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技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35-02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化医技师学院于2004年10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受到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劳局、重庆市经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学院于2005年春季开始招生,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在2005年春季招收新生一个班,38名学生,简称05春分析技师班;2005年秋季招收新生两个班,125名学生,简称05秋分析技师班。以后都是秋季招收新生,最少招2个班,最多时招了7个班级,近400名学生。学制4年。工业分析与检验技师专业在校学生达800多名。对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学院领导和系部领导都极其重视。通过6年来的教育教学培养,收到明显的良好效果。
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科学制定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素质高低和成功与否的关键。从2004年10月批准成立技师学院起,学院领导就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先后派出教师深入重庆长寿化工厂、重庆农药厂、四川维尼纶厂、重庆新华化工厂、重庆药友制药厂、重庆太极制药厂、重庆环研院、重庆商检局、重庆农研院等二十几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工作,同时还派出部分教育教学中干和教师与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近10所院校交流。在2004年11月初步形成学院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采用三段式教学,并在05春分析技师班、05秋分析技师班进行实施。以后逐年进行修改,现形成比较科学的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2 实施效果分析
2.1 技师学院技师学生基本情况
技师是从2005年春季开始招收学生的,如表1所示,第1届只有1个班,即2005级(春)技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班;第2届有3个班,即2005级(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1、2班和2005级技师自动化班;从2006年开始,就读技师的学生开始增多,技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06级有3个大班(学生270多人)、2007级有6个班(学生400多人)。技师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逐年增强。
2.2 技师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对各年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学生课程成绩的合格率(当期无补考科目)和优良率(课程平均成绩达80分以上)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主要原因有:一是学院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层次的学生中实施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MES教学模式,因此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二是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越加突显,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受教育者)对它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三是学院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给学生展示学习成绩的机会,同时也因为技能竞赛成绩优异,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视。
2.3 参加技能大赛情况
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从04级大专分析班、05春分析技师班到09级大专分析班、07级分析技师班,学院共参加了5届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3届重庆市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共26人次22人参加比赛,获得一等奖6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其中,除06年第一届外,其余各届全是分析技师班学生参加,分析技师学生占86.36%。
2.4 学院级学生干部情况
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从05春分析技师班到07级技师班,学院学生会、团委共有主要学生干部148名,技师班学生有113名,占76.35%,更有05春分析技师班学生在当时学院级学生干部中占到50%,充分展示了技师学生在学院级学生干部中的主导地位,也显示了技师学生在学院的教育情况。
2.5 就业情况
1)就业单位分析。对05春分析技师班到07级技师班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调查分析,有近10%的学生在全国特别是重庆市的科研院所工作,而同期毕业的大专班学生只有不到1%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工作,05春分析技师班更是达到20%。技师班毕业学生目前在生产企业工作的约占总数的45%,而在化工医药企业工作的约占总数的38%,其余学生分布到第三产业或者自立门户当老板。技师班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9%以上。
2)专业能力分析。通过对分析技师班已毕业学生的用人单位进行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术情况调查分析得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的技师班学生比较满意,特别是在操作技能上比大专班学生和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强,但在领导能力、创新意识、综合分析和继续学习上还有待提高。
3 对分析技师学生培养的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从2005年春季招收新生到2007级,学院共培养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学生839名。通过6年来的教育教学培养积累,已初步形成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通过学院多年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培养方案的实施的成绩分析,学生在校的多方面表现情况,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社会跟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调查,证明学院实施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推广性。
4 对分析技师学生的培养的改进意见
1)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有不断完善的地方,如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方面尝试,教学方法的多种运用等。最终选择适合学校、重庆市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方案。
2)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在教材的编写和内容选择上,还应对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克服过去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毕竟技师是具有一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
3)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师的人才培养在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分析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和不完整性,可能导致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2
迄今为止,交通运输专业由于包含的内容过于庞大,尚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体例,因此,对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是个关键课题。注重实践性教学、加强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工程技术综合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1-2]。通过各阶段的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得到较完整的工程训练[3-4]。
本文研究与实践的目的是探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的规律与特点,构建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加速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不仅包含课堂教学,同时也包含根据专业需要而设置的各种实践性教学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理论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与困难而忽视某些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科或专业的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试方式不够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师资队伍需要加强,经费、设备、场所需要进一步的投入与建设。
通过这些方面的改正,有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加大实践性教学课程比例,以及在校学习与下厂实习相结合的交替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典型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在实践学习中,充分了解各种社会、经济、生产革新、科学研究信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和创造力方面都得到较好的提高。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交通运输类专业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课程体系是在苏联同类专业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而形成的。根据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全国各个有关院校陆续设立交通运输专业,各个院校根据各自的特点不同,设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沈阳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成立于2011年,学校交通运输学科以“立通、服务交通”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能力、指挥决策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能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生产组织与指挥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运输组织规划与决策、运输生产组织指挥、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5]。
