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1

教育部[2006]16 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对旅游人才市场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所涵盖的重点岗位群为旅行社和景区,工作岗位主要有导游、计调和销售。各主要岗位有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生产性实训课程的设置围绕旅行社岗位群,为实现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服务。

二、课程体系模块设计

校内生产性实训课程是岗位技能训练得以实现的实物性载体,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保证。它的开发设计应以工作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形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根据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确定校内生产性实训课程由两大板块构成:专项技能实训模块和综合技能实训模块,每一项实训内容又按岗位技能以工作流程要求分为若干实训任务,具体构成如图2 所示。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课程建设具体内容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目标企业一般为旅行社,其规模不均衡,但业务范围相对一致。对学生要求要有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不同岗位对能力要求有一定差别。

(一)技能模块分层实现

训练学生从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升。专项技能模块针对旅行社一线业务岗位能力需要。每个岗位技能中按照工作流程细化为项目任务。专项技能模块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业务岗位指定操作技能。

(二)实训项目“真假”互动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制定旅行社相关生产性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分两种,一种是“真题假做”,从校企合作旅行社收集有代表性的项目课题,容入到教学环节里面,让学生把实际项目作为训练,实现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另一种是“真题真做”,直接承接旅行社工作,如省内一日游导游服务,线路宣传促销等。形成边学边干,在练中学,在学中干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以企业真实或模拟真实项目进行实训,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项目为中心的思想,区别以前为项目而项目,离开授课项目后,学生基本又不会操作的尴尬局面。

(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监督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制定安全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为保障,强化和落实安全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县人社事业发展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二、建设目标

坚持“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突出试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3年时间,2012年主要抓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工作,2013年进行全面推广,2014年开展巩固提高,建立覆盖全局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

三、工作步骤

2012年:重点推进阶段,在全局范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标准规范制定、明细监管责任和摸底调查工作。重点股室、单位,全面建立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实施动态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和动态化考核机制。

2013年:全面推广阶段,进一步规范完善,建立起先进适应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稳步推进,统一部署。研究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集中力量开展工作。按照“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突出试点、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基层抓起,逐级扩大联网,扩大覆盖面,最终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加强对安全隐患重点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系统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标准制定、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方法创新、考核机制完善、技术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三)完善标准,强化培训。结合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梳理完善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为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供技术标准支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系列培训,重点对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管理方法、安全隐患排查标准等进行全面培训。要加强培训检查督导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推进、属地管理、行业负责”的原则,学习借鉴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经验,以建立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推进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政府实施动态监管为核心,以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考核机制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逐步形成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建立市、县(市)区两级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开展建设试点,市级试点单位安排在道路运输企业。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也要选择1个单位进行试点。2013年,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初步建设。通过“平台”建设,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排查转变,由行政执法推动向落实主体责任转变,由治标难治本向提升本质安全转变,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企业分类分级,细化完善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等。

(一)开展调查摸底和企业分类分级。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调查、登记各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掌握企业底数及其基本情况,建立监管监察对象数据库。

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结合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安全监管工作的相似性,对企业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型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等级评定。确定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范围,建立“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

(二)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开展自查自报。各行业管理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细化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企业要按照标准和规定及时主动自查自报安全隐患,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监督。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依托“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和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行业管理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整改和监管措施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管监察方式。按照《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皖政〔2008〕69号)和《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合政办〔2009〕4号)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依照企业的分类分级,在监管频次和内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监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落实隐患治理程序。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监管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1〕75号)和《关于加强中央和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合安办〔2012〕2号)精神,通过全面调查摸底,确定分级管理企业名单,全面落实行业安全隐患监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隐患治理程序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登记、检测监控、挂牌督办、整改、评价、销号、上报、统计、检查和考核等制度,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覆盖和无缝化管理。

(六)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各单位要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结果量化,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和分类分级、细化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推进体系建设的过程管理,纳入对部门和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未按要求自查自报隐患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同时,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挂牌公示,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优先安排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补助)资金。

四、工作步骤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试点、推广普及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一)建设试点阶段(2012年5月至年底)。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市交通运输局将在道路运输企业中确定1-2家开展试点工作。

5-6月份,局将根据市安委办专题会议精神,召开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会议,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和《工作指南》进行宣贯,明确阶段任务、工作措施和宣贯要求,努力营造政府大力推动、企业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

