结合;
(3)传动系统设计应包含切削力计算、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设计、床身结构设计等;
(4)设计重点为钻床液压进给系统之进给油缸设计;
(5)自动控制系统应以PLC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2.2 自动钻床的工艺路线分析与确定
与传统台式钻床的加工工艺路线相比较,改造后的全自动钻床基本动作有很大的调整,这其中主要是导入了自动化加工动作。结合设计及生产要求,确定工艺路线如下:
启动(电源及控制模块)自动送料自动夹紧主轴快进主轴工进主轴停留主轴快退夹具松开出料
自动钻床的设计是在原有传统钻床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设计的,改造后的自动钻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休化产品。设计内容主要涉及到机构学、机械运动学、机械设计学、材料力学、液压传动设计和PLC自动控制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
自动化概述范文2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系统中应用了比较先进的电子以及通信技术,逐渐实现了配电管理工作中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作用,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对供电和用电之间存在的矛盾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对缓解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配电系统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对供电企业的利益能够进行保证,同时,对供电用电双方之间的利益能够进行平衡,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限大的帮助。
1 配电自动化实施的目的
配电自动化在我国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城网改造工作,长期以来配电网建设不受重视,结构薄弱,供配电能力低,国家出台的城网改造政策,提出要积极稳步推进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实现的目标总结为: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切实提高电能质量,确保向用户不间断优质供电,提高城乡电力网整体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管理自动化,对多项管理过程提供信息支持,发送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耗电,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质量。
2 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设计
2.1 通信方案设计。(1)通信内容,包括远程控制开关的动作(遥控)如合闸,分闸等,远程查询开关的工作状态(遥信)如合闸,分闸等,远程查询开关的工作状态(遥信),如正向有电/无电,左供电/右供电等,查询当前时刻的运行参数(遥测),如开关的整定值,报警,统计值等。(2)通信方式。实时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庙宇做到实时上传,最小间隔为1S,实时性强,但通信流量大,运行成本高。(3)主站系统设计。(4)子站终端的设计。
2.2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1)用电管理。包括用户对电能的管理要求,管理意见等,都要及时反应到配电中心,由配电管理中心对此作出反应和处理。(2)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配电网所需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各种信息的上发下传,及时反应运行状况和事故的处理分析能力。(3)安全可靠边的供电网络。包括电源点应保证电力输送线路的经济运行,开关变压器等设施的可靠性。(4)对故障的自动判断和隔离。在人工或自动条件下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对故障点进行自我隔离和诊断。
3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基本原则
3.1 配电自动化具有安全性。人们生活日渐高科技化,缺失电力基础无法想像,不仅影响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更会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政治安全,配电自动化主要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性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因此用电安全性最基本原则之一,这既可以提高配电的安全性,也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人们安全,因此用电的安全性保证是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不仅是增加配电的可靠性,更是增加对人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3.2 配电自动化具有可靠性。自动化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可靠性强。在急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没有电子设备根本无法生活,不仅对用电的需求量增加,更需要供电的稳定性,如果供电的稳定性或者无法可控,不如是人们对电的领带程度降低,更影响人们身体安全,在配电管理中,因此需要提高配电可靠性,减少其失误及故障,并提供可靠的管理。
3.3 配电自动化具有实际原则。配电自动化是一种社会实验,所以具有实际原则,不仅要选择质量高可靠性的设备,更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诸多的配电系统中,也有国外的领先成熟的技术可以引用,但是不能照搬照抄,比如电压不一致等问题。
3.4 不断提升配电自动化,赶超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配电管理当中配电自动化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支持,所以在发展配电自动化的同时更应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通过对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建设,更是对国内不成熟的配网进行巨大的改革,而改革的脚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部就班的来,所以实现配电自动化需要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向相适应的调整,这样才可以与时俱进甚至达到超越的水平。
4 发展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
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中,各有关系统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和通道公用带来的影响。
4.1 SCADA/LM/DMS平台,SCADA/LM/DMS平台是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核心和基础,它除了完成SCADA/LM/DMS功能外,还承担整个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集成任务。
4.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本地监控的自动装置和与调度联系点的RTU远动所组成,当代的变电站自动化,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到自动远动,测量控制保护功能集成并随一次设备分散布置,实现无人值班的综合自动化阶段,显示出系统集成的高效益。
4.3 环网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和许多配电自动化装置类似,环风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也经历了从免通信的单项自动化向带通信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过程。
4.4 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系统。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的普及,导致了当代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的问世,这种可以远方通信的多功能数字分时电度表,除了具有分时电度表的功能外,还能和配电控制中心配合,收集带时标的用户电工信息,传送电量计费信息,具有窃电报警,液晶显示,长期存储等功能,在电量计费系统中,表计本身还可兼作数据集中器使用,大大简化电量计费系统的构成。
4.5 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自协绘图和设备管理,含变电,配电,用电,检索,决策,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在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早期是作为离线管理系统而独立运行的,现在AM/FM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支持包括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在内的具有空间数据的行为开发各种应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力行业进入了由实时信息提供管理服务,管理信息支持实时应用的新阶段,甚至发展了SCADA/GIS系统。
