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治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发展战略,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化城镇卫生管理,不断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能力,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科学规划,明确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为原则。镇政府成立生态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镇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形成“政府引导、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响应、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二)以“属地管理、标本兼治、共创共建”为原则。镇政府为辖区内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各村、居委为辖区范围内第一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负责各属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
(三)以“细化考核、正反结合、以点带片”为原则。健全考核制度,采用百分制,对各责任单位定期考核,对低于80分的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出现消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和曝光。同时树立正面典型,对任务完成质量高的责任单位给予相应的分值奖励,并计入年度目标考核。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经镇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四、目标和任务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1、建立健全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户。以村为单位修建垃圾池,确定专人定期清运垃圾,每月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住户庭前后院要保持整洁,无堆码乱放,公共场所由清洁工人按时清扫。以村为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评比红黑榜活动。实现垃圾村收集,统一运输,县处理。
2、公路沿线各行政村主干道两侧20米内,无白色垃圾、草垛及其他堆积物;禁止在公路上摆摊设点、乱停乱放;主干道公路两旁行道树至公路路基边坡范围内不得放养、拴系牲畜;主干道面及旁边要做到常年干净清洁。
(二)社区背街小巷环境治理
1、加强清扫保洁及环卫设施管护。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定时定点投放并及时清运,杜绝乱扔乱倒垃圾和垃圾清理不及时现象,实现清扫保洁精细化、常态化。
2、清理乱堆杂物及城市小广告。对社区及背街小巷小区楼道乱堆乱放的杂物进行清除和规范。加大对非法小广告乱粘乱贴现象的查处力度,全面清理城市“牛皮癣”。在社区及背街小巷设置广告张贴栏,方便有需求的群众和接收信息。
3、规范占道经营。本着“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和“主道严禁、次道严控、背街规范”的原则,严格执行坐商归店,行商归点。
4、完善老旧小区污水排放设施。对我镇老旧小区污水管网、化粪池等排污设施再次进行准确排查摸底,对破损、堵塞、毁坏的设施进行修复疏通。
5、落实“门前五包”责任。社区每年与社区居民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并加强日常监督,确保责任的落实,保证门前道路干净整洁,秩序良好,设施完整。
6、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评比。建立好清洁卫生工作检查评比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周查、月评、季考核。将考核结果实行红黑榜公示并于每月组织居民开展一次全民爱国卫生活动。
(三)沟“脏、乱、污”综合治理
1、治脏
(1)清理范围内的垃圾渣土,净化区域内环境卫生。清理堆物堆料、垃圾、渣土,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2)治理白色污染。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背街小巷无白色污染物。
(3)督促街面门市店主清洁门脸。每周定期打扫,长期保持门脸干净无蒙尘。
2、治乱
(1)治理摊位摆放。配合县工商、城管、住建、环保、公安等部门配合,坚决取缔骑门摊点、占道经营、随意撑杆搭棚和游商游贩等。
(2)治理广告乱贴。全面拆除破损、废旧广告,全面取缔各类横幅标语;在背街小巷合理规划设置广告张贴栏,及时查处乱张乱贴行为,及时清理“牛皮癣”。
(3)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做好车辆停放管理。
(4)治理乱倾乱倒。科学规划垃圾箱停放点,并加大对居民的教育,严厉查处乱倾乱倒行为。
3、治污
配合住建局、环保局和水务局规范污水管网设置,保障正常使用;加大对区域内无化粪池、损坏损毁的化粪池和无集污排污管道的全面清理力度。
(四)沿线河道的治理
1、镇域内所有沿河村、居委务必保证河道两侧不得出现白色污染、草垛及其他堆积物;配合水务局按照“河面无漂浮物(杂草)、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要求做好保洁工作。
2、河道沿岸严禁从事养殖及工业生产活动,严禁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废渣、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污水。
3、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障合理的流量和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生态平衡。
(五)完成棚户区改造
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县城区长远发展,配合县住建局完成城北片区600户棚户区改造。
1、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于2013年5月启动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成立重点项目拆迁办公室,并抽调我镇精干力量,组织专班,全力开展拆迁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任务。
2、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房屋、土地等相关锁定工作进行收尾。
3、全面配合城北片区改造工作小组按照城北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做好人员抽调,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5月15日至2015年5月30日)。各村、社区要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活动计划,分级召开动员大会,对各项整治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和全方位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为生态环境治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5年6月2日至2015年8月25日)。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先急后缓地逐步推进。各村、社区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领导,集中主要精力和人力,认真进行生态环境的全面整治,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镇政府将组织人员对各村、社区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9月31日)。