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前景理论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17-02

【Abstract】Using prospect theory, through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questions,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occupation choice behavior analysis, verify the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are there may be a point of reference effect, reflection effects, frames effects, and other effects. Our results help to grasp the causes of behavior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areer guida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rospect theoryBehavior analysis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从而产生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研究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中有一部分是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方面进行的研究,[1]这样的研究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相对而言,对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行为科学方面进行的研究仍不够充分,既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也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这不利于把握大学生择业过程的行为特点,对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解释,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文尝试借助于前景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过程的某些行为进行解释,希望这一工作能帮助认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些典型行为,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这些行为的对策提供依据。

一、前景理论及研究局限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由卡尼曼(Kahneman)和特沃斯基(Tversky)提出,由于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卡尼曼因此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突破了理性决策的一些局限,认为人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随机事件的发生以及行为主体对事件结果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也称为编辑阶段;第二阶段也称为估值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进行评估与决策。为了评估决策需要,人们通常在编辑阶段对事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整合、简化,但是不同的整合、简化方法会得到不同的事件及其组合,并导致人的非理和框架依赖效应,即人对同一问题的最后决策的不一致。前景理论经过对人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实验,归纳出以下基本内容:[2]

第一,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确定效应)。

第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反射效应)。

第三,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参照依赖)。

第四,大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损失效应)。

前景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金融投资、经济学、营销、政治等领域的决策行为,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3]

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并不总是能用理性决策理论来解释。[4] 既然前景理论为非理性决策行为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因此这里考虑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择业的行为分析。但是相对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决策,经济学等领域的决策效益的评估相对简单些。因此用前景理论来解释大学生择业中的所有行为并不一定合适。这意味着前景理论在大学生择业行为解释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我们构造了以下的问题来测试某高职学院会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如果在招聘季节初期,你通过了某个不错的公司的招聘程序,但你如果不马上与该公司签约,则可能不会录用你,你会如何选择?A、立即签约;B、暂不签约,继续找寻更好的机会。结果在测试的83名学生中,有38人选择了A,其余人选择了B。

这意味着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在解释大学生择业行为中的作用,相对于经济学等领域的人的行为,解释能力明显要弱得多。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一些具有确定性的工作岗位,如公务员,相对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或研究生来说,缺乏竞争力,因此也难以构造合适的问题来测试确定性效应对其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与被测试学生深度访谈的结果,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选择答案B的学生并不认为择业是一种一次性的决策行为,而是一个过程,他们希望的是整个过程的结果的最佳。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择业的这一复杂过程,其结果的衡量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要采用一种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可能是不适当的。但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决策的行为表现仍是可以用前景理论解释的。

二、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分析

1.参照点效应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前景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参照点”的概念,认为参照点潜在决定了被试将某特定结果编码为收益或损失,进而影响其随后的决策过程。参照点通常是个体习惯的一

* 本文得到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的资助(编号:2011-S-03)

个状态,有时是由社会规范或习俗规定,有时是一种期望水平或抱负水平。它的位置一般与个人的财富水平和社会现状有关。此外,近期财富变化、财富期望及与他人的社会比较等都会影响到参照点位置的确定。

我们发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中的行为表现可以用参照点效应来解释。

问题一:如果大学本科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的平均月薪是2500元,你会愿意接受一份月薪为2500-x元的工作吗?

对于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三年级一批学生的测试结果为,当x=200元时,有95%的同学选择“接受”;当x=400元时,有78%的同学“接受”;当x=600元时,“接受”的同学为42%。

问题二:如果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500元,你会接受一份月薪为1500+x元的工作吗?

