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化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1
关键词:生物化学;氨的代谢;教学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33-02 (组织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教学,学生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师生问候。
(ppt展示章节框架)首先展示本章本节知识结构框架,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导入)上次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九章蛋白质分解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接下来,针对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做一下复习反馈,测试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复习提问)精心设计五个问题,按照学生手册随机抽查,回答完毕做评价反馈,给同学肯定与鼓励,培养学习兴趣及自信心。让同学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展开课堂授课的全过程。
问题1:蛋白质最重要的功能?
问题2:氮平衡种类?慢性消耗性疾病处于何种氮平衡?
问题3:成人每日蛋白质最低需要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蛋白质需要量?
问题4:何谓营养必需氨基酸?种类?
问题5: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有哪些?
(ppt展示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总模式图)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在体内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以及由肠道吸收的氨进入血液形成血氨。氨是机体正常代谢的产物,也是一种剧毒物质。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氨是强烈的神经毒物,脑组织对氨尤为敏感。但是,同学们想一想,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氨的堆积中毒现象,这说明体内一定有一套解除氨毒的代谢机构,从而将血氨的来源与去路维持在动态平衡之中,血氨的浓度才得以维持相对恒定。
(提出问题) question?
(问题导入)
问题1:氨有哪些重要来源?如何转运?又有哪些代谢去路呢?
问题2: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
问题3:在肝脏通过怎样复杂的代谢过程将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呢?
问题4:患者进食高蛋白质食物与肝昏迷发生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导入)所有这些疑问,同学们都可以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一一解开谜团,找到答案。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三节氨的代谢。
(板书)第三节 氨的代谢
(由此展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体内氨的来源、转运及去路
掌握: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及限速酶
熟悉:尿素合成的主要步骤
了解:高氨血症及氨中毒学说
能力目标:能够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肝昏迷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逐步培养涉外护生模拟病房情境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
能够将生化知识与技能正确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实际
(板书)一、氨的来源
三个主要来源
(板书)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板书)2.肠道吸收:有两个来源,即肠内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和肠道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肠道产氨的量较多,NH3比NH4+易于穿过细胞膜而被吸收;在碱性环境中,NH4偏向于转变成NH3。因此,肠道pH偏碱时,氨的吸收加强。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采用弱酸性透析液作结肠透析,而禁止用碱性肥皂水灌肠,就是为了减少氨的吸收。
(板书)3.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泌: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板书)二、氨的转运
氨是有毒物质。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丙氨酸及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
(结合课件如图所示)(一)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板书)
(结合课件如图所示)(二)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板书)
(板书)三、氨的去路
(板书)1.合成尿素
(板书)2.重新合成氨基酸
(板书)3.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合成尿素(重点讲述)
一、主要器官:肝脏
课前给同学们布置教学任务,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及临床资料,来证明尿素生成的主要器官。
(1)实验证明:
只切除犬的肝----血液及尿中尿素含量明显降低
只切除犬的肾而保留肝----血中尿素浓度显著升高
同时切除犬的肝和肾----血氨浓度显著升高
(2)临床观察:
急性肝坏死患者----血液及尿中几乎不含尿素;氨基酸含量升高
(小结)以上这些实验及临床观察充分证明,肝脏是合成尿素的最主要器官。此外,肾脏及脑组织也能合成尿素,但合成量甚微。
(导入)肝脏是如何合成尿素的呢?由此引出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学说。
二、鸟氨酸循环学说
(背景资料)克雷布斯
1.早在1932年,德国学者Hans Krebs和Kurt Henseleit根据一系列实验,首次提出了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学说,又称尿素循环(Urea cycle)或Krebs-Henseleit循环。克雷布斯(1900-1981),出生于德国,毕业于弗赖堡医学院。1925年获医学博士,出于对化学的强烈兴趣,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
