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农村 农民 养老保险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60-01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现状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们的吃住生活都是受着国家的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更是重中之重。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来源于子女的补给,那些孤寡老人的生活就更困难了。这种补给是一种自发的制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现家庭内部的资源整合。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而农村的老年人又不能通过劳动关系与社会建立联系,所以家庭和晚辈成了农村老年人们最为重要的精神寄托。虽说现在国家制定出了相关的制度,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由此可见,尽快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二、当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顺,责任不清。
1、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
虽然国务院的机构改革理顺了管理关系,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但较低的管理层次,特别是县、乡镇一级并没有实现工作的转轨。另一方面,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从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来看,政府是主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承担着一系列的责任。《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际的执行中,资金的交纳是农民个人,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并未补助到位,实际采用的完全基金制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基金制的养老模式对资本市场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否则,会出现支付危机和养老金的缩水,基金制养老保险没有保障。
3、农村社会养老机制不健全
从《县级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出台到现在,国家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政策不健全,对基金的筹集、基金的运营、养老金的发放等各项环节进行详细的规范化,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不能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高效运作,增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和管理风险,社会效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
(二)农村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存在的观念问题。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社会下的低下生产力,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一旦进入老年,丧失劳动力,只能由子女来赡养。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一直以家庭为主,“养儿防老”的思想占主要地位,这就影响了农村人民在思想上的局限性。
(三)生产力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制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深入推进。
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肯定了农民生产资料的部分所有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东部和沿海地区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从整个农村来看,自然经济的成分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农民想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面临技术障碍和成本障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转型,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只能自给自足。
(四)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弱化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功能。
长期以来,家庭是我国养老的重要模式,对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养老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容易受不确定的因素的冲击。其次,风险比较小,只要有子女存在,就可以对子女财产索取养老财产。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1、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通行做法。目前正在起草《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这将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其法律地位。应当从法律中明确,不仅城镇要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农村也可以搞养老保险。应当允许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并成为全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要稳定。如果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农民就会产生政府“政策多变”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树立稳定的形象,对今后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2、加大宣传、解释力度,增强农民对参加养老保险必要性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结合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实际情况,抓住农民养老心态,做好示范、总结工作,使农民真正清楚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从根本上讲,农民如果不知道养老保险对自己有利,决不会由衷地参与和拥护。要充分考虑农民养老的文化背景、敬老养老心态等等,当前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与缴纳各种集资费用的性质完全不同,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让农民像了解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那样明白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预期收益,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3、坚持个人账户积累模式。
首先要坚持个人账户积累模式,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制度,促进农保工作的稳妥推进。(1)坚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模式。资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在户口迁移等情况下可以退保或转保。这样就有利于保证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自主性,也有利于该制度运行的灵活性。在目前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是完全积累制,不能搞社会统筹,不能搞个人空账。(2)合理确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和办法。缴费水平过低。则难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将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提到合理的水平,并确定正确的筹集方法。同时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补贴制度。针对目前集体补助比重小,国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笔者以为应当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政府除给予政策挟持外,还可按集体补助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贴。
4、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其次,要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再次,要尽早出台基金运营优惠政策并拓宽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合理增值。可允许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放宽投资的领域,如尝试让基金适当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同时还可以建立农村保险公司,实施农村社会养老金统筹,公司除主营农村养老的基本业务外。还应允许办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金融保险业务,用金融保险的收入来保证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增值。
四、结语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步骤进行,理清管理关系,加强管理,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办学 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农村小学的办学得到了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已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要想农村小学持续健康地发展,我们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理性地去思考与处理。
一、当前农村小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不足且没有经费使用自,使农村小学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
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实施后,农村小学的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财政部门的拨款。上级财政部门下拨到学校的经费是按照在校学生的人数安排的,近年来,随着学生大量涌进市内的学校,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这就导致按学生人数下拨的经费逐年减少。农村小学俨然已经成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
与此同时,划拨到农村小学的经费不能自主开支。财政部门在关于学校经费使用的项目上有明确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即使开支了也不予报销。而学校需要用钱的项目千头万绪,有很多项目是文件中所无法列出的。如上级部门检查工作需要接待,校际交流和活动需要经济保障,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需要经费,等等,而这些基本上都没有名目从正当渠道开支。经费使用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的发展。
(二)管理机制上的困境。
首先,经费不足与没有经费使用自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农村小学管理上的困境。新财务机制要求,不能将公用经费用于教师福利、超课时补贴、教学奖金、班主任补贴等,这就造成了学校不能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对教师的有效管理,有的学校虽制定了明确的奖惩措施,却无钱兑现,对干好干坏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处理方案。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必将无法激发教师内在的活力和工作热情。
