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建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55-01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对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日益深入。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身心健康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尤为重要。该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有效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笔者认为构建一种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模式的建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校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

学校应定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掌握其动态心理情况,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生个人成长报告、各项心理测查报告单、个人学习与职业规划等。通过此举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动态的追踪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已有课程体系,开设有针对性的公共必修课,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同于其他任何以科学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心理调试技巧,促进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心理课应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可穿插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等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和成长。

三 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学校心理咨询室及活动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必要场所,是培养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是学生完善自我的加油站。所以,心理咨询室及活动室的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中很重要的方面之一。其中涉及场地选址布置、队伍建设、人员培训、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设立心理宣泄室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四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对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个学科的教学也同样肩负这样的使命。在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实际上都可以挖掘出适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适合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只要教师多细心观察、仔细发掘并善加利用,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 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校园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将有形的教育与无声的教育相结合,达到双管齐下、潜移默化的目的。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如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展板,师生心理互动信箱,开设专门的心理阅览室,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设立校园“心之约”广播、每学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5·25”心理健康主题日、心理创作鉴赏周等,来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六 开展团体辅导和训练

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和训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团体辅导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一种以预防和发展性目标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参与辅导亲身体会合作、沟通与分享带来的收获,不仅可以深入地认识完善自我,还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人、了解他人,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七 建设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相配合的队伍,同时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全体教师心理教育的能力。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师以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聘请心理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

八 建立家·校联通体系

成立家长学校,构建家·校联通体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在学校里,它还应延伸到家庭中去。家庭对人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因而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亲子课堂、家庭关系讲座、经验交流座谈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多种教育途径,对学生的心理给予积极、正面的影响,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信息化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有150万人左右由于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心理创伤,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其中,大学生又占有较大比重。努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称为当今大学生教育体系中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这一课题加以解决,构建全面、完善、人性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就没有坚实的精神根基。无论如何,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值得高等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关键。

一、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二十八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4.85亿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册用户占比达到11.7%。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善,难以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轨迹,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无效、无益或有害信息的干扰。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现教育直接需要――以“大二”现象为例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教授曾提出:“同一批学生,到了大二时会出现明显分化,伴随而来还有很多问题。”“新鲜感少了,失落感重了,缺课的多了,挂科的无所谓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大二是个容易被忽视却又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体技术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有关工作,不仅是满足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完善心理世界建设的重要措施,更是充分利用时代性特征下广大学生喜闻乐见要快捷便利的教育载体,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工程。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内在发展需求

(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需要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4]。学生个人的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心理素质的发展。

(二)驱动大学生人格完善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发展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直接联系。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健康教育中心,在虚拟世界引导学生走出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不断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区域,开阔视野,让学生可以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评价,达到心理优化、驱动学生人格发展。

(三)激发大学生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动力需要

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是大学的职能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激发潜能的基础,同时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为潜能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必要条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将学生从网络虚拟世界引导出来,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现实环境的适应力,最终让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积极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开设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开设网络教育心理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网络形式,借用形势政策与教育课程,将国内外一些相关同类案例进行分享与交流。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学交流主页

随着网络在学生之间的流行和普及,学生们将时间越来越多的花在网络上。学校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网络交流主页,开辟人人主页或者QQ群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渠道,向学生传达心理方面的信息,让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

(1)建立健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以分类个性教育为平台,增强日常辅导的针对性

(四)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网络的 飞速发展,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和辅导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巧,同时具备扎实的心理教育专业基础,保证教学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教师和辅导员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善于运用网络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手段来解决。

一切为学生服务是每个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这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所有的学生群体,在保证在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和互动管道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挖掘个人潜能,从而明确发展方向,走向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3

关键词: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措施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国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时期的学生还处于身心价值观未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技工学校的教育现象,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技工学校更偏重于实际技术应用的的教育,往往会忽略掉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的人才也开始需要全面性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心理健康,又如何来加强心理健康呢?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技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迎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越发展,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就更加要求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中国的现阶段,发展越来越迅速,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不可或缺了。而对于技工学校来讲,很多在校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相比同龄人要低一些,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的机会也不多,而且都是属于较早进入社会的一类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只有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接触到社会真实的东西时不会被所面临的压力所打到,也可以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正面的影响,避免他们走上歧途。

