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培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1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此次培训得到了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公司各位领导先后到场对学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集团公司梁董事长在20**年7月16日上午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亲自介绍了集团公司的概况、企业精神文化、服务理念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使新员工领略到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新招聘的大学生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并且提出了很多的希望和要求。
二、精心部署,效果突出。
这次岗前培训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新招聘的37名员工被统一安排住宿在**酒店,我处工作人员精心管理,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劳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大家更精准地接受知识信息。合理的课程安排:其间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处刘文处长、战略研发处段德虎处长、企业管理处许书谱副处长、科贝律师事务所两位律师、山西大学容和平教授以及我处的同志们分别给新员工讲解了财务管理模式、人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法、合同法等与企业相关法律知识、山西省经济现状、公司规章制度等内容,同时还安排到潞安矿务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和服务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成绩显著,合理实施。
此次培训的老师都是各处室的处长以及科贝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以及山西大学教授,水平比较高,能够将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的用通俗语言表述出来,让学员容易理解,而且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均给出很好的解答,让他们有很多的收获。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2
IIEI的系列认证包括国际商务专员、国际商务物流师、国际商务营销师、国际商务单证师、国际商务财务风险专家认证、国际商务权威专家认证、国际商务管理专家认证等7类。
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群体,它所推行的课程体系以及职业标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国家外专局将其引进国内,这为那些有志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行外销员和商务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但是这两项资格仅提供了单向的视角,即如何“走出去”。倘若能从逆向的视角,从了解国外的贸易政策和做法入手,我国外贸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完备。因此,我认为,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的课程体系及资格认证体系与我国现有的相关体系不仅并行不悖,而且相辅相成…”IIEI资格认证体系的引入是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要求。符合行业标准的从业人员,其技能和经验对于提高业务效率等都有重要作用,不同部门都需求能掌握规范业务技能来处理对外贸易事务的从业人员。由于传统教育体系下培育出来的人员缺乏在国际贸易行业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和有针对性的知识及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IIEI这一唯一具有标准化、规范化教育和认证资格的机构提供的培训,就凸现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TCSAFEA)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直属事业单位,通过聘请中外专家联合讲学,国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为政府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培训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重点培训高层次、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尤其近年来,先后成功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成熟的知识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化认证考试和培训工作。引进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PMP)资格认证已经在中国培养出上万名持证者。引进不久的美国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IPMA)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潮流,最大限度的减小贸易摩擦,回避贸易风险,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建立了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一全球外贸用语。
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被世界广泛承认,是目前国际贸易领域最具权威、最为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已经有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接近100个国家使用该体系,包括微软、宝洁及摩托罗拉等全球知名的上百万企业,引入该体系培训员工,极大的提高了进出口业务的效率。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统一全球外贸用语,使各国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并有着不同理论背景的专业人员“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同行。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被世界广泛承认,已经有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接近100个国家使用该体系。
信息社会对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外贸领域也不例外。作为课题研究或是业务交往,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IIEI拥有20000多个人会员和遍布世界的团体会员以及包括政府部门、院校、研究机构、企业及知名专家等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学习IIEI并通过认证,就有机会获得个人会员资格,从而登上IIEI设置的全球国际贸易信息平台。
我单位取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进出口专员国际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简称IIEI)的,准备近期开展推广工作,IIEI体系的引进背景,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于2005年底与国际进出口协会签订引进协议,成为国际进出口职业资格认证(IIEI)体系在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地区的唯一机构.中国加入"WTO"以来,经历了五年的贸易保护期,这期间中国政府调整了外贸政策,开放了外贸审批权,使多年来外贸的国际垄断地位彻底改变.
这些都与国际贸易人才储备没有完成,缺少国际通用型外贸专门人才密切相关.官方统计,我国仅在"十一五"期间,就缺少外贸专门人才30万人.一些外贸科研部门更是预测中国缺少外贸人才180万人.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着眼于为中国培养急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人才;为我国更多外贸企业减少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损失;为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规避风险而引入了IIEI体系.
于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环境、流程了解不够,且缺少具有良好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的专业人才,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今天宣布将推广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体系(IIEI)。
IIEI国际贸易认证体系以国际标准和全球公认的知识体系为基础,
集合了行业专家和全球的合作伙伴,是现今国际贸易领域最权威,最通用的职业认证体系。该体系由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开发、制定。目前,全球接近100个国家,上百万个企业依照IIEI来更新员工知识结构,提高外贸工作效率。
**年,我国入世的5年外贸保护期即将结束,包括金融、保险、制造等产业将完全对外开放,但国内却缺乏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标准体系。快速推广IIEI认证体系有利于为我国外贸领域提高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做好人才储备。此外,正在不断涌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大多数承认并了解IIEI认证体系,推广这一体系也有助于我国本土人才与国际职业规范接轨。
本单位开展此项培训的推广方案:
一、2009年×月××日下午在××大厦举办IIEI深圳推介会,邀请专家和领导具体介绍IIEI认证体系。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以便于更好的推广IIEI培训的推广方案
二、于2009年×月、×月分别举办IIEI-CE认证培训班。培训班分为:
1、全日制班:国家IIEI-CE统一考试前一个月内,每日8课时,连续五天。
2、业余制班:滚动开班,每周六、日全天上课,每日8课时,连续三周。
3、企业内部培训班:可根据企业内部需要随时开班。
三、2009年×月××日、×月×日、×月×日、(2009年加试时间×月×日)××月××日参加IIEI-CE认知统一考试。使得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IIEI是什么。
IIEI体系在中国推广的意义:(一)提供了进入世界知名企业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等工作的机会.