其次,农村小学的人心不稳也严重危及学校的内部管理。农村小学教师与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民办学校教师的收入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部分教师思想上的波动。许多农村小学耗费了多年精力培养出来的教师,一旦小有名气,很快就被挖走或者另谋好的出路,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这种“抽水机效应”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小学的办学质量,也严重危及农村小学的内部管理。
(三)生源数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虽然一些农村小学在控辍保学方面殚精竭虑,并且扎实推行课程改革,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与城镇学校相比,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仍显得薄弱。因此一些学生在入学后不时地选择转学或到城里的学校借读,加上部分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跟随父母到打工地上学的现象也很普遍,再加上人口出生率低,使得农村小学的生源问题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
(四)教师年龄结构比例失调,专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各地农村小学,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的下属办学点,教师以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的占大多数,五十岁左右的教师约占一半以上,甚至有的学校从校长到主任、教师,统统在五十岁左右,这样的年龄结构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结构严重不合理,像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甚至连有的乡镇中心小学都不能保证正常开设,下属办学点的情况可想而知。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如此,何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呢?
(五)农村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
农村家长和城里家长相比,对孩子的期望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特别是出外打工后,孩子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照,家长往往不仅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反而会因溺爱孩子而产生各种不理智的、有碍于教育的言语和行为,这使得教师与这部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趋于消极,师生之间的凝聚力明显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开源节流,保证经费,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研究农村小学的实际,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相对公平,在经费的划拨和教育设备的投入等方面可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农村小学的经费使用自,在经费的使用上要保证学校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特别是学校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开支。增加这种自,才能适应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也才能调动农村小学办学的积极性。
另外,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要注意开源节流,保证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校长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实验设备添置、师资配备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安排。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二)全方位努力,改善农村小学管理上的困境。
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农村小学的当务之急。首先,校长要以身作则。农村小学各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校长的带头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率先垂范是前提和基础,要用自己的“勤”去打动教师的心,为抓好常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其次,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使用与考核要给予学校自身一定的自,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也要在服从基本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有一定自主性和灵活性,以确保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校内管理。再次,要合理分配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工作热情。绩效工资的分配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要明确指导思想,按照“治事与用人相结合”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彻底打破大锅饭;二要明确岗位职责,以便于确定各类教职工的工作量和学校领导对教职工日常工作的督查;三要明确奖励范围,如月岗位奖励性工资、期末教学奖励性工资、年度绩效考核奖励性工资。最后,要加强农村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三)结合生源数量下降的实际趋势,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操作模式。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共同解决好诸如留守儿童入学、中途辍学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农村学校招生、农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大力确保农村小学的生源。其次,生源数量的减少,使得小班化教学成为可能,学校应着眼于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在小规模的班级里,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与指导远远多于大班,所以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正面反馈,更易于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班化教学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学校缺乏教研氛围,教师教学工作繁忙,教研意识淡薄,骨干教师群体薄弱,等等,致使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保质保量,为此学校应努力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坚持做到“立足岗位、重在实践、勤于反思”。在校内开展同学科或分学段的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和课例研究。通过理论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通过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得到启发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农村小学要努力协调好与群众的关系。
学校可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情况,讲明学校的困难,以便求得社会、群众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使学校工作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良好的校群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教师工作顺心、学生学习舒心,使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出凝聚人心的“磁场效应”。
农村小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勇于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的探索中开展工作并尝试解决,努力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资源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需求非常大,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就一定要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实施和规划。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逐渐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重中之重的农田灌溉问题也必然受到重视,其成败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整体来看,依旧存在着很多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投入资金和管护经费的缺乏。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针对“三农”的投资也在逐渐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尤其是针对农田水利这一个环节,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注入来看,还是缺乏一定的资金注入。缺乏资金注入对农业水利灌溉是一种不利的因素。同时,在很多的地区,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以后也出现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在灌溉收费方面却相对较低,在一些情况下是比成本还低的价格,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但是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却是非常不利的。
2、灌溉方式和灌溉技术的落后。在很多的农业生产地区,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样对水源的分配和节水效果都不明显,在灌溉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在很多的地区还在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在上游会有很多的水资源进入到土中,但是,在下游就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3、配套设施不完善。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农田来说,其水利灌溉的效果应该是不同的,针对一些雨水相对充足的地区,其农田的水利灌溉可以相对减少,针对那些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需要强化水田的灌溉,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有不同的灌溉配套设施,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基础开展农田的灌溉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整体情况来看,许多地区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了水利灌溉中的弊端。这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
