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剂学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1
摘要:为了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和国际工程认证要求,本文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基于自主、合作、探索型设计模式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方案,并将方案实施过程的体会进行阐述,得出结论,该方案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制药工程;天然药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35-02
党的十报告将“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指出“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指出[2],工程专业制订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规定的12点内容,其中“个人与团队”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以及负责人的角色;“终身学习”中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沿用刻板、“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大环境的需求[3],也无法达成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天然药物化学是以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等为基础,与药理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化学、制药分离工程等课程紧密联系[4],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天然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等知识,熟悉天然药物开发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安排学时较少,没有开设实验课程,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训课程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适应新形式社会需求以及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对于课程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提出了“基于自主、合作、探索型实验设计模式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方案”(见图1)。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安排课程实验研究内容供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对方案实践并分享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课程改革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显著增强,并能较好发挥团队作用,开展“科研”工作。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体会,在此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精制分组,分工明确,避免以“逸”代“劳”
基于自主、合作、探索型设计模式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分组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课程认识度以及感兴趣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这对实施方案的成效影响很大。课程教师需要通过讲授课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问答互动,作业质量,课程测试等环节,观察学生对课程反应。在方案实施分组的过程中,老师应将对课程有浓厚兴趣,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较强的学生分派在各小组中充当骨干力量,带动成绩较差、兴趣不大的学生的积极性,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的分工。一般来说,小组以4―5人为宜。教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充当“导演”角色,需要告知小组组长,活动实施过程当中应有明确的分工,如必须确定文献资料的整理,PPT的制作和汇报,实验方案讨论的记录等工作的完成人,避免有的学生以“逸”代“劳”,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精心选题
天然药物化学章节很多,化学成分类型多样,老师要精选出每个章节中具有代表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进行命题。糖苷类化合物中可以选择如“天麻中天麻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苯丙素类成分可以选择如“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木脂素类化合物可以选择“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厚朴中厚朴酚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黄酮类成分可以选择“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陈皮中橙皮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等。每个章节精选出1―2个项目供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实践后通过PPT汇报分享,选题的全面性可以使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中各论章节都能有所收获,学生能更为全面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知识。
三、建立合理评价方式
合理评价制度是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课程成绩是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参数,成绩评价制度的公平性至关重要。在基于自主、合作、探索型实验设计模式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学生的个人实验设计环节,方案实施过程,实践小结等三个重要环节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如实验设计环节中,设计报告的标准格式,参考文献数量及格式,方案合理性,可行性分析等都有明确分值,学生可对照这些标准设计出较为规范、可行性较强的科研实验设计方案。学生完成自己的实践项目之后,任课老师和助教进行打分。与此同时,学生组长也对组员的表现进行评分,综合以上的分数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学生在活动后的感言中写道,“我们成绩的点滴汇聚,让我明白了科研需要积累,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合理的评价制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总之,在创新型社会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新形势下,制药工程专业的天然药物化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与团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更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新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经实践证明,基于自主、合作、探索型设计模式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建平.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引擎”[J].教育与职业,2016,(11):5-6.
[2]顾晓薇,王青,邱景平,等.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4):24-26.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2
1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教学课例
张昆(《数学教学论》的教师)老师出示的问题:请同学们设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半小时后,请两位同学作15分钟的汇报(下面是模拟课堂,其中,我们选择了两位设想为“教师”的卓越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其中的“学生”为课堂现场中的其他“卓越师范生”).
(1)陈帅(卓越师范生之一)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大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同学们看,这里有一个在小学学习过的矩形BCDE(其中BE>BC),请完成下面的任务:以B、C为两个顶点(如图2),第三点在这个矩形的边DE上,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堂活动记录:有的学生用铅笔尖在长方形的边DE上不断地试探,有的学生在思考.总之,他们都紧张地活动了起来.
生1:取DE的中点A,连接AB,AC,所得到的ABC(如图3)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很好!你是如何知道ABC为等腰三角形的呢?为什么要取DE的中点A呢?
