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9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妇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诊断标准[4];②单胎妊娠、初产妇;③参与患者知情同意且愿配合该次研究。排除:①精神障碍、意识不清及无阅读能力者;②合并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等严重妊娠并发症者。其中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88±5.09)岁;孕周15~22周,平均(18.15±2.88)周。按照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将入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及文化程度等见表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定期集中开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知识讲座,每次宣讲时间为30min,每周进行1次,共进行3次。观察组给予动机性访谈。访谈前1天对孕妇的基线资料进行评估,结合孕妇个体情况针对性制定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计划,由经过动机性访谈培训的两名乙型肝炎疾病教育专员与孕妇一对一形式进行访谈,访谈计划分3步执行,于孕妇入院后第一周开始执行,每周进行1次。首次动机访谈(5~10min):首次访谈重点在于获取患者信任,构建良好医患关系,采用轻松自由的交谈形式,认真倾听孕妇阐述自身病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担心和忧虑,找出引起孕妇负性情绪及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问题及因素,并认真做好记录;第二次动机访谈(15~20min):针对引起孕妇负性情绪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问题及因素与患者进行一一探讨,鼓励孕妇阐述自我内心对于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和想法,护理人员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各个方案间的利弊与可行性,对孕妇做出正确引导;并共同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三次动机访谈(5~10min):询问孕妇“您在执行现有方案时,是否还存在什么困难?”,若患者提出困难,就当前问题继续进行沟通讨论、并及时修正优化方案直至困难一一解除。最后对患者在前一阶段所取得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患者持续进行行为干预,并鼓励在遇到困难时及时保持沟通,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的支持与协助,进而保持良好心态和自信心。1.3观察指标①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5](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5](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评定工作由固定两名主管护师执行。②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36healthsurvey,SF-36)[6]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共设有8个维度,各维度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见表2由表2所见,干预前,两组孕妇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7、0.11,P均>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7、13.19,P均<0.05)。2.2两组孕妇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表3由表3所见,干预前,两组孕妇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5、0.66、0.49、0.48、0.33、0.19、0.51、0.16,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41、9.13、10.77、13.15、10.11、15.51、11.99、8.64,P均<0.05)。

3讨论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91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严重阶段,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 常采用血液透析来延长患者的生命, 但是由于其各种并发症及昂贵的医药费用,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 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1]。为此, 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循证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4例, 年龄53~80岁, 平均年龄(66.50±5.12)岁。观察组男39例, 女23例, 年龄54~79岁, 平均年龄(66.49±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给予患者血液透析前常规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多项护理, 严格按照疾病的基础护理步骤进行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 具体包括:①确定护理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并根据患者的病程及复发次数, 综合患者的各项因素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找出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最佳个性化护理方案, 随后实施, 在实施过程发现问题-查询资料-制定方案-实施护理, 采用循环往复的方式,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②心理护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会存在焦虑、抑郁等悲观情绪。此时,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做好答疑释惑工作;在血液透析过程中, 为患者创造个性化及舒适的病房环境, 可定时在病房内播放音乐,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③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 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及支持,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饮食干预: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 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脂肪代谢紊乱等,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 向患者讲解饮食的注意要点。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 (21.87±0.36)、(24.24±0.43)分, 对照组分别为(49.54±0.44)、(50.55±0.34)分,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 (90.23±3.53)分, 对照组为(69.57±2.54)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尿毒症又称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是指各种肾脏病功能不可逆性减退, 导致功能丧失而出现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体内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出现紊乱等。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 导致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长期的不健康心理会影响患者的生理调节机制, 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2]。循证护理主要强调以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具体问题为出发点, 将最佳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患者的情况相结合, 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上升, 对疾病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4]。而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高效、优质、全面的护理方法, 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更好地发展途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循证护理措施主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 寻找最佳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 通过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及饮食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3

【关健词】 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督导;化疗效果

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对社会的危害大[1], 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化疗是当今控制结核病的有效办法[2]。督导管理能及时发现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本县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3] (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 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的控制策略,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不住院的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工作。为了解麻栗坡县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情况, 为制定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2007~2012年麻栗坡县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化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2年在麻栗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确诊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