4、人力征集上的匮乏。近年来,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外地去寻找工作,政府想要建设水利工程在人力征集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粮食的价格上涨,但是,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即要提升自身的资金聚集能力,也要加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吸引外来资金,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从而为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即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对所有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利用,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性政策和制度,使得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最终使得每一份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2、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有所计划、有所侧重。首先,制定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避免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浪费。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即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特殊性的特点。这样,在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化和合理化。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4、强化管理和维修工作。强化维修工作时针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地区而言的,针对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维修。首先,针对一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完整的地区,需要在使用者前进行检查,这样就能避免因为坏损影响使用,同时也能够解决资金,还需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解决。其次针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不全面的地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尽可能重复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建,节约成本,避免重复修建。
5、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使农田水利灌溉能够在一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同时,科学的进行水利设施维修,避免多次重复修建出现,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上也要有所侧重,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教育问题关乎国家的建设大计,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关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在逐年增长。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教育更是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在教育方面也一直存在着城乡不平衡的问题。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学生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关注的重点,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全尽如人意,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对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首先必须从其表面现象开始着手,逐步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对待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如此,须从其现状入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使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获益颇丰。但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了颇多的问题。而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忽视不得的。
1.在“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的核心思想。许多教师往往是立足于此,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但在农村语文教学活动中,满堂灌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观,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的限制,很难及时获得新思想;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存在问题,他们忽视了教育中的新思想,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2.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出现的偏差
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更是单一,满堂灌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其主要的特点,但这种教学手段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新课改的出现,对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的呼声也是日益高涨。目前,很多教师以科学技术为辅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是积极挖掘出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但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很多教学仪器无法使用,而且大班化的教学,限制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阻碍。
3.在课标与教材的更替调整中出现了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也出现了调整。但很多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调整意识认识不到位,就导致了教材的更替调整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另外,教师对已有定论的教材处理中的一些老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还是不能很好地进行解决。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汉字为例,不少教师仍是使用多遍抄写的习惯,这在无形中就破坏了教学的整体性,课标与教材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
4.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备课抄袭现象在教学活动中的出现是屡见不鲜的,教师往往只是一味地对旧的东西进行抄袭,忽视了备课的实用性。备课的存在是为了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弥补自己的教学缺陷,如果教师将备课视为一种任务,并以一种完成任务的不负责的态度来看待备课,那么,备课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问题的出现,只有进行及时解决才能改变现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性的,这也是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症结所在,为此,必须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才能改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在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才是可取的,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必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引导性的教学为主,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交给学生的不应该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学习知识的主动探究精神,让他们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这种学习方式的培养也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中少走弯路,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2.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走近校园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近年来,多媒体在校园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成为教师的新宠。一主面,媒体具有声像具备和图文并茂的优点,可以把教师的授课内容很好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好奇心,为此,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就很有价值。对于农村小学的教学而言,由于资金的不足,多媒体的运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帮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从而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另外,农村的小学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弥补自己在应用多媒体方面的知识缺陷,从而可以从容应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并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教材中的知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将这种客观的存在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气质,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如果只是凭借教师苍白的语言进行引导,不免显得力不从心,而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一种表现。
3.改变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大班化教学,换之以小班化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仅仅就是一名教师的天下,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的教师可以引导众多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只要学生可以听得见教师的授课内容,显然这是一种大班化的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显现,就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大班化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小班化教学模式所取代,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得以体现,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便于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讨论以及各抒己见等多种教学手段,学生就可以在这种和谐融洽、灵活多变的学习氛围中,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中,显然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积极探索,及早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采平.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探.校本研究,2011(1).
