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1
迷失的花季少年
近年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日渐显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4年8月,福建莆田14岁留守少女产子的新闻让人痛惜。8月16日凌晨,福建莆田儿童医院接治了一名因肚子痛看急诊的女病人小杨(化名),小杨身边有男朋友小蒋陪同。据小杨说,她18岁,已经怀孕8个多月,医生于是让她住院观察。然而,在小杨办理入院手续时,护士发现她身份证上显示的年龄为14岁,尚为未成年人。院方很重视,在小杨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后报了警。随后,孩子的父亲小蒋被警方传唤。
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在不经意间当了妈妈,面对媒体的探询,小杨怯怯地解释说,她一直以为自己月经不调,直到怀孕7个多月才知道“有了”。
孩子的父亲小蒋20岁,四川人,在福州打工。两人是在一年多以前认识的,不久就同居了。小杨发现自己怀孕7个多月后,到福州找到小蒋,两人决定做人流手术,可1.2万元的高昂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而且,医生也告诉他们,做人流可能有生命危险。无奈之下,小杨才决定生下孩子。
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任何生理、心理上的反应都应该第一个告诉母亲,而小杨怀孕7个月了却浑然不觉,发现怀孕后也不敢告诉父母,只因其父母长年不在身边。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远在上海做生意,她跟外婆住在福建老家,平时很少有机会跟父母见面,只是偶尔电话联系。
像小杨这样早恋的留守儿童不是个案,媒体上相关报道不断:重庆江津15岁留守女孩早恋私奔,妈妈无奈辞职陪伴;武汉留守女孩早恋退学;四川广元14岁女孩早恋遭家人反对躲进“男友”家……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事女孩都是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孩,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都让她们渴望父母关爱。缺少了这份关爱,她们就会从别的地方寻找,假如正好碰上一个关爱她们的男性,就会发生早恋。
如果说这些女孩的早恋还只是让人痛惜的话,发生在广东省东源县一名留守女童身上的悲剧则让人触目惊心。
正值暑期,在广东省东源县打工的杨某夫妇,将孩子们从广西老家接到了身边。平时他们上班,孩子们在家里玩。有一天,杨某回家发现,自己9岁的女儿媛媛躺在楼梯口,脑后有一摊血迹,而11岁的儿子生生正用拖把清理血迹。杨某当即将昏迷不醒的女儿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媛媛有13根肋骨骨折,左肱骨骨折,右肺挫伤,脑震荡并伴重度贫血,生命垂危。进一步检查医生还发现,媛媛左肱骨和部分肋骨骨折的地方已长出骨痂,说明媛媛在三周前已经受伤。除了骨折,媛媛脸部、腿部、背部总计有10多处刀伤,伤口暴露,肌肉已变硬,均为陈旧性外伤。因受伤时间较长,媛媛左肱骨和肋骨骨折处已经畸形愈合,不能通过手术矫正,只能恢复治疗。而即使恢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这个9岁女孩的左臂也将落下残疾,正常活动会受到影响,胸部也会变形。
由于事发蹊跷,医生报了警。女孩的母亲杨某这才不得不道出一个惊天秘密:媛媛是被她11岁的哥哥生生打成这样的!
面对警察,生生承认是他打了妹妹,原因是妹妹经常和他争抢东西,不听话,不愿意做家务,搞得他很“恼火”,于是他就用刀划媛媛的脸、背和腿部,用刀背或木棒敲打她。他明确表示恨妹妹。
据生生的母亲说,生生不仅殴打妹妹,还经常对家人施暴。他曾经用木棍殴打奶奶,将奶奶额头打肿。杨某责备他,还被他拿菜刀威胁。杨某无奈地说:“孩子们不愿意跟我们交流,甚至话都不太爱说,对我们刻意回避。”
心理医生初步判定,生生已经有暴力倾向。作为留守儿童,生生在老家经常受到表哥和同学的暴力欺负,但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关爱与帮助,久而久之,导致他内心十分脆弱,需要用暴力来伪装自己,所以才去欺负更为弱小的妹妹。
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2014年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自缢身亡的惨剧让人痛心惋惜。
据有关媒体报道,自缢的少年小林父母离异,都长年在外打工,小林从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在舅舅家。2014年1月20日,小林放寒假当天,大部分同学都有家长陪同去拿成绩单,而小林却形单影只。他成绩不好,语文只考了40多分,情绪有些低落。恰好,那天小林的妈妈给外婆打电话说不回家过年了。外婆告诉小林这个消息时,一家人正在吃晚饭。当时小林并无异样,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吃饭,眼睛直勾勾地望向厕所。不久,外婆洗碗出来时发现小林不见了。等她找到小林时,他已经用一根编织网兜的塑料绳在厕所里上吊自杀。
家人遍寻小林生前的生活、学习用品,没能找到他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只言片语。在千家万户喜迎新年的时刻,这个9岁男孩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其实,当我们搜索一下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不难发现这样的惨剧并非偶然。2008年,安徽某地一名12岁少年在祠堂附近自缢身亡,遗书称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2010年,陕西扶风5名小学生喝农药自杀,其中4名是留守儿童;2011年,西安蓝田一名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
中国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正值青春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杀念头的概率高于正常儿童。一幕幕惨剧,不仅是一个个家庭之痛,更是全社会之殇!
