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行业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行业报告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1

【摘 要】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新闻与大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媒体人的创作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众筹新闻适时而生。若将这一新生事物与正在探索出路的行业报结合在一起,那将是行业报发展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 行业报 众筹新闻 探索

近几年,各国报纸的销量一直在下滑。2011年,美国有151家日报关闭,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日报总数的10%。纵观我国报业,《房地产时报》是上海今年停刊的第3份报纸,前两份报纸分别为《新闻晚报》、《天天新报》,还有北京的《竞报》。2008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种类有1943种,到2012年有1918种,4年只减少了25种报纸。然而到2013年,报纸种类急剧下降到1821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不管是美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的传统新闻媒体,都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创新。作为行业报来说,虽然植根于一个行业,占据行业报道优势,但如若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同样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走向衰落。行业报的创新途径有很多,比如与各种形式的新媒体的结合,而这只是外在的形式,行业报内在的创新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再藉以新媒体的形式。行业报的优势是,它已深深植入行业的各个角落,与行业组织及企业打成一片,如果将这一优势用好,再将“众筹新闻”的概念引进来,以行业报为平台,做众筹新闻,那将是双赢的局面。

一、什么是众筹新闻

近几年,在传统媒体不断被新媒体挤压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新闻运作模式被逐渐开发出来,“众筹新闻”就是其中的一个。

所谓众筹,就是面向大众集资,让人数众多的群体成为资金的来源。众筹新闻是众筹领域的新尝试。目前众筹新闻的形式一般是媒体记者或是自媒体人在网络上发起新闻报道计划,筹集资金,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资助款达到预期数额,这笔钱将用于资助媒体人开展新闻报道。发起人将根据出资数量的多少来给予资助者不同程度的回报与权限。未能达到筹款目标的提案,其已筹集的资金则要退还给出资人。众筹新闻的资助者对于报道内容的走向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在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上也有权发表意见,但新闻报道不能完全被出资人所左右,所以,一些众筹平台会限制出资人的资金比例。比如,众筹新闻网站Spot.us对于每一位出资者的最高上限是整个筹集资金的20%。这一模式在美国、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有先例。

目前,我国募资成功的新闻报道项目中,多以博客、微博、微信以及豆瓣等社交媒体作为平台,也有通过媒体人供职单位的官方账号,极少数通过图书、杂志等方式。由于处在发展初期,对于项目进展的控制、项目经费的投放以及投资人的回馈均缺乏一定的监督和公开机制。

二、行业报的特点及优势

行业报的受众主要为行业读者,报道内容主要以行业新闻与专业信息为主,其特色就是专业。这决定了行业报在其行业内的权威性、专业性,受众的稳定性。

行业报立足于一个行业,对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拥有一批专家型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的新闻报道极少出现综合类报纸所常犯的错误——对专家的观点理解不透,报道产生歧义,这又使得行业内政府官员、学者愿意接受这类行业报的采访。因此,以第一手、权威的新闻资料进行的独家报道,成为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这又会得到行业读者的认可,长此以往,行业报在行业内的信誉度、品牌力、亲和力会不断上升。

专业性也是行业报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他们要了解某一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一产品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储备等等,这些必备的素质对于新闻报道起着关键作用。如,《京华时报》就农夫山泉瓶装饮用天然水执行的产品标准及质量问题进行的连续报道,围绕的关键点就是标准。作为《中国食品报》记者,对于各种产品的标准了然于心,做这类的报道必会公正、清晰。以过硬的专业素质进行报道,其公正客观不仅体现了行业报的专业性、权威性,更会得到行业人士的认可与信赖。信赖是行业报生存的基础,也是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前提,是行业报的宝贵财富。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由于行业报专业优势及多年的品牌积淀,行业内人士,从相关政府官员、学者教授到行业协会、企业,对行业报的亲和度要高于其他类媒体,优秀的记者编辑更是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积累了人脉,行业协会、学者教授、企业,他们认的是这张报纸,这个人。具备了相关行业的专业能力,加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行得正,做得端,文章深刻出彩,行业没有不认可的道理,而这又是行业报记者及行业报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行业报众筹新闻大有可为

行业报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其在行业所具有的权威性、专业性、信誉度以及与行业形成的牢固而广泛的人脉,是其进行众筹新闻的基础。同时,行业也需要将一些专业知识通过行业报传递给消费者,因为行业报所具有的专业性及行业报记者把专业的东西科普化的本领,能够传递正确而又让消费者看得懂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方面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另一方面,行业利益得以保障。

