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加强领导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人民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基于这种认识,我院高度重视,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行动,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首先,制定完善活动方案。结合医院实际,研究制定了《××县中医院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其次,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县中医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中医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学习实践活动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安排有序,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是基础,提高认识是根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院把营造氛围,抓好理论学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一是迅速召开动员会,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4月13日,召开了全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总支书记阚佑骞进行了动员,并对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动员会上,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县委领导及卫生系统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动员会的召开,为我院掀起学习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利用医院窗口作用,悬挂布标,制作宣传栏,广泛宣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是组织集中学习,进行讨论交流,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果。先后集中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在学习中医院领导为学习讨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四是个人自学,撰写读书心得。根据医院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党员干部按照规定的学习篇目认真进行自学,并结合工作深入思考,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一是我院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认识上有了以下收获: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了推进医院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体制机制有了新突破:明确了要从提高对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医院领导班子执政兴院能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树形象,创品牌,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和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方面寻求突破;
三、形式多样,结合实际,搞好调研
学习调研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环节,关系到医院学习实践活动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成效。根据医院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县中医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院制定了《××县中医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计划》。制定调研课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院建设与发展”。
我院紧紧围绕实践活动主题,通过学习调研,使全体党员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医院发展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当前医疗服务管理、医院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等方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群众经济负担加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监管薄弱等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形成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
我院针对存在的问题,落实以下工作:
1、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完善并落实各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2、要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3、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医药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减轻病人负担,进一步增加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
一、调研活动的主要方法
调研可以采纳的方法很多,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
1.实地考察法。可以到基层单位,到教研室、机关科室、实验室,教研室、医院等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感观印象。
2.民调法。可分层次召开有党员代表、老师代表、学生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对学校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
3.访谈法。可以采用小型访谈会、上门个别访谈、电话访谈、QQ群访谈等多种方法。
4. 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征集等形式,征集群众对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意见建议,经过梳理汇总后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反馈,最后加以解决。
二、调研活动的注意事项
各单位要提高对调研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调研队伍,遴选精干人员进行调研工作。调研要坚持实践原则,要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调研要坚持群众路线,多听群众意见,注意调查的覆盖面以及调查结果的群众认可度。同时,还要认真设计选题和内容,特别要注意选择影响学校或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调研报告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提出问题,如果问题较多,要着重提出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调研要按照规定动作统一部署、协调一致。既要按规定动作做好调研安排,又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各单位实际搞创新,从调研内容、工作方法、操作方式上创新,做到灵活机动,把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建设先进的教学科研型地方大学体制机制问题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突破口,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三、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文体格式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我校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连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
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研报告写作的版式要求
1.文字。文字要简练,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综合报告可达到8000字。
2.书写顺序。标题、系(部)名称(作者姓名)、正文、结尾。
3.字体字号。 1标题:宋体二号;2调研单位名称、调研人姓名:楷体小三号;3正文:书宋体小四号
4.正文序号一般不超过三个层次:
第一层标题为黑体,样式为“一、二、三…”
第二层标题为楷体,样式为“(一)(二)(三)…”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高效过滤 压力控制 节能措施
【Abstract】Through the us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ng room, pointing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lean design.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ng room design standards, Submit combined operating room home design points, and by examples.
