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科学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科学创新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1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召开的关于设施农业发展的第一次会议。会议邀请专家围绕设施园艺、设施养殖和设施渔业的技术发展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参观了设施农业现场,总结交流了各地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和相关的扶持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深刻认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设施农业是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农业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均衡生产的要求。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和运行维护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建筑、材料、机械、化工等城镇农用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设施农业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被誉为农民的“绿色银行”。此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和观光等农业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的挑战。设施农业通过生物、工程与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水资源、肥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四)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优质园艺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均衡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通过创造可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全年持续供应。同时,在设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处在有效的安全监控范畴之内,成为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 认真总结发展设施农业的成绩和经验

多年来,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认真组织开展设施农业示范、推广,加强技术研究指导,我国设施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扶持力度不断增强,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各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把扶持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设施农业建设,设施规模迅速增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分别达到330千公顷(496万亩)和670千公顷(1007万亩),比上年增长30%和23%。一些地区将设施农业装备纳入国家购机补贴目录,扶持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提高设施园区技术装备水平,一些地区制定了设施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设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北京市投资20多亿元发展设施农业,对设施主体建设给予80%的资金扶持。天津共引进设施蔬菜新品种152个,推广设施专用技术和装备48项,应用最新技术10项。海南省提出了《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11―2015)》,每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2015年设施园艺总面积将达到45万亩(计3万公顷)以上。

(二)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设施农业科研项目及成果数量近700项,已取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 00项,地方科研成果数量560余项,建成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温室新型保温覆盖材料、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温室建造与运行、规范化栽培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步伐加快,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的亩产可达1 8万kg以上,蔬菜平均单产比1 995年增长80%。全国省级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400多个,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设施产业初具规模

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一大批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温室设施相继建成,温室制造及配件生产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设施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高性能的物质装备。目前,国内注册的温室制造企业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家~6家发展到近400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山东省推行了“五改”技术・并对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实行“三个优先”政策。浙江省重点引进推广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无害化处理机械与技术t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内部饲养环节使用设施装备的比重达到85%以上。辽宁省新建温室已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宁夏灌区设施农业微耕机(包括大棚拖拉机)数量达到2000多台,卷帘机械数量达到2万台。

(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各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设施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运销专业户、经纪人等成立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协会,突出当地优势,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调查,设施农业与相同作物露地栽 培相比,其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成倍增长,综合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新疆建设设施农业的重点区域,基本建立了县乡村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对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五)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

截止2009年,已颁布设施园艺国家和行业标准25项,在编和待审标准10项,为促进我国设施园艺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技术支撑。为提高农民对设施农业的认识和技术掌握的程度,各地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有关蔬菜、畜牧、水产、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的技术知识,利用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召开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展示最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向农民推广卷帘机、大棚微滴灌机、微耕机、蔬菜移栽、植保机等技术,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普遍提高。

在看到发展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设施农业规模较大,但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业亟待升级,虽然设施农业整体发展较快,但设施养殖发展相对滞后,健康养殖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不够,发展还不平衡:虽然制定了一些设施农业建设标准,但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模式。另外,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不高,设施管理落后,个别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等。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 明确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路和任务

按照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设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物质装备、信息技术抓设施工程建设,以优良品种、种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抓农艺建设,以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环境技术抓生态建设,坚持工程、农机、农艺与生态相结合,坚持机械化生产与机械化清洗、分级、包装、储运相衔接,坚持标准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相促进,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设施农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按照以上思路,需要明确两项基本任务。一是立足设施农业发展全局,统筹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设施农业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种植、养殖、农业装备等领域,统筹设施农业整体发展,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目前,各地抓设施农业主要是政府统抓、部门负责,有的地方是归口农业部门,有的地方是归口农机部门,有的地方还没有归口管理部门,无论那个行业、那个部门抓,都需要农机等多部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抓好发展的各个环节来共同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从设施农业的含义来讲,设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没有设施就不可能发展设施农业。农机装备是设施农业中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设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农办人[2008]68号)》明确规定,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提出设施农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并监督实施”。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农业部印发了《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希望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农业部的意见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明确相应职能和分管的处室、人员,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统筹做好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立足农机化行业总体发展全局,做好设施农业装备建设工作。设施装备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应当在发展设施农业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机装备总量增长明显,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及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紧紧抓住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增加,推广、科研、教育等项目资金逐年扩大的有利时机,研究提出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重大经济技术政策。

