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1

今天召开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动员会暨改革联络员培训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7年改革各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务实重干,着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今天的会议上印发了2017年全县改革要点、重点改革项目计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点、改革工作分类考核办法等多份文件,明确了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等下,市改革办副主任陈红同志还将就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切实提升改革工作能力与水平。下面,就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凝聚改革共识

过去的一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改革考核中由第三名上升为第二名,一批事关**发展的重大改革项目取得突破,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从整体来看,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之源,集聚各方力量,有序有力推进各项改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和纪律检查体制等各方面改革都有新进展、新成效,公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改革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我县参与承担的14项中央和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县内自选的农旅融合、环龙感湖生态保护区域协作、招商引资、大别山金融工程、县域“四个全面”考评机制等改革特色创新项目亮点凸显,并形成相关制度性成果。教育、医疗、保险等民生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二是从区域来看,小池改革走在前列。2016年,小池获批全省首家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省、市、县均出台了支持小池改革发展的文件,成立了省、市、县、镇四级参与的推进小池省级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晓东省长、雪荣书记亲自领衔小池改革示范区建设项目。一年来,小池扎实推进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创建,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跨江合作、生态保护等各项改革走向深入,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在今年3月31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小池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小池改革发展推进会上,市委刘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各乡镇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在去年的乡镇全面深化改革单项考核中,小池、独山、停前位居全县前三名,改革工作值得肯定。

三是从重点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五个专项行动方案》,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房产局、县金融办、县改革办等部门主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率先完成省市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的各项目标任务,房产库存平均去化周期稳中有降,“放管服”、“营改增”、商事等改革扎实推进,累计为企业减税5000多万元,企业成本明显下降,市场主体、精准扶贫、基础建设等补短板工作有效推进。

虽然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客观上来分析,存在改革牵涉面广、改革成本过高、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导致部分改革进展缓慢。从主观上来分析,主要表现为“四个不”。一是不想改。一些同志对改革存在模糊认识,错误地认为,改革是高大上,基层发挥的余地不大,与自己关系不大,喊喊口号、表表态就行了,因此被动地等待改革、消极地对待改革,根本没想在改革上有所作为。二是不敢改。一些领导干部求稳怕乱的心理占上风,担不了风险,下不定决心,使不出狠劲,一味求稳怕乱,不敢担当作为,不敢直面困难和问题,改革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只作浅表性、纸面上改革,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取得突破。三是不会改。主要表现是改革和工作“两张皮”,脱离了具体工作,导致改革无从谈起。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僵化、能力不强,把握不了改革的方向,找不准改革的重点,理不清改革的思路,遇事只会三斧头,推进改革无从下手,出了问题又束手无策。四是不平衡。部分单位抓改革工作力度不大,对改革研究和抓落实不够;有的工作表面化,对工作任务没有拿出具体实施方案,任务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没有实行项目化管理;有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改革当口号,改革工作落实在总结材料、统计数据和表格上,具体的改革成效不明显;有的仍将一般性工作、改良混同于改革,导致改革质效不高,群众获得感不强。这些问题,在很多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认真研究,逐项解决。

党的十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三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3次,审议改革文件220份,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已经从“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走向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新阶段。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会议12次,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相继召开会议9次,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工作。4月10日,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九次会议,县委马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改革部署上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改革方向不偏、举措不乱、力度不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更多有影响力的改革特色和亮点。

二、把握关键,精准发力,提升改革质效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必须拿出关键举措。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抓改革工作,首先要把今年的改革任务落实好。要把握关键,精准发力,使实劲、出狠招,以强有力举措推进各项改革,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现在不少干部不知道怎么改革,根本原因就在于问题意识不强、问题导向不明,发现问题不领先,分析问题不深入,解决问题不耐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问题出现在哪里,就改到哪里;哪个方面的困难最大,哪个方面的矛盾最多,哪个方面的群众反映最强烈,就从这个方面率先改革、突破。要始终聚焦问题,对于中央和省市确定的改革试点和已经出台方案的改革任务,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实施,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抓好上级改革政策落地生根的同时,更要立足**实际,善于创造微观搞活的小气候,推进一批接地气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比如,很多乡镇发展面临资金瓶颈,筹资难、融资难,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乡镇投融资体制机制,盘活资产资源,运用市场化方式破解资金难题,为乡镇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比如,张湖原种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欠资压力巨大、社会稳定压力大等长期积压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破解。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抓改革抓落实的靶向。现在问题摆在眼前了,如果视而不见,还不知道改,就讲不过去了,就要问责。

