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科技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1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可行性 哲学反思
作为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长期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研发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等因素制约,我国需 要相当规模的额外投入,大规模采用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减排措施不当,不仅技术上不可行,还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延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所以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而其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审视其可行性,才能有效的利于我国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早在1986年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唯有在2050年前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会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后果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并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计划到20l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这一白皮书设定的减排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要不断地采取行动以排除影响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上的障碍。
低碳的字面含义是说生产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对碳排放有所限制和约束。而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同时,它也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低碳经济何以可能
尽管当今社会都在提倡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低碳经济到底何以可能?它是否只是21世纪的环保神话?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关于这一点,笔者试图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模糊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学术论著和官方文件对未来经济有不同的分析和描述,这是很正常的。在学术上不论提出什么概念,都可以进行研究。但是要把这个概念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变成人们的行动,就要求它内涵清晰,简明易懂,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人类经济活动引起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症结是碳失衡,一方面大量消耗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毁坏植被。“低碳”只反映了前一个方面,而未能反映后一个方面。虽然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宽泛解释可以把后一个方面包括进来,但是概念本身的构造方法毕竟是有缺陷的。
低碳经济概念它强调的碳排放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经济中统筹解决,不应撇开人们已经普遍认同的循环经济概念另外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所界定的内涵过于狭窄,如果不做宽泛解释,则不能反映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也不能全面反映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方向[4]。
2.文化利己主义及舆论欺骗
现在世界各国一致提倡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低碳时代”。但我们应该记住,“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提出的。提出,必然是因为对本国的发展有利,但我们更应该明白,西方和东方是有很多差异的,我们不能做经济上的“跟风”。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做着努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接受发达国家单方面提出的减排任务,也不能完全顺着他们的思路来减排。
要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目前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已经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的还在加紧转移;同时他们的节能减排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正在本国推广应用,对发展中国家则加以封锁并设置环保门槛。目前在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中,大约有 1/3-1/4 是用于生产最终供发达国家消费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讲“低碳”实际上隐含某种不公平条件。它们口中不断宣讲的“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更似于一种文化利己主义或是一种舆论欺骗,更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便保障本国的领先地位。
3.无限发展模式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轰动了世界。当时正值西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该报告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要关注“增长极限”问题。
《增长的极限》认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导致人类社会崩溃,这个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当今世界实行全球化发展战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提倡发展、提倡增长,从而必然形成一种无限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一切以发展、增长为主,而在这一时期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否是不合时宜?“低碳经济”是否会让各个国家的发展受阻或是速度减慢?对于这种两难选择,国家会如何做出决定?这些都不得不提醒着我们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4.奢侈消费
文化范畴中的奢侈消费,并不仅仅指某个时代中少数群体所拥有的高档奢侈品,同时也是这样一种习俗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人们常常会通过超乎寻常、非正常的消费方式,去表达和获得生活世界的真实所需,这些需要涉及权利、欲望、规范和感情等范畴。
根据高盛投资银行的统计数据,在1999年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只占全球的1%,2004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12%,奢侈品销售总额达到了60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和游艇),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则增长为18%,销售额达到了80亿美元。据国外权威机构估算,直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可以说,以西方文化为主流带给我国的,是日益严重的奢侈消费观念。当人们习惯一种消费观念并日益加剧时,想要使其有所改变,其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而“低碳经济”的提出,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对于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该如何去调整和改变,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低碳经济的哲学反思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全球变暖之外,还有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解决。
可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类没有和自然和谐相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作为自然的创造物,作为新的自然物被提升出来。但人又依赖于自然,靠大自然的恩赐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一切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都立足于自然。
人类凭借其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挥,创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人工自然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并不断超越了自然演化的阈限,以满足人类居住、交通、信息及日益增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然而,当人们陶醉于对大自然征服的胜利之中时,大自然却报复了人类。首先是农业的过度的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旱灾水涝等等,许多山清水秀的地方都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另外,工业化的兴起更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类借助于先进的手段,大规模地消耗资源并排放各类废弃物,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例如20世纪30―60年生在比利时马斯及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的骨痛病等灾难,都是人为产生的结果。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类似的事情在当今不少发展中国家中仍在继续。
依据以上分析可见,科技的应用、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但究其根本推动力,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人类本身,考虑到人类内心日益膨胀的欲望。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欲望更代表着人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且因为欲望,人类才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在不断的承认并肯定人类的欲望,因为这样是符合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承认人类的欲望,那么人类就会有动力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这一方面看来,似乎欲望对人类来说有莫大的裨益。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类的欲望并不是有一个界限或是有一个终点的,它是无限的。
叔本华曾把人生比作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聊”。当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产生焦虑、痛苦感。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便又会觉得“不过如此”,百无聊赖。于是又产生新的欲望,寻求新的刺激,重新回到痛苦的欲望中,开始新一轮的“钟摆生活”。