【Key words】Clean operating room; High efficiency filtration; Pressure Control; Energy-saving measures
概 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从过去的温饱型向健康型过渡。人们对健康越重视,必定要求加快医疗条件和医疗设施的改善。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观念和新技术被接受和应用,这为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设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对医院的医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医院手术室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一百多年前英国医生李斯特最早认识到悬浮污染物对手术有害作用,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无菌技术的普遍接受,再到现在层流技术的应用,这些均证明术后感染率同空气的洁净程度直接有关,因此高效洁净的手术室空气处理方法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1.过去
过去国内大多数医院手术部比较简陋,基本为非洁净手术部,主要依靠消毒液进行消毒,易产生交叉污染。在室温控制方面则采用窗式空调和风机盘管进行调节。而窗式空调自身是一个发尘发菌源,长期使用会使室内尘埃数和细菌浓度增高。普通风机盘管表面及集水盘自身是一个污染源,容易积灰滋生细菌,特别在夏季有污染室内空气的危险。同时风机盘管的维修及保养均在室内进行,不但会影响手术室的使用率,而且由于管配件多使用时易泄露,并在维修时由于风机盘管的拆装机内的存水都易污染吊顶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用这二种形式的空调都不能用于洁净手术室。另外普遍存在着低级别的净化空调系统,这些系统的新风量不足,送风量也不够,也难以满足有一定洁净度要求的手术的进行。
同时在建筑布局上也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清污路线不分。手术后的污物和无菌手术的器械及医生从同一条走廊进出,这样很容易产生交叉污染。
基于上述情况,过去国内手术部内很少能形成合理的正压分布和有序的气流组织。
2.合理的手术室布局
根据国外手术室的成功范例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要求新建手术区必须严格按照三区二通道的原则布局(即手术区,辅助区,其它用房区,洁净走道和准洁净走道)术前术后人员及无菌物品从清洁走道通过,术后污物从污物通道通过,这样清污分离可使手术后的污物及时得到处理,从根本上减少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平面布局更趋合理,达到将建筑平面与净化空调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既满足净化技术要求又符合医院建筑设计和管理的要求。
3.净化设计
3.1 净化控制的目的和要点
净化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净化设计有效地阻止室外污染物侵入室内,降低术后感染率,同时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防止病菌的扩散。
根据设计目的,在医院手术室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
A 用空气过滤的方法有效去除送入空气的细菌和尘埃。
B 依靠气流组织有效地稀释和排除医护人员的发尘(菌),使室内,尤其是关键部位达到高度无菌程度。
C 控制好手术部内的压力梯度,保证不同区域间的合理气流流向和压力分布,防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D 保持合适的温湿度,降低人体发菌量及室内细菌繁殖。
E 有效排出废气和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和空气品质。
3.2 合理的气流组织
众所周知手术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手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感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手术室均采用全空气系统。六十年代初采用ASHRAE指南规定,采用全新风系统。每个手术单元换气次数8-12次。室温25.6度,相对湿度55%。室内排风汇集到排风总管,利用全热交换器热回收后再排出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到七十年代室内空气允许循环使用,换气次数增加到25次,新风至少为5次,一般都将回风取到最大值。我国于88年10月颁布行业标准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军队于95年颁布《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根据这二个规范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参考国外的有关资料并加以改进,设计了符合国情的净化系统(附图)。在该系统中,用独立的新风机组,供应每个手术室的新风,由于上海地区空气的含尘浓度较高,设置独立新风机组能经常方便地清洗初效过滤器,以及更换新风机出口端的中效过滤器,从而避免因手术单元中的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经常更换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手术单元中,顶棚布置高效过滤器,在两侧距地面不超过500mm处布置回风口,这样能合理地组织室内的气流,防止室内细菌粒子的积聚,并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迅速加以排出,保证室内的洁净度。而上送侧回的方式使手术台设置在手术室的中央区域,医生及有关人员在手术台的二侧,气流由上部风口送出,经手术台后再从两侧回,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台的高度无菌程度。
3.3 温湿度及压力控制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要求手术室的温湿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设计中设定手术室温度在t=22-25℃;相对湿度35-60%,根据不同大小的房间配置相应的空调机和加湿器。
按照三区二通道的原则布局,手术部的压力由大到小排列为特殊洁净手术室、一般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垂直通道及污物廊。洁净走廊的净化级别比一般洁净手术室低或相等,故两者间存在压差。污物廊是整个手术部中级别最低的所以手术室对污物廊的压差大于5Pa.这样就能保证不同区域间的气流的合理流向和防止外界污染的侵入。
对于手术室来讲,为了维持本身房间的洁净度,免受邻室的污染,须保持相对于邻室较高的空气压力,即相对于邻室维持一个正的静压差。而静压差的存在起到了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防止室外空气由缝隙进入洁净室。另外当门开启时,应有足够的气流向外流动,把人瞬时带进的污染空气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空气洁净技术措施》中的规定,要防止缝隙渗透,一般两相邻房间应保持5Pa的压差,而对室外应保持15Pa的压差。对100级手术室,按《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其正压必须满足开门时,距门0.6米处洁净度不低的要求,即保证在开门瞬时开启时人所带进的气体不深入门口0.6米以外的地方。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规定,一般洁净室的工作区在离地0.8-1.5米处。垂直层流手术室流速为0.25-0.3m/s,《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而门高为2.0米左右,则Vo/V=(2.0-0.8)/0.6 ,V=0.15m/s ,即当外界V不大于0.15m/s时是不会影响室内层流的,根据《空气洁净技术原理》中提出人在进门时带进气流速度为0.2m/s,所以从洁净室压出气流速度为:V1=0.2-V=0.2-0.15=0.05m/s。假设手术室门宽1.5米,则门的面积为:A=2*1.5=3.0 平方米所以风量 Q=A*V=3.0*0.05=0.15立方米/秒 即540立方米/小时。因此当手术室内的正压风量大于540立方米/小时就能满足层流的要求。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可在系统中设置排风系统排除多余气体,使手术室的正压值始终在一合理的数值上。另外还应注意设置一间或几间能把手术室室内正压变成负压的洁净手术室,以防止传染病患者把病菌通过空调系统传染给他人。
3.4 高效过滤器的设置
在净化工程中,过滤器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手术单元的净化级别和过滤器的过滤效率直接相连,对于只有普通净化级别要求的手术单元一般配置亚高效过滤器。而对特殊净化手术室相应的在末端配置高效过滤器。末端空气过滤器的DOP效率不低于99.97%。为了提高末端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净化空调循环机组应采用三级过滤的形式。
