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学业困难学生 人格特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也随之凸显。近年来,因课业“挂科”而留级、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等学籍处理的学习困难学生数量日渐攀升[1]。关于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下简称“学困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校园专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研究方式大多是关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状况、自我效能的比较分析。然而,运用方法手段针对改善学困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研究较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学困生的帮助机制。”[2]关注学困生已被提到国家层面,因此,对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团体辅导这一新兴教育手段成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为此,我运用团体行为训练和心理辅导对高校学困生人格缺点的矫正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践探讨,以便为培养高校学困生健全人格提供实践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招募选取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专业12名本科男生。为客观准确准地获取研究信息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事前跟学生声明,对本次研究学生给出的个人答案仅作为研究之用,使学生更好地配合反映出真实的研究内容。
1.2研究工具
采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人格测量,所有数据借助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3实施程序
第一阶段:采用刘永和修订卡氏16PF中译本对24名同学进行测试,被测同学其中12名为成就优异的学生,拿二等奖学金以上者;12名为研究对象(学困生)。通过对学习优异学生和学困生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所在。
第二阶段:制订为期10周的团体辅导计划。本研究团体辅导分为团体行为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行为训练首先是让学员进行集体自习,互相考勤,记录自习所学内容,每周2次,每次2小时,目的让学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要求小组成员每周六进行一次12分钟跑,以达标成绩为基点,逐步增加跑步距离。利用学校素拓场地让每位学员进行5次“勇攀高峰”的攀岩训练,目的是锻炼学员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是聘请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小组学员进行每周一次,共十次,每次2―3小时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方案分为:自我了解、自我激励、压力调节、抗受挫折和团体约束五个部分。
2.结果
2.1学困生和学习优异生的人格特征对比分析情况
通过对学困生和学习优异生人格特质的对比分析,发现学习优异生和学困生在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七个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但学困生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忧虑性、紧张性九个方面和学习优异生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业困难生与学业优异生相比,在与人相处、合作、抽象思考能力、自我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持之以恒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相对较弱;而且学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专业成就”、“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的数值明显低于学业优异生。
2.2团体辅导前后学业困难生人格特征结果分析
从表1可见:团体辅导前后,受试成员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五个人格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改变(P<0.05),说明受试成员在乐群外向、智力发展、情绪稳定、轻松兴奋、沉着自信方向有显著发展。同时,受试成员在恃强性、敢为性、有恒性、独立性4个人格因素上略有转变,说明受试成员在团体训练中积极独立、勇于拼搏、持之以恒、自律严谨的方向转变。受试成员在世故性、实验性、紧张性、敏感性四个因素方面向低分转变,说明受试成员在团体辅导训练中可能向坦白直率、心平气和方向发展。同时,团体辅导前后受试成员在心理健康水平、专业成就和创造能力均有进步(P>0.05)。受试成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P<0.05),这说明通过团体辅导之后,受试成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环境。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团体辅导,研究对象相对学习优异生所欠缺的人格特征得到明显提高,说明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学困生完善人格、矫正行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1注重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发现,学困生与学习优异生存在较为明显的人格差异,学困生表现出与人相处、合作、适应能力欠缺,不喜欢和别人共同学习、工作,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平时冷漠、固执;抽象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够强;自我认识能力弱,精神萎靡,身心疲乏;责任感不强,缺少恒心和自信心。根据学业困难生的人格特质,本研究建立了以提升学困生合作意识,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孤独情绪;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加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让学业困难生全面了解自我,正确面对现实,消除焦虑;提高受挫承受能力,提高自信心;加强成就感,树立人生目标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3.2团体行为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并重
通过制定出的学习互助小组、“勇攀高峰”攀岩训练和12分钟跑团体行为训练,发现学业困难学生上网次数有所降低,甚至中途有的学生已经把电脑放到家里,生活规律逐步正常,早上不起床现象明显减少,上自习的时间有所增加,逃课情况减少。通过体能训练,发现学业困难学生的毅力明显增加,每个同学能够尽全力完成训练任务,学困情绪明显降低。国内学者何颖等研究指出体育锻炼可在短周期(4周)是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学业困难生在参加团体行为训练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形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进行团体行为训练的过程,就是让学员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的过程,是一次次跨越障碍、走向成功的过程。
通过针对学业困难生所设计的自我了解、自我激励、压力调节、抗受挫折和团体约束五个单元的团体心理辅导,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团体辅导的气氛,引导他们回顾过去,思考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优缺点、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在集体中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增强自我尊重和自信,学会欣赏自我的长处和勇于面对自己的短处,矫正不正确的认知,培养归属感和被接纳感,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从而完善了学业困难生的人格缺陷,对学业困难生人格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结语
本研究表明,团体辅导能有效地改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特质,促进人格素质的发展,是健全学业困难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小乐等.高校学业困难生的思政政治研究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32.
