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经济学的认识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1

在经济学发展的各个时期中,无论是方法上的创新,还是理论上的突破,多少都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关于经济学基本假设“自利”(Self-interest,后称作经济人、理性性经济人)的讨论一直持续不休,。下面,笔者将从亚当·斯密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行为动机基础开始,回顾理性概念在经济学发展中的演进过程。

一、自利动机和“看不见的手”——斯密的思想

斯密在人行为动机的假设上,并未像其支持者或反对者指出的那样,人的行为完全是由自身的“自利”倾向驱动的(陈太福,2000)[4],而且“自利”在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并非未经检验就提出来。斯密认为,市场竞争会控制自利行为;而市场竞争和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和社会习俗的约束,还会受到一些公正的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s)的监督,以及行为人自身倾向于做出正确行动心理的驱使。还必须指出的是,斯密承认社会中的存在非自利的力量,因此他在进行分析研究时,并未完全将人类的行为建立在完全的前提之上。《国富论》中提到人并不都具有“自私的缺点”,所以人们会受到陌生人行为的影响。因此,“自利”在斯密的理论中有限度的。

总的来说,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自利”的驱动力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影响人们的行为。从斯密的叙述中,可以总结出看不见的手包含两个方面——市场竞争和道德规范。看不见的手,不仅对那些对自身自利性缺乏清晰认识的人,还是参与经济活动时喜欢游离于法律规范和普世标准之外的人都产生重要影响。“自利”的提出成为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发端。

二、“理性”经济思想的出现——马歇尔等人的贡献

十九世纪,在一批批经济学家的努力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正规的学科;经济学分析也逐渐引入数学和图形工具,经济学研究对象—决策者(decision makers)开始具有斯密假设的一些属性,而且建立起被现代经济学称作“经济人”(homo economicus)的分析基准(又被称作是具有完全自利的人)。

到了1920年,马歇尔再次出版《经济学原理》时,他肩负起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两项重任,一是向人们展示怎样利用最简化的行为动机方程来分析经济行为,并对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这一突破是经济学迈出了“准科学化”(quasi-scientific)的步伐。马歇尔给出了一个基本假设:经济行为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来实现“自利”的行为。也就是说,其他诸如非自利动机既没有被否认也没有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在研究是被暂时忽略掉,更多的关注一些重要的过程。马歇尔指出,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可避免的,研究时暂时去掉一些复杂的设定的方法在科学领域中很常见。

马歇尔的第二个任务,展示了数学和图形工具可以大量的用来分析问题和预测结果,但马同时提到并非所有问题分析都要用到以上方法,他看到了数学方法在刻画人类行为动机的短板。

与马歇尔同时期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威克斯蒂德。相比于马歇尔,这位学者很少进入人们的视线,他的贡献也远不及马歇尔,但他在“理性”思想发展的路径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和马歇尔在方法论上都引入边际分析法,但他的分析路径却与马有着明显差异。首先,他坚持认为假设交易双方都依靠纯自利动机来知道经济行为是毫无必要的。交易双方(买者和卖者)会综合自利和非自利的动机来完成市场交易;其次,他认为所有人从事任何活动的出发点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不断努力降低消耗,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最终获得各自的福利,其行为动机可能同时基于利己和利他的主义。可以说,威克斯蒂德并未将“自利”作为唯一的分析起点,而只当作分析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分析对象不仅限于经济活动,还包括其他生产生活活动。这一思想乔治·斯蒂格勒和加里·贝克尔的研究中体现——把经济学当作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关注与研究对象。从这一思想出发,斯蒂格勒和贝克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突破方法论的障碍,将理性假设大量运用到很多非市场行为的分析上。

三、主观主义下的理性——布坎南等人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对理人假设提出严厉的批评,这部分学者大多有着坚定的主观主义(Subjectivism)思维(主要代表有布坎南、哈耶克)。他们反对经济学的主要假设:稀缺资源的分配、对生产方式无所不知,而对人们的需求知之甚少。他们虽然也接受理性在经济学分析中扮演的角色,但他们更倾向于假设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基于人们竞争性的需求导致的结果。他们反对“经济人”模型中对人行为严格“自利”的假设,认为这样的假设是狭隘且局限的。