对于《中国食品报》来说,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就可以采取众筹新闻的形式进行。食品添加剂是大众最为关切的话题,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又有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多年来媒体报道食品添加剂的文章多如牛毛,却没有几篇是把正确的观点告诉消费者,至今大多数消费者还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才是好食品,却不知,经过加工的食品,换句话说,从超市购买的食品就没有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一些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明“本品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等字样误导消费者,认为不含的才好。或许那个产品就真的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但它一定含有别的食品添加剂,而这些知识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拒绝食品添加剂的消费理念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反作用于行业行为、企业行为,甚至市场监管。一些企业不敢在产品标签上标过多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经过高温高压不需要加防腐剂,于是高调标明“本品不含防腐剂”,成为产品的卖点,而企业明白,他这个食品里有色素,有甜味剂。这是扭曲的市场行为。通过众筹新闻的方式,食品添加剂企业出资,《中国食品报》发挥采编优势,系统地将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以活泼多样的形式,长期持续地介绍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真正认识食品添加剂,明白消费,这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中国食品报》利用众筹新闻的形式还可以对行业做深度分析、调查,写出类似于行业调查报告的具有鲜明观点的深度文章。以食品添加剂为例,由于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特别是将非法添加与食品添加剂相混淆,倒逼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加大管理力度,之前的卫生许可证全部换成生产许可证,而换证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食品添加剂企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生产许可证,被迫违规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业遭遇尴尬。这种情况下,最需要舆论的力量,大篇幅、大尺度的进行深度报道,让管理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利用众筹新闻的形式,《中国食品报》除去正常新闻报道外,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将哪类食品添加剂企业没有换证,都是什么原因,地方政府部门是怎样处理的,如何与上级政府监管部门沟通,深入企业,深入市场,搜集出数据,做出类似于市场调研报告的有分析有见解的文章,这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推进换证及解决企业换证过程中的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以新闻为主业的报社来讲,也做出了新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对于《中国食品报》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他行业报也具有相似的情况。行业报做众筹新闻相对于自媒体及媒体人个体具有明显的优势,行业报以所占据的行业优势,以众筹新闻的形式拓展新闻报道空间,做深入、细致、切实服务于行业企业的内容,这将是行业报创新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在筹措资金方面,由于行业报在行业所具有的权威性、专业性、可依赖,选题切中行业要害,以维护行业利益、公众利益为准绳,加之长久牢固的行业人脉,在行业内向企业、团体筹集资金并不是十分困难的。

四、行业报众筹新闻要把握的原则与尺度

行业报做众筹新闻要把握几个原则:

首先是公益——公共利益,行业利益,公民利益。比如,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认识的误区导致严重抵触食品添加剂,使得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受到影响。因此,向公众宣传食品添加剂的知识,让公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这样的众筹新闻是符合行业利益、公民利益的。

其次是正确、公立。众筹新闻的观点要正确,要传递正确、真实的声音,将事件的方方面面了解清楚,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纷争的话题更要保持公正的立场。众筹新闻一定不是谁出资就为谁说话,只为了企业的利益、行业的利益,那就沦为有偿新闻了。

第三,要有制约,有协议。行业报的众筹新闻是为行业、企业说话,但不是为某个企业某个产品说话。对出资方的诉求也要看是不是符合行业利益、公众利益。对于报道方向,行业报与出资方应事先达成协议,最好不要出现某个产品某个品牌。

有了这样的原则,行业报的众筹新闻会形成良性循环。行业报众筹新闻做好了会刺激行业需求,此时行业报可建立一个互动平台,企业有需求,与行业利益有关的需求,可以在平台;记者有想法,涉及行业的,也可以在平台上。如此,众筹新闻将是行业报密切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公众、深度挖掘新闻价值的有效途径。

结语

众筹新闻作为一个开创性的行为,是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它让自媒体人及记者有了新的选择机会,更让行业报在探索创新中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众筹新闻是整个新闻行业的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否能够为新闻生产带来新鲜的内容和充满活力的机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众筹新闻能否遍地开花,这需要时间来验证,而众筹新闻与行业报的深度结合,定会是行业报探索创新的新亮点,也是行业报发展中很有可能实现的一个探索。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2

摘 要 我国行业报纸自诞生以来,历经数十年探索发展,尽管在规模及实力上还无法企及一些大报,但在向好政策的支持下,在专业报人的努力下,通过对专业报纸新闻报道上的创新与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行业报纸即将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媚春天。

关键词 行业报纸 文化产业 话语权 资源

行业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分支,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形成了我国报业中的独特体系。而对占据我国报纸行业半壁江山的各种行业报纸来说,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握机遇,探寻新的管理体制、新的发展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政策机遇:发展创新的基石

我国政府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次强调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同志在十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他特别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改革转型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专业性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如此,从2006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到2011年新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国行业报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而在“通往春天的地铁”上,转企改制正成为行业报突破困境的杀手锏。转企改制后可以使行业报社由原先的事业单位变成自我发展、自由经营、盈亏自负的企业。作为一个产业实体,在今后的发展中,行业报社的产权将会变得更加清晰,权责将会更加分明,不利于发展的障碍将会逐步被清除掉。