对于上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三年级另一批学生的测试结果为,当x=200元时,有9%的同学选择“接受”,当x=400元时,有44%的同学“接受”;当x=600元时,则有84%的同学“接受”。

可见对于同一个问题,对应不同的参照点,高职院校学生的选择的可能性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具有一致性。

在许多研究以及现实的观察中,都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有明显的“攀比”行为,其中一部分也可以用参照点效应加以解释。

2.反射效应

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假定效用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都为凹凸不同,卡尼曼与特沃斯基从人的行为的心理实验中发现,人们在“参照点”w0左右,价值评判的行为是不一致的。若决策结果w大于w0,则效用函数曲线为凹;若结果w小于w0,则效应函数曲线为凸,如图1。这意味着在面临损失时,人们可能是“风险偏好”而非风险规避的。这称为决策行为的“反射效应”。

我们发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某些行为也可以用反射效应来解释。

例如:对于如下构造的问题:

A、甲公司提供的某岗位是你心仪的一个岗位,如果你参加应聘后被告之,你录用的可能性是10%,但如果参加公司举办的岗前培训,你录用的可能性将提高到50%,你愿意花费2000元参加公司的培训吗?

B、甲公司提供的某岗位是你心仪的一个岗位,如果你参加应聘后被告之,你不录用的可能性是90%,但如果参加公司举办的岗前培训,你将有50%的可能性被录用,你愿意花费2000元参加公司的培训吗?

分别对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测试,其中一个班对A给出肯定回答的是53%,而另一个班对B给出肯定回答的是62%。在其他专业的类似测试也发现,问题B给出肯定回答的人数明显高于问题A给出肯定回答的人数。[注1]但问题A与问题B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区别,A从获得结果的方式进行表述,B则相反。测试结果表明这样的不同表述会影响学生对结果的评价,也就是说这里存在“框架效应”,这在后面还将作进一步的讨论;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当面临损失时,他们可能会更愿意“赌一把”,这就是所谓的反射效应。实践中也可观察到,若求职的毕业生经历了几次失败后,更容易急于求成、乱了章法、去进行一些不合理的尝试。在择业过程中陷于各种求职陷阱的往往可能是那些经历多次求职失败的求职者。

3.框架效应

理性决策应以后果为基础,但实际上同样的后果,人们却可能有不同的选择。许多情况下,是因为同样的后果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特沃斯基提出的,并在近10多年来越来越受心理学者关注的框架效应。

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行为中也可能存在框架效应。对于如下构造的问题:

某生的一个老乡先其一年毕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某生希望能在今年也找一份好工作,于是请教了一位就业指导专家。专家为该生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A:照此方案,该生找到一份比其老乡工作更好工作的可能性是35%,并且还有30%可能找到与其老乡工作一样好的工作。

方案B:照此方案,该生有35%的可能找一份比其老乡的工作更差的工作,但有30%的可能找到与其老乡一样好的工作。

如果是让你来选择,请问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结果在受测试某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有56%的同学选择了A方案,选择B方案的同学为44%。实际上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方案就其结果而言是没有区别的。这一测试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在择业时可能在行为方面存在框架效应。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发现学生在择业时会受到中介一些眼花缭乱的宣传的蛊惑。

此外,对前景理论中研究的锚定效应——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背景效应——实际决策行为和决策问题来龙去脉的历史有关。我们也检验了它们在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行为中的作用。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三、结 论

我们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分析,表明在择业过程中的某些行为确实可能受到前景理论中的参照点效应、反射效应、框架效应等的作用,这为进一步深入把握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些典型行为产生的原因提供了依据,从而有利于研究和探讨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这里进行的研究着重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并不具有现实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仍值得去深入系统地调查上述相关讨论的现实依据;此外也不能期望对大学生择业中的所有行为都用前景理论进行解释,前景理论只是用来解释的众多理论中的一种。如果要完整系统地解释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我们仍需要大量结合其他理论。

注 释

1 这些学生都已接受过就业指导教育,在就业指导课上都已经跟他们说明,企业在与其签劳动合约之前收取培训费并不合法。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周南平、杨平安.对当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分析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2Peter P. Wakker; Prospect. Theory: For Risk and Ambigu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阙海宝(1976-),男,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四川成都610068)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金融危机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09Z03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9-02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构建的背景