3.5 节能措施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系统设计中注意节能技术的应用,由于整个手术部中存在只有部分手术室使用的情况,故对独立设置的新风机和排风机进行连动控制,即新风机(变频)随着手术室使用数量的增加而自动增加,直至满负荷。排风机也相应地开启,(排风机也采用变频机)这样就可根据风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转速,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如果整个手术室系统中手术单元比较多,在晚间使用低峰时应有几间可以单独使用带独立冷热源的手术室,这样整个冷冻系统不开启,而只开启带独立冷热源的手术室,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热回收方面,可采用显热回收的方法回收排风系统中的废能量,用以预冷预热新风,从而减小新风机的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也有采用卡萨巴全热回收装置对新排风进行处理的,该装置集能量回收和杀菌消毒于一体,通过化学溶液喷淋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消毒的作用。从而实现预冷和预热新风的目的。
3.6 自控系统
由于手术室设计的特殊性,决定了自动控制在手术室中的重要地位,而手术室的温湿度是致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根据室内回风参数对冷(热)水供水量、送回风比和蒸汽加湿量进行调节。另外,根据手术室室内压力的要求,调节新排风比率,保持室内正压,达到正压要求。
设置故障报警信号对过滤器堵塞进行报警。
4.设计实例
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设计中,根据设计要点进行净化设计。该医院手术部共有四个楼面,每层约1000平方米,五层为手术室准备层,六、七层为一般洁净手术室,八层为特殊要求手术室,布局上每层按污物廊回收型设置双通道,医生及术前和术后人员从中间清洁走道通过,手术后的污物从外侧的污物廊快速运出。手术器械则由五层消毒室通过。消毒室内的专用电梯直接送至各层无菌储藏室。医生在五层消毒后从专用的五层至八层的楼梯或电梯进入各层。专用垂直楼梯在顶层设置排风。使垂直楼梯对洁净走廊保持相对负压。专用电梯前室设置正压送风口,使前室对洁净走廊也保持一定的压差。六、七层的洁净手术室根据面积大小不同分别选用不同风量的净化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用二级过滤,同时在手术室内设置亚高效过滤器,回风从二侧回,新风经三级过滤并经亚高效过滤后吹出。每间手术室在靠近气体吊塔处设置单独排风口,并连接到排风总管排出室外。八层则由高效过滤器代替末端的亚高效过滤器,其余设计同六、七层。
结 语
总之,在设计中要认真对待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加以分析,使设计更合理更符合国家规范,也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主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空气洁净技术原理》--许钟麟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3 《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JGJ71-90
4 沈晋明 德国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调研报告之一
5 沈晋明 日本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调研报告之二
6 沈晋明 美国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调研报告之三
7 沈晋明 英国的医院标准和手术室设计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调研报告之四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3-02
国际社会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视为老龄化社会[1];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53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养老服务和保障等面临巨大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人口挑战[2]。目前,我国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护理方面的人才却严重匮乏,直接制约着老年护理的发展。因此,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为护理教育在“银色浪潮”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现实问题。老年护理最早出现于美国,1900年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1961年设立老年护理专科小组;1966年成立美国护理协会老年护理分会;1975年颁发老年护理专科证书,《老年护理杂志》创刊;1976年提出发展老年护理学。瑞典在9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健康护理管理委员会。日本从1961年开始实行全民健康保健,1973年开始65岁及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从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中可见,对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培养内容均有较高要求。
一、我国目前状况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数量也相对较少。这与我国各层次护理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较晚有关。在高等院校,老年护理学于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被列为必修课程[3];为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老年护理教育的研究必将进一步的增加、扩展与深入。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据调查,65岁以上老人的两周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9倍,达46.6%;我国目前患痴呆的老年人口已高达600多万人,每年还有大约30万老人加入这个行列[4]。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正式成立“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世纪里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非常缓慢。
二、方法
1.调研。我们主要针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需要开设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①调研组。主要对乐山、眉山两地的综合医院和老年病专科医院进行了现场调研。调研的单位包括:乐山市人民医院、乐山市老年病医院、乐山市中医院、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眉山市人民医院、眉山市中医院、乐山市福利院、眉山市福利院、乐山市民政局、乐山市卫生局、眉山市民政局、眉山市卫生局等10余家综合、专科医院、相关行政部门。②调研对象。主要是:乐山市、眉山市区内各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临床医师、相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同行。③调研方法。进行实地访谈、信函调研、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召开专家访谈会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等。
