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经济理论基础;现代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一、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理性思维,依靠严格的逻辑推理而阐释的课程。因此,在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代化要求强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理论课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经济学应用人才,并使他们将这种能力应用在应用学科上,为应用学科服务。这就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上要求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学。可见,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经济专业的核心。

(一)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核心

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的扎实理解和把握,将其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兼备,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向相关领域扩展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强化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体现了经济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自1998年,教育部开始提高高等学校基础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陆续实施高等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和相关的配套建设,目的在于应对新世纪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领域和贸易领域的竞争和挑战,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进入新常态提供理论的支撑和人才的需要。

(二)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培养经济专业人才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学专业人才逐渐被全社会所认可并且需求不断增加。经济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的部门集中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教学科研部门。其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改革,金融机构需要进行投资产品设计和融资决策,企业要制定定价策略和多方博弈,教学科研部门要进行经济学的教育并应用经济专业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上这些现实的社会需求急切需要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具备向经济学相关领域学习和渗透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于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目前中国经济理论基础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高校经济理论基础培养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专业课不够深入。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其经济学理论课程分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再加上总学分的限制,会导致单门课程的学时不足,由于学时的限制,很多高校就只能开设初级经济学,少有学校开设中、高级经济学课程。而国外发达国家本科经济理论的培养已达到高级层次,即使在其他转型经济国家中,经济理论的培养也达到了中级层次。由于经济学理论自身的特点,只有充分的深入研究才能解释实际问题,停留在初级层次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并造成了不能灵活应用的局面。第二是辅助课程不足。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学好经济学这需要很高的数学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从发达国家的课程培养中可以看出数学课程多并且很有深度,顶级大学对数学要求更高,甚至开设面向理工类的数学课程。虽然目前我国经济专业也开设数学课程,但难度不够并且没有针对性,这就影响了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的理解。随着经济学理论的深入对数学的要求也会越高,所以数学基础的不足也会阻碍对高级经济理论的掌握。

三、经济理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经济学专业的要求和社会对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经济理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优化新课程体系和改进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重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现代化课程体系是经济专业教学的根本,要通过理顺学科发展的逻辑、认清开设课程对经济专业的价值、重视社会对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方向来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现代化课程体系要在注重理论知识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为达到以上要求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1.注重基础。本科生入学的前两年,正是学生学习兴致比较高的两年,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外,专业基础课的导论性质的引导很重要,设立入门式的经济学导论,使学生能够在大一的时候就接触到与专业的相关课程,培养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为后来继续学习中高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扩宽口径。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广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学生对经济学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进入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学习,拓宽学习口径,开拓视野。专业课除了计量经济学等必修科目以外,还应开设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课程需要涵盖思想史以及方法论方面,同时还要注重与理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加强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不意味着摒弃传统,而是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的讲授方式在对逻辑性很强,突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交流上有突出的优势,但是针对自主学习性以及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上则没有优势。因此,需要加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慕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手段的引入,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立网络平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经济学教育注重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可能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

(三)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养

为适应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进而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需要重视经济学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在经济学的培养方案中,除了原有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这些实操的培养方式以外,还应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增加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领悟能力,让实践教学有别于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上也应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在理论课堂上引入实验经济学的具体案例,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需要利用学校的资源,利用研究所和实验室,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类别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加感性认识。与企业合作可以尽早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很好地与就业导向相结合,对产业发展进行很好阐释,就可以达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无缝衔接,同时也会激励产业部门中的优秀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甚至对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都有促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合作,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理论人才的需求。

(四)经济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更强调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我国大部分高校培养的是重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与其他学科融合才能更好地为服务社会。经济学与法学的融合,可以通过机制设计提高法律的执行效率;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可突现更深度的融合,微观经济活动通常是以一些数理模型为基础,理解和运用这些数理模型需要较深的数理知识,在数理经济学领域,通常运用大数据处理统计数据等;在社会学领域,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研究与人们生活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弹性地开设灵活性的课程,以及当代经济学的前沿性课程。由于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不断加强,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单频道转为双频道或者多频道,因此,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根据社会的变化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实施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改革,淘汰旧课程、旧内容,引进新课程、新内容。在经济理论基础的培养上,紧跟经济学专业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进行升级改造,优化课程内容,不断吸收经济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使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打开学生视野。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2

