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1
[关键词]一般均衡;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55-02
18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之后,在市场的指导下全球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物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吹捧一直就是主流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萨缪尔森在他编写的那本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上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理解亚当•斯密的论点(指“看不见的手”原理―引者)的准确含义。”尤其是在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第一次提出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自此,一般均衡状态成为经济学领域里理想的模式,在静态均衡状态时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安排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是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并建立以此为标准的规范经济学分析方法,在此方法下有效地评价现实社会各类经济现象的效率问题。并且在判断一种经济制度安排时,着重考虑的是它是否内生的趋向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在理论上能够证明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经济运行有一般均衡的趋势,那么就接受这种制度安排。
1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怀疑观点
15世纪前后,欧洲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思想界普遍产生了重商主义观点。由于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论证财富的产生只能在流通领域,在这样的观点下自然而然是支持政府干涉经济的运行,在国际上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而在国内支持出口品的过大投资及生产。近代经济科学是在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这种经济视角的改变,所带来的观点同以往的重商主义是完全相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它坚信市场经济完美的运行机制的逻辑终点便是政府的自由放任,无为而治。
然而就在同时期,有学者对这种制度是否能解决社会的长远发展问题提出了质疑,马尔萨斯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关注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并消极地看待发展前景。首先他从人性的两个公理出发,得出了人口数量几何增长的结论。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投入到土地上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会越来越低,进而导致粮食产量边际增量会越来越低,最终粮食的产量会到达最大值进而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所得到的结果绝非一般均衡状态那样令人向往和期待。贫穷和失业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未来不见得会比现在好,也许会比现在更加糟糕。
继马尔萨斯之后,对私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质疑声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是马克思。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盾对私有产权制度市场经济运行的后果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他甚至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还要多。但是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却是毫无顾忌的给予否定,认为这是一种“剥削”的制度。传统上认为马克思批评剥削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针对于当时童工的泛滥,劳工工资的低微,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但这不是主要的出发点,如果马克思真对此过多的关注的话,那么批评这一现象的最好做法是站立在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上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对剥削的批评;二是站立在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若以此作为批评剥削行为的主要原因,那么它就不可能协调劳动分工存在的机制与它的合理性方面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资本存在的现实性与它在理论上发挥效用的非正义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历史上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路径是没有错的;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不协调性,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性质最终会导致生产的中断,社会的动乱,经济系统的崩溃。他认为这种制度安排是内生性的不稳定,经济危机每隔10年爆发一次就是最好的例证,进而否认一般均衡理想模型的标准性意义。在这点上不同,是马克思同以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发生分歧最主要的地方。
2 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倾向
按照西方经济学者的说法,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下,以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的形成,进而解决资源的配置和报酬问题。他们建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各类生产要素均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报酬,消费者也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从此以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就以这种先入为主的理想模式作为评价标准和分析的终点来认识现实的经济问题,以此来判断各类市场和政府及制度失灵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对策。钱颖一教授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钱教授在这里所谓的视角是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实际上是经济假设前提。行为假设的初始给定是很重要的,在保持某一理论体系逻辑不变的前提下,仅仅由于行为假设的改变,该理论便可能面目全非。分析工具也就是逻辑演绎的具体形式,它可以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钱教授认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这三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参照系,钱教授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在于“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未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因为没有参照系而缺乏主线和深度。若前提所假设环境条件是符合经济效益所要求的,也就是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的,那么经济分析的结果是找出均衡解来,而均衡解所流露出来的含义很明显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是没有利润的,社会中是没有失业的。
同样,田国强教授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在这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中,最有启示意义的是均衡结果的选择和评估比较。什么样的均衡结果是我们所想要的取决于经济环境的界定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价值判断。田国强教授认为对均衡结果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评估标准有两个,一是帕累托最优或改进,因为它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对一个经济制度给出了资源是否被浪费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另一个是激励相容,它评价的是自利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冲突程度,个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为社会工作。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不管使用的是数学模型还是各种图像模型都有一种寻求稳定均衡的倾向。这些均衡形式在假定条件的协助下成功的避免了外部环境改变的影响,并且在理论分析上它代表的是资源合理状态。然而,人们在理解参照系的均衡状态时却忽视了一个很有启示的结论,那就是在这种均衡中各经济生产单位是没有利润的,社会上是没有失业的。失业与利润之间是否有着相互之间互为变量的关系?