这也印证了,人是一种有无限欲望的动物,人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办法满足。一种欲望满足后,人的内心会产生更大的野心,也就是更大的欲望,尽管欲望满足的难度将会更高,付出的努力及代价也会更大,但人类似乎乐意于接受挑战。
这一恶性循环表现在当今社会,就是人类的生活似乎看起来更舒服、更享受,而自然界却以更大的代价去惩罚人类。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便开始想法设法去解决这一矛盾,绿色科技、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人类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出的举措,当然,也包括文中所提的“低碳经济”。
根据以上分析,要实现“低碳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限制人类的欲望。
当今社会,尽管欲望给人的物质生活以极大的满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认识到贪欲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太多益处,那么就会有一些制约的力量,其中也包括宗教。
康德认为,人是有先验性的,这种先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本质的外化,二是外本质的内化。而欲望,体现为人内本质的外化。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一种欲望的动物,人可以立志根除这种欲望,但实际上却是永远也根除不了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想到西方的基督教。基督教对人类的欲望是一种制约,它提倡“赎罪”,即自上帝发现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受蛇的诱惑偷吃智慧果后,就决定惩罚人类,让他们在人世间受苦以赎罪,即认定人类是有“原罪”的。当人类在“赎罪”时,灵魂就会得救。而当人心贪欲无度时,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了。
基督教对人的欲望是有制约的,但这种制约的力度、强度及深度却是令人深思的。要实现“低碳经济”,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和每个人内心的欲望相关,即我们必须要一定限度的限制人类的欲望,而这一点仅仅依靠宗教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不够的。
我们知道,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都在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然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依据以上的分析,中国实行“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也许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低碳经济”概念是否科学? 在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否可行?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2] 刑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
[3]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4-6.
[4]郑志国.低碳经济的科学性质疑[J].理论月刊,2009,(11):103-105.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2
关键词:数学学科; 平均数及其估计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27-001
高中新教材已经实施五年了,及时总结教学心得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个人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经常反思,下面就是我在《平均数及其估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探讨中所得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平均数及其估计》是高中数学新教材,数学必修3第6章第3节第1部分内容,第6章是统计学内容,6.1节讲述了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6.2节是讲述总体分布情况,而本节是反映总体某种特征,是总体特征数。平均数是总体特征数中一种,它反映了总体集中趋势,它与中位数、众数都是反映总体特征趋势。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比方说求班级学生成绩平均分等。利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考察的对象数目比较多,不可能逐个调查,必然抽样调查,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情况。
本节内容也是后面二节方差、标准差必须用到的知识点。在计算方差、标准差时,平均数是中间桥梁,也是必须用的数学工具,因此,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形成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理解求平均数的几种方法,能够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感觉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是本章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是本节教学重点。如何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如何求样本平均数是本节教学难点。我认为关键是如何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揭示解题规律。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生成本节要讲的内容,体现了循环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创设情境,通过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来揭示数学概念的由来,使他们在探索自主学习中获得内心感受。
五、学法
新教材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学法上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学生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建构上,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4.及时训练—巩固新知,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先由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引人本节要讲的内容,然后出示学生睡眠数据,进一步揭示平均数概念。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由情境教学中引出的生活实例,由学生归纳总结平均数的定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通过出示另外几组数据,让学生逐步探讨、归纳求平均数的另外两种方法。
4.及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设计一组及时训练题,通过学生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我在这里设计了新教材中平均数概念的由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推理,提高对平均数这个概念的理解,再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来总结,其目的是把当堂教学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平均数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正确反映总体情况或个体特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的目的。
七、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3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室。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前打扫好机房,提前检修、调试好所有机器,确保“红蜘蛛”同步教学软件和还原软件正常运行,并对游戏、不健康内容作了相应屏蔽,从技术上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了解学生。
记姓名。提前从班主任处拿到学生的名单,请教别的老师,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信息技术老师一般任教的班级较多,要一一记住学生的名字不太现实,但可以有选择的记住每个班的部分同学的名字。如果教师能在第一节课叫出学生的名字,他会觉得你很重视他,并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课的进度。可以在课上适当讨论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课教学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体现第一节课的功能,结合信息技术我实际,我认为教案中应包括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简单的自我介绍;②信息技术课程介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学习哪些内容;等。包括进出机房编排座位、凳椅摆放、如何考勤、提交作业等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文化课课堂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是: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的课堂操作性、合作性要求更高,它鼓励学生多动手,允许学生走出去,跟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里,我将纪律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点:①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同学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假如你的电脑有问题,也要等老师讲完了,你再举手报告老师。②当同学们在自己练习时遇到不会做的,允许你大胆走出去,跟组内同学一起轻声讨论完成任务。③温馨提示:不会做,一点也不难为情;不会做,不敢问同学或老师,这才是最最愚蠢的举动。当然,最好就是问同学,因为老师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二、注重课中的知识讲解
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夫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实践证明,想用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结果是使学生对教师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灵的窗户--眼睛与学生交流信息、感情,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相结合的办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同学,一举两得,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新生进入学校后人生地不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指导、帮助。在第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及时把自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信的老师。
要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课,这点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第一堂课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围绕主题开展。尽可能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同时配合精心制作的课件,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致于使课堂沉闷、单调,这样,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这样的话,还担心他不用心听你的课吗?