1. 2 方法 按照《指南》中的肺结核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1. 2. 1 药物剂量 方案中的药品HRZES含量分别为:H(异烟肼片)300 mg×2片、R(利福平片)300 mg×2粒、Z(吡嗪酰胺片)500 mg×4片、E(乙胺丁醇片)250 mg×5片、S(链霉素针剂) 750 mg。

1. 2. 2 初治涂阳方案 2H3R3Z3E3/4H3R3, 强化期2H3R3Z3E3隔日1次, 晨起空服, 共2个月, 用药30次;继续期4H3R3隔日1次, 晨起空服, 共4个月, 用药60次, 全疗程6个月, 共计90次。在疗程满2、5、6个月各查痰1次(每次送1份夜间痰和1份晨痰标本),如患者到第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 再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治疗, 应在3月末增加1次查痰,服药至5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 为初治失败。

1. 2. 3 复治涂阳方案 2H3R3Z3E3S3/6H3R3E3, 强化期2H3R3Z3 E3S3隔日1次、晨起空服, 药品中S(链霉素针剂)750 mg, 隔日1次肌内注射, 共2个月, 用药30次;继续期6H3R3E3隔日1次, 晨起空服, 共6个月, 用药90次。全疗程8个月, 共计120次。在疗程满2、5、8个月时, 各查痰1次(每次送1份夜间痰和1份晨痰标本)。因链霉素过敏而不用链霉素的患者, 再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 如患者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 使用链霉素方案的患者则延长1个月的复治强化期方案治疗, 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 未使用链霉素的则再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治疗, 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 强化期结束后均应增加1次痰菌检查, 到5月末痰菌仍为阳性者, 继续服完规定的疗程。

1. 3 管理措施 全部肺结核患者均提供免费抗结核板式药品, 所有患者在强化期均加服护肝片, 采用全程督导管理, 建立县、乡、村三级督导管理制度, 每例结核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接诊医生口头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结核病治疗期间的各项要求, 做到乡医、村医和患者的三见面, 并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通知单》交给患者, 嘱患者交给村医, 由村医落实患者的督导, 村医生做到送药到手, 看服到口, 并作好药品记录, 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 强调规则用药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并做到按时取药、复查。

2 结果

468例新涂阳患者中, 2月末和3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73%和98.93%, 治愈453例, 治愈率达96.79%。治疗失败4例, 丢失1例, 药物不良反应2例, 拒绝治疗1例, 结核死亡7例;25例复治涂阳患者中, 2月末和3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和96%, 治愈22例, 治愈率达88%, 5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6%, 8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2%。阴转情况详见表1, 治疗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3. 1 对49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全程督导, 按照《指南》中肺结核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加服保肝药, 患者的依从性很高, 药物的不良反应少。2、3月末痰菌阴转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涂阳患者治愈率85%指标,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有利于迅速有效的控制传染源和结核病流行, 对农村地区的结核病防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 2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方式, 实行奖惩制度, 了解乡、村两级督导管理费的发放情况。县结构病预防机构组织定期对乡村两级进行检查、督导、管理, 实行行政干预, 广泛宣传, 定时发放督导费, 分工责任到人, 用药落实到位, 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尽早处理。

3. 3 应切实做好每次患者用药记录, 如有断药或补治情况也要在记录上说明。同时, 应尽量就近确定患者督导用药地点和时间, 方便患者。对老、弱、残患者不能到定点服药的, 均由乡村医生送药上门或经过培训的患者家属作为志愿督导员督导患者规则服药。

3. 4 医生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包括患者的病情,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指导, 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服药依从性。

3. 5 本县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和化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后应巩固和加强现有的管理和化疗方法, 同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大力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工作, 提高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有效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李淑霞,黄英姿,吴海燕.使用板式药抗结核568例临床观察.现代临床医学, 2011,37(6):453.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4