7月份至年底,根据市安办统一安排,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同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安全管理水平和危险有害因素等实际情况,选择条件较好的规模以上企业作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力争今年底前达标。

(二)推广普及阶段(2013年)。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和标准,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推广普及达标,在部分小微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分级分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和小微企业中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逐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为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成立市交通运输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王贤泰局长任组长,徐祚青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有关处室、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安监处,王村处长任办公室主任,余立同志任联络员。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实施。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同时评定,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二)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考核。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责任。市运管处负责全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建设工作,市地方海事局负责全市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工作,市质监站、市公路局和市地方公路处共同负责全市交通建设行业的建设工作。各级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将开展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工作进展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县农机安全和“四防”安全隐患进行彻底、全面、集中地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建设目标和工作步骤

(一)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排查农机安全和“四防”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坚持“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突出试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3年时间,建立覆盖我县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各单位要完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建立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预防农机事故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执法水平,推动农机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二)工作步骤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自2012年2月20日开始,至2014年12月底结束。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2月20日至12月31日)

围绕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人货混装、非法改装、报废车上路、超速行驶、带病作业等安全隐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排查隐患任务且落实,搞好自查自报自纠。

第二阶段,排查和强化治理阶段(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各单位要对查处的隐患逐项造册登记,并明确完成整改的具体时限。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各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管辖范围,对所管辖企业、单位(包括个体生产经营网点)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情况进行抽查和组织实施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工作,结合检验工作进行隐患排查;做好农机安全教育、检查,开展农机具库棚、维修、储油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机具、设施的安全技术状态良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总结验收、规范完善阶段(2014年1月1日至12月底)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对治理行动全面验收。对治理行动组织不认真、内容不落实、检查不到位的单位以及未完成隐患整改的企业,尤其是治理行动开展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及单位,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有关单位要周密部署,加强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和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沟通,把隐患治理作为贯穿全年农机安全、农机监理工作的主线,重点检查乡村道路、场院、乡镇农贸市场农机安全状况,特别是拖拉机运输车辆事故预防。严禁没通过年检的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控制“黑车、非驾”的现象发生。侧重狠抓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超载、非法载客、超员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杜绝用拖拉机接送学生、婚丧嫁娶、赶集等违法载客现象的发生。各单位要制定排除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常年开展平安维稳和隐患排查工作。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监理所要加大打击酒后驾驶、人货混装、非法改装、报废车上路、超速行驶、带病作业、无牌无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违法载人等违章现象。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不遗余力地查处“三超车”、拖拉机载客行为。

各单位要加强“四防”安全工作。要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组织一次全面的自检自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不走过程、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彻底解决影响本单位消防安全环境的各种隐患。要切实加强值班值宿制度。值班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农机局成立全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责任制。局直各单位和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各阶段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工作有序进行。

(三)落实农机安全责任主体。局直各单位和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及其所管辖的农机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立即组织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各单位法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要亲自安排部署本单位隐患自查自检工作,把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不放过一个死角、死面。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落实整改,认真抓好整改治理。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5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全区渔农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在现有渔农技推广、畜牧兽医体系基础上,切实加强和推进我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渔农技推广体系、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建立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至今年底,全区各乡镇(街道)基本完成“三位一体”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普遍建成乡镇(街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立一批社区(村)级渔农业公共服务示范站点及渔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场和科技示范户,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渔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四力合一”的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制度,有效提升渔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为现代渔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实施步骤

围绕省政府关于201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按照“加快进度,确保质量”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具体分4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实施阶段:9月底前完成。

1.建立组织保障。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府办联系副主任、区农林局局长为副组长,渔农办、科技、财政、编委办、农林、海洋与渔业、水利围垦等部门为成员的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各乡镇(街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明确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省、市、区的部署,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人员,落实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人员、工作经费,组织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和责任制度建设等;(2)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是:落实乡镇(街道)渔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明确渔农业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分解落实渔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和渔农技人员服务区域范围,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合理安排工作,确保渔农技人员有足够精力从事渔农业公共服务工作,并组织建立社区(村)级渔农技服务站点,支持和指导社区(村)级渔农业公共服务;(3)农林、海洋与渔业、水利围垦等农口部门的职责是: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具体承担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建立相关制度和合理配备人员,加强对渔农业公共服务人员的指导、培训和考核管理,建立对渔农业公共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

