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认识

经济学认识范文1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经济学认识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异质性分析

一、引言

管理学和经济学是两门独立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假设前提和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但是两者在形成、发展、创新及演进的过程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管理学被引入我国之初就与经济学产生了混淆,其定位和发展一直受到经济学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经济学泛化”现象,经济学在企业、咨询机构和政府智库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与“经济学泛化”相对应的是“管理学弱化”的现实。作为专门研究各种组织管理问题的管理学,不仅在理论成果方面距离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实践方面远没有经济学家活跃。相对来说,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尴尬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与人们对管理学的认识偏颇有很大关联。

二、认识上的偏颇及其原因

从学科起源来看,管理学与经济学有着共同的经典――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直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开创管理学科学研究,管理学与经济学从此分立,各自发展。由于二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作为成熟学科,管理学出现的时间晚于经济学,所以为了获得学科合法性,管理学在某种程度上过于依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模糊了自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边界。久而久之,人们对于管理学的认识出现偏颇。

1.认识偏颇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管理学与经济学都是以资源的经济效率和节约为研究宗旨,这就决定了管理学与经济学紧密相连是必然的。作为学科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学为管理学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与研究路径。因此,管理学吸收、借鉴了大量的经济学知识,其发展受到特定时期主流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与制约。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管理学越来越依赖经济学,自身学科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构建缓慢,同时又脱离了管理实践,陷入价值困境。与此同时,随着边缘学科研究的兴起,经济学对管理学的渗透更加明显。

我国的管理学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管理学在我国长期居于从属地位。1998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管理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专业目录,从此管理学正式从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和经济学成为两个不同的、平行的学科。但是直到目前我国很多院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都与经济学院具有较高相似性。管理学无形之中仍然处于经济学分支的地位。

学科借鉴主要诉求是在方法论上有所发展,突破学科壁垒,它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有助于管理学披上合法的外衣。经济学的借鉴丰富了管理学领域的知识,但是如果长期依赖经济学及其他学科,始终将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那么管理学将无法形成自己的框架和研究范式,也就无法保持独立的学科价值。

2.认识偏颇二:管理学的研究场域无限大

随着边缘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大都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双重性。在这种情境下,管理学理论研究大大突破了应有的边界,研究目标偏移,学科泛化和空洞化不可避免。

法约尔最早给出了管理活动的边界,他将管理活动从企业的其他五项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中分离出来,从管理职能上给出明确界定(“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种界定方法得到了学术领域认可。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在设置管理学科的时候出现混乱,将宏观经济、商业、营销等都纳入管理学院,而且很多管理学者也将管理活动之外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学者提出管理学是没有边界的,把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泛化,将管理学的研究场域无限扩大。

无论是将管理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还是无限扩大管理学的研究场域,管理学的发展都会逐渐失去“硬核”(核心范畴),学科范式和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更趋混乱与缓慢,发展前景堪忧。

2011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提出“建立现代中国管理学”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强调“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重大管理理论创新”。要实现自身创新,管理学首先就必须与经济学区别开来,回到自己的学科场域,回归注重实践的研究方法,找回自己的独特价值。基于此,我们应当从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异质性出发,对管理学进行再认识。

三、管理学的再认识

1.管理学应坚守自己的研究场域或者“硬核”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场域是不同的,两者有不同的“硬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即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经济行为,而管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管理行为;经济学研究以社会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而管理学研究以特定组织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对企业问题的研究为例,经济学是从整体上把企业作为市场的一个主体来考察的,而管理学在研究企业时,则从管理细节开始。

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是组织、目标、人、协调、效率与效果,因此管理学研究也应当围绕这些核心要素来划定研究边界。也就是说战略、领导、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创新等是管理学边界内的子领域;而金融、财务、会计、营销等子领域则明显不应在管理学场域之内。该管理学场域界定已在美国管理学界得到承认并持续良性运行,值得我们借鉴。

实际上,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场域重点在于厘清学科基本假设和基本问题。有了确定的研究场域,即使研究主题相对较为宽泛,也不会导致管理学学整体弱化,失去自己的“硬核”。

2.管理学的研究应注重人文性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也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前提。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更为复杂,“经济人”“社会人”“观念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相继提出。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从大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出发展开分析,其人性假设偏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假定人是经济人、理性人;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既分析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也分析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其人性假设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假定人是社会人、复杂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决定了研究方法偏向于客观描述与分析,力求形成公理体系和系统的原理定律,如果管理学也受到经济学的过多影响,那么管理学研究就会忽略人的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抒发与阐释,“人”的主观性与复杂性被遮蔽,管理学的研究将会出现重大偏差。