2.调研报告形成。调查乐山、眉山地区等十余家医院,对老年护理的需求情况是100%,都需要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护士。经了解,目前四川省尚未开设有老年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学校。通过调研了解医院用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护理专业方向(老年)开设必要性及课程设置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交由各教研室讨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讨论形成正式报告。①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意义。乐山市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末,乐山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58万,占全市总人口(350万人)16.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5.7万人,90岁以上老年人8789人,百岁老人342人,最高年龄达110岁,纯老年人家庭人口5万余人。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我市养老服务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日益加重。养老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较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对需长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务人员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拥有庞大的数量的社会岗位群体。②老年护理专业的地方需求。乐山市人口有300多万,而65岁及以上人口40多万,占12.2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对乐山市各种产业的建设以及健康和谐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对的制约作用。老年护理人员成为紧缺型人才,特别是老年护理教育明显滞后,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几乎是一项空白;对于地方需求而言,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开展。养老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较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对需长期照料的老人,要求管理和服务人员具备相当的医疗、护理知识。根据我院2013年、2014年专业调研统计,乐山、眉山两市护理人才缺乏,特别是老年护理人员及高级护理技术人才缺乏。乐山、眉山两地市护士缺编数6930左右(按“十二五”全省医疗机构床位、人员配置规划)。调查、统计显示:乐山、眉山两地市需要一批高层次的技能型护理人才(见表1)。③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形成。目前,我们已经拟定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护理行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方法,会本专业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国内外护理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能在国内或国外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
1.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线并进,基本护理、专科护理、综合护理能力三能合一”的大专业、小方向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①增设了高职老年护理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了老年心理健康、老年营养与食疗、老年护理(含老年用药)、老年康复、老年口腔护理、老年照护等6门课程,共计200学时,加上原专业课程模块中老年护理学和老年精神护理共264学时和老年方向课程见习、临床老年护理集中实习等。②修订确立了综合医院和养老机构两段式(医院8个月、养老机构1个月)毕业顶岗实习;与峨眉山市养老院、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确保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学生的顺利实习。③增加人文课程,提高人文素养。采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意见,增加了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礼仪与护患沟通等人文课程,2个模块共计64学时;从而形成了突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四、专业团队建设
老年护理师资水平直接影响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师资水平提高离不开团队建设,专业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组建了老年护理专业教学团队,配备有专业主任,鼓励专业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学校能否满足学生择业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生源以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通过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将护理教育理念、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理念和课程理论与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转变观念、锻炼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的目的,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我们通过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建设,培养出医院用得上、能从事老年护理的专科护士;同时,也加快了我院老年护理专科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并为本地区老年协会在职人员、养老院管理人员、养老院护工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基地。
参考文献:
[1]李法琦,司良毅.老年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2]翟德华.当前我国民营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短缺的经济学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1).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养护机构;护理员;职业认同;供需失衡
1基本情况
1.1护理员的特点
护理员通常又称为“护理人员”或“护工”,是指养护机构聘请的专门为失能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心理疏导、安宁服务等非医疗的员工。他们与医疗机构的护士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等同于护士,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护士大多来源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且科班出身,接受过专业的护理理论和相关医学教育与培训,有比较深厚的护理学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而护理员则不然。首先,从来源来看,大多数护理员受聘于养老机构(包括乡镇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高端养老中心)、护理院(站)(指为长期卧床、晚期姑息治疗、患有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指导、临终关怀等服务的新型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型养护机构、康复医院(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和减轻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机体最佳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医疗机构)、残疾人托养中心、社区养护中心、社会福利院等专业型养护机构,这些机构与医疗机构有本质区别,其主要职责是提供各种护理服务而非疾病救治。其次,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护理员队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甚至文盲半文盲占比较大。《调研报告》显示,护理员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毕业(37.79%)和小学毕业(26.16%)为主[3];而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护理相关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4]。此外,护理员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年龄普遍偏大、女性偏多,大多数护理员为“4050”人员[2],45岁以下的年轻护理员数量相对较少[3]。