5 配电自动化发展的方向
5.1 配电网自动化功能框架奠定,且得到充实和完善,按照以下原则,把电网功能和用户功能区别开来,在线功能和计划功能区别开来,把运行工作和维修工作区别开来,将配电自动化功能划分为4组,电网运行,运行计划及其优化,维修管理,用户联系和控制。在上述功能组的基础上,再分成若干功能,奠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功能框架。
5.2 配电网优化运行。配电网的优化运行主要包括:无功补偿,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设备运行和维护,供电质量包括安全性,电压合格率,频率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和用户对停电,收费及服务的意见,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有: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故障自动报警,快速故障定位,自动/人工遥控隔离故障,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结束语
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和电力发展的需求,配电网的自动化已经作为供电企业十分紧迫的任务,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个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自动化概述范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现状;发展前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60-01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其自身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特点,也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运算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为工业生产等行业专门设计研发的。在PLC系统的内部,储存器存在可编的程序,并且可以执行逻辑运算等各种不同的操作指令,并且利用数字量等的输入及输出等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等生产等进行科学的控制处理。PLC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可靠性与先进性,也不会带来较大的功耗等,优点十分明显,对于各行业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发展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正是由于PLC系统自身存在的优越性,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变得十分普遍,相关单位及人员等需要对其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以后的发展前景等,以此实现PLC的革新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中PLC的主要应用现状
(一)开关量的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当中,火电系统内部控制器的相关元件此前都多为电磁继电器,这种类型的元件数量很多,就会增加相应的触点,其自身可靠性无法得到较好保证,且接线方式极为复杂,维修存在很大难度。而PLC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软继电器进行操作,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等,在操作方面不存在较大难度,只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分闸与合闸即可。PLC在火电系统的应用当中还存在一系列指示信号等,如果系统自身运行出现故障,故障信号就会发出相关指示。与此同时,在应用PLC之后,系统内部的二次接线也变得更为简单,极少出现错误,也不需要专门的闪光电源等。
(二)闭环控制
PLC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当中,有着良好的闭环控制功能,该功能可以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对温度、速度等不同的情况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分析。目前,很多PLC生产单位设计的PLC模块都可以进行PID控制,将设计好的PID控制程序等放置在模块当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模块对几路甚至更多的闭环回路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对其的使用操作。
(三)顺序控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正在不断向着高效的管理及较低的能耗方向发展,所以,很多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辅助车间技术控制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辅助系统,其顺序控制十分关键。以电气自动化中的输煤系统为例分析,在应用PLC之后,就可以将输煤传感器与远程I/O站相连接。这样一来,相关的工作人员仅需要在控制室之内就可以对具体的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在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紧急开关等对相关系统进行控制操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具体的生产运行效率,更可以显著改善生产环境等,有效减轻相关人员的负担。
二、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一)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前景当中,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与其紧密结合,将其用于交通信号灯等的设计当中。如果可以设计研发PLC类型的交通信号灯,就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其内部也存在大量的定时器资源,这样就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对现存的信号灯等进行科学的控制,特别是在岔路较多的环境下。将PLC与交通信号灯相结合,可以在其内部配置相应的实时计时设备等,利用相关的编程操控对信号灯进行全天无人化管控。由于PLC自身存在较强的联网功能,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利用PLC对一条街道上的信号灯进行统一的管控,并且将其组成一个统一的局域网,这样既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也能有效缩短行人、车辆等的等待时长。
(二)数控方面的应用
在PLC的未来应用当中,数控系统方面的应用也是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数控系统当中,根据其自身的控制形式等,主要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控制等。相关人员在进行实际加工的时候,数控系统的点位一般都在加工机床之上,之后需要相关人员对部件进行移动,让其准确移动到终点端。如果将PLC与数控系统相结合,就可以利用相应的编程等实现数位理想控制,并且将干扰较强的因素等排除在外,保证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与可靠性。
(三)DSC系统的应用
在DSC长时间的发展当中,该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且被广泛用于发电厂等集散型的系统当中,但是其发展势头目前有所放缓。如果可以将PLC与DSC系统相结合,就可以设计一个通用性较强的硬件平台,这样可以发挥两大系统自身的优势,实现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并且让两者逐渐向同化方向l展。
除了DSC系统之外,相关人员也可以将PLC与FSC系统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现场总线控制分析系统。这种类型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其自身的自动化、数字化特点更为明显,并且将其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可以用于火电厂等相关单位当中,实现其自身的深化发展。
结语
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PLC的应用十分关键,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PLC的未来发展当中,其自身的品种与相应的规格等会变得更为丰富。在PLC的未来应用中,会将先进的通信设备等与其相结合,并且界面会变得更为完善和人性化,并且可以完美适应不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可以说,PLC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对于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及相关经济的深化革新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裴涛,张德锋.浅谈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投资,2012(26).