专业机遇:引领读者的灯塔

毫无疑问,专业类报纸无法在新闻信息规模上与其他媒体相比,但有其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与其他报纸相比,专业报纸具有专业内容优势、稳定的读者群体、明确的细分市场,以及特定行业的媒体影响力。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专业报纸时效性局限越发突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专业报恰恰可以有新的作为,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问题看得更准、说得更透,用深度的分析、精准的解读,俘获读者,让读者产生对专业报纸权威的依赖,这就是专业报纸话语权的体现。而话语权带来的销量提升和稳定读者群正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现代护理报》作为全国发行的唯一一份护理类报纸,通过设置《基层周刊》、《人文周刊》、《学习周刊》、《医管周刊》等,在第一时间传递国际国内护理界前沿专业资讯,为医护工作者提供最专业、权威的业界动态;通过“专家专栏”、“专家访谈”、“评论员文章”等形式,及时业界动态并进行深入解读,得到全国广大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认可,这成为这份报纸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根基,这也是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专业优势与机遇。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多数行业报刚刚进行完转企改制或尚在进行转企改制当中,当前的主营资源大多还集中在本行业内,缺少有效的整合和得力的经营人才。因此,在转企改制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之前,行业报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变革动作不宜过大。但是,行业报也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而主动变革,在有效扩大报纸发行量的同时,快速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报纸在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再向相关领域进行渗透扩张,最终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行业传媒集团。

资源机遇:竞争优势的保障

在传媒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 行业报纸只要守住自己的资源,树立“资源中心观”,整合一切资源, 为我所用, 劣势就有可能转化为竞争优势, 从而放大在社会上的影响,改变“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困境。 以《现代护理报》为例,其资源平台可谓得天独厚,但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如何使该报在新的媒介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摆在该报诸报人的重要课题。自2012年始,他们逐步打破原有发展思维,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该报发展取得了预期效果,为长远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客户资源:《现代护理报》通过开辟“优质护理风采展”、“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医院巡礼”专版,开设“各省护理质控中心主任访谈录”专栏、以及与各省卫生厅护理质控中心签订发行协议等,同时,通过成功申办并实施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和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牢固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有需求的护士,该报将逐步形成有重点、有针对性、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发行方式。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3

目前,中国汽车报社已形成了一报、五刊、一个新媒体中心、一个信息咨询中心,报纸、杂志、会展、新媒体多种业务比肩发展的良好格局,成为汽车行业最重要的媒体之一。

《中国汽车报》的诞生与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汽车业恢复中诞生。《中国汽车报》创刊于1984年1月。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刚刚经历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停滞与徘徊,迫切需要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创办属于汽车工业自己的行业报,既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适应汽车工业的需求。

1983年4月2日,原国家经委批准由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主管主办的中国汽车报社成立。1984年1月7日,《中国汽车报》在长春正式出版,当时为旬刊,对开4版,黑白印刷。1985年6月,中国汽车报社从长春迁到天津。1988年,根据和新闻出版署的要求,中国汽车报社从天津迁至北京。1995年,划归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主管。

在报纸初创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汽车报》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欣喜,也经历了挫折和迷茫,但更多的是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中国汽车业崛起中进入人民日报社。在国家部委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局相继撤并。2000年年底,中国汽车报社正式进入人民日报社。从此,翻开了报社发展的崭新一页,开启了大跨越大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一阶段,如何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打破“吃大锅饭”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汽车报社来说至关重要。2001年开始,在人民日报社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中国汽车报》在国内行业报纸中率先推行内部机制改革,即全面实施绩效考评制度改革,激活员工的自主意识。

一是建立起了一套新闻业务绩效考评体系。将稿件、图片、版面等传统考评中认为难以定量考评的元素进行全面定量考评,把每个人的每一份劳动成果,都纳入考评体系进行量化分级,奖励编采工作质量好、数量多的记者和编辑。同时,在经营、管理部门也开始推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事实证明,这种分配制度的初步革新,为报社后来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打破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中国汽车报社在薪酬制度初步改革后,又开始了用人制度的改革。即在每年年终,根据综合考评总分数对所有编辑记者、经营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大排序,引入末位淘汰制,各自序列中最后一名的员工离岗学习。

三是积极推进竞聘上岗制度。报社从部门主任到全体编辑记者、广告发行经营人员、行政管理者,无论什么资历学历,都要根据事业需要和自身能力、自身目标参加报社竞聘,竞聘合格的才能在下年度上岗任职。

通过这三项举措,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崛起,中国汽车报社活力迸发,在我国行业报中,逐渐走在了前列。