[2]李坤凤.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J].教育与管理,2011.
[3]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94-896.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学困生 转化工作 家校互通
“学困生”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其小到影响班级纪律和教学,大到影响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地发展。所以,我们要对“学困生”予以高度重视。一线教师怎样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
一、找准“学困”原因,清除学习障碍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欠缺、注意欠缺、想象片面和操作迟钝;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情感障碍、兴趣缺乏、学习态度不端、学习方法不恰当和意志薄弱。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误导、社会环境不良等因素。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他们说心里话的朋友,这样才能找到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制订、学习引导和思维启发,以达到逐个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目的。
二、制订跟踪计划,进行针对性教育
“学困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学习习惯的养成、自控能力的提高及心理状态的稳定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跨越式进行。教师可以给每个“学困生”建立档案,记录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制订包括家访、辅导、谈心、鼓励、教育等相关内容的个案计划。计划的实施可以按照划分时间块进行,每个时间块结束,教师都要及时做好评价并把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参考。当学生在某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以提高积极性;如果学生哪一方面没有进步或者进步不够明显,教师则要反思计划的可行性,及时做出调整,并探寻新的计划,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三、落实改进措施,成就“完美蜕变”
1.教师引导,奠定基础。要转化“学困生”,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刻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认真程度,并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给予指导和纠正。一旦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便要引导他们自主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2)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学困生”也有优点,如有的学生美术好;有的学生舞蹈好……由于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孩子往往被当做“异类”,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学生的嘲笑,最终走向堕落。教师要了解学生并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多关注学生的表现;用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3)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敏感点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4)确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中如果采取“一刀切”,便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下”两种情况,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实现自己层次的目标。当然,教师也要根据弹性目标构建相应的弹性评价体系,只要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值得肯定的,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5)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教师应避免公开批评某一位学生,更不能用不恰当的语言伤害学生。教师应该多鼓励班级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对“学困生”的转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同伴帮扶,增强自信。学生之间年龄相仿,共同语言较多,他们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所以,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活动。比如,把班级“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结对,结对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活动。“学优生”作业完成后,负责“学困生”的作业监督、检查和辅导,如果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助。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定期进行比赛,获得优胜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和荣誉称号,进行张榜表扬。没有获得优胜的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和奖励。