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1
(一)现代物流业
1、起劲革新提拔我市交通运输业、进步效劳程度和经济效益。依托中间城区农、商、贸堆积区的主要位置和优势,鼎力开展现代物流业。尽快拿出中间城区现代物流业开展规划,并组织施行。
2、加速口岸物流园区建立。尽快完陋习划、情况和洪水评价、可研申报、初步设计等前期任务,争夺尽早开工。
3、加速市场系统建立。鼎力引进新型业态,依据商务部政策搀扶对象,建立2—3个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会展、买卖等功用于一体的工业、商贸、农副产物专业市场。编制现代商贸效劳业开展规划。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1—2个大型物流企业落户。革新提拔运输、仓储、邮政等传统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物流,鼎力开展第三方物流。
5、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收集技能,促进各类运输方法的协分配合,起劲修建客运疾速化、物流现代化、治理本能机能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逐渐树立顺应路途运输市场需求,具有代办货运、仓储、中转等效劳功用的货运署理效劳系统;培养和开展运输信息效劳主体,树立大众运输信息效劳平台,完美运输信息效劳渠道,积极开展各类运输方法间的搭客联运和货品联运,进步运输效劳的实效性。
(二)文明财产
1、发扬文明资本优势,树立关帝庙文明财产园区。
2、依托关帝庙文明资本,充沛应用“关帝上城”项目建立前提,建立关帝庙古玩一条街。
3、加速文明市场系统建立,提拔中间城区文明消费程度。(1)在中间城区推进网吧连锁化、规划化、专业化、品牌化开展,进步连锁网吧的市场据有率;(2)培养强大中间城区文明文娱业;(3)促进中间城区书画运营、古玩珍藏、杂技上演、艺术培训等新兴文明市场建立;(4)对原有中间城区文明资本进行整合,优化晋级,扩展文明运营品规划,提拔效劳层次;(5)编制中间城区文明财产开展规划。
4、持续弘扬我市优异当地剧种和民间艺术,充沛交融戏剧、歌舞、功夫、杂身手术扮演方式,打造施行文明精品工程。
(三)旅行财产
1、编制全市旅行财产开展规划。重点做好太昊陵、老子桑梓、关帝庙、女娲城、新居、华夏民风文明园、吉鸿昌留念馆、叶氏庄园等景区的规划、开拓和建立。推进景区之间联动整合。在全市构成资本多样、文明多元、特征互补的旅行产物系统,提拔文明旅行形象。
2、加速开展近郊旅行、民风旅行、村庄旅行和农业旅行旅行。重点开拓龙湖、市植物园、川汇区生态园、至商水邓城沙颍河水游等生态旅行资本。
3、充沛发扬游览社、旅行公司在活泼景区、拉动景点方面的主要效果,调动游览社组织客源来旅行的积极性,展开市民信任游览社评选运动,鼓舞有实力的旅行企业进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4、积极开展农业、林业村庄旅行,根据北郊乡现有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沙河、颖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的非凡区位及沿岸美好的天然风景,积极开拓农业的旅行旅行。并积极兴办农家餐馆、农家宾馆、垂钓中间等具有浓重农家风味的餐饮、文娱项目。展开评选“十大农家店”运动。
5、商水县要发扬紧靠中间城区、完成周商一体化以及交通便当和城关乡大中村具有悠长花草传统栽种习气的优势,建成一个以花草栽种、欣赏、发卖为主的集休闲、餐饮、品茶、文娱为一体的精品休闲旅游区。
6、县要出力打造“农业三园”:一是休闲度假农业园。依托美好的龙湖景色、建立休闲度假中间、东湖湿地公园、餐饮文娱场合等新景点、新景区,增设水上游乐项目,设立赏荷区、垂钓区、水上文娱区、住宿餐饮区、购物区等。二是生态旅行农业园。以现有的蔬菜栽种基地及果园为根底,建立一批各具特征的花草园、果树园、欣赏树园、瓜果园等,构成农业旅行园。三是体验民风农业园。建立一批民风特征餐饮店、农俗文明馆、手任务坊和村庄居民修建,开设农家手任务坊(如泥泥狗、布山君制造等),让旅客在劳动中充沛享用浓烈的村庄风情和民风文明,体验农业出产与农家生涯的变迁。
(四)商贸流畅和餐饮业
1、发扬中间城区交通区位优势,开展和完美各类商品批发零售专业市场,构成区域性的商贸中间,鼓舞流畅企业依照现代化运营理念结合重组,开展连锁运营和分销,进步集中度和运营条理,削减环节,加强竞争力。开展电子商务,进步商贸流畅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鼎力履行署理制、配送制等现代流畅方法,出力进步传统效劳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现有酒店企业资本,尽快建立几个能表现酒店业效劳程度的“五星级酒店”。
3、进步餐饮质量和效劳程度,建立名吃一条街。
4、进步餐饮效劳业治理程度,推行绿色餐饮。展开“名店、名吃、良庖”评选运动,评选“十台甫吃”品牌产物。
5、鼓舞具有特征的餐饮企业在全市局限内开展连锁运营,支撑便民早餐网点、风味特征小吃、规范化中式快餐等餐饮种类的开展。
(五)科技效劳业
1、树立和完美科技效劳和科技买卖市场,加速科技效劳业开展。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出产力促进中间,支撑科技信息机构、技能买卖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环绕以工业、农业出产效劳,选择一批严重科研课题,集中力气进行重点打破。
2、编制全市科技效劳业开展规划。
3、打造科技中介效劳商务区。依托中间城区本身地舆区位的优势,对现有各类科技中介效劳机构进行整合,使科技中介效劳业及其配套行业在区域内相对集平分布,构成具有当地特征带有品牌效应的科技中介效劳集聚地。
(六)信息效劳业