注意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程;整合模式;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除了有限的课本资源外,信息资料匮乏,加之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依旧因循守旧,照搬照套,不能及时充分应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阻碍了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进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甚至校内共享。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教师们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收效甚微,困苦不已。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也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达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和目的,从而有效地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
1.认知学习理论
从认知理论来看,地理教学不是教师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给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精心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为学生架设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在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过程中重视信息加工工具的利用,使学生在信息加工工具的帮助下理清自己的认知结构,找出认知结构中的遗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加工的意识和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课前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式活动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应当注重地理学科整合的整体性知识的授予,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的转变。
例如:在准备《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询问学生是否也想当一名优秀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激发他们发挥主观去探索如何去预报天气)。然后对学生说,“如果你给我一节课的时间,我会把你培养成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套用中央电视台李勇主持的 “给我6天时间,我会把你培养成一颗闪亮的明星”)。经过适当的讲解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谈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关系。用生活中生动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书本内容。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网址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通过网络去学习。这样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效果评价
1.优化的数字化学习法
通过有效的构建想学境界,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探索……,在此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学习方式。
2.达到数字化的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所在。
3.整合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使我国在信息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地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图像、数据、图表、案例等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感知。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中学地理学科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的难题,在互联网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地理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起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备的。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纪玉进.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J] 吉林教育,2005
[2]顾纯刚.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6
[3]张谦,沙红,刘冰,孔书荣.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5期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5
1、教学前以音乐律动、模仿表演创造“静”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还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状态。因为他们才脱离幼儿园阶段大部分时间随性不羁的生活,而漫长的暑假也没有任何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和适应性过渡学习,入小学以后,对于按时上学、放学、上课、下课、活动、游戏等各个时间段做什么,该怎样做,他们的概念是模糊懵懂的,行为是率性而不受控制的。所以在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老师花很大的力气很长的时间一步步引导与训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常规秩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对于孩子们而言,上音乐课更像是来到一个自由快乐的世界,他们放松至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课铃响过之后,您请看:站在座位旁仰头喝水的;半截身子趴在别人的课桌上喋喋不休的;有低头默不作声自个儿折纸玩儿的;有口中大声喊叫,你推我搡的……甚至还有同学这个时候报告说要上厕所。那场面就像是身处自由市场。初看这种情景,免不了让人头皮发麻,心情恼怒郁闷。如果我们不能够控制自己,不假思索,板着面孔,提干嗓门大声呵斥一通,“安静!”“快坐好!”重压之下,一定会使他们受到惊吓,他们会很迷惘,很惶恐,不知道老师怎么生气了,为什么发脾气。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很快就又会再起波澜。“态度决定成败”。这时我们应该很清醒的的认识到:眼前的喧闹昭示的是无序和无理,他们的自由和快乐是没有约束和导向的。太过任性和自然的东西需要秩序的规范和修整。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音乐的本质是美的陶冶、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其任务是实施美的传播,带领学生们进入音乐的圣殿,了解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的美妙。因此,我们可以用“音乐律动”,有节奏的模仿表演“请你跟我这样做”等活动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建立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当他们听到音乐,就会主动的进入到律动表演中;听到铃鼓响起,教师发出“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指令,就会放下一切活动,认真的跟随。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将会省力而有效。孩子们虽然有些调皮,但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精灵,你的笑脸制止,你的抚摸示意,你的眼神告白,他们都可能瞬间了解接受,但习惯的养成和规矩的约束,更能让他们适应学生的角色,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原则的。
音乐律动要求短小简练。动作可以选择一些舞蹈的基本手位,还有一些熟悉的少数民族常用的舞蹈基本动作等。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表演中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对高年级的创编表演活动打下基础。“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动作设计可以选择手臂的一些舞蹈姿态,包括腕部的运动,也可以将律动的一些动作迁移。除此外,我还会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编成有节奏的模仿表演的动作,比如:刷牙、洗脸、梳小辫、照镜子、擦桌子、扫地、挥手再见等等,配上音乐的节奏用来带领他们模仿表演。这样的动作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会感到亲切、有趣,乐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亲历创编动作,实现模仿活动由老师带领逐渐的过渡到学生带领做,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活动中以身体语言引导学生懂得“礼”