生2:因为要得到等腰三角形只需使AB=AC,而当且仅当A为DE的中点时有AE=AD,又由矩形的性质(小学已经学习过,学情分析提供),知BE=CD,∠D=∠E=90°,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公理,可知ABE≌ACD.则可知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师:如此,我们知道了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请大家思考,在图3中,∠1与∠2有什么关系呢?
生3:∠1与∠2应该相等.
师:为什么?
生4:上面我们知道ABE≌ACD.在图4中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知∠3=∠4,矩形中有∠EBC=∠DCB=90°,由“等角的余角相等”这一性质,知∠1=∠2,即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师:非常好!以上的探究过程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张昆老师发问:请注意,对陈帅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大家作何评价?哪些地方是令人满意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尽人意,需要改进呢?
(2)孙培磊(卓越师范生之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陈帅所提供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让我们发现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的知识.大家有没有认识到在证明∠1=∠2的过程中是借助了矩形的性质来达到发现证明思路这一目的的.但是,在实际证明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容易构思出如此的矩形来辅助证明思路的发现.那么,应该如何直接在等腰三角形中证明两底角相等呢?
师:也就是说,在图5中,根据已知条件AB=AC,证明等腰ABC中两底角相等,即∠B=∠C.
生5:我们可以考虑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生6:想要用这种知识就必须有两个三角形,我想通过添加辅助线把这个ABC分割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师:很好,添加辅助线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添加辅助线.
课堂活动记录: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各小组同学都用铅笔画出了各自的讨论结果.
生7: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6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DC和BDC.
师:很好,生7用CD成功将ABC分割成了两个三角形.但是,这种辅助线破坏了∠C与线段AB这两者的完整性,从而无法利用已知条件AB=AC.所以该辅助线的添加不利于解题,故此方法不可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生8: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7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E,在AC上取一点F,连接EF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C和AEF.
师:很好,生8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但是,依然无法利用AB=AC这一条件,故这种添置辅助线的想法仍不可取.
生9: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8所示,任意在BC上取一点G,连接AG,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G和ACG.
师:很好,生9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且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但仍然无法证明∠B=∠C.为什么这条辅助线在满足保留不破坏题目条件的要求后,还是不能证明∠B=∠C呢?
生10:我的想法和生5一样是利用全等这一知识点,且由生9中的辅助线的可行性知在BC上取点时,绝不能任意取点,应带有利用全等思想的目的性作辅助线,故我取BC的中点H,连接AH,则得到ABH和ACH(如图9所示).
师:非常好,这种做法既保留了∠B,∠C的完整性,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又通过H点的选取,得到新的条件:BH=CH.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根据图8中的条件能否证明∠B=∠C呢?
生11:由图8中可知,H点为BC的中点,则ABH与ACH的三组对应边具有以下几何关系:AB=AC,BH=CH,AH=AH.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公理知ABH≌ACH.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师:在这种证明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利用了添加辅助线这一思想.并且通过四位同学的辅助线之间的对比,结合不同作法的辅助线对解题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选出合理有效的辅助线,迅速准确的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同时,也附带地得出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
(3)张昆老师补充一种证明过程
师:以上证明的各种方法都各有特点,在孙培磊的这种证明方法中,在辅助线的帮助下利用了全等的思想构造新的三角形进行证明,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在ABC中(如图10)已知AB=AC,证明∠B=∠C,要证两角相等只要两角能够重合即可.即∠B与∠C重合,那么我们不妨将ABC通过翻转得到ACB(如图11),在图9与图10这两个三角形中,由于AB=AC,AC=AB,∠A=∠A故有ABC≌ACB(“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反思: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避免了构造矩形和添加辅助线的复杂性,但这种翻转的思想也不容易构思,并且证明过程不能得出“三线合一”的性质.