主观主义学者一直以来质疑新古典的理假设。他们认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经济学只能部分描述现实生活。在他们的体系中更强调需求(wants),需求可以通过除了完全理性的方式来实现资源有效分配,一味的成本—收益分析会让人们无暇做出决定,会让研究局限于在众多物品做出选择,错失发现真知的机会。他们认为需求及其结果都是主观的而且各不相同、独具特色的,统一的“经济人”假设会让研究偏离实际生活,过分简化人的决策过程。

四、理的挑战——行为经济学家的视角

行为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门类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中杰出的代表有赫伯特·西蒙因其将“有限理性”运用到企业组织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与合作者阿蒙·特尔维斯基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深入研究。行为经济学目前涌现出大量文献,而且大量普及读物的出版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时至今日,行为经济学家已提出一系列关于人们行为的研究成果:

1.人们有时须在未来可能选择中做出抉择,会违背理模型的预期;人们倾向于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使得人们面对风险和可能的损失的预期是会要求支付风险升水;

2.人们内心对机会成本的价值的衡量总是低于实际支付等量现金时的价值衡量,换句话说,成本产生的方式会对人的选择产生影响,与那些需要立刻支付相应金额的项目相比,人们更偏好与过去已发生的需支付相同支出的项目;沉没成本无论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当前和未来的行为;

3.人们做决定时会依赖于心理账户,会影响人们对于成本和收益的感知;

4.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会受到狂热情绪的影响,再加上信息爆炸,最终导致价格泡沫。说起价格泡沫的产生,既有非理性的因素趋势也有无理性的根基。狂热的情绪也可以是理性的行为,前提是人们观察到其他人正参与(非理性)泡沫行为,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行为学家们坚信人自身不存在实现理性的心理障碍,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西蒙曾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可以替代完全理性的假设,他说“人类头脑构想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比于他们面临问题时需要采取实际理的要求要小得多”(Simon,1957)[5]。西蒙还对心理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概念进行区分,认为心理学上强调过程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经济学强调独立存在的实质性理(下转第219页)(上接第216页)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

以上回顾了经济学发展的历程中,“理性”——重要的经济学假设产生、发展过程,从“自利”(Self-interest)到“完全理性”(fully rationality)或“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再到“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长期的争论,推动了学科的进步,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通过以上回顾,笔者认为在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背景下,理的假设并未深深根植于现实生活,很可能是理论家们反省自身行为动机而获得的自我肯定,所以理性假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它可能是学者为了达到最佳的理论目的而做出的假设。但是,作为理论的起点,这一似是而非的假设的确令人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时我们应该将理论上的理与人们置身于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身体、心理和情绪的多重限制)下的理区分开。可以说,现实生活中,那种精确的理不会凭空出现,人会在外界各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一定的进化过程而实现理(Smith,2008)[6]。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英]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大卫·李嘉图[英]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马歇尔[英].陈良壁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陈太福.从“理性经济人”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斯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根本观点[J].改革与战略,2000(2):14-20.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 创设方法

我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听到不少学生说:“上课听老师讲,觉得数学挺简单的,但轮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是做不出来。”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课上没有真正全面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所提出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是指学生在新鲜未知事物的刺激下接受教师的提问或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目的的一种情境。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认识。

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简单明了,开门见山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向。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真正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弦定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装修房子时,发现墙上有一块三角形区域没有涂上涂料,现测得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b=2.8米和c=1.5米,夹角A=60度。已知每平方米需2公斤涂料,若要使所买涂料既够用又不浪费,问至少需要买多少公斤涂料·学生在读完题目后,思路很清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把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来。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主题。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有趣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尝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张月和王刚是中学同学,一天,已是在读博士的张月遇到了王刚,寒暄后王刚流露出对张月清苦的不屑,表示要资助张月。张月说:“好吧,你只要在一个月内,第一天给我1角钱,第二天给我2角钱,依此类推,每天给我的钱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第30天。”王刚听了,心想:这有何难·就欣然答应了。可过了不到30天,王刚就后悔不迭,后悔不该夸下海口。同学们,你们知道王刚一共应送给张月多少钱吗·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感到很有趣,有的同学在讨论,有的同学在演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我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下王刚应给张月多少钱,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尝试公式推导,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层层递进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原来的认知水平上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情境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进行《弧度制》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为了使用方便,能否找到一种新的度量角的单位来度量角·进而提出探究问题:30°,60°,n°的圆心角,半径r为1,2,3,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再计算弧长与半径的比。由特殊角到一般的角,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中寻找规律,从而得到结论:圆心角不变,则比值不变,因此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有梯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步学会和掌握知识。