1.1存在的困难。如前所述,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张益丰、周卫民(2010)通过序次Probit模型,得出学习统计学等前期课程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贡献显著。对于一般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更有一些学生是以文科生身份进入大学学习的,数学基础不扎实进一步导致学生在经济学、统计学上的欠缺,尤其是繁冗的数学推导过程,估计参数的多种方法的差异,模型结构的复杂关系等都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望而生畏,同时正是由于自身相关理论基础薄弱致使学生缺乏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勇气和兴趣,这些均制约着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教学一般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个环节,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10,通常情况下,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侧重理论知识讲授,一方面数学公式繁多、逻辑推理冗长,另一方面理论学时不足,课堂讲授仅能安排最为基础的内容,有时,为完成教学计划,课上任务过多,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掌握主要体现在相关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与估计结果的统计分析上。实验教学通常是在理论学时完成后根据实验室应用情况安排,理论与实验教学上的时间断档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模糊导致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1.2.2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计量经济学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环节注重的都是方法的讲授,而假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基础,尤其是经济学,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以及实际应用并不清晰,并且,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计量研究方法并非30学时理论教学中的基本内容所能满足,真正涉及的是更为高深的计量经学模型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有些学校针对这些具体模型设置了专门课程,仅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多达几门。因此,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脱节致使学生对这种以模型分析为主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方法更难掌握,因此,教学任务完成后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基本入门,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2计量经济学分层教学模式

胡静波(2014)认为分层教学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条件,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对分层教学概念的理解有不同的认识,但其共性即是突出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对该门课程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

2.1分层走班模式的实施。所谓分层走班指学生在进行某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打破原有行政班的限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在本科中学习程度的不同层次以及对该学科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等,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同一科目同时授课,学生分别到相应的班级进行上课的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我校计量经济学一般为大三、大四年级开设,并且每学期均安排此门课程开课,一般情况下,每学期5-6个行政班,分层走班模式的想法是可将这些行政班分成3个层次,分别对应高、中、低层学生,划分标准兼顾学生意愿与其理论基础,但应以前者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分层走班并不打破原有行政班建制,它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刘树仁,2001)。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设置1个班级,学生数量可规定为学生总数的20%(并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第二层次2个班级,约占学生总数的35-40%,第三层次2-3个班级,学生数量约为总数的40%-45%。第一个层班级人数最少,属于小班制授课,根据学生数学、经济学、统计学课程成绩进行综合排名,并结合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进行组合,课堂讲授与实际应用都要求精求深。鉴于学生基础较好,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讲授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利用所学知识达到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目的,以及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激发同学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可以考虑增设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研究性论文的讲解与撰写,切实提高该层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与能力。对于第2层次班级与第3层次班级,原则上理论授课内容一致,但要求掌握的知识深度会有所差异,第3层次班级教学以计量经济学基本入门为目标,少一些理论推导,多增设一些应用所学基础的实际案例的讲解。

2.2班内分层模式。同一班级,学生的理论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分层走班模式可以使班级内部人员差异缩小,教学效果更容易体现,但学生整体差异仍然存在。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模式的高校较多,而对于专业课程则相对甚少,有时源于条件不足分层走班模式并不容易实施,此种状况下,可以考虑在原有教学班级内部进行分层。具体分层的环节涉及目标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等。所谓目标分层就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高层次高标准当然也要高要求,具体分层目标可以结合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调整。无论是分层走班还是班内分层模式,其共同点就是承认学生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进而因材施教。通常情况下,会将学生分成三层,即高、中、低层。对于高层学生,(1)适当扩大并加深课堂教授内容,梳理、明晰计量经济学知识结构,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计量经济学》指引方向;(2)增加使用计量经济方法的研究性论文的讲授与撰写,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3)加大课后练习,强调软件应用在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对应的软件操作能够熟练掌握,由于课堂理论与实验学时均有限,若要达到预期目标,学生需适当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对于中、低层学生,不太容易区分与定位,但课堂讲授应尽量避免繁琐的原理推导,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软件应用。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3