1.金融危机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载体,不仅表现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量上的增加,而且是人才培养类型上质的补充。独立学院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与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独立学院要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对行业及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在企业反馈的信息上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性,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契合社会需求,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2.独立学院内在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凝练。总体来讲,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任意拔高。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暂,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与公办大学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独立学院不顾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其品牌塑造还需时间及信誉的积淀,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水平,任意拔高,也没有准确定位其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才培养照抄照搬公办高校的精英型,过分强调高素质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照抄照搬。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属于三本教育,生源的质量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公办大学有显著不同。但一些独立学院仍然沿袭过去公办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注重专业的应用性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过分强调教学的统一组织,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互动作用;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忽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等。第三,人才培养适应性差。一些独立学院完全按照公办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复制公办大学“7+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教学,最后一学期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因此,理论课程太多,理论比较脱离实际,实验实训教学课时安排得太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应用能力不强,其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综合素质较差,企业也不欢迎这种学生。第四,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一些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过分追求市场热门专业,甚至是公办大学专业的简单复制。注重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但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面太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应用能力也不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专业设置没有办学特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构建思路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应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以及“强能力、重应用”的普遍性规格要求下,突出人才培养特色。要科学分析社会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自身优势,最终形成办学特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就在于找到一条有自身特色、有合理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体现特色。只有准确定位,独立学院才明白如何进一步发展,未来之路如何走下去,才能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才会认真思考其人才培养的合理目标,并制定出可行的具体措施。独立学院缺少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不具备研究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还只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从目前来看,独立学院主要考虑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突出专业技能适应性。如何体现这一典型的特点,即在专业技能和适应性上下工夫,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专业技能强的人才,这才能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反映了独立学院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及对人才培养进行的认真分析与思考,是独立学院特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专业设置的特色定位。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实力与条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一些新兴专业与交叉专业。专业的特色是独立学院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院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

3.依托地域形成办学特色。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要树立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发挥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服务好地方的企业,开展应用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要成为地方应用研究的主力军,将自身的优势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与特长,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同时,独立学院通过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培养大量地方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4.人才培养规格的特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也就是明确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着手,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独立学院人才的规格突出表现在应用型、技能型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型。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及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因素。二是技能型。独立学院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所学能所用,所用能用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独立学院提高人才培养市场意识的一项重要内涵。独立学院要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角色,面向市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充分发挥办学优势,转变办学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构建途径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就是要提高人才的质量与水平。不仅培养模式的本身要科学、可操作性强,而且必须建立起保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真正实施的体系。需要多方面加以努力,确保人才培养特色化的构建。

1.课程体系特色化建设。独立学院作为既继承了母体高校的教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又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高等学校,其课程体系应具有其特色。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独立学院在构建课程特色时,要按照“基础+模块”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是本科教育,其基本核心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架构,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中,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组成多个专门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达到原单一专业的学科水平和基本规格,起到了“专”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多种模块又可以引导学生突出其个性发展,让其能够通过多种模块的学习,达到“多”的目的,特别是模块要与职业证书相结合,既能与市场接轨,也能引导学生兴趣。这就需要大幅度修订教学计划,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深入研究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合适比例,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关系等问题,努力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专业设置特色化。独立学院在早期一般是复制公办大学的热门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专业设置必须要走特色化之路。按照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按实用、够用、有突破的基本思路,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应用能力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计划,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包括实验技能、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所有教学环节。要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地方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认真调研,真正发掘有发展前景及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同时通过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孕育新的专业。

3.服务地方,加强校地企合作,突出应用特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强调应用特色,可通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将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独立学院要本着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从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条件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实验条件,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另一方面,要体现合作办学的思想,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职业情境中,特别要结合企业的需要,真正能做到在实训中体现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排忧解难,使双方建立在一种互相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合作,进行实习实训。其次,独立学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将产业前沿的职业证书培训和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在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依托实习实训、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院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职业要求的“叠加式”特点和企业产业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的“产学衔接式”特点。

4.构建“双师型”特色的教师队伍。要鼓励和扶持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出国培训、企业实践,特别是参加企业、工厂、科研单位的项目开发,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教学服务。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用人机制灵活的特点,多渠道、多形式聘请技术人才,不拘一格,特别要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经理等各类人才到学校任兼职教师,要将课堂变成企业的前沿,给予学生最先进的资讯与实际工作经验,让学生能很早接触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杨俊.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阙海宝,王冲.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4]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3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凯恩斯说过“: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是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正是因为经济学整个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方法性或者工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所体现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出来,讲授也应该始终围绕着对方法和工具的介绍和运用来进行,以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这种“天下之公器”,形成一种被称为“魔术师头上的帽子”的经济性思考。因此,教师切不可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陈述介绍上,介绍内容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向学生传输一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

