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书范文1
关键词:公益创业;高校;创业教育
贯彻落实重要指示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有关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为解决创业和就业培养优秀的创业型人才作出了更大的努力,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展开,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着力打造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选择。随着大学生创业的不断发展,公益创业被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创业的新领域。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又称社会创业、公益创新、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理念,旨在实施追求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公益创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益创业教育还有待完善和发展,在解决就业方面还具有可挖掘的空间。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
公益领域不仅存在庞大的社会需求,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亚洲基金会调查,美国51%的医院、46%的高校和58%的社会服务组织以非营利组织形态存在。世界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平均水平为10%,而中国仅为0.34%。所以我国公益领域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公益创业起步较晚,但这几年随着社会对公益活动的普遍重视,使公益创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2月28日,由汇丰银行中国出资主办,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策划和执行的 “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北京地区启动招标说明会,是迄今国内社区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也是首个在政府指导下,由企业发起、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合作的系统支持社区建设的项目。这标志着公益创业逐渐成为一种新生的力量,政府、社会慈善组织、企业和高校都开始进行公益创业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迅速。
随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不断发展,国外高校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都已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在这种新的需求和趋势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方面也进行了探究。2007年湖南大学成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网”和《大学生公益创业》杂志,并编写了《公益创业学》,采用公司运作模式创立了名为“滴水恩”的公益创业孵化器。200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公益创业年会,2010年组织了大学生工业创业论坛。同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和“让志愿与微笑成为青年学生的习惯”公益论坛。此外还有复旦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都相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这种新理念的创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公益教育从合格的学生向合格的公民过度,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
企业对公益创业实践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恒源祥是一家已有85年历史的老企业,因一直致力于公益活动,企业一直保持着年轻的活力。2012年恒源祥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项目方案征集成果会在北京举行,活动主办方共收到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的280余份创业计划书,内容涵盖环保节能、医疗健康、教育扶贫、勤工助学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众多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公益项目方案。大学生不仅将各种创新、创意与自身的专业、兴趣相结合,更将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慈善、公民意识融入一份份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中,这类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大学生创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是由联想集团出资创办的,为在中国境内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的公益计划。在2010年启动了“飚爱心创未来”主题的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引进公益创业投资方式,即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及发展资助,包括综合性能力建设及员工志愿者在内的全方位协助。主要面向大学生,同时还开设了公益创业培训班,扶持零基础的大学生尝试创办企业。零点集团开展了“黑苹果青年”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识有待提高
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一颗奉献社会的火热的心。公益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公益观念,如果学生对公益创业没有准确的精神上认同,就失去了公益创业最根本的意义。
2.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备
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但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公益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极度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目前开展的公益创业课程主要围绕着“创业基础”进行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创未来职业规划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课程体系。
3.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
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仅有十年,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师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目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无论是知识结构、专业理论还是创业经验上,都不够深入。致使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展开。
4.公益创业教育的统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公益创业发展时间较短,管理机制和规范制度建设滞后,对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把握不准,不能及时地满足社会需求。在资金和服务咨询方面也也不能及时跟进,使得公益创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障碍,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作用。
三、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公益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商业化管理技巧等等,但更需要社会的认同与肯定,才能增加公益创业者的创业动力,所以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对公益创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确定公益创业教育目标
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尊重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注重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协调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使学生在具有创业素质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将对社会奉献精神与自己的创业理想相结合,成为高素质的创业人才。
对于公益创业这个全新的领域,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新的课题,在精神层面要提高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实践方面要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那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会有新的调整。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在拘泥于课本内容的学习,而是在思想上和实践能力上对学生有更高要求。教学内容方面,将公益创业教育知识与专业理论向结合,从而领会公益创业内涵,让学生理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支撑公益创业的知识结构。文化熏陶方面,让学生了解公益创业是什么,通过文化传播接受公益创业的思想,培养学生公益创业的意识,并且将个人价格与社会价值统一,将公益创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创业技能方面,公益创业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仍然需要较强的创业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初步了解公益创业的流程和管理,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具有解决问题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2.设计公益创业教育课程