各村、社区要按照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评,镇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统一组织检查,重点考核活动开展成效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各村、社区、驻地各单位要按照任务采取倒计时措施,做到处处有人管,天天有进展。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将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作为各村、社区2015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总结经验,摸索切合我镇实际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推动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六、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各村、社区要站在践行县委“生态强县”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感。镇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村、社区及有关责任单位要建立完善“主要责任人负总责”工作机制。各村、居委和有关单位做到专人专管、权责到位,要制定有力措施,安排一定财力,用于各项整治项目的投入,高标准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2、全面发动,广泛宣传。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事工程,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全镇上下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教育,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广大党员要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来。要把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结合起来,结合文明村镇及卫生村镇的创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人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生态安全;地方性知识;发掘与利用
【作 者】暨爱民,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副 教授。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4-454X(2009)04-0057-006
The Purpose of Ecological Security: on the Excavation and theUtilization of the Local KnowledgeJi Aimi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cademic comprehension of localknowledge is becoming a significant trend that the understanding framework of local knowledge baseds on an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This will help to reveal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So, on the exca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ocal knowledge, we must comprehend the following: every nation should understand the value about itself ecological knowledge, follow the Logic of the Specific ecosystem, respect the effective law of the national culture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ological knowledge often contains the “open” characteristicIn addition, i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ide-effects” that may occur, because only thus can we help improve the available efficiency of the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Key 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the Local Knowledge; the Exca v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关于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理论建构,克利福德•格尔兹的贡献举足轻重 。二战后日益加剧的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冲突,以及对当时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批 判语境,构成了格尔兹“地方性知识”概念的出场背景。但有意思的是,格尔兹氏却并未对 这一 概念加以更为细致化的明确定义,而只是模糊地指出,一种知识的“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 ,并与当事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①格尔兹这种模糊的定义无疑给后来学 者 在概念的理论阐释上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因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环 境问题,近年来在建立地方性知识的学术考量过程中,无论西方还是国内学界,一个主要趋 势就是着重从生态的角度来建立地方性知识的理解框架。地方性知识产生于特定的 社会背景中,蕴涵着许多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这些生态智慧,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 各种不同的亲密关系。因而,这些地方性生态知识在作为一种民族专属性认识的同时,又是 一种知识的应用体系。②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有人在讨论地方性知识的当下意义时,指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凸显理性 为主要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向:“生态整体主义 用一种近乎颠覆的形式,向人们重新讲述了一个事实:人类其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中心”。 ③笔者以为,讨论这种转向是否过度,以及在人类与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的生态系 统 之间,谁是这个星球的中心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 如何实现两者的“共生共长”,这才应该是学界有关理论关照的中心。换言之,关注不同 民族之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的发掘并利用的问题,在当下社会与生态环境之 “发展悖论”中显得尤为现实些。④
一、民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之“自觉”
每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从生态的视角来看,其实都是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知识与 技能不断累加的历史。⑤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本民族成员还是“局外人”,大 都缺乏对这种地方性生态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意识的“自觉”。
