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慕课;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32-03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中内容最多、最难学、最难教的课程之一,也是该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之间的联系“桥梁”课,搞好该课程教学十分重要。
近年来,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较多。刘静波[1]研究了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实践教学,着重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实践项目的规划以及实践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周莹莲[2]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和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谢晶[3]根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钟福如等[4]针对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的特殊性,在国内外已有翻转课堂的基础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来阐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汪秋婷等[5]以翻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形式,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该文通过分析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程的教学难点,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抽象教学模型,但该文对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架构、具体实施、慕课具体内容未做深入研究,不能指导实践应用。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下降,对高频电子线路这种内容多、难学的n程,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去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提出了“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规划了微课的具体内容,构建了课堂组织模式、学生组织模式、考核模式等,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革新教学本质,将传统“教学”变为“有技术支持的学教”,使“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认知环节都得到优化。
2.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授课形式,教学视频以慕课形式呈现。
3.主要教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慕课学习完成,学生可以自主掌控学习,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适应。
4.翻转课堂整合了直接传授与建构主义学习、面授与网络学习,使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并行开展,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变化。
5.翻转课堂能更多地采用讨论法与探究法,这些方法针对特定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与交流,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实践意义
1.高频电子线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搞好该课教学十分重要,运用混合式授课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高频电子线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已具备。首先,大学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进行课前慕课视频的学习;其次,大学有较完善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能提供大量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学生能方便地完成慕课线上学习并完成随堂考试;再次,大学生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度很高,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已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
3.高频电子线路由于内容多、难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首先,教学主要内容以慕课形式呈现,慕课学习主要在课前进行,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同基础、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学习,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必须在线上完成随堂考试,并及时争取得到奖励,具有“游戏”特性,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再次,由于慕课是在线学习,有针对每节课的论坛,学生随时都能提问,并能及时得到解答,提高了学习效率。
4.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由单纯的知识呈现者转变为课程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授课前总结分析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其次,教师针对已设置好的讨论主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式学习。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小组学习,甚至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
5.研究表明,学生在听课时只能全神贯注10分钟到18分钟,慕课视频采用15分钟以内的“微课堂”讲解方式,符合学生的教育心理特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方案
(一)混合式教学的学时划分
课程教学以胡宴如主编的《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课程总学时设计为64个。采用“翻转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论课学时大致44学时,“翻转课堂”实验课12学时,讲授课为8学时。翻转课堂占教学主体地位,约占总课时的87.5%。
(二)翻转课堂的慕课内容规划
1.选择最基础、最核心的6章内容: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第五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第七章,反馈控制电路。
2.精选每章理论知识点,形成独立的微课教学视频,初步规划50个独立教学视频。
以“第二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为例,教学视频设计为8个,按照三个自然节来划分:
(1)2.1.1选频网络的分类和组成,2.1.2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2.1.3 LC阻抗变换电路;
(2)2.2.1晶体管Y参数等效电路,2.2.2单谐振放大器的等效,2.2.3单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应用;
(3)2.3.1集中选频滤波器(陶瓷滤波器),2.3.2 放大器中噪声的来源、定义与计算。
3.翻转课堂实验内容: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调频与鉴频、锁相环电路。针对实验操作要领,制作6个微课视频。
4.针对每一个微课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并在慕课学习前让学生知晓。学习任务单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等,目的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架构设计
1.理论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在授课前要分析总结学生慕课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不懂或提问较多的问题汇总起来,并以此为参考设置讨论主题,之后教师将讨论主题上传至平台,让各组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首先解答学生共性问题,共同讨论疑难问题,其次单独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2.实验课堂(线下学习阶段)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首先告知学生实验所需仪器,简要阐明实验要求和最后要获得数据,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并现场解决,提取每一组学生实验数据并打分。
3.讲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高频电子线路的发展历史、前沿技术讲解,课程特点与主线),难解习题选讲,课程总结与知识串讲等。
三、高频电子线路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模式
(一)课前学习(线上学习阶段)学生分组模式
每组由三名学生组成,其中班级优等生1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1名。一个班级按照总评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个等级,三名学生的名次级差在10-15之间(以班级总人数来定,如班级总人数30人,级差为10)。中等生、后进生结成对子,在慕课学习中互相帮助;优等生是组长,负责帮助组内另2名学生,解决慕课学习中的问题。
(二)翻D课堂(线下学习阶段)组织模式