二是要压实年度任务。要围绕落实全县改革要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14个重点项目,进一步细化、压实改革任务。特别是各专项领导小组牵头单位要迅速行动,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要点或改革实施方案,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要进行深入研究,增强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确定的每一项年度改革任务,都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改到什么程度,都要细化、量化、固化,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改革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的改革项目,牵头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促进落实。各地各部门也要迅速制定本地本部门的改革要点或实施方案,确保改革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的实施举措。

三是要围绕重点突破。要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今年全县的改革重点,就是年度要点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其中,小池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创建的1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1个全县重点综合改革项目、10个县级重点专项改革项目又是重中之重。对省市改革项目,要确保按照上级要求的质量和进度扎实推进,不折不扣实施到位,做出可圈可点的成绩,做出可以复制的经验,做出可以推广的模式,力争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对全县重点综合改革项目,也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要集聚力量,探索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对10个县级重点专项改革项目,要立足**实际,认真研究、统筹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确保推一项、改一项、成一项,真正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

四是要实行项目管理。现在每一项改革,都会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各方面配合支持。要建立以改革项目为中心的运行体系,实行项目化管理。各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县直各单位要认领、细化、分解今年的改革工作要点和重点,形成具体改革项目,严格按照立项审批、方案起草、组织实施、督察考评、验收结项等程序来落实。每一项改革任务,都要转化为具体的改革项目,明确内容举措、明确时间节点、明确专班责任,项目化推进。某个项目明确由某个专项领导小组、某个部门负责后,其他专项小组和部门都要无条件配合,互相补台,“同台唱戏”,全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能讲级别、讲层次。对改革项目的推进要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包保、销号管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工作衔接、改革台账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运行配套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工作体系高效运转。

三、明确责任,强化担当,促进改革落实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抓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一是要各负其责。各改革专项小组是全面深化改革“作战指挥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操盘手。县委主要是统筹协调、全面部署,每一个专项小组地位十分关键,承担了改革项目的具体推进工作,责任很重。特别是12个专项领导小组牵头单位,要切实找准自身定位,认真研究相关领域重要改革问题,提出本领域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协调推动有关专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各参与单位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担当。各地各部门改革联络员要切实发挥沟通联络作用,及时向县改革办报送本地本部门推进改革的工作方案、改革举措、改革动态、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宣传部门要注重挖掘,多宣传推介我县改革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不断扩大我县改革的影响力。

二是要做好结合。改革不能孤岛化、碎片化,不能脱离于工作实际,要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县十大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四大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四大行动”,抓紧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夯实**发展底盘。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突出问题,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紧盯年度精准脱贫目标,落实扶贫攻坚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

三是要担当作为。发展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担当。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如果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怕担责任、怕担风险,定然是一事无成。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履行改革职责,勇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发扬迎难而上、敢干敢为的担当精神,把本单位摆进去、把本地方摆进去、把本人摆进去,当好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2

提出的关于改革“四个有利于”的导向,为我们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什么要强调这“四个有利于”?因为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司法、财税、户籍制度、考试招生、农村土地、公立医院、科技体制……这些以前难碰、难啃的“硬骨头”正在陆续被砸开。

对于我们执政党而言,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国家更富强、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满、更幸福。这既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充满了为民谋福祉的勇气和担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于是,从2013年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至今,我们党勇立改革潮头,抓难点、补短板,抓试点、求突破,抓督察、促落实,抓宣传、聚共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啃“硬骨头”,破“中梗阻”,积极解决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简政放权,“一带一路”,“自贸区”,“中国制造”……在这些名词的背后,涉及民生方方面面。

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加大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发展全民健身……这些具体的改革举措更是对准了民生痛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重点”,则是中央深改组多次会议强调的一个关键词:“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四个有利于”要求,不但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还进一步完善了改革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重点带动全局”。

而“四个有利于”便是找准重点的坐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国企;农行;改革;作用;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前言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自20世纪以来,相关国企改革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点。国企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机制、制度的转换与创新,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从而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发挥其对整个中国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改革项目也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对银行企业本身乃至整个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探讨了新时期国企改革的作用。

二、实现经营管理深化改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中行、工行、建行三大国有银行紧跟市场的脚步,先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过渡为商业银行,实现了企业的优化管理,获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业也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进行全方位的经营管理深化改革,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主要表现在:

1.通过组织结构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

改革前,农行的组织结构仍以行政区划设置为原则,特别是在总行和省分行层次上,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国有银行组织管理系统,极大地抑制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且纵向链条过长,总行领导与支行行长距离甚远,导致总行与分行之间出现严重的信息纰漏。改革之后,农行在组织结构上形成地区城市分行和省会中心城市分行直属总行的局面,并划分了区域管理中心。这样不仅简化了组织管理链条上冗杂的管理分支,更发挥了中心城市分支行的龙头辐射和主战场作用,以及区域管理中心协助总行进行各区域分支行的监督作用,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

2.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在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中国农业银行一直坚持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即将全部县市支行业务划归到“三农”事业部。其改革核心意义在于将传统管理体制中的地域限制和业务条线打破,设置独立的事业部,按县市支行业务性质将其统一纳入事业部管理。同时,坚持事业部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独立管理、自负盈亏原则,赋予事业部更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总行的业务管理重担,促进总行可在其他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配置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使事业拥有更多的决策管理权来核算和管理企业整体经营绩教。从而加强了总行和事业部双方面的业务管理效率,进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三、实现经营战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银行不断入驻各省市,分支机构不断增加,各大银行面临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农行的战略性策略。近年来,通过实现经营战略的深化改革,为农行的发展赢得了较强的竞争力。

首先,在金融重组管理改革上,农行重组设立小企业金融部,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标志着农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迈出了新步伐,整体竞争力逐步加强。

同时,实现了农行了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促进了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其次,在信贷管理改革上,农行进一步健全授信执行管理组织体系,提高贷后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了合同管理、放款审核、押品管理、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客户退出、档案管理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同时,建立了信贷准入审批责任人制度和责任人调查制度,加强的信贷资料的审查力度,从而对农行的信贷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为加快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增强了竞争力。

最后,在风险管理改革上,农行对企业的整个运营局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审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制度体系建设、IT系统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工具建设,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定期开展风险识别活动,紧抓重点环境进行风险预测和防范。从而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四、实现内部机制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持续稳健

内部机制是其内部员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向着企业所期望的方向转化的力量。农行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内部机制的深化改革,对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在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上,农行进行了“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新市场定位,并围绕该定位进行了工作流程的梳理,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责,互相监督。并针对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控,全面推动了农行的健康、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在监督机制改革上,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和内控监督机构,实现了企业各项业务的有效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持续稳健。

参考文献: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4

公平、更可持续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指出,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基础上,重申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给社会各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人们未来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坚持改革开放。

过去35年,是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5年。

“回顾发展历程,没有农村改革,就没有农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农业基础的稳固;没有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就没有今天工业大国的地位;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建设人才。是改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祖新说,“实现蓝图靠发展,发展要靠改革。过去的经验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面向未来,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标”,还要完成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新的历史起点上,靠什么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充分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而且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看来,全会实际上为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比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制订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做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等,“中央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必将推动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的提法是‘基础性’作用。对市场作用提法的升级,凸显了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打消了一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改革方面的疑虑,预计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王军说。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等突出问题,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攻克的难关。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聂高民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不少壁垒;商品价格虽然实现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要素价格市场化仍然滞后;城乡建设用地的二元分割,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激活微观活力,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在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不应当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应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竞争,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实现融合的,股份制就是一种混合所有制。”聂高民强调。

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王军认为,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事中、事后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 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面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意味着促进公平正义将进一步提速。”王军说。

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区域差距的扩大,征地拆迁、公平竞争、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不断凸显,提速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愈加迫切。

“从以人为本到进一步强调促进公平正义,体现了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说,“公平正义不是拉平,而是要让大家在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法治环境下平等竞争。与此同时,要让社会保障体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后的支持,让人民在遇到问题时仍然充满希望。”

迟福林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社会都非常期盼。预计下一步在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收入规范化等方面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全会还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职能转变;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行政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职权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形势下,有效转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各相关行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全面践行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监督管理滞后以及信息化应用程度低等都在很大程度限制了新形势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顺利转变。因此,必须要从新形势下我国深化改革的方向出发,充分结合政府及市场两方面的因素,实施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策略,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政府干预力度较大。当前,在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十以后,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还处于完善阶段,原有的法律法规政策难以全面服务于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业发展的需求,其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和规范,因此缺乏必要的紧迫性和有效性。同时,在道路运输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力度较大,一方独大使得我国道路运输管理完全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职权,其对我国各行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使得道路运输业难以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期职能转变显得十分迫切。