其原因固然复杂,但或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理性的泛化。进入近代后,随 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从前工业时期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通过自身的努力,人 类使社会生活中所需的物质在品种和数量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更重要的是,人类在关 于世界的认识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理性在近代文明中所展现的力量,使人类自 身在丰富的物质资料面前欣喜若狂,更迷恋于科学的“万能性”――工业社会所具有的普 适意义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从而逐渐转移了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的关注力――从自然的生态运转转向人类自身智力干预的充分运用。从人类社会自身的发 展来看,确实需要科学的理性精神,需要人类智力的充分运用。但如所周知,人并不是作为 地球上唯一的类属而存在的,人类的正常化生存必须得有赖于多元环境的支持。令人遗憾的 是,人类在运用其智识能力的时候,却将人类的理性能力凌驾于一切之上,忽视了人类与其 生存环境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性。于是,人类的活动,既造成了对原本有序的生存环境之内 在秩序的破坏,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是民族“本位意识”和自我中心观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同民族由于不同地域而形 成的不同文化和生态空间的事实,导致一民族在自我确认的过程中,总是将中心定位于自我 的民族文化上,认为民族的一切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都应以服务于本民族利 益为目标,对于他民族,也常以能否有利于本民族利益为认同准则。这样,在民族的地方性 知识的生态价值和作用上,不同民族之间,很难形成一个恰当、全面的理解和认同。近年来 ,虽然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和互渗日益加强,各种交流的信息渠道在不断拓宽和日益畅通, 但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其隔膜由于历史的或者现实的种种原因而仍然存在,有时在某个 具体的民族社会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以致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价值和功能的地方性 知识仍然经常被忽视,甚至在不同民族或地域内成员出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偏见” 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诋毁。
因此,正确认识当下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努力从不同渠道寻求危机的解决之道 已是人类自身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知识型态”的出场来看,它首 先是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特定情境性知识――即对前述“普适”意义的“科学万能观”的批 判,一如有学者所指出:“所谓知识,是随着我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的东西,而不再 是什么既成的,在任何时间、场合都能拥有并有效的东西。”所以,人们必须诉诸自我的实 践来理解知识。这也就是说,知识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人们不能空泛地恪守所谓“普遍有 效”的原则。因为“知识的主体既不是单一的个体,更不是什么普遍的人性,而是特定时间 和场合中具有连带关系的共同体”。这样,当知识以“条件性”的“共同体”的形式被人们 建构成功后,所谓“科学知识”的“有效性”当然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其次地方性知识是 一种具有实质性和重建意义的经验知识――从具体民族文化的特定情境生成中获得其合理性 和有效性的“辩护”或者“证实”与“证伪”。⑥
然而,富有嘲讽意味的是,在许多的人类学家看来,今天日益凸显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在相当程度上,恰恰是工业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后所带来 的另一种结果,而那些被人们视而不见甚至“蔑视”的“生态常识”――不同民族之地方 性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在当下的具体情境中恰恰闪耀着“生态解困”的光辉。也就是说 ,在不同民族所累积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中,人们或许能够有新的发现,对于日益加剧 的生态危机,这些民族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或许会有某些意想不到的贡献,能补救科学进 步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因此,今天应该有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知识自觉”,重视那些被 长期忽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而不能因为科学发展而遗忘人类自身“原初”家园之生存的理 由和依据。
为此,首先就要确立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态知识与技能的观念。一个民族或族 群之所以在某一地域内能够生存并绵延不绝,在生物学与人类学意义上自有其倚重之处,那 就是该民族或族群的包含着生态智慧和技能的生存知识。也正是这些所倚重的东西,因其对 民族或族群的文化意义上的生存价值,而成为今天我们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对象。我们要 有意识地建立起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利用理性的知识和可行的方法去发现并整理那些 有利于人类自身很好地生存于这个地球环境之中的地方性的生态技能与智慧,从而使人类自 身能根据这些生态知识的启示,而主动地协调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确立民族之文化开放观。宏观地看来,尽管当下的全球一体化大潮实际已将不同 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席卷进去,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共同地参与国际事务,但同时我们却又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的全球化进程,充满着矛盾意味。最明显的是,在努力型构 全 球一体化组织想象的同时,具有自身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又各自致力于体现并维护 民族文化――包括语言、血缘、地域和的现状,力求强化民族共同体之“我”的身 份感以及与“他者”的辨异。这提示,当下仍然是一个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或族群构 成的差异纷呈的“大社会”。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充满差异文化的社会中,如果不同文化 集群之间各自封闭而缺乏相互融涵的态度,那么社会的进步和有序运行将会是一个空想。
事实上,历史与现实的呈现恰恰相反。社会进步和文化的流动性要求使不同族群的传统 文化观日益发生改变而走向开放。这既是一个长时段的历时趋势,又是一个共时意义上的现 实展现。在这一背景下,异民族应放弃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原因而形成的偏狭之见, 不同民族之间加强交流,开放禁锢的文化边界,相互承认、接受并利用民族“他者”的生态 智慧,以维护或优化人类每天都生存其中但却又正遭破坏的生态系统。