学生分组不变,与线下学习相同。教师集中解答共性问题时,学生无需分组。疑难问题原则上由优等生根据小组学习和自身学习情况提出,中等生和后进生可以提出自身的个性问题。有疑难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集中在一起,教师分别解答每一组学生的问题;一般中等生、后进生问题先解答,优等生问题后解答;在解答某一组学生问题时,另一组学生可以先讨论。对于课堂上解答不完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后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及时解答(必须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之前完成)。
对于无问题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这两个小组的讨论,也可以自习课程相关内容,或完成书面作业。
(三)混合式高频电子线路的考核模式
1.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0%)+课堂表现(10%)+书面作业(10%)+实验(15%)+期末考试(15%)。
慕课学习成绩一般按节随堂考试(例如2.1、2.2、2.3每一个微课都有一次考试),所有慕课线上学习成绩累积并折算进入总成绩。慕课随堂考试总分10分,必须达到6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慕课学习成绩由所有随堂考试成绩总评确定;未学完所有慕课内容者不给成绩,需要重修。课堂表现以学生提出问题和参加讨论次数来评价,设定下限次数,达不到下限次数不给本阶段分数,达到较高次数者给满分。书面作业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任务,不同学生的作业在要求原则上不一样。实验成绩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来评定。
如本课程设定为考查课,可取消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调整如下:
课程总成绩=慕课学习(55%)+课堂表现(15%)+书面作业(10%)+实验(20%)。
四、关键问题讨论
1.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视频制作是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但要讲好课,而且要组织团队做好视频的制作,使视频适宜在线上分享。慕课视频的时长应保持在15分钟以下,最好在10分钟左右。
2.慕课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线上随堂考试,学生不能“过关”时只能通过重学视频内容再去回答问题。随堂考试的题目要设计得当,不能与课本习题或辅导习题重复。同时,慕课内容严格按照章节的前后顺序设置逻辑,前面内容没通过,不得进入后续的慕课内容学习。
3.要深入研究翻转课堂、讲授两种课堂教学课时量的比例划分以及这两类课堂的内容安排。翻转课堂主要内容以学生在课前慕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为主,教学方式以讨论式、协作式为主,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5/7;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7,实验课需要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及操作过程仍然采用慕课视频呈现;讲授式课堂主要内容有课程绪论及前沿技术、课程总结及内容串讲、难解习题等,课时量约占总课时的1/7。
4.要周密安排翻转课堂课前慕课学习的学生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组织。重视慕课学习协作小组的学生选择,使小组长能够帮助组内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课堂讨论既要解决所有学生共性问题,又要解决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
5.线下学习给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学习的空间,但是书写能力、知识掌握是否牢靠,仍然是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综合考核中保留了书面考试和作业的环节。
五、结论
目前,国内慕课平台逐渐增多,但是这些慕课平台推出的课程数量整体不多,且仍然以人文社会课程居多,自然科学、工科课程偏少;而自然科学、工科中以物理、化学、计算机类课程居多,电路类课程很少,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中文慕课中还没有找到。开展基于慕课的高频电子线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能助推工科类慕课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大众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静波.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J].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2006(4).
[2] 周莹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3] 谢晶.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互联网+;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33
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我们一行约30人受山丹县教育体育局委派参加了由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组织的“翻转课堂”学习讲座。其间,我们参加了由黄岛区教委刘永春教师主讲的微课制作法和山东省昌乐县一中副校长张福涛主讲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之后我们有幸亲自前往昌乐一中实地考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还有些许困惑。自己就问自己: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心中真是充满了疑问。抵达青岛的第二天下午,聆听了张福涛副校长的讲座,我便惊诧于“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地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教学中的“四步,两段,十环节”的实施方案全面概括了课堂教学的翻转。(四步: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两段:自学质疑、训练展示;十环节: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借助互联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了“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讲座之前,由青岛市黄岛区的刘春永教师做了关于微课的设计和使用的讲座,这次讲座则让我们认识到了在当今 “互联网+”的时代,教育怎样跟互联网有效结合以及互联网怎样促进教育的发展,也为我们从思想上做好了认识互联网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的思想准备。下午,张福涛副校长就“翻转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发展、完善和实施作了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我觉得他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第一,学生按以往的授课方式学习之后,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掌握了多少知识;第二,如何做到学校教育在课后或家庭中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两不误;第三,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或方法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点。这三个问题的确值得每位教师去思考。
听完讲座之后,我明白了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学生内化知识这一阶段放在了课堂,将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后。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进度确定学习任务,依照学案自学,即自学质疑,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疑难可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查看教师事先上传的相关章节的微课视频。其次,自学完成后,学生要在当天的课堂上完成相关习题训练,并进行展示、讨论。最后,通过群言、辩论等方式形成确定性的答案。在讲座的过程中,张校长还讲到了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以具体的教学范例进行讲座,把练习题上传上去,学生在上面可以做题,做完题之后还可以写一些评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论了解他们对知识的内化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和学生头脑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许困惑,可能是因为没有运用过这种教学模式。但通过此次讲座,我对翻转课堂有了了解,知道了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 Based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flip the classroom is not only feasible and convergence in abundance,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to grow u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fully adequate teaching preparation, list before class, class and after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cific tasks,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ether the amount of teaching classes, the hardware suppor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force of teachers, to ur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ic” course
反思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上师说生听局面始终未能打破,教学效果令人唏嘘。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改革创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必须积极应对,改革创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是改善教学效果、回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1 翻转课堂适合高职“基础”课