通过IIEI知识体系的认证,也就同时得到全球外贸领域的认可.(二)提高国内外贸领域的岗位竞争能力.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3
在以学徒制为导向的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企业培训师作为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成员国重视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其中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欧盟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关注点。欧盟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各成员国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旨在对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的内涵及专业发展策略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一、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的内涵
由于各国之间职业教育机构设置各有差异,各成员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界定不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培训师可按职能和工作环境加以区分[1]。从其职能和工作岗位角度可分为四个不同类别:普通学科教师、职业理论学科教师、学校实训室实践学科或模拟学习环境教师、学徒导师或实践培训指导教师。从工作环境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学校本位环境中的教学人员和工作本位环境中的企业培训师。教师通常在职业教育机构工作,而培训师则受聘于企业。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而培训师通常是企业员工,除了要完成他们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学生在学徒期间的实习指导工作。
近年来,提高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能力已成为欧盟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2010年,欧盟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通过的《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布鲁日公报》就呼吁成员国通过制定灵活的培训和投资政策,加大职教从业人员的初始培训和在职培训力度,也呼吁成员国各级政府、地区部门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创造机会,以提高教师和培训师的工作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培训师的总体教学技能和能力[2]。2012年,在《重新思考教育: 投资技能以促进更好的社会经济成果》中,欧盟委员会强调,在初始和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建立企业培训师能力框架;通过确保教师和培训师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和教学技巧和能力,了解市场及工作流程,能够参与专业网络工作以及确保企业支持教师和培训师的在职专业发展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3]。在上述政策的基础上,2016年,欧洲职业培训?l展中心(CEDEFOP)专门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报告,报告指出,负责任和胜任力强的企业培训师对于确保职业教育机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及提高工作场所培训质量是非常关键的[4]。他们在加强教育与工作间的联系、开发新课程、提供高质量的学徒制和各种形式的工作本位培训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为此,要为职业教育的企业培训师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支持,使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技能都能达到最高标准。
企业培训师如今需要从单纯传递职业知识和技能转向提供指导和咨询,指导和支持工人在工作实践中学习,促进企业文化传播[5]。培训师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对复杂的、具有挑战性任务的能力,职业培训师本人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并在公司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的资格和能力需求及标准
(一)培训师能力标准
尽管欧盟各国对于培训师所具备的能力标准各有差异,但对于基本能力标准是有共识的。至少以下四类能力被认为是重要的:与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技术领域相关的能力;服务于企业战略和通过培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相关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以及和培训相关的能力;帮助学徒支持学习过程的横向能力[6]。每组能力在不同环境中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有其侧重面,但多元文化意识或教学技能可以被公认为是更为重要的。
(二)培训师能力发展的三大支柱
定义能力标准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对企业培训师有效支持的第一步。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教育机构教师和培训师的继续专业发展。在欧盟,职业教育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继续专业发展主要基于三大支柱:课程培训,评估,先前学习认可和从事培训行业的资格认证。
培训主要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继续培训两种形式。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的政策报告中对于职业教育机构教学和培训人员的职能及其应承担的任务作出明确指导,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初始培训,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机构教师和培训师的继续专业发展,以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这方面,各成员国对自己本国教师继续专业发展的持续时间、结果及程度作出清晰界定。
目前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在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还是在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关于企业培训师资格及能力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在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以工作本位环境为主线的国家,如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对培训师资格有明确规定。培训师通常是合格的从业人员或技术工人,要在该领域里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教育培训证明;而以学校本位环境为主的国家,如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马耳他、波兰、葡萄牙,对企业培训师的资格要求是按照教师的同等要求对待的[7]。
在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情况较为复杂,各国对培训师的资格要求没有统一标准。一些成员国如奥地利、爱沙尼亚、捷克共和国、法国、波兰对企业培训师没有明确要求。还有一些成员国,如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只是在机构层面上设置了要求。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一些国家,如奥地利、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罗马尼亚规范了关于培训师的能力标准,明确了从事培训师行业的非强制性资格,包括对前期学习的验证和认可[8]。
认证是保障和提高培训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案。认证可以在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获得,也可以根据评估验证获得。一些国家,如奥地利、法国、希腊、爱尔兰、罗马尼亚的认证过程[9]是将培训项目能力标准作为基础课程进行的。除此之外,大多数国家建立了验证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0],对在工作和专业实践中获得的能力进行验证,也是资格认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三、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策略