第三,也须具有民族文化的本位视角。虽然现代科学思维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具有的价 值毋庸置疑,但也有问题存在。无论是这种思维还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行为,总体来看, 都建立在文化的普遍性基础之上,因而缺乏具有特色的具体民族文化的“情境性”关照,看 起来具有普适意义的“人类生活的样法”,却形成了对各具特色的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的“遗 忘”。这也正是对地方性知识的认知、发现至今尚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⑦因此,当我 们再次进入地方性知识发掘和应用等问题和论域时,应该具有这一问题的自觉 ,确立一个民族文化的本位视角,从民族的具体历史和现实的生存境遇、生态遭际以及文化 应对之策出发,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因普遍的科学思维所造成的视角干扰和模式禁锢,能够在 具体的生境下发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来源、结构、对象适应性和作用机制、有效环境等 ,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自我调整,有效地预防或消除由于人类自身的生活与社会运 行所带来的生态灾变。
二、符合民族生存之具体性逻辑
地方性知识的发掘与利用,主要是指从具体的民族文化运作中,按照人类生态安全的需 要去发现其生物适应性的运行机制,改变其运作方向或调整其运作内容,实现人类社会与相 关自然生态系统兼容能力的提高。从人类的社会性存在出发,应该说从发掘到利用是一种人 类生态逻辑的递进――获得某个民族在文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性生态智慧或技能后的具体 应用,以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有序的良性互动,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生 态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的建构。
对应于人类自身的生活与社会运行,具有适应性的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调适过程中。基 于文化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特质,民族的具体成员,在获得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可通过 不同的途径掌握他民族的文化。这也就是说,相关民族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可以为不同民 族所认知和掌握。一个民族在认知他民族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后,就有可能基于生存或发 展的目的和本民族文化与生态实际而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某种改造,从而引起本民族文化的 内部变化。由于这种变化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因而这也可说是自身民族文化 的重构。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重构的基点应该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若脱离了这 一实际需要,民族文化的重构也就无由发生。从自然生态的层面言之,这种文化重构的中心 在自身具体生态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消化外来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使之成为自身生 态与文化的重要知识构成。
如上所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生态人类学关于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发掘的 一个逻辑依据,是民族在遇到新的文化、环境变化和挑战下而运作文化的根本目标,也是今 天我们发掘和总结地方性生态知识与技能的田野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观念先在。
就学科知识的理论层面而言,今天人类学、生态学等等相关学科研究体系的建立以及自 然的、社会的各项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使发现和总结一个民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和生态技 能获得了扎实而又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持。事实上,这也可从历史上不同民族有关的各类知识 总结和利用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等),不同民族的生态智慧和生态 技能,已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对人类生存家园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 展产生了良好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民族生态知识和生态技能的总结和整理过程 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关于民族生态的知识自觉,那就是某种民族文化下生态行为的具体选择 。确切地说来,应当取决于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及其这种结构所能支撑的人类 文化活动之“消耗力”程度。譬如,20世纪后期,在救治贵州麻山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 漠化灾变过程中,关于这种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具体结构、生态系统的客观承载力,以及 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当地苗族生计方式中之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经验和技 能,这种民族地方性的生态知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了这样的知识自觉,在实际 利用地方性生态知识时,更具科学性,能收到好的效果。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决定一个民族的具体生态行为在什 么样情况下或何种程度上能保持一种良性秩序进行,或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行为之间形成一 种良 性互动,又在什么样的情况或何种程度上自然的生态系统却将不堪重负而遭受破坏,反过来 又损害了人类自身行为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在发掘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 生物资源利用的不同取向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在具体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深入分析产生这 种差异性的综合原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达成一种资源利用的具体化、多样化的理想格局, 从而降低或消除人类社会及其活动所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得依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所以,“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 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因此,发掘和利用异民族生 态智慧与技能的终极制约因素不是取决于文化运行的可能性,而是取决于该种文化所拥有的 自然生态环境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储备。”⑧