学校教育以课程教育为主,是为了达到学校培养目标设计的有计划的学习内动和学习进度,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也有不同。一是“专业+公益创业教育”,将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当做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公益创业教育基础知识,从而对公益创业教育有更多的了解,自然形成公益创业的意识和好奇心,并主动学习公益创业相关信息,逐渐形成公益创业思维和公益创业能力。二是“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将公益创业思想和公益创业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渗透公益创业教育,也可以运用启发的教学手段进行公益创业教育,或者运用文化环境的熏陶来进行隐形教育,使学生发现专业与公益创业之间的利益均衡点,增强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理解。三是“专业公益创业教育”针对有公益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公益创业教育,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就是为了不同公益创业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公益创业教育计划,有计划地构建知识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培养模式的创新,达到预计的教育效果。
3.建设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瓶颈就是教师缺乏公益创业的实践经验,不能更生动和深入地讲解创业知识和技巧,从而剖析和指导学生公益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公益创业素质的影响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公益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起到决定性影响。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所培养的是创业型人才,它在客观上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教师。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公益创业教育教师。此外社会上有许多成功的公益创业人士,他们具有丰富公益创业经历,而且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原有的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无形围墙,使教师的聘用标准较高,关注较多的是高学历,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为此,高校必须走出学校的封闭系统,校门要向全社会敞开,引进有公益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着力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强强联合,包括高校教师、学术专家、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等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的“公益创业导师”队伍。
4.健全公益创业教育管理
加强公益创业领导组织的建设,例如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大学生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等,带动全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渗透公益创业文化。并且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办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与企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加强公益创业的实践教学。完善公益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将公益创业活动纳入毕业设计范畴,开展多样的公益创业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公益创业,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教育参与率,促使公益创业教育实现在校大学生的全员覆盖。
5.搭建公益创业教育保障平台
要促进公益创业教育良好发展,一定要健全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制定促进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公益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还要制定鼓励学生公益创业的激励性政策,调动学生公益创业积极性。其次要建立多种融资渠道,为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寻求政府拨款,或者通过校企合作减少一部分费用开支,还可以通过高校自身出资成立公益创业基金以及科研经费等部分资金用于公益创业活动及其教育发展。再次,通过公益创业类社团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公益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场所,使在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公益创业,可以在学校成立专门的公益创业孵化中心,整个过程包括组织培训、实习实训、提出课题、解决问题、跟踪辅导等,一方面实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公益创业吸引更多地人从事公益事业。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利用媒体中介对外进行公益创业活动宣传,树立公益创业教育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地企业进行公益创投,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的顺利进行,打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公益创业在我国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大学生创业中有突出的特点和成效。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要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从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调整教育体系,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配合,共用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寒.公益创投开启企业公益新路径[J].社会管理研究,2009,(9).
[2] 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68.
[3] 钟啸灵.精耕公益创业[R].IT经理世界,2010,(1).
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书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创业教育实践与研究蓬勃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主要有课堂教育和创业计划大赛。目前的创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定位上,创业教育只限于创业实务层面,如形形的课外科技活动;在实施上,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两张皮”,甚至被认为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非正规教育;在范围上,创业教育的开展仅限于少数学生,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与设计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更要体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特征。由此可见,构建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非常必要也很有挑战。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全校性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探索。
一、文献综述
(一)美国全校性创业教育课程。
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美国高校逐渐将“创业精神”视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主要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集中型的“磁石模式”和分散型的“辐射模式”。磁石模式以百森商学院为代表,通过整合所有资源和技术吸引来自全校范围内的、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百森商学院在杰弗里·蒂蒙斯的领导下,开发出一套富于创新的、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辐射模式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康奈尔大学创业课程与专业结合紧密,参与学院的教师可根据专业特征设置创业课程,使创业教育更加契合学生的需求。随着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开展,不管是磁石模式还是辐射模式都使得高校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比例得到提高。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涉及与创业相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典型的课程有创业启动、风险投资、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营销、机会识别、创业评价、创业者法律知识、创造性思维、创业研究、小企业管理等。
(二)日本“综合学科”课程结构。
为了适应社会高度科学化、综合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要求,确保国际竞争力,日本特别重视大学创业教育,创设由必修学科群、选修学科群和自由科目群组成“综合学科”的课程结构,其中“产业社会与人”为众多高校学生必修的创业课程。日本大学的创业课程内容很多,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关系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征;二是涉及创办企业或公司的相关法律事务以及财税金融知识;三是与企业内部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四是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五是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