2.缺乏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环境亟待优化。纵观发达国家的道路运输管理,其市场机制较为健全,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环境,使得道路运输业能够充分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在道路运输管理方面行政力量过大,而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企业很难参与到道路运输管理中,且要支付较大的成本,整个市场处于政府部门的垄断状态,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机制改革明显相对立。有效的市场环境是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效率的必要前提条件,对我国整个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还没有形成良性的市场环境,使得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显得任重道远。

3.监督管理相对滞后,贯彻执行没有保障。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很多地区道路运输管理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怠慢,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进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提出的时间较长,其改革的难度较大,职能转变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其贯彻执行没有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缺乏力度,而社会大众缺乏必要的监督渠道,因此导致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难以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整体的转变速度和效果有待强化。

4.信息化应用程度低,技术支撑有待强化。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战略的不断实施,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乃至政府部门的行政改革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能够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有效的支撑。新形势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缺乏必要的技术职称,其职能转变还停留在传统层面,难以从根本上实现职能转变。主要是因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应用的基本理念和技能掌握不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大数据及信息化应用,缺乏先进的职能转变意识,使得整个过程中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其转变的力度和效力相对较小。

三、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效率成为影响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因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其职能的转变。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趋势,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具体方法和内容进行规定,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查,使其能够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趋势,尽快实现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相关法规,根据我国的现状对其进行改进,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进行引导,使其逐渐步入科学的职能转变轨道。

2.引入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经济在道路运输管理行业的发展应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引入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是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必要措施。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到道路运输管理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其不断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竞争机制,保证道路运输行业的良性竞争,使其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放权于市场,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导向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实施相应的改革,将道路运输管理的行政职能进行弱化,创新管理模式和思路,不断提升管理的效率,为全面实现市场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化相关的监督管理保障。在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强化相关的监督管理保障,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管理的效力,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地区给予严格的惩罚,促使其积极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实现阳光化运作。另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大众对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监督力度,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渠道,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为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提供动力,使其以市场化改革和行政机制改革为方向不断实现新的职能转变,为服务于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4.大力实施信息化技术支撑。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强化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是当前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大数据的相关成果,对职能转变的思路、方法、内容、步骤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出详细的职能转变程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是新时期我国道路运输管理实现职能转变的必要保障,既能够提升职能转变的效率与效力,还能够充分顺应我国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对促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对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我国十以来政府工作的重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转变新形势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其目前在职能转变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入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强化相关的监督管理保障、大力实施信息化技术支撑等方面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转变,使其充分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和道路运输行业等诸多层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雷雨,雷孟林,杨华.新形势下中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再思考[J].公路与汽运,2014(01).

[2]姜明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调整[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1).

[3]谭琎.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再思考[J].科技展望,2015(24).

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范文6

中国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每迈出一步都要经历无数曲折。目前的中国改革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即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显着急。

新征程: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Q:中国改革开放肇始于1978年底,此后每逢双数届的三中全会都是以改革为主题做出决定。如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上述三次相比较,有哪些重要特点呢?

A:在我看来,至少有四个特点:

第一,范围不同。以往三次都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涉及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建立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而这次《决定》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改革范围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需要从主要推进经济改革扩展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唯如此我们才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五位一体或六位一体改革(即加上党建制度改革)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我们看到,十以来,由于严格实行八项规定、反对、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等政治体制和党建制度改革,政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逐步使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一股滚滚洪流、势不可当。

第二,紧贴现实紧迫的经济问题,亮点纷呈。虽然2003年中央已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但是由于此后落实情况不是很好,加上几年的大干快上以及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反应有点过度,实行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使国民经济原本已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显得更加刻不容缓,而这又主要靠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长期积累的难题。《决定》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此,《决定》提出许多大胆而又必要的市场化改革主张和举措,在经济领域就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主要以管资本为主、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放开现代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等等,可谓亮点纷呈。

第三,改革举措具体明确,更加注重各个领域改革举措的落实。这次《决定》从起草文件一开始就要求按照改革总目标要求,滚动统计提出了多少个改革举措以及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实单位和时间表,最后形成16个方面、60项改革和360个改革举措,并且强调抓紧落实。《决定》从2013年4月起草开始,中央一直大力宣传十精神,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决定》起草过程中政府就在抓改革举措的落实,如国务院从2013年4月起分4次取消和下放约400个审批事项,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等等。《决定》通过后,改革更是全面提速和密集出台。有人粗略统计,从《决定》通过到2014年3月初两会召开,仅仅3个多月时间,60项改革已启动实施的已过半数。这种情况,同十前10年改革处于半停滞状态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四,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为强有力推进改革的最高层次的组织保障。《决定》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决定》的一个最大亮点,是落实《决定》的最根本的保证。回想2005年和2006年,曾经有专家向中央建议,为避免改革方案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左右,克服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的阻挠和反抗,需要恢复改革初期建立的体改委或体改办,或在国务院成立改革的领导和协调机构。这些建议当时未被采纳。而现在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大大超出了当年专家的建议和期望,是层次更高、更加权威的机构。