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是建立在其处的生态环境以及所能获得的生 态资源基础上的。前者与后者有着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生态知识的发掘工 作的就主要是,探寻这种对应于民族生存的既有的生态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结构,以及生态 智慧与技能所体现出来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另外,一个民族的生态智慧与 技能是通过民族的生态行为表现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下,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 因而,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都是“历史的”,在作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相关观照时 ,要求同样有的历史视野。
三、符合民族文化运行规律
一切形式的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发掘和利用,应该说都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性认 知后的工具性行动。因此,这也是一种人类的自觉性行动。这一自觉性行动,由于关涉到人 类的自为活动与生态的自然运作,这一自觉性行动必须得遵循和符合文化自身的运行规律。
首先,由文化整体性原则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具体的民族地方性生态智慧其实也不是一 个孤立的文化事象,因而在清理某一民族的生态智慧和技能时,一个整体的视野是必不可少 的。如有学者指出:“任何一种生态智慧与技能在该种文化中都必然与其他文化要素结成错 综复杂的结构关系,离开了其他文化要素的支持,相关的生态智慧与技能就不可能独立存活 ”,如果生搬硬套到异民族文化中,很有可能就将缺乏应有的生命力,也不会产生良性的生 态效应。反之,缺乏文化整体观的发掘,忽视并存文化要素制约,那有关的生态智慧和技能 ,在异民族实践中产生的副作用也将会膨胀――这其实就是不切实际的利用的后果,这种不 益反损的文化运作的生态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职此,“发掘和利用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态智 慧与技能,都不能生搬硬套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还需要连同借入必需的伴生文化要素” ,只有“将生态知识与技能连同它的伴生要素作为一个单元去发掘和利用,才能保证利用的 成功”。⑨
其次,要更为重视民族之地方性生态知识在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前所 言,人们发掘民族地方性生态智慧和技能的目的是为了生态知识的有效利用,以达到自然生 态系统与人类社会自身生存的良性互动。诚如文化作为一个人为的信息系统,它的构成单元 以制衡的方式与其他文化要素并存,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生有“负面效应”。各民 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同样如此。在发掘和利用各民族生态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这 正负作用并存的事实,人类自身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⑩因而,在民族地方性生态智 慧 和技能发掘、整理过程中,与其说其积极作用值得关注,倒不如认为能认识到、预计到并重 视其负面作用对于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利用更有意义。这也就意味着,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细致 的综合性考察和整体观显得特别重要,尤在发掘整理时要求有对民族之地方性知识中生态功 能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以便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的开展,从民族之文化制衡机制中去发现 能够消解这些负面作用的有效办法或途径。
再次,坚持“知识的情境性”原则,维护生态本底的稳态延续。由于任何形式的发掘与 利用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都应当对相关的具体自然生态系统有一个具体的 认识和综合的分析。这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发掘和利用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 脱离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特征,更不能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各民族的生态智慧 与技能所依托的同时也是终极制约因素的,是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特征。任何形式的民 族文化其根本功能在于利用好并维护好它所控制的那个具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精心维护该系 统的稳态延续,而不是从根本上从新再造一个生态系统。毕竟,人类社会并不具备改变自然 生态系统本底特征的能力。
最后,“地方性”中的“开放性”观念。知识的地方性并不意味着空间意义上的封闭性 ,某一具体民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在知识的构造和“辩护”的意义上,并没有一套坚固的 “围墙”。一种“知识”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流动性和广阔的空间应用,所以它的界限其实 是可以延伸的。知识的地方性从另一面来看其实也就是知识的开放性,具体民族生态知识的 发掘与利用过程,其实也就是对这种知识的地方性局限意义的“突破”过程,即知识由“地 方”走出“地方”的开放过程。这也就要求我们应该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在民族地 方性知识的发掘与利用过程中,予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以足够的尊重。另则,对各民族生态 智慧与技能的发掘和利用,是一个跨文化的制衡和互动过程,因而要求结合相关民族的文化 生成的各项背景和诸种条件,根据具体的实际的需要,审慎地筛选发掘和利用的内容,以便 求得在发掘利用的过程中在相关民族间具有最大限度的文化兼容能力。
四、结语
如前所言,发掘民族地方性生态智慧与技能的目的,在于理性认知后的实际性应用 ,它属于一种“工具理性”行动,以求在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 互 动关系。就自然生态系统运行、修补与人类自身的类生存实践而言,发掘以及利用的能动性 及其带来的正面效应,有利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双赢局面的形成。同时,这也是对有生态背景 的民族文化再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生态智慧或技能发掘和利用的成败取决于两个方面 的再认识:一方面是对相关文化生态行为的自觉的再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相关自然生态系统 与民族文化 关联性的自觉的再认识。这样,对各民族生态智慧和技能的发掘和利用行为就建立在文化人 类学和生态学已有研究成果的理性基础之上。
注释:
①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第273页,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②袁同凯:《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关怀: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 08(1);拉 弗勒斯.《亲密知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3(3);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 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2004(7).