近年来,伴随着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各个部门的应用,运输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导致各种运输方式由相互排斥、相互竞争转变为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而发展成综合运输的新概念和新模式。这种新的概念与模式,即所谓的“大交通”。在这种“大交通”背景下,针对交通运输专业构建一种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近些年来,沈阳大学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建立了保障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学校一直支持和鼓励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开展多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并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信号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基于此,本文优化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文优化了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并完善本专业各实践性教学管理规律。通过可行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规范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优化措施如下:
1)优化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全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
2)制定与规范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和管理文件,建立保障措施,规范实践性教学过程,建立保障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注重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本文提出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实施方案所要求的各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文件,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期良好关系,并完善交通運输专业实验室,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的能力。以下介绍具体措施。
1)提出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如何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措施的分析,研究教学改革内容和措施。提出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提出各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提出符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法与标准,从而完善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并体现质量标准的多层次。
2)修订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根据“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实施方案”,组织编写本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在各大纲中充分体现提高大学生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能力的出发点,并通过实践,形成充满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固化为学院、系的教学管理制度。
3)提出交通运输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改变“毕业设计”这种单一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涵盖“交通运输信号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组织学”“交通控制技术”“物流配送”等内容的若干套综合性设计方案、各阶段课程设计任务书、各阶段课程设计指导书、各阶段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在2011级、2012级中实施实践,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能力。
4结语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管理的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构建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力求提高大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实践检验,方案能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立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22-224.
[2]林晓辉,曹成涛,杨志伟.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67-70,89.
[3]尹建国.实践性教学方法及其在传统法学课堂中的运用[J].法学杂志,2013(1):21-27.
[4]赵瑞芳,郭德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性[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8):199.
[5]肖倩.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155-156.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全程导师制 个性化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会计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报考的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一半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2010年财政部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在着力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同时,重视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促进会计人才资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娴熟、技能综合、职业判断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队伍。
高职会计专业以中小企业人才需求为定位,立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和行业急需的初中级复合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要实现规划的目标,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创新能力,能熟练掌握会计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会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正是基于具体过程的个性化能力训练和素质提升。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导师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高职会计专业推行全程导师制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于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提升高职会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专门研究高职会计专业导师制的文章仅有两篇:裴清华(2012)描述了“1+1+1专业导师制”在该校会计专业学生中的改革方案;郭长平(2011)给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导师制的意义,分析了导师制的实施成效并提出了建议。而更多探讨高职教育导师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导师制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应用现状。杜钢清(2013)指出了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实施遇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赵振洲(2013)提出了适合工科类尤其是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即“导师引领、技能打包、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张学林等(2013)指出了在民办高职院校建立“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三导师制”;张新科等(2013)构建了一种全新的“PFPT”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的实施途径和需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是研究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其他某专业中的应用。