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中职 体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信息化主导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信息化覆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激发了各行各业的不断改革,不断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产实践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能力。信息化也不断被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时下社会的需求与技工人才的匮乏,中等职业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快速塑造上,在体育教学上的投入明显的不足。然而,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才首先应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中职体育教学加强信息化模式的意义来展开,探讨中职体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
1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是时代所趋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新的一轮改革早已展开,如何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教育研究的重点。但是受制于专业技能提升为生存根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我国中职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上,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实际上中职体育教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是以多媒体为依托,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以修正,不断提升教学的直观性、欣赏性,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促进大脑第一印象的形成,这对于以示范为主的体育教学来讲是最需要的,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不断纠正大脑的印迹,尽快地形成动力定型。[1]由此可见,合理的信息化应用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地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为学生的的体育技能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不断扩大学生的体育视野,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建立。
中职学校承担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胜任专业技能活动的、身心发展的人才,可以说体质是中职学生生存的基本要求,中职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中职体育教学,中职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职业素质服务。而合理的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为学生提高良好的视听感受,提供良好的示范,这是传统中职体育教学所达不到的,信息化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顽疾,构建合理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2 信息化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 有效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所面对的学生主要是90后,这一代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好奇心强烈,尝试欲望强烈,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手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不亚于教师,甚至高于教师,但是他们喜欢看赛事却不喜欢体育课。信息化引入中职体育教学后可以有效地将信息化的优势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手段的丰富上得到展现,更大程度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体育的爱好,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形成合理的体育价值观念。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因为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生动,多样的图像、视频、直观的视听手段都能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构建合理的中职体育教学体系
对时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来讲,要实现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不断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通过必要的改革来使中职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些的实现依托于合理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整合,在这一个关键点上如何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体育教材,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内容尤为关键。[2]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将信息化手段尽快地引入到中职体育教学中,不断将新兴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学生”,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3 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的信息化越来越普及,中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业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将信息化模式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树立良好的信息化理念,明确信息化是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真正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中职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服务。
(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 白银730913)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学习心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作者简介:邱云(1957—),女,四川汉源人,成都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成都医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习心理研究”(编号:CXSL-0100204,主持人:邱云)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4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培养数量,更关注培养质量,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职大学生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虽然很多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都十分重视提高培养质量,但在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而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或满意的人才,即培养与需要之间存在差距,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而就学生个人原因来讲,主要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不努力,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而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对自身现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如何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生目标,缺乏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许多院校都认识到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相应指导,但是形式是有了,实效并不太理想。为了了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情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在对部分高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两所院校经济贸易与管理类方面的六个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这六个专业的学生在录取时基本是满足第一志愿录取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34份,其中一年级92份,二年级362份,三年级180份,收回率为97.5%。为了让学生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就问卷调查在学生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从高职学生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高职专业,一旦他们进入了大学校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他们大都充满了激情和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逐渐消失,激情逐渐消退,各种不适应和学习心理问题就出来了,如有的不知道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学习,心理感到焦虑;有的觉得所学专业并不像原来想像的那样,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对自己今后做什么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缺乏动力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了有些学习心理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比较突出。
(一)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
一是专业学习缺乏兴趣。虽然大多数学生是自己或综合考虑进行的专业选择,但对所选专业并不太了解。问卷中有73%的学生是自己选择专业或综合考虑后选择的专业,他人帮选择的有27%。在选择专业时,只有10%的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了解,了解一些的有66%,不了解的有24%,即大多数学生入学前是不太了解专业的。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初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在学生心中对专业还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然而入学后通过学习和进一步的了解,只有51%的学生对就读专业喜欢和比较喜欢,还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喜欢上现在就读的专业。.如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只有31%的学生还会选择此专业,69%的不会和不一定,其中不会和不一定的二年级比例最高,占二年级学生的72%。这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在逐渐失去兴趣,对专业失去兴趣必然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渴求获得知识的积极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保持着愉悦的情绪,所以能够持之以恒,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1]由此可见,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其核心要素是对所学专业要有兴趣,这是推动学习的最佳内部动因,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专业失去兴趣,必将失去学习的最有效动力,从而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状况。因此,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这一学习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二是对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不足。问卷中有45%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其中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二年级比例最高,占二年级学生的52%,其次是一年级,占一年级学生的48%。究其个人主要原因,39%的学生回答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其中一年级比例最高,占一年级学生的57%;有34%的回答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不明确,其中一年级比例最高,占一年级学生的48%,其次是二年级,占二年级学生的33%;认为没有学习兴趣的占22%。在学习和生活目标上,只有27%的学生回答有明确目标。目标不清晰,方向肯定就不清楚,也就不可能产生向目标方向努力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缺乏,必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或缺失。