③吉国秀:《地方性知识的当下意义――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J],民间文化论坛 ,2006(6).
④一如杨庭硕先生所言,“我们若能系统发掘和利用相关地区的地方性知识,便可 以找 到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办法”;“发掘和利用地方性知识,维护 生态环境”,又是一种“成本低廉”的手段和“最节约”的生态维护方式;“利用地方性知 识去维护生态安全,既不会损害文化的多元并存,也不会损害任何一个民族的利益”。(杨 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⑤如就中国西南部地区生息的30多个民族的情况来看,他们世世代代以不同的生活 方式分别 利用着所生活地的自然资源,一代又一代地积累着对这些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建构 民族自身的有效利用和维护生态资源的技术和技能。这些构成了他们各自的地方性生态知识 系统。
⑥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⑦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第106、107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⑧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第107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原则治理方案堤线布置堤型选择 河道疏浚
中图分类号:TV147+.1文献标识码: A
一、综合治理原则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相关规划指导下,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意与除涝、山洪灾害防治等相衔接。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留足洪水出路,严禁缩窄河道,合理确定治导线和堤距。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通过方案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注重治理效果,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结合当地条件,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规划料场,尽量少占耕地,从严控制管理用地;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护坡、护岸尽量采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注意与场镇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治理方案的确定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应分段分析河道、堤防和建筑物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和治理范围。
依据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河道洪涝灾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保护的对象和范围,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下游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合理确定防洪、除涝标准。
明确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要求的,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堤防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整治方案。
新建堤防统筹考虑防护区的排水要求,根据排涝分区和排涝标准,在排水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规模。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护岸工程应采取平顺护岸型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淤积严重或行洪能力不足的河道,经必选后采取河道疏浚、卡口河段拓宽切滩等措施,以恢复或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三、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工程级别划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规定执行。穿堤建筑物(涵管、涵闸、泵站等)的建筑物级别不应低于所长堤防工程级别。防洪墙的建筑物级别应与相应堤防级别相同。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一)新建堤防堤线布置
堤线布置时顺河道走势及天然岸线的分布情况,在基本遵从河道现状自然河岸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空间对河道进行扩宽,对局部卡口段进行改造,构建和谐、自然、生态的景观带,完建后设计洪水位时的过流能力不小于天然情况。
首先对现状河道进行设计频率洪水水面线计算,分析各个河段是否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然后再根据城镇总体规划、河道地形条件、周边可拓展空间、河岸可能改造形式以及河道功能定位等因素,确定初步的河道治理方案,根据水利计算成果,对各个河段整治规模进行修改,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河道宽度,计算出各种方案设计水位变化的幅度和工程方案的效果。根据各种组合的多次试算,拟定较优的各个河道不同整治规模的初选方案进行详细的水利计算,选取工程规模、投资和工程防洪、景观、生态综合效果较优的一组方案作为推荐实施方案。
通过对几种堤线方案洪水水面线、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投资和占地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后,确定最优的堤线布置方案。
(二)新建堤防堤型选择
堤型一般有斜坡式、直立式、多阶混合式等断面构造形式。中小河流堤防护坡型式宜与自然和谐,除必须采用硬护坡的堤段外,可采用水泥土、草皮护坡型式。护岸型式宜优先选用坡式护岸,受地形条件或两岸建筑物限制时可采用墙式护岸。护岸工程上部护坡措施应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有生态环境要求的堤防,经论证后常水位以上可采用生态型硬护坡或框格植草护坡。护岸工程下部护脚措施可根据水流条件、河势条件、材料来源等,选用抛投体、刚性挡墙和格宾挡墙等。护脚顶部可设置枯水平台,平台顶高程高于设计枯水位0.5m左右。
(三)清淤疏浚和清障工程
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浚范围。疏浚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河道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开挖,并尽可能使河线顺直。疏浚段的进出口处应与原河道渐变连接,未经充分论证,不能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排泥场地,并尽量采用环保型清淤疏浚方式。应对河道内垃圾等碍洪构筑物进行清除。对桥梁阻洪严重的,应结合当地基础设施情况和社会影响,决定是否拆除重建。