2.1931年在弗赖堡医学院任助教时与助手一起发现了鸟氨酸能高速合成尿素的异常效应,不久发现了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在生物化学研究史上,这是第一个以循环模式出现的代谢过程,也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高速的奥秘之一,极大震动了生化界。
3.Krebs一生中提出了两个循环学说。1936年Krebs开始研究鸽子的飞翔肌对二羧酸和三羧酸的氧化代谢关系。1953年他在英国设菲尔德因发现三羧酸循环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为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1967年退休,但研究工作、学术活动和写作直到他81岁逝世时才停止。在克雷布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年以后,他获得了牛津大学的教授职位,并在这里工作到强制退休才离开。虽然退休,但是克雷布斯拒绝停止工作,在其生命剩下的短短时间里,他仍在一个私人实验室继续着他的科学研究。
(导入)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证实了鸟氨酸循环学说的正确性。那么,在肝脏中,机体是怎样通过鸟氨酸循环将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本次课的重点内容: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的全过程。
三、合成过程
四大步骤(ppt展示四大步骤概况然后分述)
分述:(强调关键点)(反应式边叙述边强化) (教学重点)
(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原料:NH3和CO2
反应部位:肝细胞线粒体
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
别构激活剂:N-乙酰谷氨酸(AGA)
特点:不可逆
(2)瓜氨酸的合成
反应部位:肝细胞线粒体
酶:鸟氨酸氨基甲酰基转移酶
鸟氨酸来源:由线粒体膜上的载体自胞液运来
瓜氨酸去向:通过线粒体内膜运至胞液中。
(3)精氨酸的合成
瓜氨酸在线粒体合成后,即被转运到线粒体外,在胞液中由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催化,与天冬氨酸反应,ATP供能,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在经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催化,分解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反应部位:肝细胞胞液
限速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4)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在胞液中,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再进入线粒体,重复上述反应,构成鸟氨酸循环。
反应部位:胞液
酶:精氨酸酶
水解产物:尿素和鸟氨酸
产物去向:鸟氨酸再进入线粒体,重复上述反应,构成鸟氨酸循环。尿素是中性、无毒、水溶性很强的物质,经血液运送至肾,随尿排出。
(展示尿素生成的总反应式)
2NH3+CO2+3ATP+3H2OCO(NH2)2+2ADP+AMP+2Pi+PPi
(导入)接下来,我们结合尿素合成的中间步骤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将鸟氨酸循环的详细步骤完整的展现一遍。
(ppt分步骤展现鸟氨酸循环全过程)
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全员参与,积极思考,全程反馈,达到教与学,师与生的完美融合。
四、高氨血症及氨中毒机制 (教学难点)
高氨血症:
1.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氨浓度处于较低水平。
2.肝是合成尿素解氨毒的重要器官,鸟氨酸循环是维持血氨低浓度的关键。
3.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受阻,血氨浓度升高,导致高血氨。
氨中毒机理:
1.高血氨时,大量的氨进入脑组织,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及谷氨酰胺。
2.氨使大脑中α-酮戊二酸过渡消耗,导致三羧酸循环减慢,ATP生成减少。大脑能量不足,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发生昏迷。即肝昏迷(肝性脑病)。
(病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理解消化知识
某患,男性,45岁,反复发作性昏迷半年。每次发病前均有进食高蛋白食物史但未引起重视。此次入院肝功能检查结果如下:
血清清蛋白:38.2g/LA/G :1.4:1
球蛋白: 27.4g/LALT :135U/L
总胆红素: 15.2umol/L AST :45U/L
血氨 :150umol/L
问题讨论:1.从生化角度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
2.该病的治疗原则?
(分组讨论)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论(师生共同总结)
发病机制:支持氨中毒学说;患者进食高蛋白食物是导致肝性脑病的直接原因。
防治原则:
1.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本病,注意检查血氨。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降血氨是关键。
3.口服酸性利尿剂、酸性盐水灌肠、静脉滴注或口服谷氨酸盐及精氨酸等。
4.服用保肝药物。
(模拟演练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培养英护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1.角色:患者、医生及护士
2.模拟国外病房:医生查房时的情景对话
3.分组演练
(课堂反馈)精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执考点
1.氨的来源?氨的转运?氨的去路?
2.氨最主要的去路?
3.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的代谢器官?四大步骤?具体反应部位?
4.尿素分子中二个氮原子的来源?
5.尿素生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小组对弈快速抢答)
1.临床上对高血氨患者采用什么性质的透析液?
2.临床上对因肝硬化而产生腹水的患者其利尿药应如何选择?
3.氨在血液中主要以哪两种形式运输?
4.氨最主要的来源?
5.通过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几摩尔ATP?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
(英护特训)精选关键词,掌握专业英语,提升词汇量。
Key Words:
来源:source 去路:outlet
转运:transport;transfer
氨:ammonia 尿素:urea
谷氨酰胺:glutamine 鸟氨酸循环:ornithine cycle
Describe the sources and the outlets of blood ammonia?