2课堂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合众人之力,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个性质定理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的三种方案.在这三种发生认识方案中,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但各有利弊.其实,实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与资源,那么,大家在真正的教学设计时,如何利用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材料呢?下面选择了部分师范生课堂发言的要点摘录:
陈帅的教学设计流程是不可能作为“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的现实教学的.因为,其一,在小学时,学生没有学习严格的矩形性质,在严格的平面几何证明中,不宜于使用它作为理论基础;其二,正如孙培磊的分析,学生不可能想到利用矩形作支架来证明这个性质;因此,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对学生作相关辅助线的经验与能力都没有多大帮助.就是说,陈帅的教学知识分析是清楚的,但是,学情分析不够,没有估计好学生发生认识的心理过程.
张老师(张昆)提供的证明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需要从图10中想象出图11,事实上,这是适应了等腰三角形特殊性质的特殊想法,这种解法对学生形成辅助线的认识与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这种证明方法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合适的设计手段启发他们发现,使学生体会思路发现的奇异之美.然而,对于我们师范生(将来的数学教师)而言,这一证明过程必须要考虑到,收入囊中,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价值提供帮助.
孙培磊的教学设计是优质的,她设法描摹学生产生这条合适的辅助线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将自己知道的这条辅助线的结果直接“奉献”给学生.作为教师,对这条辅助线的添置几乎已经出于一种本能,但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刚接受平面几何证明的学习,他们不可能直接就作出图9中的AH,必然有一个审视图形、思考、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对于我们有了学习平面几何证明的师范生来说,图9辅助线的想法近乎于一种直觉了,但是,也确实具有一种审视与选择的过程.孙培磊采用了将学生发生辅助线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设计的手段,细心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用此行为促进学生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从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形成经验.尽管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是常规的,但是,通过学情分析,加深对学生发生认识过程的认识,就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由这些同学的发言,师范生们得出了结论,应当选择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来实施教学.此时,张昆老师又提出问题,那么,陈帅与张昆老师提出的这种发生知识(或证明结论)的过程对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帮助呢?或者说,陈帅与张昆老师提供的这些作为原料的想法可以为孙培磊的教学设计增色吗?
关于这一点,需要师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孙培磊可能想得更为深刻些,我们摘录她的发言:陈帅提出的矩形内的等腰三角形可以作为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并且非常直观地给出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因此,我们在课的起始时,引进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利用它作为情境,可以不作出证明的依据(当然,像我们前面的安排,带领学生由此探究证明也没有关系,可以过渡到我所提供的添加辅助线的证明过程).张昆老师提出的证明方法可以安排在我所提供的性质证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应用时,不能仅靠学生的想象力,而一定要给出另一个与之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正如张老师所提供的这一个虚线等腰三角形加以辅助.
3一点说明
本来本文的表达形式可以写成数学教师现实中的教学设计,但是,考虑到高师高年级数学师范生与初职数学教师确实需要有一个吸收教学设计智慧与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过程,而这种原生态的教学论课堂讨论,可能更具有启发性与针对性.因此,我们选择这种表达形式,在此特作一点说明.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药物经济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36-01
高血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1],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脑、肾并发症,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发生[2]。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难度是有目共睹的,治疗疗程长,治疗难度大,治疗的药品品种多,治疗费用高,并且难以彻底治愈,常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应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治疗效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而不应该以简单地进行治疗为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种方案进行了成本-效果分析与评估,探索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更加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与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关人员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高血压药物经济学进行了分析,将111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分别为贝那普利片、厄贝沙坦胶囊和氨氯地平片,之后应用成本-效果经济学原理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三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阶段、性别构成等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因素都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服药剂量以及时间具体按照以下要求,都在早晨通过口服用药,一组给予贝那普利片10mg,每日1次;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胶囊150mg,每日1次;三组38例,给予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经过相同的治疗时间之后对三组患者的康复率进行统计对比,3组均为早晨口服给药,疗程为4周。本组实验所有患者的门诊挂号费、检查项目均相同,费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使用药物的类型以及单价的不同。每种药物费用的计算方法为全过程的药物总量与药物单价的乘积,(元=全疗程药量×药品单价),药品价格按照目前执行的零售价为标准进行计算。三组的药物花费如下,A组114.00元;B组176.80元;C组98.34元。而经过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之后三组患者的康复率分别为91.4%,71.1%,87.9%。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A、B、C三组药物花费与治疗率的比值分别为1.24、2.49、1.18。结果显示,C组方案成本-效果最低,但是患者的有效率最好。因此,我们认为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为此报道最佳治疗方案。
黄健华等也以相同的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分析做出了探讨,本组实验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治疗开始之前对三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阶段、性别构成等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因素都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治疗方案如下,A组:25例,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复方罗布麻2片,口服,3次Pd;B组:28例,非洛地平(波依定)2.5mg+卡托普利50mg,口服,2次Pd;C组:29例,氨氯地平(洛活喜)5mg+倍他乐克25mg,口服,每日1次。三组患者在药物治疗之外不采用其他辅助降压措施,饮食以及其他护理均完全相同。三组患者均在住院15d对患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花费只将药物费用计算在内,分别为88.89元、68.99元、76.11元;三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8.4%、89.5%、90.4%;经过成本-效果分析方法B组费用最少,成本-效果比值也最小,为此报道最佳治疗方案。