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有校本培训、高校培训以及企业培训等形式;有短期、中期、长期等形式;有获取资格证书的培训形式,也有研讨班形式。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培训途径,具体归纳如下:
(一)培训师专业发展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终身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
1. 初始职业培训阶段
一些成员国,如芬兰、爱沙尼亚、马耳他、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将企业培训师培训的投资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计划之中。在职前培训阶段加大力度宣传、介绍或扩大学徒培训,为刚入职的年轻人提供基于实习实践的学习培训机会,并不断完善其培训质量。
在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支持职场导师培训计划,将其作为政府培训策略的一部分,极大促进了基于实习实践的学习进程。对于培训师的培训项目是所有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政府工作指南建议参与了大量工作实践指导的企业培训师应该参与在职培训项目。培训的内容按国家级标准制定。各培训机构所选择的内容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所有提供者都按国家级水准进行操作,确保培训质量和标准的一致性。
在瑞典,为了推进学徒制的进展,自2009年以来,工作本位学习计划和增强企业培训师能力计划已提到议事日程上。越来越多的公共资金投入到各项支持实习伙伴关系的业务领域,国家开展多项活动,将各项计划落实到位,通过网络,与各地的培训提供者建立联系,对企业培训师进行培训,促进企业和职业教育提供者之间的合作。通过引入职业教育联络员,来支持学校或老师与企业培训师积极沟通,并提供支持材料。
在爱沙尼亚,政府在2013年出台额外预算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更好地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挂钩。计划选拔至少1000名企业培训师参加培训,至少10%的企业培训师将接受在职培训。
从整体上看,欧盟各国企业培训师的职前培训有如下特征:由教育培训部门发起;通常有既定的能力标准规范或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可以确保培训项目广泛的覆盖率;培训质量和可比性可以通过供应商确保;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社会合作伙伴的参与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更好合作。
2. 在职职业培训阶段
为保障成人继续教育的质量,各成员国在国家层面上规范培训师能力标准,研发资格证书或认证机制体系,支持企业培训师在职培训。
罗马尼亚基于统一制定的职教教师能力标准,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师制定了全国标准化培训计划。截至2010年,全国所有的认证培训工作都由培训师承担,而这些培训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能力标准,获得认证的培训师方可上岗。同时该能力标准也被认作为培训师提供培训课程的蓝本以及用于验证和证明在非正规和非正式情况下获得能力的标准。
在法国,成人职业培训协会代表劳动部制定了成人教育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实施细则,这是唯一具有国家认可的专业证书。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培训课程获得,也可以通过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之后进行验证来获得;许多申请者都通过后者获得了认证。成人教育培训师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是在遍布法国各地的成人职业培训协会所属的12个培训中心进行的,包括一个26周的课程和7周的企业实训[11]。
国家当局、成人教育者职业协会、在职培训机构、高等教育和继续职业教育提供者共同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应该注意的是,此类行动计划倾向于面对更广泛的群体,包括提供继续职业教育的企业内部的培训师以及成人职教教师。培训师资格证书(成人培训师、成人教育培训师、继续教育和培训部门的培训师等)被视为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体系中的一部分[12]。将培训师资格证书纳入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体系有利于开发职业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体系并使之规范化,提高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企业聘用培训师可将培训师资格证书作为审核条件之一。
(二)培训师专业发展是行业企业的重要举措
行业组织针对某一特定部门或行业开发培训师能力标准或资格认证标准,确保培训质量,提高企业关于证书可用性的思想意识。行业委员会向接纳学徒的企业提供支持,有时“授权”培训企业,为培训师提供培训。培训可以基于培训师能力标准进行,能力标准是由行业委员会与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或教学领域的专家以及职业教育提供者合作制定成形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培训侧重于开发教育及教学能力,通常是短期和非正式的。
在德国,区域行业委员会提供培训项目,由德国行业协会按照国家规定基于成果导向型课程开发。培训师可自由选学课程,培训形式可以是脱产或?I余的,持续时间从6个月到30个月不等。
在荷兰,专业技术中心授权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实习场所,该中心开发自己的认证系统,应用一套行业公认的质量标准,如培训师上岗细则就是其中标准之一。该标准具有非正式性和自律性。所有资格认证体系都有相同的性能,即在学生、学校、企业、专业技术中心、行业组织和政府之间具有强大的交流功能。专业技术中心为认证企业或那些正在寻求认证的企业培训师提供培训和教学材料。
在奥地利,企业培训师的培训质量是通过企业和职业教育提供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来保障的,由各自的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研究所提供支持。在比利时,28个部门中大约有一半的部门为培训师组织短期或长期培训。一些小部门联合组织培训[13]。
培训内容是基于行业部门需求或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包括更新技术知识和技能及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开发和实施完全由行业部门组织或与培训提供者合作进行,培训之后会组织考试和认证。这些项目的证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认或具有非正式价值,但被雇主或行业部门认可。雇主通常重视培训师认证证书。在一些国家如奥地利、德国、斯洛伐克,行业组织创建企业培训师数据库。被列在数据库的人员被客户认为是有保障的高质量培训师[14]。
(三)培训师专业发展是欧盟相关培训项目的重要内容
来自于欧盟社会基金和终身学习项目,特别是来自于达?芬奇计划的欧盟基金,作为试点项目在支持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项目通常从修订企业培训师能力标准和资格证书入手,由项目开发人员精心设计和实施培训师培训项目,在此基础上,成功的试点项目方案可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机构、特定领域,例如社会合作伙伴、专业协会以及初始和继续职业教育领域的个人机构、企业或非政府组织。
在意大利,欧洲社会基金项目和联合团队基金支持的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其目标是注重能力培训,以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全球化;促进对正式、不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和验证过程的标准化,并将培训项目与当地需求挂钩[15]。
在德国,作为列奥纳多?达?芬奇计划的后续合作项目,政府出台了初始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教育教育者认证标准和职业教育者国家级资格认证标准。目前,由地区行业委员会负责促进资格认证进展情况并提供培训项目,帮助申请人为考试做准备[16]。
在芬兰,培训师的能力标准策划和培训项目是在欧洲社会基金的资助下开发的。目前,在芬兰《教育和研究发展计划(2011-2016)》中,用以确保在职培训师有足够培训机会的措施包括:建立一个永久的基金模式、可自由选择的培训方式和全国范围内开发的培训内容。
试点项目,特别是那些与终身学习相关的项目,都是基于?W洲几个国家合作进行的,这可以引进国际经验,与同行学习。
四、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一)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培训细则。欧盟各成员国为培训师提供培训项目的公共机构大致包括:教师培训机构、在职培训机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公共机构或公共职业教育机构、市级机构、职业协会、企业及其他提供者等。