孩子心事有谁懂
“从我记事起,就很少和他们见面。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心里都会很难过。我多希望父母能陪在我身边,哪怕我犯错了他们骂我,甚至拿棍棒‘修理’我。我不愿意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也不愿意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家里……”这段话摘自一名留守儿童的日记,表达了留守儿童的共同心声。调查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处在从少年向青春期过渡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复杂而微妙的,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然而,许多父母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挣钱养家、改善生活,很少关注自己外出打工后,孩子在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深夜里幼小的心灵会承受怎样的煎熬,在看到同伴们和父母快乐玩耍时会忍受怎样的酸楚。
因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及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了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如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周围的歧视,意外的人身伤害,等等。由于缺乏亲情的滋养,这些幼小心灵有的变得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据调查,全国现有留守儿童6100多万,三成留守儿童有自我封闭、抑郁等倾向,超过一半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最为突出的是因缺少沟通而性格内向孤僻,以及未能及时矫正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广东12岁留守少女菲菲患精神分裂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菲菲9岁那年,父母外出做生意,她被留在肇庆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菲菲乖巧懂事,从不叫人操心。父母把她留在家里很放心,很少回家探望,连电话也很少打。可两年后,菲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她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经常发呆、注意力不集中,面对陌生人以及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害怕,经常无故旷课,还对家人大发雷霆,拒绝跟母亲交流,表现出对母亲的仇恨情绪,甚至打骂母亲和奶奶。经专业机构诊断,菲菲患了精神分裂症,其行为及心理异常与她的“留守”经历有密切关系。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据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儿童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明显高于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
因疏于管教而性格偏执、容易冲动也是留守儿童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两年前发生在山东菏泽的16岁留守少年汪某以暴力手段两天三次抢劫的案例,曾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广大农村,担负着隔代教育使命的祖辈们,大多受教育程度很低,观念陈旧,且不说辅导孩子学习,就是其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是与时代不合拍的。祖辈大都溺爱孩子,极易导致孩子任性、唯我独尊,尤其有些老人,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还爱护短,会进一步导致孩子排斥父母或其他人的批评与管教,形成偏执性格。这种性格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因情绪欠稳定,意志薄弱,面对形形的诱惑,很容易情绪失控,冲动行事,甚至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出现攻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曾连续破获两个团伙抢劫案件,涉案嫌疑人近20名,全是“90后”。其中一个11人抢劫团伙,部分成员沾染了吸毒恶习,为购买先后抢劫10余次。而涉案嫌疑人均曾是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由祖辈带大。
此外,因缺乏关爱而自卑无助、内心迷茫、自暴自弃,也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几种心态。父母不在身边让留守儿童感觉失去了依靠和保护,容易产生自卑及孤独无助心理,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逃学甚至辍学,以致过早地踏入社会。小祥是湖北鄂州的一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上小学五年级。前不久,小祥的老师给他远在重庆打工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回家一趟,因为小祥要辍学。老师说,小祥逃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天都是被奶奶“押”着去上学,但还是经常中途一下课就不见了人影。老师找他谈心,他低着头说:“我反正成绩不好,读下去也不会有出息,还不如让我出去闯闯。”说这些的时候,小祥一直用手指捻着衣角,似乎在掩饰内心的自卑、无助与迷茫。老师责怪家长只知道挣钱不关爱孩子,家长却十分委屈:“我们隔三岔五给他寄衣服寄文具,难道还不够关爱吗?”小祥的奶奶也很委屈:“我天天起早贪黑给他做一日三餐,一天来回几趟接送,对他还不够关爱吗?”老师说:“孩子不是小猫小狗,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他们还有高级需求,比如朝夕相处的陪伴、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亲昵的抚摸、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鼓励的话……这些都是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的。”
亲情抚慰是良策
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父母的关注与呵护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亲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统,是孩子一生的心灵牛奶。
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不再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最期待五类关爱:
情感交流 在留守儿童的书信中,“孤独”和“思念”等字眼出现频率最高。他们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而大多数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上的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问题,很少关注孩子情感上的需求。
道德引领 处在道德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容易偏离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准则,不知不觉中,身上原本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就会加重或催化,成为真正的问题。
学习辅导 特别是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都表示,做功课遇到“拦路虎”时,爷爷奶奶和身边其他人大都难以提供帮助。这也是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他们渴望有人及时给他们释疑解惑。
生活照顾 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老人年纪大了,照顾多有不周。这些孩子在生活方面还是存在某些困难,需要得到精心照顾。
安全保护 撤乡并镇以来,不少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被撤并到中心校,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年老体衰,接送就成了问题,孩子的安全自然受到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姜勇认为,正确的早教和及时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人格健康。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是父母要树立起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多利用现达的通信工具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除了尽量多争取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父母还应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或一方可选择就近在本地务工。
二是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娱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融入集体,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减少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断层与真空。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留守儿童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或社区组织应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假期或家长回家的时机,采取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等形式,在管理机制上督促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共同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心理健康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0%,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44.4%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7%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无法改变留守的现实,也无法解决留守家庭的现实困难,那么正确指导留守儿童的家长,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工作,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那么,留守儿童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呢?
1 建立留守档案
在开学初,幼儿园各班级通过填写家庭联系册、家庭问卷调查、家长会、家访以及其他途径掌握了解班级中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从中再筛查出留守儿童对象,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而建立较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对于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用。我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样式如下:
2 开通心理渠道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从心理上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背”上留守儿童的“名声”。社会上有大量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将留守儿童定义为时代的产物,归纳进“弱势群体”,太多的关注和议论使部分家长存在心理顾虑,以至于在正常与他人交往时或入园之后,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歧视或欺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说自己是留守儿童,认为留守儿童是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人,从小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有的是怕老师因为孩子是留守儿童不给予孩子关心或照顾等等。这些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家长个人心理上对“留守”的拒绝和对孩子的保护。主要表现为:不太愿意填写老师发放的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不乐意参加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专题讲座,不乐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留守儿童“亲情弥补”游戏活动等。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中尤其以祖辈的这种心态最为突出。
“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那就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家长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思考别人的问题是做好留守儿童家长工作地基础。要想做好留守儿童家长的工作,同理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既会教孩子又会帮助家长,能与家长沟通的教师才是具有魅力的教师;既能同理学生又能同理家长,教师能和家长形成共识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身上所存在的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先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入手,从“心”入手是开展工作最关键的第一步。主要策略如下:
2.1 积极开通幼儿、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幼儿园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让大家正确认识留守儿童问题,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专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后,使教师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科学化,从而有能力建立幼儿园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2.2 沟通是最优先的事。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都是途径和方法。日常工作中,教师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利用来园、离园时间、电话的形式、家长会、家教知识宣传栏、网络聊天等,及时与家长沟通,亲切地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加强心理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园信息,并注意留意家长的性格、心理状况、家教观念等,做到对家长情况心中有数。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感受到集体中老师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教师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理解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传递给家长之后,一般会解开这部分家长的顾虑和心结,向老师敞开心扉。打开了第一个大门,教师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幼儿园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引导和教育。
2.3 关注留守儿童,实施科学教育,落脚点在幼儿,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掌握针对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当教师摸清班级留守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一定的精力去观察了解这些孩子,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孩子个性特征、性格爱好等。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享受着与同伴交往的快乐,获得了家庭之外的幸福体验,在和谐的集体中身心健康成长。
3 共享教育资源
