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1

【关键词】标准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行业规模逐渐在扩大。然而建筑质量安全问题仍旧存在,并且每年都会频繁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导致大量人员的伤亡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安全管理的体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水平不够高。所以本文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并从完善管理体制,严格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识,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影响建筑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即使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有关建筑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还是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并且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标准也不够完整,没有涵盖所有的安全技术标准,使建筑安全标准管理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部门都加以重视,并且明确自身的职能,对下一个层次做好监督工作。只有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安全监督组织机构,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效果更好。

(三)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更差,所以不能完全遵守安全准则,因此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也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对于一些管理人员,也要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出现部分管理人员为赶进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现象。

(四)奖惩机制

企业认为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会增加大量的成本,往往抱着侥幸心态,没有落实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于一些违规行为,只要没有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会视而不见,这使得企业员工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权责分明,落实好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如何加强建筑安全标准化模式的管理

(一)完善管理体制

当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损害到部分行政部门的利益时,就会出现行政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就造成国家政策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将行政部门的监督工作和其业绩相关联,从而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

由于企业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不会严格遵守规定来进行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而政府则会通过政策手段来强迫企业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双方会出现一定的矛盾。为了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可以让政府通过一些手段来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监控力度,使企业为了不被处罚而积极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识

企业对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的传统看法是,认为要加强安全意识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样会损失到企业的利益,并且企业认为加强建筑安全意识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和好处。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施工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并通过大量的安全教育培训来使企业形成,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刻都注重安全的氛围,使企业员工由传统的思想提升到做好事前准备,加强防范措施的境界,从而有效的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四)严格安全管理控制标准

安全管理制度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如果安全管理控制标准较低,对企业的处罚金额不足以引起企业的重视,不能发挥出警告和惩罚的作用,那么企业就不会主动去采取建筑安全管理措施;相反当标准较高,所处罚的金额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范围,也会导致企业不会及时的进行技术的创新,从而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在制定建筑安全管理控制标准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能力,以及对安全事故的承受能力,力求制定出更为适宜的安全管理控制标准。

三、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国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安全管理标准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文章中,我们总结了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安全意识,组织结构不健全等影响建筑安全管理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安全标准化建设还是有待提高的,并且安全管理体系还是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全方面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出了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余建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3): 276-280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2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校园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场所,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然而,面对我们的校园环境如果没有安全稳定,那么教育教学工作将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作为担任十多年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深刻的认识到抓好班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班级安全管理略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共勉。

1.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掌握班级情况

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全面掌握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对待班级整体情况要清楚明白,对学生个体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学生家庭情况要有所真知,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如在工作中要洞察班委干部、小组长的工作责任心及能力情况;关心、呵护留守学生;多关心爱护特教生或特殊体质的学生;时刻了解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建立班级QQ群等。每周选定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安全教育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使安全教育工作每天、每周、每月、乃至于每个学期都要抓好、扎实。正如俗话所说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天做好安全上报工作,每周做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录,每月上交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因为隐患是校园安全的最大敌人,排除隐患、躲避危险是班级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班主任只有及时掌握班上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才能保证班上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其实,班级安全工作是很琐碎的,在工作中,我们最怕的就是班上学生出事。可是面对我们的工作,如果只是班主任一人去管理班级,精神上一定是"提心吊胆",行动上一定是"焦头烂额",因此,为了排除一些隐患,班主任要积极、主动联系科任教师,并与科任教师多多交流经常违纪学生的情况,获取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并与科任教师共商教育管理办法。配备班级或小组

安全管理学生干部,负责学生课外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督。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参与管理,他们才会有安全防范的意识。