四、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可操作性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或公式,如果能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动手操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合作交流,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知道天体中一些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轨道,管道的斜截口,自行车的轮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是椭圆,那么椭圆都有哪些特点呢·接着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画椭圆,取10厘米的绳子,把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图版上的点,用笔套在绳子里将绳子拉紧,笔尖移动一周,笔尖画出的图形即为一个椭圆,然后归纳总结椭圆的定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了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内经;湿热理论;理论研究

湿热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湿热理论做了大量的阐述,使之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的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学湿热理论亦发源于《内经》,探讨《内经》对湿热理论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湿热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1 致病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湿伤肉。”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灵枢·痈疽篇》曰:“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因于湿,首如裹。”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曰:“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可见,《内经》已认识到湿邪和热(火)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疾病,是两种可致病邪气,并且在其致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热属阳邪(阳盛则热),其性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易扰神明(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易耗阴津(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易生风动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

2 病邪“随气而化”及兼夹

《内经》已认识到,邪气伤人,在一定条件下,其性质可以发生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集注》释曰:“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即病邪侵入人体后,邪气性质可“随气而化”,一种病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的病邪,这是中医理论病机学上的重要发现。

《内经》还认识到不同性质的病邪可同时侵犯人体,合而为病。《素问·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转贴于

3 内生湿热

湿热之邪,不仅可以从外而感,而且可以自内而生,外感湿热与内伤湿热均可伤人致病。《素问·汤液醪醴论》曰:“津液充廓,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类经·十二卷》十五注曰:“津液,水也,郭,形体胸腹也。凡阴阳之要,阴无阳不行,水无气不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气化则能出矣’,今阳气既竭,不能通调水道,故津液妄行,充于郭也。魄者阴之属,形虽充而气则去,故其魄独居也。精中无气,则孤精于内,阴内无阳,则气耗于外,三焦闭塞,水道不通,皮肤胀满,身体羸败,故形不可与衣相保也。”说明气虚不能化水,可使湿邪内生。

《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论述了肝热内生的病机。《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之为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甲乙经》无此虚字,当从)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黄帝内经素问》注曰:“瘅,谓热也。”《素问释义》注曰:“胆郁不决,相火上炎,胆气随溢。”论述了胆热内生的病机。《素问·奇病论》有:“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论述了脾之湿热内生的病机及证治。《灵枢·五癃津液别》曰:“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论述了肠胃内生湿、热的病机。

4 治则治法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风胜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同。”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来源;危害

人的一生中有2/3的时间要在室内度过,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由于室内环境各个因素均会作用于人体,随着住宅不断向空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居住空间的人口密度猛增,活动空间日益拥挤。而随着经济收入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装饰装潢也变得越来越讲究,各种各样化工材料大量进入室内,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1]。室内环境化学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材料、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2]。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

1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常作为浸渍标本的溶液。

室内环境中的甲醛从其来源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但是这一部分含量很少。二是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主要是生产中使用的;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甲醛就释放出来,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3];UF泡沫作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用甲醛作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等产品;室内吸烟。

因此,从总体上说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来源很广泛,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超标6倍以上,个别则有可能超标达40倍以上。经研究表明,甲醛在室内环境中的含量和房屋的使用时间、温度、湿度及房屋的通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使用时间越长,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残留量越少;温度越高,湿度越大,越有利于甲醛的释放;通风条件越好,建筑、装修材料中甲醛的释放也相应越快。

2苯

工业上常把苯、甲苯、二甲苯统称为三苯,在这3种物质当中以苯的毒性最大。室内环境中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甲苯主要来源于一些溶剂、香水、洗涤剂、墙纸、粘合剂、油漆等,在室内环境中吸烟产生的甲苯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美国 EPA统计数据显示,无过滤嘴香烟、主流烟中甲苯含量是100~200 μg,侧/主流烟甲苯浓度比值为1.3。二甲苯来源于溶剂、杀虫剂、聚酯纤维、胶带、粘合剂、墙纸、油漆、湿处理影印机、压板制成品和地毯等。