(一)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1、加大购机补贴扶持力度。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是农机化主管部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中设施农业装备的品种,为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的购置补贴力度提供支持。根据各地不同的区域特点和设施技术,重点建设和装备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推广日光温室自动卷帘技术、温室节水灌溉与施肥一体化技术、高效低量与超低量喷药植保技术、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C0,施肥技术,通过推广重点设施技术和机具。逐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技术升级。

2、积极争取有关扶持政策。设施农业工程造价较高,投入较大,靠农民自身积累发展较困难。要积极争取对设施农业发展政策,做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工作,为设施农业投入提供优惠贷款:建立小额信贷资金,解决农户、合作组织发展设施农业及产品营销方面资金困难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设立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扩大国家资金投入的总量,引导农民增加投入,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1、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是促进设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以设施农业大国向设施农业强国转变为目标,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以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为重点,通过“948”、科技支撑计划及行业科技等项目,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建立成果推广应用长效评价机制,提高成果应用水平,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最近,国家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中,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项目,计划在设施农业工程体系(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等方面开展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研究和实施,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

2、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新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定期举办设施农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强设施农业交流合作。把设施农业操作人员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把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实现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筑、设施农业装备、设施园艺栽培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指导先进设施装备和高效生产模式投入生产应用。抓好以日光温室、大棚为基础,高效智能温室为先导的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产品机械化生产与加工模式,做好物流与其它衍生服务标准化工作。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需求的设施农业地方标准,由点及面,提高标准化、规范化在设施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三)编制好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2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心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的重大部署,省农科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服务三农”为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一、确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目标。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省农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主题、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一方面要实现科技创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要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无害化生产、加工增值、储运保鲜、食品安全等环节发挥新优势,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进精准农业发展等技术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抓好科技服务。着重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架起与“三农”对接的桥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实际效果,把“三农”的科技需求,作为科研重点、服务内容和主攻方向。

二、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创建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的工作环境,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完善评价办法和奖励制度等途径,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宽容失败、民主和谐,团结协作和运行高效的工作氛围,努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指导实践人才、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二是树立用人导向是第一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提供更广阔的工作空间;为那些善于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敢于负责的人,提供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为那些不图虚名、真抓实干、勤于奋进的人,提供更需要的工作环境。三是树立群众利益是第一利益的理念。从全力服务“三农”这个根本方向入手,为服务对象中的困难群体解决难题,努力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实效。

三、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整体优势。注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使知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技术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方法,产品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物化成果,并使其相互支撑、递进发展;加强对项目、设备等创新资源要素的治理,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衔接,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效益。在人力资源治理上,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增强科研文化魅力,促进和谐农科院建设,使全院工作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发展势头。在项目资源治理上,更加重视对已有项目的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良种良法配套和加工增值技术的开发示范、前瞻性科技成果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研发与开发良性互动,科研与产业有效对接,提高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有限资源节约利用上,围绕节本增效,通过对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油、节电、节药、节膜、节工、节力等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提高耕地产出率、成本收益率、水资源利用率、良种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机械作业率、加工增值率和降低灾难损失率,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一是统筹规划。按照各项工作有机统一、全面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在推进重点工作的同时,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循序渐进。二是遵循规律。善于不断发现、熟悉和利用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服务;在深化对客观规律熟悉的基础上,敢于对某些环节或过程实施跨越,进而迅速缩短与先进的差距,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三是注重质量。不仅要重视市场调查、把握市场需求、提高选题质量,而且要重视创新过程的把关,使创新成果实现质量与效率相统一;不仅要重视科技成果研究与创新,而且要重视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使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支撑作用更强。四是重点突破。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好范文尽在$文秘站$使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成为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使提高工作能力的过程,成为推动新发展的过程。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3

关键词: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30-02

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科类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军。他们毕业后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必将起到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对广大农民产生示范、带动、引导、启发等作用,他们用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逐渐替代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将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