在不同的框架和计划下,各国所提供的培训持续时间各异。培训师资格要求或能力标准的设定有助于确保上述机构所提供的项目和学习成果的连贯性。但培训项目的时长没有统一标准,可以从10小时到30个月不等,受制约的因素包括:认证条件、培训师的任务和责任、培训形式、培训之前的经历和资格认证、培训内容等。各个机构从培训项目的目标出发,应充分考虑具体培训计划的持续时间,要有合理的估算,才能做到有效提高培训师教学能力及横向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平均40个小时可被视为最佳时长。获取资格证书的培训项目往往是基于学分的,这样的项目可以持续200小时至2年。
2. 培训内容。对培训师的调查表明,培训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提高了各项技能,但他们大部分时间花在提高技术技能、扩展知识主体和社交技能上。然而,迄今为止最认同的项目培训目标是开发企业培训师的教学能力和横向能力,因为企业培训师通常是技术水平高度熟练并且有较高的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但他们缺乏教学、社会和管理能力[17]。另外,企业培训师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往往被视为一成不变的。然而,这些培训师从生产一线转到培训行列,他们的技术知识如何得以维持并不断更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3. 培训参与度。培训机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到让企业培训师积极参与培训,同时要保证企业为培训师提供足够的时间计划和实施培训项目。调查显示,大多数培训师能够参与在职专业发展(87%),其中60%的人能主动积极参与培训。那些未能参与培训的人员有可能是不了解培训项目或对具体培训项目不知情。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得不到雇主的支持,员工很可能失去接受培训的动力。这些障碍需要通过诸多行动得以解决以便更好地推动培训师专业发展计划。
(二)欧盟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改革方向
1. 立足于提高企业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培训师的工作能力及帮助其获取资格证书,使他们履行提高公司员工技能的责任,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生产力。继续专业发展应该涵盖所有领域的能力:技术技能、社交技能、沟通技能、教学能力和横向能力。
企业培训师应该对国家资格框架,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及欧洲项目提供的合作机会有充分的认识,推动培训师能力标准的发展与国家资格证书框架的发展相结合。企业培训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成为常规职业活动的一部分。培训师身兼终身学习的重任,要鼓励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2. 保障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培训项目应该由政府保障,对培训师的能力标准或资格要求实行法律层面上的约束,可通过公共教育提供者或通过各种教育供应商进行认证。其中制定合理的能力标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培训师明确学习需求和所需的能力级别,从而更好地策划和推动培训师的专业发展。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4
关键词:培训 有效性 中小企业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内容,已被视为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联系纽带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培训效果却并不理想。“每年培训花不少钱,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成效”、“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流于形式”的抱怨是常听见的,培训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也感觉很尴尬。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提升员工个人和企业的绩效。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就成了中小企业迫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培训有效性的界定
有效培训是指在进行培训时,将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使员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的管理活动。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标准衡量:员工素质(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1.员工培训随意性强。中小企业通常是一些成长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在企业培训上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一个宏观的、长远的培训规划,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因此也很难将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特长、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根据企业需求安排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年度计划制定随意,执行更随意。为了培训而培训,遇到棘手的问题才想起培训,不按需求调查结果安排培训计划,或有培训计划不执行,这些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此外,中小企业的培训内容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调查表明,约有2/3的企业对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意性很大。在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偏好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是人云亦云,跟着流行走。
2.员工培训层次较低。中小企业的培训方式以内部组织、使用内部培训师为主,内部培训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素质和培训能力参差不齐。中小企业实施的主要培训项目是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忽视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包括思维、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实施的培训层次总体较低。中小企业培训层次低还表现在企业的培训管理上,在企业内负责培训的人员对于培训管理还停留在经验上,专业度不够。
3.培训体系不健全。一份权威机构对中国中小企业培训的调查报告显示,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仅有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过深入探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基本流于形式。培训被当作为一项形式主义工作,培训负责人对培训缺乏深刻、系统的认识,仅把自己当作领导的传话筒而已,忽视了对培训过程的监控和对结果的反馈,很少考虑企业自身需要,更多的是走走形式,所以参训的员工往往也把培训当成了“鸡肋”,培训无果而终也就不难理解了。
4.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员工参加培训迟到早退、牢骚满腹甚至抵触培训的情况在中小企业的培训中时有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培训计划安排不当或组织不到位。培训模式简单,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又很难进行持续系统性的培训课程,无法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所以即使进行了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培训多为企业行为,往往是有组织无考核,且并非与大多数员工意愿一致,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多事倍功半。此外,培训错位、学未致用、缺乏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参与和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5.培训效果度量缺失。培训前,大张旗鼓,宣传动员,而进入实施后,却无人问津,直到结束时才进行简单的考试,是中小企业培训的主要特点。中小企业培训经常用参加培训的人数来衡量培训的结果,却很少研究培训的真实效果。有资料显示,培训成果转化实践效果方面,大多数企业培训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有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在培训评估方面,有6%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几乎所有企业均没有进行三、四级评估,也就是说,企业甚至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影响中小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原因