1.1 翻转课堂符合高职学情特点
高职生虽然大多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换个角度看,他们受应试教育毒害相对较浅,当中很多人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也乐于表现。翻转课堂恰好给了他们创新思考和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
1.2 翻转课堂适合“基础”课程特点
“基础”课一般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由于刚刚迈上人生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新生通常会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普遍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听从教师安排和教导,好管理,易于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基础”课主要包括适应大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公德和法律基础等教学内容,实践中教师比较容易将这些内容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2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如何在“基础”课中实现“翻转”,即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是问题的关键。
2.1 整合教学内容
2015年最新版国家指定“基础”课教材包括了绪论和八章,内容较多。依据“05方案”,“基础”课学分为3,学时为48~54。实践中有些高职尤其民办院校不执行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削减思政课时。若按教材体系一章一节进行翻转,课时必然吃紧。须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再来实施翻转,效果更好(如表1所示)。
整合后,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教学指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2.2 实施翻转课堂
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必须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学准备。方案当中应当包括翻转课堂的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检验评价等(如表2所示)。
3 实施翻转课堂的收效
3.1 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空前发展,尤其当前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兴起,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对哲学等人文学科影响至深。教师不能再抱着已有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不能再固守传统思维按照既定套路照本宣科,必须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改革,寻找出路、力求突破。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倒逼教师顺应历史潮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广泛涉猎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更新自身知识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运用翻转课堂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师生角色。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提问――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3 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现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难以抵挡网络游戏和其它手机乐趣的诱惑,课堂上任凭教师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也只顾低头刷屏,教学状况堪忧。实践中很多高校都在坚持探索改革,但整体上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运用翻转课堂,能使思政课呈现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驳的景象,产生师生思想碰撞、畅快交谈、亲切交流的局面,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3.4 推动思政课程建设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培养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黄金期。“基础”课一般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学习风气,为思政后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思政课整体建设和发展。
4 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4.1 教学班额不能过大
翻转课堂相对适合小班教学。教学班额过大,会造成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难以管理课堂和把控全局,难以给每位学生释疑解惑和因材施教。如果大班授课,学生展示环节只能分小组进行。
4.2 硬件支持必须到位
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馆藏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联网机房计算机配备充足,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且宿舍网络有保障,图书馆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硬件条件足以支持翻转课堂。
4.3 要形成教师团队合力
仅上传网络学习资料一项工作就耗时耗力,因此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形成团队合力。备课环节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搜集学习资源需要集体出动,广泛涉猎和甄选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图书馆学习资源,为学生筛选和指定学习内容;若有条件自行拍摄和制作微课视频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更需发挥集体力量。
4.4 要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有效督促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翻转课堂最大的难题。首先应当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引导和教育。其次,可以搭建学校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网络学习资源。再次,可以成立学生自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建立QQ、微信等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自学创造环境并提供技术支持。最后,还可以建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互相监督和家庭监督的作用。
4.5 课堂要有效调动学生
传统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学害怕学、教师不愿教害怕教的恶性循环,翻转课堂必须防止这种状况出现,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竭力调动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愿意参与展示、讨论和提问,学起来也乐起来。可以挑选优秀学生或优秀学习小组担任课堂助教,辅助教师完成翻转。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教学;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18-03
一、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内涵
1.综合评价理念下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概念
翻转课堂翻转了在课堂上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顺序。对翻转课堂的评价要适应这种结构特点,突出翻转课堂系统性的特点,所以,翻转课堂的评价应以科学的评价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和先进的指标体系,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的理念,对复杂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过程,是一个在评价人员维度、评价层次维度、评价目标维度、评价对象维度四维空间中进行的、并涉及大量定性与定量因素的复杂过程。[1]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体现了多个评价对象、多个评价主体、多种评价角度、多重表达形式的突出特点。根据综合评价的基本过程,对高校翻转课堂的评价可分为五个连贯的步骤:分析翻转课堂的突出特点,确定评价的内容、方式以及方法;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主体、评价原则和相应的评价模型;实施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并做出解释。
2.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意义
对高校翻转课堂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整体把握高校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第二,有利于系统优化高校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三,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MOOC时代,翻转课堂作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连接桥梁,成为典型的信息化教学形式。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对其已无能为力,而当前对翻D课堂评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数量有限,内容和深度也有待扩展和加强。