米塞斯深刻地意识到,他以及他所继承和发展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分歧不仅仅是经济学具体观点的分歧,而且也是它们所建诸的哲学基础的分歧。因此他对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研究投入了很大精力,这方面的著作有《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1933)、《理论与历史》(1957)和《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1962)等。米塞斯认为经济学和经济法则是一门演绎科学,一种先验的、非假设性的真实陈述,“赋予经济学在纯知识界特殊和独立地位的是它的特殊定理不受任何以经验为基础的证实与证伪的检验……经济定理的正确与否的最终尺度,完全在于不借助经验的推理。”然而,奇怪的是.米塞斯的先验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立场却是由他的学生罗宾斯的著作《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而首先引起世人重视的。直到50年代初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学说兴起为止,罗宾斯的这部著作一直被看成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教材和指南;米塞斯本人的观点则仅仅被视为它的一种夸张和极端的表现而卑之无甚高论。萨缪尔逊说道:“想到过去在经济学中对演绎和先验的论证作用的夸大地宣扬――被福兰克・奈特、被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夸大地宣扬――我对我的学科的声誉感到不寒而栗。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抛掉了这些东西。”

然而,姑且不论经济学是否真的能抛掉先验方法,从米塞斯所产生的持续影响来看,米塞斯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点不在于它的先验论立场,而在于它揭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性内容和规范性内容的互动关系。自新古典学派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都采取实证经济学的立场,它们认为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或政治哲学是掺杂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成分,是严格的科学研究应当剔除的东西。而米塞斯则认为它们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自由主义的规范性内容必须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懂国民经济就不能理解自由主义。因为自由主义是一种应用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理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尽管经济学必须避免直接进行价值判断根据经济学理论作政策建议是另一回事),但在元理论的层次上却不可避免地具有规范性内容。

因此,米塞斯所说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如何进行经济研究的具体方法,先验性演绎是其特征。二是关于究竟什么才被算作一种经济学解释的认可,其基础是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正是后者持续地同时影响着新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性质不同的理论工作。

米塞斯认为,经济学是“人类行动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action)的一个分支。行动(action)和行为(behavior)是两个概念。行为是人的身体的物理过程之统称,而行动则是与行动者的意识不可分的。“行动是目的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行为,而是由于价值判断而产生的行为;它指向明确的且的,并以关于特定手段之适合性与否的观念为指导。”行动是有意识的行为,是选择和意志力的行使。因而,行动是人的本质特征,“对人的研究,如果不是生物学的话,就始终是对人类行动的研究。”作为人类行动科学的分支,经济科学是对人类行动及其效果的研究而不是对非人格化的经济变量的数学分析。

米塞斯认为,经济学的性质决定了实证主义方法对于经济学的不适应。实证主义的本质是泛物理主义,它企图把以物理学为典范的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一切领域。在米塞斯看来,这一目标,无异于“取消人类行动科学”。自然科学方法之所以无法研究人类的行动,首先是因为行动与行动者的目的和价值观念不可分。“如果不参照价值判断,就不可能对人的行动说出任何东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认知原则运用于人类行动问题的企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些科学没有处理价值评判的工具……价值判断不可能由实验者的观察地位所感知,也不能由物理学语言的基本句子(描述直接经验或知觉的命题――笔者插注)所描述。”人类行动科学的目的是“理解”行动的意义。这种理解即是狄尔泰和韦伯所定义的理解,即对行动之主观意义的理解。“理解涉及的是价值判断,涉及的是目的的选择以及借以达成这些目的之手段的选择,涉及的是对行动结果的评价。”

米塞斯认为人类行动科学有两个分支:历史学和“人类行动学”(praxeology或praxiology)。历史学是关于人类行动的理解性的经验科学,而人类行动学则是关于人类行动的先验性的演绎科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能离开历史学的研究,但经济学理论本身则属于人类行动学。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严格科学的并不是多少带有推测性的理解,而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演绎。经济学法则不是经济归纳的结果,而是从不依赖于具体经验而不言自明地呈现于人类心智中的公理逻辑演绎的产物。这个公理即“行动范畴”(categoly of aciaon),它包含了我们赖以理解具体行动经验的所有结构性要素,如目的和手段、偏好和无谓、收益和损失等等。它比具体经验更具有一般性,更加可靠。同公理具有先验性和真实性一样,在借助附加的、以经验为根据的,而且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下,所有直接或间接地从公理演绎和推导出来的经济法则也具有先验性和真实性。