李小敬等(2013)分析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彭远芳等(2013)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专业团队导师制试点实际情况,阐述团队导师制的实施策略,并介绍了实施效果;童玉芹(2013)结合轮机专业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导师制运作模式、实践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定性分析,尚缺乏系统可行的论证和实施方案,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导师制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建立一套适合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导师培育制度,找到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导师制实施方法及评价体系,是全面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素质,并向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全面推行导师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全程导师制的构建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生管理特点,从新形势下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和高素质专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出发,基于已有的院系会计专业学生培养和管理平台,在部分感兴趣的教师和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试点特色导师团队组建、学生遴选和贯穿三年全过程的个性化培养等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其人生发展规划、知识技能积累与职业生涯起航无缝对接,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国家定位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初步建立适合于高职院校其他专业的全程导师培养制度、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体化的学生培养方案,构建立体化的高职教育培养平台,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全程导师培养机制。以下是会计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具体方案:
(一)构建综合指导教师团队及其绩效评价体系。
1.确定严格的导师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从政治思想素质、师德师风表现、专业学术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威信等方面综合考量,不片面追求学历、职称等显性因素;选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会计教师担任导师,克服“教师”即“导师”的现象。
2.试点组建职责明确的导师团队。拟组建的导师团队为“3+1”结构,由3名校内导师(2名教师负责课程学习和项目指导,1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1名企业导师(提供实训帮助和实习机会)组成。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基本素质摸底,从中选取20到30名同学,对其从专业教育、课程指导、校内实训、毕业设计、校外实习、竞赛等方面进行全程导师制培养。具体来说,导师将组建成两个特色团队(分别由1名企业导师、2名会计专业教师、1名辅导员组成),每个团队各带领10到15名学生。其中导师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辅导、项目指导、职业竞赛指导等,其职责有: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会计专业;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计划;负责对学生选课、拓展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学生校内外学习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原则上应该承担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如学生技能大赛,创业项目等,参与实施过程。辅导员主要侧重于日常管理学生。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激励和约束机制。侧重过程考核,把导学双方的目标预期、导学环节、导学步骤、导学效果等分项量化,通过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导师自评、导师组综合考核等方式,对导师的工作效果量化,作为后续选导师的重要参考数据。把导师工作计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对完成效果好的导师按评价指标体系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专业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导师工作积极性。
(二)构建信息对称的全程导师制交互式信息沟通平台。由会计专业网站作为主要信息沟通平台,此平台将专门设有导师制交互论坛、qq群、资料库等多种功能,完成三个方面的信息交互:导师制和具体导师的介绍及学生兴趣的激发、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与阶段性成果汇报、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展示等。
(三)初步建立会计专业特色全程导师制实施方案。根据导师组特色,分别设立其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下面是以项目竞赛实训为主要抓手,以职业技能提升为目标的全程导师制实施方案具体思路。
1.激发学生兴趣。会计新生入学时对会计专业缺少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充分了解,盲目就业,不愿从基层做起,嫌待遇差,频繁地换工作等。针对上述情况,在第1-2学期开设大学基础与会计职业生涯导航课程,组建“3+1”导师团队,以企业导师为主,在校内导师协助下,带领新生到相关企业参观调研。使新生刚入校就能够对专业以及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别从职业与专业的角度为会计学生解读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产生“导学”效果,同时新生对指导教师在心理上也会产生认同感和依赖感,有助于他们迅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2.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在第2-4学期,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知识构建和会计专业技能初训。校内导师团队侧重给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指导学生会计实训课程,使得学生构建理论适度、实践可用的会计专业背景知识体系。
3.项目、实训或大赛训练。在第3-5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此阶段应是方案的重点。导师团队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会计专业的各种技能竞赛、实训及拓展训练等,能够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会计从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会计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各类手工及电子仿真模拟会计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线岗位实践的平台。
4.企业实践检验。在第5-6学期,是职业能力形成与就业完成时期。由企业导师负责会计学生实习,即依托企业导师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为会计学生制定寒暑期实习计划,定期提供实习机会。企业导师针对每一个参与实习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项目,培养会计职业技能。实习使学生加深了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学习目的。一些优秀的会计实习生会被实习公司留用,继而形成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融合。
(四)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推广。全程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推广。先在部分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始试点,以他们的实际成果感染周围的人,同时加强经验总结,不断进行量的积累,逐步将这项制度推广至绝大多数会计学生,最终目标是使所有会计学生都能受益。
四、实施保证
要实现会计专业全程导师制的构建,必须在学校院系管理层面和导师学生实施层面分别落实。
(一)在学校院系管理层面。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实施方案到考核办法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做好顶层设计;会计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重点做好具体落实;做到思想认识统一,制度层层落实,有效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开展。
(二)在导师学生实施层面。会计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要有导师指导,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不同的阶段又有阶段性目标。为此,本文拟采用三种措施,以确保全程导师制的实现。
1.导师为主,全员配合。为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原则上学院机关各行政部门、教学各系部的教师都可以依照导师标准应聘学生导师,全员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会计专业导师可在学生大一阶段不定期的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教学内容及业务专长,而辅导员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宣传这种导师制度,培养学生对导师科研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动员学生自主选择导师。
2.接力指导,无缝对接。导师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的最初导师不是专业教师,他对学生专业不能实施具体指导,当该学生需要接受会计专业和实践能力指导时,最初导师就将此时的指导接力棒传给专业教师去指导,由专业教师做学生在这一时段的导师,具体指导学生提升会计专业水平和能力。虽然导师换了,但是对学生的指导没有中断。
3.合力指导,全程互动。以导师团队的形式指导学生,导师团队中具有不同专长的导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形成优势互补,使多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形成合力,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全程导师制有利于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有利于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保持整体性和一贯性,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导师制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可以先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在部分会计学生中先实行一段时间的导师制,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向更大范围推广。S
参考文献:
1.张新科,王斌.专业导师制下高职院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