1、加大信息收集建立投入,重点抓好电子政务工程、乡村信息化工程、医疗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建立。
2、开展强大根底电信业企业,积极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互相融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长途教育、长途医疗、网上办公、虚拟专用网等营业。
(七)房地财产
1、进一步标准地盘市场,完美运营性地盘投标、拍卖、挂牌、出让准则。
2、优化商品房房屋供给构造,添加通俗商品房和经济合用房开拓规划,积极开展安康双环保节能省地型房屋。具体摊开住房二级市场,标准房子买卖治理方法。
(八)金融、保险效劳业
1、加速金融业开放措施,吸引国表里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当地法人银行金融机构立异运营机制,进步金融效劳才能。
人行市中间支行、市银监局、市乡村信誉联社、市城市信誉联社
2、进步上市公司数目和质量,促进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配股再融资。积极吸引境表里保险机构进驻我市,培养和开展各类保险生意署理公司和公司机构。
(九)社区效劳业
1、整合伙源,增强和改良社区公共效劳。
充沛发扬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效劳中的效果,兴办与居民生涯亲密相关的各类非营利和微利性便民利民效劳网点,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供应无偿、低偿和市场化效劳。鼓舞和支撑各类组织、企业和小我展开社区效劳。拓展社区效劳项目,鼓舞相关企业经过连锁运营供应购物、餐饮、家政效劳、洗衣、维修、再生资本收受接管、中介等社区效劳。鼎力培养社区生涯类的民间组织,积极组织展开社会意愿效劳运动。
2、加大社区效劳根底设备建立,进一步完美社区就业效劳收集,加速社会化养老效劳系统建立,树立完美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安康教育、方案生育效劳为首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效劳收集。鼎力开展社区休闲文明效劳和体育健身效劳。
二、关于效劳业变革开放
(十)放宽市场准入
1、积极鼓舞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范畴和更深条理上参加效劳业开展。在投融资、税收、地盘运用、工商注销和对外商业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享用一致待遇。重点支撑民间本钱进入外贸、文明、旅行、教育、卫生、科技、城市公共效劳等行业和范畴。
2、加速清算和修订不契合效劳业市场准入的律例和政策性规则,进一步削减和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度司法、行政律例明白设定的外,一概不得设定企业注销的前置审批。
(十一)推进体系体例变革
1、加速推进金融、铁路、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体系体例变革和机制转换,支撑有前提的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
2、持续深化文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效劳业变革,关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事业单元要深化劳感人事、收入分派和社会保证准则变革,添加收入,加强生机,改善效劳;关于面向市场从事非根底科研、非根底教育、医疗保健、影视传媒、文娱上演、出书刊行等营利性营业的企业和企业化运营的事业单元,依照市场化运作要求,推进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加速财产化措施。
3、加速机关和企事业单元后勤效劳社会化变革,将其所属的运输、物业、医疗、食堂、印刷等营业,逐渐变革成为面向社会效劳的市场主体。研讨征询、会议培训、公事招待等政务衍生效劳,可以经过投标收购、托付署理等方法由社会供应。
(十二)加速对外开放
对国度明白承诺曾经开放的效劳业范畴,尤其是在我市具有比拟优势的物流、批发零售、文明、旅行、会展等行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出力引进国表里有名的大型效劳业企业集团,带动我市效劳业完成跨越式开展。
三、关于扩展效劳业投入
(十三)增强政策性资金支撑
发扬当局投资的导向效果,积极争夺国度效劳业开展指导资金,加大市县级财务资金支撑力度,在本级财务预算中树立响应的效劳业开展指导资金,指导社会多渠道添加对效劳业的投入。重点支撑面向“三农”的综合效劳系统、就业效劳系统、文明财产化等效劳业单薄环节和新兴范畴建立。
(十四)指导信贷资金和社会本钱投入
1、添加开展潜力大、诺言度高、契合借款前提的效劳业企业及项目标借款,进一步完美中小企业信誉担保系统,增强对中小效劳企业金融支撑。
2、鼓舞契合前提的效劳业企业进入本钱市场融资,经过股票上市、刊行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法筹措资金。
(十五)加速施行项目带动
关于效劳业重点规划项目在项目审核、投融资、地盘运用等方面要予以倾斜。
四、关于优化效劳业开展情况
(十六)优化消费情况
制订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办法,完美医疗、养老、教育等准则变革,鼓舞和指导居民扩展住房、教育培训、文明文娱、旅行休闲、体育健身等效劳性消费。
(十七)增强市场监管