这样,“学困生”不再被歧视,不再被孤立,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3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分层 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重要部分,但由于高中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方法和兴趣等不同,班内既有英语阅读“尖子生”又有“学困生”,他们既有个性、优势和强烈愿望,又有不同的困难和困惑。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怎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全体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根据因材施教理论和程鸿勋教授的“阶梯式教学法”,我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以共享。
一、科学划分学生阅读能力层次,确定各层阶段阅读能力目标
我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英语基础、阅读能力、自信心、合作探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发展潜力等,特别是词汇量,把学生分三层:A层英语“尖子生”,包括掌握的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学习兴趣浓,英语基础良好,成绩优秀,参与意识强,善于合作能吃苦有毅力的学生。B层是英语词汇量一般、阅读成绩中等,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阅读技能、上进心、恒心和自信心,只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大幅提高的“潜力股”学生。C层是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有限、上进心、恒心和自信心不足,阅读效果暂时不佳的“学困生”。
以“不跳得不到,跳一跳够得到”为原则,确定阶段性任务及阅读能力目标:①阅读技巧和习惯,A层,能准确掌握和运用各类题型的阅读技巧,无不良阅读习惯,注重提高准确度;B层,基本掌握各类题型的阅读技巧并能初步运用,读懂且准确做好细节题,基本会做猜词、归纳、推理主旨大意和作者态度等题型,克服不良阅读习惯。C层,争取做好阅读细节题,尝试猜词、归纳、推理主旨大意和作者意图等题型。逐步增加词汇量,积累阅读技巧。②目标要求:A层,阅读先稳定在32分以上,争取≥36分;B层,保证26分,逐步提高到≥30分;C层先从稳得22分,逐步提高到≥26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梦”“有所做”“有所获”。
二、有的放矢,实施分层备课、授课与训练,重视共同体验与提高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我充分研究《新课标》和《考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确定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技能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做到让各层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有进步。把阅读材料按数量和速度和难度,把课堂设计的阅读问题按难易分层,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基础知识和最基本阅读技能。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
分层授课是分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我在课堂上引导A层学生注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美文章的结构及表达习惯,按主流思维的模式思考,注重语篇语境及深层理解,完善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引导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引导B层学生重视语篇语境并尝试深层理解,总结提高解题技巧;引导C层学生提高准确度,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利用层次性的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注重共同参与和团结合作。创造并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环境,做好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体验到成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结合分层巩固练习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把精选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分为适合学生的三层,并标识清楚,让学生明白各自的任务和努力方向,让每层都能体验成功并都有发展空间,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评价,动态管理,加强分层学法指导和辅导
分层评价的重要部分是分层阅读达标检测。测验时阅读部分一定要分三个层次,真实反映每层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学生的发展留出空间。使学生看到成绩又不易满足,激发其更强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其有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找到进步和自信,发现不足和动力。老师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解决办法及奋斗目标。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学生一直都有适当的要求、目标和更高层次追求。