2.裴清华.高职会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杜钢清.高职实施导师制的瓶颈分析及有效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8).
4.周明.对高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4).
5.张学林,陈凤琴,林树青.民办高职院校实施“三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盛(1980-),男,内蒙古集宁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6-02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可供借鉴的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很少。
一、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意义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2]近年来,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原有的开放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实验室发展的新需要,尤其是高校重点实验室不像企业实验室,普遍存在开放程度不够的现象,加上高校一些重点实验室尚未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还没有成为其在发展中的一种自身需求,而是迫于达到实验室评估指标的不得已行为。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为科研和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本科生未能享受到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人才培养仍停留在教学实验室,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资源优势,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可知,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缺乏真正接触和参与高水平科研机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能有效破解这一瓶颈。
为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让本科生充分享受学校的实验资源,在本科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二、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现有研究水平已无法满足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可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均有一定的开放政策,但开放程度不够,或是主动开放的程度不够,重点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现状较一般院校情况略好。此外,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开放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也制约了重点实验室向大多数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要。调研中也发现,目前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在办学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要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把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创新人才,满足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需要。
目前关于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较多,高校对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也较少。[3]有高校重点实验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但不够系统也不成体系;[4]有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但针对性不够,也不具可操作性。[5,6]目前缺乏针对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和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缺乏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政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需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目前也没有关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需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先进行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三、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实施方式
以全面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工作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推动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定研究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深入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
(1)建设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平台采用网络结构,分实验预定系统、仪器使用与资源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培训系统等部分,通过校园网实现设备的网络化开放与管理。学生可直接从网上申请和预定实验,实时查询共享平台上设备的功能、运转好坏、使用情况等,也可从网上学习和了解设备的研究领域与操作方法;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的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已有设备,必要时对已有设备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
(2)积极开展学科的合作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和做课题研究,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听专家学者的讲学并和专家交流。[7]通过努力使本科生能自发通过开放平台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研究工作,并主动来实验室学习和交流。
(3)实现重点实验开放与联合相结合,促进人员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首先,鼓励本室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人与外单位知名教授联合申报开放课题,对于完全由外单位申请的开放课题,采取让正在从事与其课题相近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充当联系人的方式,随时关注其课题的进展,达到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提高本实验室学术水平的目的。其次,开放与联合相结合,创造一种适宜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良好环境。支持有创新学术思想的研究者与本实验室联合申请课题,从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用,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不断提高该队伍在国内国际的科研竞争力,积极邀请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鼓励在职研究人员进修,吸引校内外大批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做课题研究。
(4)加强开放基金资助与管理力度。加大开放基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并对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8]使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符合国家的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2.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
通过向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学科竞赛的本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更多本科学生开放,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3.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
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要求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的教师(科研人员)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将参与研究的内容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对立项成功或取得成果奖励的在实验设备使用上给予相关指导教师一定的优先或优惠(部分收费设备)政策。
4.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
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与内容、考核方法、培养方案等,开设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具体由设备负责人对部分大型精密设备的原理、实验内容、研究领域、操作方法等进行课堂和现场讲授,并结合科研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也可由来重点实验室交流的专家学者对与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以讲座形式向本科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在卓越班或重点班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实现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从以小组为单位上升到以班级为单位。
四、结语
通过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制定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可使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更好地面向本科生开放,能全面提升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窦娟,高喜才,伍永平,等.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5):450-453.
