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学教案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1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案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一、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1)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案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3)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1)学案替代教案。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学生是一个个探险队员,而教师只是一个向导,向导的作用在于引导探险队员向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向导是无法替代探险队员完成探险的。学案好比队员手中的地图,可以引领他们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教案则是向导心中的坐标,使他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探险者向目标迈进。

(2)学案当作考卷。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①学(复)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②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③重点、难点: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④主要内容: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学案”是一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⑤学(复)习札记: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抽象的学生。不同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札记能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⑥习题: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通过教法选择,使学生知道如何对知识进行理解,利用讲述法、比较法、归纳法、比喻法等教学方法加以理解;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指导类比法、谐音法、歌诀法等加以记忆和掌握;通过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联系,指导学生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知识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生物学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设计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学习掌握,通过知识复习、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中的相关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结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减轻负担,使学生轻松学习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2

一、提高教学效果

迫于课时紧张的压力,我们总是在寻求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学案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人学习活动。其次,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大量板书和学生抄题的步骤,留给师生更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可以扩大课容量。第三,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学生透过学案,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第四,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厂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总之,“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它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二、如何实施“学案教学”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明确学习目标板块。教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除提出要求外,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具体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来培养与体现。

2、明确重难点板块。知识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教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并在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的同时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置自学提纲、思考题板块。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4、设置整理知识结构板块。能使同学们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

5、设置巩固练习板块。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6、设置讨论题板块。此板块主要设置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综合问题的讨论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接触高考。

7、设置自我反思小结板块。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帐人。

三、严格管理,检查学案

老师要每天检查教学案,严格管理,每周、每月督促学生及时装订,妥善保管,作为复习的重要依据。因为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学案,又不是常规试卷,往往不加以重视,经常出现不完成作业或弄丢的现象。所以教师应严格管理,从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实施,利用学案

1、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U币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教师可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3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1.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生的基本学习心理倾向

高中生正处在学习习惯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相对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

1.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我国当下高中正在持续推行新课程改革,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引进会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可有效提升其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也符合素质教育标准。

1.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理论实践双发展的人才

我国当下需要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注重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能力素质培养与发展空间,使学生在获得良好的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实践创新能力,体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1.4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全面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最终目的还是充实学生的人生,使学生能够具备各种良好的品格素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有效性与质量,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

2.1科学进行生物导学学案的设计与优化

导学案策划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首要准备工作,教师应当根据所要教学的基本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方案。比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收集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关联的事物,引导学生科学进行生物实验以及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2鼓动学生深入生活实践,收集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将“导学案”印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介绍一下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生物知识。上课之前,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批阅导学案。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提出本课所要讲授的重要知识,针对学生的疑惑点展开讲述,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进行自主讲课与小组交流讨论。

2.3教学过程中加强各项教学引导策略

首先上课开始时就向学生交待清楚学习基本内容;然后由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出示与本节课相关的重点问题;之后,教师为学生解答疑惑,兼顾每个层级的学生;最后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就各种疑难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思考、讨论、分析。

2.4在课后师生之间应继续保持沟通联系,巩固所学知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当持续到课下,生物教师应当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科学为学生设置一些课外生物实践项目,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知识学有所用的同时,加深巩固教学效果。

3.结语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4

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展开积极的探索,先后学习洋思中学、衡水中学以及“杜郎口模式”。经比较发现,杜郎口的学案导学更适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课标》强调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落实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导学案就是落实教师对学生引导的非常好的载体。

二、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1.主导性原则

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要做好课前的“引导”准备,编制好适用于课堂的导学案,这是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课前精心备课,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反映在学案上,积极施教,师生配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主体性原则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的主角。教学案的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导学案设计中应根据生物科目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其获得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注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拥有一片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创新。

三、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导学案设计一般应具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作业三大主体部分。

1.课前预习――自学阶段

对课前预习进行恰当的设计,实现学生课前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订或者是拟定一个示例,其余部分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归纳出来。二是预习自测,这部分内容要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设计时,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旨在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预习设计的水平高低往往会影响学生自学的热情,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设计好了往往会事半功倍。

2.课堂探究――展示交流阶段

课堂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是教学的关键。这一部分需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I青境。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部分组织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避免面面俱到、分散重点,同时还必须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情境使其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课堂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升华经验,化为知识,所以,总结反思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反思可以是问题情境后的知识总结,包括图表、公式、小思考题等形式的知识总结;也可以是留给学生自主拓展、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讨论总结后及时将思维火花放大,巩固成果。

3.课后作业―――达标拓展阶段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作业可以是题目,还可以是课后探究、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若用题目呈现,要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巩固功能,并要注意适当考查规律、方法,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课后探究可以是动手实验,制作模型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导学案教学的流程