3.利用晨会课、班队课扎实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动

因为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突击应付。因此,在工作中只有扎扎实实抓基础,认认真真打基础,才能有效地做好安全教育常规工作而构筑起班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此,平时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做到四抓,即抓实、抓早、抓细、抓全。抓实就是要求我们班主任实事求是开展活动,结合本班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针对目前班上学生爱买零食,为了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我就搜集了一些不卫生食品的加工厂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后,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的极度不卫生,容易引起一些疾病的道理;抓早就是做好安全防范,安全教育工作重点应放在预防上,活动要做到教育在先,防范在前,避免工作"亡羊补牢"。如:针对班上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喜欢打架斗殴现象,老师可以通过在班队课上作强调、致家长一封信、成立班级安全小分队等活动形式及早、持续地开展预防教育,遏制事故的发生;抓细就是要求班主任尽量消除安全隐患。如班上、学校哪些地方比较危险,不能到那儿去玩耍或更不能用手去触摸,这样,做到安全无小事。然而,工作中,我们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及时消除、排解,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抓全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活动既要有的放矢,又要有全局观念。做到活动师生参与率达100%,安全教育宣传面达100%。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3

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自身做起,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做好安全教育就得从职工相思入手,让我们看一看生产中发生事故,多数人是怎么看的,从调查中了解到有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事故发生是必然现象,只要火车一动,就必然有事故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看法是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看不到安全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安全生产的规律是不可认识、不能把握的;另一种人的看法是认为发生事故是偶然现象,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从哲学的因果关系来看,事物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趋势,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必然发生,且合乎规律、不可避免的趋势。

赁经验和直觉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很不够的。而能事先预测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和消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职工从思想认识来作保证。只有对职工做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真正确保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和物的管理,对事物的管理,如生产过程的管理,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措施;对人的管理,即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里的了解和掌握。在处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时,要始终把解决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出了事故才讲安全,不出事故就忘记安全。

2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职工有安全教育,可以说从有铁路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有安全就有效益。实践证明再好再新的设备,只要使用者不认真照样会发生事故。相反,设备虽然落后一点,只要狠抓管理,加强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就有可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有一点就是职工的安全意识、职业责任、劳动纪律、技术作业标准、群体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都要靠人的控制能力去体现或完成。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安全可靠性程度的提高,以及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班组安全管理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搞好安全管理的目的,就要充分体现“安全运输”是最现实的生产力,是最有效的挖潜扩能,因此,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就是按照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改善劳动条件,最有效地调动劳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杜绝事故和减少事故,减少和减轻对职工的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抓好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违章作业出事故是必然的,违章作业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往往是通过偶然性表现的。有人违章作业是偶然的,但是必须知道,这种偶然违章作业就是发生事故的必然因素,一是时机和条件成熟,就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抓好安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和要求,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做到标准化作业。在这方面有一个反面例子是20__年7月31日在长大线新台子至新城子之间发生了K127次旅客列车与前行的33219次货物列车相撞造成列车追尾事故。究其原因是司机没有按规定速度运行,在区间信号机显示红灯的情况下,善自解锁机车的监控装置,而且没有按规定降低运行速度与前行的货物列车相追尾,造成旅客6人死亡,30人重伤的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产财产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这起事故留给我们的教训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是何等重要,只要列车司机有一点点的安全意识,认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个事故就不会发生,从这个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何等重要,一旦失控又是何等可怕。

4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班组管理

铁路安全运输稳定与否,更与班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是企业进行思想、技术、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在铁路企业生产结构中虽然是最小的生产和管理的一层机构,但它是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管理之中,班组的管理水平和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的安全,反映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运输工作的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班组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保证。人力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它是一种力量或能量。安全生产的实践证明:在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人的安全素质。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任何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条件,都不能发挥其自身应具的作用。造成事故的因素有:指挥决策的失职与失误,管理[,!]上的疏漏与渎职,设计制造上的错误与违标,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违章与失误等,可人的安全意识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素 质包括人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群体素质,这几个素质都达标或处于最佳状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发挥正常,使安全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而安全运输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企业生产效率要想提高,设备潜力得到最终大限度的挖掘,物资消耗达到最低水平,安全运输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都必须依靠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通过班组的活动来实现。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扎实了,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输就有了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4