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很多的,因为心理问题导致智力发展、身体发育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其他儿童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笔者对黄冈老城区留守儿童调查和反馈的信息,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观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80%以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善于与人交往,不独占、不自私、独立能力强,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智力发展正常,与其他独生子女或非留守儿童并无差距甚至发展更好。幼儿园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鲜活事例,让其他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共享这些教育的资源和成功的家庭育儿经验,给广大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育儿经验交流会,让家长的现身说法:举行班级家长培训会,让家长介绍教育方法;幼儿园家长学校专题交流活动或举办育儿成功经验交流专刊,让家长主动参与学习;邀请优秀家长担任教育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给孩子们上课等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效果最大化。
4 提供适时援助
“留守儿童”是社会现实,是有别于非留守儿童的较特殊的群体。家庭环境、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自身发展、生活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使不同的孩子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使不同的家庭需要不同的“援助”策略。尤其是在留守儿童中有一些“特殊儿童”,他们有的明显表现为内向孤僻、不合群、不愿与别人交往,生
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缺乏安全感等;有的自私霸道如专横跋扈,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等等。而造成这些特殊儿童的原因与家庭环境和监护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援助”方法,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家长建立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儿童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4.1 观念上的“援助”。人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尤其是老年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孩子年龄小,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于是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可怜,对孩子给予无限关爱,把一切事务都包办下来,过分保护和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也有的老人从安全原因出发,觉得孩子在自己手上责任重大,万一有什么事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于是对孩子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不准外出玩耍,缺少正确引导。说教、包办、溺爱、过度保护等等。
针对这些家长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家长学校组织专题讲座的形式,从理论上对家长进行引导,从为孩子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案例进行剖析。②以年度评选“优秀爷爷奶奶”、“优秀爸爸妈妈”的形式,表彰科学教子的家长。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具有科学家教理念,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③教师针对问题、针对个体,采取一对一专门指导。观念上的“援助”是最根本的、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援助。
4.2 方法上的“援助”。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家访或电话,提醒孩子的父母,如果他们都外出,则要更注意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时间不能相距太久,经常用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如果是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则要注意弥补另一半亲情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利用节假日增加相聚的次数。有的家长因独自带孩子,缺少教于的方法,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教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等,让家长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导致孩子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有的还可以让家长随时来园,参与孩子的活动,既增进亲子关系,又学习观摩教师的教育方法。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全国在农村有58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长年在外打工,而这些孩子留在家里,无人照管,缺少亲情。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很大问题。小而言之,这是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大而言之,这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大家对此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深入。殊不知,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留守儿童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留守儿童问题牵涉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有学校、社会的诸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一、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
重视智力与物质投入,忽视情感投入与精神关注,是加剧孩子高智商、低情商、与父母情感淡薄的一大因素。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课题组2004年8月对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十个省区一百一十五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子女的电话联系频率不足1次/月”。在接受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访问的父母中,60%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10%的父母平时根本不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大多数父母一年主动打电话的次数也不超过十次,而且为了节约话费,与孩子通电话的时间平均每次也只有三分钟左右,谈话的内容也仅局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孩子内心的孤独、焦虑与渴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表现和父母在家与否关系极大。在学校和家长面前表现良好,甚至特别乐观的留守儿童内心往往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悲伤感,要强的孩子往往还会有意掩饰内心的孤独,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性自闭,不善于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反,另外一些常人眼中的“坏孩子”,他们打架闹事等一系列行为完全只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为了让父母能够回家看自己一眼。很多孩子表示理解父母的苦心,但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钱是永远赚不尽的,任何东西都胜不过父母在身边的关心与呵护”。相关专家也表示,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双方最好有一方能够留在家中。然而,只有少有的家庭愿意放弃打工回来管教孩子;大部分父母出于生存的考虑,他们只能放下老人和孩子,将外出打工进行到底。
然而,隔代抚养又存在想管但不敢管的问题,“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说轻了、说重了,都不好”。因为代管人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造成实际上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使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出现的问题更是防不胜防。有的走上自我毁灭的犯罪道路,有的为了满足一时私欲而残害他人,有的甚至导致几个家庭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不少地方采用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平时耐心疏导和启发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以期引导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但是这些仍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与教导。如果父母实在无法在身边照顾孩子,也应当增加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同时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耐心与孩子交流,争取与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减少疏离感。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二、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
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不少新问题。过去,大部分孩子都有完整的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明确。家庭主要负责生活、心理教育;学校主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大多不用操心课程以外的事情。而现在教育的管理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问题孩子”的总数明显增加,问题的类型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让老师穷于应付。如,由于父母的缺位,代管人疏忽,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孤独,个性变得孤僻、自卑、无安全感,出现一定的交往障碍。往往存在一些小事也会引起激烈冲突的情况。无论是留守儿童工作做得好的,还是不好的,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的帮辅工作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安排,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帮辅、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等。但实际上,受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大部分的学校一个班孩子只有班主任老师真正在负责。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许多班主任苦不堪言。留守儿童多的班级,甚至到了无人愿意当班主任的地步。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出现留守儿童任意逃课、随意出走的事情。这些问题普遍且防不胜防。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本来就薄弱,留守儿童出走所带来的责任和费用令学校不堪重负。
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还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稳步提高的农村儿童入学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生的在校率在留守儿童中大幅下降,有很多学校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5%,这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有相当差距的。而在读的许多留守儿童也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付学业。
许多案例中的留守儿童对学校、集体、社会的敌对与排斥情绪以及轻生等行为,与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无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加大师资建设,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并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切实运用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学校应坚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心理辅导课,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验,增强互动性,以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而不是采用枯燥的纯理论课堂学习形式。
三、不良社会环境侵蚀儿童心灵
农村与城市之间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差距,作为公共环境应有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巨大差距。越到底层,精神文明秩序越差。而这些精神文明秩序的脏、乱、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不可低估。由于壮年的缺席,许多乡村缺乏生机与活力。一个年龄段的断层,使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失去依靠,也使整个农村原有的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黯然失色。黑网吧、电子游戏等倒成了留守儿童家庭之外的精神栖息地。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只要走出家门,便很难持守原本纯洁的心灵。
许多家长误以为教育是学校的职责,与家庭无关。殊不知,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也会为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外出打工的家长中有“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不在少数,加之在外打工接触的许多恶习和不良思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如果不引起重视,就容易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学生在校接受五天的课业及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双休日两天接触到的不良行为消于无形,甚至那两天所接受的不良影响还远远大于学校积极正面的教育。
由此可知,营造可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滋生问题留守儿童的温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除了对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进行严格整顿之外,可以借助这些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公共场所,学校以及代管监护人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观、游玩,让他们接受健康环境的熏陶。
总之,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一系列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走向极端。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学校与社会的问题。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良社会环境无一不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黑手”。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15.