米塞斯的公理演绎方法对于建构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否可行,不是这里所讨论的问题。这里所要指出的是,米塞斯的先验论主张有其独特的哲学意义。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实证主义立场不但是一种“泛物理主义”;同时,在有关经济学知识的意义问题上,它又是一种波普尔式的证伪主义。用萨缪尔逊的话说,经济学的目的是导出“在操作上有意义的原理”,而“对于有意义的原理我只不过是指,如果只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做出关于经验资料的假说,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假说会遭到反驳。”“事实上,从操作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除非它的确暗示了对可观察的量的某种限制。可以想象,通过这样做它可能遭到反驳。”只有这种知识才能提供对经济过程的科学预测。而米塞斯则认为,经济法则事实上不依赖于经济事实的证实或证伪,它没有预测性价值,然而却不能由此说它没有意义。经济法则作为人类行动的一般结构,其意义在于提供了我们赖以理解经济现象的“必要真理”。理解科学和演绎科学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是演绎性的,但经济科学的总目标则是理解人类行动及其结果。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马克思汇率理论 汇率本质

汇率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试图通过对西方经济汇率理论和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回顾,来浅析对汇率本质的初步认识。

一、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

西方经济学汇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这种汇率理论假定两国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或中性的,从而排除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量对汇率的影响,而仅考虑货币数量的变化或金融资产数量的变化引致的两国货币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国际借贷论,它是以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国际借贷和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购买力平价论,它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而物价水平又取决于两国的货币数量;汇率心理论,它认为汇率虽然决定于外汇的供求,但对外汇的需求产生于人们用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与劳务来满足某种欲望,由于人们对外汇主观效用评价不同,由此构成了外汇的供求关系;均衡汇率论,它认为汇率的决定和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差额所决定的,因此,均衡汇率取决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利率平价论,它认为两国货币的利差尤其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影响并决定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而两国货币的利差又取决于两国货币供求数量的变化;货币主义汇率论,它是在购买力平价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进一步用两国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致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解释汇率的决定;资产组合平衡论,它认为汇率表面上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应该是由在两国资本相对流动过程中以两国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各种汇率理论都是以货币数量论和供求价格论为理论基础的。

总之,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对于汇率的认识有着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前提的固有缺陷,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无法科学地认识汇率的本质。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以马克思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两部宏伟著作为标志。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贵金属本位制,因而,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铸币平价构成了不同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在马克思看来,汇率就是两国货币问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它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汇率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所论述的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率水平基础上生产同一种商品所具有的统一价值。但是,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生产的同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量并不相同。因而,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也就不同。这样,按照观点,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汇率就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汇率就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内在价值量之间的交换比率。因此,汇率理论显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汇率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要求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存在一种同质的可以相互折算的价值量,而且,这种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认为,汇率的基础则是由各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影响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外汇供求状况、国际收支差额、心理预期因素以及两国货币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量的相对变动。

三、汇率的本质

通过上面对马克思汇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假设前提以及基本观点等角度分析,我认为马克思比较正确地揭示了汇率的本质,即汇率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地要从最初的物物交换、易货贸易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而当货币最终固定在黄金上,各国货币在国际的使用时,必须脱去其民族的外衣,按照纯金的含量进行折算,于是出现了铸币平价,并产生了不同货币之间折算和兑换的标准比率,即汇率。因此,汇率理论认为,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但实质上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的或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不仅体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对比关系,而且它还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具有价格传导功能。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过汇率转换成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从而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国际具有可比性。在国际金融活动中,不同的货币单位通过汇率转换成外汇市场所需要的货币单位,使国际资金融通和资本流动成为可能。汇率的本质是价格水平,汇率的变化在中长期只与通胀(通缩)相关,名义汇率并不能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5