不仅如此,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在《决定》做出后两个月,2014年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就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亲自担任组长,会议审议和通过了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小组以及中央改革办的工作规则和工作细则等,进一步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接着,2014年2月28日,又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立法工作方面要求和任务的研究意见》、《关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重大改革的汇报》等。看来,人们期待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了。

忆改革头25年峥嵘岁月

Q: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5年历史,我们看到,头25年各方面改革蓬勃开展,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到2002年,有几次突破性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A:在此我择其重点,简要谈一下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几次重大改革举措: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由于实行“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开始有了生产经营自,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加上1979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5%多),刺激农产品迅速增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改革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5年比1978年增长61.6%,年均增速达7.1%,大大高于一般年均2%~3%的增速。

第二,20世纪80年代放开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其结果是,放到哪里活到哪里,只要放开哪种商品的价格,哪种商品就会像泉水般涌流出来,使广大干部和群众都看见了市场的“魔力”。市场机制的流程一般是:放开价格―价格上涨―刺激增产―增加供给―价格稳定甚至下跌―供给稳定或减少―价格上涨,如此循环往复,促进市场繁荣发展。价格改革使困扰中国人民几十年的商品供应短缺紧张、凭票排队购买、生活十分不便的局面很快得到根本性改变。到20世纪末,中国已实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市场林立,各种商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第三,20世纪80年代起,公有制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个体私营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发展迅速,这一在原有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过60%,对国家税收的贡献已超过70%,对就业岗位的贡献已超过80%,对促进经济增长、活跃经济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市场化改革在经济各领域大步推进。下面五点突破尤其值得重点强调。一是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993~1995年,私营经济户数增幅均高达50%以上,1996~2002年年增幅也达15%以上。二是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再沿用落后的承包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迅速展开。三是用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分税制代替原来的地方财政包干制,使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稳定地提高到占50%以上,从而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四是市场逐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2000年底,中国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价格已放开由市场调节,生产要素价格已走上市场化改革进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一般估计已达70%多,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五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已从直接管理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通过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政府已做到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第五,1998年起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公司制股份制道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大量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缺陷,不能适应市场而陷入困境。1997年提出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的任务,其目标是:199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0年底,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的为6599户,占39.1%;到2000年,亏损户减为1800户,减少近3/4。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脱困,用去银行呆坏账准备金1 500亿元以上,技改贴息200亿元,债转股金额4050亿元。政府在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的同时,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步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努力使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改革使国有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7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800亿元,而到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已达4852亿元。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也取得进展。1998年,国有工商企业有23.8万户,而到2003年,已减少到14.6万户。

第六,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加入世贸组织,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做出这一决策,是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最耀眼的历史功绩。在入世谈判过程中,许多人忧心忡忡,认为入世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许多产业包括金融业、商业、农业、信息业等会受到很大冲击,弊大于利,至少短期弊大于利。但中国入世后的实践证明,入世对中国利大于弊,原来的许多担心都没有出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入世提高了中国的收益率。入世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的增速在一段时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而且,开放促进了改革,入世使中国一大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废止和修改。许多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此,同国际接轨已不再是贬义词,对外开放逐渐深入人心。

改革放缓,踟蹰10年待突破

Q:盘点了改革开放头25年的重大突破性举措后,我们也要看到,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改革同头25年相比有所放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2年。改革放缓累积了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那么,为什么2003年以来近10年会出现改革进展缓慢的现象呢?