3 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与一般均衡模式
如同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厂商的经济行为时所给定假设那样,也就是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能从追求利润的动机中得到解释。尽管有的时候,这一假设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认为现实中人问题的存在会使得这一动机发生变异,但是没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前提条件或者抽象说出更好的环境描述,因此接受这一假设有着合理的原因。没有一个企业或者行业能够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长期存在,利润的存在是企业长期性存在的基础。
我觉得很有必要说明为什么企业需要利润来支撑它的存在,企业的存在可以描述成为是一种产品的生产持续存在。从社会的角度看,这需要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存在着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存在;另一个是这种产品能够在不大量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生产出来。很明显,利润主要是来支持后一个原因的。厂商理论在分析其原因时,通过不同的市场结构之间的比较,发现垄断因素是利润存在的原因。尽管产品之间的替代能减少垄断因素,但现在企业都普遍意识到,应该通过品牌而非产品来加强其垄断的因素。可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垄断因素不再存在,利润和失业也不再存在。这样的均衡暗示着我们什么呢?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达到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无法到达完美状态时的和谐。那么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一步一步的朝着和谐发展还是仅仅在维持稳定的发展,不确定因素是否能在根本上清除。
在农耕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中,经济行为的动机不管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都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非对利润的追求,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动机行为下失业现象是不存在的。尽管历史学家在阐述社会发展的原因时,将人口压力转变为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威胁文明从来不是人口过多,使得文明崩溃和消亡的,也不是内在的原因,而是外部的压力。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潜在GDP增长率的水平下,社会上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GDP增量中扣除折旧的那部分与自然失业率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4]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5]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2
一、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吉尔平在《全球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便对他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解释,他称其既不是自由主义者,也不是者,更不会是民族主义者,吉尔平明确的表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其所发表的学术观点全部都是以国家发展为中心的,包括《全球政治经济学》中对国际经济的阐释。在《全球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既有经济学、政治学的观点,又包括历史学、国家关系、国际经济等理论,可谓集大成者,不仅是后世,就连同行对吉尔平此书的评价也是极高的,誉其为“里程碑式的研究”。
在《全球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吉尔平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观点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是既强调国际社会的无序性,也承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无序意味着不存在高一级的政治权威,各个国家均可以在被迫使的情况下走向合作,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发生了危险便可以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但这种无序性并不意味着国际政治的特点便会因此确立,相反当各个国家在同一利益的驱使下走向合作的时候,各种国家机构便会创建起来。
二是既??调国家利益始终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承认精神道义和价值观念不可或缺。现实主义一直视国家利益为国家追求的目标,将国家利益视为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活动的主要依据和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但并不否认道德和价值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其只是反对以道德追求来约束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发展。
三是既强调国家安全永远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也强调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吉尔平认为,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国家的安全问题都应当是摆在第一位的,且军事安全和政治独立也理应摆在国家目标和利益序列的首位。
二、吉尔平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基本解读
吉尔平是在2001年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全球经济新秩序进行解读的,那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的多种力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吉尔平结合各种变化,运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对全球经济新秩序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三点:
首先,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仍是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不管是对于国内事务来说,还是针对国际事务而言,民族国家都是最为主要的行为体,而关于影响民族国家地位的力量,吉尔平也在此书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对于二者的关系,吉尔平的立场一直较为坚定,其虽然承认跨国公司的重要性,但却并不认为跨国公司具有脱离民族国家成为独立行为体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与本国经济的联系过于密切,其稍有差异便会使得各国的制度结构、经济政策、社会关注重点发生偏移;(2)经济区域主义与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虽然经济区域主义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实力,但“经济区域主义特别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加强标志着一场脱离以国家为中心的世界运动以及后国家时期国际秩序开始”的这一说法,吉尔平却并不同意,其并不支持以经济区域主义代替国际体系,经济区域主义只能是扩大本国追求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次,全球经济具有高度一体化和明显脆弱化的特点。吉尔平认为,自从冷战发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现象便越来越严重,其不仅带动了国家经济事务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这股全球化的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系相连,许多国家都相继了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经济也越来越明朗,国际竞争一日强过一日,以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不完全竞争也逐渐登上国际舞台,世界经济的参与者日益增多,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更是大幅度提升,但这种力量却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使得全球经济明显脆弱化,主要原因有四点:(1)冷战结束后,美国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合作随之结束,政治纽带被削弱,国家经济越发脆弱;(2)不稳定因素重新出现,比如贸易保护、经济区域、反贸易自由化等;(3)缺少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管理规则;(4)全球经济趋向高度一体化,资金流动扩大,衍生品增多,金融危机反复出现。
最后,全球经济管理必须重视与强大领导、经济大国的合作。吉尔平在此书中对新自由制度主义、新中世纪主义、跨政府主义进行了评价,吉尔平认为虽然此三种主义对全球经济管理皆有所帮助,但这三种主义却并不适应国家管理需求。吉尔平觉得当一个国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其想要获取一定的支配地位是绝不可能的,这既不符合国家发展,也不符合人们希望。对于广大民众而言,一个国家想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仅要重视自身利益,更要重视世界利益,只有如此,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更加稳定,更加人道。因此,在吉尔平看来,重视与强大领导、经济大国的合作,方能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秩序。
三、对吉尔平“国家中心”现实主义全球经济新秩序观点的评价
吉尔平在本书中对“国家中心”现实主义全球经济新秩序观点的分析虽然较为全面和严谨,但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具体总结为如下三点:
其一,作者的理论与观点。在《全球政治经济学》中,作者将最新的经济理论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法相结合对全球经济新秩序进行了评价,以“国家中心”现实主义为视角对新经济理论进行了肯定,并表示霸权稳定、国际机制、新古典理论等均可以继续使用,这不仅体现了作者与时俱进的务实态度,而且还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作风。
其二,作者既忽视了全球性问题,又忽视了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在作者的观点中,“国家中心”、“霸权稳定”、“自由秩序”的位置同等重要,其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但书中却对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只字未提,吉尔平始终认为以国家为中心才是建立稳定的全球经济秩序的基础。其实,吉尔平的想法并没有错,经济强国对于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国际经济组织已经形成了一股重大的力量,如若忽视,将会与美国传统产生一定的矛盾。作者在书中过于强调国家权力的增加,而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却很少提及,经济不平等、政治不平衡、贫穷、环境恶化等问题虽然有所提及,但作者却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反全球化”的热潮并未散去,作者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只是将这一切都归过于国家政策的不健全。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3
随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人的研究有了创新,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把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点。
1.人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这也是“经济人”最基本的特点,认为是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发展,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实际上,人对利益的追求远比传统经济学认为的要复杂的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双重动机,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分析更加全面。