二、目前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学生自身的问题

技术学校的学生也大多是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通常情绪不太稳定,在自我认知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困扰,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不健康主要体现在比较自我,比较敏感,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对学习也感兴趣,对未来产生迷茫,对即将步入社会感到恐惧。我们还要认识到一个问题是,技工学校的学生要比普通院校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他们要更早进入社会,另一方面,普遍来讲,他们身上都担负着经济的重担。

2.学校方面的问题

技工学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校,它着重于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方面,为社会输出专业型人才。所以,技术学校一般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很多技术学校忽视了基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学校一般在设置课程时就会以技术授课为主,不管是在文化知识上,还是在体能培训上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也会因此忽略对自己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应对一些问题时,可能从思维上产生一些偏差,从而犯下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三、加强技工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

1.设置相关心理健康课程

技术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也是一定会要再课堂上开展的。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让他们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还能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它们都是自己以后再面临社会社会,做好自己工作的必要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之上,学生们可以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意识,可以了解到基本的心理调节知识,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很大的帮助。

2.增设心理咨询与辅导部门

处于发展时期的学生是很敏感的,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他们自己心理出现冲突而难以得到缓解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在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部门非常的有必要。学校应该积极地增设一些例如书信咨询、网络交流、和专门辅导等各种措施来为排解学生心中的问题而服务。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相关的讲座和报告之类的团体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一些影片的分析来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保密性,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都是很敏感的,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不想被人知道自己隐私的心理。通过上面的这些活动,就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使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兴趣,同时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也可以产生针对性的帮助,并且这种比较私密的交流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隐私权。

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素质

要想提升技术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老师自身的素质够硬,才能在教授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在课本的选择上和课堂的设置上用心,还要在教师的选择上花费功夫。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情况,还会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外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排解和疏导,避免他们产生身心的不良反应。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会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有利有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营造一个健康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教师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信心,这样就避免学生走向极端,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情。

结语:

技术学校为我国培养了很多的专业性的人才,但是,我们在培养其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掉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生涯,还会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技术学校一定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一个高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我国的人才不仅拥有高技能,还拥有高素质,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菊.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4

关键词:青春期 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份报告曾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期,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不足,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二)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三)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四)逆反心理严重。中学阶段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

(五)缺乏意识和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大都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缺乏毅力,在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六)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由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打群架、抽烟、酗酒、泡网吧、谈恋爱、焦虑、恐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偏激、个人主义等不良的个性。

三、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青春期既是高级需要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他们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个性张扬,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有极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相反有的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这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行为。

(三)社会负面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使一些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出现一些病态和人格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溃。

(四)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某些地方应试教育十分严重,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限度的加班加点,强烈地刺激着中学生幼稚的心灵。

四、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的有效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呢?

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校:

1、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2、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有专门的师资,专门的专业教材而非政治课教育,这样才能受到重视。

3、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面对面的关爱,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课余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最好楷模。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科学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1、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4、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总之,健康的心理会使学习学生更加快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加高尚,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5

在危机情况中,个体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当中,这种状况持续发展特别严重时就会出现自杀情况。根据调查,南京自2007年以来,很多高校都发生过学生自杀事件,有的学校还出现过多起[2]。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针对以上问题展开,如图1所示。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工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可以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才能,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多样才华创造了条件。为了使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工科院校的各级团组织应继承良好的工作方法,并且要敢于创新和发展。当前的校园文化活动通常以项目为基础,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团组织负责多方联系,社团组织和学生会负责具体实施”的活动形式,丰富心理健康项目的立项形式,提倡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积极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争取实现“大型活动要在全校推广,中型活动学院负责并具有一定特色,小型活动要经常开展,以社团为主”[3]。在此基础上推进工科院校科技文化活动稳定进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优秀校园文化。根据21世纪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科院校应该在培养学生的人才观、学习观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对于工科院校来说行政管理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总的教学计划中要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学时;要求学校必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增加投入资金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国内外有关机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模式。