行为学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学科基础,随着行为科学研究发现,情感、需求等人文因素在人的行为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学的研究也应当注重人文性,关注人文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

3.管理学研究应提高实践相关性

管理学被认为具有艺术属性,这说明管理活动的成功除了需要管理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必须依靠在实践中获得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所以说,管理学是不能脱离实践的。

经济学很早就走出了经验总结的阶段,其分析与论证向精密科学靠拢,从系统假设出发,形成一套逻辑体系。因此,经济学以演绎法为主,从一般到个别,先在逻辑或理论上构建预期的模式,然后观察和检验该模式是否确实存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管理人员主要凭经验来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基本上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因此,管理学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到一般,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提炼出一种共同模式,可以说管理学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

管理学是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实践当中,理论成果需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因为对“学科合法性”的过分强调而依赖从经济学引进理论层面的研究方法,反而会失去“实践合法性”,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管理学研究必须提高实践相关性,从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思想,使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论

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在中国是年轻的、不够成熟的,梳理出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有一定的难度,并由此造成管理学弱化的现象。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管理学与经济学具有异质性,经济学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非全部,适当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促进管理学发展,但经济学并非是万能钥匙。严格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是经济学与管理学能够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前提条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不能割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能够使二者在学科之林中繁荣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模糊两学科的区别,只有严格区别才能使得两学科各自独立,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从而形成互补互相借鉴之势。

参考文献:

[1]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5.

[2]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4):471.

[3]郭重庆.中国管理学者该登场了[J].管理学报,2011(08):1733-1736.

[4]谭力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经济学认识范文3

关键词 经济统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与统计有关的专业有理学门类下的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授予理学学位,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统计学,授予经济学学位。与旧版相比,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新设置经济统计学二级学科,在理学门类下的统计学专业保留,新增加应用统计学专业。新版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种类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在专业种类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与统计有关的专业却在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统计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统计专业是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经济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与统计其他专业授予理学学位不同,经济统计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位,因此对于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不能照搬其他统计专业模式,应有自己的定位和特点。

一、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主要课程及课程设置、毕业资格等内容,其中课程体系设置是核心。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夯实数学基础。

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处理经济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需要坚实的数学基础和数理统计基础作支撑,因此必须强化数学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基础地位,只有夯实数学基础,才能理解掌握好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并运用经济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此,在经济统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

(二)突出统计理论与方法。

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对信息获取、处理、显示、识别和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将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贯穿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能在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及预测等实务工作,为此,应该开设数理统计、非参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国民经济核算、市场调查、抽样理论、统计预测与决策、运筹学、试验设计、统计计算等统计理论与方法类课程

(三)注重经济管理素养的培养。

统计理论与方法只能应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有生命力,而要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与意义就需要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作支撑,因此,需要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并可以开设风险理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保险学、利息理论、国际金融学等选修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经济统计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四)强化数据处理与表达能力。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统计方法,而且要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挖掘,要掌握常用的统计应用软件来完成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决策者或客户提供服务和决策,把专业性极强的统计分析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文字或图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开设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应用和应用写作以及统计软件等课程。

(五)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从专业认识出发,以掌握统计分析工具为基础,以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经济应用为主体,以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统计分析工具类课程实验。统计分析工具类课程实验是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应用、统计软件等课程实验。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文字处理、统计数据资料的加工、分析与处理,学会运用实用统计软件的各种统计功能,为统计分析工作、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经济应用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2、统计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实验。统计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实验是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包括非参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实验,这类实验要让学生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真实运用,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统计行业、接受现实教育的机会。可以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专业实训,第八个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

二、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

(一)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构建经济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因此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以各种方式进修或到政府统计部门、企业统计业务岗位进行实践。另外,可以考虑从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选聘统计、经济方面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担任兼职教师,比如,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发展前沿问题等课程中聘请校外专家讲授某几个专题,也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师队伍。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结合,落实应用型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在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方面,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生成绩考核,可以根据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笔试、上机操作、撰写设计方案、调查报告、分析报告、专题论文等。另外也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笔试考核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三)整合教学内容。

由于经济统计学专业自身的特点,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很多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存在重复,比如,统计学、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市场调查、抽样理论等课程有部分内容重复。因此,我们需要对专业内容进行更好的整合,需要对课程体系中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对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

(四)完善课程建设。

对经济统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要建立和完善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课程建设的完善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不会因为更换教师和更换教材等原因出现教学内容的改变,使教学工作有序、稳定、规范进行。

