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房地产企业合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房地产企业合规管理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全程;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一、精细化的定义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二、房地产项目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只有做好房地产管理工作,才能使工程达到预期效果,使工程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优质高效的管理,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能够使开发商获取最大的利益。我国有许多建筑由于没有进行全程科学的管理,导致工程项目出现返工甚至废弃的情况。所以说,为了使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收益,就要做好项目全程精细化管理的工作。
三、房地产业应用精细化管理现状
精细化管理在国内起步比较晚,而中国的房地产业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起步,一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有了真正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最近几年,一些房地产龙头企业如万科、绿城、龙湖等才开始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应用精细化管理,但是初期大部分都局限在工程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今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成为常态之后,必将有一轮洗牌,一些没有实力,管理落后的房产企业将被淘汰,而一些有着优秀管理经验的房产开发企业经过磨练将变得更加强大。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随着竞争加剧和房产品品质的提升,在房地产开发的工程管理、成本管理、本体建设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应用也将给企业带来更为高效的生产力。要真正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指引手册,在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完善各项表单和流程,对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训,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得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对开发建设各个过程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和高效沟通。
四、提升房地产项目全程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加强房地产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
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企业人员培训。房地产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人才观念,引进高素质人才,并给予其较好的经济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此外,还应加强对自身已有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教育培训、讲座、案例分析、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实战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专业能力提升较快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经济和职位晋升奖励,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求使用大量信息,进行较复杂的数据计算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建设,使用TQC方法、网络计划方法和核算方法,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进度管理的信息化等方面。合同管理信息化即引进合同软件,使各项合同的生成更为合理和统一;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即通过引进包括目标成本管理、成本估算和成本分析模块的成本管理系统,随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性和准确性;进度管理信息化即运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对项目的成本、时间、资金流和项目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对项目调整个变更起到良好的控制。
2、成本精细化管理
作为房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成本的支出获得最有效的收益。中国的房地产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一项“暴利”行业给房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这个利润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房产企业的创造价值,而是来自土地的增值。随着调控的深入以及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依靠土地增值获取丰厚利润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要想在竞争市场中胜出,必须在成本管理上要精打细算。同品质的楼盘,建设成本低的楼盘无疑将有更大得竞争优势。而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仅仅停留在招投标管理和竣工项目的财务核算、竣工结算上,对于其他阶段则没有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在整个流程体系中,土地购买、产品策划定位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站所有成本控制的绝大部分。以设计为例,占成本控制的大约80%。所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全程成本控制系统,对全过程进行管控。在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支出多会浪费,支出少也会浪费,关键是支出要有效。房产品作为一项特殊的商品,同样适用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 V=F/C
其中
V:产品功能价值,单位成本费用所能获得的功能
F(Function):功能值
C(Cost):功能费用
因此房产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借助价值工程,对多余、过剩的投入进行过滤,必要的投入和质量要保证。在招标过程中,定标应遵循合理低价的原则,确保能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在控制成本时,确定的成本目标应合理实在,实际结果及时反馈。及时掌握偏差原因,作出相应偏差调整。在项目管理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3、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性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重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完善的决策支持机构和决策程序,充分分析市场需求,使项目定位更科学合理地切合市场需求。加强项目管理计划工作,要求设计单位根据项目目标进行设计。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公开招标,设计合理的招标模式和程序,选择具有较好资质和实力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避免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严格控制工程设计图的变更,对于涉及项目功能性等原则性设计方面的变更,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决策程序才能进行。
4、加强融资能力,确保项目正常运作。
目前,我国房地产项目融资可以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借壳上市、上市公司资产置换、国内或境外IPO、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方式。在这些方式中,由于房地产融资的资本密集性,有能力进行直接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寥寥无几,房地产开发资金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我国大多数房地产融资企业仍然采取银行贷款方式。在选用此种融资方式时,资金申请报告是关键的成功因素,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应特别关注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