分层辅导包括学法和心理辅导,是有效的课堂补充。我引导A层学生注意知识网络的系统性、深度和广度,注重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对B、C层的学法指导,逐步掌握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培养猜词能力和以意群和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重视句、段、篇的整体理解。课外时间,对A层进行培优保优,查漏补缺;对B层检查督促,重在提高;对C层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另外,注重分层自信心的培养和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阶梯型渐进性的特点,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参与,敢于挑战,不怕失败;注重过程与付出,多渠道消除学生的英语恐惧症。
通过分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动力更足,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更强,学习效率和自信心得到提高,阅读成绩乃至英语整体成绩显著提升。特别在2010年高考中平均英语成绩比分班考试提高16.1分!其中杨兰从102提升到130分,闫文雅从101提升到126分,张珍珍从93提升到123分……但仍有些困惑:班级太大,分层后仍有“心有余力不足”之感;个别学生英语基础和动力实在太弱,效果不明显……
分层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师生双赢。可让尖子生“吃饱”,中等生“提高”,学困生“消化”,增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创造了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共同进步;同时,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坤.英语分层教学法初探.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2).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4
学困生非正常行为的辅导与矫治不仅需要耐心、信心、爱心,更需要有科学、适用、易操作的方法,即亲情呼唤法(感化)、潜移默化法(自悟)、目标重塑法(铸塑)、家校合作法(疏堵)以及关注激励法(奖惩)。学困生转化辅导与矫治有效方法一、前言“不良的非正常行为”一般是“学困生”这一现象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行为”本身。小则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大则影响一所学校,一个社会。“非正常行为”矫治与辅导的技术和方法问题的探讨,很多从事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士涉足其中,“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大家都期望有一套有效而又适用的辅导与矫治的方法。二、案例分析案例A.洋洋,13岁,学校六年级学生,一个典型的不安分的学困生。先后三次因“管理问题”家校意见分歧而转学,在四年级时又转回学校。据科任教师反映:洋洋谁的话都不听,从来不写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做小动作影响周围的学生……班主任几次给我说,这孩子软硬不吃,希望我提供必要的帮助。我建议她设法动员洋洋主动找我,可从来没有效果。从学生口中了解到:他经常打人、欺负别的同学,常常扬言:“我中学有哥们儿,如果给老师说,小心揍扁了你!”2009年3月17日上体育课时,捣乱课堂且不服管理与老师发生争执。在放学路上,家长带着孩子堵住了我,向我气愤地诉说事情的经过和老师的不是:“我的孩子是不听话,我知道,可是老师也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呀。我就这一个儿子,如果出了问题他老师能交代得了吗?这老师的素质太差了……”我为了让他先冷静下来,建议她中午一点在我的办公室谈一谈,她勉强同意了。我初步诊断,这是一个长期因父母过分溺爱和教师管理失当引起的叛逆综合症的案例。这类孩子多数在父母的娇惯纵容中长大,生活、学习缺少明确的目标,缺少简单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典型的自我中心论者;经常受教师的冷脸、指责、轻视甚至体罚,继而形成逆反、敌对心理,进而在干扰、破坏中寻找发泄的快乐,是极端的排斥主义者。这样的孩子,唯有猛药攻之、循循诱之、谆谆诲之,别无他法。中午,洋洋母子如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当着洋洋母亲的面和洋洋进行了下面一段对话――“洋洋,诉老师,你想过将来干什么吗?”“没有。”“真可惜,你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了,应该想想了。那你知道你妈妈希望你干什么吗?”“不知道。”(本来是理直气壮的洋洋,有些不好意思了)“洋洋妈妈,你能告诉洋洋,你希望他将来干什么吗?”“我希望,他将来能健康、自立……”“洋洋妈妈,你能告诉我,你们房子盖了,家里的生活也不是过不去,为什么洋洋父亲还要外出打工呢?你们这样做,究竟是为谁呀?”“还不是为了他,钱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呀,我们就是想多攒点钱,将来供他学点知识、技术,将来好养活他自己呀,我们管不了他一辈子呀!可他……”说着说着,洋洋妈妈泪水吧嗒吧嗒直往下掉。“洋洋,你听到了吗?现在你的父母在尽力的养活你,将来他们老了,需要你养活他们时,你养活得了吗?”洋洋羞愧地低下了头。“洋洋,你能当着老师给你妈妈说说这段时间你的表现情况吗?”我趁热打铁地问他。“我……我……”我耐心的等待着,静静的看着他。简短的沉默过后,洋洋好像下定了决心似的抬起了头。“我打同学,还欺负小同学……在班上上课捣乱别的同学……今天还跟老师对着干……我错了。”“洋洋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我真希望你记住今天我们的谈话,小心的走好以后的每一步,你能做到吗?”“能!”“以后有什么想法,找我谈好吗?”“好!”回答的很坚决。“那现在……”“我上课去!老师再见。”……在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注意观察,也听到科任教师的反映,洋洋确实改变了不少,虽然小毛病时有出现,但犯错的频率明显降低,那种故意、敌意的成分也逐步消失了,而且在尽力的补习前面落下的学习内容。洋洋妈妈对这次谈话的效果也很满意,希望在毕业前能和他的孩子再谈一次。案例B.