[2]詹欢.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4
该调查走访了湖南、江西、贵州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的12个县(市、区),调查了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 533人、非留守儿童2 731人,以及部分教师和校长。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留守儿童的统计口径、最新数据,目前尚无官方说法,被普遍引用的是全国妇联在2013年的有关留守儿童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6万人。
6月15日,在由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等机构举办的“留守儿童困境如何破解”的研讨会上,相关研究者对谁来照顾和如何照顾如此庞大的人群展开讨论。
留守儿童出现的背后是乡村衰败
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团队持续关注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留守人口问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留守家庭的产生,其根本在于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产生的巨大挤压,是以农村家庭幸福为代价来汲取乡村资源、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叶敬忠分析,在农民多元的生计方式遭遇现代化和商品化时,留给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除了外出务工挣钱,没有其他选择。
“我们长期以来遵循的发展路径是‘一切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这一路径的表现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比如,过去乡村可以通过互惠、邻里互助完成某些事务,现在基本都已经商业化。另外,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当然就需要把更多人从农村抽离出来,加入到现代化进程,比如,很多城市房地产饱和,就鼓励在外打工者用十几年甚至毕生的积蓄到城镇购买住房,因此造成了乡村的凋敝、衰败以及迅速的空心化。”叶敬忠说。
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影响是巨大的,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不得不奔波于学校与村庄之间,或寄宿于学校之中。
学校对乡村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的存在带动了社区中成人之间的交流;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也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整合。而现在的村庄,学校没有了,学校里的“先生”没有了,“学生”没有了。
在叶敬忠看来,目前乡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没有学校、没有年轻人、没有活力的村庄里,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可想而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
“我最担心的是6 000万名留守儿童中的205万名独居儿童。他们随时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悲剧。”公益组织北京歌路营总干事杜爽说。北京歌路营常年在一线对留守儿童和寄宿生进行心理干预服务,杜爽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咨询师,有着18年青少年心理工作经验。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普遍非常差。”杜爽说,“这个庞大群体对于心理咨询的普遍性刚需得不到满足,简单说原因就是,政府没有经验和好的解决方案,社会体系不足以支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很多苦衷,家庭身不由己。”
不过,在歌路营的实践中,杜爽也认识到,除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关注,“乡村教师这个群体,本身就非常需要关怀”。
在工作和生活中,乡村教师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当我们试图通过他们去影响孩子,把一些心理工作、社会工作的方法教给他们时,往往很不顺利,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训练,给老师们进行相关培训时,老师们希望的就是得到一个好方法,在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最好说两句就管用,但是做学生心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耐心。
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性非常高,培训成本高、时间长。而大多数来自城市的心理工作者和农村孩子的交流又存在很多障碍,“能起到的效果也有限”。
在杜爽的调研中,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心理咨询老师。即便设有心理咨询室,门常常也是锁着的。况且,“老师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在一次农村调研中,晚上熄灯之前杜爽听到楼下传来“啪”的一声,接着一个二三年级的小女孩哭着跑了上来。原来,她的热水瓶摔碎了。生活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去清理现场,之后也没再过问小女孩。“我对此也表示理解,毕竟一个生活老师管着一百多学生,她首先考虑的是不要让碎片伤到其他人。”
杜爽来到小女孩的宿舍,发现她还在哭泣,杜爽询问她:“是受伤了吗?”小女孩摇头。“是担心晚上没有热水用吗?”小女孩仍旧摇头。“你在担心什么呢?”杜爽继续问。
终于,小女孩说出了她的担心,“害怕妈妈回来打我。”杜爽继续安慰她,并在之后建议学校致电小女孩母亲,不用对她太过苛责。
“农村的老师往往没有能力和水平去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忽略这些心理问题。”杜爽介绍,在调研中她曾经询问寄宿制老师,“孩子在心理上有什么需求?”很多老师回答:“没什么需求。”若有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老师普遍认为,“无非就是想家,哄哄就好了,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农村的老师也是无助的。”杜爽说,在很多农村学校中,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还有多少时间步行几小时前往孩子们的家?按常规方法培养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成本很高,农村学校往往无力承担。
照顾留守儿童不能淡化家庭责任
叶敬忠认为,留守儿童最起码要有老人和父母中的一位看护,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社区和学校等组织可以做一些关心行为,但把这一问题完全交给家庭之外的组织,目前看也不太现实。
基金会中心网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范艳春认为,一些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极端案例,最根本的原因是家庭功能丧失,服务留守儿童不能绕开“家庭”这个核心问题。
叶敬忠认为,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创造条件,让学校和社区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家庭层面看,首先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肯定超过任何人,但是他们未必能够完全认识到,孩子不只需要父母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更需要父母的温暖,哪怕是日常的嘘寒问暖。有的父母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出来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在家不愁吃不愁穿,还想怎么样?”
叶敬忠建议,应当鼓励家庭做好外出后对孩子的安排,比如由老人或亲朋照顾。对于外出的父母,务工单位可以允许并鼓励他们时不时回家,假如能再提供一些支持,会更好。对留守人群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
对于地方村干部、学校等,怎么让他们更多去关心留守儿童,也可能涉及业绩考核和工作方式等管理机制。
“调研过程中,曾有老师说,‘我们也希望能关心这些孩子,但是平时的绩效考核都集中在考试成绩等方面,这些事情最终只能靠教师的认识和觉悟’。”叶敬忠说。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和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较好地实现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但实践中,落实得不好。”他举例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公布了《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了对于发现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侵害的“强制报告制度”,即学校、医院、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发现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侵害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个人发现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侵害的,也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5
农民工进城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很多的积极影响:首先,农民工进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实现了农村人力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优化组合;其次,进城务工农民大多承担了如楼宇清洁、病患看护、家政服务、建筑拆迁、搬家快递等被城镇居民认为“脏”、“累”而无人问津但又不可或缺的工作,因而为城镇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如“留守儿童”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是焦点话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由于隔代监护人的自身素质、忙于农事,无暇管理以及隔代监护人的生理原因,其对孩子的监护很少,其监护主要体现在孩子是否身体健康的程度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情况、安全问题、价值观等方面都顾不到。如果隔代监护人要同时监护更多孩子,以上问题更加严重。正是由于隔代监护人对孩子的监护不够,使得很多农村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厌学情况严重;养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学校和政府因职责的缺失也无法弥补上述隔代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社会背景
1.1 城乡发展不平衡
1.1.1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不平衡。
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投入城乡间的比例不平衡,国家把财政资金大部分投入城市,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而用于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则很少。就拿公路来说,城市的公路在政府财政的投资下四通八达,而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目前仍有很多建制村不通公路,数十万计的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很多地区公路晴通雨阻,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1.2 城乡教育差距明显。
城乡教育间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城乡间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上。硬件设施方面,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校舍较差,部分贫困地区的学校甚至连教学场所都没有,更别说其他诸如体育等娱乐设施、少年宫等活动场所之类的条件了。软件设施方面,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由于农村教师在工资水平及其他待遇上都比城镇的教师要差,大量的优秀教师都流入城市,导致农村的教师以临时或短期的代课教师居多,从而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
1.1.3 城乡就业差距突出。
城乡就业差距突出表现在农民工只能进入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福利低劣的低端劳动力市场。而在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下,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高端劳动力市场,是专门针对具有当地户籍的劳动者的,农民工根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农民工不是不能干,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而不被允许干。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低端劳动力市场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使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农民工在就业的过程中,随时面临着被解雇的命运,就业情况极不稳定。
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虽然农民人在城市,可是在城里人眼中,他们从来不属于城市,使得农民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无法融入城市。农民进城务工,有限的专业技术知识限制了他们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而低收入就注定了他们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留守儿童也由此诞生。
1.2 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
城市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农民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下的必然产物,其规模呈现出日益扩大之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乡村流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旧的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农民工本应享有的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实现,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
2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弊端
2.1 现状
2.1.1 隔代家庭教育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即隔代(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杜鹏教授针对流动人口的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留守子女中,抚养方式主要为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且以隔代抚养的比例最高,为48%,单亲抚养的比例为45.3%这表明了隔代家庭教育和单亲家庭教育一样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2.1.2. 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