各市州(xx矿区)卫生计生委,委属各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xx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7年4月7日是第67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主题确定为“一起来聊聊抑郁症”,旨在促使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寻求并获得帮助。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x卫办宣传函〔2017〕x号)要求,现就为做好201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宣传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4月7日前后

二、活动主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活动主题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

三、核心信息

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郁症困扰。

2.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

3.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2周以上,应及时就医。

4.抑郁症可治愈,但易复发,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

5.多交友、勤运动、规律作息和饮食,可有效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四、活动要求

(一)请各地各单位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或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世界卫生日”栏目下载抑郁症防治核心信息(2017版),制作发放各类宣传品。要围绕宣传主题,向广大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社会平等对待、关心关怀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指导群众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正确寻求专业帮助。

(二)各地各单位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活动要以促进沟通交流理解为重点,通过发放宣传品、义诊、咨询等形式增进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医务工作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媒体、群众的相互沟通理解,组织自有媒体并协调地方电视、广播、报社、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升社会各界对抑郁症的了解和重视,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服务的知晓度。

(三)今年我省世界卫生日省级主题宣传活动定于4月5日在兰州市举行,由省卫生计生委、兰州市卫生计生委主办,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和城关区卫生计生局承办。请各地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有序组织本地世界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五、其他事项

请各地各单位及时总结活动开展中的好经验和做法,于4月25日前将活动总结和有关的宣传材料、音像资料等报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

联系人: 林xx

传真:xx

邮箱:xx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5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延迟;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affecting ADHD children to visit dela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fi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HD patients to see a doctor in a delayed time.Methods Pediatric patients (n=68) from the outpatient of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research''who all met the criteria of the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Ⅳ''the family and environment scale(FES-CV)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s of the patients with ADHD.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this investigation.Al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ultiele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were typing(Beta=-0.449)''attaining knowledge(Beta=0.369) and father’s culture level(Beta=-0.268) ha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re are 3 factors can affect the patients to get medical service''which according to high to low order is (1)the attention-deficit type;(2)lacking of chil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3)low education of father.We should enhance the psycho education and advocate aiming at above mentioned problem.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visit delay; factor analysis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1]。目前已公认儿童ADHD可随年龄发展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导致学业、工作、婚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功能损害。ADHD通常于7岁前起病[2],而临床中患儿就诊年龄在9~11岁居多。就诊年龄明显延迟于起病年龄,造成治疗延误。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ADHD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对延迟就诊因素方面的文献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影响ADHD患儿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尽量减少延迟就诊现象,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的ADHD患儿,取样时间为2004年3~7月。

1.1.2 入组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2)病程≥1年;(3)排除抽动秽语综合征伴随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排除其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目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共调查病例68例,其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或未完成调查(10.3%);最终接受并完成调查病例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

得知就诊途径消息来源:报纸宣传24例,杂志宣传3例,电视宣传6例,广播宣传1例,网上宣传1例,学校建议19例,亲朋好友建议7例;其中,媒体宣传占57.3%''亲友建议占11.5%,学校建议占31.2%。家长所欢迎的儿童心理卫生宣教的方式为医院社会宣教16例,学校宣教27例,电视宣教7例,报纸宣教8例,科普书籍1例,网络宣教2例;其中,媒体宣传占29.5%''学校宣传占44.3%''医院讲座占26.2%。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个人或集体心理咨询辅导20例,学校普查23例,学校科普宣传11例,电视4例,报纸2例,杂志1例;其中,建议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普查占37.7%''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

家长关心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项目中,关心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16例,关心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30例,关心心理障碍诊治知识7例,关心情绪行为问题的8例;其中,有意了解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占26.2%,希望了解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的占49.2%,需要了解情绪、行为等心理障碍知识的占24.6%。

对健康概念理解准确的有25例(40.9%),不准确的有36例(59.1%)。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例(13.1%),未接触者53例(86.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调查时间和方式:对2004年3~7月的ADHD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2)所有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家庭环境资料、就诊情况资料等,均来自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家长的无记名填写记录。(3)诊断及评价工具:①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②使用工具:家庭环境量表(FES-CV)。自编简明就诊因素问卷。