自动化概述范文4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平时作业和卷面成绩为依据,以百分制为标准,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技能水平,使理论和实际应用技能难以融会贯通,还极大程度的削弱了就业竞争力。
自动化专业的监控技术课程含“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和“PLC技术”两门课程。根据我校自动化专业培养“工程项目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院对07级自动化专业监控技术课程的期末考试,进行了改革,将“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和“PLC技术”两课合一,采用下达工程项目任务书为期末考试试题,在规定设计周数内设计并调试成功为考试方式,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项目设计与调试的纸质打印稿和电子稿刻录光盘,作为期末考试的综合评估成绩。这种以综合考查学生设计与调试工程项目的技能与创新思维的工程项目式考试方式,改革了监控技术课程传统的笔试和单一上机考试形式、方法形式与评估制度。
二、改革的思想
(一)必要性
“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两门课程,不是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体系课程,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而产生的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工程实用技术。工程实用技术就是动手的技术,动手能力是用人市场对做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人员的重中之重的要求。因此,这两门课程是必须在动手过程中摸爬滚打,才能熟能生巧、巧能成精。
(二)重要性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主要研究怎样控制对象和一个生产过程,但可编程控制器本身没有人机界面,在其上面看不到被控对象的任何信息。“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怎样把要控制的对象和一个生产过程怎样在运动、各种数据等工作的状态,以表格、趋势曲线、动态图形等,再现在计算机屏上,远距离的监控被控制对象或整个生产过程。但作为组态技术,又必须依靠下位机如可编程控制器等提供数据,才能用起到监控,没有下位机提供数据,组态只能监视而不能参与控制。因此,“组态软件WINCC及其应用”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两门课程,即使单独每门课学得很好,不整合于一体进行实战,难以掌握监控综合技术的实施。
三、改革的方式
(一)考试方式
教师准备具有典型代表的3-5个实际工程项目,向学生下达任务书。由学生3人一组,从中选择一个工程项目进行设计。
(二)考试时间与教卷方式
考试时间四周。教师在正常的课授时,围绕这些实际工程项目讲授相关知识。
由学生提交设计报告的纸质打印稿和一张技术文件的刻录光盘。
(三)成绩评分方式
根据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组织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网络系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及外聘自动化工程师,对设计作品评估作为监控技术成绩。
1.评估标准(简介):
(1)设计方案:评估设计方案难度、合理度、可行性、经济性;
(2)设计作品中所含平时所学知识的多少;创新点多少;
(3)监控数据的类型与监控的数据量多少,特别要注意数据的操作难易性和安全性。
(4)报警和故障诊断的类型与条目量多少,故障有无可查的位置点画面;
(5)使用何种手段实现图形动画(C脚本、静态叠加或两种方法混合),原则应以PLC程序的开关量使C脚本运行,达到图形动画。
(6)PLC程序的寻址方式(绝对地址寻址、符号名寻址、数据块寻址)是评估的重点之一;
(7)PLC程序中数据块的使用是评估的重点之二;
(8)PLC编程使用LAD语言或STL语言,以简短为评估原则;
(9)网络控制中,以太网、Frofibus、AS-i的硬件选择和软件设计是重点。
2.同组设计者的评估原则:
(1)个人设计能力评估:原则是同组分工明显,有任务划分,每个设计者设计一个项目中的一个单元,根据每个设计的设计单元,评估个人能力;
(2)团队合作性评估:各设计单元的集成,是由一人完成还是由同组共同协商完成,原则上应以团队共同协商完成;
3.参与评估的教师工作量确定:
传统考试评估方式是以教师一人阅卷方式进行,教师工作量以阅卷份数确定。改革后采取的评估方式与传统不同的是将各科教师代表集中在一起,集中讨论评估,教师工作量以全部教师评阅作品的总份数均分确定教师工作量。
(四)考题形式
1.设计题目
《自动循环转油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2.设计目的
(1) 培养一切为用户需求的敬业精神,踏实、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
(2)掌握组态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在自动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分析解决自动化工程项目中技术难点的能力;
(3)了解和掌握自动化工程项目系统集成设计、调试的方法、步骤、技能。
(4) 系统简介
系统采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通过WINCCV6.0组态软件和PLC完成对自动循环转油控制系统的工况实时状态监控,参见下图:
自动循环转油控制系统监控画面
(5) 设计要求
初始状态:转油车在起始位置时压下SQ1;
启动:按下启动按钮SB1,转油车在起始位置装油,60秒后向左运动,至SQ2处停,开始卸油,60秒后卸油结束,转油车返回起始位置,再用60秒时间装油,然后向左运动到SQ3处停,60秒后再返回起始位置………完成自动循环装卸油的运动。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2,空车返回起始位置停止。
系统控制方式应有手动、自动及维修三种运行方式:
手动为步进运行,即操作一个按钮,一个动作执行,操作另外一个按钮,另外一个动作执行,主要用于分步控制。
自动为全部一次性执行,即在自动模式下,自动地完成整个转油的所有动作,用于长时间自动循环转油。
维修为单独的点动模式,专为维修调试时所用,所有操作均为点动,即操作相应的按钮时动作,否则不动作。
系统应具有转油统计、故障报警功能。转油车使用变频器驱动。
(6)技术资料要求
设计报告纸质打印版与电子版光盘,需含技术文档如下:
组态设计步骤及程序、PLC的I/O表、PLC控制设计步骤及程序、系统框图、电气原理图、系统操作说明书、元器件清单。
(7)参考文献
刘华波编著,组态软件wincc,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孟晓芳编著,西门子系列变频器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潘峰编著, 西门子控制技术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8)设计时间 :3周
(9)撰写设计报告内容参考
第1章 项目监控功能介绍
第2章 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第3章 设计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4章 设计体会与总结
附录1.组态软件 2. PLC控制软件 3.PLC的I/O点符号表 4.PLC的硬件设计图
四、改革的效果
1.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刻苦钻研、勤思苦想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设计的项目主动收集有关的工艺资料,搞清楚工艺过程。这种积极性学生的概叹是大学学习中史无前例的。