诚然,小学六年级学生,12岁,男孩,母亲在学校附近办一小吃店,附带照顾他上学,父亲在四十里外一家砖厂打工,帮人家管理砖厂,现受伤在家。2009年5月4日的早上,他和他的爸爸一起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走在他爸爸的前面。“老师,我不上了,我退学!”从他的嘴里蹦出这几个简单而且坚决的单词。之前,他的父亲和班主任分别找了我,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我也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这天早晨,班主任发现诚然没到校,便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当从学生口中知道诚然在一家网吧上网后,班主任从这家网吧把他带回学校,在集体办公室对他进行了异常严厉的批评。可他“死猪不怕开水烫”,别说认错,就是一个字也不说。班主任一气之下说了一句:“让你爸来,把你领回去算了!”于是出现了上述情景。我很清楚,这孩子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把“错误”归因在“面子”上,而不是“上网”上。不上学的原因并不是网瘾作怪,也不是厌学,只是“被老师在网吧逮住”已经无地自容了,又加上“在办公室一通批评”更是大失颜面,是“面子受损”走极端的表现。于是,我们进行了下面一番对话:“坐下来,我们谈谈。”……“那我问你,你不上学回家能干什么呀?”他在这之前只考虑“面子”的问题,我要让他考虑考虑“后果”问题了。“……”他没有回答,他早上以来,哪考虑过这个问题呀。我若有所思地说:“打工,没人敢用,加上没文化,现在打工还讲究初中毕业;给你妈帮忙,可她不需要帮手呀,再说,看一个本该上学的儿子,老在眼前晃悠,那心里多烦呀。回老家……做什么呢?”“老师,我做不成什么。”他接过了话茬。“是呀,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把你转到这里,是为什么吗?”“我知道,是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为这,你妈妈专门照顾你;就为这,你爸爸出外去打工,还为此受伤。你觉得他们辛苦吗?”“很辛苦。”……“你这样回去,对得起他们吗?他们会怎样?”“对不起。老师,我不退学了。请你给我们老师(班主任)说说吧。”……后来,老师说诚然变化很大,学习用功多了,对人也礼貌多了。我心里也释然多了。三、学困生转化的方法1.亲情呼唤法(感化)即选择学生最亲近、最信赖长辈至亲作为话题对象,以“期望”“依靠”“爱”等为主题的情感交流活动。无须刻意造作,只选长辈生活中相关真实事例,剪辑有价值的真实场景作为交流题材,挖掘其教育价值互动交流即可。2.潜移默化法(自悟)即通过朋友式的交流再现学生错误的关键和重点,假想错误的严重后果,勾勒未来学习、生活美好的蓝图,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厌恶自己行为的丑陋,在不自觉中反思自己行为的可怕后果,激发其改正错误行为的勇气和信心的一种思想干预办法。“教育的至高境界贵在无痕――不漏痕迹的教育。”潜移默化法追求的就是“无痕的教育”。像朋友一样的促膝谈心,创造情境让学生自诉(自己述说)、自悟(自我体悟)、自化(自我消解)、自构(自我矫治),达到重新奋起之目的,这是辅导与矫治工作的主要方法。上述两个案例中的“洋洋,诉老师,你想过将来干什么吗”“洋洋妈妈,你们这样做,究竟是为谁呀”“你不上学回家能干什么呀”等看似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这种环境特别设计的(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里)。学生在自诉中自思,在自悟中自醒,在自化中自疗,在自构中自起,完全出自潜意识的行动,而这种潜意识在学生成长中起的重要作用恰恰是难以替代的。3.目标重塑法(铸塑)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生活完全失去、暂时失去或躲避在父母荫影下从来没有建立起目标的学生。主要在于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促使他们逐步树立稳定的学习、生活目标,构筑起为目标奋斗的坚定决心。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教师在确认学生完全信任自己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者的威望、不容置疑的态度、平和的交流环境都是实施此方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如,在与洋洋谈话中,“你想过将来干什么吗”“真可惜,你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了,应该想想了。那你知道你妈妈希望你干什么吗”“洋洋妈妈,你能告诉洋洋,你希望他将来干什么吗”等,其目的就在于重塑孩子的生活目标,后来的结果显示,此方法的使用是成功的。4.家校合作法(疏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也是学困生非正常行为辅导与矫治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具有非正常行为且已形成习惯的学生,此方法尤其重要。这些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在辅导和矫治的过程中,可能经常出现反复,所以需要时时予以关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提醒,搀扶着他走过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合作十分必要。合作制定矫治方案、合作实施矫治工作、互相弥补矫治空白。一句话,就是给学生的辅导与矫治创造一个有益的有利的大环境。上述两个干预成功的案例,都是在家长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可以说是家校合作的结果,尤其是洋洋后来的不断变化,家长作用功不可没。5.关注激励法(奖惩)即对非正常行为辅导与矫治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突出进步表示肯定或者对表现出来的错误表示否定意见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它是辅导与矫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催化剂、铺路石。使用此方法要扼守三个原则:一是真诚(出自真情而不造作);二是得体(朴素自然而不过分);三是及时(点评起于发现之初)。把握住这三个原则的“关注激励”,才可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凌猛.学困生的辅导之我见[J].2010.