1.3.2 统计学方法 资料及时整理,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与接触过心理卫生知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不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与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自认患儿健康与家长认为患儿不健康的家庭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就诊于综合医院儿科与初次就诊于儿童精神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卫生宣教形式项和有益心理健康形式项中媒体与学校宣传比较,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待患儿态度一致性、批评形式一致性、情感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情绪反应项以及反应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治疗态度项、是否与老师交流项、是否认为被歧视项、是否忽略其他表现项、有心理问题是否就医项、是否就诊安定医院项的比较中,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不同分型的个性之间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见表1。其余所有分类资料(包括:得知就诊途径项、感兴趣的心理知识项、健康概念项、家长对待患儿态度项、批评患儿形式项、对患儿情感投入项、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的态度一致性项、家庭结构项、批评话题内容项、批评语气项、经济收入项、居住环境项、父亲职业项、母亲职业项)的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双变量相关分析 对问卷的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相关的因素。其中,父亲文化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2,P=0.018;亲密度Spearman相关系数rs=-0.331,P=0.009;知识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10,P=0.015;控制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5,P=0.017。

2.3 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来就诊时间的相关因素 将所有具有显著性意义及相关性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回归关系的因素。其中,方程内选入3个变量:资料的确定系数修正R2值为0.472,对方程检验F=16.95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标准回归系数(Beta)可见,3个自变量对延迟就诊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分型(X1)、接触知识(X2)、父亲文化(X3)。回归方程为:y=4.760-1.293X1+2.423X2-0.627X3。对方程内变量单独检验,自变量分型、接触知识、父亲文化对因变量延迟就诊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9,见表2。 表1 不同分型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2 回归分析

3 讨论

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3],其预后并不乐观。患儿发病年龄多在3岁左右,就诊年龄多数为7~10岁。所以ADHD患儿存在就诊不及时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调查病例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而失访,占10.3%,说明有的患儿家长对就诊、儿童心理卫生和家庭环境问题关心程度不足。患儿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由此可见,延迟就诊的情况有待于探讨。

本研究显示出不同分型对前来就诊时间的影响最大。而各分型之间来就诊时间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考虑Ⅰ型为注意缺陷型,其表现不易被家长所发现或并不认为是病态,因此患儿就诊延误。而Ⅱ型为多动冲动型,该型的表现易被家长发现而较早就诊。

家长是否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家庭中的患儿就诊时间明显延迟于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庭(P<0.0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而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端倪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智商较高的患儿因学习成绩尚可而延误就诊。有些家长则认为ADHD患儿的某些表现只是孩子有坏习惯、淘气贪玩,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到治疗日程上,以致患儿就诊时间的延迟。

父亲文化程度是第三位的影响因素。虽然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未列入回归方程中,但考虑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与父亲文化程度有相互作用,故前三者可通过父亲文化程度因素起作用。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父亲的在家庭中的控制性较强,导致父亲的文化水准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家庭的知识性。因为知识程度低,不讲求生活质量而致使家庭亲密度也较低。可见,由低文化程度父亲控制的低亲密度家庭往往延迟就诊。这推测与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忽略患儿的表现、讳疾忌医等情况有关,但具体原因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研究。

Thomas指出,较早地使用中枢兴奋剂可缓解ADHD的症状,提高ADHD的认知功能,改善ADHD的行为问题,并在ADHD患儿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社会关系上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如:服药后负性和攻击减少;同伴的接纳度提高;对儿童产生正性的影响等)[4]。Wilens也指出,如长期合理治疗,到成人时一般预后是好的,预后不好者占治疗组的1/5以下。一般有合并症者预后较差,所以加强干预和治疗该亚组是很有必要的。ADHD导致学校、社会、职业功能受损,且常有共病,包括吸烟、物质滥用。ADHD患儿一生都伴随功能减低和共病,大量证据都表明长期和短期治疗的重要性,而且长期治疗可以减少ADHD个人各种功能的减低。可见,如果患儿及时就诊接受治疗,预后就可能比较良好。因此,针对影响延迟就诊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ADHD患儿就诊的情况。