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知识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多数处于文盲、孩子交流沟通;半文盲的状态,且在思想观念上与孙辈有很大的差距,很难与有的忙于农事没有时间监管孩子,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而没有精力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再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略显单一,主要以放任型和粗暴型为主。隔代家庭教育的这些弊端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屡屡发生,特别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的上升,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2.1.3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后,其家庭的经济能力比未外出打工前大大增强。但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祖辈吃什么,留守儿童就吃什么,吃的花样单一,只能填饱肚子,没有营养可言。
尽管祖辈很疼爱和关心留守儿童,可是他们一向节俭,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舍不得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上。
祖辈年迈,其生理因素限制了其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关注,时间精力上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弊端
2.2.1 在学习上缺乏管教与督促,使得智力开发受到制约。
从一些资料来看,相当一部分在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好好完成作业是常有的事,有的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甚至还有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逃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阮梅在其著作《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一书中写到过这么一个案例:“妈妈,我让您失望了—这次的期中考试,我考得很糟糕,原因是我上课有时候不太认真,在家里只顾着看电视,不看一下书,不搞学习,还有就是英语分数赶不上来了,我实在是搞不懂英语……妈妈,我对不起您,我逃了两次学,还出去帮人打过两次架,不过是和我的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他们不会让我吃亏的。不管如何,妈妈您今年一定要回来看我,您己经有四年没有回家了,再不回来我就会离家找您去了。”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有上述案例所说的经历,不思学习、逃学、打架是经常有的事情。因思念父母而无心学习,又没有人监督指导他们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隔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智力的开发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祖辈们的受教育程度注定了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只能是温饱式的哺育,而对其智力开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接受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其智力的总体水平在起点上就较同龄儿童低,因为其社会早期经验的确制约了其智力的发展。此外,由于文化知识的匾乏以及生理条件的限制,祖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基本上都采取了放之任之的态度,疏于管教或者管教不严,对其缺乏学习督促,且不能为其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看守,在学习上比较松散,学习不自觉,浪费了美好的学习时间。此外还有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情况是,很多留守儿童知道父母在外的艰辛,学习也很认真,但是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其的期望值太高,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一遇到挫折便会一撅不振,这也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无用,毕业后还是同样跟父母一样外出打工,因此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有的留守儿童很早就辍学走入社会。由于隔代家庭教育限制了对留守儿童智力的开发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2.2.2 在心理上缺少亲情关怀,导致形成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21世纪网”以《父母国外打工三年,十四岁儿子成抢劫犯》为题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十四岁的小雷,父母常年在韩国打工,年幼的他跟随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小雷花钱大手大脚,并沾染了打架斗殴的不良习气。姥姥、姥爷管教他,小雷不但不听,还威胁他们:“再管我就离家出走!”一想到女儿女婿在国外拼死拼活地挣钱,两位老人多次在给女儿的电话中想告之一切却欲言又止,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对小雷的变化只字未提。论文格式老人的态度无疑纵容和助长了小雷的畸形心态,自从迷恋上上网后,小雷就在某网吧里长期包了一个单间……钱不够上网了,他便去了抢劫的念头。有一次,小雷伙同另外两个男孩抢了一个过路女孩的小灵通,随后,三人又来到某银行门前想砸开自动取款机直接弄钱,钱虽未取出,价值三十多万元的自动取款机却被他们砸得面目全非……青少年时期正是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其人格的健康形成和发展与父母对其的关爱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息息相关。父母的关爱是任何亲情也替代不了的,即使是最亲自己、最疼爱自己的祖辈也无法替代。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
2.2.3 在亲子关系上缺少有效沟通,导致产生亲子间的隔阂。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对父母的那种亲情,是通过父母满足了孩子在物质和情感上的需要,特别是在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只有当这两种需要满足了,孩子才能对父母产生依赖、依恋,直至产生亲情。而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其与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见面的次数和时间不多,因此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得不到产生亲情的各种条件。也许在物质上父母可以满足孩子,但是情感和安全,父母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情祖辈又不能替代。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极易与父母感情疏远,有的留守儿童不但不理解父母,甚至还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伤村》一书中,作者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案例:黄求平,男,25岁,两年前结婚不久和妻子一起到深圳打工,将当时只有一岁的女儿交给母亲照顾,为了赚钱,他们省吃俭用,甚至为了省火车费,他们中间都没有回过家。今年春节夫妻两个实在熬不住了,黄求平买了一张火车票,让妻子回家看看孩子。他说他的“工作”很忙,脱不了身。妻子死活不愿意,非要和他一起回来,最后他下了好大决心才买了两张车票。回到家里,快三岁的女儿,已经会走,会跑,会说话。本来,难得的团圆,一家人应该很高兴的。但是,女儿却不认识他们,不和他们说话,不和他们亲近,躲着他们,任凭奶奶怎么解释,父母怎么拿好吃的东西哄她,她就是不和父母说话,到最后甚至哭起来。两口子很无奈,吃肉不香,看春节联欢晚会也不笑。黄求平一直不甘心地说:“回来这一趟,要少赚好多钱呢。”据说,春节他如果留在深圳,可以赚上几百块钱。
范芳经研究认为,隔代抚养导致亲子关系的缺位,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造成亲子间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这种亲情关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代沟”的产生,还可能会影响到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对自己子女的情感教育。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要通过多种渠道与孩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要让类似上述案例再次重演。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3.1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口大量流动,合理的人口流动才能达到人员的优化配置。我国目前人口每年都在大规模的转移,然而,现有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农民的合理转移,而且使得农民被排斥在附着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权益保障制度之外。从长远看,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拥有同等待遇,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农民弱势地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迫在眉睫。政府要改革附着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权益保障制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做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城市人口同等的权利及权益。要采取措施打破城乡的就业、医疗以及教育等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打破教育壁垒,因为在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子女进城接受教育需要昂贵的借读费用,而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本身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力拿出这一笔费用,经济上的原因占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必须出台政策让城市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以便进城务工子女能够入学。这样,可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比重,缓解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过多而导致的难以管理的问题。
3.2 多种途径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我国法律规定,养育孩子是每一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父母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明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古人尚且深知如此道理,接受了现代思想熏陶的父母更是明白“生之养之育之”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能在双亲的关心爱护之下健康地成长呢?但是,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农村贫困的生活使得他们必须外出务工,想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物质环境,就必须得省吃俭用,甚至连电话费用都得省着。这就说明了,孩子的父母即使明白亲情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节省电话费,他们平时很少打电话回家,打了电话也只是匆匆问问学习成绩,问问衣食而己,然后匆匆挂下电话。为了节省火车票钱,他们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看一次,有的干脆好几年都不回家。从这可以看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交流,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当父母回家后,孩子却不愿意亲近自己的父母了。缺乏与父母的正常交流,往往导致留守儿童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很可能为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带来影响,例如,害怕与人交流、极度自卑等等。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在务工场所就近的地方就学,以便于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同时也能督促孩子的学习,随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对于没有条件的,应该尽可能多地打电话或写信给孩子。给孩子充足的物质需求很重要,但是给孩子更多精神需求、与孩子常沟通更加重要。如果打电话成本较高,家长们也可以减少通电话的次数,选择通过写信的形式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或学校的表现,及时把握孩子成长的动态过程,及时指导和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经常亲笔写信与爸爸妈妈保持情感上的沟通。父母通过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体现出对孩子的和关心,用心理关怀来拉近空间距离,尽可能使留守儿童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3.3 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
除家庭之外,学校是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也应该发挥其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延伸其教育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而应该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将学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并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总之,学校应充分发挥补充作用。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比有双亲在家管教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老师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心理安全感、归属感和依恋感。
3.3.1 在学校教育中要增设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为农村学校配备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要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3.3.2 学校还应该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心理访谈会,给他们讲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措施。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重点辅导,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与他们沟通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切实采取补救、矫治性措施,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保障自己健康成长。