3氨

在我国很多地区,建造住宅楼、写字楼、宾馆、饭店等的建筑施工中,常人为地在混凝土里添加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被冻裂,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大量增加。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4]。烫发过程中氨水作为一种中和剂而被洗发店和美容院大量使用。

4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二氧化硫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与家庭炊事模式、通风情况、室内结构和燃料重量有关,我国农村多数农民以烧煤饼、煤球及蜂窝煤为主,由于炉灶结构的不合理,煤不能完全燃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其中以二氧化硫为主,吸烟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曾经有研究表明燃煤户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燃气户高的多。

5二氧化氮

通常人们所指的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总称,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室内环境中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烹饪和取暖过程中燃料的燃烧,此外吸烟时也可产生氮氧化物。我国城市家用燃料主要是煤炭,包括原煤和型煤,占燃料总量的50%~80%;其次是煤气和液化气,占20%~50%。

6一氧化碳

室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煤气泄漏和炊厨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特别是当炊厨人员在开着煤气灶具的情况下却因故离开厨房,煮沸食物外溢将开着的煤气灶浇灭后,大量煤气直接进入室内必将酿成大祸。室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还来源于吸烟和取暖设备。1支香烟通常可产生大约13 mg一氧化碳,对于透气度高的卷烟纸,可以促使卷烟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量会相对较少。取暖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也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引起的。

7二氧化碳

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0.07%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0.07%~0.10%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0.10%~0.15%时属于临界空气,室内空气的其他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0.15%~0.20%时属于轻度污染,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在0.3%~0.4%时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0.8%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

8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 μm的颗粒物。空气中的颗粒物来源广泛,扬尘、细菌、毛发、头屑、壁虱、尘埃、烟雾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可吸入颗粒物结合,构成危害极大的过敏源。

9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为4类,即极易挥发性有机物(VV OCs)、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和与颗粒物或颗粒有机物有关的有机物(POM),而在对室内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面基本上以VOCs代表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室内环境中VOCs的来源主要是由建筑材料、清洁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和洗涤剂等释放出来的,此外吸烟和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

10参考文献

[1] 陈旬,林华香.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治理中应用[J].福建环境,2002,19(5):29-31.

[2] 李娜,沈东.浅析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J].考试周刊,2009(17):236-237.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5

八年级期末综合能力测试,没想到我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县教学成绩奖。带着半信半疑,领导说,这样吧,你跟着走,送毕业班吧。我于是就跟着走,教九年级。中考成绩出来后,没想到,我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依然排在第一名,我们中心校第一次把两个县级成绩奖给了我,教语文的。说实话,这在我们镇一中以往是不可思议的,以往都是数学、英语拿成绩奖,语文很少拿成绩奖。他们普遍认为,语文谁都能教,可教出成绩难。

我的同行们,我并不是炫耀成绩,我只想透过这些谈一下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以和同行商榷。

我觉得,语文教学以下这两点需要关注。

首先,师生关系。和同学们处理好关系对语文教学很重要哦。记得有一次我在班内上课,可能是课上和同学们的互动太投入了,下课拿着书就走了,并没太在意。当我在办公室找钥匙时,钥匙没了,“欸,奇怪了,我的钥匙呢?”,我就去班里面,我一进班,同学们“哄”的笑了,我一看,一个捣蛋学生正拿着我的钥匙玩呢,我也没在意,把手一伸,他把钥匙给了我,我没吭声就走了。第二天上课,我提问,谁能把昨天我布置让背诵的古文背下来,没想到,昨天拿我钥匙的同学竟然举起了手,让他背诵,嘿,他竟然完整的背下来了,我很惊奇。有时,我反思我们的师生关系,如果我去找钥匙的时候,批评他一顿,那效果会怎么样呢?我的意思并不是要顺着同学们,而是要宽严相济。