一、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创新教育现状

从2003年至2006年,笔者连续四年对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仲凯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工科类学生创新教育的状况作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不强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调查显示,学生不关注和有时关注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分别占25.37%、21.14%;27.32%的学生认为,阻碍自己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自己不够主动。

2.学生创新的自信心不足

问及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否发表学术论文,认为很有可能的占学生教的10.14%,认为应该有可能的占48.06%,不知道的占18.15%;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占45.36%;碰到困难,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学生占16.23%;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的学生占53.53%。这表明,大学生在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信心不足。

3.教师创新意识薄弱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调查中有65.37%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很难有创新的思考,有22.58%的学生认为老师根本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死盯着书本,根本不涉及书本以外的东西,致使课堂乏味,难以满足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渴求;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不太注重教学质量,课堂上不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专业课老师也很少向学生提及本专业学科前沿的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一些教师知识有限,讲的案例十分陈旧,很难有说服力。另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其结果是学生上课围绕教师转,下课围绕书本转,很少有自己的主动思考,“唯书”、“唯师”的心理作用与学习习惯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4.学校创新氛围不够浓厚

调查显示,50%以上学生的认为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学校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不多,或者不到位,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或取得创新成果的没有给予奖励;即使获得成绩,大部分高校也没有给予及时、广泛的宣传。

调查还显示,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缺乏个性,学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很小,课堂教学中求同思维一统天下,学生缺乏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思想。有的学校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学生即使有创新的想法,也难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实验去实现。

5.教育评价标准不够科学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85%的考核手段是闭卷考试,主要考核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和课堂知识,只有15%的考核手段是灵活的,主要考察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考察记忆性知识为主的考试方法,重视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看作是一种认知对象,要求学生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效果,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教师和学生很少顾及考试之外的能力训练,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的教师队伍

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自觉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锤炼自身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不断提高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经验和结论的勇气和魄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2.创新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传统考核方式是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实行重点考核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也就是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不同的考试方法;在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中要看其是否有创新的思路和巧妙的解题方法,立论是否言之有理,杜绝传统的只认一个标准答案,若与标准答案有差异,不管是否有道理,一律不予得分的评判方式。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合理的评价标准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不应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即是否可以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是否具有知识迁移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大胆开拓、勇于进取、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勇于创新的学生,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在广大学生中宣传他们的事迹。

3.完善激励措施,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高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点策划相关课程的综合应用的竞赛项目,竞赛项目难易适中,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的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分子给予奖励,同时开设相关创新的课程,聘请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讲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宣传学生创新的事迹,引导广大学生明确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的方法与途径,营造创新光荣、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4.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认教育对象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让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任何创造活动都是对原有理论、观点、方法的突破,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表现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所突破,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5.加快教学改革,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

近几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分制等方面的改革较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受教师队伍的制约,以及课时数方面的限制,离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因此, 高校必须加快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应尽快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构过知识结构,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尽快改革多年来形成的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提倡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要指导他们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导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如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6.体验成功经历,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兴趣,增强创新的信心,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创造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手段。经常组织一些水平比较高的科技创新活动,并逐步引导他们加入到创新队伍中来。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现实,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在与其他高校的竞赛中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的动力,进一步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仇荣国.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

[2]何辉.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今日科技,2006(2).

[3]杨定安.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创新教育 实践探索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4-02

1.对于“双创”教育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1.1高校历来是创新的策源地,高校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瞄准9项改革任务,推出30多条具体措施。2016年教育部也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工作要点。我们的理解是,高校历来是创新的策源地,高校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做为知识创新的高地,一直以来,高校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期待,高校理应辉煌再起,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创新引擎和动力源泉。

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其核心是教育

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有一些人的看法有所保留,认为“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不高,一旦万众引入,更可能失败连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允许学生调整专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我们的理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其核心是教育。因此,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更多学生更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在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建成三个体系:第一要建成创新人才的成长体系;第二要建成科学技术创新的体系;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要建成创新思想和文化的体系。通过建立卓越的三大创新体系,既推动社会发展,也实现学院自身的进步。