1.对员工培训存在认识的误区。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领域存在一种较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期望员工接受短期培训后,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长期员工培训计划缺乏应有热情。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搞不搞培训无关紧要,并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认为培训是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现在企业的员工跳槽现象很严重,企业担心投入大量资金培训员工,当他们成长起来就另谋高就,培训员工不如引进和招聘人才。于是企业就易产生“培训回避症”,致使人力资本投资出现困难,投资严重不足。
2.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目标不明确。员工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是培训与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决定了后续工作的有效性。但大多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是从员工的需求分析出发的,根本没有分清员工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影响员工绩效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因此企业对哪些地方需要培训,如何去培训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如果未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有力的分析,它将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法,培训也必将是盲目的和随意的。
3.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计划的设计是在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的,应该与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培训的生命力。有些中小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没有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调研,而是根据企业现有岗位编制进行。而企业员工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需求各异,加之工作任务较紧,培训不可能兼顾所有员工,这就造成一部分高素质员工因工作繁忙失去培训的机会。
4.培训效果缺乏考核评估。员工的培训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是否真正有所收获,则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只重视培训的过程,员工培训过后就算完成了整个培训管理过程。有关培训负责部门没有对培训的质量进行全面掌握和控制,对不合格的培训,也没有及时找到失误的地方进行纠正,严重影响培训质量。而且对于参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接受与更新能力,综合素质与潜在发展能力等,也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不能清楚掌握员工的培训效果,不利于企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实施。而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
5.培训激励不足。培训结果没有与晋升、绩效、薪酬等管理制度联系起来,使得员工缺乏学习动力,不愿主动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素质。还有些员工在培训获得技能提升后,以此为资本,就选择跳槽到待遇更优的企业中去。从而造成企业培训风险的加大。此外,对内部培训师的激励将有助于调动培训师的积极性和和提升培训质量的提升。
四、提高中小企业培训有效性的建议
1.更新培训观念,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中小企业要想茁壮成长,取得竞争优势,从企业高层领导就应该树立重视培训的思想和理念,树立长期的投资收益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很多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赚钱,还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和提升。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培训能够满足人的更高层次需要。员工培训不仅是一项成本,也是一项能带来长期收益的投资。
2.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合理设定培训目标。培训需求分析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实施培训的前提。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企业在培训活动展开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不能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办事,或者盲目跟风,或者仅凭自己或本部门员工的推断,或者只注重岗位需求分析,而忽略了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和企业发展经营战略。中小企业应根据培训需求,对全体员工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培训,不同层级的员工应该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同时,企业也应根据不同的岗位设计培训目标的具体量化指标。
3.制定合理、翔实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具体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师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培训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必须找出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根据紧迫程度、培训难易程度,培训成本高低,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和岗位,设计各有特色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对于接受培训的人员,首先要考虑一项培训计划所能容纳的人员数量;其次,要根据工作性质或工种、专业、水平层次、工作时间安排等因素进行分类;最后,尽量选择那些通过培训能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的人员参加培训。培训对象是培训活动的主要成本因素,必须认真选择。
4.健全培训评估体系,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培训结束之后,对培训的效果及时评估或检查,找出受训员工究竟有哪些收获与提高。以找到培训的不足,归纳出经验与教训,并发现新的培训需求。此外,还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评估,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一是对受训员工进行评估;二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反馈;三是及时进行培训转化。通过对受训员工的行为习性变化和工作业绩变化来审视培训过程,并判断培训目标的达成度,是否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从而判定培训的有效性。
5.完善配套培训激励,确保培训收益。调动受训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培训的投入产出比,营造良好的企业培训环境。如将培训成绩作为晋升、调资、用人、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建立内部培训师培养体系,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固化培训成果,确保获得较高的培训收益。
参考文献:
[1]张榕芬.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12:197-199