注意缺陷型最不易被家长发现,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和低文化程度父亲易造成就诊时间延迟较长的情况发生。从这些因素中可见,面向家长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宣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父亲的宣传教育应属重中之重。

本研究提示,对健康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有59.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6.9%。ADHD患儿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学校普查占37.7%''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可见,在学校中进行普查和科普教育以及媒体科普宣传应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和社会媒体角度出发,对家长,尤其是担任父亲角色的男性,并对教师加强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教师识别患儿患病信号的能力,提高患儿就诊率,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中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其中,4.31%~5.83%的儿童有ADHD。在2004年国务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是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加强预防,提高就诊意识是儿童精神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通''苏渊''俞丽萍''等.父母对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1):35-36.

2 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5-581.

心理健康宣教方案范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昌市

1.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并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的孩子,年龄在16岁以下。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大概已经达到2290万人,农村地区占87%[1]。近几年,随着我国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壮大、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加剧,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2]。

但是,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高学生展开,原因是这些学生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较强,问卷测评较为方便。但是,我们认为孩子年龄越小,心理问题矫正起来越容易。所以,研究低年级小学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才更有意义。本文就试图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测评的方法了解许昌市襄城县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2.方法

2.1 工具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含中国常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MHT),该是对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GAT)修订而成,主要适应对象是中小学生。

该量表采用二级记分方法,除一个测试量表外,有八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组成。该量表共有100道题目,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总分高于65分以上者,说明被试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制定个人诊断和个人指导计划,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某内容量表超过8分,说明被试在此内容上健康程度较低,需特别关注。

相关的研究表明,MHT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667-0.863,各分量表与全量表部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

2.2 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取样的方式,在许昌市襄城县十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0名小学1—3年级留守儿童和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44%。

2.3 测评方式

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所以,我们采取个别实施的方式,由研究者和被试一对一、面对面完成。测验实施时,先发给被试一份“MHT回答用纸”,要求填写好学校、年级、班级、姓名、性别、测验日期等。待上述各项填写好后,再发下测题本,要求被试翻到说明中二、三、四部分,边看边听老师朗读,同时做好“例题”练习。等到被试掌握了答题方式之后,才开始进行正式测试。测试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研究者提问以获得解答。测评完成后,给被试派发价值3元左右的小礼品一份。

2.4 统计软件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结果

3.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性别构成——男生95人、女生75人。年龄——8.13±1.72、介于6—10岁之间。年级——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其中,留守儿童96人、非留守儿童74人。

3.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及比较:

根据表1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总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4.讨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许昌市襄城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焦虑症状,遇到问题时容易自责,对事物过度敏感,更多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这和以往的研究结论稍有出入,有研究者的调查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个方面均显著差与非留守儿童。[3]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地区差异,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而我们是针对中原地区的留守儿童;二是被试年龄的差异,以往的研究多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留守儿童,而我们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这些学生的恐怖、冲动和孤独的情绪本来就较强,所以是否为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

我们认为,应该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级保障体系,全方位综合立体的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该体系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社会层面:通过在大学和高中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到新型农村社区做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主要开展文体活动、学业生涯规划、学习辅导、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宣讲、教授网络使用技巧等活动;

2)政府层面:通过县委县政府选派驻基层的各级干部,在新型农村社区做留守儿童的“家长”不低于4个月,主要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干预,通过宣教、个体咨询、家庭系统重组等多种形式改变原生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增加孩子和家长的情感交流,协助孩子做人生发展规划等;

3)学校层面:通过培训农村学校现有教师或大学生村官,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人生规划技能,做留守儿童的“人生导师”,实时监控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保证该体系长期发挥效用;

4)家庭层面:通过各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尤其是过年期间对他们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使用能力和技巧,要求其定期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孩子并进行情感交流,并定期与“家长”、“人生导师”、“哥哥姐姐”们取得联系,了解沟通孩子的近况。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14-15.

[2]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351-353

[3]熊亚.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1-13.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对策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研究——以许昌市襄城县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C1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