[2]尹香菊,钱洪伟.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7):136-138.
[3]王光第,付强.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115-116.
[4]高居荣,李圣福,樊广华,等.提高重点实验室开放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139-140.
[5]黄熙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9-21.
[6]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77-02
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在第30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因此,高等学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1],有责任、有义务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然而,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导致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脱节。
一、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1.建立三方联动的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就业机制。自2010年起,学校充分发挥本校毕业生在陕北地区政府部门和中小学中人员多、分布广的人力资源优势,由高校牵头,地方政府与中小学参与,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教育实习基地和教学工作研讨会,在增进三方相互了解、深度融合的同时,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支持和引导作用,厘清生产者与用户的共生共荣关系,逐步确立了由中小学负责向政府部门提供用人数量与规格,政府部门依据本地区教师的整体需求情况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计划,高校依据人才需求计划制定招生计划,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对师范生的选拔和实验班课程体系设置,鉴定协同培养协议,实现高校招生与中小学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2.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的教师发展机制。陕北地区基础教育底子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资源短缺,从事教学研究的气氛不浓,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因此,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学校坚持从陕北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岗位双向互聘、管理岗位双向互换”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在全面提升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双方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技能的不断提升。
3.建立四年不间断的培养机制。前两年,高校在完成学科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专业通识基础课教学的同时,聘请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或领域专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聘请中小学数学教学名师和德育负责人以现场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师修养等数学教师基本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师范生遴选工作,组建实验班,并完成实验班学生校内外导师遴选;第三年,依据实验班课程体系和协同培养协议,高校完成学科专业课教学,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教育技能类课程教学,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见习和学生兼职辅导实施方案并完成相关的指导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协同培养协议的落实与督查工作,保证协同培养质量;第四年,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高校与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并在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真正形成前两年打基础、第三年提能力、第四年促卓越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4.建立三方共同承担和管理实践教学的机制。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2]。过去学校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远远达不到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近几年,三方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经费的投入、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硕士生的“双导师制”和“兼职辅导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出台实践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举措,为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搭建了优质的实践平台。
5.建立三方多途径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资深中小学教师上示范课,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数学课授课模式有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引导他们及时跟进、不落伍;二是聘请中小学教师讲解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含,深入理解高科技时代数学教育的本质;三是校校间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及时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措施;四是组织专业教师在中小学进行短期挂职教学,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得到亲身体验,促使他们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能动性;五是建立了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兼职辅导的机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六模块”协同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坚持以提高师范类人才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教育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构建由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教育技能课模块(包括专业见习和兼职辅导)、综合实践模块(校内模拟、中小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六个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2.依据课程特点,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教学中,以专家报告、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在线学习、分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在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模块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30%左右;在教育技能模块教学中,使用现场观摩、探究式、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占总课时的60%左右;在实践教学模块,采用模拟法、示范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50%左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作用,依托“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着力强化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方式上采取名师讲堂、教育见习、兼职辅导、校内试讲、混合编队实习、顶岗实习等,使中小学全程参与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深化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高效运作;在教育实践的内容上,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将教育政策法规、师德师风、理想信念、职业技能、班主任工作、谈心与家访、课外活动与社团活动开展、教学效果评价等纳入到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中,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对中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深入理解,在提升他们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参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提升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认知能力。通过每年参加省、市中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推进会,使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深入学校、进入课堂,现场感受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倾听中小学数学教学一线专家名师导学、导教,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归纳规律,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在三方的共同参加下,通过举办三字一话、“祖国・社会・人民与我”演讲比赛、“读・思・行”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必读书目、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数学竞赛、名师导航、中小学数学示范课等系列活动,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全方位、多渠道充分认知教师职业,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立志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6.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全方位改变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搭建了以政策与法规、经典案例、名师讲堂、难点赏析、精品课件、精品教案、教学研讨、师生互动等内容为板块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改变了师范类人才传统单一的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方式和途径,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全面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是实现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无缝对接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为本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民教师仍有众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 酒店管理人才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6-02