掌握了这些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或者说培养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那么经济学的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到底体现在何处呢?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编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例如,Mankiw的教材将《经济学》原理分为十大类,Case和Fall的教科书将经济分析方法分为三种,而Rhoads则在他的著作里将思考方法分为四种,Baumol则在他的作品中强调了六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分析工具。尽管这些学者对原理的列举范围或重点不同,但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就是强调《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就是经济原理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

所以经济学教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经济学原理的讲授,揭示出一种种思考方法或分析工具,以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其实还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教学还肩负着一种重要使命,即传输一种自由开放的理念。如高希均、熊秉元、Marshallhe和Samuelson等中外学者均在他们的教材和教学中对此有特别强调,其实一种自由开放的理念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繁荣有着非常长久深远的影响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就是最好的印证。因此经济学教师理应承担培养学生自由开放的理念重任,这也是教书育人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当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注重将蕴涵在经济学大量内容中的自由开放理念展现出来,同时向学生强调这种理念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只有自由开放,社会才能进步,经济才能发展。这恐怕也是经济学在教学上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教师如何教

解决了教学目的问题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教?也就是如何将确定下来的教学重点,以一种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对于原理性极强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的讲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原理的介绍。教师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例子打下一个基础。其次是对事例的分析。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事例分析最好地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是对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例如,对于机会成本这个原理,教师可简洁的概括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但不能两样都得;对于边际分析方法也可概括为多一点如何,少一点怎样。教师还可以利用汉语词典里丰富的成语来概括原理,例如勤能补拙、朝三暮四、覆水难收等等蕴涵的经济学原理,通过这种上口、易记、通俗的口诀般概括,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理解—深化的过程,老师这种带有一定层次递进性的重复讲授,很有助于学生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美国经济学家Sharp认为“:教学的最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对经济学课程有了兴趣,自己便又多了热爱这位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又可利用经济学“得天独厚”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应强调经济学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也就是常称的经济学。一般说来,作为一名现代人,掌握一门事关“柴米油盐”的现代学问,无疑会让人生活的更幸福,正如大文豪肖伯纳所言“,经济学是一门让人幸福的艺术”。更重要得是,经济学是所有财经学科的基础,因此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果没有经济学基础,就无法进入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所以经济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要学好。教师也可介绍经济学在国外的重要地位来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重要性。如在美国经济学是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并且所有大学都有经济学系,所有大公司都有经济学家,所有总统都不得不依赖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会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遇到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即使你与世隔绝像鲁滨逊那般,一个人漂落到荒岛上,不存在任何法律、政治、社会等等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但一定会存在稀缺资源分配的经济问题。

第二,教学要体现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它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照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穷魅力的“睡美人”,它吸引着无数人来探索和研究。原因除了它的重要性以外,还有一个就如Pindych所言,“经济学是所有学科里面最生动,最有趣的学科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在授课过程中,去展现经济学的无穷魅力和引人入胜之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经济学不仅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此教师应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教师甚至还可以利用沉没成本与选择的关系,说明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让小错变大错,结果错上加错之道理,来诠释人生之路如何走。如此这般,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教师要强调经济学的应用性。按照Marshall的观点,“个人行为的基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宗教,一个是经济”。经济原因是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现实中的各种现象背后,我们都可以找出其经济原因,因此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如果学生掌握了经济理论,就会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世界。美国学者D.Friedman就认为:“经济学像一把锤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其它的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把锤子来钉社会中的各种“钉子”,例如,歧视、犯罪、婚姻、医疗、教育等等“钉子”,以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的广泛应用性和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如果教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明白经济学在经邦济世中的大学问,在衣食住行中的小道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如何学