(五)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购买教学必备的统计软件;另外,也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接触到社会的更多层面,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第三、可以考虑成立统计调研学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企业的市场调查、政府的社情民意调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数据录入、整理等工作;第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市场调查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并指导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

经济学认识范文4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经济统计;人才培养

一、就业导向视阈下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经济统计是应用统计学中最为枝繁叶茂的一个分支[4],它是建立在经济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在量化描述经济现象并透过现象揭示背后的数量规律的过程中,经济统计发挥着重要作用[5]。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的迅速发展,记录政府、企业、银行、保险、证券、电商等经济活动的数据越来越丰富[6],为了挖掘这些海量数据所蕴含的重要商业价值信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高质量经济统计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也对经济统计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就业导向来看,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契合

就经济统计教学内容来看,尽管一般高校所用相关教材不断地进行了修订,但是其主要内容并没有更新,知识内容无法满足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相比市场需求而言,经济统计专业教育知识面显得比较窄,培养出来的经济统计人才综合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库知识内容缺乏或者偏少。经济统计学与数据库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数据库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存储、检索、输出等有效地管理海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既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电子商务等组织处理大规模日常事务的基石。纵观我国高校的经济统计专业教育,经济统计要么与数学紧密结合,要么与经济等学科关系密切,而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增加数据库知识的教学内容。二是机器学习知识内容缺乏或者偏少。经济统计的发展源于统计实践的活动,而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济统计学理应有条件地向其他学科取长补短,提高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传统领域的生产统计、营销统计、物流统计岗位转向市场调查类岗位,像计算模拟等知识越来越重要,需要增加机器学习知识内容。

(二)软件驾驭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完全相符

就经济统计学学科属性来看,尽管主要借鉴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而具有“概率属性”,但是由于其研究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量之间具体数量规律,因此应用性才是经济统计最终的使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数据分析方面,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又聚焦于相关统计软件熟练程度上。相关软件驾驭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熟练掌握R语言、Python等软件的经济统计人才市场需求巨大,而大部分高校的经济统计专业并未开设相关软件课程。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信息科技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熟悉R语言、Python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会制订调查方案,会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等,这就要求应聘者对一些主流统计软件具有较强驾驭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经济统计专业教育主要用Eviews、SPSS等统计软件,并未开设R语言、Python等主流软件。二是企事业单位要求熟练掌握相关软件是针对实际数据(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的,而大部分高校的经济统计专业案例教学和编程教学比较少。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随着数据库建设的日益普及,挖掘本单位存储的数据价值是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些数据和课堂上所列举的数据有着本质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实际数据伴随大量噪声,需要进行数据的分类、挑选、匹配、横向合并、纵向合并、行列互换等数据清洗工作,这就需要熟练掌握一款数据分析的软件利器,通过编程实现从海量数据集中找到所需要的目标子数据集,进而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统计报告。

(三)统计专业素养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

就经济统计专业教学过程来看,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固然重要,但统计专业素养的培育更加重要。从笔者教学经验来看,统计素养主要反映了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具体问题时遇到困难和挫折的个人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状态,这种素养主要是在教学互动、课题讨论和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统计观念、统计思想、编程思维、难题解决方案等信念和思想传递给学生的一种内在精神特质。统计素养很难用现有的考核体系来衡量,但它是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统计专业素养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统计专业大学生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态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或者没有为市场需求做好准备。重理论、轻实践的态度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应聘者对工作岗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造成自己的期望与公司给予的机遇之间出现较大落差,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和离职倾向。这反映了应聘者对从单位基层工作做起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绩才是获得单位认可并逐步升迁的重要保证。二是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仅靠就业指导是不够的。团队协作意识是统计专业素养的核心素养,它贯穿于数据资料收集、调研、访谈、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报告展示的全过程,表现为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不仅善于用语言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且善于用数据指标、图表以及可视化等形式说明问题,也善于用书面语言呈现研究报告。

二、适应就业需求的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经济统计人才培养是经济统计专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功能,也是落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内容、方式、条件等诸多要素。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统计专业无疑具有更大发展空间,培养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统计专业人才是全体经济统计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心声。笔者认为,提高经济统计专业人才质量,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情况探索科学的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增加

数据库技术和机器学习内容系统优化经济统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参考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设置及其市场对经济统计人才的需求状况,综合考虑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方法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应用性和前瞻性。对现有课程体系中相近课程和内容重复课程进行合并,并对开课门数较多的经济类课程进行除粗取精,保留重要课程,删减其他课程,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压缩相关课时,并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调整。一是适当增加数据库知识内容。鉴于数据技术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中适当增加一到两门数据知识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库,提高学生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集,并进行补充数据等的管理数据能力,同时在选修课程中适当增加一门数据技术,提供给学生选择数据库有关课程的机会。二是适当增加机器学习知识内容。尽管机器学习内容十分庞杂,但是可以把一些在社会经济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内容,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随机森林等设置成教学内容,可以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体系中安排一门相关课程,另外设置一门选修课。