(通过生化互动平台强化课后练习)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精选短文,快速阅读,培养英护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The Outlet of Ammonia
Normally,highly toxic ammonia are transported to liver by glutamine mainly. Non-toxic urea is synthetized in liver by the ornithine cycle and excreted by kidney. To synthetize 1 mol urea requires 3 mol ATP,1 mol co2 and 2 mol NH3 .Urea is the major end product of ammonia in the body.
(预习内容)带着问题进行课后预习,下达任务,将知识紧密联系,前后贯穿,
融会贯通,探究生化机制。
1.Amino Acids Special Metabolism?
2.为什么临床上用维生素B6治疗妊娠呕吐与小儿惊厥?
3.为什么5-羟色胺与睡眠、疼痛及体温调节密切相关?
4.为什么酪氨酸酶遗传性缺陷,皮肤及毛发会变白?
5.The Relation between Amino Acide and Carbohydrate,Lipid Metabolism?
(轻松一刻)小故事大道理:一个秘诀
(升华)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答疑解析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2
二、教学目的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识记)。
2.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B:识记)。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识记)。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四、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的教学时间是4课时,其中讲课可安排3课时,实验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可依教材进行,也可以重新组织。例如,先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对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质、蛋白质等化合物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各类化合物。最后,归纳总结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特点。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并且概括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①从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元素的组成与生物体元素组成的对比中,发现它们的统一性,了解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特点;②从动物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元素的组成有区别;③从生物体内不同元素的含量对比中,发现生物体元素组成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体特性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知识背景。如果按照教材顺序安排教学,可以联系初中生物课中有关的知识,联系本地学生的生活常识。如果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节之后学习,则应该充分联系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含量以及生理作用。
为了提高本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例如,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的元素与生物体的元素对比表,动物(人)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表等。把这些对比表制成投影片或幻灯片等,以便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和思考,也便于教师归纳总结。
本节教学应该渗透以下几点:①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世界上没有生命体特有的元素),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③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含量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进入到生物体中。
五、参考答案
复习题一、1.(D);2.(C);3.(D)。
二、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旁栏思考题仙人掌和鲸的化学元素组成大体相同。但是,这些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相差较大。
铁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合成血红蛋白,构成一些酶的辅基,合成肌红蛋白。因此,铁缺乏时易患缺铁性贫血,症状是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
锌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也是酶的活性所必需的,并且是蛋白质合成的必要元素。因此,锌缺乏时的主要症状是少年生长迟缓、性器官发育受影响。
六、参考资料
玉米与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质量分数/%)
元素
玉米
人体
O
C
H
N
Si
K
Ca
P
Mg
S
Cl
Al
Fe
Mn
Na
Zn
Rb
44.43
43.57
6.24
1.46
1.17
0.92
0.23
0.20
0.18
0.17
0.14
0.11
0.08
0.04
_
_
_
14.62
55.99
7.46
9.33
0.005
1.09
4.67
3.11
0.16
0.78
0.47
—
0.012
—
0.47
0.01
0.005
细胞的元素组成在细胞内可以找到至少62种元素,常见的约有29种,其中重要的有24种。这些常见的元素绝大部分属于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较低的元素。
按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按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如C、H、O、N、P是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C、H、O、N、S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2.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元素:如离子态的Na+、K+、Ca2+、Mg2+、Cl-、H+及OH-、HCO3-、SO42-、HPO42-等其他离子。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3
1 案例初探,导入新课
教师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与氨代谢相关的临床案例,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相关案例。如:患者,女性,47岁,农民,因反复发作性昏迷半年,于某年12月7日急诊入院。患者于某年6月12日凌晨5时出现意识丧失,在当地医院给予输液,4小时后清醒。清醒后患者未诉不适,照常劳动与生活。8月和10月也发生过类似现象,经休息约6小时后转轻。12月7日进城,次日晨4时又发生昏迷,观察7小时后未清醒送入医院。门诊作头颅CT检查无异常,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体检:中毒昏迷,稍偏瘦,皮肤偏黑,腹稍凹陷,肝未触及,无瘫痪征,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阴性。脑电监测无异常。立即使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及输液,3小时后清醒。醒后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检查均正常。追问病史,患者每次发病前均有进食高蛋白食物史但未引起重视,本次发病前在亲戚家中进食鸡蛋2个,烤鸭约300克以及少量猪肉等。肝功能检查示血氨150μmol/L(参考范围20~60μmol/L),血清清蛋白38.3g/L(参考范围35~55g/L),球蛋白27.4g/L(参考范围20~30g/L),总胆红素15.2μmol/L (参考范围2~18 umol/L),ALT135U/L(参考范围0~50U/L)。B超检查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12月10日又进食烤鸡约400克,当晚再次昏迷。半年后复诊时又诉发作1次。通过临床案例导入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氨的代谢》,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集体讨论,分析案例
在展示案例后,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重点内容加以关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并且将讨论意见进行汇总。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以下线索,每次发病前都有食用高蛋白质食品史;肝脏有部分病变,肝功能不良;昏迷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脑组织损伤导致;体内血氨浓度过高。分析这些线索后得到的结论是肝功能不良患者食用高蛋白膳食后易引起昏迷。教??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提高解读案例的能力。
3 诱思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设计3个问题并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①问题1,为什么该患者每次食用高蛋白膳食就会发病,引出知识点1,体内血氨的主要来源――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②问题2,为什么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不能食用高蛋白膳食,引出知识点2,体内血氨的主要去路――肝脏中生成尿素。③问题3,为什么高血氨会引起昏迷,引出知识点3,氨中毒的生化机制。在引导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掌握本节内容的重点知识。