教的问题解决后,随后的问题就是如何学?经济学与其它课程不同,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过现代经济学,而且往往对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充满大量的数学和图形分析感到非常陌生和不适应,甚至会出现畏难和胆怯的心理,那么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就需要教师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个很好的引导。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理论结构。根据经济学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教师要整理出一个主线,揭示出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框架,让学生通过居高临下般的鸟瞰,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以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Case和Fall就说过,“一门学科如果没有清晰的框架,内容根本就无法维系,并且它们很快就会被学生遗忘”。显然学生如果掌握了经济学清晰的结构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就不会像有些课程(如历史和语言)那样死记硬背了,通过理解性的掌握,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4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就有法律人倡导关注法律经济学,©但几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主要原因在于其所涉议题并非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外法律经济学思潮而是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于法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其在国内首创“法经济学词,也有点名不副实。②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当代经济学文库”首次译介了一批法律经济学经典,③并很快被经济学界所吸收消化。不过,经济学界擅长用数理工具分析法律制度、法律问题,不乏严谨漂亮的逻辑推演论证之作,但大多缺乏对于我国法制运行状况特别是司法裁判实践过程的真切了解,故仍难免不陷入宏大叙事式的泛泛而论或者类似于科斯所称“黑板经济学”的“黑板法学”窠臼,离开约束条件或者约束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就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法律现象,④其功利性诉求也备受垢病,⑤在法律人眼里似乎华而不实、中看而不中用。同时,法律人因受制于传统的道德评判理路以及并不精通数理分析短板的双重影响,不仅对经济学侵入法学领域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难以应对,进退失据,而且对法律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具体规则也处于似懂非懂、云遮雾障的状态之中,能够深切领会法律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理论真谛的,更属凤毛麟角。笔者曾在先前发表的论文中列举一例©:前些年北京大学苏力教授从案例研究入手的法律经济学论文《〈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⑦甫一问世,就在国内法理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但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均大多对科斯法律经济学的原理原则不甚了了,以讹传讹、不得要领的论著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完全背离而浑然不觉。拙文虽曾对此作过仔细分析,但也许偏重文本解读,对于并不熟悉相关文献的读者可能难窥真貌,故迄今仍是应者寥寥。笔者另文涉及公司冲突权利有效配置的命题,则由于部门法理学的局限性,未及充分讨论法律经济学原理原则在法律学界的一般化、普适化问题。®而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笔者认为,法律人尽管也都承认科斯对于法律经济学的基础性贡献,但对其两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所创新制度经济学包含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与法律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恐怕不是十分清楚,对所谓科斯定理的内核也未必真正理解。当然,假如国内大学教育能够养成法科学生精通高等数学和经济学的能力,所有法律人将无须寻找从经济学通向法律学蹊径的法门,而是可以挟数理分析优势坐上最大化诉求的直通车,本文的论题也将失去意义,可惜这并不现实。而且,即使教育部立即改革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增加高等数学课程数量,增设一批经济学主干课程,已经走上社会的法律人也无缘直接受益,以彻底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法律人自我救赎的可行办法似乎需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掘科斯法律经济学富矿,并将其理论内核推向一般化、普适化。除了着力理解科斯定理的真谛外,有关将资源配置转换为权利配置的原创思想以及总体的、边际的和替代的综合研究方法,张五常对于合约选择局限条件的精妙概括,或许能够引领法律人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借此还能在法律经济学与利益衡量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发挥法律经济学在推进我国法学理论、法制建设科学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本文在以引言导出主题后,首先对法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优劣稍作比较,其次探讨科斯经典论文中的法律经济学内核,再次尝试用不含数理分析的科斯原创性法律经济学思想解析本人较为熟悉的典型公司纠纷,最后用结语将前述分析方法扩及当今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甚至一般人类行为并结束全文。

 

二、法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简单比较

 

法律经济学的一大特色是将经济学与法学勾连起来,开拓了法律解释的一番新天地,甚至引起法学研究的一场革命,其根源在于经济学方法论相较于法学方法论的独到优势。尽管上自马歇尔®下至波斯纳对此均有论述,©但仍有必要稍作比较以加深印象。

 