2.人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了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无限的理论。针对人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进行过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有限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明确提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想要无限理性的,但是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有一定的限制,人只能在有限的理性中追求最满意的经济目标,而不是最大的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现象实际中并不存在。西蒙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有限理性是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导致人理性的有限性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人认识能力的有限、环境的有限、信息的有限等等。
3.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由于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在信息堵塞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就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是指狡诈的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总是愿意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人往往会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段,甚至是狡黠的手段来达到实现自己利益的目的。人之所以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由于人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不宜估计。机会主义倾向研究是对“经济人”研究的补充。
二、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主要应用于人性化管理中,通过对人的正确认识、实际、人性特点等研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性提出了四种假设。
1.“经济人”理论
泰勒基于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研究,提出了管理学中“经济人”的观点。在当时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管理方法落后的背景下,泰勒“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泰勒并不赞同传统“经济人”观点,只是把传统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拟定管理方法,“经济人”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以悲观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主张对人的严格管理。
2.“社会人”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代表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管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人”假设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需要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加入。“社会人”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人具有追求物质的需求,还有追求尊重的社会心理需求。管理者只有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理论有利于对人本性的正确认识,促使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以人为中心。
3.“自我实现人”理论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起源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理论,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相对应。“社会人”理论提出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也有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人”理论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都想通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发展实现独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该理论认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加促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4.“复杂人”理论
埃德加•薛恩在研究“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情,处理方法与管理手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人的管理手段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应该因人而异。“复杂人”理论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总结,认识到了人性实现的多元化,促进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研究的比较
(一)研究内容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虽然“经济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内涵也不断扩大,但它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人”理论的修正是为了对人的实际行动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理论具有统一性特点。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增强了“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性,解释力也更强,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对制度问题的分析、修正对人性的假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管理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它要从人的实际问题出发,重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并根据人的差异性来确定管理方式,因此管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
(二)研究范式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是为让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经济人”理论的研究越简单越好,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概括了所有对人性的研究,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脱离了现实。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对人进行研究,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解释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涉及到人的就有两个因素。因此,要想研究交易费用就要研究人,具有一定的被迫性,但也是为了纠正传统经济学的弊端。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具有主动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来就包括对人的研究,管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管理学理论中的线索之一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来创新和发展对人性的研究。
(三)与现实的贴近程度存在差异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4
关键词:假定个人社会经济人道德人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关于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如果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与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准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意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点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如果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与“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意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研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研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与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经济学中的“人”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问题
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仿帕雷托的句式说:“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2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晰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研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经济学。纵观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作用,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点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有所侧重,比如新制度经济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与偏好时却又肯定社会制度会予之影响。可以算是兼顾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人脱离不了个体本位的藩篱。
论文经济人、道德人、阶级人及其他来自免费
我们这里无意讨论哲学问题,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确蕴涵了太多的哲学思考。在这里不准备仔细讨论它们的关系(我想已经有足够多的大脑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我们并不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却一样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为我们以煎鸡蛋为目的从而以鸡蛋为起点。同样的道理,经济研究的目的决定了其起点。不同的起点也决定了不同理论的局限性。如果我们把经济学对象定义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观主体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那么一个准确合理的人的假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研究的方向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在过多的拘泥与谁决定谁也是不明智的。
这样得出结论也许有逃避问题之嫌,那么我们再提出一种区分的方法——把变量较多,较难认识的作为假设前提进行抽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偏好与目的更难于把握也更难于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另一个偏偏不喜欢)?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不好把握。我们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只能经验抽象的,那么社会就相对简单得多了。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言:“口味这个东西是不能讨论的。”于是应该以谁为起点也就显而易见的。
最后指出的,我们不否认某些领域从社会出发会更恰当,一种骑墙的表述方式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这样研究者到底爱从条件还是主体来研究就自便了。这实在是个不受指责的好办法。
三、人的假定: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多很多?