5、本体精细化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本体建设应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有少数企业开始尝试着在管理实践中借用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以此来提升本体建设水平。实际上,本体建设精细化管理类似于管理科学化管理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中的第三个层次,这也是管理上最复杂,最难的一个层次。由于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依托力量,但是每个员工情况又各不相同,如何通过系统的管理工作,使员工在不失个性的同时,又能具有企业的共性,形成一股合力,起到1+1>1的作用。要做好本体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完整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奖惩制度,建立全面的个人信息档案是最基本的工作。企业作为员工发展的母体,应该提供不同的发展路线,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分别在专业线和行政线有相应的发展上升空间。培训作为本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企业需要和个人意愿,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规划,而不是以临阵磨枪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可以将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特征结合企业发展和需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管理往往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关键环节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科学、有效管理及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否实现。因此,房地产企业需有效分析项目开发各环节,做好各环节管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和项目的成功开发。
参考文献
[1] 孙念怀,2011.精细化管理3.新华出版社
房地产企业合规管理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了房地产的井喷式的发展,房地产毫无疑问已成为国内的主要产业之一。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企业管理不到位所致,而工程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房地产工程管理对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内容
所有的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追逐利润,房地产投资之所以这么火爆,也是因为其利润可观。房地产商终极的目的就是把商品(各类商品房)销售出去,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更多的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购买房产关注的无非就是地段、价格、房型、周边配套、增值潜力、开发商品牌、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景观等因素,除地段外,要最大限度满足这些内容就必须做好房地产的工程管理工作。
2.1 项目启动会管理制
项目启动会的目的是作出项目土地取得后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决策,明确项目的成功标尺及具体指标,需要对项目进行沙盘推演,设定项目的决策点、控制点,识别项目风险点,提出预案,建立本项目开发的总纲领文件。
2.2 设计管理
房地产狂热的年代,设计对地产的重要性可能还没体现,投资者是房子就来抢购,而现阶段,投资及政策风险加大、市场竞争激烈,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往往直接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命运。项目设计研发阶段就决定了项目总货币价值的90%,在房地产项目中,有了好的设计方案,在同等价位上就更有竞争优势,这往往也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主要地方。在好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才会产出优质的商品,苹果成功的核心就在于对产品设计的狂热追求,所以做好设计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2.3 前期管理
整个房地产过程中的各类证照申领行业中都笼统地归到前期部门,或者叫前期开发部门,贯穿项目从申请建设用地预审及立项开始,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正式开工前以“一书五证”为前期工作的主要成果: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完成以“一表一证”为竣工手续的主要成果:建设工程竣工备案表及商品房交付使用许可证。各个证照能否按时拿到,意味着项目开发是否多快好省,各阶段是否合法合规,前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4 施工及成本管理
施工管理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好坏,由于房地产的施工时间较长,参与施工的各个合作单位众多,住宅类地产项目签订的施工及材料采购类合同数量一般超过30个,涵盖了酒店、办公、酒店式公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合同可以近百个。一个地产开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少意料之外的困难,如何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对与其它工程管理的不同点
房地产工程管理是伴随着房地产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形式,虽然都属于管理的范畴,特别是这个发展跨越性时代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着不同于常规的东西。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过程上的不同
常规的工程管理都是走的“设计-组织施工-现场管理-验收”这个基本过程。而房地产的工程管理包含了从拿地前工程成本预测、内部可行性研究,到拿地后的规划设计阶段再到各类合作单位招标、施工实施、竣工交付、售后服务、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特别是商业项目,不同的业态落位,涉及到大量的工程设计条件协调,它不仅是施工的管理,更应该说是做项目管理,是资源的分配、协调管理,从过程和范围上比其它的管理更为广泛、更具有挑战性。
3.2 管理的主体上的差异
关注主体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方法上的差异,首先在控制进度上,常见的工程管理主要是微观上的工程本身的管理,而房地产则是从宏观上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整体的布局和掌控。其次,相对于主要关注于施工方案、构造和方法的常规管理,房地产工程管理更多的把营销理念作为设计的参数,然后再根据设计出的参数进行招标和施工,这更贴近消费者,营销意图十分明显。然后,常规的管理更注重的是如何把整个工程成本的控制到最低,而房地产工程管理除对成本的关注外,同时关注项目创造的总货币价值,换句话说它更注重的是投入和收益比,比如在阶段性的销售火爆期,给予施工方更好的付款方式、甚至额外支付赶工费,力争提前销售。最后,一般的工程都是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部门的质量标准去控制质量,房地产除此之外,更看重的是客户对开发品牌的认可度,着力提高本地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
3.3 监控对象的差异
一般的工程管理主要就是组织施工,然后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和物料以及机械进行合理的管理,以保证实现对成本、进度和质量的最优的控制。房地产工程管理更多关注的是从内到外整个体系的完整情况、是否有序进行,真正的是做项目管理,不同深度地管理协调所有的参与者,而非单纯的工程管理。
房地产的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每年竣工的房地产项目众多,但是真正的能让消费者有口皆碑的却极少,交房后会出现各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工程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将会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4.1 项目开发战略目标缺失