因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或缺失,就会出现学习放松,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现象,这必将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是对专业和学习成绩不满意以及对未来感到迷茫,导致有的学生出现情绪困扰。由于有的学生对专业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有的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有的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从而在情绪上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也明显感到了学生的情绪困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自身感到的落差,有的学生觉得前途渺茫,情绪低落,面对学习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表现出退却,不求进取,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学业,忧虑今后的就业,感到忧心忡忡,无所适从,情绪十分焦虑。由于情绪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感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困扰,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预防和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等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与权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3]即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使规划者了解自我,认识客观,明确目标,指导行为的作用和功能。高职学生入学后通过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了解自我,做到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并通过对相关主客观条件的分析,逐步厘清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找出自身差距,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在校期间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规划的过程,使学生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才能满足这个需要,因为如果学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客观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对学生来讲既是导向又是激励,同时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走进所学专业。职业目标的确定让学生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认识到学好专业对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加之职业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等充分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学生重视它在乎它,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正如问卷中有8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认真规划,将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对增强内在学习动机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这将有效地预防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近几年来,虽然各院校都重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大多数学生都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总的来讲,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质量并不高,而质量的好与差主要体现在规划是否适合学生本人,不适合学生本人的规划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和职业理想的实现,同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心理也要产生很大影响。从表面看,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质量的原因是学生本人,因为是学生自己在做规划,但从根本原因看在于学校,是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不到位,没有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绝不是形式,而是学生成才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在实效性上下功夫。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在问卷调查中,有89%的学生都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重要的,而且有94%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说明这几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问卷中也反映出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一是还有43%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并不太了解,在了解的主要渠道上,来自于学校渠道即开设的课程和老师的只有54%。二是在做规划时对自我和客观形势的了解以及职业发展目标上,只有2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了解自己,有20%的学生认为了解就业形势与职业发展趋势 ,有3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非常清楚。这说明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做规划时缺乏真实的主客观依据,而且有的做了规划还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所做的规划仅流于书面形式,并不适合学生本人,这样的规划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对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不符合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高实效。
首先学校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要看社会需要的满意度,即使学校开办了社会需要的专业,也根据社会的需要精心设计了培养方案,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教学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如果学生没有符合自己的职业意向和发展目标,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就不会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这必将影响学习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更重要的是在于实施的效果。很多学校都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了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课程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在实施中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课时数安排太少,教师授课时没有时间深入讲解和指导;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问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不能胜任教学等等。在诸多原因中最关键的是师资水平,因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这门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指导性都很强,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但实际上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认为是公共课,无关紧要,只要有人上就行了,至于上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准入制度。因此,制定相关标准和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交流和科研,强化听课评课制度等等,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再次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必须是全程的、多方面的,必须是面上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面上的教育,主要是要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做规划。但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并不只是这些,而是要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和以后的发展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所以重点还在于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学生也非常希望有这方面的指导和服务。问卷中,有82%的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测评和职业辅导,希望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讲座,开展职业测评和咨询等。因此加强课后指导和服务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指导老师的力量,因为任课教师一人面对那么多学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了解学生的辅导员和了解专业的任课教师参加,真正使学生制定出的规划不是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参加规划书评比比赛,不是表面受看而不适用于学生。同时,这种指导是全程的,因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校正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服务,如开展职业咨询、职业测评,举办相关专题讲座等等。
(二)重视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喜欢专业,这是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的必然要求。从问卷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对所学专业并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从学生来讲,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非常想了解和认识这个专业,但有的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只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一些时间介绍专业,之后就没有专门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这样学生只能对专业有个大概了解,不可能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也就难以认同和喜欢,即使当初学生自愿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可能因为专业思想教育跟不上,从而出现专业思想问题。学生对专业的不了解或困惑,一方面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也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将导致学生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失去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抓好专业思想教育对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从学校来讲,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专业思想方面的工作;把专业思想教育寓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依托第二课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系列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等等。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所学专业,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才能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桂世全.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3.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中职;食品生物;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36-01
由于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开始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也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视频共成长的问题,都可以借助计算机得以解决,诸如食品科学信息的收集、分析、查询、检索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将信息化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来,以培养出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