精心办报 打造内容核心竞争力

打破大锅饭,激活员工活力,还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搭建全新的事业平台。中国汽车报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推进机制改革过程中,全面推进事业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起报社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逆势而进,大胆改革。2002年年底,中国汽车报社领导班子经过长期论证和审慎决策,将原来《中国汽车报》的行业报定位,调整为产业经济报,而不是单纯的行业报。然而,仅仅调整报纸定位还不够,还必须依据定位全面改版。之前的《中国汽车报》一周五期,对开36个版,版面零乱,给读者印象定位不明确。

经过整合,2003年第1期的《中国汽车报》以全新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新改版的报纸改周五刊为周刊,独特的窄报对开36版,布局清晰、板块明确、定位突出。这与当时不少行业报纠结于大报“情结”、流行向日报发展的趋势逆势而行,引起汽车行业、报纸行业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

通过这次改版,《中国汽车报》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了一个新台阶。实践也证明,此次改版,正确地把握了产业经济类报纸的客观规律,受到业内外读者以及报纸研究专家的欢迎与好评。同时,报纸的广告和发行不但没有下滑,而且连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创新改革无止境。2007年,根据专业平面媒体发展的特点,《中国汽车报》再次实施全新改版,将大报改为小报(对开4版),全彩轻涂纸印刷,实现了内容精与形式美的又一次大统一,全面实现了行业报报型的国际化。由“大”到“小”的变化,是《中国汽车报》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大变革,更加符合一份“专业、权威”报纸的定位,成为行业类报纸中一个成功案例。

配合此次大改版的是编采、经营机制的全面改革:实施编采分开、编采与经营分开。通过机制改革,设立编辑中心、采访中心、经营中心和管理中心,使机构设置更加集中、职能更加明确、管理更加直接,为提高全报社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管理,完善体系。在内容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报》创新性地将工业产品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引入了报社运作的管理中,成为报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开始,中国汽车报社全体员工开始正式接受ISO9000系列知识培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工作流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全社工作流程规范、严谨,管理效率和成效得到极大提高。

经营多元化发展 业绩持续提高

在报纸内容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中国汽车报》在同行业报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报社领导班子并不满足于此。很早之前,报社领导就意识到随着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以及受众资源和广告收入的不断“分流”,单一的报纸产品迟早会遭遇经营的“天花板”,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布局,于是“以报为主、多元发展”的运营思路就此形成。

创办多个汽车类杂志,形成不同的“增长极”。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报社先后创办了《汽车族》、《摩托车趋势》、《汽车与运动》、《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杂志,定位各有不同,但凭借精准的市场营销与独创的品牌活动,逐渐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为报社经营打造了不同的“增长极”。

向新媒体以及媒体之外延伸,多元发展。从2004年开始,报社连续开创了百强巡展、中部巡展和西部巡展,将中国汽车展览业务推到了新的境界,经营业绩连年翻番,成为报社重要的经营支撑。

另外,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报社分别开办了中国汽车报网和汽车爱好者网,为此后新媒体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010年,新媒体中心成立,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拓展新媒体业务板块,顺利推出了《中国汽车报》的手机报。

回顾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发展历程,由于正逢中国汽车业的黄金发展期,加之中国汽车报社的自我成功发力,其发展犹如春蝉蜕皮、凤凰重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2000年到2010年,报社实现了经营收入平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转企改制 为实现集团化发展做准备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新闻出版业政策调整,一些报业集团跨媒体、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做功能齐备、辐射力强、品牌突出、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成为中国汽车报社发展的新目标。

其实早在2004年,中国汽车报社就向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提交报告,主动申请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单位转企改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宏图,也为中国汽车报社转企改制提供了契机。经过积极筹备,由人民日报社组织召开了“中国汽车报社发展模式研讨会”,研讨会对中国汽车报社的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发展成果进行了深入总结,为下一步改革做出了理论准备。

2008年底,随着新闻出版单位经营性文化资产转企改制工作的推开,中国汽车报社报请人民日报社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面开始了转企改制的工作。

然而,转企改制不仅需要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为依据,也需要报社全体员工,特别是原事业编制员工的参与和支持。报社性质由事业转为企业,必然带来员工由“事业人”到“企业人”身份的转换。在转企改制阶段,报社多次组织召开事业编制员工和全体员工大会,给员工们讲政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严格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以确保职工利益为原则,保证了转企改制的顺利完成。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同意中国汽车报社转企改制的方案,批准实施中国汽车报社转企改制。在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汽车报社在人民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动员,大力推进,严格按转企改制要求完成了各个程序的工作。2010年5月28日,中国汽车报社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回顾中国汽车报社28年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过程,从自身主动进行内容、机制改革,到积极响应国家体制改革,在创新改革的路上从未停歇。未来,更将高擎创新的大旗,开创行业报纸的新未来。