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互动,课堂内容的反馈等环节,都离不开提问和思考,讲述和倾听,歌唱和表演。这就要求学生懂得安静的聆听,冷静的思考,平静的欣赏,而后,大胆的发言,积极的评价,真诚的表扬。低年级学生控制力差,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兴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马上就说,急不可耐。突兀的打断同伴和老师的话语是常有的事,有时对正在前面进行表演的同学毫不留情的指手画脚,表达不满,旁若无人。更有学生经常会因为不同意同伴的意见不等别人讲完就站起来义正辞严的反驳,引起课堂内的争吵。如果教师的语言制止不当,混乱的局面一时难以控制。针对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对直观形象感兴趣的特点,我采用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示意他们停止自已的行为。如用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太吵了!”或模仿体育裁判用手势做出暂停的动作;再如用双手蒙住眼睛说“我不想看到这么没礼貌的行为”,用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想听见这么没礼貌的声音”等,孩子们反应很快,这种手势动作连续使用几次以后,他们只要一看见我蒙眼睛捂耳朵就会接着说“我不想看见……”,“我不想听见……”那些抢话的,插嘴的,指责的学生立刻就会意识到过分了,做错了,羞愧的低下头来。爱冲动的孩子按捺不住的时候会一边举手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看我的反应,我总是用手势示意他先坐下来,用将手放在耳旁做“听”的动作要求他安静的“听”。等别人讲完再给他手势请他起来发言。如此下去,课堂上有进步的学生我也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的改变,用语言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倾听和发言的习惯,使得课堂上的交流变得礼貌而和谐,理性而融洽。
当然,关于“举止文明以礼相处”的观念灌输还是必不可少。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安静的聆听别人,不插话,不打断,是讲文明讲礼貌的表现,心平气和的说出反对意见更是有修养的体现。先听清楚问题,认真的思考过后大胆的发言,说明我们有头脑,不鲁莽,不草率。我们允许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想法,不同的欣赏眼光和角度,但不允许不文明的指指点点。提出建议要诚恳,评价要多找别人的长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我们需要友好合作,我们要共同营造温馨与和谐。所以,在低年级段就开始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好的行为标准,赢得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轻松惬意,而且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3、课尾小结用一句话评价建立“思”
音乐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鉴赏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这些都离不了他人的评价和自我的反思。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6
【关键词】民族地区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07-03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知识和利用能力是现代中职师生必备的一种素质,因此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课程,通过增加课时等方法努力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但是,目前老少边山民族地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进行改进。
一、民族地区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百色市中职学校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调查显示,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容乐观,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调研不足,专业仿真教学系统缺乏,导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市场和行业要求,核心能力课程不清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不断更新,但由于建设的滞后性,该课程不能与信息技术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步。因此,针对行业发展编制地方或校本教材以及专业仿真教学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目前百色市中职学校经费不足,针对信息技术的市场调研很少,全市11所中职学校中拥有专业仿真教学系统的只有3所,比例不足30%。目前,除会计电算化等个别课程具有一定行业特点外,不少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是沿用现成教材,没有更新,更没有明确的信息技术核心课程。学生反复学习的是计算机基本理论和一般的办公自动化操作,信息技术最新应用知识、行业软件应用技能极少涉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没有有效整合,综合训练少,无法适应各行业对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要求综合能力的工种,未能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
(二)师资缺乏,设备配置和利用不足,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缺乏问题由来已久,百色市11所中职学校总编制为434人,而信息技术人员只有60人,比例不足15%,专业教师应付庞大的教学量十分吃力;信息技术类课程专业知识的更新特别快,教师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术钻研方面投入很大精力,而11所中职学校只有1所拥有教学资源编辑软件,难以更好地辅助教师进行资源改进和创新。这些因素使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性使用传统的“讲解―演示―练习”的方法,没有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市的中职学校没有一个网络虚拟实训中心,部分中职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比例不足20%,有的学校甚至连学生用PC机(含笔记本)都没有,教学只能纸上谈兵。由于没有生动的事例演练和实际操作,学生只是知道该软件大概能实现哪些功能,却不能独立进行日常的工作操作,遇到问题还是需要教师来解决。
(三)信息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措施不到位。除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计算机操作员、文字录入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外,很多信息技术类课程几乎没有实用性考核和评价方法与措施。大多数课程的考试都是以知识积累为目标,基本上考核的仍然是对相关资料的记忆,能了解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理论,完成客观题选择就是合格过关。即使是操作考试,也是将教材例子稍加变动而已,不一定和行业的实际挂钩。考试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考试形式、方法简单,从而出现平时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就业时却工作能力一般的现象。这种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
