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科技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1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可行性 哲学反思
作为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长期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研发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等因素制约,我国需 要相当规模的额外投入,大规模采用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减排措施不当,不仅技术上不可行,还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延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所以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而其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审视其可行性,才能有效的利于我国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早在1986年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唯有在2050年前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会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后果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并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计划到20l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这一白皮书设定的减排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要不断地采取行动以排除影响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上的障碍。
低碳的字面含义是说生产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对碳排放有所限制和约束。而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同时,它也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低碳经济何以可能
尽管当今社会都在提倡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低碳经济到底何以可能?它是否只是21世纪的环保神话?这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关于这一点,笔者试图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模糊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学术论著和官方文件对未来经济有不同的分析和描述,这是很正常的。在学术上不论提出什么概念,都可以进行研究。但是要把这个概念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变成人们的行动,就要求它内涵清晰,简明易懂,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人类经济活动引起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症结是碳失衡,一方面大量消耗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毁坏植被。“低碳”只反映了前一个方面,而未能反映后一个方面。虽然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宽泛解释可以把后一个方面包括进来,但是概念本身的构造方法毕竟是有缺陷的。
低碳经济概念它强调的碳排放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经济中统筹解决,不应撇开人们已经普遍认同的循环经济概念另外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所界定的内涵过于狭窄,如果不做宽泛解释,则不能反映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也不能全面反映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方向[4]。
2.文化利己主义及舆论欺骗
现在世界各国一致提倡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低碳时代”。但我们应该记住,“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提出的。提出,必然是因为对本国的发展有利,但我们更应该明白,西方和东方是有很多差异的,我们不能做经济上的“跟风”。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做着努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接受发达国家单方面提出的减排任务,也不能完全顺着他们的思路来减排。
要知道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目前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已经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的还在加紧转移;同时他们的节能减排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正在本国推广应用,对发展中国家则加以封锁并设置环保门槛。目前在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中,大约有 1/3-1/4 是用于生产最终供发达国家消费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讲“低碳”实际上隐含某种不公平条件。它们口中不断宣讲的“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更似于一种文化利己主义或是一种舆论欺骗,更主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便保障本国的领先地位。
3.无限发展模式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轰动了世界。当时正值西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该报告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要关注“增长极限”问题。
《增长的极限》认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导致人类社会崩溃,这个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当今世界实行全球化发展战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提倡发展、提倡增长,从而必然形成一种无限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一切以发展、增长为主,而在这一时期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否是不合时宜?“低碳经济”是否会让各个国家的发展受阻或是速度减慢?对于这种两难选择,国家会如何做出决定?这些都不得不提醒着我们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4.奢侈消费
文化范畴中的奢侈消费,并不仅仅指某个时代中少数群体所拥有的高档奢侈品,同时也是这样一种习俗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人们常常会通过超乎寻常、非正常的消费方式,去表达和获得生活世界的真实所需,这些需要涉及权利、欲望、规范和感情等范畴。
根据高盛投资银行的统计数据,在1999年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只占全球的1%,2004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12%,奢侈品销售总额达到了60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和游艇),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则增长为18%,销售额达到了80亿美元。据国外权威机构估算,直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可以说,以西方文化为主流带给我国的,是日益严重的奢侈消费观念。当人们习惯一种消费观念并日益加剧时,想要使其有所改变,其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而“低碳经济”的提出,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对于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些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该如何去调整和改变,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低碳经济的哲学反思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全球变暖之外,还有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解决。
可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类没有和自然和谐相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作为自然的创造物,作为新的自然物被提升出来。但人又依赖于自然,靠大自然的恩赐以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一切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都立足于自然。
人类凭借其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挥,创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人工自然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并不断超越了自然演化的阈限,以满足人类居住、交通、信息及日益增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然而,当人们陶醉于对大自然征服的胜利之中时,大自然却报复了人类。首先是农业的过度的开垦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旱灾水涝等等,许多山清水秀的地方都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另外,工业化的兴起更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类借助于先进的手段,大规模地消耗资源并排放各类废弃物,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例如20世纪30―60年生在比利时马斯及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的骨痛病等灾难,都是人为产生的结果。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类似的事情在当今不少发展中国家中仍在继续。
依据以上分析可见,科技的应用、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但究其根本推动力,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人类本身,考虑到人类内心日益膨胀的欲望。
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欲望更代表着人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且因为欲望,人类才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在不断的承认并肯定人类的欲望,因为这样是符合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承认人类的欲望,那么人类就会有动力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这一方面看来,似乎欲望对人类来说有莫大的裨益。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类的欲望并不是有一个界限或是有一个终点的,它是无限的。
叔本华曾把人生比作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聊”。当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产生焦虑、痛苦感。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便又会觉得“不过如此”,百无聊赖。于是又产生新的欲望,寻求新的刺激,重新回到痛苦的欲望中,开始新一轮的“钟摆生活”。