[2]何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0,23:93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5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作者简介:张朋松(1978―),河北保定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袁伦渠 (1940―),山东济宁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
2011年2月,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学者乐观地估计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5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方法预测,2017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2014年8月25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中国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2014年9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与之相反,2014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3%,第四季度GDP的增长率估计与第三季度相同,从增长率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2014年9月1日人民网刊出题为《政府补贴上市公司资金连年暴增》的文章,文章指出:“世界500强”公司在2013年共有50家公司出现亏损,中国大陆有16家公司在其中,亏损总额高达人民币377亿元,这16家公司全部是国企。[1]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虽然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和人均生产率还远远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工作,很多企业已经成立了培训中心,部分企业把培训岗位改为学习与发展岗位,这些都足以表明企业对人才开发的重视。
总之,企业培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繁荣昌盛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而培训讲师成为这一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培训讲师问题的提出
本文把企业培训讲师界定为:能够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讲解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或员工面临的问题,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企业培训讲师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三类:来自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学院派老师、曾经在企业就职的职业讲师以及依然在组织中但时常可以出来授课的兼职讲师。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培训讲师的管理还不是非常规范,远没有达到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02年5月,企业培训师标准试点版公布,并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开展了首期认证培训,2004年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出。2003年9月,相关部门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2004年4月出版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学习指导》。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颁布了《企业培训师职业标准》,对企业培训师的职业定位、职业责任、职业能力等作了进一步明确。
企业培训讲师作为培训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培训讲师授课效果无法准确的评估和量化。目前,国内企业实施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主要是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此模型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在培训评估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柯氏培训评估模型分为四级: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业绩层。国内企业对于培训的一、二级评估做得相对较好,有很多成熟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对于三级、四级评估,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应用。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不太重视,只有48.3%的企业会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31.8% 的企业没有进行跟踪评价,19.4%的企业正在准备进行跟踪评价。由于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是检验培训目标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重要根据,因此亟须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和工具,以减少企业培训费用和师资课酬[2]。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培训效果评估不重视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与工具不足以支持其进行评估,二是企业本身也不是非常重视评估工作。
在企业培训预算中,培训师资的费用占到总培训费用的40%~60%,虽然企业花了大笔的培训费用聘请讲师授课,但是效果也不一定如预期的那样理想,因此认识与克服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本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培训讲师的理论研究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首先提出的,他通过分析二手车市场来说明信息不对称理论。用过的车之所以比新车售价低是因为它们的质量存在着不对称信息,旧车的卖方对车的了解要比未来的买方多得多。买方可以雇用一个技工来检查车,但是出售者对车更加了解,而且出售车这件事本身暗示着该车可能是一只“柠檬”――为什么要出售一辆可靠的车呢?结果,一辆旧车的未来买方总是对它的质量有疑虑,这是很有道理的。
旧车市场说明了不对称信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在一个市场完全发挥功能的理想世界里,消费者能够在低质量车和高质量车之间进行选择。有些人会选择低质量车,因为它们价格相对较低,而另一些人愿意为高质量车支付较多的钱。遗憾的是,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以前,很难准确判断一辆旧车的质量,因此旧车的价格下跌,高质量车被逐出市场。
信息不对称按照时间不同分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和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不对称信息是指发生在签约之前的信息,事后不对称信息指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后的信息。对于企业培训来讲,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事前不对称信息,由于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实施之前无法准确了解培训讲师的真实经历、培训风格、培训内容、职业素养等,导致每次组织培训时,培训组织者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培训讲师信息,尤其是关于培训效果和培训经历方面的信息非常关键,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交易成本。由于培训讲师存在事前不对称信息,企业培训就存在风险点,这也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也很多,主要集中于培训收益、工资率等方面。例如徐刘芬等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培训的研究发现,因为工人拥有企业培训水平的不完全信息,所以培训期间的工资不能取决于培训水平,培训工资倾向于较高,企业不可能得到培训的全部收益,导致企业对员工培训预算不足。[2]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对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很感兴趣,但他们研究的领域和重点主要是培训的收益如何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分配,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员工跳槽及工资率的影响等,针对信息不对称对培训讲师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进行研究。