进一步标准效劳业市场次序,果断袭击冒充伪劣、价钱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各类效劳业的正当权益。加速信誉系统建立,树立企业和小我信誉监视和惩戒准则。当局本能机能部分要进步效劳认识,对峙依法监管,严禁向效劳业乱收费、乱反省、乱评选、乱设限。
(十八)抓大好人才培育和引进
加速培育社会急需的信息效劳、金融保险、中介征询、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人才,有方案地在现有高级黉舍和中等职业黉舍增设效劳业紧缺的专业。积极吸纳海外、省外高级人才到我市创业开展。增强和完美职业技能培训,不时进步效劳业人员本质。
(十九)增强计算、监测、审核剖析任务
树立和完美效劳业计算办法和目标系统,完美部分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二十)树立健全协调机制
进一步一致思维,改变观念,实在增强对效劳业任务的指导,树立和完美效劳业开展协调机构。
(二十一)增强各项办法落实
依据《定见》要求,编礼服务业开展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详细办法,抓好组织施行任务。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2
《中国CMO生存发展报告》覆盖了金融、互联网、零售、电信、汽车、电子高科技等多个行业,分别针对CEO、CMO、CIO三类人群,围绕当前企业营销现状、CMO人群工作现状、CMO职业规划、技术与市场的融合、营销未来趋势等方面展开了细致调查、严格筛选与精确分析,为数字营销变革大潮中的CMO等企业营销人员提供了丰富而可行的有利参考。
生存现状
今后,CMO活动范畴将扩散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境中,以便更好地运用客户数据,驱动业务优化,最终推动企业成长变革。
CMO的挑战和责任
营销在企业中日益重要,这要求CEO逐渐把营销管理职能剥离出来让渡给CMO,因此两者的分权成为一大课题。
CMO的未来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3
第一,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虚拟经济严重脱实向虚
一般意义上而言,实体经济是指人们针对吃、穿、住、行、娱乐、医疗、教育等进行的生产活动,实体经济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则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扮演着连接实体经济或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角色。但目前的状况却是金融严重脱实向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出现各种梗阻,中小企业贷款难、环节多、成本高,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玩钱生钱的游戏,自我创新、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严重分化,实体经济发展艰难,金融自己也玩出了问题,比如接连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华尔街金融危机等,实体经济不振,才是金融最大的风险。
第二,“过度”让实体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实体经济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的生产活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行业往往追求过度生产,忽略了人本身的需求。比如教育过度、医疗过度的问题。不管是中国的教育还是大家推崇的西方精英教育,都存在着教育过度的问题。事实上,过度教育的概念都是由美国人理查德・弗里曼首次提出的,西方教育过度的表现是接受高教育的人拿不到高薪水、事业期望不能实现,同时技能高于所在岗位的要求。而我们的教育则是应试成分太浓,从幼儿园到本科、硕士、博士,接受了几十年的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技能不足,甚至连基本的做人准则也有问题。而本应以人的健康为本的医疗,则出现了屡见不鲜的过度治疗,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治死的。
第三,实业的范畴需要重新界定,尤其是将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行业错误地定义为虚拟经济
长久以来我们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物质生产是实,文化生产是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周广文博士看来,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数字、体育、影视、游戏等产业不应该是虚拟经济的范畴,而是属于实业范畴。
第四,以人为本的实体经济,更应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否则,以人为本就没有了意义
我们在发展实业的同时,一定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要懂得克制,眼光要长远,格局要大。不仅要用生态和谐的观念建设实业,还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当作实业的一部分,正是新实业的题中之义。
新实业的“新”有哪些内涵?