1.3关于“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我们的理解

借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的几句话:“我想送给怀揣创业梦想和正在投身创业实践的莘莘学子们四句话:热情参与,理性决策,持之以恒,精勤进取”。我们的理解,大学生应该“求实学,务实业”,以扎实的专业学习为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就是要把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养成当成必修课,要在深入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自我分析和判断,再科学规划自身的事业发展。

2.科技学院创新教育实践探索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科技学院发展的不竭生命力和根本动力在于创新。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和完善创新教育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逐步提升,创建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有效的品牌效应。

近五年,学生毕业率99.2%,学位授予率94.9%,报考硕士研究生录取率36.7%(2013年有4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8人考取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985、211工程大学),国家及行业类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99.1%,计算机考试通过率是98.9%。根据自治区人社厅公布数据,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一次就业率和2011年、2012年、2014年的年终就业率荣登自治区本科院校之首;2012年一次就业率和2013年的年终就业率位于自治区独立学院之首。随着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加,学生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2.1确立办学定位,明确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强办学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体系,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拥有现代化办学设施,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较高办学水平,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

学科专业定位――根据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民族地区特殊人才需要,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基础和师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农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等协调发展,文理交融,相互渗透;以机电类专业和土建类专业为优势,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和经济学类专业为重点,以生物科学类专业和语言文学类专业为特色,实现与举办高校(农大)资源共享、专业设置逐步错位发展,与同类院校优势互补。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着眼于突出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服务面向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步伐,培养相关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2.2改革培养模式和机制,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和环境

学院成立以来,以“独立地组织实施教学”为原则,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和选修制,促进文理交融;实施“按大类设置通识平台,按专业拓展特色教育”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尊重学生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自主研发“课外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组织课外“网络学习和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有效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2.3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和灵活设置专业

根据应用型本科层次定位,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民族地区特殊人才需要,依托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基础和师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实现与农大资源共享、专业设置逐步错位发展、与同类院校优势互补的专业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自治区党委要求,2010年适时开办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专业;为适应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要求,2011年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把握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给新疆物流业带来的政策支持和人才需求,2013年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为服务新疆现代化农业发展,2014年设置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又先后开办了俄语、审计学、税收学等三个专业。同时,不断优化、改造、完善现有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以现行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和模板,进一步建设建筑工程系BIM技术、建筑装备化及生物科学系现代农业等专业群建设。

2.4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支持和鼓励各系部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产品制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自主研发制作了单片机应用开发板、能进行航拍的四轴飞行器、倒车雷达、水下通信设备、多音阶电子琴、模拟月球车、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脉搏测量器等几十种电子产品;制订《“院长奖学金”评选办法》、《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近三年来,学生荣获全国级奖项87人次,自治区级奖项231人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2011年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五年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共计116项,资助金额共计23万元;注重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先后建立31个校内实验室和6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通过“预约管理”系统,建立无人监管“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研发、创新设计提供宽松的环境。

2.5重视立院之本,加强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建设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学院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实际办学情况,不断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业务技能的培养。主动联系对口企业,建立“双师型”人才引进发展机制,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注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地方企事业科技研发、参加国内外访问项目、课程进修、学历进修、行业技能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行业技能培养;积极加入“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共享“名师讲座”、“青年教师研修”等优质资源,注重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资源,申请购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线学习课程59门,搭建“院校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积极拓展“西部项目”有关出国专业研修项目。

2.6注重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2.6.1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

建立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制,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必修课,同时,依托新疆农业大学资源,每年两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SYB)。

2.6.2重视恰当的创业教育

聘请校外企业家、创业典型,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展开创业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了开办企业的程序,了解创业政策和创业目标。同时,引导学生不得盲目创业,不得跟风,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创业项目的帮扶政策。

3.当前任务和今后努力方向

3.1扩大办学硬环境

3.1.1加快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是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有关独立学院规范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学院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有效推进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办学结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3.1.2进一步优化调整学院专业结构

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产业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将对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例如用手机建立个人移动的保健中心和体检中心,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既懂传感器使用、又懂生命指标的测试和评价,还懂利用智能手机制作专家系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用手机建立face to face的个人教育中心,这就需要培养熟悉移动互联网技术、熟悉教育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今后,学院应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步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创新点,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热门的应用技术专业。