作者柳长立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

汽车报编采中心主任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4

《中国工业报》的前身是《中国机电日报》,创办于1980年,一直是国家机械行业管理部门的机关报,2000年划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管,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多年来,伴随着主管单位名称的变化和变更,报纸名称亦随之改变,由创刊时的《机械周报》陆续更名为《中国机械报》、《中国机电报》、《机电日报》、《中国机电日报》,2003年1月1日更名为《中国工业报》。

回顾走过的26年发展历程,《中国工业报》有过辉煌,也曾经跌入过低谷。由辉煌跌入低谷,这其中既有外部客观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我们自身没有顺应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办报经营理念,转换运营机制,作出相应调整等原因。80年代时,作为机关报,虽然没有行政拨款,但当时广告很好做,打个招呼,简单出个策划,就可以了,发行上有红头文件支持,且行业管理部门的网络可以借助,因此基本没有生存的压力,报社的中心工作是宣传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起,行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真正走入了市场,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报社踏上了由机关报向市场化转变的征途,在办报理念上提出由办好报纸转向经营好报纸,报纸形态上也开始探索由机关报向市场化媒体的转变。2000年以后,外部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我们对媒体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时我们提出了树立经营媒体的理念,同时着手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重新分配内部资源以及运行机制的改革等等。

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带来操作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报社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快。随着报纸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报社的经营收入也得到快速提升,由2003年的1500万元左右快速提升到2006年的3000多万元,一举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传统媒体单位,在风云变幻的媒体市场上,能否顺应趋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办报理念和经营思路,至关重要。

树立经营媒体理念

由办好报纸转变到经营报纸、经营媒体,已成为产业类媒体的共识。我们理解,所谓经营报纸,就是要把报纸当成一个特殊的商品来经营,把报纸的生产过程当成一个产品生产过程来运作,要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等。在报纸产品设计上,要从目标盈利点(行业和目标读者)向内容“倒推”设计,再从内容向广告“正向”拉动。

《中国机电日报》多年来一直是服务于中国的机电行业,从机关报到行业报,一直是就行业服务行业,行业特性非常明显。随着读者、客户对媒体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他们阅读需求的变化,很多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机电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其产品用户大部分在其他行业,用户很难看到我们的报纸,机电行业企业也很难通过我们的媒体向他们的用户传递相关信息。我们也试图通过向相关行业用户赠报等手段扩大影响,但囿于报名和内容的限制,效果十分有限。这些,大大地研制了报社的发展空间。

改名《中国工业报》后,理论上我们信息来源空间打开了,资源渠道增加了,报纸潜在的发行和经营空间扩大了,报社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了。但如何将这些可能变成现实,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般来讲,平面媒体的发展趋势一种是高举高打,走权威、全面,横向发展之路,一种是走更专业,更专注,以求在某一特定目标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走纵向发展之路。

对我们而言,简单从报名上看,似乎应该走权威、全覆盖之路,但我们更名之时,没有外部资金投入,完全要靠自身的积累,马上过渡到全面服务整4-Z业领域,无论是资金、人才储备乃至渠道资源等条件都不充分;而继续延续原来服务机电行业之路,我们的人力资源,社会渠道资源等虽然基本具备,但似乎又与报名不符。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很棘手,很急迫但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考和实践,在向市场付出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后,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逐渐形成了我们新的工作思路,进而重新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等。

为此,我们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确立为我们的目标读者,将“工业领域管理者的工作报”确立为报纸的目标定位;将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服务领域;将“打造工业经济领域强势媒体,成为中国产业信息第一品牌”确立为报社的战略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根据客观环境情况和自身的条件,对战略目的标实现确立了分阶段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充分利用原有的一切条件,稳住阵脚,继续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服务力度,重新确立在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导品牌地位,同时通过编采、发行、经营协同运作等手段,利用报名的易接近性,有目的进入机电行业上下游3-4个重点行业。第二阶段,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引进人才,同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引入战略合作者,继续扩大报纸在工业领域的影响范围,壮大经济实力。第三阶段,待资金积累、资源占有、人才储备、运营模式等具备一定条件,再向整个工业领域进军。同时,通过收购期刊、杂志、报纸等形成跨媒体、立体化经营的专业媒介集团,初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在盈利模式考虑上,短期内以装备制造业客户为重点,通过不断发现、创造、分析客户需求,及时开发相适应的经营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在经营收入来源和结构上,要以广告、发行收入为主,综合信息服务收入、会议展览收入等为辅。

在报纸产品设计上,由读者导向转变为读者导向和客户导向共存,最终变为客户导向。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现实目标读者以及潜在的目标读者(指向性发行的读者)的需求而设计。