2.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组同学经常集聚一起,制定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少平时有隔阂意见的学生之间,通过种考试方式,团结在一起了。
3.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恩情操: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展现出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创新点,达到了不仅仅为了完成考试而做,而是为了一份自己勤思苦想、累累心血结出的硕果而为,也培养了学生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操,例如以下优秀作品:
4.增加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力和求职的能力:从接受任务书开始,到设计方案制定,从上位机组态设计,到下位机PLC控制设计;从分部分调试到系统联调;从总结到提交设计报告,整个过程就是一次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的前奏演练。不少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装订在求职的应聘书上,向职场展示自己具有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际设计和调试的技术能力,例如自动化0702班徐明威(719所)、0703班陈星(鼎力科技)、0702班杨云涛(浙江万恒自控科技)、等学生,他们将自己的综合设计作品展现给用人单位,均达到了使用人单位一见中意的效果。
五、结束语
自动化概述范文5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调控自动化;无功电压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over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wer system of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Electric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degree more and more high, I think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mainly includes three areas: dispatching automation,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match nets autom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in zhenjiang power control automatio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scheduling; Control automation; Reactive voltage
中图分类号:C9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现在对电力调度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电力系统的调度、监控及其自动化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调控自动化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利用计算机、运动、通信等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和控制功能的综合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构成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级应用软件包括:①负荷预测②发电计划③网络拓扑分析④电力系统状态估计⑤电力系统在线潮流⑥最优潮流⑦静态安全分析⑧自动发电控制⑨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等
3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正趋向于: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OM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调度自动化
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器、大屏显示器、打印设备、工作站下级电网调度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及变电站终端等主要部分组成。
我们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要求,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效供电。在这个过程中,调控人员通过调度自动化子站系统又称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与主站配合,实现四遥功能。“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5无功优化调节系统的功能
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应用功能,它其主要功能是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保证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并尽可能降低系统因不必要的无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它从SCADA获取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对电网内各变电所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和在线控制,实现全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闭环运行。我觉得镇江地区无功优化应该能实现以下功能:
1) 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根据SCADA实时遥信信息,实时动态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正确划分供电区域,实现动态分区调压。
2) 程序既可闭环运行,也可开环运行。
3) 提供方便的图形界面,对程序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改,如采样次数,采样周期。
4) 电压合格范围,电压调节上下限等。
5) 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在线管理、维护和修改功能。
6) 调节手段已用完,而电压还处于不合格状态时,将给出无法满足要求的电压点的信息。
7) 报警与提示信息都自动推自动报警信息窗口,并有语音提示。
8) 发遥控命令后,推报警提示信息。
9) 具有事件记录功能,可记录所有的系统事件,调节事件和异常报警事件。
10) 统计变压器的自动调节次数,电容器的自动调节次数及调节时刻。
6“大运行”体系下调控的主要工作
我觉得在“大运行 ”体系建设后我们地区调控监控人员的工作将发生改变,相对于以前要在观念上有所改变,相对于重点要在设备等级上有所改变,不仅要对受控站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还要负责设备故障、异常、越限运行时联系处理。即要完成日常生产工作中的运行监视、倒闸操作、电压力率控制、异常缺陷处理、事故汇报处理和验收启动等工作。