三、企业培训讲师的实证研究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中国企业培训讲师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采用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方式包括三种:一是调查人员向以培训讲师或助理为主的QQ群发放调查问卷;二是通过专业的师资推荐网站,如淘师网(tshi.com.cn)等进行网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三是以邮件的方式发给之前合作过的讲师或讲师助理,请其按照相关要求填写之后回传。线下方式以面对面的访谈为主,共访谈了19位培训讲师。经过为期1个月的信息收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326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达到了53 %。从有效率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培训市场非常混乱,师资信息不是很完善。
(一)描述性统计
总体来看,在培训讲师的性别上,男性讲师占了绝大多数,约为91%,女性讲师大约为9%,男性讲师数量明显高于女性讲师。有助理的讲师占81%,没有助理的讲师占19%,可以看出大多数讲师还是要借助助理进行包装推广。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下和硕士/MBA各占到了40%,博士及以上占20%,说明目前中国培训市场的讲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这有利于知识传播。
从企业培训讲师授课时间长短来看,从事职业培训10~20年的讲师最多,职业培训5~10年的讲师排在第二位,有27%的老师刚刚转行为职业讲师。
企业培训讲师的平均年龄41.75岁,年龄人数最多的是36―40岁的讲师,排在第二位的是年龄在41―45岁的讲师,这两个年龄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讲师快速学习和授课。
从讲师研究领域来看,本次调查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参与本次调查的讲师中以人力资源领域最多,讲授行政管理类课程的讲师排在第二位,安全风险、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讲师比较少一些。
从企业培训讲师分布行业来看,本次调查的讲师分布的行业比较均衡,几乎涉及目前所有的行业,其中以金融行业最多,达到了26个讲师,电力行业、通信行业、地产行业等也比较多。还有一部分讲师,没有专注于某一个行业,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本文按照课酬多少把讲师分为三类:课酬高的师资为税后20000元/天及以上,课酬中等师资为税后10000~20000元/天,课酬较低的老师为税后10000元/天及以下。从统计结果来看,课酬较低的老师,即课酬在6000~10000元之间的老师最多,一共有113位。
以上是本次调查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并结合行业经验判断,中国企业培训讲师数量达到了3~5万人,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达到了10万以上。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字,所以没有办法一一核实。由于本次调查的时间较短,范围比较小,所以本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只能反映企业培训讲师行业部分真实情况。
(二)理论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培训讲师的影响。首先提出两个假设,一是企业培训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没有一家培训机构能够垄断或影响培训行业的发展或制定相关规则;二是培训市场中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讲师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培训组织者在实施培训之前,很难完全收集到外聘讲师的全部有效和真实信息。
假定在培训市场中有两类师资,讲课效果比较好的师资和效果一般的师资,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根据柯氏一级评估得分可以很容易判断哪一位师资讲课效果好,哪一位师资讲得差,也可以根据对讲师背景和口碑调查进行分析。培训讲师的课酬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因为不好请。一是高端师资的上课时间不好安排,二是高端师资的课酬很高,三是高端师资本身也不太愿意出来讲。
假设培训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会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达到供需平衡。
1.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培训市场上存在很多报价在20000元/天的讲师,这些师资的具体情况客户并不知道,包括培训效果、师资背景和职业素养等,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聘请师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客户方的培训管理者存在“师资高配”的倾向。客户方无论是培训管理者还是培训组织者,都喜欢请知名度高的讲师。“大腕”对他们企业本身及培训中心是宣传的资本,但是从培训效果、性价比和培训对象的接受程度来看,并不一定合适。
3.规避培训风险。按照客户的培训对象、人数、课程内容及培训目标,只需要请课酬在7000元/天的讲师,但培训管理者为了减少风险,提高培训效果,往往请一些高价位的师资。这样一方面提高培训效果,增加保险系数,同时如果这个讲师讲得不好,培训管理者也可以有理由跟主管领导进行汇报。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企业培训市场中高端师资取代了或部分取代了课酬相对较低师资的市场需求,把他们逐出了培训市场。这正好跟阿克洛夫分析的旧车市场的结果相反,低质量车把高质量车逐出市场。[3]
四、促进企业培训讲师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培训讲师的影响分析发现,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高端讲师驱逐中低端讲师现象,另一方面,培训组织者也存在“师资高配”倾向。解决由于讲师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培训造成的影响,可以由政府出面颁布跟企业培训和培训讲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下发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推行下去的培训师认证体系,强制企业培训讲师进行认证。同时每年对培训讲师进行培训和年检,以保证培训师资的质量。国家层面做得相对较好的是法国,《1971年7月16日法》构筑了当今法国企业培训的基本框架,该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历经数次修订均被保留下来,最后一次修订完成于2009年,至今依然是法国管理企业培训的法律依据。
(二)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国内还没有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对企业培训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国家应该鼓励社会团队及民间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治力量,对培训行业及培训讲师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STD)的成功经验,美国培训认证协会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它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培养了一批认证师资,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
(三)建立师资信息平台
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师资信息平台,针对讲师在培训质量、培训风格、职业素养、培训领域、培训课件、培训视频、讲师博客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平台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平台的安全性,因为这个平台会把所有老师的私人信息放在数据库中,供客户和机构进行搜索和评价,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其次是人机交互界面要让用户操作简单、便捷、傻瓜化。最后在平台或数据库中一定要加入客户评价师资的功能,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他们合作过的老师进行评价,评价分正评价和负评价,通过这些互动和评价可以为讲师建立信用平台,让培训组织者清楚掌握讲师情况。