四、结束语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属社会公益性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岸坡稳定,防治水土流失,它既是关系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项生命工程,也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的一项形象工程。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防洪标准》GB 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尾矿库、生态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尾矿库是选矿厂废弃物处置的一个关键设施,是矿山开采、选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尾矿库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尾矿存储工程,而且是一个具有生态环境运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多功能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工程结构和人为控制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是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尾矿库中存在大量尾砂,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危害环境的危险源,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不利因素都会直接威胁着它的生态环境。事实一再表明,尾矿库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一、运用生物绿化恢复生态环境治理无主闭库尾矿库的意义
隆化县地处冀北山区,近十多年来,以铁选为主体的选矿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为隆化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已闭矿的无人管理的尾矿库,更是威胁生态环境的巨大生物绿化生态环境。
隆化县目前已有三个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已经因为破产而关闭,而其所属的尾矿库已成为无主闭矿尾矿库,但它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附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意义重大。隆化目前的无主闭库尾矿库,库存总量已达到104万m3尾矿砂,且又是生态环境较差,无人管理,成为具有高势能的,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极其危险的危险源,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不利因素都会直接引起威还生态环境安全的事故发生。
通过对生物绿化生态环境无主尾矿库的生物绿化治理实施,不仅大大提高尾矿库对生态环境威胁的安全度,而且可改善尾矿库生态环境,因此对无主闭矿尾矿库进行生态生物绿化综合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对无主尾矿库进行生物绿化综合治理的工程方案
隆化县针对目前已生物绿化生态环境无人管理的尾矿库库区尾砂,冲刷严重等现象,2010年通过县财政自筹资金和申请国家专项治理扶持项目资金,对这全县三个闭矿的无主尾矿库进行了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总投资为1548.33万元,其中争取利用国家闭库尾矿库治理项目扶持资金投资464.50万元,隆化县政府财政配套投资1083.83万元。
尾矿库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核心是对尾矿库存在的安全生物绿化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其综合治理方案是对尾矿库进行生物绿化生态环境设计治理,主要内容包括修建排洪系统、坝体加固、库区滩面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并设计制定了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1、排洪系统治理
根据对尾矿库生物绿化生态环境设计排洪系统整治内容的要求新建永久性排洪设施。排水系统治理方案包括溢洪道、新建排水斜槽、布设滩面排水沟、坝下消力池等内容。三个闭库尾矿库共新建排洪系统950米,坝坡、坝肩排水沟1890m。
2、坝体加固治理
根据郭家屯镇河北村尾矿库初期坝不可见、坝坡存在拉沟等现象,为防止尾矿库坝面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土壤侵蚀,在坝脚处新建初期坝,对局部需要治理坝面采取先覆土平整,而后进行植被绿化水保法处理。
3、库区滩面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因尾矿库均已停止使用,库内尾砂堆置散乱,针对目前库区尾砂、冲刷严重等现象,为防止尾矿库库面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土壤侵蚀,对尾矿库面干滩进行生物生态环境绿化治理。
根据绿化生物的植被成长适宜性,尽量选择本地植物进行生物生态环境绿化,生物生态环境绿化的范围为,三个闭库尾矿库内尾砂、冲刷严重区域。库面生物绿化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的实施,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种植,全面覆盖方式。其步骤为,先进行滩面,按0.5%坡度进行调坡覆土根据库面地形按照一定的坡度自库尾向坝体方向形成0.5%坡度,与库面排水主沟坡度方向基本保持一致,覆土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小于30cm。,而后复垦植被绿化水保法处理,进行乔、灌、草立体综合种植覆盖。尾矿库库面生物生态环境绿化工程实施后,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体系,能有效抑制扬尘和其它污染源的产生,将有效改善库区周边的环境状况。
为了方便库面复垦绿化工程的施工,本次尾矿库生态环境隐患综合治理中,各库区均设计一条通往库面的简易公路,每条临时公路全长1.5km,300mm厚块石垫层,垫层上敷设200mm厚碎石层作为简易公路路面。以方便生物绿化生态治理工程进行,并方便日后生物绿化恢复生态工作的管理。
三、对无主闭库尾矿库生物绿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
通过上述生物绿化恢复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治理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是防止了库区滩面尾矿砂的、冲刷,减少了库面流沙的水土流失,有效的增加了土壤的入渗,减轻了对库区流沙土壤的侵蚀,遏制了库区滩面的荒漠化。
其次,是恢复了生物绿化覆盖,改善了库区周围生态环境。有效地减轻了冬春两季的尘沙飞扬。净化了大气环境,使库区周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生态治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4]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