一 充分认识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重要性
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实用性酒店管理人才为目标,很大程度上需要培养学生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一些高职院校自开办酒店管理专业以来,虽然也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并建立了一批校外研究基地,但真正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和联合培养的院校少之又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通过观摩或者短时期内的实践经验积累,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上岗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及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差距,这就不得不思考如何真正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思考究竟怎样让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当中的学生、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紧密融合在一起,突破传统的校企简单合作模式的障碍,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深度合作。因此,深入研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成为重要的解决措施。学校与酒店的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在酒店接受技能培训内容、敬业精神教育,教师在酒店挂职的产教合一模式,必将推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理论机理和现实需求分析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特点和意义在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酒店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及时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而消化理论知识,还可以在酒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为直接融入就业岗位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亲自参与酒店的服务经营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酒店管理的职业氛围,加深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整体认识,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方向,也可培养学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兴趣。
当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还源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培养计划环节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而且在整体上创新了高职教育的管理方式。校企联合培养贯穿学生考评的全过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到学生的工作管理和期末的考核评价等都通过校企联合制定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让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校企联合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今后到酒店从事相关工作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素质标准,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真正实现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让学生不仅学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实践中的知识。这种校企耦合效应,既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和内容,又是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轮流驻店带队实习,带队实训的教师既要承担管理的职责和教学的职责,还需全过程配合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深入酒店,参与管理,推动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同时教师在酒店带队实训的过程也为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提炼并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现实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争取研究成果,并将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指导性,拓展了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办学过程,对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四方都有利。对于企业来说,学生顶岗实训可以为酒店提供管理的活力,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形成了团队精神,将这些融入到酒店经营管理中,不仅能为酒店岗位提供很好的支持,还能推动酒店管理形成一种全新的氛围;教师得到了酒店管理的锻炼,改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双师素质;学校拓宽了办学途径,发挥了高校对社会的文化辐射功能,并为自身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酒店在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力资源上高素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种校企师生互惠共赢的格局,预示了高职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与实施方案
1.总体目标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酒店定岗实习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双导师”制和定岗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实施方案
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筹划启动阶段(第一年):在学校启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酒店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进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探索。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第二年):参与计划的大二学生;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酒店定岗实训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双导师”制和定岗资助制,初步接受一些校企联合培养的理念和成果。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阶段(第三年):参加计划的大三学生,完成以酒店定岗实训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项目,总结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问题和出路。
四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
与酒店共建“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中心”,建构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酒店联合制订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一个阶段在企业实习,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学年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酒店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
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能力;通过实践能力培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酒店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识及培养学生的行业责任感。
3.建立面向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校级训练平台与酒店实训基地,搭建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实践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行业实际,提高学生工作能力;结合酒店服务环节,培养学生关注酒店发展,捕捉酒店行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酒店服务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4.面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教学与酒店从业实践融合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案例引用、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
建立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五 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保障策略
1.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改革教师聘任制度
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酒店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酒店亲历实践或进修,了解酒店需求,参与课程改革。
3.建立酒店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建立酒店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酒店行业从业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酒店管理实战能力的培养。
4.健全制度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企联合培养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学校要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总之,学校通过与酒店深度合作,不仅使学生学到真正适用的技能,节省了设备、场地,也改善了实训环境,同时对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校企“双赢”提供了支撑。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真正驱动成功的校企合作。如完善协调、调整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探索校外兼职队伍的管理机制,建立监控、保证产学结合开展的机制,建立检验与评估产学结合开展情况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