3.3.3 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有必要经常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着联系,也有必要经常走访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及时了解儿童的成长表现并作心理档案记录。对此,要开通家长热线,教师要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等形式,定期指导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而产生的消极影响。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并指导留守儿童频繁的与家长通电话或是通信,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这样既可以让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联络沟通感情,弥补亲子间的隔阂,也可以让家长对其孩子在校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4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很少与孩子沟通,造成了其亲子关系的隔阂,从而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与道德发展。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一些不良文化、不良思想就很容易地趁虚而入,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就应该转变其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断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激励留守儿童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尤其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原则,要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在集体的生活中得到乐趣,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让留守儿童在自身实践中接受教育,以弥补他们由于亲情缺失而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如多举办一些体育比赛、文艺晚会、留守儿童集体生日聚会等等让留守儿童能感到温暖的活动,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范文6
摘要:笔者运用青少年“陪伴式”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服务模式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需求预估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性的项目服务;服务场域单一,资源整合困难;陪伴方式占用过多资源,不符合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基于“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引入公共管理中“网格化”概念,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并从理论基础、概念框架、实务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描述,认为其比较契合复杂的群体性需求,在社会工作发展与服务上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字:“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2-0060-11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2.007
王俊,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东莞 523083);金小红,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城乡发展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430079)。
一、缘起
学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层出不穷,如在对留守儿童的认知上,江立华(2011)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研究过程,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被社会和学术研究所建构出来的,其概念界定、价值取向,操作化思路等都值得商榷;在留守儿童的整体现状上,Yiming He(2008)研究表明,亲子长期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出现沮丧、孤独、情绪不安、易怒、学校行为问题、低学历成就动机、缺乏自尊、行为不端、逃学、偷窃等行为,这些问题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但是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不同,也给留守儿童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在留守儿童的单一因素研究上,Mirca Madianou和Daniel Miller(2011)认为,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能一定程度上重建父母与子女的家庭关系,但这种重建关系在父母与子女的不同主体上呈现不对等的关系,父母对这种重建关系的认可度更高。
以上关于留守儿童的认知、现状以及单因素方面研究,或是对留守儿童现状的描述,或是对其心理行为特征进行解释。这两个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留守儿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号召社会组织及群体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也能为政府制定留守儿童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些研究都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即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导致亲子分离现状(唐有财,符平,2011),在目前国情下,这种现状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不管选择怎样的研究方向,都必须承认亲子分离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是需要被关爱和服务的。所以笔者认为,研究重点不是去描述和解释留守儿童,而是去探索该怎样服务留守儿童。 本次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既以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也以其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调查评估阶段和实务研究阶段。调查评估阶段的调查对象为W市城乡结合部的3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的1250名学生,主要评估其中765名留守儿童,评估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心理支持、学习辅导以及素质型活动等需求。根据评估结果,笔者选取W市DS小学为服务点,针对该校4-6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通过服务反思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二、“陪伴式”实务模式概述
“陪伴式”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家长和社会工作者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陪护、守候在青少年身边,给予必要的知识辅导、心理抚慰、情感支持、人生指导等,目标在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肖玉兰、金小红,2012)。
该模式是基于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研究,家庭风险理论认为,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单位制的解体、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口大流动社会背景下,家庭面临着婚姻危机、亲子冲突等各种家庭风险,这些风险使家庭功能弱化,使其在教养模式、沟通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庭外部环境等方面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陪伴式”实务模式认为,青少年需要家庭父母的陪伴,并且没有人可以取代这种陪伴,但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专业方法促进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父母更“科学”地陪伴,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青少年则实行替代性的陪伴。其实务方法主要从家庭父母和青少年自身两个方面着手。工作者介人家庭主要在于对家长开展各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训,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方式实施家庭教育;介入青少年自身主要在于明确青少年需求,给予青少年支持,陪伴青少年成长。
三、“陪伴式”实务模式的应用与反思
根据留守儿童形成的背景、特征以及需求,笔者采用“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其需求与实务应用如下。
(一)应用
1.亲子沟通的需求与实务
调查评估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频率集中于半月到两月一次,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产生矛盾时,选择与父母沟通的人数仅占24.2%,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的需求。
亲子沟通的需求应该是以各种方式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与交流,但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在于亲子在空间上的分离,因此促进其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DS小学已有的措施是建立专门的电脑聊天室,为每一位留守儿童申请QQ号,并根据课程安排,使学生能与父母视频聊天。但实际的弊端在于,留守儿童上机时间只能在白天,而其父母往往是很晚才能下班,这也就导致网络视频的方式不能行之有效。基于这种情况,工作者选择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在几乎所有小学生都没有自己独立电话的事实下,就必须通过加强监护人的亲子沟通观念,使监护人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次“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工作者主要通过《我想有个家》、绘本感恩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知自身及父母的生活,促进学生思考自身现状;传授学生沟通技巧,鼓励他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理解。通过“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塑造特殊环境,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相互支持,促进其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感恩。
2.学习辅导的需求与实务
笔者通过与留守儿童和教师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忽视其教育问题;部分监护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难以照顾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担忧”时,学习辅导居首占32.7%,其次为长辈生病(27.6%),受人欺负(16.6%)等。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学习辅导的需求。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需求,城市社区采用青少年课后学习辅导的社会工作方式,通常是成立课后学习辅导组织,如“四点半课堂”。DS小学的特殊情况在于,其学生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对于住读的学生,学校在放学后会安排专门的教师供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有值班老师为学生辅导作业;但对于走读的留守儿童,学校并没有较好的方式去服务。
鉴于这种情况,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工作和组建学习辅导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展开服务。小组工作方式促进组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互助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学习帮办团体,满足学习辅导的需求。
3.心理支持的需求与实务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监护人往往只关心留守儿童生理上的需求;父母长期在外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使学生缺乏归属与爱;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怯弱、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以下与教师的访谈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工作者:您觉得学校的留守儿童或者说全校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
老师: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心理上的辅导,不光是留守儿童,初中的孩子都这样,老师照顾的学生太多,对儿童的心理照顾得不会那么细致细微,有时候容易出问题,所以关心留守儿童也好,关心非留守儿童也好,在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方面应该多关注。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常是由外因导致的,当其在亲子关系、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形成程度不一的心理困惑。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在于帮助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而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与父母、监护人或者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开设了心理成长工作坊,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心理困惑较深的学生实施个案服务。“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不仅是对留守儿童关于朋友、老师以及家庭的爱与感恩的体验,也是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支持的过程。个案服务是对小组、工作坊等服务更深入的跟进,在本项目开展中,共服务过两个典型个案和12个咨询性个案。从个案的评估结果来看,基于时间和现实情况,工作者在案主的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从陪伴的角度来看,案主的心理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4.素质型活动的需求与实务
在关于“你希望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你提供怎样的帮助”的调查中,选择“社会关爱·手拉手”“兴趣小组”“电脑培训”“亲子活动”等素质型活动的占73.5%,其次为学习辅导(10.0%)、经济支持(5.5%)等。可见,留守儿童存在素质型活动的需求。