在内部运行机制上,根据现实与可能,逐步引入企业的运行机制。报社早在1985年,就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报业中率先实行了干部聘任制,打破了干部终身制。2003年,我们再一次对人事、用工制度、考核分配制度、职称聘任制度等进行前所未有的,力度较大的改革,实现了中层干部和员工的全员竞聘上岗,废除了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以岗定薪,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加大考核力度,拉开差距,真正实现了想干者,给机会,能干者,给票子等设计想法。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全体员工重新明确了发展方向,统―了思想,员工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焕发出了勃勃 的生机。

由行业新闻提供者向竞争性信息供应商转变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一般性的新闻和宣传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已退居到第二位。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通过报纸他们最想获得什么?新闻?信息?还是感悟?我们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各媒体定位的日趋准确,对我们的目标读者而言,他们通过我们的报纸最想得到的是信息,特别是经过加工过的信息。我们有种观点,原来意义上的新闻会越来越便宜地获得,但信息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重要。当然这里的信息不是简单的供求信息,而是关乎企业发展的竞争性信息。我们提出《中国工业报》要成为工业管理者的工作报,以工作报的特色、独家提供专门的竞争性信息,使报纸真正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者亟需而我们最有条件提供的呢?我们认为是竞争性信息。竞争性信息是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非常需要,又没有形成专业和普遍的市场,是使我们最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一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竞争性信息就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收集和研究,就是全程全方位监视竞争。竞争性信息包括战略性信息和策略性信息,一般来讲,企业高层更关注战略性信息,企业中的参谋或执行层面更关注策略性信息。

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做为专业性较强的产经类报纸,内容也从做新闻一信息一情报这样一步一步完成转型,是合乎规律适应发展遵从市场的。这里所讲的情报是指经过加工的有客户认可并愿意购买的信息。而我们做竞争性信息,从渠道优势、专业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我们独到的优势,具备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报道方式上,我们提出要打造采编业务新的操作模式,要改变过去机关报的办报思维与方式,积极探索产经报道新的话语方式。为此,我们借鉴工业化工业生产依靠工艺文件等方式,重新研究制定了编辑手册,对各类稿件的写法刊发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以此规范编采人员的行为。其中,将稿件一般分为两类形式,一是重头稿,一是动态稿。重头稿一般为战略信息,动态稿一般为策略信息;重头稿是定性分析,动态稿是定量分析;重头稿关注趋势,研判大局,动态稿强调时效,精确到点;重头稿解决在哪里做什么,哪能赚钱,动态稿解决怎么做,怎么赚钱。

经过几年的实践,报纸无论从版块构成,报道内容的选择,以及报道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得到了目标读者的普遍认可。

由单一广告交易向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转变

前些年,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发行,收入结构上显得很单一,许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报社的许多资源也白白浪费了。为此,我们提出,要丰富经营产品,要由单一的广告交易向多层次对接的立体经营模式迈进。

报社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分工,是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机构。客户与报社的合作,不能仅仅限于订几份报纸或者刊登个广告那么几个环节,媒企之间的合作要追求多点对接,多层次合作。报社具备的许多资源,如渠道、品牌、影响力、网络、人脉、专家智囊库等等,是很有价值的,只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法的有效的整合、加工,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报社要改变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要努力成为客户的一个业务伙伴,一个外脑,一个决策支撑点。在此指导下,我们除进一步拓展传统的广告、发行业务外,还通过内部挖潜,外部联合的手段,不断壮大经营队伍,积极开发相应的经营业务。

在产业数据增值业务上,我们围绕相关的工业数据,成立了中国工业产业形势研究室、产业数据中心等机构,充分利用报社的组织优势,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了600余个工业行业的月报、季报、年报、专项调研报告等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到目前其购买客户已遍及国内各领域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在会议论坛组织方面,每年根据行业和社会热点,及时组织不同内容的论坛、研讨等。其中,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活动”、“中国机械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和活动”、“中国工业经济论坛”等,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在图书出版培训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本报组织编辑的(《中国工业经济年鉴》已连续出版两年,2007年刊正在紧张组织中,此外,近几年还单独或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出版了十多种产品企业的《名录》、《手册》等,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由本报编辑组织、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套《振兴装备制造业系列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们的广泛赞誉。该系列丛书收录了本报2005年历时半年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合资变局”系列报道,探索了对报纸内容再利用的新途径。图书出版后通过举办向清华大学等首都高校赠书、以及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赠书等活动,又进一步提高了报社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百家重点服务企业”向“战略合作伙伴”迈进