吴瀛达等报道也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相关分析,4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4例患者在入选之前进行了严格排除,患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的患者不能入选,这些疾病主要包括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冠心病、高钾血症等几种类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之后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与分析,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具体用药方案为:A组:26例,给于替米沙坦片80mg,口服,每日1次;B组:20例,给于氯沙坦钾片50mg,口服,每日1次;C组:30例,给于厄贝沙坦片0.15g,口服,1次P日;D组:28例患者,给于缬沙坦胶囊80mg,口服,每日1次。总有效率(%)分别为88.4%、80.0%、83.3%、89.3%。结果:4种用药方案在疗效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实验结表明C组厄贝沙坦较符合药物经济学原理。
对上述几种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非洛地平(波依定)+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较符合药物经济学的原理。
我国的医疗费用上涨是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普遍难题,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很多压力。我们认为对药物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意义是重大的,不仅可以减轻药品费用,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的前提下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保证药品得到更加合理与有效的使用,提高药品使用效率。总之,在对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部分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危害较大,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压力。作为需要终生服药的内科疾病,临床医师在用药治疗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安全、有效、经济。不但应该保证治疗效果,还应该考虑治疗的性价比。参考文献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数学;有效性;必要性;措施
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1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1.1 学生 时下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普高热的日益升温,学生上中职学校的意愿大大降低,从而造成中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普遍降低。这些学生不仅仅只是成绩较差,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缺失。数学首当其冲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加之职业中专学校“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数学课时少,造成在中职学校“数学无用论”盛行。
1.2 教材 现有的中职教材版本较少,根本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需求。常常一所学校的所有专业使用一个版本的数学教材,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需求。并且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这会造成数学学习即便对于那些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也大大减少了数学为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1.3 教学方法 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误导和职业学校对文化课的忽视,许多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单一的书本教学法,“本本主义”严重。上课时一味的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也不管它是否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管它是否适应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
数学是科学的钥匙,数学是大脑的体操,数学使人精细。基于目前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职业学校有限的数学课时安排,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措施
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大致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辅导及有效评价等四个方面。下面就从这四个个方面谈谈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2.1 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要为教学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备课首先要规范的书写教案,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教师自身、学情、校本教材的准备和使用等角度入手,有效地挖掘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
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有效备课奠定基础。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丰富数学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②备好学情。课前,教师要对学生整体和个体都做到准确的定位;要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运用能力等。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所能够达到的能力基础和能力水平。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及学习意愿,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弄清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学的会、不白学”。③根据学情创造性地编纂和使用教材。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特点和需求编订适合各个专业的数学校本教材,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填充,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需求,打破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在使用教材时要灵活,根据学生能力发展水平随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