3.制订实施方案。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协商交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全区关于切实加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试点探索阶段:10月底前完成。

1.着手试点部署。区政府召开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开展我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2.科学选择试点。全区确定一个特色产业明显、农业地位突出、网络基础较为完善的乡镇或街道进行试点。

3.加强考察借鉴。积极吸取和借鉴兄弟县区好的经验与做法,抓好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取得实效。

4.完善区级机构。重点是在区农林部门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落实相应的职能和人员,加强对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指导。

5.加快建章立制。加快建立包括岗位目标、责任落实、绩效考核、运行机制等,与“三位一体”体系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6.强化总结提炼。根据试点进展情况,认真总结成效和经验,为下阶段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三)全面推开阶段:11月底前完成。

1.开展现场动员。召开全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进行广泛发动,组织动员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参与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建立基层服务机构。所有乡镇(街道)按照区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完成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做到人员、职责、经费、制度“四落实”。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到社区(村、户),形成一支稳定的社区(村)渔农业公共服务基层队伍。

3.开展农残产地检测。全区有关乡镇(街道)建立简易实验室,启动辖区内农产品产地农残检测,不断提高检测覆盖面和检测频率。

4.培育渔农技示范基地。全区每个主导产业都要建立1个以上渔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乡镇(街道)建立1个以上渔农业科技示范场。

(四)验收总结阶段:12月底前完成。

1.开展检查验收。在乡镇(街道)进行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区政府组织力量对各地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区政府给予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

2.继续完成提升。加强对建设过程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予以整改,巩固“三位一体”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3.落实考核机制。将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工作纳入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围。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增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区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期顺利完成。

(二)充分发挥各部门合力作用。各有关部门要紧密围绕基层渔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做好指导服务、资金投入、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协作、增强合力。区农林部门要从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测力度,强化对农业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教育,支持和配合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正常开展。

生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6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规范一批、约束一批、提档一批、淘汰一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在全区交通行业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二)目标任务

坚持全面覆盖、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推进交通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推进工作机制,推动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开展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建立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交通领域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有效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保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持续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教育培训,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1.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针对交通领域的企业从业人员严格落实班前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讲述岗位风险辨识、救援知识和注意事项,使班前安全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大力推广“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法,帮助员工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确保按规程作业。严格安全考核考评和问责倒逼,提升安全培训效果。

2.广泛宣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作用,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强化对交通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命名表彰、会议推动、媒体宣传、典型引路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企业安全体系创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更多的企业积极开展安全体系建设。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安全体系建设

3.强化风险管控标准化建设。各站所、股室要督促行业重点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对照本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标准,合理划分风险排查区域,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运输工具、运输场站、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梳理汇总各类安全风险。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确定风险类别,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级(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研究防范安全风险的各项措施办法。设置专人监管行管企业,制定制度,编制预案,开展演练,采购应急物资等。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突发事件风险网格化管理。

4.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监察监管能力建设。各站所、局属监管部门及交通运输企业逐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行管部门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各监管企业,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限期整改、验收,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备化。各层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微信群,对所监管的企业及时应急信息,企业及时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信息化。

5.强化基础设置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对全区在建在用公路桥梁防撞护栏设置情况的摸底排查,全区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存在的护栏缺失、墩柱空洞、钢筋锈蚀情况,要制定危桥改造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部维修加固完毕。

6.强化公路抵御暴雨(雪)、雷电、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及冰冻等气象灾害能力建设。同区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络体系,及时接收各级预警信息,同时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向社会、企业和道路养护部门预警信息,提高民众抵御灾害的意识,公路养护部门加强养护职责分工和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及时做好清除积雪、恢复基础设施等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交通领域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推动我区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开展,各站所、股室和企业要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督促企业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建设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管,分步实施。各站所、股室、企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和全局意识,紧紧扭住企业主体这个“牛鼻子”,持续拓展和深化“企业主体责任攻坚年活动”,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对工作懈怠、被动应付的严肃问责,确保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三)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各站所、股室要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活动的指导,先行培育一批安全管理特色鲜明、安全文化氛围浓厚、主体责任落实较好、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总结提炼具有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