其次,教学方法。对语文老师来说,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也同样重要哦。

源头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要想学习好,肚子里得有货,肚子里没货,是表现不出来你的学识的。怎样让同学们肚里有货呢?这首先是把课本知识学好。在课堂里,一定要把书本内的知识学精吃透,对课本里的课文,一定要让同学们多读,吃透课文里的意思。记得有一次开语文组研讨会,有的老师说,为了赶课,课堂里就不让同学们读课文了,我说,不读课文怎么赶课呢?课文都没读过,赶课有什么用呢?课文里面的东西弄不懂,吃不透,同学们就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不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其次,要给同学们以指导,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量。莫言老师说,“我小时候,读遍了我们周围几个村子的书”。可见,一定的阅读量,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是有帮助的。阅读量上去了,他反过来有助于理解课内文章,他们是互为效应的。

挖渠流水。积累知识是很重要的,肚里得有货,可是,肚里有货还得让它流出来,让同学们学会表达。,对中学生来讲,具体来说,就是把你掌握的东西写到你的卷面上,形成文字,这就需要掌握技巧。

如何掌握这一技巧呢?练兵。如果部队不经常训练,他就生成不了战斗力。对我们语文教学也是一样,要注意帮助同学们训练他们的表达技巧。这样,就要求我们适量做一些综合能力测试题,以提高我们的表达技巧。那么,你说的是不是要搞“题海战术”啊?非也,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那不利于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形不成一定的高度,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高明的策略。我是说做适当的题,用一定量的题帮助同学们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他们不至于临场发慌。

对经济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管理;困境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让教育方式方法有新的改变,通过不断的深化给学生带去新的教育氛围。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小学生的进步,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进行调整,以此促进教育的多向性发展,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深化。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困境

(一)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的提升,和班主任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班主任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接触太多的信息技术,因此对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并不能很好的了解。在当前情况下,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家庭生活条件日益富足,学生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对信息也有多方面的了解。但是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包括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也有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管理难度也日渐加大[1]。

(二)家长方面的影响因素

很多家长对于小学教育的认识不够,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可以看到,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读真正的目的是减少自己看管孩子的负担,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孩子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习什么。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很多家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即使将学生送往公立学校也不够关心,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缺少配合,这样让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三)社会意识形态对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因为社会上对于教育有很多的不同看法,并且社会上很多人或者企业对于学生的多向性发展以及学历都比较重视,即使在小学阶段,也认为小学生应该多才多艺,这样就给小学生无形中增添了一些压力。学生在社会这种意识的引领下,开始学习各种特长班等等,缺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学校中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给教师的管理增添了负担[2]。

二、信息时代下改善小学班主任管理的主要措施研究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尊重

从事班主任工作就需要和形形的学生相处好,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那么最为基础的就是给学生一定的尊重,放低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位置上,与学生做朋友。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有时可能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不能产生片面的看法,对学生有偏见,要一视同仁。在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起交流沟通的微信平台,即使在课后也可以跟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例如,某校小学班主任就在全班建立起自己的微信群,学生在放学以后如果对于作业,或者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群里展开讨论。这样不仅仅能够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减少距离感,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问题。

(二)班主任要和认可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展开互动

班主任要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展开交流,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详细的掌握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班主任在科任教师处所得到的信息可以转述给学生,例如,科任教师对哪些学生的上课表现比较满意,对于哪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表扬等等,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网络上获取更多的教学管理资源,学生也是同样,但是网络资源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加以区分,因此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正确的上网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提升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3]。

(三)教师和家长展开沟通,对学生要双管齐下

学生教育分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部分,在这两部分中缺一不可,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促进。小学班主任要在固定日期中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重视,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讨论。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会更加方便,可以通过微信、QQ等等,还能通过电话和其他网络平台。那么教师可以像上文提过的例子一样,和家长展开有效的沟通,建立起彼此的交流平台,在其中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交流以外,还要同自己进行对话,在困境中不断的寻找生机,充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信息技术时代下的小学生管理,让自己能够走进学生的心中,进而为以后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为班主任还要坚持与时俱进,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学生创建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改变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当中,借鉴一些先进学校的先进管理方式,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思想动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班主任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提出了班主任困境的影响因素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因为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小学班主任一定的工作启示,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准确的了解小学生,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婷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13):119.

[2]张学霞.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文信息,2015,12(8):26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