早期的地产项目颇有点做到哪算哪,跟着市场走,市场火多赚,市场差少赚,而现阶段的地产项目最忌讳的就是,管理构架、项目目标、实施方案的缺失混乱,再次强调项目启动会制度是确立该项目战略目标的决策性会议,项目启动会应采取总经理负责制,形成的会议决策是本项目的总纲领,是最重要的决策会议。各职能部门也是通过项目启动会达成共识、做出各部门承诺,比如工程指标、销售指标、财务指标等等,有了目标,才有努力、才有落实。项目启动会制定的各项指标、工作节点是项目开发的核心控制要素,也是一次向项目团队的交底会,项目启动会不完整,绝不急于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否则只会在偏离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4.2 规划设计的不完善,撒手制
很多小型房地产企业,把规划设计这块工作全部扔给设计院,本公司可能就派个有过从业经验的人员跟踪,拿到图纸就去报规报建,而事实上,很多设计单位不一定了解客户需求,把握不住客户的设计控制要点,不清楚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不擅长如何通过设计强化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预防,更不要说如何深入挖掘项目潜在价值,在设计阶段创造更大的总货币价值。事实上在产品价值链中,利润最高的部分是研发、营销与服务,而生产环节的利润最低。在研发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常比在制造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更高的竞争力。解决问题的方法无他,地产开发企业需要把设计管理的意识提高到战略高度,建设一支从业经验丰富,水平出众的设计管理团队,真正把设计研发、设计管理作为核心要素之一进行管理。
4.3 光注重进度,施工质量仍不够重视,
如何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不刻意提高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建设方管理的水平重要标准,项目承包制下总承包单位“以包带管”现象严重,其自身质保体系大多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承包单位不了解也不关心房地产的市场标准、客户标准、部品标准、成本控制要求,造成建设方和施工方在质量意识上的较大差异,在施工的过程中,质量问题频频出现。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总体素质虽有提高,但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不甚相配的,劳务队伍非职业化,不稳定,技术能力有限,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主人翁意识单薄,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需要甲方重点考察,输出技术、管理标准,协助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的管理手段要从常用的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控制(预防)、事中控制(过程检查)和零缺陷质量控制(分户验收)。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规范检验行为和检验标准的制度化、体系化建设。通过专业积累和经验总结,形成适合企业需求的质量控制标准。从传统的工程质量静态管理转变为向工程质量动态管理逐步演变,通过设计完善的动态管理工具,辅以先进的信息设备,可以实现对施工部位、施工班组的动态跟踪。
从传统的工序、工艺质量检验转为向为产品定位、设计研发和建造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房地产企业要真正做到以客户质量标准作为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4.4 成本管理落后,需与时俱进
传统的工程成本控制是施工阶段的合约成本控制,无外乎采取招标管理和合约管理作为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成本、对主要材料设备价格进行控制和管理、控制现场签证、审查工程结算进行成本管理。
而新阶段的地产成本管理已经由传统的施工合约成本控制转为投资回报经营成本控制,由传统的施工阶段控制转为向为投资分析、产品定位、设计研发、招标采购、工程建造、运营维护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项目投资分析是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开发成本受开发节奏、市场销售价格、经营风险控制等条件的多重制约,产品定位的准确性、差异性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劣。
规划设计方案指标、功能、技术参数、配套档次的确定,决定了70%以上的工程成本。设计专业计算、设计参数确认、设计选型等决定工程成本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能在设计阶段逐一研究确定,一旦反复将造成工程成本的极大浪费,依靠后期工程招标压缩施工成本,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对参与投标企业的考察筛选、招标文件中指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配合标准等方面的考核及要求,选择高效率,重信誉重合约,管理组织扁平化,管理成本低的工程公司是有效降低成本的手段,杜绝层层转包是从成本角度选择承包商的重要指标,而采取最低价中标仍是控制工程建造成本的重点。
4.5 企业不重视知识积累、不重视知识沉淀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多个项目的开发,项目总结经验时,常常发现,同一问题在不同区域不同项目多次重复犯错,之前犯过的错误没有形成宝贵的公司开发经验,现阶段很多地产企业中都意识到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沉淀的必要性,有了雏形的“知识管理系统”想法,尽可能降低错误重犯的概率,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现象产生,当然这种系统初级阶段是一种非正式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应用,但是随着组织或企业的成长,特别是地域的扩张,一个自动化的知识管理系统就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与原始的手工知识管理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巨大的利益。
根据地产企业的特点和实行相匹配的管理深度要求,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产生信息的工作与处理该信息的工作尽可能地有效结合,从而压缩总部和项目组的决策层次,使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可先构建集团层次的知识管理库,每个项目公司在项目结束后,分部门分专业把项目获得的经验、技术等传递到集团的知识管理库,先保存起来,随后进行加工整理,最后通过网络实现组织成员共享。其中,经营管理层负责制定企业的远景目标和战略,负责执行日常管理工作;项目小组层是项目小组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回到知识库层,把他们在项目中获得和创造的知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工作中获得的体会等)进行整理并存储到知识库层;知识库层不是一个组织实体,它是一个“知识蓄水池”,主要是将经营层和项目小组层创造的知识以文本、数据、视频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并重新分类和整理。之后,将存储的知识借助于集团内部信息网络,在组织内部迅速扩散和传播,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实现经营管理层和项目小组层的创新。
总结
房地产的工程管理在目前来说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慢慢的去学习和完善,充分利用和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施工经验,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房地产项目都保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对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房地产工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基本的应对方案,希望能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凌.浅析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四川建材. 2009(03)
[2] 新.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及其风险[J]. 企业导报. 2011(02)
[3] 王建岭,周运丰.房地产工程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21)
[4] 宣文,吕清伢.浅谈房地产工程管理[J]. 科技资讯. 2012(02)
[5] 王谱苏.工程管理环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J]. 科技传播. 2010(05)
[6] 王晓鵾.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管理问题浅析[J]. 山西建筑. 2010(29)