企业培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员培训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培训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员工个人来看,企业培训可以提高自我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的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转变员工的观念;从企业来看,企业培训可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并且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在培训方式上,传统的企业内、外部培训仍然是员工参与培训的主要方式。企业内培训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在公司内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且业绩较为突出的员工做培训师,这种方式由于培训时间较为灵活,且针对性较强,培训成本低,因而较受欢迎;另一种是指企业聘请外部讲师到企业内为员工进行培训,由于其专业性较强,而且时间由双方协定,较自由,因此是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企业外部培训一般由专门的培训机构主办,聘请专业讲师授课,在员工看来,这种培训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的一部分,因而参与热情也较高。
2.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大多数员工不愿意占用平时休息时间,58.80%的员工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日的白天进行,25.60%希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只有15.60%希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
3.在培训的内容上,员工最希望企业提供管理知识及能力方面的培训,以使自己在培训后能获得更大的晋升空间;其次是高层次的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理论培训。此外,商务技能和其它基本技能培训也是企业培训的内容之一。
4.在对培训师的选择方面,调查显示,68.90%的企业首选实战派知名企业的高管来为员工培训;有51.06%的企业选择职业培训师为员工培训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4.04%和27.66%;只有12.77%的企业企业首选学院派知名学者、教授为员工培训,国有企事业单位偏爱高级顾问、知名学者。
5.在培训评估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做过评估工作,另有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评估的重要性,但所做的评估一般只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层面。
一、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培训认识不够,造成培训投资不足。
国内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培训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企业把培训作为一种成本,而不是看作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二是在培训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三是企业内部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没有严格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和目标,使培训限于一种短期行为。
(二)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执行力弱。
企业规章制度与约束员工行为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计划去做,执行力度很弱。
(三)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缺乏,造成资源浪费。
培训需求分析可以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层次进行。组织分析主要对环境,企业战略方向,技术方面,财务状况和人力资源方面,以确定培训的重点;任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岗位责任的研究,发现从事某种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该工作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技能和能力,以确定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人员分析主要是将士不同员工素质分析工作效果,工作能力与期望值或应实现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
(四)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缺乏持续性。
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一项对我国企业人力经理的调查报告显示,人力经理有60%的精力用在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有30%的精力用来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仅有10%的精力用在为公司战略提供人力支持上。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普遍不高。在培训时通常表现出无固定教材、无固定人员、无固定考核方式的“三无”特点。
二、解决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培训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管理者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统一价值观,以期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培训最终是为管理服务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
(二)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
1.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应根据企业的现状及经营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应根据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起个性化发展的平台;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如企业文化、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营销、专业技术培训等。
2.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在培训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另外,培训课程的设计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题方向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三)加强培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企业培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企业不同员工和企业不同岗位需求而言,一般来说企业员工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高层决策者,二是普通员工。他们的工作任务、职责、文化、能力、个性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员工培训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针对不同文化水平来制定不同培训计划、设计不同培训课程,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的功能。
(四)成立专职的培训部门或者实行企业培训外包。
企业应设立专职的培训部门,由专职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并确保培训内容、时间、人员、经费的落实。企业培训外包就是把企业培训业务全部交给本企业外的培训机构,这样最大限度的简化了企业内的管理环节,节约了企业直接的管理费用,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
(五)建立培训评估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员工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评估是一次培训工作的结束也是另一次培训的开始。中小企业在对培训进行评估后,还要根据评估的结果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培训的效果与员工的薪酬、福利、晋升挂钓,充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尽快运用学习到的新技能与新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