二、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评价是对较为复杂的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的过程。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需要从整体的视角来审视,而系统科学领域的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对于指导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最为适合。
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看作由知识维、时间维与逻辑维而组成的三维结构,并以该立体结构来表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是解决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大型项目管理问题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时间阶段。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七个逻辑步骤。知识维列举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2]
近年来,霍尔三维结构理论不仅在工程设计、系统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同时也被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为了科学地实施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过程,本文借助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尝试构建了立体化的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模型(图1)。
对高校翻转课堂的综合评价,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高校翻转课堂评价问题,这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逻辑维”的步骤相一致。具体逻辑过程如下:(1)明确高校翻转课堂评价要解决的问题。(2)设计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3)综合分析影响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各种因素。(4)优化并选择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方案。(5)做出最后决策并实施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方案。
“时间维”反映的是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实现过程。具体流程包括七个阶段:规划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实施方案、拟定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具体内容、分析初步制定的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方案、择优选择适合于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方案、实施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方案、运行并处理高校翻转课堂评价信息、改进并更新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方案。
“知识维”反映的是在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系统评价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学等。
三、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
通常,教学评价应考虑三个要素: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理念是评价者对教学、评价的思想认识,决定了评价的高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先进的评价指标均受制于此;评价方式界定了评价主体和方法,是评价实施的具体规定;指标体系是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的外显,恰当的评价指标是保证评价成功的关键。教学评价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基于以上综合评价的理念,在指标设计方面,为了全面而系统地反映高校翻转课堂整体实施的情况,选取开展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绩效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图2)。
1.高校翻转课堂的条件指标
翻转课堂的条件指标是反映翻转课堂实时环境和条件的指标,是综合评价的物质基础。任何学校的管理工作要素都有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七个方面,其中,人、财、物是最基本的物质性要素,是学校办学不可缺少的资源条件。[3] 为了诊断高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条件及可行性,本文从学生、教师和环境等方面,设计了高校翻转课堂开展条件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开展条件评价属于诊断性和可行性的评价范围,宜于学期开课之前进行。
2.高校翻转课堂的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集中反映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状态和具体过程,与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密切相关。为了实现过程评价,本文从学生、教师、教学活动三个维度,设计了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值得说明的是,因过程评价涉及翻转课堂的每一节课,宜于每节课的课中进行。
3.高校翻转课堂的成果指标
成果指标反映了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和水平,与学习成绩、教学成绩、推广效果等内容高度相关。为反映高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绩效、经验与改进等方面来说明。该总结性评价一般适合在学期末进行。
通过专家调查法,本文最终确定了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具体指标的主要观测点进行了概括,详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张对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而未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
四、总结与展望
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应用中不断更新,在持续更新中得以完善。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第一,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评价频次。对高校翻转课堂开展条件的评价,如果一次评价后无法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可以循环进行多次评价,直到满意为止。同样,是否每堂课都要进行过程评价,仍取决于具体需要,比如,根据条件可以随机抽取几堂课进行过程评价。而教学绩效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期末的课程结束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终结性评价。第二,可创造性地使用该评价体系。教师在充分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以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载体,勇于创新,对评价内容“再加工”、“再设计”、“再整合”,使评价体系更贴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总之,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翻转课堂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7]本文对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内涵的阐释,指明了综合评价理念之于翻转课堂的重要意义。而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能够引导高校决策者从多个维度对翻转课堂进行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为解决高校翻转课堂评价提供了方法指导。尤为关键的是,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方便了课前、课中、课后全部教学过程的信息采集,实现了多种评价主体的参与、多元评价方式的整合、多个评价过程的统一,验证了教学评价的决策导向、形成性定位和改进之于翻转课堂的重要性。总之,高校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研究,为客观衡量和科学审视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配置、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但是,该研究只是对高校翻转课堂评价的开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要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仍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和更多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科学学报,1998,1(1):75-79.
[2]郁滨.系统工程理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171.
[3]康宏.立体化视听教育网络综合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1999,(03):68-72.
[4]张韵君.大学生自主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06):583-586.