[2]李平安.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小学文科教学,2008(5).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7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会进行有理数的计算;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真正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作业照抄同学的,应付了事;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喜欢学数学,与老师“唱对台戏”,在数学课上常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到了8、9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且两极分化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葫芦状”状态,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每年中考或期末质检,能考及格的人数总是少于不及格的人数。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成因
1.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工作对学历方面没什么要求且薪水不低。如初中毕业生到上海等沿海一带去打工,月薪都4000元以上,远比我这个教了十年书的老师多。现在农村人在附近打零工的工价也不低,如会木工、瓦工等技术活的一天150元以上。而去读高中读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财力,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一些家长甚至灌输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即使去打工,会写名字懂得加减乘除就足矣”。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灌输下,学生也就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对读书失去兴趣。
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导致学不懂数学,从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农村学生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所以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之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只要前面某个知识点没学懂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农村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难度增大、内容增多,能学好数学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3.学校方面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提了多年,但直至现在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代应试教育的理想还相差很远。所以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学生的分数。为了提高成绩,用“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首选教学方法。多数农村学校一天的课程加早读和晚自习都超过10节课,每节课都安排老师去上课或辅导,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劳。“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的方法对数学的作用不大。学生整天呆在教室,加之学校生活的枯燥,结果使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成了陪读生。
4.教师方面的原因
社会要求与待遇收入的反差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在农村人眼中,教师应该是素质高品德高尚的象征,他们可以谅解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出现酗酒、赌博等行为。但看到教师中也出现酗酒、赌博行为时就义愤填膺,横加指责,千万个不应该,而在待遇收入上又看不起教师。虽然《教师法》上有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条款,但是教师工资一直远远低于公务员工资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师拿的是工资,而公务员除了工资外还有年终奖和其他福利。所以许多教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求改变命运,或是想办法调往城市学校。这些现实让许多教师心理很失落,从而降低了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改革评价制度
要落实课程改革,就要重视评价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发现,评价几乎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尤其在农村中学,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处于课程改革的不同层次,但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如何评价学校的工作。在目前中考、高考存在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对于课程改革起着引导作用。只要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农村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为目标,增设劳动技术教材。改革现在这种与城市中学一样只看重分数的评价。因为农村初中每一届学生能上高中的都低于50%,读完高中后能上大学的低于25%,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农村去。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发展职业学校,但对无心学习文化课的学生来说,初中三年多数时间被虚度了。所以我认为,农村初中应兼备职业学校的职能。
2.提高农村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既然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一职业,就应热爱这一职业,力争使自己做得更好。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学有所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如在批阅试卷时,当批到30分以下的试卷时,心里会很恼火,有想把试卷撕了或叫学生来骂一顿的冲动。这时要告诫自己,这些学生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好他们是自己的职责,不要厌恶他们,他们学不好也有自己的原因,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批改,想好下去该怎么辅导、怎么让他们改正错题的方法。
3.教师要因材施教