[2]张新霞.转化学困生之我见[J].辅导员,2012,(3).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5
一、本班基本情况
初一(4)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4人。由于初一学生是刚由小学步入中学,因年龄小,认知程度低,所以各方面习惯尚未养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未形成。通过观察,我发现初一(4)班学生大多数还比较懂事,能较好的遵守纪律,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少数同学无纪律性,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拖拖拉拉,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在学习上也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学困生比例较大。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以“诚信、勤学、励志、创新”为精神基础,以开展多种形式、多功能的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为教育载体,以建设一支有一定能力、团结合作的干部队伍为主要着手点,以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实现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三、本学期基本工作及措施
1、选拔、培养班干部,发挥小助手作用
开学初,因对学生缺乏了解,故先采用“毛遂自荐”和临时任命的方法组织形成班级的班委会,即班长、学习、纪律、生活、文体、体育委员会及各科课代表,并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在今后时刻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引导,并进行培训,叮嘱他们恪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敢于创新,树立“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
2、践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小学生气息比较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加上有的从来没离开过父母,生活习惯也比较差,因此,班主任必须从头抓起,发挥班级一日常规及班规班纪的作用,将学生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一个月要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学习我校中学生《一日常规》、预习规范、上课规范、作业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每天做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后面的几个月中,继续加强巩固,以促进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
3、制定班规班纪,依法治班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班规班纪是一个班集体开展正常学习、工作的有力保障。为了让学生服从管理、遵守制度,特发动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纪,以自己心目中的“法”来自我约束,再由班主任审核,全班通过,最终形成班级制度。
4、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集体意识
初一(4)班是一个大家庭,构成了一个由34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家,就要有家的温馨,教育学生共同布置、爱护我们的大家庭。教育学生要“美化、净化”我们的家,要长期保持学习与生活场所的干净卫生,班级量化要发挥实效,要学生共同严格遵守班级公约,爱护公物,共同爱护我们的大家庭,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
5、开实效班会,结合板报,加强德育工作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的主题,选好有利于学生励志、感恩、爱心、诚信、礼仪、刻苦勤奋精神等方面的主题内容,设计好方案,认真开好每次班会,讲究实效。同时引导学生编排设计好每次板报,真正对学生起到引领与激励作用。
6、及时总结点评,奖优罚劣,激励学生进步。
作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向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对此进行评价,才能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缺点,乃至消灭缺点。为了防微杜渐,我将坚持利用课间、自习时间一日一点评;班会或周五一周一大评,并严格按照我校班级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赏优罚劣的加、减分措施,激励学生进步。
7、重视与学生、家长、各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只有与学生沟通,才能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一双慧眼,时刻洞察学生心理,最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特别是那些成绩不理想、性格孤僻、思想行为有偏激的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会为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学生在校、在家状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一定会重视家长会,认真策划家长会,紧扣主题,不搞花架子,应付差事,使家长会真真正正发挥功效。除此之外,还根据学生平时实际,及时与家长沟通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升入中学,学生面对的是各学科的教师,这些老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举足轻重。只有与各科老师经常沟通,精诚合作,才能全方位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快速成长,全面发展。
8、采用“一帮一、多帮一”活动,转化学困生
根据我班学困生比较多的现状,我发动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同桌、邻桌帮助这些学困生学习,并对这些热心的同学进行奖励,提高学生互帮互助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9、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严禁学生携带危及安全的玩具到校,严禁学生与社会青年结交,严禁学生出入不健康场所,杜绝安全隐患;加强课间巡查,制止学生疯追打闹的行为,管理好学生课余时间,按时放学,严格请假制度、作息制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10、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困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6
一、摸清底数,结对帮扶
学年伊始,学校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迷恋网吧学生底数,确定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特殊学生群体,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特别关爱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既包括学生姓名、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学生意志、兴趣、爱好、情感等个性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导师在认真分析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开展帮扶活动,做到谈心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家教引导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领导通过查看导师过程性工作汇报材料、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W生的转化效果,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先进经验或做法,研究、分析这些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校内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并在评优树先、评职、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真情关爱,处处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名特殊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由任课教师牵头为其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敦促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结对帮扶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特殊学生本着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在校吃好、喝好、洗好、睡好,生活的开心、舒心。患病时,安排专人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有意让特殊学生参加,让他们融入集体、展示才华、树立自信。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留守学生石静蕾同学获一等奖,被评为校园文艺之星。四是政策上优先照顾。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优先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生均每月100元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从湖北省博士隆科技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中按生均500元每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1.活动引领。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合群的特点,学校注重集体活动的开展,通过“阳光体育”、课外兴趣小组、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平台,开展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情、感受合作、走出封闭,让特殊群体学生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从而改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