新实业的新是在“实”的框架下,从需求、满足需求的实现方式以及组织形式三个层面来表现的。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环境需求呈现出新的方式,具体表现为如下:
(1)衣:个性化、批量定制化、柔性定制化、社群部落化、时尚趋势的多元和小众化、材料科技化、创意化。
(2)食:关注食品来源、营养成分比例、绿色无公害、食物搭配、色香味俱全、饮食环境、饮食文化。
(3)住:注重安全性、品质感、私密性与社交性并存、多功能体验等,存在生态住宅、绿色建筑、能源+住宅、低耗能住宅、可持续住宅等多种需求。
(4)行:方便快捷、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
(5)教育: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时间弹性化、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学习机构一体化、学习内容定制化、个性化、家校合作共育、课程指向生命和真善美。
(6)医疗:养老产业、分级诊疗、精准医疗、基因工程、3D打印器官、机器人手术。
(7)精神:内容多样化、渠道国际化、网络服务、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新兴媒体。
(8)环境:治理紧迫、环保标准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满足新需求需要新的生产方式,这些新生产方式包括P2P(对等网络传输)、社会化定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4.0、智能制造、3D打印、C器人,等等。
第三,除了传统的公司形式,在新需求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有金桐网无组织的组织化、韩都衣舍的小组制生产、中科金财的阿米巴+合伙人制、美国鞋类电商Zappos实行的合弄制。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4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一、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趋势
研究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早已成为金融实践研究领域之焦点问题。且已在以往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被充分证实。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1955年,E·S·肖以名为《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的著作,格利以名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的著作,开启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E·S·肖和格利构建了金融发展的模型,此模型具有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到繁变化的特征。该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作用成正相关的命题,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则金融发挥的作用越大。
1966年,帕特里克在其论文《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充分论证了许多金融问题,核心问题为货币供给和需求推动。研究表明,金融体系通过刺激投资和储蓄的方式。来制约资源配置和改进资本构成。如在实践中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政府会运用金融优先发展方式,去推动货币供给总量,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1969年,在35个国家100年经济发展信息基础之上,戈德史密斯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这一重大结论奠定了金融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今后的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和分析方法,很有积极指导意义。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其研究结果说明金融要素、金融体系的完善在经济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要研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金融领域人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研究金融体系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减少金融抑制,最终实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概述
就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结果的借鉴学习基础之上,我国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列举如下:
1995年,张杰提出金融成长的定义,指出金融成长范畴有两个方面,即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张杰从金融努力、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金融成长的内生分析框架理论。
1997年。王光谦提出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贡献。贡献之一:金融借助高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和实现资源再配置及规模效益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之二:金融借助经济转型,来提高储蓄一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之三:金融产业借助自身价值创造。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
2003年。计承江提出发挥金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需找准均衡点。需借助金融“杠杆”找准城乡统筹建设的着力点。找准发展现代大农业建设的支撑点,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
2004年,周小川强调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风险防范基础之上,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者关系的理论概述
党的十六大会议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说,此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2007年,郭建民和蔡国华指出,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各地县普遍存在。其具体表象是县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投入总量不充足的问题。他们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特色金融。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职能。来体现合作性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去克服县域金融抑制的现象。
同年,另一学者李文森指出。“三农问题”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县域金融所面临困境。因为县域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弱势群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则较落后。解决县域金融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好两组矛盾:即金融企业商业化运作和县域经济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及民间金融良性扩张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间的矛盾。
如今,在我国学术领域针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还较少。还未构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还不系统、全面。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二、金融支持理论综述
金融支持指国家和各级地方金融机构借助多种金融工具,来推动某个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活动。其途径是借助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快。反之亦然。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业也很发达。
(一)金融支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金融支持水平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当金融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高效运行,金融工具需多样化。金融的发展会导致金融机构增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会降低。
(二)以金融推动主体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推动主体的差异,将金融支持分为两类,即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市场性金融支持。
1.政策性金融支持
学术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解有异,存在国家金融支持、制度金融支持、政府金融支持等不同认知。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是根据一般认知的效率准则去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相关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它较好的兼顾了社会的效益与政策的。
2.市场性金融支持
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将市场机制做为前提,各产业通过金融机构来取得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市场性金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以社会存款为资金来源,借助负债完成信用创造,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等特征。从而实现资金支持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