(二)突出数据清洗能力的培养突出数据清洗能力的培养,训练软件编程思维

随着相关数据库建设的推进和国内外各种学术团体、高校的微观数据库开放,获得数据资料变得非常便捷,关键问题是怎样从海量的数据库中获得所研究问题的子数据集,而获得这些高质量的子数据集,必然涉及数据加工能力及其编程能力。另外,经济统计专业和一般的经济学专业相比,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数据处理和加工能力,因此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突出数据清洗能力和编程能力的要求。一是加强数据清洗能力的培养。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数据质量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取的社会经济数据往往伴随大量噪声,想要的数据集和搜集到的数据集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来自开放数据库中的数据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技能,能够按照指定要求进行纵向和横向合并、分类统计,网页爬虫、数据集的输出格式调整以及不同格式数据集的互调等。二是使用真实数据代替虚拟的教学数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来自统计调查、开放数据库、学术论文中的真实数据,而不是采用虚拟的教学数据或精选的真实数据,应把数据中关键指标的获取及其来源向学生交代清楚,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同时可利用R语言或Python软件向学生展示数据结构,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等。

(三)注重学生统计专业素养注重学生统计专业素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尽管统计专业素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是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专业眼光、专业方法和专业知识等,也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时油然而生的专业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在教学、科研和比赛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一种职业习惯和精神特质。一是要重视实践实习,养成从点滴做起的习惯。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大实践实习考核力度,让学生重视实践实习。实践实习不仅包括实践课程和实习课程,而且包括参与课题讨论、参加专业比赛项目等,通过实践实习,增强学生从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报告撰写全过程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解决困难的执着精神,养成从点滴做起的习惯。二是要善于沟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沟通以及团队合作是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在统计报告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与调查对象、主管部门等进行充分沟通,也需要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并且能够用数字、图表、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四)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围绕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市场需求状况,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以提高师资力量作为关键举措。只有一支具备扎实统计知识、经济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并且精通R语言、Python等软件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经济统计专业高质量人才。一方面需要引进优秀博士和高级专家学者,补充经济统计专业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自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及时更新前沿知识,打造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学团队。

三、结束语

经济学认识范文5

关键词:欲望;;;物欲

一提及欲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欲横流的西门庆,贪欲无度的和中堂,要么就是焚身、欲壑难填种种;要么就是无欲则刚、清心寡欲云云。在人们的心目中欲望早已形成了邪恶的符号,欲望是幸福的敌人,欲望是口诛笔伐的心魔。因此,佛家宣称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故以“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来修行;程朱理学大行“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方用禁欲来养性。然而,经济学却鼓吹欲境是仙都,把欲望奉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似乎颇有颠覆传统、粉饰危言之嫌,基于此,我们不妨换个视角,而不拘泥于约定俗成,或许更加客观而全面的理解欲望。

一、欲望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在微观层面上,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提及资源就必然就涉及到与之关联度最为密切的欲望,他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矛盾,这是因为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来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这种依存和矛盾导致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资源与欲望就成为经济学的第一原则,经济学原理也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论证。

欲望在经济学上泛指一切人类的渴求。欲望是人类没有购买力能满足的,当人类有能力去满足时,就称为需求。而且欲望有无限膨胀的趋势,这一特点在清朝胡澹庵《南柯一梦西》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中可资证明。“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由此看来,谷壑易填、人心难满,生命不息、欲望不止;每个人每代人欲望的溪流汇聚成人类的恣肆的欲望之海,最终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历史的进步。

二、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印度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指出:“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因此我们要正确解读人的各种欲望,如、、物欲等等。

1、的驱动创造了人类

是中国人禁忌的话题,但又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是人的原始本能、它与生俱来、人皆有之,我们不能简单而偏执地认为就是原罪的诱因, “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反观一下我们自身,哪一个不是由生身父母的驱动孕育而产生的?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血脉相传都是在的驱动下才不断地繁衍和延续。