人类的经济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心理学也是这样。但是,从科学观点来看,真正的问题是在这些工具中,即在‘经济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政治学模式’或‘心理学模式’等工具中间,找出最有效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工具,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抓住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
——亨利•勒帕日(1977)
如果我们的经济学确实需要一个“人”的假设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假定,什么样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样是亨利•勒帕日(1977)给了我们一个标准:“一种科学工具的价值是不能以其假设的现实程度来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些假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好的假设不一定是最接近复杂现实的假设,而是那种尽可能简单明了,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解释和预见能力的假设。”这是一种纯粹的效率原则。但是,经济学的确不应该含盖太多的价值判断。作为一门科学,主观上的价值判断会极大的影响其解释和预见能力,经济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就会如我们所愿。事实上,即使我们能在一时之间欺骗自己欺骗世界,但结果不是关起来的门窗终于漏了风就是屋里的东西最终发了臭。总之,笔者坚持经济学纯粹的科学性,因此这样的经济学也只需要一种假设:最简单最有效的那种。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5
[关键字] 行为经济学 局限 发展
一、传统经济学的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四个重要的假设,即:信息对称、偏好一致、完全自利和完全理性。但市场中发生的经济现象却几乎完全违背了这四个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要完全达到这四个假设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1.信息对称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信息对称”,即在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都可以无偿的获得市场中的全部信息,在交易的过程中对信息的了解是全面透明的。但事实上,信息是一种无形的但能给经济人带来效用或价值的资源,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有价的,信息的获取也是需要成本的,人们不可能在信息世界中完全收集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略了信息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根本无法用原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经济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
2.偏好一致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偏好,这种偏好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改变,同时,经济人能理性地使其偏好效用最大化。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的面向,人们在认知判断上可能会随时因收入状况、社会潮流、以众现象、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还有许多的发现都使人们更加怀疑选择是否能够反映稳定、明确的偏好。而偏好一致性假设也违背了自然界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这一假设本身就有自己的局限性。
3.完全自利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自利的,这一自利的行为还会导致个人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但人们发现,纯粹的自利无法解释慈善事业、自愿捐献、干旱时的自愿节水、储蓄能源以解决能源危机,以及牺牲金钱从而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报复等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不仅仅只是“自利”,也有情感、观念导引和“社会目标”引致的成分。社会中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制约关系也使得我们完全自利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及优势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阿克洛夫、斯宾塞、卡尼曼,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象的良好解释已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1.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
行为经济学的诞生有其学术背景。第一,20世纪中期,大量的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文献面世。其中,“期望效用理论”和“贴现效用模型”作为“不确定条件”和“跨期选择”条件下计算效用值的精确分析工具已经被众多的主流经济学家接受。第二,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心理学家所谓的“大脑是一个刺激-反馈器”的理论已经被“大脑是信息处理器”的理论取代。认知心理学家对与“大脑信息处理器”相关的很多问题(比如,“问题解决”、“决策过程”等)的了解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相关性很大。此后,有关方面的比较研究也日益增多。这样,真正的行为经济学产生的条件日益成熟。行为经济学理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的假设和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新认识和新的挑战。
2.行为经济学的特点及优势
(1)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并不是没有道德的科学。行为经济学使我们必须承认,人也是有性灵的、活泼的一面,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致的成分。
(2)行为经济学的优势
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它从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通过建立精密的数学模型、严格的推理论证来解释、研究经济行为的框架,引入了描述经济学的成分,对传统经济学是一种修正,也是一种补充。因此,行为经济学已确立的原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拓展。
三、行为经济学发展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涉足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形成了多个分支,其发展较为活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幸福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和他的研究成果――幸福学。
就当今社会而言,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言,人们感觉到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据统计,目前80%左右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常常是在用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这不得不使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模式,究竟以什么为最大化目标。对此而言,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幸福学。