(二)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科院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展团、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建设要与当前社会发展同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鼓励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大力举办高校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将科学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尽快完成科学成果的转化工作,做到上述这些要求,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并且可以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同时工科院校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鼓励大学生拼搏进取、积极向上、文明创新,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涌现大量科技成果,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

(三)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可以让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在实践当中锻炼自己,从而不断提高思想境界[4]。因此学校各级团组织要认真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但要坚持保证青年志愿者人数和服务基地,而且要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注册活动,同时在“学习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活动”等活动中,宣传并践行“奉献、合作、文明、积极”的服务思想,鼓励大量团员在志愿服务中做热心帮助他人的人、做文明友谊的倡导者、做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使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真正发挥本身作用,保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稳定健康开展。

(四)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工科院校在大学生教育内容中应引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学生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并且配备专职人员。心理咨询部门主要负责解决的问题有: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新生和毕业生进行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创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氛围。还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制度,如《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有预防制度等,争取做到提前发现、提前研究、提前预防、提前报告、提前控制。在提前预警中,使工科类大学校园形成心理问题信息网,层层抓落实,级级肯负责,并制定心理健康上报制度等。

(五)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只有拥有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才能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5]。第一,工科类院校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素质硬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负责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不宜过多但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要具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此外,对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加强培训,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心理健康标准,工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持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第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有辅导员和班主任,此类工作人员也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由于他们和学生接触较多,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内容有: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等。

(六)构建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

为了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工科院校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工科大学生时刻处于健康、文明的环境中,提高思想境界、磨炼自己的意志。工科院校要做到依法治校,要求各班创建文明班风,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倡合作精神,使班级成为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积极向上的文明集体,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范文6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方向教育,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重要条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养成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我就注重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首先,利用学生自制课堂纪律进行约束,形成良好的学习、练习习惯。其次,我还注重榜样模范的力量效应,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对凡有乐于助人的学生予以鼓励、表扬,同时还注重培养小组长,由小组长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这样,学生既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鼓励学生自主活动,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教师要看到学生自我锻炼意志的愿望,并鼓励他们自主活动。如对自觉性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自己制定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并指导他们正确分析主客观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学生在明确行动目的,了解困难过程以后意志锻炼收获更大。我在每周每班中将一节体育课定为小组自主活动课。要求学生自己组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素质练习或游戏进行活动。学生积极性较高,他们愉快地玩起了跳绳、打羽毛球等日常游戏,也自觉组织篮球赛,往返跑等体育活动,运动场上往往笑声不断。同时,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本小组规定,不用教师加以管制。整节课,学生都体现了积极、自觉的良好心理品质。同时,这种效应还延伸至课外及自习课,在课外活动及自习课话动中,学生也能自觉、积极地参与。

三、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时将心理倾向于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以便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力和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奠定基础。有自卑思想的学生,大多是性格懦弱、思想抑郁的学生,几乎没有尝试过成功的喜悦,很少受到教师的表扬。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较弱的学生常常表现为不敢尝试,不敢参与某项活动或练习。教学中,我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表现,适时地鼓励他们参与体育运动,敢于尝试。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积极练习,并适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如在一次排球课上,一个自身协调性不太好的学生垫球姿势不太标准,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不敢做动作,经过教师的鼓励,他大胆尝试,最后可以大方的在同学面前做动作。

四、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现在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较受宠爱,因此常表现出霸道、自私、缺乏爱心等。为了培养学生爱心,让学生相互关心,每新接一个班,我就规定一条体育课堂纪律:积极汇报,大胆说话,发现课堂中有学生不适应立即向教师汇报。学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课堂中发现有人不舒服,就会马上来报告,我就及时处理,同时还安排相应同学去照顾。既避免了课堂意外的发生,又充分调动学生相互关注、相互关心。时间长了,学生对体育课中常见运动反应症状有了一定了解,对一些常见症如:中暑、肌肉痉挛等能边报告边处理。学生间相互关注、关心了,学生关系融洽了,班级更团结了。

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确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较少经历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有意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困境”,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训练中,某一项目完成得不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完成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思考,找出不足,思考怎么克服,并积极再次尝试,直到成功。另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我累了”“我不干了”等这些话很容易使人自暴自弃,如果有了这类想法,应尽快打消。

六、教师以正确的教态、积极的心理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