2.2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①创设有效情境。上课伊始,我们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此时一定注意问题情境要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② 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在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首先,为了使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相对复杂或者灵活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其次,探究形式要灵活多样。有学生独立探究、有小组合作探究;既可以是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班级集体探究也可以学生临时组合方式共同探究;既能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进行。再次,要注重交流。包括师生互动、组内交流、组间交流以及全班交流。最后,教师要参与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还能适时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把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区别与联系。例如,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有些形式相似相近,有些内容相似相近。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些“相近”。 而有些相似相近却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这时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类比分析教学,通过类比引领学生从已知的领域向更深、更广阔的未知领域迁移。有些相似相近容易造成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对比分析教学,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如把“且”和“∩”,“或”和“∪”进行联系;用“全集”“空集”和“补集”等概念帮助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对立事件”,用A∩B=Φ帮助理解互不相容事件……③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教师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④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练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能力发展情况和专业学习的特点而精心设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既要注重题目要有梯度,又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⑤课堂效率的有效性。课堂时间的有效使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45分钟内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与简洁。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药学服务;素质;服务模式
药品的主要终端市场是医院,医院药师是药学服务的主体,面对的是众多患者。而患者要求药师工作要准确、迅速,所以,药师的素质和服务技巧会间接或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在医疗机构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是医院的三大支柱,现将药学服务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模式加以探讨。
1 药师应具备的素质
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
1.1 药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药师除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及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医药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新时期药学工作者的工作职能由保障供应,管理药品为主,转移到监督、执行和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上来。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已经开始落实,药学人员的职业活动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所以药师在进行药学服务时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热情主动,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解释、尊重科学,同时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工作管理制度,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不能因为个人情绪或者好恶而影响工作,同时要有敬业精神。
1.2 药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个道德包括药学人员与患者或服务对象以及药学技术人员之间的道德,药学人员除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药师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药学道德与药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和身体健康,服务态度的好坏是药师对患者思想感情,道德修养在工作和言行方面的具体体现。药师与药师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现代社会。任何
一项工作都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在药学工作这一特殊的服务中,都应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当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生活环境、知识水平、从事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不能改变的。
2 药师进行药学服务的模式
药师进行药学服务的模式包括操作规程和服务范围。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如何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使用药品,已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医药学的发展正朝着以人为本的药学服务方向发展,药学服务通过提供直接的和负责任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2.1 药师应熟悉药房所销售药品的情况及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办法。患者在药房取药时,希望方便快捷这就是门诊患者最主要、最基本的心态,这就要求药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优质的药学服务,所以药师必须对药房销售药品的种类、存货、分类位置、价格及特殊药品的使用方式等熟悉,并熟练的进行计算机操作。
2.2 执行调配操作规程严格审核处方了解用药主体。药师接到处方要对处方进行逐项审核,从处方了解用药者年龄、男女及病情,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规定判断处方用药用量、用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判断无误后调配药品。
2.3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药师在发药时,就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指导并注明,同时包括一些用药常识的介绍,这是患者的需要,也是药师的责任和义务,如饭前、饭后服的药物,整片吞服和嚼碎服的药物、与抗酸剂分开服的药物,儿童限制使用的药物、每天服一次最佳服药时间,禁用、慎用及未标有儿童使用的药物。
2.4 给患者提供药物咨询: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新理解,对药物的安全性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现在的药师已不是过去一味的取药发药的机械性重复,而是向人性化、规范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求药师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挥作用。如某患者患慢性肠炎,处方:庆大霉素80 mg×100,3次/d;黄连素0.1 g×100,3次/d。患者认为庆大霉素有肾毒性,不想服,欲只吃黄连素,5粒/次。但因为庆大霉素脂溶性差,体内解离度大,肠道不吸收,所以肾脏毒性小,对肠道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有强大杀菌作用,可用于肠道感染和消毒,黄连素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金葡萄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但大剂量黄连素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不可随意加量,因此笔者回答:庆大霉素肠道不吸收,故口服无肾毒性,联用可增强抗菌效果,单独大剂量使用黄连素可影响心律,要求患者按医嘱服用。又如:某男胃溃疡服西咪替丁两月余,夫妻生活出现问题,不知何原因,不吃药又怕复发,到窗口咨询,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除消化道、泌尿系统、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外,还可引起障碍,患者听后停用西咪替丁,改用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取口服青霉素类,头孢类制剂药物时,先问有无过敏史再发药。