1.实验经济学的定义

所谓实验经济学,是指将某一特定经济现象置于可控的实验环境下,通过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来检验和完善相关经济理论,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经济学理论难以像工程科学那样,可以通过实验来予以验证。然而,20世纪40年代末,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张伯伦首次尝试了经济学的课堂实验,这是经济学诞生后的第一个经济学实验,其实验的内容是为了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弗农?史密斯教授当时作为课堂上的学生之一,受到很大的启发,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从此他对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开始进行市场实验的研究,他非常关注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之后,为了对市场竞争的均衡理论进行验证,他用了6年时间在亚利桑那大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经济学实验。1962年弗农?史密斯教授“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对市场竞争均衡理论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总结,也是对经济学研究实验方法的总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

2.实验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行为主义、合理预期等新的经济学流派的诞生,为经济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技术支持。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学实验成为可能,通过计算机操作可以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模拟化、简单化。随后,美国很多大学把实验经济学引入经济学教学,实验经济学逐渐发展起来。当然,早期的实验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关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行经济学实验也主要是对这两种理论进行验证。如今,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诸多经济领域,许多经济学研究要通过经济学实验来完成,实验经济学创始人弗农?史密斯教授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学科,且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之一。

与国外相比,国内经济学实验教育、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第一家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名字命名的经济管理实验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泽尔滕实验室于2003年11月成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于2004年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探索,并创建了经济学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为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参与人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来完成所有的决策行为,其实验研究的内容包括市场实验、博弈论实验和个人选择三种类型,尤其在证券市场实验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实验经济学的理念与微观经济学的模块式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方。

二、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

1.模块式教学的定义

“模块”,一般是指具有标准尺寸的家具部件、建筑部件,或是指计算机的硬件或程序的组件。在我国,模块式教学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这里“模块”指的是由教学内容所组成的各个不同的知识单元,它反映了教学内容、学习内容,既不相同而又彼此相互关联的知识内涵。模块教学是指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即由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模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模块式教学把不同或相同学科的具有同类知识点的内容组合成能力模块与知识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模块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以提高学生具体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能力的统一,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因此,合理的、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程序地安排多种模块进行模块教学至关重要。

2.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比较抽象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将枯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微观经济学教学以全新的方式,使微观经济学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但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微观经济学实验的效能,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是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当面对和实现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在实验中,具体的实施步骤是依据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将整个课程体系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分割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具体可以将实验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基础模块、研究模块和综合模块,三者各不相同而又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夯实了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微观经济学实验更全面和系统。

(1)基础型实验模块。基础型实验模块是为了对所探讨的理论进行检验所设置的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或学生间角色扮演,详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实验结果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等理论适合验证性的实验方式。实验完成后,学生主要有三个直接收获:验证所学习的经济理论知识;掌握与微观经济学实验有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掌握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撰写合格、高水平的经济学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模块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训练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研究型实验模块。研究型实验又称设计型实验、探索型实验。由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按照实验大纲、实验目的的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依照设计的方案自主开展的实验。相比较其他两种模块,研究型实验是一种高层次的实验,更注重创新性,旨在发现实验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型实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实验设计,利用经济学实验平台,可发现人才,在对少数拔尖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力。这个模块的实验可以与大学生各种创新、创意大赛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对微观经济学有些不完善或有争议的理论,可考虑让少数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3)综合型实验模块。一般而言,综合型实验是建立在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由多个实验组成,其内容涉及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或与本学科的综合理论知识相关的实验。综合型实验通常是由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实验组成,实验的重点在于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在联系。综合型实验比较适合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学基础实验之后的学生。综合型实验模块的重点放在展示经济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出经济学的规律,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得以提升。如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这部分内容涉及市场的供给需求、生产者的成本收益等相关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选择综合型实验更好,有利于升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理论。

3.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模块的构建使得微观经济学实验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和多样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但又不能脱离理论教学,它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运用同样如此。经济学实验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也会使教学手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因此经济学实验教学必须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例如,学生在了解供给需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型实验模块对市场机制的调节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可以进一步加深其对这一理论的认识。(2)实验模块之间并非孤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内容上由浅渐深,从实验的形式上由简单到复杂。基础型模块是基础,综合型模块是验证型模块的提升,设计型模块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年级、个性、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模块。(3)不同的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其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实验结果的考核也不同,因此必须编写、制定实验模块大纲,实验中严格按照实验大纲的要求实施,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