这也印证了,人是一种有无限欲望的动物,人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办法满足。一种欲望满足后,人的内心会产生更大的野心,也就是更大的欲望,尽管欲望满足的难度将会更高,付出的努力及代价也会更大,但人类似乎乐意于接受挑战。
这一恶性循环表现在当今社会,就是人类的生活似乎看起来更舒服、更享受,而自然界却以更大的代价去惩罚人类。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便开始想法设法去解决这一矛盾,绿色科技、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人类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出的举措,当然,也包括文中所提的“低碳经济”。
根据以上分析,要实现“低碳经济”,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限制人类的欲望。
当今社会,尽管欲望给人的物质生活以极大的满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认识到贪欲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太多益处,那么就会有一些制约的力量,其中也包括宗教。
康德认为,人是有先验性的,这种先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本质的外化,二是外本质的内化。而欲望,体现为人内本质的外化。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一种欲望的动物,人可以立志根除这种欲望,但实际上却是永远也根除不了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想到西方的基督教。基督教对人类的欲望是一种制约,它提倡“赎罪”,即自上帝发现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受蛇的诱惑偷吃智慧果后,就决定惩罚人类,让他们在人世间受苦以赎罪,即认定人类是有“原罪”的。当人类在“赎罪”时,灵魂就会得救。而当人心贪欲无度时,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了。
基督教对人的欲望是有制约的,但这种制约的力度、强度及深度却是令人深思的。要实现“低碳经济”,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和每个人内心的欲望相关,即我们必须要一定限度的限制人类的欲望,而这一点仅仅依靠宗教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不够的。
我们知道,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都在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然用意无疑是好的,但依据以上的分析,中国实行“低碳经济”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也许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低碳经济”概念是否科学? 在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否可行?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2] 刑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
[3] 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4-6.
[4]郑志国.低碳经济的科学性质疑[J].理论月刊,2009,(11):103-105.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2
关键词:数学学科; 平均数及其估计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27-001
高中新教材已经实施五年了,及时总结教学心得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个人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经常反思,下面就是我在《平均数及其估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探讨中所得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平均数及其估计》是高中数学新教材,数学必修3第6章第3节第1部分内容,第6章是统计学内容,6.1节讲述了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6.2节是讲述总体分布情况,而本节是反映总体某种特征,是总体特征数。平均数是总体特征数中一种,它反映了总体集中趋势,它与中位数、众数都是反映总体特征趋势。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比方说求班级学生成绩平均分等。利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考察的对象数目比较多,不可能逐个调查,必然抽样调查,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情况。
本节内容也是后面二节方差、标准差必须用到的知识点。在计算方差、标准差时,平均数是中间桥梁,也是必须用的数学工具,因此,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形成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理解求平均数的几种方法,能够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感觉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是本章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是本节教学重点。如何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如何求样本平均数是本节教学难点。我认为关键是如何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揭示解题规律。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生成本节要讲的内容,体现了循环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创设情境,通过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来揭示数学概念的由来,使他们在探索自主学习中获得内心感受。
五、学法
新教材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学法上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学生探究,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建构上,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4.及时训练—巩固新知,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先由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引人本节要讲的内容,然后出示学生睡眠数据,进一步揭示平均数概念。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由情境教学中引出的生活实例,由学生归纳总结平均数的定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通过出示另外几组数据,让学生逐步探讨、归纳求平均数的另外两种方法。
4.及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设计一组及时训练题,通过学生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我在这里设计了新教材中平均数概念的由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推理,提高对平均数这个概念的理解,再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来总结,其目的是把当堂教学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平均数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正确反映总体情况或个体特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的目的。
七、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3
一、课前准备
1、准备教室。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前打扫好机房,提前检修、调试好所有机器,确保“红蜘蛛”同步教学软件和还原软件正常运行,并对游戏、不健康内容作了相应屏蔽,从技术上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了解学生。
记姓名。提前从班主任处拿到学生的名单,请教别的老师,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信息技术老师一般任教的班级较多,要一一记住学生的名字不太现实,但可以有选择的记住每个班的部分同学的名字。如果教师能在第一节课叫出学生的名字,他会觉得你很重视他,并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课的进度。可以在课上适当讨论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课教学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体现第一节课的功能,结合信息技术我实际,我认为教案中应包括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简单的自我介绍;②信息技术课程介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学习哪些内容;等。包括进出机房编排座位、凳椅摆放、如何考勤、提交作业等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文化课课堂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是: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的课堂操作性、合作性要求更高,它鼓励学生多动手,允许学生走出去,跟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里,我将纪律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点:①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同学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假如你的电脑有问题,也要等老师讲完了,你再举手报告老师。②当同学们在自己练习时遇到不会做的,允许你大胆走出去,跟组内同学一起轻声讨论完成任务。③温馨提示:不会做,一点也不难为情;不会做,不敢问同学或老师,这才是最最愚蠢的举动。当然,最好就是问同学,因为老师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二、注重课中的知识讲解
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夫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实践证明,想用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结果是使学生对教师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灵的窗户--眼睛与学生交流信息、感情,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相结合的办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同学,一举两得,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新生进入学校后人生地不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指导、帮助。在第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及时把自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信的老师。
要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课,这点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第一堂课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围绕主题开展。尽可能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同时配合精心制作的课件,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致于使课堂沉闷、单调,这样,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这样的话,还担心他不用心听你的课吗?