项目中关于留守儿童素质型活动多样化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亲子沟通、知识教育、绘本感恩教育、“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彩虹桥”人际交往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等以外,还开展了其他各种活动,如“手拉手·改变”成长小组、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竞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其他团建活动。
(二)反思
从服务反馈的情况来看,“陪伴式”实务模式在服务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陪伴留守儿童,做他们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局限。
1.需求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在需求预估方面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外界环境压力的影响,也受内在心理冲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以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而外界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因此,针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不能仅仅评估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应在评估案主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从而评估案主的需求。“陪伴式”实务模式是基于风险视角,针对青少年在家庭环境方面亲子陪伴需求不足,以社工教育或替代性的方式弥补青少年的陪伴性需求。它只是分析了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学校等其它可能与其心理变化产生作用的环境。事实上,在本次项目中发现,尽管留守儿童的现状比较符合“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需求假设,但使用这种单一模式,很难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以下面个案为例:
个案1:M,男,在DS小学五(1)班就读。案主是家中独子,父亲干建筑,母亲做厨师,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案主管教较严格,一旦案主做错事情,父亲经常打骂案主,母亲也不阻拦,家庭教育方式为典型的棍棒教育。据老师介绍,案主平时在学校爱打架,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对此也没有办法。案主自认为自己打架行为没有错,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动手打人,案主并为自己这种行为洋洋得意,认为是“很厉害”的表现。
根据以上信息内容,对案主的进行评估可知案主显性的问题有三:一是父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问题;二是案主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三是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该个案中,案主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运用“陪伴式”实务模式方法,通过与案主父母进行沟通,实现其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解决;但案主人际交往的认知和障碍可能与学校风气、社区环境等案主所生活的各领域的背景有关,这就不是简单的家庭陪伴可以解决的。
2.资源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服务场域相对单一,不利于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陪伴式”实务模式最初的研究源于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工作手法介入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种工作模式。本次项目由于是学校留守儿童服务站项目,因此实行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陪伴方式。但不管是学校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社会工作,只要实践“陪伴”形式,就必然会在案主可能面临的所有社会环境系统中展开行动,而这种行动在实践中却很有局限性,比如以下案例:
个案2:P,女,12岁,DS小学六(二)班。服务对象为留守儿童,父亲经商常不在家,与服务对象情感交流较少;母亲无业在家,经常打麻将,有时不为孩子准备早餐,一天两顿,和服务对象也缺乏情感交流。服务对象有一个哥哥,在镇中学读初一,服务对象和哥哥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现在处于僵持阶段。服务对象平时在校性格活泼,但是敏感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但仍有少数好友。另外外界传言服务对象不是现在父母亲生的,而是舅妈亲生但寄养于此,服务对象对此很痛心。
案主呈现的显性问题包括亲子问题、与兄长的沟通问题、与同辈交往的问题以及情绪管理的问题,可能也包括“传言”的问题。从案主“性格活泼”、“仍有少数好友”可知,案主没有严重的交往障碍,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可能与“传言”有关,同理与兄长的关系处理可能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或者也和“传言”有关。因此,案主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是家庭问题,这就很符合青少年“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家庭领域的应用,但案主的环境表明,介入案主的家庭领域,就必须介入案主家庭的环境领域,可能包括案主兄长的学校、案主的学校及社区、案主母亲的生活领域,也可能会包括“舅妈”的生活环境。这样庞大复杂的目标系统及其环境,通过“陪伴式”是无法解决案主问题的。
3.伦理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不符合社会工作者平等服务的伦理守则。
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一原则是基于占第一位的社会价值观平等。依据这一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引申出专业上的信条,约束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的当事人分配可以得到的资源,即平等服务的价值伦理。社会工作服务是群体性的福利服务,相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其服务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目前没有统一要求每名社工服务的群体数量,但根据《北京晚报》中《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内容,要求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北京家庭平均人口为2.45人即每名社工服务人数约为1200人。另外,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上海、深圳等地区已经采取“一校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这就表明,社会工作服务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服务,也是群体。
但是,“陪伴式”实务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这种“陪伴”理念是对社会工作者助人价值理念很好的一种诠释,在服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陪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在个案2中,社会工作者既要践行案主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各领域的“陪伴”,又要介人到与案主相关人物的环境系统,这就势必造成社会工作者对该案主投入过多的服务资源,而减少了其他服务对象的资源。因此,尽管“陪伴式”实务模式对缺乏家庭陪伴的留守儿童甚至其他青少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陪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其他服务群体享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福利,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违反了对服务对象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
四、“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项目实践与反思表明,“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实务开展及项目推广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可否定的是,其“陪伴”行为是践行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高度体现。在这种理念下,笔者认为,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将“陪伴”的单一性需求扩大至案主的整个系统性需求?是否可以将案主生活场域分化处理?是否可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准则,将社会工作的服务资源重新分配?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后结合“人在情境中”视角成为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生活的场域视为“栖息地”,“栖息地”有无数的资源,包括物理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当个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出现困难时,个体将面临困境。因此,社会工作主张既考察服务对象的内部因素,也考察其“栖息地”的环境资源,理解个人在家庭、社区、团体组织等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发挥,由此切入案主的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社会资源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其关系如图1。
(二)概念与应用框架
根据以上“陪伴式”实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对应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三个基本问题、网格系统与陪伴转移。
1.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三个基本问题与服务策略
案主面临的基本问题与其抗逆力的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效能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出的主要是能力缺乏的问题;内在优势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主要是心理问题;外在支持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是社会支持问题。因此,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就要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这三个维度出发(童敏,2008)。
(1)能力建设——服务的宽度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宽度,能力建设涉及到如何评估案主的需求及能力,决定着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在“问题”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有“问题”的部分和没有“问题”的部分;在“能力”评估方面,工作者要评估案主拥有哪些能力,没有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个体适应环境必需的,哪些不是必需的;在综合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问题”与“能力”的相关性,不仅要重视导致案主问题的“没有的能力”,更应重视可以解决问题的“已有的能力”,同时,对于其它不确定是否与问题有关的能力,也应该从优势视角出发,积极带动案主问题的改变。所以,案主的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规定了工作者专业服务的范围,应该对案主的哪些方面进行服务,即为服务的宽度。
(2)心理调适——服务的深度
作为服务的深度,心理调适涉及的是怎样介入案主心理层面的问题,决定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层面介入的焦点,如图3所示。
根据案主所呈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介入处于意识表层的其它行为层面,或深入介入案主的意识层面乃至更深入的无意识层面。这样的介入会使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比较常见的介入方式,但这样介入的缺点在于介入心理层面单一,会忽略案主心理层面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分层介入的基础之上,评估案主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整体上介入案主的心理层面。所以,案主的心理调适实质上就是选择案主心理的介入层面,调适各心理层面的关系,即确定服务的深度。
(3)社会支持——服务的广度
作为服务的广度,社会支持涉及的是除案主本身之外与其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帮助与维持案主改变的主要因素,决定的是工作者可以整合的资源范围。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工作者可以如图1整合资源。
根据评估案主的能力问题和心理调适的程度,可以判断工作者需要整合哪种程度的系统资源:当案主问题较轻时,工作者可以整合其个体的微观系统的资源;当案主问题较重时可以整合案主的中观系统资源;当案主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时,就需要整合包括社会文化、组织以及制度等宏观性的资源。通过整合各系统资源,建立案主与系统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从而满足案主的需求。
但要注意的是,整合各系统资源并不是直接将各系统的资源应用于案主本身,社会工作伦理要求资源必须公平的、合理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因此资源的运用或者通过公平的分配,或者通过相互的资源交换来实现。所以,仅仅运用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资源满足案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这些系统的利益,就应该建立案主与各系统之间相互交换、相互支持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
任何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都可以归类为其能力问题、心理调适问题和社会支持问题,而这三类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伴随而生:案主部分能力缺乏可能造成案主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案主产生心理困惑时,可能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能力的提升;案主的社会支持不够时,容易产生心理孤僻,或者能力的丧失。因此,在服务案主时,要从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案主的能力问题,评估案主的需求;通过分析案主的心理调适问题,判断如何影响服务对象;通过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问题,判断怎样去推动案主的改变。
2.网格系统——个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1)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林胜义,2001),它强调的是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工作者在给案主服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协调,强化案主的资源网络,增进案主使用资源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并重视案主个人获得及运用资源的能力(Julius R.Ballew&George Mink,1998).