A:在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一次经济论坛上,有的国外学者如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这几年中国“无改革”。我是他发言的评论人,我说:一方面上述论断并不是很全面准确的,因为2003年以来中国还是在继续推进改革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05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取消农业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5年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增值税转型、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源税费改革、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全覆盖为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这几年的确没有特别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以带动全局的改革。我认为原因有四个:

第一,上上下下专注于发展而顾不上改革。这段时间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干部的精力都是专注于发展而顾不上改革。由于经济增速很高,2007年高达14.2%,各级政府部门都几乎用全力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煤电油运的紧张问题,使改革难以摆上议事日程。所以有一些学者将当时的政府称为发展主义政府或增长主义政府。地方政府更是全力以赴抓短期GDP增速最大化,以显示自己的政绩,政府官员也因此可以获得升迁。有的地级市市委书记说,我只抓项目,别的不管,人称“项目书记”。抓投资、抓项目成为地方政府各部门主要工作。在方针原则上,人们常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靠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这个说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要做大“蛋糕”,但做大“蛋糕”后分“蛋糕”中出现的分配不公、差距过大等问题,光靠进一步做大“蛋糕”是很难解决的。从经济学原理说,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和过程。分配环节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光靠发展生产是难以解决的。在实践上,有的专家认为中国现在就是要靠发展,通过加快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以改善民生,保社会稳定,而改革要冒较大风险,不能期望有多少举动,以免危及社会稳定。这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长久之计,还会不断积累矛盾,或使已有矛盾往后推,甚至积重难返。还是要靠改革来逐步理顺体制和各方面关系,实现长治久安,让老百姓过上稳定的好日子。这才是根本之策。

第二,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这主要体现在垄断行业积重难返,改革难度较大。现实的问题是,垄断行业改革很难推进,新的厂商很难进入垄断行业中非自然垄断环节,竞争机制很难引入,国务院两个“36”条很难落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受到垄断行业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政府改革的难度也很大。强势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对政府官员有莫大好处,这个权力极难割舍,这也是审批制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政府直接支配资源过多、介入经济过深,必然会阻碍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或决定性作用。政府改革已经成为深化各项改革的关键环节或突破口,但这一改革因为会使相当一部分官员利益受损而阻力重重,难有进展。

第三,学界有人怀疑市场化改革产生的争议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对国有经济中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需要进行改革是个伪命题;有的文章主张就是要实行“国进民退”;有人认为当前主张民富优先是奇谈怪论,是挑拨人民群众同政府的关系;有的文章把当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归咎于民营经济发展过快,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等。上述观点的提出,引起学界的争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

第四,缺少改革专门机构的统筹协调与强力推进。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把原国家体改办同国家计委合并,组建国家发改委,这样就不再有专司改革的机构了。当时主张把体改办与国家计委合并的一个重要根据是,那几年由国家计委提出的民航、电信等垄断行业分拆改组的改革方案,由于能把改革和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推进改革,比较现实可行,因而在实践中被采纳并初见成效。与此不同,那时体改办等提出的方案却未被采纳。这在当时是有说服力的,也把当时参加机构改革方案起草的成员说服了。但是从2003年以后的实践看,那次机构改革后国家发改委并没有更好地推进改革包括垄断行业改革,反而是改革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是国家发改委那几年几乎是全力以赴地处理经济高速增长中碰到的各种紧迫问题,无力顾及改革,或者抽不出更多精力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这样,原来以为把体改办并入国家发改委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包括垄断行业改革的如意算盘落空了。2011年,原国家体改办主任陈锦华在《国家体改委志在改革》一文中也说:“国家体改委机构撤销,人员没有留住,有些重要改革也没有继续深化下去。体改委消亡有点儿过早了,中国还不到这一步。”

转方式、促转型,迫切要求重启改革议程。2012年十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同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16部分、60项改革、336个改革举措,并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表明中国改革已重新出发并进入新阶段,即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

十以后,中国的改革征程再度出发。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决定》勾勒的改革蓝图宏大而全面,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仅经济领域就满是亮点。经济领域的改革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的“封喉之剑”

Q: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A:根据《决定》精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今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今后无论是全面建成惠及全国14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本上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都要求我们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此,需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破除各种各样体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各种社会活力和企业活力,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够更好地持续下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虽然经过35年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但至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GDP仍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全世界人均GDP为10040美元,中国为5445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1/9)。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3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首要目标,就是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这就要求我们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不应有任何动摇。经济是基础,物质财富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物质财富有大幅度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转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长期粗放扩张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面临转型,即从追求数量扩张规模到追求质量、讲求效率转变的迫切任务,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方式,核心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困难重重的过程,靠理论宣传、完善政策法律法规等效果不大,主要要靠深化改革,形成激励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里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要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和生态损害成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各个市场主体竞相通过创新驱动增强活力竞争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公平共享等。一句话,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上和深度上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力争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还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改革的牵引作用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要求市场经济的法治化,从而带动民主法治等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方兴未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直接带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领域改革的深化,并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改革与之相适应,要求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