其实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幸福,归根到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拥有更多的金钱或财富。即使是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这也应该是效用本身定义的初衷。奚教授指出,人们到底觉得幸不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包括比较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各种客观的评价等等。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幸福。如何增加社会的幸福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关系,是每个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神经经济学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在经济行为中产生非理性决策,与人脑的神经生理结构相关。神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放弃了主流经济学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过分简单的模型,在切实了解人脑精神活动的真实方式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20世纪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类具有稳定而持续的偏好,人们据此作出各种理性的行为决策。在这一框架下,所有明显不合逻辑的非理,也被解释为某种理性决策过程的结果。但神经经济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对长期行为进行决策时,他们的决策行为的确符合经济学教科书假定的“理性决策”过程。而面对短期决策,比如是否立刻进行消费活动时,非理性冲动因素在人脑决策中的作用与猩猩毫无二致。磁共振扫描发现,参与长期决策的主要是大脑额叶前区部分,理性思维主要是在人脑的这一部分进行。而在短期决策时,大脑边缘皮层的作用则会超过额叶前区,这时产生的决策更倾向于立即满足需要的原始状态。在谈判的情境下,谈判者大脑中并非只有额叶前区皮层处于活跃状态,大脑皮层深处产生情绪反应的区域同时也被激活。当人们感到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大脑中名为“前脑岛”的部分即被激活,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其强度会超过额叶前区皮层产生的理性思维。既然这种初级大脑活动如此强大,由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经济行为总是会走样。
3.实验经济学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而且,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
但同时,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行为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延续和发展,是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它所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经济学是一样的,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但它在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的观点,使得经济学更加贴近于生活与现实,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逐步完善,它势必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保民:《信息经济学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行为经济学主要观点范文6
今天,现代经济理论的精致、量化和高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面对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和杂志,你不妨掩卷思之,仿佛感觉到数学符号、数学推理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即使在引进和应用国外主流经济学比较晚的中国,许多学者也常常把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作为一种时尚或者卖点。例如,杨民(2005)通过对中国最权威的两本经济类杂志《中国社会科学》(仅统计经济学类论文)和《经济研究》1994-2004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发现10年问以数学方法为主的经济学论文篇数在两本杂志中的比例分别从4%、11%上升到60%、80%。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起因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风险性和紧迫性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因为得益于、事实上也的确需要一个强大工具的支撑和推动,这就是似乎“无所不能”的数学方法。实践证明,数学也是目前唯一可能的最佳选择。阅尽众书,似乎再也没有哪门科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能像数学一样深刻而广泛;能像数学一样吸引如此众多的头脑参与思考和讨论,而结论则五花八门:既有热烈的褒扬和肯定,又有针锋相对的争论、怀疑甚至否定。本文就将存在于经济学中与数学应用有关的这种误解、矛盾,称为经济学中的“数学困惑”。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围绕着“数学困惑”的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和讨论进行列举和评述。
其实,关于数学对经济学所做贡献的赞美之词,时常都会与一些最为耀眼的名字在一起。倡导公理化分析的Denrei强调,数学的使用导致了对经济问题的公理化分析,从此“使一种理论的假设完全明确”“由于坚持数学严格性,公理化可以引导经济学家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其研究的问题,并运用更加适合的数学工具”。数学家出身的国际优化学权威Kantorovich认为,以最优化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普适性和灵活性,(2)简单性,(3)高效可计算性,(4)可通过指标定性分析,(5)方法能够与问题一致。Merton认为,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兼顾了实用和美学双重意义;在未来,数学模型必将在全球金融系统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Allais表示,数学能为因为复杂性而不能直接解决的经济问题提供严谨解。华人学者钱颖一的观点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中经济学都离不开数学。田国强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参照体系与研究平台的构建以及分析工具都需要数学。汪丁丁也充分肯定了数学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甚至一向很少使用数学的Hayek也承认,“数学技术存在一个大优点,即使我们不知道如何确定拟研究经济问题具体形式的数值,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学中的代数方程来描述该问题的一般性质”。马克思对数学的概括知名而又精辟: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到达完善的地步。
与上述肯定和褒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数学并不适合经济研究,更不能作为主要的经济研究工具。Leontief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说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的理论结论”。Blaug干脆认为,现代经济学变成了一场智力游戏,而不是为了思考经济世界。经济学家已经转变成数学家,他们的分析看似严谨,但实际与现实毫不相关。Drechsler不无激愤地说,数学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在社会科学,尤其在经济学中,使用数量化形式的数学方法是不现实的。Lawson指出,数学演绎方法的合理性只有在原子化个体组成的封闭系统中才能得到保证,但实际的社会生产是复杂的,内部是相互联系的,而且社会结构是开放的、动态的,因此数学演绎方法无法描述社会经济活动。