三、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教学的意义

1.丰富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以实现教学任务为目的、由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共同学习、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教学方法可分为三类:1)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直接传授理论知识,如讲授法、案例法、问答法、讨论法等;2)教师借助于外部环境指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知识和技能,如实验法、实习法、参观法、演示法等;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练习法、自学法等。目前,微观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第一类。通过“以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为基础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内容”实验模块的构建与实施,将有力地促进第二、第三类教学方法的高效运行。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这种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只有掌握比较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各个模块的实验。在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理论后,学生往往会通过实验去探索、验证其感兴趣的问题,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观经济学实验模块的构建与实施,特别是研究型实验模块,实际是开发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一改传统的灌输教学长于培养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由于微观经济学实验是从实验参与人的行为模式入手,通过对实验中经济人行为过程的观察和总结,构造微观市场理论的动态部分。因此,无论选择哪个实验模块,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如模拟和仿真、比较与评估等都要有选择地运用,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3.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范文6

一、将经济学视野引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人们往往狭隘地将经济学教育理解为关于钱和理财的教育,庸俗化地认为教孩子经济学等于教孩子如何赚钱。事实上,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在经济学视野下开发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孩子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联系,M而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美国的幼儿园经济领域教育的实践经验看,接受了初步的经济学教育的幼儿更能理解“要玩某个玩具需要排队等待其他小朋友玩完”“只能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不能全部都买”等概念。

二、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关键

第一,应注重以幼儿的发展为要务。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避免一味求新,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和新颖,忽略了幼儿的成长需求。

第二,应正确理解“去小学化”和知识教育的关系。“去小学化”不等于不教授知识,选择恰当的内容,寓教于乐,有利于孩子的终身成长。

第三,应注重教师自身知识学习和发展。经济学知识与传统幼儿园课程的跨度较大,教师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学习,以适应新课程开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三、幼儿园课程中经济学相关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所选内容的有用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强;另一方面,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选择贴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激发幼儿兴趣的内容。

因此,幼儿园中开设经济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类。第一,选择与稀缺,主要内容包括区分“我想要”和“我需要”,使幼儿理解人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会自主地做出选择。第二,工作与职业,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成年人为什么要工作,有哪些职业(常见职业),这些职业的人分别为我们提供哪些帮助,社区里的人有哪些联系。第三,货币与商品,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钱的面值大小,理解钱的主要用途,并学会使用钱。第四,规则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简单的交换规则、排队规则,学会安静地听老师的要求,并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幼儿园课程中的经济领域相关知识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和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在认识职业时,教育内容包括幼儿能够简单描述某种常见职业的工作内容,并能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职业的特点。在认识和使用钱的学习中,幼儿的数学认知也将得到发展,将学习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例如10比5多,还将学习数数,且将数数的能力从按顺序数(例如:1,2,3……7,8,9)拓展到跳着数(例如:5,10,15……10,20,30……)。而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则贯穿于整个经济学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活动过程将为幼儿创造大量的倾听、交谈、表达的机会,培养幼儿能够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进而培养幼儿注意听老师的指令,使用相对复杂的句子或词语清楚地描述情境和自己的体验。

四、幼儿园课程中经济学相关内容的教育方式

(一)依靠绘本讲解原理

绘本语言简洁明了,配图画面色彩丰富,故事情节充满趣味,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成年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或生活情境,幼儿并不熟悉,或者尽管有了有过相似地体验,也不能清晰地记忆或理解。因此,针对幼儿的案例教学,应当选择听故事、看图书的方式进行。绘本故事将生活故事进行了浓缩和提炼,省略了不重要的细节和对白,情节更加明了、突出,且可以通过反复讲述、阅读、重复加深幼儿对故事发展进程的理解。

(二)依靠游戏体验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幼儿能在轻松、愉快地状态下认识社会环境,发展幼儿的能力。许多幼儿园已经在区域活动开展以简单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游戏活动,例如:以超市,餐馆,医院等为主题的活动区,都涉及到钱和买卖的概念。但这些游戏活动设计往往较为简单,扮演顾客(或病人)的幼儿将代币交给扮演收银员的幼儿,即可拿走物品。在活动过程中,“等价交换”的规则没有严格执行,游戏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强。起初,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大,反复多次游戏之后,幼儿对游戏的新鲜感明显下降,甚至表现出乏味,感到“不好玩了”。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游戏的内容,增加游戏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