关键词: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班组是一个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小单位。航标管理站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最基础的日常管理活动,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落实“三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期达到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消除事故隐患之目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航标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事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有所提高,航标管理站的安全生产状况大大改善,但从整个航标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来看,依然十分严峻,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突显出航标管理站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不足。如何搞好航标管理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成为摆在航标管理站安全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航标管理站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

班组是一个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提升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对于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近几年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统计情况来看,80%以上的事故都发生在班组,90%都是由于“三违”造成的。莱州航标管理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认识和把握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航标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给职工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岗位的缺失,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能产生安全上的隐患,如不进行有效治理便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方面,我们既有很多鲜活的成功经验,更有血的教训。2004年9月15日上午,我处成山头航标管理站灯塔班职工在对灯塔电瓶进行维护保养时,因电瓶房内光线较暗,无法看清电解液液面高度,在没有充分通风的情况下,随意点燃打火机用来照明,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点发生爆炸,造成一名职工左眼受伤摘除。该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班组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差,缺乏安全生产作业常识,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习惯性违障,教训是十分痛心和深刻的。安全生产大如天,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个单位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我站始终把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班组工作的生命线,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坚持每月两次安全活动日,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定期进行职工安全教育,严格安全考核,使安全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有效地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航标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航标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出发点,促进航标事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莱州航标管理站近几年成立,站内职工都是从外单位抽调组建的,职工至少每周或每月才能轮流休班,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逢重大节日对职工进行慰问,帮助值守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给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心的工作环境。教育职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立足本职、岗位成才,把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在抓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职工身体健康档案,掌握了解职工家庭实际情况,观察职工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根据职工个人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工作调整,使职工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监督员在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利用“安康杯”竞赛、“安全月”等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总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为航标事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杜绝习惯性违章,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

我站把杜绝习惯性违章当作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和措施,加强班组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每月班组召开一次习惯性违章分析会,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针对这些“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实行班组安全互保(联保)责任制。站领导与班组长,班组长与职工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从而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班组安全员坚持跟班作业,严格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现场监督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得到落实,为确保一方平安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工作中一是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二是抓好岗前培训,三是严格落实班前例会制度,四是建立班组成员联保(互保)制。五是建立健全安全档案。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优势,营造班组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工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煤化工企业作为生产易燃固体、液体的企业,其本身的安全工作必须加强,否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笔者在煤化工企业就职多年,结合自身经验,聊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市场经济 煤化企业 安全管理

1、前言

煤化工生产过程易燃易爆物质多、压力设备多、生产工艺条件苛刻、生产规模大型化、自动化等特点决定了煤化工企业危险因素的聚集性以及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因此,煤化工企业做如何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2、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首先,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以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要以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法规、标准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特点相结合,一套适合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作用,否则只能是安全管理的累赘。除此之外,规范、合适的制度建立了,就要发动各个方面去执行、落实,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无法发挥其效用。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落实能够充分增强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安全责任制的总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网络,并有鲜明的层次、网络内各部门甚至是每个岗位都要制定明确的安全工作职责,实现层层监督,层层考核。不仅要建立上一级对下一级的考核,还要定期组织下一级人员对上一级安全工作做出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做出合理的批评与表扬或经济奖惩,同时争取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员对安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提高安全管理网络中每个层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只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并行,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不断地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上新的台阶。

3、因地制宜,搞好干部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3.1加强对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培训

各级领导不仅把握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力,其安全素质的高低和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各方面管理的重视程度、方式方法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领导层的培训首先要形成制度,形式可以灵活,实施一定要到位。

3.2注重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教育

对煤化工这种危化品企业,工作环境和内容特殊且大部分新员工属于最初接触安全问题。所以对新员工的培训基本属于安全启蒙教育,要让员工一入厂就建立对安全工作的正确认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和不断学习安全知识、积累安全经验的理念。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使 “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员工心中。

3.3安全培训要注重实效

建立一支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效果的根本保证。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从强化意识、掌握理论和提高技能的需要出发,精心安排培训计划。重点放在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基本常识和器材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使用、职业危害预防、事故应急处理等与员工实际工作切实相关的方面。培训方法应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增强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