一些学者在肯定数学对经济研究作用的同时,也认为应用数学要适度和谨慎。Friedman的态度是.能用语言描述的问题,就不用数学表示,如果要使用数学,要尽量把数学放在文章的附录中。即使肯定数学作用的Merton也承认,无论怎样精致的数学模型最终也只是现实世界的近似描述,而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在应用模型时需要小心谨慎。Allais指出,在经济学中,“数学本身不是目的。数学是并且应当只能是一个手段”。针对经济学数学化的趋势,胡伟清认为,经济学是否“滥用”数学,不应以“量”来衡量,而应该比较用了数学是不是比不用数学更好。曾国安的观点是,经济学数学化的趋势是由经济学方法“一元化”问题导致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秉持多元化的基本原则。尹世杰认为,经济学应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
笔者认为,难以破解“数学困惑”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下面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着困惑所致,即:
困惑1 以数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工具的现代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数学化的现代经济学真的是偏离于实际的“智力游戏”或者“与现实毫不相关”吗?
困惑2 在经济学研究中为什么要使用数学?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吗?还有其他方法能替代数学吗?
困惑3 为何基于数学工具的经济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例如预测)时常并不准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精确性体现在何处?
困惑4 在经济研究中,由数学驱动下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吗?二者到底有何关系?
困惑5 在经济研究中,统计方法属于数学方法吗?
另外,还有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数学困惑”,等等。我们认为,上述“困惑”是导致经济学中其他“数学困惑”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破解上述问题,对完全认识和解决经济学中的所有“数学困惑”至关重要。
二、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结合的原因
我们认为,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本节将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对上述观点展开阐析:第一,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及其表现方式是什么?第二,数学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第三,现代经济学与数学是如何结合的?
1.现代经济学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学是揭示人与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寻求或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最优化目标。针对上述观点,我们可将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将上述观点中的“人”假定为“理性人”,同时假设市场有效,其他叙述不变;第二层次是去掉“理性人”和市场有效的假定。目前,尽管现代经济学也涉及到第二层次的问题,但基本上仍处于第一层次。由于行为人理性和市场有效性假设实际上规定了理性人与理性人之间博弈关系,所以基于这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现代经济学无须过多地去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去掉这两个假设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是第二层次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新兴的行为经济学将侧重于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行为经济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第二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研究框架,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与行为经济学相比,现代经济学还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但却是行为经济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处于第二层次的行为经济
学也是现代经济学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无论在经济研究还是在经济理论应用中,我们都需要明白两件最基础的事情:一是人类要在与经济世界的博弈过程中取胜并实现自己的最优化目标,首先必须正确认清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真实面目,即客观性;二是如何揭示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关键是第二点,如何去实现。其实对“如何去实现”的解答,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或者说,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就在于揭示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
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行为人完全理性和市场有效性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关于这两个假设脱离实际之处的例证、声讨和批判,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家的声音,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质疑或否定实质上也多源于此。我们不否认这两个假设有不合现实的一面,但却更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以这两个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最接近于绎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真实面目,即客观性。
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与自然界有所不同:经济世界的客观性不能像自然界一样,通常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在实验室通过反复实验进行观测、验证,并具有可操作性、相同条件下在实验室可重复实验和检验等特点,能形成统一的评价或检验标准,也容易为除专家以外的普通人所认可。而经济世界的客观性是人们在对长期生产、生活和历史经验进行反复不断的体会、总结的基础上逐渐认识的,从而与自然界的事实和规律相比,更多地渗透了人类的主观认识和思维,并具有无形、不能在实验室重复实验和检验、难以形成大家广泛认可的统一评价和检验标准等特点。这似乎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经济结论常常处于争论的漩涡之中而不能自拔。