4 案例再析,学以致用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4
1 研究对象
任选本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一班级为实验班(50名),其中,男21名,女29名;平均年龄(18.76±1.04)岁。同一教师任教的平行班为对照班(56名),其中,男22名,女36名;平均年龄(18.80±1.00)岁。两班学生的自然情况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两班均按同一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实验班采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实施过程
2.1.1 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案例及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先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结构化预习;课堂教学则以案例(问题)为引导,通过精讲点拨、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知识,巩固记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课前:①学生自由组合成10个学习小组,每组5名,选定组长;②明确教学目标,布置案例及问题;③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拟出初步结论,并上交小组学结及存在问题;④了解学生学习成效。课堂:①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②教师精讲点拨,引导构建基本理论框架;③课堂再讨论,达成共识。课后:问题拓展,完成总结报告。
具体教学过程以《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为例,实施如下:
课前1周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典型案例选取《慢性肾脏病与营养治疗》。限制蛋白饮食是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的重要环节,营养治疗方案:①低盐优质低蛋白等热卡饮食;②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或必需氨基酸疗法。问题:①该患者为什么需要低蛋白饮食。如果只是单纯低蛋白饮食治疗会怎样。②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或必需氨基酸治疗的目的是什么。③比较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和加必需氨基酸哪种疗法更有益。学生在案例及问题的指导下,预习教材基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思考讨论问题,并作出初步结论。
课堂精讲与案例讨论。首先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课下学习成果,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精讲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再讨论,经过讨论达成共识:α-酮酸的应用,一是提供α-酮酸在体内与氨合成必需氨基酸,同时与氨结合又可降低血氨,减少尿素的生成,降低肾的负担,一举两得。因此,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更有益。这样,将氨基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作用、氨的代谢及肾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找到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下完成总结报告。
2.1.2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实施步骤: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系统地传授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基本知识,提出课下问题,促使学生巩固应用课堂内容。
2.2 教学评价
2.2.1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时,以不记名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评价。问卷共25个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案例材料、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等方面[5]。其中与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况相关的7个问题向对照班学生同时进行调查。
2.2.2 期末考试课程结束时,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统一组织闭卷考试,流水阅卷。
3 结果
3.1 问卷调查
3.1.1 对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向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接受、认可了案例导学式教学及教学内容的组织,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与名沟通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有小部分同学没能按照教学要求做到课前自学讨论并作出初步结论,主动参与意识较差。见表1。
3.1.2 与对照班教学情况评价比较向对照班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案例导学式教学法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显著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降低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困难,提高了学习效果。见表2。
3.2 学习成绩评价
实验班平均成绩[(81.02±8.47)分]高于对照班[(77.59±6.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 讨论
4.1 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从学生的课堂发言主动性及课前阅读时间及参考资料的数量分析来看,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地位,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在典型案例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广泛查阅资料逐渐学会自学,即会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对基础理论与临床疾病的联系产生感性认识,逐渐发展为乐学,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4.2 注重专业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讲授法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适用于引导解惑,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层次学生来说,有利于使大多数的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案例导学式教学法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优势,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借鉴PBL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案例或问题,为基础理论的学习创设一定学习情境,架起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的桥梁,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同时,学生课前已对教学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节奏更紧凑,容不得学生思维懈怠。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把握、基本达到本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比例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而将本门课的知识用于临床感觉困难的比例有所下降,期末考试成绩也优于对照班,说明案例导学式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3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职业能力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而案例导学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法在课程的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经过自学思考、辨论、分析、判断、比较、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学生逐步获得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6]。在案例讨论中,学生会从生物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逐渐产生了职业意识,增强了学习动力。对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教学的总体评价也表明,案例导学式教学法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压碎方糖,加热方糖的实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解释的过程。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了解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二)学会用压碎方糖,用蜡烛给方糖加热。
(三)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证意识。
难点:观察加热方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方糖、蜡烛、火柴、盘子、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个有趣的小视频。(视频棉花糖和糖人)。生活中,糖有许多有趣的变化,我们今天用糖来进一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
(二)压碎方糖
1.