二、措施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针对以上问题,老少边山民族地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应该注意教学与行业需求结合、课程设置与岗位技术结合,缩小教学与实践的差距,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考核评价措施,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为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选择和校本教材开发。中职学校应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实质是就业教育,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和行业需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特别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因此,我们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从职业技能标准、应用技术要求等方面考虑,因为课程的实用与否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前景。基于这一原因,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与实际需要相脱离。中职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时,应该到本地用人单位进行充分调研,根据课程设置原则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和企业需要,舍弃如“汇编语言”等偏理论型课程,考虑把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划分为如下几个模块:基础应用模块,如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中英文录入技术、Office办公系列软件等;中高级应用模块,如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等;拓展应用模块,如图形图像处理设计、专业排版、会计电算化等。基础应用模块和中高级应用模块为各专业必修内容,可根据课时条件和学生水平开设;拓展应用模块为学生主修专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是学生运用计算机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性学习的具体应用模块,可供有关专业选修。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引进专业仿真教学系统,建设网络实训中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学习和职业之间的传统鸿沟,缩短学生适应职业工作的时间。
教材的合适与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比较迟缓,而目前计算机专业教材繁多,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智慧,把最新的教材收集起来,集体进行甄别,然后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进行讲授。同时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和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使教学的开展更接地气。
(二)结合学生情况,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招收的很多学生是中考落榜生甚至未参加中考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素质参差不齐。而网吧的泛滥、网络游戏层出不穷使不少学生误解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对正规、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有畏难和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教材的部分内容滚瓜烂熟,而有的学生却是闻所未闻,在教学中要均衡协调,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难度。此外,许多家长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并不了解,无法引导和督导学生进行学习,家庭教育配合的缺失也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
针对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摸底测试或练习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有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任组长。采取先班级授课,由教师对本节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再分组学习,各组组长负责指导学习讨论;或者是先分组学习讨论,再由教师集体讲授答疑的方式,使问题尽可能在组内解决。最后,对个别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单独指导。这样班级、分组、个人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同时,在学生的操作练习过程中,组长作为“导师”辅导组内同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不服输的追赶心理,争当“导师”,也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学习。
同时,引进校外专家,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级培训机会的方法,增强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运用教学资源编辑软件,减轻教师课改负担,使其能有精力开展教学改革,运用职业教育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角色扮演,组成兴趣小组设置问题进行讨论,从合作企业领回或由教师指定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性、自主性,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培养,提高其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在教学中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使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通过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资料来实现和完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三)以赛代考,以考促学,完善考核评价措施,提高监控检查力度。目前,各级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信息技术类专业竞赛的网络搭建与应用、网络布线、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等项目都是切合实际、接地气的竞赛项目,通过校内选拔或参加竞赛代替相关考试,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信息技术类课程不宜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而应是以技能大赛和认证考试作为考核标准,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让学生直接参加校内选拔比赛,再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中职技能大赛,以赛代考,从而培养出更切合企业需求、更有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
认证考试是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计算机维修、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制图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还有财政部门开展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会计电算化考试也与信息技术相关。这些考试教学培养目标明确,试题质量高,专业特色突出,与社会行业联系紧密,考核实操性强,能比较真实地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不仅是从事相关职业和工种的“准入证”,还是学生信息技术技能水平最好的证明。通过参加技能考证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的真正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促进。
对于没有相应竞赛和考证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用人单位意见或者本地实际需要,除考核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拟定实际操作考试项目,进行技能考核,结合用人单位意见或者本地实际需要,真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教务部门应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开展社会调研和企业实践,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研。采取听课、评课等形式采集师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和督导,了解情况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帮助任课教师不断提高。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中职教育必须面向信息化社会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不断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必定会取得成绩。
【参考文献】
[1]方丹宝.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和体系改革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12)
[2]黄海燕.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2)
[3]陈晓冰.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13(10)
[4]夏念明.关于技能大赛引导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企业网络搭建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2(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课题(2015ZK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