正由于经济结论过多地渗透了人类的主观认识和思维,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和检验标准,既无法将这种“认识和思维”从经济结论中分离出来,也不能评判这种“主观认识和思维”在经济结论中的“含量和影响”为多少,所以,为认清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就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或者至少能将人的“主观认识和思维”限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以确定其在经济结论中的“含量和影响”。现代经济学赖以建立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行为人的完全理性和市场的有效性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尽管这两个假设极端理想化,却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的“主观认识和思维”对经济结论渗透的司能性;而且两个基本假设含义明确,对经济结论渗透的模式和程度固定统一,因此,既可以估计或测定出“含量和影响”,又可以消除人的“主观认识和思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例如,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经济理论奠基石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和Black-Sholes期权定价理论就是以上述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只有在上述假设下,CAPM公式和Black-Sholes期权定价公式才有可能借助于更加客观的复制与无套利思想建立起来,并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两个著名公式为金融资产或期权定价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基准价值或理论价值。尽管现实中的金融资产或期权价格因为融入了各方交易人的主观因素而常常偏离于资产或期权的内在基准价值,但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价格基本上会围绕着基准价值上下波动。由此可见,建立在完全理性和市场有效性之上的现代经济学结论最接近于经济事实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或者说,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就是揭示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真实面目,即客观性,以期人类在与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之间的博弈中实现最优化目标。
2.现代经济学本质的表现方式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看,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自然,事物的客观性,即事物的真实面目也主要是通过观测事物的质与量两方面的规定性来反映。由于事物的质在某一时点上通常表现为一定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各构成要素在空间中排列组合的数量及其空间形式,所以,要了解事物的客观性,就需要考察事物各构成要素以及与事物有关的其他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同样,关于事物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则需要探究事物的量变与质变及其交替、转化的过程,从而需要考察事物各构成要素以及与事物有关的其他各要素之间的数量与空间形态的变化。概括起来,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主要通过考察事物各构成要素以及与事物有关的其他各要素之间的数量与空间形态及其变化来描绘。当然,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即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也主要通过与经济世界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变化来表现。而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正是数学的任务。
3.数学的本质和工具作用
首先,数学本质上是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个层面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实际上,人们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之初,就是通过对数的认识和思考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数学。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概念,认为“数是万物的原理”,数学本质上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认识世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客观世界本质上可以通过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认识,于是,近代数学大师笛卡尔得出了“数学是科学之母”的结论。
其次,数学是揭示事物及其变化规律客观性的有效工具。前文已经明确指出,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主要通过与事物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表现,而数学又是用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专门工具,因此,数学无疑是揭示事物客观性的有效工具。
4.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结合的必然性
既然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就是揭示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而数学又是揭示事物客观性的有效工具,这当然就决定了现代经济学选择数学作为研究工具的必然性,这从数学对经济学的作用中可窥见一斑:
首先,数学是贯彻理性精神最彻底的科学,当然也应该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的必然选择。哲学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理性精神,而数学则是理性精神的彻底贯彻者。作为人类文化中最深刻的精华部分,哲学与数学之间的交互影响,既推动着哲学为人类文明提供的理性精神更加成熟、完美,也促使数学对理性精神的贯彻更加彻底。而基于理性假设的现代经济学把数学作为研究工具,自然是这个过程中的最大赢家之一。
其次,客观、简洁、通用而又逻辑严密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可以预防和消除经济学研究中先人为主的错误和偏见,使得经济概念、命题、假设条件等的描述简单明确,从而确保了经济学中推理的可靠性、结论的连续继承性、完善性以及讨论的效率。关于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效率,Debreu有一段精彩的阐述:“实践者可以运用效率极高的数学语言。这使他们能够运用非常经济的方式去沟通和思考。同时,经济学家们和数学家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第三,利用有关数据、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学(如数学模型)有助于解决经济研究中不能在实验室重复实验、没有被普遍认可的评价与检验标准等诸多现实问题。
第四,具有强大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功能的数学,更是经济研究三个必经过程(即发现和形成假
说、推证与检验假说、得出结论)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第五,今天的事实和实践更加表明,现代经济学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也离不开数学的工具作用。诸如阿罗、德布鲁证明的一般经济均衡的存在性、纳什与德布鲁等人论证的纳什均衡的存在性、CAPM理论和Black-Sholes期权定价理论等一批居于现代经济金融学核心、也最为响亮的成果,无一不是经济学与数学结合的伟大杰作。
总之,数学的特点,即“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精确性,或者更好地说是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最后是它的应用的极端广泛,都是经济学所必需的东西,而其他科学和方法则很难同时满足。因此,现代经济学将数学作为研究工具、并日趋“数学化”就不足为怪了。如今,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更为其他科学方法所无法取代。
三、对众多“数学困惑”的解析与回答
1、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精确性体现在何处?为何预测不准?