(PPT出示方糖两块、锤子、牛皮纸)你能用这些材料让方糖发生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预生:敲碎)方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我们怎么设计这个实验更科学?谁来说具体的步骤?
预生1:一块方糖不动,一块放糖敲碎,对比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生2:把方糖压碎,观察变化.(有补充吗?把方糖敲碎之前,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师:要先仔细观察整块的方糖,再观察敲碎的方糖,比较有什么变化。
4.
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敲的时候小心手,注意安全(还有补充吗?)
温馨提示:(图)
师:把其中一块方糖包在牛皮纸里面,用榔头敲击,注意不要敲到手。敲击完成后,请马上把榔头交到讲台桌上的盒子里。
PPT出示记录单。(记录单中显示色块)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完成记录单的红色部分。除状态和颜色之外,我们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观察方糖,你们可以继续往下补充。
分组实验,记录变化。
5.交流:实验中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样本:方形,大;压碎后
形变小 分散 颗粒(板书)(其他还有补充吗?)
师:我们在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了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又观察到颜色、状态和气味没有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师:把方糖压碎后有新物质产生了吗?(总结板书:无新物质产生。)
(三)加热方糖(板书:加热)
过渡:(出示PPT材料:调羹、方糖粉末、蜡烛、火柴。)老师再增加蜡烛、调羹和火柴,我们还能让方糖小颗粒继续变化吗?
1.这个实验我们怎么操作?谁来说一下具体步骤?
预生:把方糖颗粒分成两份,一部分留样对比,取一部分方糖粉末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方糖的变化。(怎样更科学?)
2.预测一下:加热方糖小颗粒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会熔化.....(都行)
3.
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1.注意安全.....
4.
加热到什么程度结束比较合适?(所以当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
(PPT出示温馨提示)老师还有几条温馨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注意:1.取少量方糖碎屑放调羹中间(PPT演示倒少量方糖粉末加热。拍摄图片)
2.外焰加热
3.小心烫手
4.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多种感官观察
出示记录单,师:要仔细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记录在加热后的变化。
6.
师:请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7.分组实验,边观察边完成记录单
整理材料,补充完整记录单
8.班级交流:
(1)实验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他组相互补充)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栏(一栏一栏描述,自行询问补充)
生:原来是固体,后来熔化变液体了(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形:固---液-------------固;
色:白---无——焦黄------黑;(原来是白色,直接就变成黄色了吗?)
气味:无---------香—---—焦
有气泡
软硬
硬---软--------------硬
(板书:如上)
(2)
勺中黑色的物质还是不是方糖?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生:形、色、气味都与样本不同了。
预生2:有气泡产生(两个学生回答)
小结:勺子里黑色的固体物质,经科学家反复验证它已不是方糖,而是加热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我们来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预生:压碎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加热的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
2.小结: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只改变了它的大小、状态、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科学上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得物质,科学上把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五)拓展延伸
1.那方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预生:无反应(师:指板书,这个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预生:一开始的熔化是物理变化。(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生:因为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预生:我认为颜色发生了变化,已经产生新物质了,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那现在我们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我们来重复刚才的实验再次观察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演示实验3分钟)
实验步骤:加热到糖变成透明液体,未出现黄色。冷却,凝固,敲碎,与原来的白糖小颗粒比较,有什么发现?
得出:我们发现在这个变化中糖还是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这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2.
加热时点燃的蜡烛又属于什么变化?
得出:蜡油
固体——液体
属于物理变化;
烛芯
发光发热等
属于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刚上课时,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糖变成了棉花糖和小糖人,这两个过程中,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变成棉花糖是物理变化,糖还是糖,颜色还是白色的;而小糖人是化学变化,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敲碎
加热
方形、大---变小、颗粒----
形:固---液--糊---固
色:白——无——黄——褐---黑
味:无——香---焦
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方糖变化实验记录单
第组
观察内容
压碎前
压碎后
生物化学教案范文6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3.复分解反应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