作为专业经济类媒体,在媒体质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为客户服务内容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收入的多少。在原有的经营模式下,报社为客户服务的规范性较差,服务水平的好坏基本由为其提供的服务人员来决定。针对此现象,我们在2002年推出了“百家重点服务企业”业务模式,对报社的重点客户,由报社与其签订框架制式协议,明确报社为其提供服务的内容,包括各种宣传,专供信息,公关联络,迎来送往,市场拓展等。通过协议形式,将报社为其提供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员化,使原来一个人或几个人为这个客户服务,变成集全社资源,系统地为其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两年,市场环境进一步变化,媒体与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对传媒的需求也更加成熟,媒体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也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一些大的客户已不再简单满足于发几篇稿子、刊登个广告,而是需求更加专业的获取竞争性信息服务、社会舆论和友好环境设计服务、公共关系及危机公关顾问等服务。为此,2006年初我们又提出对重点大客户,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模式,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为其提供更加深入的个性化高端服务。

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方式上,报社针对每一客户,都组成了有社领导以及各方面人士参加的服务小组,除一般性的服务外,还要尽一切可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系统性、持续性的高端服务。

个性化就是利用报社的广泛收集储备信息功能,以及专业媒体的检索分析能力,为单个企业提供针对性极强的竞争性信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成为客户的决策帮手。

系统性就是针对客户的发展特点和战略需求,提供成套的舆论环境保障战略设计,包括分时期、分阶段的话语主题设计和话语平台设计,对相关主流舆论(正式及非正式的)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舆论环境,成为客户的舆论参谋。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5

2014年,截至10月15日,我们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地产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6份。我们依据“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评估指数2014”,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房地产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2014年地产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况

66份 如图1所示,2014年,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661份。地产行业报告数量自2009年起呈爆发式增长,直至2012年趋于稳定。

92.5% 报告企业中,其中31家为民营企业,30家为国有控股企业。占报告企业总数的92.5%。

95.5% 评估样本中约95%为社会责任报告,在的样本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重。

5次及以上 43.9%的企业连续报告次数在5次及以上,其中武夷实业和万科企业均7次。大部分企业已经连续报告,近五分之一报告为首次。

46.3% 的报告中篇幅在11-30页的企业接近50%,地产企业多以国有控股和民营为主。

编制依据多元化 如图2,报告编制依据成均衡状态分布。上交所指引,全球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CASS-CSR1.0/2.0)均占比20%以上。

93.9% 93.9%的地产企业了中文报告,6.1%地产企业了中英文报告。

报告审验 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的报告占比4.5%。本次研究样本中,有3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审验。

对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2.9分,整体处于发展阶段。其中,7.5%报告质量已经达到卓越,具有较高的水准;9.1%处于优秀阶段,披露水平较高;多数报告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报告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发现,地产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水平与当年中国责任报告水平基本持平。如图3所示,在报告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可比性与完整性方面略有不足。

主要发现

发现一:报告数量趋于稳定,部分企业建立了定期机制

2014年的前十个月,共收集到地产企业报告66份。其中报告次数达到5次及以上的报告有29份。相比于2009年至2012年间快速增加,2012年至2014年报告数量呈现平稳态势。从历年收集报告总数以及次数来看,部分企业报告的定期机制已经形成。

发现二:报告实质性披露特点明显,关键议题披露不足

研究发现,大多数报告对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较多。其中,为社区捐款捐物、提供志愿者服务,客户产品/服务质量,员工社会保障指标覆盖率较高。但是对社区资源补偿情况、生态系统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保护指标覆盖率较差,均低于6%。《信达地产2013社会责任报告》中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框架,畅通客户沟通渠道,积极回应客户投诉对每个客户信息进行单独封存,统一保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深圳华侨城2013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员工相关议题做了详细披露,通过提供均等就业机会,员工结构多元化,推动基层员工收入增长,健全民主管理渠道等方式满足员工需求。但大部分报告对同行、媒体、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相对较少,利益相关方责任绩效指标覆盖率较低。

发现三:报告编制依据呈现多元化,但报告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GRI、全球契约、ISO 26000等国际标准报告数量占比分别为20.9%、1.5%和4.5%,万科、招商局地产、泛海建设等企业报告均参考GRI等国际标准,报告质量普遍较高。除参考GRI报告占比超过20%外,ISO 26000和全球契约参考比例均偏低。另一方面,上交所指引、多标准指引以及其他指引占比均超过20%,非国际标准参考率较高。与此同时,中英文对照或者英文版报告为6.1%。

发现四:重视披露环境履责信息

多数报告着重披露公司履行环境责任的信息,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建筑主流趋势。报告多以既有建筑改造,在建、将建项目通过推行LEED施工、绿色施工使用新工艺、节能材料等开展绿色节能工作。以负责任的态度、建筑实施的力度让客户以及利益相关方感受到企业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建议