1.自主学习,查缺补漏

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或阅读教材,或分析教学案提供的背景材料,或查阅工具书,甚至可以在网上搜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2.合作探究,完善学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通过多小组或者全班学生讨论互助予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老师恰当地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要害和关键。

3.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教师做好追问、点拨、引导,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4.当堂测评,及时反馈

理顺本课知识后,则可紧扣学习目标,让学生当堂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检测学习效果是否达标,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和解决。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5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机是新课程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高中教育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学的要求。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对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第一,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生物知识。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转换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也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心理趋向。

第二,学案导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讨论和探究,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现在高中生物知识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概括和归纳,学案导学模式与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的理念吻合,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型人才的基础条件。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合理设计导学案,做到以生为本

完善的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前,需要教师合理地设计和制作学案。一般导学学案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预习学案和探究学案,预习学案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难度适中,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教师在探究学案设计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探究学案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本身能力的探究学案,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对于基础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主要让其了解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围的核,其染色体数在一个以上等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设计的学案则不仅要求这些学生掌握基础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特征,还要其学会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生质流动和变形运动。

2.设计高中生物践行学案导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行为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行为的主要手段,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践行学案导学,保证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基本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教师设计实验导学方案,将萝卜条分别泡在盐水和清水中,学生观察到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通过让学生了解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的相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然后,教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遇到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有学生回答:“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将导学案与生物实验有机融合,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3.处理好学案导学模式与传统生物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应该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能完全沿袭也不能完全抑制。将学案导学模式与传统生物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有效的结合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即将要学习细胞凋亡的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细胞凋亡的例子,这就沿袭了传统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任务的教学手段。然后在“细胞凋亡”这节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例子,在同学之间展开交流和讨论,有学生收集到“发育到第5周的人体胚胎中,位于指(趾)间的蹼消失”,也有学生收集到“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大量死亡”等,最后教师开始进入教材知识的讲解,这种方式就体现了学案导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模式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导学案,做到以生为本,设计高中生物践行学案导学教学,处理好学案导学模式与传统生物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学教案范文6

一、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差异。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他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挖掘潜能,从不同的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正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所在。

3.符合目标教学理论。

布鲁姆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

二、 实施策略 现状:

1.近几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中招考试不考生物导致大部分学生生物学知识极度匮乏。

2.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区分度导致学习成绩差距进一步拉大。

学生分层:

1.高一年级:全面开展培优和补缺工作,同时培养发现学生生物学兴趣特长、以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拓展型学习为有效载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打好基础。

2.高二年级:对入学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开学进行初步分班分层。其后根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建立分层初步档案。继续进行培优与补缺,适当进行层次交错,对部

分学生层次进行调整。

3.高三在不影响公共课的前提下,每周利用适当课时进行分层辅导。

三、 教学教育工作计划与目标 教学工作:

1.教学计划

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讨论制定生物学科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

明确各层次相对应的目标,总体按照“十八字”模式。

目标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过程分层----根据分层对象细化过程,关注各自状态,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练习分层——将平时练习与月考结合起来,根据对应目标进行学习和操练。采用“三层”模式,“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考试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周练、月考、年级统考等环节,合理设计试题,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

评价分层——包括对平时练习、周练、月考、统考成绩等评分,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各层的评价方法应该不同,多激励学生,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积极肯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的知识。

C.辅导分层

依托学校的“学科导师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强调基础差的班学生要及时、细致、耐心;而中等班级要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反馈;对基础较好班学生定期定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和设计试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 A层和实验班学生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 A组学生能回答能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层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 转贴于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做到 “培优、辅差”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实施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 “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如:在“细胞膜的结构”一节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分层教学,对实验班和B、A层可以直接结合教师的课件进行自学,自我发现问题“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适应的?等”,解决问题“细胞膜主动吸收钾离子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等。对中等生B层可根据教师课件中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A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启发他们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都是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题时实验班和 B、A层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C层和普通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的层次作业的数量有区别。这样,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能完成 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对实验班和 A层除了课本的复习题外,适当做一些这几年的市统考和高考中的题目,对普通班班则不做要求,对一课一练进行筛选,结合不同的班级进行布置,结合每个同学的实际可以做临时的调整,作到班级内的分层,达到粗分层和细分层的目的。

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可以不写在作业本上,作为课后思考,培养创新的意识。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就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外作业中的 A组题、研究性学习等。二、让他们积极参加帮助同学的活动。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普通班和C层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创造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同一个层次的班级内,让C组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表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3.作业与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从实践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五、分层教学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和目标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让他们在经常性小小的进步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掌握更好的方法。

2.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进步,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练习习题和作业量。

3.进行学法指导和思想教育,让他们既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不影响语数英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