一、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食品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科学和食品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工程中经常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有效提升视频人才的科学素养与科研能力。再加上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让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课程中需要大量增加新的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负担也因此加重,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压力。信息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协调这一矛盾,通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相互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改善教学结构。因此,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在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应用信息化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常规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常规应用主要指的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多媒体不仅能为学生呈现出文字、图画,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降所学内容以视频、声音等方式呈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加深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DV、手机等工具进行视频的录制,然后经过软件处理在课堂上得以呈现,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学。
2、网络精品课程
网络精品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分享性。由于自主课堂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自由交流,并共享优质的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提升的教学的效率,拓宽了教学的形式。
3、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智能模拟,学生可以借助人机对话的发昂视,主动地进行学习、复习、测试等,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状况。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使用,还能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作情境进行模拟,从而对实践环节教育资源缺乏经费不足的情况进行缓解。例如在进行“啤酒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参数”知识点进行教学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三、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应用对策
1、与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相结合
由于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涉及到很多实践内容的学习,而教学的设备、资源有限,往往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来。对于工艺流程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或是录像来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学习涉及到很多环节和知识点,学生对于该专业难免丧失兴趣。但是兴趣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对该专业保持兴趣,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因此,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手段,能够将丰富、新鲜、有趣的信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使用视频、声音等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3、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
许多中职教师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够透彻。许多老师将信息化应用于课堂上,只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而课件内容的选择和材料的制作,都是从网上直接找来的,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这样的课件进行教学,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外,许多教师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教师应当合理选择、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并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优化教学方案。而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会对这一过程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真正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4、提升教学资源建设水平
教学资源是课堂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就能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首先,教学资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特征,通过对该阶段学生心理、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分析,结合专业知识,确定教学资源。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当简单易懂,让学生不会因听不懂课而讨厌上课。同时还可以将心理学的内容应用于教学资源建设中,关注学生对于本专业学习的心理,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目前,信息化教学如一股春风,迅速席卷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中,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也成为相关从业者研究的重点问题。而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缺少学习的动力等问题也却是阻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校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同样需要信息化教学来弥补。只有将信息化教学与本专业的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对信息化家书的掌握、提升教学资源水平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春清.邬晓晨.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es. Through the relevant survey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obtained tha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rela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信息化手段;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Key words: information mean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82-03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为适应当下人们对高职教育的新需求,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了课程教育改革,实现“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依托技术手段,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捅破了传统师生间“讲解-接受”的教学关系,极大地提高了高职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进信息化的教育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体系,受到了当下政府机构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于讨论。
1 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实质上就是在当下电子信息网路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系教育者借助多媒体媒介等进行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包含了可见的应用、网络课堂的开发以及移动端的使用等多种手段。信息化教育较之传统教育方式,更具生动性、快捷性、灵活性,同时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1 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适应当下国家政治层面的发展规划 当前,国家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是当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战略支撑,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从而明确教学资源与数字校园的要求。
1.2 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博洛尼亚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化教育的创建,从此相关课堂教材、考试等都有了系统的要求与标准化的划分,即通过流水线的方式培养学习型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作用,使其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个性化、实时化、公平化的教学资源。
2 当前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现状与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学现状
2.1 当前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当前,我国的高职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具有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关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更新与发展,特别是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快速的反应。因此,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化教育的有关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 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⑵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⑶优化教育、 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二)信息化
根据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包括7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保障信息安全。