在管理只能方面要对变电站信息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专业管理,制订相关规定及流程。在要收方面要负责审批、执行变电站信息接入申请单,对所辖变电站信息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归口管理,对变电站信息进行审核、接入、验收及归档。特别是新上和技改设备的点号表验收工作。并且还要对通道的退出要及时处理,只有这样,从多方面严密监控,及时调整,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才能高效、优质地供电。
参考文献:
[1]姚建国,高宗和,杨志宏.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3).
[2]杨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1).
自动化概述范文6
【关键词】高职;焊接;教育改革
现在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船舶焊接所需的人才越来大,但是目前在岗工人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八十年代末期的技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焊接操作,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力不从心,同时我国焊接生产一线严重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我院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不仅能操作,还应读懂图纸、制定工艺参数、安排生产工序、分析工件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确定修复工艺、熟悉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等。造船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在船体建造过程中,焊接工时占船体建造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成本的30%~50%,焊接生产效率是影响船舶建造周期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焊接技术进步对推动船舶工业或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1.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先进的焊接技能及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焊接技术而言“高效焊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高效焊接方法主要指熔敷效率高、焊接速度快、操作方便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焊接工艺方法。高教焊接工艺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节约能源。在中国造船工业中,常用的高效焊接方法有:铁粉焊条手工焊、下行焊、重力焊、药芯焊丝CO2 焊、多丝埋弧焊、垂直自动气电焊等。推广应用低成本自动化焊接设备及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平面分段自动装焊流水线,从而可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2.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核做出调整
一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三学制的培养周期短,要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是课程内容改革,将社会需求量大、技能要求高的焊条电弧焊技术、气焊气割技术、C02 气体保护焊技术单列出来,作为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重点学习《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生产检验及管理》、《材料焊接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专业英语》等,在学习过程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际应用,组织编写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英语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焊接领域中,特别是船厂。
三是改革考核方法,在考核中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重点放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四是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焊接技术应知应会,增加专业技能实训,强化焊接操作技能训练,培养焊接技术高等技能操作和技术性工艺规程编制人才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为焊接工艺员、施工技术员、焊接检验员、产品推销员,所以要找到适合对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制定了适合于焊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方案;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
第一是对学生基本焊接实践技能的培养。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此时学生正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初步学习,通过实践技能的培养将能进一步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第二现是对现代焊接技术的掌握和软件培训。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二学年进行。通过半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焊接专业的绝大多数理论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因此,该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侧重于现代焊接技术的掌握,包括埋弧自动焊、C0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激光焊,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在实训教学中加以渗透,并考取相关的资格鉴定证书如中级焊工证、CCS焊工证等,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实力。
第三是对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该技能培养主要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借助于专科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焊接工艺员、焊接检验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强实训基地师资建设力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