从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经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后凯恩斯时代以来的现代经济学,经济学已经呈现出流派繁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异军突起,为法律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相较于传统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统一语境及一以贯之的分析工具的劣势,科学化已经得到举世公认的经济学,正是法律经济学彰显其帝国主义扩张本性的根本原因。对此,很多法律人也许并不同意,但确实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法律人已经无法熟视无睹,唯有积极应对才是上策。撇开其他论证方法,我们只要随手找几本两个学科的经典读物作比较,就可见一斑。

 

庞德为享誉国际的著名法学家。他在《法理学》(第一卷)中将法学或者法理学归纳为:“有关通过法律或者借助法律达到社会控制目的的科学,详言之,这是一门有关文明社会中以司法及行政机关对人类关系的规范裁决为手段对权益加以保护的科学。”④而英国的丹尼斯劳埃德等则认为,法理学的“工作”之一是提供法的认识论种关于法律领域的真正知识的可能性的理论。①前者仅是对英美判例法的描述,故并不周延,后者不能揭示“法的认识论”的特殊性。据此,我们无法窥见法学或者法理学的真实面貌,即它是干什么的,又能够干什么?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法理学教材的表述稍微清楚一点。如张文显认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②葛洪义的解释则是:“所谓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显然,这样的解释仍然无法将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不仅初学者不知所云,即使专业法律人士,恐怕也是不得要领。国内高校600多个法律院系大一开设的法理学课程,能够听懂的学生寥寥无几,有的院系不得不将其移至高年级开设。

 

以民法解释学为代表的法学方法论(包括法律逻辑学中的三段论)对于训练法律人的思维意义重大,只是有时显得过于机械,往往无法适应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解释不了新的法律现象;发源于德国的利益法学派无疑对传统的法律解释学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难免有点抱残守缺、捉襟见肘;近年译介到国内的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和阿列克西的〈《去律论证理论》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局面;®日本的利益衡量论影响日广,也是时势所然。⑤后者在具体应用时,多少会接触到经济分析,但重点显然不在用经济学方法取代法学方法,且似乎与科斯理论毫无渊源,故难以入流即无法达到能够用规范的经济分析进行科学化表述的程度。举例而言,涉及我国社会制度改革话题,经济学界长期处在独步天下的显赫地位,法律人几乎没有多少话语权。法学学科优势不及经济学,进而出现经济学界可能解释所有法律现象、法律制度,而法律人无力侵入众多经济(学)领域的局面,或许是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个深层原因。

 

经济学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只要是正规的经济学教科书,对于经济学的定义均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在此仅举近年译介到国内的几部:如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菲尔德的〈微观经济学(第7版)》认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其进一步解释道: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个人和企业在配置稀缺资源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种选择。微观经济学描述消费者、个人和企业所面临的权衡取舍(trade-ff),并且解释这些取舍具体是怎样做出的。⑥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5版)》将微观经济学定义为“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在市场上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中心原理是最优化一他们在给定的目标和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尽其所能做得最好。⑦他在《经齐学原理一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中,则更是将经济学简化为“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⑧另一部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即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的〈微观经济学(第19版)》对此稍作拓展:经济学研究的是—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⑨诺奖得主贝克尔的解释更为具体详尽。根据他的观点,经济学定义广为流传:稀缺资源如何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目标之间进行分配。今天,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它研究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该问题是否具有商业性或物质性。因此,凡是以多种用途为特征的资源稀缺情况下产生的资源分配与选择问题,均可纳入经济学的范围,均可以用经济分析加以研究。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全部人类行为。我确信,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研究方法。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便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①1988年出版的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则在借用罗宾斯有关经济学定义(经济学,就是对如何安排人类目标与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研究。)后,认为“这个定义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类选择的学科”。更进一步而言,由贝克尔归纳的经济学本质一最大化其效用的理性选择研究方法‘运用于分析动物行为就毫无问题”。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5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异质性分析

一、引言

管理学和经济学是两门独立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假设前提和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但是两者在形成、发展、创新及演进的过程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管理学被引入我国之初就与经济学产生了混淆,其定位和发展一直受到经济学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经济学泛化”现象,经济学在企业、咨询机构和政府智库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与“经济学泛化”相对应的是“管理学弱化”的现实。作为专门研究各种组织管理问题的管理学,不仅在理论成果方面距离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实践方面远没有经济学家活跃。相对来说,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尴尬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与人们对管理学的认识偏颇有很大关联。