2.5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根据WHO专家组报告,我国每年有250万患者因ADR而入院,占住院患者5%,作为药学人员,收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是我们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也是开展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服务,为患者负责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提倡与患者沟通,目的是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使用药品,另外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为药品的改进、研制、开发及临床使用提供信息,同时通过总体评价丰富自己的用药实践经验。
药剂学的性质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65-02
中职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的中职学生大多在学习成绩、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自我认知、抗压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中有的基础差,底子薄,成绩不起眼;有的自我约束力差,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情感冷淡,不爱交流,我行我素;还有的随波逐流,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总之,他们较多表现出消极避世、害怕困难,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缺乏自信心,他们总是很盲目,毫无目标,不敢展望未来也不愿意去规划人生。因此,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在中职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
1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优化班级管理
中职学生的现状决定了他们来学校的期望变了味。学生为了消磨时光,等待走入社会;家长为了孩子有人管束,能少操一份心。在校期间,这些学生表现出对课程学习,对班级活动,对老师的教导,甚至对自己的生活均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对一切都无所谓,不能较好地融入班级。他们不愿意动口、动手,更不情愿动脑。他们心中常怀抵触情绪,排它情绪,甚至是蔑视情绪。因而,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心病还须心药医”。要成功改变上述现状,中职学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这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举足轻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氛围,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更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态,学生们才能自觉做到认真听课,积极参加班团活动,热爱劳动,讲究卫生,谦虚谨慎,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在业余时间主动充实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保持激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所突破。因此,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中职学校搞好班级管理。
2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中职学生由于由来已久学习成绩不理想,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容易表现出畏缩不前;由于自控力不强,当他们遇到外界诱惑时,就容易在贪恋中迷失自我;由于生活目标缺乏,当他们面对头疼的学业时,就容易表现出迷茫而无助;由于成功经验缺失,当他们遇到机遇和挑战时,就容易表现出望而却步。这也印证了中职学生消极悲观的处世哲学。
一个人心态是否积极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常怀积极心态,能够保持愉快、开朗的性格,那么他在人际交往中就容易受欢迎;相反,如果一个人消极悲观,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与人相处不融洽,较难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它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会有损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焦虑、压抑以及一些心理疾病,甚至可能引起记忆力衰退或重大精神疾病。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使他们逐步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3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现状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态度属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因,对学生学习活动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它是学习过程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行为的顺利进行,以及发展方向及结果。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态度决定行为,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而学生的行为,受其个人主观心态的潜在影响。心态是否积极决定了学生行为的积极程度;心态是否向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的采取形式;心态是否健康,决定了学生行为是否正常有序。积极的心态是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良好催化剂。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智商、特长等不容易改变,但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从消极变为积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退缩变为进取,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改变的。更重要的是当学生的心态不积极时,往往导致在价值观、人生观扭曲,在情感、生活上麻木,在困难、挫折前逃避,造成学生自我放纵、自暴自弃、精神委靡、心理脆弱等。要彻底改变这些现状,中职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通过大量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这也是改变中职学生现状的核心方法和有效途径。
4积极心态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办学条件较差、投资力度不够、教学设备紧缺、教师职业化程度不高、教育内容与市场脱轨较重等问题。中职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学生在校学习技能的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数不少的中职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有的即使找到对口工作,学生所学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中职学生在校学技术的目的仍未完全达到,在学校所学知识将来仍不足以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此,中职学生中在校期间,学校不仅要教给他们基本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从某一角度讲,学生心态的积极程度直接影响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以就业完导向”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给他们主动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中职教育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很难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中职学校只有加大力度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敢于挑战、勇于承担、锐意进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挑战,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它有利于学校优化班级管理,有利于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现状,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它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学香.浅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J].《学周刊》,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