在经济金融领域中,经济世界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例如金融市场在眨眼间就可以变得面目全非,而且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制约的,例如经济行为人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很难与经常剧烈变化的经济实际相一致,所以也就很难用数学方法或数值结果准确无误地对现实经济世界进行描述和预测。同时,在经济金融领域,我们所观测到的数据和信息一般都是从现实经济世界中获取的,这些数据包含了各方经济参与者博弈、争斗后留下的大量人为信息,自然也不可能与受限于一定条件的数学计算结果相吻合,借助于数学工具的经济结论预测并不准确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精确性体现在哪里呢?其实,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精确性不在于精确的数值结果,而主要在于思想、思维方法的准确性,具体体现在:一是前文已经论证过的、可以帮助经济学准确揭示经济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二是可以确保经济研究过程中的认识、论证、推理、思维、抽象概括的精确性。三是可以确保描述纷繁复杂的经济学中的概念、命题的准确性。
2、由数学驱动下的定量分析法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吗?
在经济学中,经常出现或者过分强调定量分析法作用、或者过分强调定性分析法作用的现象,甚至出现将由数学驱动下的定量分析法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对立起来的情况。我们认为,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研究同一经济问题,但到底选择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应视选取的研究角度或研究层次而定。不论原因如何,每个经济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总可呈现出某种与时间相对应的经济状态,数学只可能对这种经济状态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而对其他状况的定量描述和分析通常比较困难,例如,导致某种经济状态的原因、信息可能有成百上千个以上,而且可能来自四面八方,呈现出发散形状。所以,即使可以对其中某些原因或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也很难对所有信息和原因进行全面准确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因而此处仍然是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发挥作用的独有领地。当然,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总可以用定性分析方法去阐述、研究所有的经济问题;但正如我们前面指出的,由于经济问题复杂多变,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很难保证研究的效率、严密性、准确性、简洁性、可信性,等等。所以,凡是可以运用数学的复杂问题,最好还是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去试一试。
定性和定量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一些以前只能使用定性分析的经济问题,将来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例如,对贫富差别的程度、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的研究,也都经过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再如,一般经济均衡的思想早在亚当.斯密时代就已经初步“定性”了;但在瓦尔拉斯时代,因为有了数学形式,才使问题的描述变得更为简洁、准确;而只有等到数学取得了足够的进步,即有了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以后,阿罗、德布鲁才能够证明一般经济均衡的存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将以前只能定性分析的经济事实和规律可以进行充分定量化,是经济学进步和科学化程度提高的标志。
3、应用于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与统计方法有差别吗?
在经济研究中,经常出现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都作为定量分析方法的情况,甚至有人干脆将统计计方法划为数学方法中的一类。事实上,持有上述观点的人,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在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失误,通常也会对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描述的经济结论产生误解。例如,主流经济学期刊上一些实证文献,就经常出现因不考虑数学与统计方法之间的差异,而利用不具有普遍性的数据对经济模型妄下结论
毋庸讳言,数学方法与统计方法相互交叉融合,实质上也难以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其实,这也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章在认清差异和误解,以便在经济学中能正确认识和应用这两种方法。
本文第二节已经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即数学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主要为经济学提供简洁、严密而又准确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强大工具;注重逻辑推导以及前后逻辑的一致性,能保持结论与前提假设具有可信的因果关系;借助于数学工具的经济结论具有准确性和确定性,从而除了适用于一般经济现象以外,也可适用于对单独一次的个体经济现象的预测和决策:数学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等等。
而统计学研究的是由大量的不确定性个体组成的群体所呈现出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学中主要用于相关结果的实证检验、统计推断和预测;统计意义上的经济结论相对于个体而言不具有确定性,从而仅适用于一般经济现象,一般不适用于对单独一次的个体经济现象进行预测和决策,例如,期望值是观察成千上万次结果以后才能得到的平均值,对评判一次决策的结果没有多少说服力,从而对个体所得结论(例如预测和决策)并不确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统计方法不属于单纯的定量分析方法。
四、经济学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挑战
以现代经济学为前提和基础的行为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作为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工具的数学方法,将在行为经济学或者未来经济学发展中承担什么角色呢?目前看来,许多经济学者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将此看作是在经济学发展中新生成的“数学困惑”。对新“困惑”的破解,有助于广大读者尽快认清经济学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及其实质。
在完全理性假设下,行为人的风险偏好和主观感受可以用期望效用函数表示,借助于期望效用函数,已有的数学方法仍然可以在处于第一层次的现代经济学中发挥工具作用。而处于第二层次的行为经济学,将失去传统的完全理性假设的支撑,最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经济行为人的偏好将不再具有完全性,从而期望效用函数不复存在,并且此时的大多数经济问题将变成更加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依赖于效用函数,已有的经济研究方法、现有数学及其应用模式确实很难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中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