(三)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一种凸显职业性、发展性、行动性、反思性等理性思维的新的课程模式,在课程结构上摒弃了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由该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学习领域具体化。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整体而连续的行动来学习,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四)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高等教育,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培养对象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这便引导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较多地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与社会多种力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或高端技能型人才。但在招生方面,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一般是高考最后一批正式录取生或职校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基于以上特点,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基于工作过程而不是学科体系,教学方法更多地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多种工作情境,从具体到抽象,增加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比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及其课程状况
为了更科学地构建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过程、创业成功因素、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与愿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现状以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基地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创业成功者的创业动机主要是来自内因,即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主动式创业;还有很多是生活所迫的被动式创业者。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创业成功者所拥有的特质是充满自信,渴望高成就,拥有冒险精神,不怕失败。
第二,创业成功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以及企业家的创业讲座,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和创业指导中心,邀请成功人士开设讲座,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对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第三,工程类专业学生对创业教育了解较少,应对其加强创业教育,激发创业激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开拓事业。
第四,行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行业的分散性与学生创业项目的多样性使得“行业知识”的教育比较困难。可把行业归类,即把行业分类为生产型、流通型和服务型行业,相同类型行业的管理和运作都具有许多共通性的过程和环节。
第五,学院应在修学方式、课时量、教师配给方面对创业教育给予支持,使创业教育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识别机会、决策、沟通、创新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可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锻炼。
三、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以下构建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1.面向全校。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明显不一致,经管类学生了解较多,工程类学生了解较少。另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修学方式、课时量、教师配给等方面还不能够满足学生需要。这些问题可通过构建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解决。
2.基于创业过程。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创业教育课程方案设计也可以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思路,确定创业行动领域,归纳创业学习领域,设计创业学习情境。学生在行动中接受创业教育,锤炼创业技能。
3.锤炼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创业成功者所拥有的特质是充满自信,渴望高成就,拥有冒险精神,不怕失败。这种特质就融入在创业精神中。
4.融合行业知识。拥有行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行业的分散性与学生创业项目的多样性使得“行业知识”的教育比较困难。可把行业归类,即把行业分类为生产型、流通型和服务型行业,相同类型行业的管理和运作都具有许多共通性的过程和环节。
四、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教育课程分析。
根据创业过程确定创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所涵盖的各项行动分别有不同的课程(或活动)来解决,设计课程(或活动)的具体学习单元与创业行动一一对应,使课程(或活动)更具有针对性,见表一。
学习单元设计有以下特点:(1)“做人”课程与“做事”课程相结合,个人素质训练与团队素质拓展相结合,使创业者有爱、有责任心、有特殊品质,能够成人、成才、成功。(2)融入行业知识。如认知创业环境分为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创业环境,请不同行业的创业家来校讲座,以激发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3)通过户外拓展训练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团队精神。分析表中列举的高空断桥、空中单杠、求生墙都需要在胆大心细、冒险进取、团结信任的状态下才能够取得成功的。(4)学习单元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类别设计。如按顺序设计:确定启动资金、第一年的盈利计划、第一年的现金流计划;如按类别设计:个体工商户注册流程、合伙企业注册流程、有限公司注册流程。
(二)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架构。
将表一中的内容按照课程(或活动)归纳整理并进行完善,形成“基地-项目-活动-课程”互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面向全校的课程有两个,即创业基础和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能够磨练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训练项目包括高空断桥、空中单杠、求生墙。创业基础主要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管理学方面的内容,具体选择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创业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分析、制定计划、确定启动资金、产品与定价、撰写第一年的盈利计划、撰写第一年的现金流计划、融资渠道与筹资管理、销售渠道管理、营销资源分配与管理、建立与分析财务报表、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成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人才分配与时间管理、执行计划、控制、决策、创新、绩效等。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两项活动是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家讲座。创业计划竞赛与省级或国家级的创业计划竞赛相衔接,是省级或国家级的创业计划竞赛的选拔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选择项目教学法对学生重点指导和教育,邀请不同企业类型的创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开展创业家讲座活动,通过创业家与学生的互动,渲染创业精神。
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以申请参加SYB创业培训,组建模拟公司,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创业实训。创业实训效果较好的模拟公司可以选择进入创业孵化中心,进行有选择地真实公司经营,将模拟公司逐步过渡到真实公司。
(三)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1.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融合,兼具培养高等人才、职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2. 创业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是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思路的灵活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创业知识,培养和锤炼创业技能,实现创业理想。
3. 面向全校的创业教育,从课程到活动、项目、基地,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逐渐减少,是一个照顾全局、突出重点、普遍教育、重点指导的过程。
4. 教学法的选择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5.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创业教育(市场/财务/管理)可以作为公共必修课或者公共限选课,拓展训练一般作为必修的独立实训,SYB培训可以作为任选课,均赋予一定的学分。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高度技能型人才和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有效路径。肇庆工商学院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创建于2004年,与清华科技园合作创建,在国内最早把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纳入正式课程,至今已培训学生12000余人。2005年12月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开创了广东省高职创业教育的先河。学校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打造中小企业家的摇篮”。迄今,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经培养了三届创业精英。2011年开始开展SYB创业培训,已经举办四期,343名学生从中受益。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从约77%上升到90%以上。创业教育可能没有培养出大量的创业家,但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带着这些精神和意志踏上工作岗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型的员工,这也是企业需要和欣赏的员工。基于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吴运迪.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