注意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课程;整合模式;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除了有限的课本资源外,信息资料匮乏,加之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依旧因循守旧,照搬照套,不能及时充分应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阻碍了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进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甚至校内共享。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教师们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收效甚微,困苦不已。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也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达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和目的,从而有效地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
1.认知学习理论
从认知理论来看,地理教学不是教师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给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精心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为学生架设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在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过程中重视信息加工工具的利用,使学生在信息加工工具的帮助下理清自己的认知结构,找出认知结构中的遗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加工的意识和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课前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式活动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应当注重地理学科整合的整体性知识的授予,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的转变。
例如:在准备《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询问学生是否也想当一名优秀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激发他们发挥主观去探索如何去预报天气)。然后对学生说,“如果你给我一节课的时间,我会把你培养成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套用中央电视台李勇主持的 “给我6天时间,我会把你培养成一颗闪亮的明星”)。经过适当的讲解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谈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关系。用生活中生动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书本内容。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网址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通过网络去学习。这样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效果评价
1.优化的数字化学习法
通过有效的构建想学境界,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探索……,在此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学习方式。
2.达到数字化的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所在。
3.整合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使我国在信息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地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图像、数据、图表、案例等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感知。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中学地理学科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的难题,在互联网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地理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起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备的。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纪玉进.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J] 吉林教育,2005
[2]顾纯刚.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6
[3]张谦,沙红,刘冰,孔书荣.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5期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5
【关键词】数学;新课标;改革;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有些教师仅仅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而已,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作解释,要求学生记忆。而没有看到像函数、向量这样的概念,本质是一种数学观念,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一节“概念课”教完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剩下的是赶紧解题,造成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质量。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习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合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各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讲“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出示蜗牛4分钟看爬行7米,蜘蛛3分钟行驶5米。让学生自己提出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当提出想比较两种动物谁跑的比较快时,自己去找寻答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循环小数的问题时,由于好奇心自己依靠课本这位“老师”找到答案。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出示课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计算不同图形的菜地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 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再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4 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数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和对三角形的认识,用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自己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由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5 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只有学生和老师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去除,若像教材上一样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人一样,如此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可以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找到自己辩论的观点,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辨,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课程体系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它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新课改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低碳科技技术范文6
一、创设情境,营造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在教学“1―5的认识”的时候,教师这样引入新课: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孩子们到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大家仔细观察,看有哪些野生动物,比一比谁观察的动物最多(多媒体出示野生动物园)。孩子们对动物可感兴趣了,一听野生动物园,一下子都来了精神,个个认真观察,积极性很高。谁都想把观察到的动物园情景讲述给大家听。教师再使用上贴近孩子们心理的语言加以引导,让孩子们讲述时用上数学语言(数字),学生很快就认识了“1―5”五个数字。情境策略,就是把枯燥的数字渗透到大家感兴趣的场景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二、放飞想象,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是天性,教师能在课堂上利用这个天性适时地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我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在学生的动手环节,我把学具分组投放在孩子们中间,让孩子们亲自去拼一拼,先拼出刚才老师展示过的图形,再开动脑筋看哪一组还能拼出新的图形。同学们认真思考,争先恐后,拼出的新图各式各样。这样在游戏中既巩固了那些常用拼图,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力,还为下一步“数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地学习着,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1.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让抽象变直观,解决教学难点。
如教学“认识时间”,由于时间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只靠教具钟,学生无法深切体会时针与分针的关系。所以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大个儿的钟面,再配以音响效果,让时针和分针同时从12时开始走,时针走到1(即一个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也就是60个小格,让孩子们在嘀嘀嗒嗒中亲历时针与分针走的过程,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1时=60分”。多媒体创造了生动活泼的界面,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
2.创设“竞争性”情境。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3.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四、帮学困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学生,数学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课,作业经常出错,也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于是我从写字开始抓起,要求他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两遍,给他第二次考100分的机会,让他认识到他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过于急躁。渐渐地,他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是上好小学数学课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使其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变“我不行”为“我能行”。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良好的表现,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活力无限,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如测试时,对于那些进步非常快的学生,我会奖励他们一颗小红星;对于成绩非常优异的同学,我会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只有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创新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六、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