4、长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要搞好安全检查一方面要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安全队伍,并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意识,并不断提高其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检查要从各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重点、有秩序地开展。例如锅炉及压力容器、危险物品储罐、电气装置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查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季节性的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要及时到位。

负责到位的安全检查能反映出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要使检查人员明白自己职责的重要性,要能发现问题,找出安全的薄弱环节,并如实地反映,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的原因,当事故和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经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为害后果的关键手段。企业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工参与、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救援组织,最大限度减少事件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的重点是对受害人员的营救,迅速控制事态,这就要求这一组织行动一定要迅速、准确、有效,所谓迅速就是要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调集所需的大规模的应急力量、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起统一指挥的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所谓准确,就是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所谓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

6、结论及建议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做好的前提是管理理念必须先进、管理方法必须科学,必须以实事求的态度,真抓实干。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企业要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汲取营养和经验,在市场竞争中为赢得一席之地,真正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煤化工企业。

参考文献:

[1]谢全安,薛利平.煤化工安全与环保[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与看法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要素分析; 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一、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分析

1、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能不断增强施工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防范意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各级管理工作者、建造师、作业人员要认真学习关于“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作好施工安全队企业、项目、个人的重要性。

2、大力加强现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建造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全体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由于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现场员工进出的动态性和频繁性。坚持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班前教育、跟踪教育手段,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敲响安全警钟。还要通过突击教育、强化教育。版画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个区域、每个角落、每个岗位,提高全员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严格按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组织施工。应从两个层面上规范其行为:①管理层和管理人员要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和法规,自觉加大执法力度,遵守法规进行管理。②作业层和作业工人要认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施工。严禁违章操作、冒险蛮干。要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以此为基点,从两个层面上构筑起施工现场与群众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

4、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制定有效防护措施。由于建筑现场是伤亡事故的多发性场所,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就要把施工安全方案的重点表达明确,有的放矢,加以防范。在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交叉施工、施工用电、机械吊装、洞口临边等空间部位要进行重点防护。对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发性事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专项治理。还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增强安全管理,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应先行。早计划,早安排,不断跟踪安全生产动态,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偶然性,不自觉地就可能发生了,因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主动先行,时时要有所警惕,以提高员工防范的自觉性。安全工作与项目管理同步,宁可千日谨慎,不可一时大意。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违章指挥,反对违章作业,加大督查力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1、塔吊基础。塔吊基础常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靠近建筑基坑边,对于排桩式支护墙或地下连续墙,塔吊基往会座落在支护墙项上,并在支护墙外侧另行布置桩基。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础下桩的受力形态不同,且护桩本身要承受较大的向荷载,从而使塔吊发生倾斜甚至倒塌的风险。因此在基坑挖前,因对这类形式的塔吊基础采取加固措施。

2、基坑施工安全管理。要保证基坑土方施工安全,除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外。还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管理,使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能形成有效的流水施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如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地下施工存在大量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小组。通过建立有效的紧急情况预警机制,对现场的紧急情况进行预警。预先识别危险源和紧急情况,做好危急事件的潜伏期并及时进行处理。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详细应急措施,准备各种应急资源(包括机械、人员、物资)并加强监测力度,一旦确认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发生渗漏、管涌或流砂等事件,应急措施能立即启动。

3、高支模的防范措施。高支模是指建筑工程中层高超过4.5m的混凝土结构梁板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其支撑架一般由钢管立杆或门式脚手架与水平杆、剪刀撑通过扣件连接。形成整体性模板支撑系统:近年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中,这类模板支架失稳倒塌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模板支架搭设不规范;模板支撑系统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支架主要受力材料(包括钢管、木枋、扣件等)质差。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安全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的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的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做好信息化监测措施,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及时更换变形支架材料;搭设时采用线锤或经纬仪密切监测其安装垂直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确保支架系统的安全性。

4、加强现场安全监督。事故的发生除少数是意外所致,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三、如何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1、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①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1)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2)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4)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5)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