房地产企业合规管理范文3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尤其以建筑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房地产企业、建筑安装公司等。这些行业对建筑工程的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也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融建筑工程与管理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这一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学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工程经济学、建筑施工组织与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工程的投资与造价等,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很宽,学生们的就业范围也比较广,社会需求也很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求比较高。所以从业人员除了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定位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能够全面发展,具备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并且能够获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的,能在相关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项目决策的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校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双重训练,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优势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主体包括学生、学校以及企业,通过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为主要导向,从分的利用学校和校外的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其形式非常多样化,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进行一定的工作实践,也就是半工半读。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这种工作实践,应该是带有一定报酬的。
在我国,工学结合这种模式很早就已经产生,但是受到我国高校教学课程设置和企业用人理念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畅。但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优势还是切实存在的。
2.1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从事职业的认知
工学结合的模式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学生们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不仅可以指导学生们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社会实践,也能够有助于学生们获得相应的证书。目前,技能考核的证书还是很多的,比如: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房产评估师等。这些证书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是学生们敲开工作岗位大门的一块敲门砖。而工学结合的模式则会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获得相关执业证书。
另外,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中,会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会看到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适当的合适的调整。
2.2 工学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出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社交能力。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明白的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喜好,从而选择理想的职位,单位也可以对学生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选择适合工作岗位的学生。这一过程促进了单位和学生的良性沟通,也建立起学生和企业的良好的双向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2.3 工学结合的模式减轻了学生们的经济负担
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还会支付一部分劳动报酬。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解决了一些学生的经济问题。
2.4 工学结合模式为学生接触社会搭建了桥梁
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学校的环境和社会环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条件,使得学生们能够提前感受到社会工作环境中的氛围,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各种准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及效果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基本上以就业方向为导向,进行教学和专业建设。通过学校的理论集中教学,使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比如:CAD制图、建筑力学、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测量与方法等。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能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为实训做指导。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对课堂上学习到的测量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实地运用,指导老师可以在现场给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这样子的做法可以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就能进行实践,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单一的在课堂内学习高的多,而且时间安排也非常灵活,老师们可以根据学习的难度、学习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调整,将较难的内容安排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训。另外,许多学校还和一些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的教师们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安排学生们在假期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工作实践的示范和规范化指导。
这样的实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在过程中也比较自觉,都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相关实训要求。由于是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所以学生们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另外,在实训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协作,也提升了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结语
工学结合的模式将高等院校的教育、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改革当中,而学校也会更加了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更能够促进校内部实训基地的建设,达到了学校和企业合作双赢的目的,也一定程度的解决了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所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推进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发展,应该更好的实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