(三)以金融支持形态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支持形态的差异,把金融支持分为:金融制度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金融结构支持三类。
1.金融制度支持
金融制度支持是研究各种金融制度、政策对经济所产生作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区域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法律和金融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的制度。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息技术 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 %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 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 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
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注:本文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研青年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08YQ24。)
【参考文献】
[1] 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 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 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金融科技的范畴范文6
在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与科技、产业发生交互作用,并不断融合。在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高度耦合的基本范式下,科技金融诞生,从内涵和外延上来说,科技金融的范畴更加复杂系统,更具创新性,包括了与技术创新发生交互作用(即能够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资本形态、要素及其组合。以逐利性质为依据,科技金融可以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以技术创新的公共价值和资本的保值为目的,如科技财政投入、科技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首购、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政府创新基金等各种政策性、制度性金融安排。市场科技金融主要以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以及资本增值为目的,主要包括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债券、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等)。当然,在实际中二者经常组合或联合,进而形成科技金融的第3种形态,即混合型科技金融,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并通过不同模式运作。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是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交互作用和融合的过程,更加系统复杂,且更具创新性。正如CarlotaPérez[18]关于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一样,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在新技术领域产生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从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也可以称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存在一种耦合互动关系。这种耦合互动关系基于技术创新和科技金融,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二者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3点:(1)价值创造和实现方面。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建立在科技金融资本之上,离不开公共科技金融的支持以及市场科技金融的滋养;而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生产效率和科技产业是科技金融,尤其是市场型科技金融资本获取高回报的引擎,科技金融成长与市场空间拓展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2)风险分担和分散方面。技术创新借助不同类型的科技金融实现风险分散,尤其是在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培育阶段,而在资本逐利过程中,科技金融同样可以通过不同参与主体、资本类型在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交叉组合,实现风险分担与分散。(3)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推动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重驱动的两翼。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设计
依据科技金融的内涵,在各种资本形态(财政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组合与交互作用,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支持路径。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质导致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主体还是公共科技金融,尤其是在产业研发期和成果转化期。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安排的政策引导作用、制度创新的利益驱动作用,使各种社会资本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通过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及其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使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发期、成果转化期、市场导入期、产业化期)、不同科技成果形式(知识产权、创新团队、自主创新产品)和不同的科技金融产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债券、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实现交叉和互动,形成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立体化和开放式的科技金融支持网络和路径(如图2所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交叉型、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关键要做好资金供给、政策安排、制度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5个方面的工作:(1)资金供给。相对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好,银行、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等资金较多,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政策引导。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关键,不仅包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各种科技金融政策措施,还包括与科技金融服务配套的产业规划、中介服务、交易市场等政策措施。(3)制度创新。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保障。由于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市场培育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因此,要想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风险与利益的权衡成为影响市场科技金融资本主体决策的首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包括投资模式、退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分散机制等。如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创司、基金公司等,必须创新现有金融制度,才可能通过多样化的组合模式和投资方式,完成科技金融转型,驱动其投资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前移和多样化。(4)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由政府引导,联合有关中介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孵化器、行业协会、各种金融主体等成立网络,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和纽带,提供科技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综合,包括资金供求信息、信用评级、无形资产评估、风险评估、技术咨询及交易、资本市场上市服务、担保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与科技金融主体之间的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交互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5)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规律性使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必须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是在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与交互作用下,商业模式有了创新空间。目前,广东省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等联合推广的“EMC+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就是在探索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过程中的产物。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