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如何让他们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因材施教。根据农村学生数学成绩落后比例较大的特点,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从整体上改善数学落后的情况。为了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扎实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爱好和优缺点的不同,采取分层次、分组教学的方法。比如,老师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并适量补充课外练习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对于性格内向、学习较差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有信心,通过课外辅导,“以优带差”等方式,对基础差的学生放慢速度,重在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排斥学习数学,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解决农村问题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辽宁省 农药安全 问题 措施
一、目前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对症用药
现在盲目用药的问题比较大,有的农民看邻居用药,而不是看作物所发生的病虫正确选择用药,有的农民往往是防治霜霉病用了防治灰霉病的药,有的则是防蚜虫、螨虫、白粉虱和防夜蛾科幼虫用同样的药,防效不好还埋怨是假药、不好使。
2.不能适时适期用药
有的农民在防治作物病害时不是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不用药,等到病害严重时才用药,特别是象瓜类霜霉病等流行性病害,到后期就很难控制。在防虫时有的见虫就打药,根本达不到防治指标,也有的虫子小时不打药等虫龄大了之后才用药,掌握不好防治适期。
3.药械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防效
现在农民多数使用的都是塑料喷雾器,成本低,每台仅25元,但它的质量不好,水滴比较大,不是雾状,稍多喷一点就会顺叶面流下去,作物着药不均,而且漏药,造成很大浪费。
4.施药质量不好
在施药作业过程中,机械和人工施药都存在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喷药时走的快或是风天喷药都存在喷不到、漏施面大的问题,达不到细致、全面的要求,所以形成不了保护膜,出现了喷完除草剂之后还有草或病害病斑处不萎缩的现象。
5.随意加大药量
这种现象比较普通,我们下乡时多次看到农民把农药的使用倍数压到说明书要求的一半,说明中要求用800倍液的他们只用400倍。例如在罗罗堡乡春天玉米田使用封闭除草剂,每亩要求不超过4两,农民们加到每亩8两,结果使玉米出苗之后就全部死亡,毁种其它作物。不管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6.假药多,药的质量保证不了
我们在2003年抽检农药标签100个,不合格率占42%,2004年抽检标签92个,不合格率占43%,这是仅从标签上检查的情况,由于设备不全,未能做质量上的分析检测。大量的假药在标签上都不合格,很多都是小厂的混配剂,它的质量、含量更是无从谈起。在材料上看到通过农药检定部门检测,标签合格的农药中也存在着含量不够等问题。
7.随意混用,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在农药的使用中,多数人都喜欢混用,而且都是不科学的混用,有的把杀虫、杀菌、叶面肥等5-6种混到一起用,有的把铜制剂与不该混的掺到一起用,结果造成很多药害。今春这样的药害我们处理的有4起,五粮有一户农民5个暖棚麻辣椒,正在大量开花结果时,把6种药掺到一起喷到叶面上,结果使秧苗停止生长,花蕾不开花,小椒总是不见长,造成2万多元损失。
8.激素问题
激素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是沾花座果和膨大促早熟一类,在经销上与使用中发生纠纷很多。
9.除草剂的问题
近几年来使用作物多,使用量大,出现的问题最多,约占每年农药纠纷中的一半,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对周边作物飘移形成药害;(2)农药加量使用;(3)不按农药说明中的作物和范围用药;(4)亩用药液量不够。
10.农药利用率低
农药在使用中由于机械质量、施药技术等原因,造成农药使用量大、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防治效果不理想,现在农民防病防虫中实际防效仅为80-85%。
11.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蔬菜、水果上,由于用药比较频繁,往往是头一天打药,第二天就卖,最多的间隔1-2天,达不到安全间隔期的要求,所以致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通过我们从2003年以来的检测分析,残留超标的蔬菜以叶菜最为严重,果菜、根茎菜次之。
每年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约近百万元,从今春至现在发生了损失较大的几起事故,其中:曹屯的葡萄150亩二年绝产,产量损失60万公斤,价值约60万元,今年全部砍掉,每亩四年栽培投入约有6500元,血本无归。罗罗堡镇200亩玉米毁种,每亩损失115元,共1.3万元。保护地中每年也损失很大,全市约在30万元左右,所以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已是群众呼声最大、应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的大事。
二、解决措施
1.稳定基层植保推广队伍,在改革中保证编制,稳定人员,保持县级5人以上、乡级要有1名植保技术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病虫情况调查、防治指导、农药安全使用及管理等项工作。
2.提高队伍自身素质,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病虫预报,及时指导防治,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3.加强对病、虫、草、鼠的统防统治工作,完善机防队,积极推广精、准的施药技术,大力推广WS-16型手动喷雾器和泰山牌18型机动喷雾器,提高防效和农药利用率。
4.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每年对农民都要培训1-2次,参加培训面达到95%以上,提高技术入户率。
5.对农药销售人员也要进行农药使用与贮藏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销售农药的同时要进行安全用药的指导,避免错误指导造成事故。
6.建立安全控害示范区,按照安全控害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以此来带动周边的农户,提倡生物、物理及栽培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
7.对于高毒农药实行定点销售,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对于高毒农药根据不同的作物产区进行定点销售,在销售中要有销售档案,同时植保部门定期监督检查。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杜绝农药在安全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发生,尽量避免和减少用药事故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农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2]化肥科学使用指南.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