[5]李力.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97-100.
[6]车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大学生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10):70-73.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5
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2018 年“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x职院发﹝2018﹞x号),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教风学风环境,努力开展好 2018 年“教风学风建设月”有关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2018 年“教风学风建设月”各项活动,促进各院系部进一步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改进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以优良教风带领优良学风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教书育人氛围。
二、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 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建设,开展期中教学检查(2018年11月5日——11月9日)
(1)听课、巡课;
(2)检查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3)教师任教资格的检查;
(4)召开学生座谈会。
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一——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教学示范课展示活动(2018年11月12日——11月16日)
通过邀请在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代表xx,开展 “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示范课展示活动,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示范课展示活动,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借助教学云平台、蓝墨云班课、微信、微课、视频、Flash动画等前沿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
3.提升教师指导竞赛能力,开展xx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技能竞赛(2018年11月19日——11月23日)
2018年xx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师生技能竞赛项目
序号承办院系竞赛项目
1纺织与服装技术系服装设计与工艺(师生同台竞技)
2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系养老服务技能
3健康与社会照护
4商学院会计技能竞赛(手工)
5会计技能竞赛(电算化)
6市场营销策划大赛
7智慧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
8演讲大赛
9导游技能大赛
10电子商务运营推广比赛
11ERP沙盘大赛
12艺术设计学院“AutoCAD制图”大赛
13“广告创意设计”大赛
14“居然设计家杯”室内设计大赛
15“彩妆造型人像摄影”大赛
16“3D角色建模”大赛
17职业素养教学部第六届学生排球赛
18校级英语口语大赛
19软件学院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20网络组建管理
21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22物联网
23工业工程学院数控机床装调及技术改造
24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5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
26汽车检测与维修
27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8化工生产技术
29工业分析检验
30机器人拆装
31汽车营销
32生命科学技术系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
33生物与制药技术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
34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35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
4.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二——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培训(2018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通过邀请学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教师张存智教授,就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培训。培训着重从在线开放课程的评分标准、内容要求、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共享与使用等方面展开,并分享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会。
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研讨式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8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1 引出问题
传统教学指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再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下课后练习以实现课上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是对众多学生按照“一个版本”进行授课,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因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调动课堂气氛成为众多教师采取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即教师首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研讨问题。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往往只能缩短理论授课时间,才能挤出时间保证研讨式教学的实施。这种上课模式仍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比前一种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时间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传统课堂的弊端。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原来课堂上由教师讲解知识的时间变为课前由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安排观看视频,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差异化学习得到体现,而且几乎全部的课堂时间都可用来组织知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2 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释义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指学生根据教师事先提供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知识,并在课堂上参与教师组织的研讨活动,这正好是传统教学的颠倒。课下学中做,课上评中学,学生可根据自我学习的进度和需求灵活安排学习任务,打破传统课上教师一次性授课模式,教学视频可重复观看,直至掌握。课程以学生学为主体,充分将课下“有时间”和课上“有老师”相结合,将传统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颠倒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教师的教”理解为知识传授,“学生的学”理解为知识内化,则这种流程变革所带来的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这就是翻转教学的基本要义所在。
教师在课前提供视频以及支撑授课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前学习,完成“知识传授”;在课上,教师通过有效组织互动研讨,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予以有效指导,并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教与学的主体,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将翻转课堂付诸实践。
2.2 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用研讨的方式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研讨式教学科研分为研究和探讨两个阶段:前者是对问题本质的剖析、对问题本源的追溯,以便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消除疑问和解决问题;探讨则是通过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思维的碰撞过程,以达到凝聚共识、加深理解的目的。由此可见,研讨式教学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参与实践研讨,用理论联系实践;三是目的性,即透过问题看本质,解决实际问题。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转向主导地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重心从“授”转变为“导”,教师课前完成剧本的“策划”,课上担任剧本的“导演”,而学生则是剧本的“主角”,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创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学环境,达到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境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纳要(2010-2020)》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当今,我国越来越多高校在不同程度地尝试与深化研讨式教学方法,积极提升教学质量。
2.3 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的关系
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间的关系如下:第一,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式教学的整个流程,为有效合理推进研讨式教学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第二,研讨式教学为翻转课堂组织课堂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课堂翻转后最好的教学手段;第三,两者都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能使学生更全面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高度同一,为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3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研讨、课后巩固3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这3个阶段是一种渐进式的知识内化过程,前一次知识内化是后一次知识内化的基础,形成一种因果叠加的效果。翻转课堂关注的是知识内化的内在条件,甚至可以说是知识内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