1.2护理员的市场供应情况
从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四大类养护机构(乡镇养老院/敬老院、专业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医院结合型养护医院)来看,护理员的市场供应情况不容乐观。《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有2.9万个;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全国另有护理院(站)800余个、康复医院800余个[5],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举办的照护机构(如社会福利院等)。这些机构目前共有护理员大约30万人。由此可推断,平均每个养护机构的护理员不足10人。此外,还有不少流动护理员,约有10万~15万人,不属于任何机构,依靠散发各种小广告承接业务,或自发组成一个团队,依靠团体力量接单,共同分取收益。但流动护理员大多驻守在医院,因此当前养护机构的护理员大约为35万人。受职业素养限制,他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以简单的生活照料为主,对失能半失能人员所需的专业护理及心理疏导等服务则较难提供。
1.3护理员的市场需求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与2017年末相比,增加了859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加上疾病、失智、先天残疾、意外伤害等原因而导致的失能,全国失能半失能人员早已突破4000万人,而护理员仅30万人左右,供需严重失衡。
2护理员供需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饶市作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15个试点地区之一,2017年正式开展相关工作,2年内先后引入或筹建了10多家中高端养护机构,加上原有相关机构,全市辖区范围内现有专业养护机构30余家。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其中11家民办中高端养护机构和4家乡镇养老院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17份,回收684份,具体调查问题围绕护理员的工作强度、福利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与晋升空间等。同时,以上述同样的问题开展网络调查,通过问卷星向特定人群(主要为养护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部分失能人员及其家属等)开展调查,回收问卷647份。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护理员数量不足、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护理员职业吸引力不强,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护理员工作压力大
首先,护理员工作强度大。一是护理服务对象多。一般而言,养护机构失护比以4∶1较为适宜,也就是一个护理员服务4个失能半失能人员;如果均为重度失能人员,失护比还应更小,如3∶1、2∶1甚至1∶1。然而上饶市调研表明,一个护理员往往需要同时服务6~10个失能半失能人员,甚至更多,其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二是护理工作难度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理员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能做到全时段、全身心的投入,同时还要求其拥有充沛的体力和较强的适应性。护理员不仅要做端茶倒水的慢工细活,有时还需要做搬运托举之类的繁重活。三是护理工作时间长。《调研报告》显示,大多数护理员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需要随叫随到、通宵护理[3];现场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每周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几乎是护理员的工作常态。其次,护理员精神压力重。护理员每天面对的是形形的失能半失能或失智人员,这些人或心理不健康,或智力有缺陷,或精神有问题,性格通常会比较孤僻,甚至偏激,平时很难与人正常沟通,让护理员倍感身心疲惫。调查表明,36.7%的护理员在工作中曾遭遇过护理纠纷,61.3%的护理员认为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精神压力。
2.2护理员薪酬福利待遇差
护理员所从事的是又脏又累又繁琐的工作,但收入水平并不高。调查表明,中西部地区64.7%的护理员月工资在3000~5000元,沿海发达地区以4000~6000元居多,上饶市大致为3500~4500元,大多数护理员感觉收入与付出不相匹配。另外,护理员福利待遇普遍偏差,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除公办养护机构外,89.3%的民办养护机构只为护理员购买了商业性质的意外保险或雇主责任险,仅21.8%的机构购买了部分或全部社保性质的医疗(含大病)、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除此之外,护理员其他福利待遇(如交通补贴、用餐补贴、住房补贴等)通常也很难保障。
2.3护理员社会地位低
护理服务隶属于家政服务范畴,护理员大多是年龄偏大的农民工或下岗工人,文化素质偏低且缺少一技之长,选择从事护理服务工作多半是无奈之举。因此普遍认为护理员社会地位低,职业尊重感不强。调查表明,高达74.7%的人把照顾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等同于“伺候人”,认为伺候人的工作是低级的,没有发展前途;自我认同方面,只有33.25%的护理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25.74%的护理员认为能够获得尊重。
2.4护理员职业发展难
判断一种职业好不好,不仅要看职业待遇好不好、环境优不优、地位高不高等,同时更要看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由于绝大多数护理员与养护机构签订的是临时聘用合同,这种来去自便的职业身份必然给养护机构带来各种顾虑和困惑。调查表明,87.3%的养护机构认为护理员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职业群体,因此不大可能将管理工作交给护理员。《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养老机构没有明确的护理员职位晋升体系。近20%的机构晋升路径不顺畅;大多数护理员认为自身工作没有上升空间(51.82%)或上升空间不明显(37.21%);71.3%的护理员认为升任主管就是最大的发展空间。
3讨论与建议
为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护理服务队伍中来,破解护理员供需矛盾,就必须进一步优化护理员的基本生存条件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真正将护理服务打造成一个为社会所认可和受尊重的职业,推动我国护理服务事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3.1适度减轻护理员工作压力
一方面,要适度减轻护理员的工作强度,规定每个护理员的护理服务对象不得超过5人,即失护比为5∶1;如果护理对象中有重度失能人员,还应该进一步减小失护比。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护理员8小时工作制,且每周至少轮休2天;如果某些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加班,则必须严格执行加班工资,且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与此同时,为减轻护理员的心理压力,养护机构还应该配备心理咨询师,及时疏导失能人员的焦虑情绪和护理员的心理压力,为机构护理服务工作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3.2大力提高护理员薪酬福利待遇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员工资标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护理员的工作强度制定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及消费水平相适应,且适度超过地方平均收入的护理员工资标准,并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建议每月工资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地方平均工资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1.4~1.6倍,加班工资另计。第二,构建护理员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各级养护机构要从强化社会责任感出发,及时与护理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为护理员足额缴纳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必要时还应购买一定的商业保险和职业年金等;与此同时,对不按要求缴纳社保的养护机构,加大处罚力度,以此切实保障护理员的合法权益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3努力提升护理员社会地位