3.1.3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教师聘任及评价办法,积极探索“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评聘分开,内外两评”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学院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学院专职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培训,让教职工更多了解社会、了解产业、了解企业、了解需求,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3.1.4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探索建立学校、区域、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让围绕学院改革创新、专业建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实。

3.2拓展办学软环境

“2016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的观点值得思考。

3.2.1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的氛围

当前,教育部要求大学开设创新课程。然而,创新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通过专门的创新课程就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没有创新的土壤、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创新根本无法实现。如果仅仅依靠创新课程去培养创新,显然将创新想得太容易了。即便国内大学开设了创新课程,可是到哪里能够找到创新的导师?这是一个问题。

3.2.2创新的起点是问号

创新实际上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批评开始、从对现状的不满开始的。我们现在不太主张孩子们去批评、去提问题,不太主张对很多现象提出不同的意见。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3.2.3创新没有标准答案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什么都标准化。考试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答案也标准化,这样不可能进行创新的。曾经有老师问孩子,春天冰雪融化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冰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答案。但是,在老师那里经常是错的。因为标准答案是,冰雪融化后是水。在我们的教育领域,类似的案例还非常多。所以,如果永远只有一个答案的话,是永远不会有创新的。

3.2.4创新的基础是阅读

创新和阅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精神思想史就是阅读史。创新本质上是基于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对大量素材的把握、对众多事物的观察。大量的阅读是创新的基石。现在的教育离阅读太远,包括国内大学教育。因此,大学与其去开创新、创业课程,还不如真正地让大学生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中国的大学教育方式基本上还是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全忘记”。

只有建立在对所有的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有创新的可能性。目前,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不要把创新口号化,不要把创新当成一个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还是要扎扎实实地从改造我们的教育开始,还是要从扎扎实实的阅读开始。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育的路走正,创新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张杰.创新与交大之道――在建校118周年校庆大会上的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平台

[2]姜斯宪.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民网访谈

[3]朱永新.创新不可能批量生产.中国教育自媒体平台微信平台

[4]俞仲文.从再现到创新――高职院校推行创新教育之我见[N].光明日报,2015-04-07(15)

[5]张新玲.规范办学 突出特色 努力构建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体系[J].中山大学学报,2007-07(7)

[6]张新玲.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2010-01(1)

[7]阎晓菲.独立学院试行“大类招生,两段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J].人力资源管理,2011-03(3)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5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培养机制改革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逐年增加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希望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高水平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日渐显示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1]。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使用、学术氛围的营造等因素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农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试图从本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加深理论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

 

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含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两个部分。理论学习部分重点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引导研究生接受相关内容。在这个部分中,教师要注意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学术研究动态。例如,在农药化学课程中,教师讲到新型农药化合物分子设计理论时,首先给研究生介绍新药创制研发的“中间体衍生法”新思路,并介绍使用该思路设计新型化合物分子的相关英文文章,要求他们精读其中的分子设计部分内容[2,3]。通过这种方式介绍新型化合物设计方法的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研究生不仅能掌握分子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实际应用,还能够提高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的能力。另外,为了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以试卷考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将一部分成绩用于考核研究生对于相关学习内容的拓展能力和水平。研究生通过课后对课程的特定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网络上并查找相关文献,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知识,再回到课堂上展示其检索结果。该方法不仅锻炼了研究生检索文献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对课程中的难点主动出击,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提高授课教师理论水平,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根据应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技能的广泛适用性、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教授方法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原有的讲授式教学扩展为多种教学方式,如专题讲座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不仅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

 

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在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上,研究生培养还要注重为其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的大环境中来[5]。

 

(一)参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各层次的研究生科研创新中来。目前我校有各级研究生创新课题可供研究生申报,导师应鼓励研究生以研究主体的方式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在撰写申请书、设计实验研究内容、完成研究目标、发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也分别建立了激励机制,对于科研项目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进行表彰,鼓励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并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二)多参与学术交流,拓宽视野

 