二、认识上的偏颇及其原因

从学科起源来看,管理学与经济学有着共同的经典――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直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开创管理学科学研究,管理学与经济学从此分立,各自发展。由于二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且作为成熟学科,管理学出现的时间晚于经济学,所以为了获得学科合法性,管理学在某种程度上过于依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模糊了自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边界。久而久之,人们对于管理学的认识出现偏颇。

1.认识偏颇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管理学与经济学都是以资源的经济效率和节约为研究宗旨,这就决定了管理学与经济学紧密相连是必然的。作为学科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学为管理学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与研究路径。因此,管理学吸收、借鉴了大量的经济学知识,其发展受到特定时期主流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与制约。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管理学越来越依赖经济学,自身学科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构建缓慢,同时又脱离了管理实践,陷入价值困境。与此同时,随着边缘学科研究的兴起,经济学对管理学的渗透更加明显。

我国的管理学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管理学在我国长期居于从属地位。1998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管理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专业目录,从此管理学正式从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和经济学成为两个不同的、平行的学科。但是直到目前我国很多院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都与经济学院具有较高相似性。管理学无形之中仍然处于经济学分支的地位。

学科借鉴主要诉求是在方法论上有所发展,突破学科壁垒,它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有助于管理学披上合法的外衣。经济学的借鉴丰富了管理学领域的知识,但是如果长期依赖经济学及其他学科,始终将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那么管理学将无法形成自己的框架和研究范式,也就无法保持独立的学科价值。

2.认识偏颇二:管理学的研究场域无限大

随着边缘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大都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双重性。在这种情境下,管理学理论研究大大突破了应有的边界,研究目标偏移,学科泛化和空洞化不可避免。

法约尔最早给出了管理活动的边界,他将管理活动从企业的其他五项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中分离出来,从管理职能上给出明确界定(“管理就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种界定方法得到了学术领域认可。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在设置管理学科的时候出现混乱,将宏观经济、商业、营销等都纳入管理学院,而且很多管理学者也将管理活动之外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学者提出管理学是没有边界的,把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泛化,将管理学的研究场域无限扩大。

无论是将管理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还是无限扩大管理学的研究场域,管理学的发展都会逐渐失去“硬核”(核心范畴),学科范式和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更趋混乱与缓慢,发展前景堪忧。

2011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提出“建立现代中国管理学”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强调“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重大管理理论创新”。要实现自身创新,管理学首先就必须与经济学区别开来,回到自己的学科场域,回归注重实践的研究方法,找回自己的独特价值。基于此,我们应当从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异质性出发,对管理学进行再认识。

三、管理学的再认识

1.管理学应坚守自己的研究场域或者“硬核”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场域是不同的,两者有不同的“硬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即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经济行为,而管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管理行为;经济学研究以社会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而管理学研究以特定组织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对企业问题的研究为例,经济学是从整体上把企业作为市场的一个主体来考察的,而管理学在研究企业时,则从管理细节开始。

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是组织、目标、人、协调、效率与效果,因此管理学研究也应当围绕这些核心要素来划定研究边界。也就是说战略、领导、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创新等是管理学边界内的子领域;而金融、财务、会计、营销等子领域则明显不应在管理学场域之内。该管理学场域界定已在美国管理学界得到承认并持续良性运行,值得我们借鉴。

实际上,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场域重点在于厘清学科基本假设和基本问题。有了确定的研究场域,即使研究主题相对较为宽泛,也不会导致管理学学整体弱化,失去自己的“硬核”。

2.管理学的研究应注重人文性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也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前提。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更为复杂,“经济人”“社会人”“观念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相继提出。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从大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出发展开分析,其人性假设偏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假定人是经济人、理性人;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既分析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也分析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其人性假设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假定人是社会人、复杂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决定了研究方法偏向于客观描述与分析,力求形成公理体系和系统的原理定律,如果管理学也受到经济学的过多影响,那么管理学研究就会忽略人的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抒发与阐释,“人”的主观性与复杂性被遮蔽,管理学的研究将会出现重大偏差。