护理服务是老龄化、失能化背景下不可或缺的一份崇高职业,护理员从事的工作对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这样的工作,全社会应给予更多的认可、关心、理解和尊重。为树立护理员的良好社会形象,相关主管部门应通过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播途径,加大对护理员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大众给予护理员必要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全社会关心、尊重护理服务工作的良好风气。
医院发展调研报告范文6
“医患矛盾”是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的一个话题。日前,生命时报和搜狐健康联合推出《医患矛盾产生原因的调查》,深入了解了医患间的误会是如何形成的。而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面对纷繁复杂的医患矛盾,该怎样缓解呢?
医患关系矛盾何在
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
说到“看病难、看病贵”,每个患者都有许多话要说,“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也在群众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转行的逐年增多。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
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无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现行的医学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一部分从医人员素质低下、自身修养欠缺;诊疗流程设置不科学造成“三长一短”现象。
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治疗不精心,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
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技巧不熟练。
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国,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45%的城镇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社会处在转型期,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公众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的认知不足,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理解不够,对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超出了目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
部分媒体推波助澜。部分媒体片面地把医患关系定位为简单的消费关系,片面地指责医院,加重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
医患关系如何改善
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尖锐,它会削弱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在消除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化解矛盾,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全社会参与,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能够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两者从根本上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医方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呼吁全社会在要求医务人员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尊重科学,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执业环境。在改善医患关系中,加强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推行“医患沟通制”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施医患沟通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推进行业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病人的需要,是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极好的方法之一。
实施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生是主体
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要作用,必然要求医生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首先要求医生“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不要随意打断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病人主诉时,尽管有许多不切主题的语言,医生不能不耐烦,要善于引导病人回答问题,描述症状,使病人感觉你在听他诉说,是在关心他(她),同时用恰到好处的言语温暖他(她),使他(她)感觉你亲切、可信。可以说“耐心”、“倾听”和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步。
医患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医务人员必须 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解释说明的义务,即“告知”义务,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同样,患方也应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完成诊疗过程,尽到自己的义务,以达到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与良好的氛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拉近双方的距离。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保证医患双方履行自己的上述义务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保证如实地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
加强医患沟通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要求医方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患者,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既要重视生物、遗传、创伤等致病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而医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往往会得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对诊疗的主动配合,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相关链接
钟南山:医患之间要少一些“质疑与对抗”
时至今日,我还是常常想起抗击非典时医患共患难、医患共奋战的一幕幕。可是,3年前医患共度时艰所建立起来的信任,随着“医改不成功”的讨论,以及哈尔滨和深圳的“天价医疗”事件逐步消解,医疗卫生界与患者、与媒体的关系空前紧张,已成为时下最不和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