建议一: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价值的认识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房地产企业85859家,房地产业GDP总量占全国的5.6%,从业人数约218.3万。截至10月15日,2014年报告房地产企业仅为66家,不足同期房地产企业数量的千分之一。我们建议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一是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更好地获得利益相关方认知、理解和支持;二是发挥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通过编制报告梳理企业实践、开展内部对话及管控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增强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议二:主动披露产品质量、客户服务等关键议题信息,提升报告的实质性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关联产业、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房地产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对于建筑质量、绿色建筑、购房合同、房屋价格、房屋面积计量、客户隐私保护等利益相关方最为关注,同时又对自身发展极为重要的议题和信息,应进行重点披露。在报告中尽量呈现既是业主、公众、媒体、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想看到的信息,又是自身想对这些利益相关方披露的信息,有效提升报告的实质性。

建议三:加大对同行、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信息披露力度

报告在针对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同时,考虑加大对同行、金融机构等关键利益相关方信息披露的力度。通过披露关键绩效指标,加强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披露参与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营造房地产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披露对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典型实践,增进金融机构对地产企业的信任和理解。

建议四:对标国际先进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升报告国际化水平

地产企业应立足于全球视野,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同行,一是学习国际先进同行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结构、形式方面好的做法,直接提升自身报告的水平和质量;二是通过对标国际先进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学习国际先进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方面好的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后续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更好地素材;三是加强对GRI、全球契约、ISO 26000等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标准、指南和规范文件的学习,掌握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国际通行语言,以科学的理念、专业的视角提高报告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媒体行业报告范文6

职场人士该如何把握今年最后的时间呢?部分答案也许就蕴藏在此次调查数据的背后。

招聘数据背景

翰德亚洲地区2005年第四季度就业报告显示,中国长期职位预期仍然保持了上一季度的强劲势头,被访公司中有68%计划增加人手,超过了第三季度的63%。

从行业来看,建筑/房地产行业长期职位的预期增长率高达85%,其后依次为制造业、资讯科技及电信行业、消费品业和银行及专业服务。去年被视为人手增幅最小的保健及药品行业,今年也有63%的被访公司表示会增聘人手。

预测:中国就业市场将持续增长

持续增长的就业机会对中国职场是一大利好消息。中国第四季度长期职位预期增长率是自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也是翰德调查的所有亚洲市场中最高的,这预示着中国就业市场未来的强劲长势。

虽然增势喜人,但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容易搭上这趟“顺风车”。销售专才、工程/运作/技术专才、市场推广/公关专才、管理专才、创作/制作人才将成为人才市场的宠儿,其中销售岗位的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占全部预计新增职位的27%。此外,市场对会计/金融、物流/供应链、人力资源、资讯科技、银行运作/中端风险控制、秘书/行政、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也有一定的需求。

薪酬数据背景

绝大部分受访公司均预计,未来12个月内薪酬会有所增长,而中国预计薪资将攀升的雇主比例是亚洲地区最高的。83%的受访管理人员表示正考虑加薪,只有1%预测薪资会有所下降。认为在未来一年内薪酬将会有5%或以上增长的受访者,由38%跃升至54%。

预测:薪酬不断攀升

预计半数以上的公司将加薪5%至15%。传媒/公关/广告业、保健业和制造业薪酬期望值最高,分别有65%、63%和59%的受访管理人员认为薪酬至少会增加5%。在银行和专业服务业、消费品业,分别有9%和4%的被访者预计将加薪15%或以上。但在建筑业,很少被访公司认为加薪有望,只有24%觉得薪酬将会有5%或以上的增幅。

跳槽数据背景

在过去一年中,88%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都有员工离职,在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媒体/公关/广告业三个行业,均有90%以上的公司遭遇过跳槽事件。67%的公司失去了5%的员工,有32%的公司员工流失率达到10%,人员更替率较高的公司集中在保健业和媒体/公关/广告业。

预测:人才流动将趋于平稳

尽管机会如此之多,员工受诱惑的机率大大增加,但27%的受访公司预期在未来一年内流失率会减少,而22%持相反意见,其余的51%则认为会保持不变。只有银行业和建筑业两个行业例外,认为流失率将有升无降。

无论人才市场上跳槽的人多还是人少,职场人士都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决策,不要一味“赶时髦”或头脑发热,应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另一方面,雇主更应该调整策略,以吸引和保留人才。

职业发展空间

数据背景

受访者提供了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感到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是最重要的诱因。其中以保健及药品业最为严重,30%的受访者将这一离职理由放在第一位。

而另一个主要威胁来自猎头挖脚,超过20%的行政人员认同这一观点。这一情况在建筑界尤其严重。

另有19%的受访者认为因个人理由而离职是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职员可利用这个借口去掩饰真正辞职的原因,例如不满意薪酬或复杂的人事关系。而在资讯科技及电信业中,将公司重组视为员工主要离职原因的被访公司最多,尤其是那些要在全球市场占一席之地的公司。

预测:人力资源部门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