行为学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学科基础,随着行为科学研究发现,情感、需求等人文因素在人的行为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学的研究也应当注重人文性,关注人文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

3.管理学研究应提高实践相关性

管理学被认为具有艺术属性,这说明管理活动的成功除了需要管理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必须依靠在实践中获得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所以说,管理学是不能脱离实践的。

经济学很早就走出了经验总结的阶段,其分析与论证向精密科学靠拢,从系统假设出发,形成一套逻辑体系。因此,经济学以演绎法为主,从一般到个别,先在逻辑或理论上构建预期的模式,然后观察和检验该模式是否确实存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管理人员主要凭经验来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基本上处于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因此,管理学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到一般,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提炼出一种共同模式,可以说管理学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

管理学是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实践当中,理论成果需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因为对“学科合法性”的过分强调而依赖从经济学引进理论层面的研究方法,反而会失去“实践合法性”,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管理学研究必须提高实践相关性,从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思想,使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论

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在中国是年轻的、不够成熟的,梳理出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有一定的难度,并由此造成管理学弱化的现象。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管理学与经济学具有异质性,经济学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而非全部,适当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可以促进管理学发展,但经济学并非是万能钥匙。严格的区别和紧密的联系是经济学与管理学能够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前提条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不能割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能够使二者在学科之林中繁荣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模糊两学科的区别,只有严格区别才能使得两学科各自独立,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从而形成互补互相借鉴之势。

参考文献:

[1]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5.

[2]再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质疑[J].管理学报,2013(4):471.

[3]郭重庆.中国管理学者该登场了[J].管理学报,2011(08):1733-1736.

[4]谭力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范文6

[关键词] 农林院校 西方经济学 教学效果 有效途径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经济关系复杂,难以分辨。笔者认为,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1.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近几年农林院校连续扩招,学生的文化素质欠佳,特别是数理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特定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的定性分析感兴趣,但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则不愿深入其中。明显表现出,一方面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探求精神,另一方面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思维方式过于感性和教条。在教学实践中,当讲授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以及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时,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当讲授到经济学的一些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时,则明显表现出缺乏学习的兴趣。另外,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较少,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所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的思维有些教条。

3.缺乏对现实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农林院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当前的基本经济政策都难以做出准确的分析,理解也比较肤浅。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方法新颖。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使学生对作为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总结的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变量的关系、资源配置的方式感到陌生与新鲜。

2.内容丰富。西方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则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3、逻辑精密。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它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加之一般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因此,学生若要想将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三、积极探索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

1.改进传统的讲授法。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抽象难懂,数学模型分析较难,所以这门课程的重难点必须要授课教师系统讲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置疑问等,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多、较为全面的知识。

2.强化案例分析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各类经济学教材或专著中也不乏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西方经济学的有些原理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在寡头垄断市场中竞争寡头的策略,可以用“囚徒困境”以及“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进行博弈分析;外部效应原理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与果园”的例子来阐述;公共物品则可以通过“灯塔”的故事来阐述。这些例子已成为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西方经济学的趣味性。当然,除了分析这些经典案例外,还需要把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在实际案例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案例穿插教学法、小案例讨论教学法以及综合案例讨论教学法等。总之,所选案例尽量用幽默、通俗、轻松的语言加以叙述;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组织工作。这种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学。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目前经济学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偏重于各个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另外,学生本身也往往只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结论,不注重积极思考。经济学教学中之所以适合实施互动式讨论教学,是因为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所以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不断质疑和释疑,而学生则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索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如在介绍机会成本理论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青年人不接受或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显然,这将真正帮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4.运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图表、图形多,多媒体教学将诸如文字、图像、声音或视频等媒体资料综合运用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再加上大多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多媒体教学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形象生动地将本课程最精华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根据学习者的视觉特点凸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一些知识点展现为一个过程,让学习者慢慢体会其中的内涵。当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即时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借鉴其他高校教师精品课程上的相关资料。

总之,《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采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即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 霞: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几种教学方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84

[2]韩可卫: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