为了使研究生更好的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与自身所学相结合,激发创新性思维,要从多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给研究生创造接触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我校近年来建立了“院长论坛”,通过邀请知名教授做客,给广大研究生带来论文选题,学术研究等相关方面的指引。各学院也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举办了相关的学术报告。如我院近期邀请了创腾科技生命科学技术部总监张春生博士介绍了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报告中关于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和Discovery Studio在农药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吸引了研究研究生的注意力。通过参加各种专题式讲座,研究生不仅可以更快更顺利的进入选题阶段,还为他们逐步进入各级别研究生课题申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积累。

 

除了听报告,还要给研究生讲报告、表达自己的机会,我校目前每年举办的“博士论坛”,鼓励在校研究生对论坛进行投稿并发表演讲。参加论坛的研究生从论文选题、立题依据开始,到研究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研究创新点、可行性分析,再到搜集研究信息、分析研究实验结果,向其他研究生展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此举大大增强了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他们的科研、学术和文化交流,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搜集信息,并分析这些有效信息的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过程[6]。在积累足够的基础知识之后,研究生的下一任务目标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实验手段,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最终实现。进行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驱动力,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作为刚开始接受系统研究方法训练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教会他们建立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研究路线—确定研究方法—搜集研究结果—得到结论”的完整研究工作模式,养成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在逐步接受该研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教会研究生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通过不同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证实的科研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整理出结论。例如,在一年级的研究生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导师应该教会他们熟练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基础的科研方法。在高年级研究生开展研究过程中,导师要积极营造质疑、辩论的研究氛围,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并得到合理的研究结果,在科研室中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

 

综上所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研究生导师要从多方面着手,帮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模式,为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业科学创新范文6

为了使科技成果能够适应当地国情,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热带农业走出去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和增强科学院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内外科教单位、企业合作,建立了中非现代热带农业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厄瓜多尔热带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级国际合作科技平台,负责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研究、咨询等工作,针对我国需求量大的天然橡胶、棕油、木薯等重要热带农产品,为中国企业在境外农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咨询服务。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带一路”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木薯、橡胶、油棕、甘蔗、剑麻等作物的技术创新合作研究以及热带农业创新合作布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岽农业科技成果在境内外的转移转化,进一步促进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打造面向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以及非洲、南亚、南太平洋岛国的热带农业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产业孵化基地。

中非现代热带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将结合非洲国家对现代热带农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等方式,帮助非洲地区攻关热带农业发展关键技术,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国家级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扩大我国热区农业科技在非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据介绍,中非现代热带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将以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合作平台为基础,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雄厚的科技人才与技术储备,以及热带农业技术研发平台的优势资源,在非洲地区建设木薯研发中心和产业示范与培训基地、腰果种质资源试验示范培训基地、优良芒果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培训基地,开展热带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和热带畜禽高效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中国-厄瓜多尔热带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展香蕉、芒果、咖啡和可可等热带作物技术的联合研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将与厄瓜多尔农业科学院南海岸试验站具体对接,主要针对厄瓜多尔香蕉、芒果、水稻、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建设热带作物种苗繁育技术研发实验室和热带农业科技试验站。该实验室将建成为年生产能力300万株香蕉、芒果、水稻、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优质种苗繁育技术研发以及种苗生产的联合实验室。试验站将建成20公顷种苗繁育、品种改良、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农产品采收处理、保鲜、贮运与加工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基地。

2 热带农业走出去步伐

根据“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需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了80项热带农业实用技术,以推动天然橡胶、木本油料作物、木薯、甘蔗、剑麻等相关作物的育种、栽培、加工等技术在境外更好地发挥其科技价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尼日利亚、安哥拉、巴西和哥伦比亚等35个国家共同设立研究课题开展天然橡胶、木薯、油棕、咖啡、剑麻、甘蔗和椰子等产业技术的研发,为我国热带农业走出去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已通过与涉外农业企业合作,有20余项技术成果推广到30个国家。与宁夏中阿技术转移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阿联酋建立了中阿椰枣红棕象甲综合防治示范基地,利用信息素诱捕技术,防治椰枣红棕象甲。与瓦努阿图棕榈油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油棕引种、种苗培育、种植示范园建设,在瓦努阿图种植的1 000亩油棕,已经开花结果。在马尔代夫开展椰心叶甲防控技术援助,建立了椰心叶甲天敌工厂和椰子害虫联合试验室。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开展腰果病虫害防治与高产栽培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