如果我们压制、扭曲、甚至摧毁,恐龙的悲剧就可能被人类重演。世界仅存我国唯有的大熊猫正在上演着6500万年前的活话剧,国宝大熊猫栖息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食物也没短缺,又没有天敌,那为什么如此珍稀呢?研究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莫过于大熊猫的太低而导致繁殖过少。据报道全球每年仅能繁育出20多只大熊猫幼仔。移居英国的大熊猫“甜甜”和“阳光”, 动物园将为它们专辟“爱情隧道”以鼓励。自我繁育都要付诸这么大的成本,那么有一天,经济环境恶化到连人类自己都自顾不暇时,恐怕大熊猫也就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在人炸的今天,节欲并不是节育的最佳选择,转换观念,采取措施才是控制人口的不二选择。

2、的驱动创造了艺术

不同于,虽然也包含性冲动,但它是对美的追求,它是两情相悦,甚至是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是欣赏者心灵的寄托,架起了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心桥。大多经典的艺术作品里最精彩的的片段几乎是对的描摹和抒发,无外乎的萌发、遇挫、抗争和觉悟等,音乐也好、绘画也罢、特别是经久不衰、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起伏跌宕的情节无一不透露了的勃勃生机, 所以说是的驱动创造了灿烂的艺术。

半部《红楼》“大旨谈情”,一出《西厢》无外,而且把当作了合情合理的需要,几乎没有读者从道德视角遑论其大逆不道,令人感叹的是有副情字长联道出了其中的“情”趣:

“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句句情,一章一节一折一回一本书里都是情,西厢记中人物皆为情生,好个情憾天地;慕情来,惜情去,人人情,纷纷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四堵墙里全是情,普救寺里和尚都是情种,真个情染世界。”

一副对联竟然包含了十四个情字,委实体现了拟联者倍受爱情圣地的熏染,一口气留下了那么多情,果然情生艺术,情催智慧。

3、物欲的驱动创造了财富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几乎成了今天人们普遍接受普遍认同的生存法则,所以人们每每描写这个社会时经常使用的词汇就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等,一方面是针砭时弊,另一方面却说明这个社会追求财富想当富翁的人数颇众、渴望之强,而这强烈的渴望就是人对物质资源的占有、支配和享用的欲望,也正是人们物欲的驱动才创造了社会的巨大财富。

按着凯恩斯的两部门法,把社会只分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了不断地赚取消费者的所有金钱,才疯狂地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在贪婪的物欲的驱动下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进而为社会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如果生产者有小富即安、小国寡民的思想,今天的社会恐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了。反过来也正是消费者极尽奢华、梯度升级、永不满足的消费欲,才促进了供求两旺,市场繁荣。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他们的欲望越贪婪,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大。

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欲望的社会,一个只受惯性存在的群体,他们生存价值何在?也许那只是一些腻歪了现代生活的人高喊着回归自然的一种梦呓吧。

此外,欲望是推动人类探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诱因。谁能否认求知欲、探索欲……如果我扭曲了求知欲,每年就不会有600多万大学生把进入大学门槛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大转折。如果我们压制了探索欲,我们就不会有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也不会有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7000米的壮举。因此我们说在人类欲望的长河中,正是在无厌的欲望驱动下,才演绎出异彩纷呈的世界和千姿百态的人生。

三、欲望得以满足的条件

一个人,如果没有成功欲在驱使,整日安逸悠哉,潇洒舒适,就不会有上进心,更不会激发创业的斗志,正是因为“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无厌之欲,才使个人有了进步之阶,才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当然使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许更符合众人口味而且也愿意接受这种褒义的感彩。

并不是说人只要有欲望,就一定会成功。

首先,有欲望就得有追求,不能坐等其成,缺乏追求就会陷入抱怨和麻木的状态,产生无穷的烦恼。

经济学认识范文6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经济人技术工具的特点,论述了经济学人性假设中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特点,同时指出了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说明了经济学人性假设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以及指导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人性假设与非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二重需要内在地集于一身的人必须始终面对二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成调节和处理它们相互关系的客观需要。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对这种客观需要及其必然性有意识的把握。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这个过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就必然会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秩序、节奏,在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群体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产生某种相应的要求。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些秩序和要求,那么这些秩序和要求就会转化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应当”,获得普遍的意义,其要点如下。

首先,“应当”是一种关系。它把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外在地显现为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当”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性,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再次,“应当”对人来说,不仅具有某种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有用性。“应当”的强制性不是纯外在地加给人的,而是人自己发现了、认识了的“应当”。人们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某些任性和偏执,按照“应当”去行动、去生活,从直接或者具体层次上讲,是因为它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的方向性、效用性。从间接或者抽象层次来说,“应当”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必要纽带:它一方面能够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社会的存在,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把人既作为个人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物这两个矛盾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的内在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和人格发展。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中国,“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规范市场,非常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完善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