由以上个案管理的概念可知,个案管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多个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团队合作,二是强调案主资源的整合。个案管理的工作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多个社会工作者合作的方式可以将同一个案主的生活场域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生活网络,每个社会工作者只负责该案主在自身服务范围内的生活网络,极大弥补了“陪伴式”实务模式中场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只负责案主在各领域的生活网络,可以使一名社会工作者对多名案主集中实施陪伴行为,节省了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该生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
从个案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个案管理需要将案主的生活场域或生态系统划分为各个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就需要将案主的环境系统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的信息化共享管理。
(2)网格化管理与网格系统
网格化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原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陈平,2005)。其核心概念包括: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思想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以万米为单位的网格区域,在每个区域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形式实现分层管理;
信息采集器——以手机等无线网络方式对网格区域内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
两个轴心管理——整合政府职能,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和监督中心,二者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社会工作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资源管理的服务,它帮助案主整合自身资源。但随着资源形式的复杂,工作者必须依赖一定的方式使资源层次化以便于整合,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正是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创新型城市资源管理的方法。借鉴于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减小“陪伴式”实务模式中的局限性。因此,笔者依据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化系统:
第一,网格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将案主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划分为各个网格区,每一个网格区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相关问题,该社工服务点称为网格点。
第二,网格点的个案管理,根据接案的网格点,由该网格点社工负责协调其它网格区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困境共同制定服务计划;
第三,服务信息化,个案管理涉及到多个社工为案主服务,建立个案的信息化,共享各社工之间对案主的服务进程,能促进服务过程的良性运行,也能避免社会工作者服务资源的浪费。
以上内容形成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系统概念,通过网格系统的建立,工作者通过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案主所面临的困难网格化,由各网格点社会工作者通过相互沟通和协调,有序地解决自身领域内案主的困境,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3.陪伴转移:“单一性”陪伴理念一“网格化陪伴”实践
(1)“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源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优势和才能,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它相信青少年无限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能贡献社会。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方式,承担青少年的教育和指导责任,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通过各种青少年的陪伴性实践,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2)“单一性”陪伴理念
“单一性”陪伴理念是指仅由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面临困境的陪伴理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从理论上极大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但项目经验表明,这种“单一性”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并不符合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即这种陪伴实践不具备操作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取“陪伴式”实务的陪伴理念,在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另一种方式,将“单一性”陪伴转化为“多样性”陪伴以践行陪伴行为。
(3)陪伴转移:系统视角下的“网格化”陪伴实践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过多利用的资源不是社会工作者所整合的环境资源,而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这种陪伴行为需要工作者减少甚至放弃其他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将自身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该案主的陪伴,而实践证明,这种陪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无法操作。因此,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案主能力提高、心理调适的基础上,通过将社会工作者陪伴转化为案主所处各层级系统的陪伴,这样就将社会工作者本身投入的人力资源分散至案主及其周边的系统,建立起案主与其环境之间相互的陪伴关系,这种陪伴关系在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也能使案主成为其环境系统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三)实务过程与原则
1.实务过程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工作流程遵循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性通用过程,只是在通用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网格化陪伴”的过程,其流程如图5。
从图5中可知,“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过程有三条主线。
(1)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的通用实务过程,即预估,评估能否接案;接案,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对案主现状与需求进行评估,将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与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计划执行,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整合资源,使案主改变;评估,反复对案主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更新服务计划;结案,处理离情关系,巩固案主资源系统,维持案主的改变。
(2)策略过程
在通用过程的主线下,策略过程是从案主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需求进行评估后,不断提高引发案主问题的能力,引导案主调适心理状态,促进行为的改变,并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巩固案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既是社工服务案主的策略过程,也是案主网格化的系统资源陪伴案主改变的过程。
(3)网格化与个案管理过程
在通用过程主线下,接案社会工作者组织案主相关问题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协调各网格点,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共享服务内容,促进各网格区服务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网格社会工作者共同实行个案管理,陪伴案主在各网格的改变。
策略过程和网格化个案管理过程,是对社会工作通用实务过程的补充和进一步明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社会工作者个人陪伴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案主改变行为,实施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实践。同时,工作者不断整合案主的系统资源,帮助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将社会工作者的陪伴转化为案主系统资源的陪伴,如亲子陪伴、同辈群体的陪伴,社区志愿者陪伴等,从而实现“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
2.实务原则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务原则必需遵循社会工作的通用原则,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优势原则
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并能成为优势。人是社会人,任何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知识、勇气、才能或物资(何雪松,2007)。“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案主的环境资源,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陪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只有认识到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才能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并加以利用。
(2)陪伴原则
案主都需要陪伴。陪伴是“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重要理念,案主面临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无法获得社会支持,社会工作作为案主个人之外资源的一部分,率先陪伴案主,给予案主支持,是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开始。在实务开展阶段,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制定服务计划,面临困境,一起获得资源,成为案主实施改变的重要动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陪伴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3)合作原则
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相互合作能更好处理案主困境。个体面临的困境是其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案主各个系统的环境,也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自身领域内案主困境的同时,与其他社会工作者合作,能更全面地挖掘案主环境系统的资源,获得环境的支持,建立环境之间的陪伴关系,从而走出困境。
五、结 语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工作发展越来越重视,“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发展和推广越能体现其优越性和必然性。一方面,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加速、个体独立性增强、家庭功能弱化等,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淡化严重,在人的价值逐渐提升的背景下,陪伴与支持显得尤为珍贵,社会工作的陪伴理念使社会工作者更能得到案主的认可,从而建立更好的专业关系。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增多,资源、环境更加复杂,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分化必然更多,社会工作者“网格化”的协同合作方式更能整合资源,实现多领域更专业的服务。当然,在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下,该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但其可以成为项目服务中得以借鉴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陈平,2005,《解读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城乡建设》第10期。
[2]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江立华,2011,《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人文杂志》第3期。
[4]林胜义,2011,《社会工作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5]唐有财、符平,2011,《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6]肖玉兰、金小红,2012,《“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
[7] Julius R.Ballew,George Mink等著,王玠等译,1998,《个案管理》,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8]He,Y. 2008,The effects of parents’ absence on the lives of the Ieft-behind children in middle and northern ruralChina,doctor of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