(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部2012年3月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四)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个被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正常的人们在学习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依靠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声音和图像(音视频)有机结合起来,使传授知识(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开阔视野,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信息化教学采用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本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例如某些系统内部工作原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图形化,平面化,视听化,来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而且还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就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在于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范围,提升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还有指导、计划、统筹等,教师的关注点也改变成从学习知识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使得原来被动接受的学生要主动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信息化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为创新教育提供环境和保障;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和途径;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坚固的基础理论。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思路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毫无疑问,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依靠广大教师,也就是说,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们已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没有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将难以胜任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师自身来看,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加快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是学校和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教师将各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并实现有效教学的能力,或者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因素融入教学设计过程中,使教学环境、知识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发生较大的变革,以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即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类软件来处理教学内容,具备各种演示、实验、制作能力,为学生制作教学资源,即具有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与学生的信息化互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即具有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教师要能够设计信息化的评价方案,利用反馈的结果来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即具有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教师要在备课、教学观摩、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够利用网络与同事、外部专家合作,即具有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总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深刻地反映出开放、共享、交互和协作等信息化的特征。当然,目前学校的教师们要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有一个学习、培训、实践、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确需要一些的时间。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尽管当前互网络是最大的资源库,其中充斥着各种教学资源,但是对教师来说,再多的资源,都要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再开发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教学资源。只有经教师消化、理解、加工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或网络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快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永远是处于教育改革的最前线,是执行者和探索者。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这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未来职业教育的成败。
其次,教师要尽快掌握最基础的信息技术。学会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常用的教学媒体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方法。当然,教师要掌握多种信息处理和加工(制作教学资源)的能力,除了要接受各种培训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自主学习”进行提升。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却忽视了对自身的这种要求。
第三,教师要有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意识。教师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并加以实践应用的意识;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第四,教师要具有评价与反思意识。即具有对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的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在信息化教学改进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切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中永恒的目标。
最后,教师认识到“职业教育是职业化教育”。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职业化教育是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上,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也并非多多益善,要做得恰到好处。否则,不但减轻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反而会陷入“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误区。
三、结束语
总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学信息化,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切事物的成败,终究是人的问题。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决不能忽略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任何教学手段或方式方法,都要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为最终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3月。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田径教学;途径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被越来越广泛的引入到现代田径的教学当中,变革了教学方式,为提高田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田径教学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广泛的整合和利用田径信息,通过高效的网络传输系统输出田径信息资源为田径教学提供便利,实现田径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进而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信息化背景下的田径教学可以为田径的教学提供广泛的背景,创设良好的田径教学情景,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一、信息化背景下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
虽然信息化背景下的田径教学有所成就,但目前的田径教学还处于初始的阶段,在人员素质、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田径教学的信息化意识还不高,信息化意识淡薄,对田径信息化教学起着很严重的影响。在现实的田径教学当中许多田径教师基于田径课程的特点觉得不适宜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对于田径的教学不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的不重视。有些田径教师虽然在田径的教学中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但信息化的水平不高,有些教师不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在教学中远远达不到信息化的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场所和设施是信息化教学必备的条件和部分,场所主要指的是用于信息化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而设施主要是场所中的多媒体等硬件设施。除了场所和设施之外,还有其他所需要的辅设备和软件等。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田径教学主要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放在了数字图书馆上面,对于多媒体设施和场所的建设投入较少,在田径资源和信息开发方面的软件和设施较少,造成了田径教学的资源和设施不完善,进而无法在田径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田径信息化教学的系统不完善,大多都停留在形式上。大多数的田径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功能,例如多媒体的播放、课件的放映等,其他更深入一点的功能大都不了解。田径教师的信息化系统功能使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在许多田径教师的意识当中信息化系统只是起到一个辅的作用。这就造成了田径教师大都误解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在田径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引起了田径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田径教学的信息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田径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田径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田径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田径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田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首先认识到田径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各种田径技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运用田径的理论知识和常识提高对田径的全面认识。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田径教师也要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转变过来,让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1]。信息化背景下,田径教师要担任教学中的引导者,协调和组织学生,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二)增加信息技术的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校园内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田径教学的信息化显得十分的重要。针对目前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现状,首先要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配套设施。更新学校内陈旧的网络设施和落后的信息资源平台,为田径教学配备完备的田径信息资源平台。其次应当加大对信息化教学场地的投入。为了实现田径教学的信息化,不应当把田径教学的场所仅仅局限在运动场上,应当增加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场所,在田径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田径知识的求知欲,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获取有利于教学的各种田径资源和信息,从而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
(三)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功能
学校加大对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课件等基础的教学展示层面上的,而是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信息教学功能,在田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开发有利于田径教学的资源。在学校内建设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建立起整个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3]。
总结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田径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新时期田径教学的改革的重要表现。通过信息化的田径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便利化的田径信息资源实现与学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丰富田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田径教学的实效性。信息化背景下的田径教学改革要更新田径教师的理念,以信息化理念指导田径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清富,陈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3,(07):94-95.
[2]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田径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世界,2014,(16):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