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景范文1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现代物流管理
1供应链理论基础上的现代物流管理研究
供应链的概念就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控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经过原料的采购、中间产品的获得、最终产品三个步骤实现了利用销售网络将产品发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社会化的大生产所产生的衍生物中包含着供应链,它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结构模式,但是范围更为广泛,它广泛的包括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不同企业的制造生产以及销售甚至到达用户手中的各具体环节。
在当今新的社会形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还是只从产品的价格、质量和产品服务等几个方面出发将会逐渐被社会企业所淘汰。当前,企业要想站住脚跟就必须从新产品的研究生产出发,这些新产品必须具备的特点是生产速度较快以及生产周期较短。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拔得头筹,就必须从管理变革方面着手,企业自身资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决不可能起决定作用,最关键问题在于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加以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式一个系统的供应链,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利用除了企业自身资源的其他社会可利用资源来加速企业的生产经营。如果是这样,企业便可以使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做到提高企业效率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
2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研究
现如今,传统商务或传统行业越来越依赖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为它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物流管理技术。电子商务有一些较传统商务尤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它能在物流需求与物流服务商两者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换的桥梁,换句话说就是为二者提供一个有效合理的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减少了物流需求方面对较多的选择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此一来,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和削减了物流企业的销售预算。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市场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是本世纪无法改变的大趋势。以互联网为条件基础的电子商务新经济正一步一步的紧跟世界经济发展脚步。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的商务活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撼动,它日益表现出来的优势正在被人们所认识:一是贸易机会得到了提升,二是贸易成本显著降低,三是贸易流程加以有效的简化。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很大程度了使商务模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是经济结构的一次大革命。我国当前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首要地位,电子商务也正一步一步的改变着中国经济物流的发展。当然,不管电子商务如何的快速发展,它所展示出来的优点都是以电子商务为立脚点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商务的操作手段都离不开物流。
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而其手段就是电子。电子商务一般是相对而言,与传统的商务无明显的界限,它也是依据商务模式慢慢成长而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不同于一般传统模式,硕士论文它没有即成的套路而言。由于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不能以理论和概念来与传统商务进行区分。对于电子商务最贴切的定义范围较广,即凡是把电子化手段运用到商务中来,以满足商务需求为首要前提,同时做到了降低商业成本、增加了贸易机会、明显提高利润,就可一般定义为电子商务。
3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现代物流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主要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等面着手。物流服务正在一步步被正规化,其可见性在近年来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商业化、条形码技术、卫星同系数等的出现与应用就可很好的突出这一点。与此同时,客户服务的飞速增加,在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越来不得不把物流管理看做是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新的物流管理模式,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企业要更好更快的实现战略目标,企业就必须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原理就是对电子商务技术加以利用,通过他来重新组合企业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也是一种重要的物流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它是以几种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做为理论基础而建成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被我们称之为电子供应链管理模式。
结语
本文围绕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以及电子商务现有的理论和经验,对电子商务下的电子供应链管理模式和物流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设计了物流系统。在研究方法方面,关于系统优化设计、基础理论、实践与应用收获很多,找到了一套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也做到了一定范围内的创新。同时,就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功能进行了阐述,发现了在传统物流管理和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隐患,阐述了搭建起和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现代物流体制的必需性。关于现代物流管理域供应链的钻研,找到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创新模式,找到了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深刻研究了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特点,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的水准。同时也展望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的发展前景,建立起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协调高效的综合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杨.现代物流企业多维度协同分析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Vol.29 No.4 Apr.2012: 1245-1248.
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
近些年啦,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在我国各地迅速增加,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信用度较低、基础相对薄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较高,广东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整个企业集群的稳定发展。企业集群因其特有的集聚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已经逐渐成为我省经济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重要的载体,企业集群的顺利发展对于我省经济的稳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对广东省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探究,希望可以解决广东省集群内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以有效缓解广东省集群企业内的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使集群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带动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集群企业与供应链金融之间的关系分析
1.1集群企业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知识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沿海城市,随着企业分工与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群企业,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表现为一定的集聚,在生产经营上相互关联,每一个企业都负责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充分利用每一个企业的专业优势,使其负责制造某一产品,有效降低总的生产成本。区域性、网络性、共生性是集群企业的显著特征,集群企业往往是具有同样的经济目的进而集聚在一起,在地理位置上往往相同,承载了许多比如地区政策、劳动力、生产升本、资本及信息服务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优势,集群企业中的各个企业经济利益相关、产业利益相同,彼此相互关联,具有稳定的经济关系,在某种角度来讲,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供应链金融是随着贸易融资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起来的,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整合、控制整个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或者物流金融企业在分析了特定的供应链之后,对整个链条上的每个节点企业进行系统性的金融和投资服务活动。
1.2企业集群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分析
集群企业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广阔的空间,供应链金融为集群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集群企业因为企业数量多,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与广阔的空间,但集群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明细分工与竞争也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供应链金融也为集群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集群企业的稳定性发展,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难题。集群企业可以有效帮助大部分中小企业规避发展规模小、底子薄、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有效分工,有效加快自身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在集群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打破银行以企业固定资产及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授信与授信额度的传统方式,有效依托集群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将真实贸易作为背景,并以此产生的资金流为还款源,赋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授信支持,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
2协同创新视角下广东省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2.1订单融资模式
订单融资模式是指集群企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将企业市场的订单通过信息平台输入将订单任务分别分配给集群中的每一个中小企业,在这其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向银行提出相关的贷款申请,而银行则会根据信息平台上的订单信息赋予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在完成产品生产交给核心企业之后,核心企业则会在产品支付款中直接扣除贷款的部分还给银行,同时将剩余的货款支付给企业。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订单融资模式不仅仅可以帮助集群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解决短期的资金困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生产资金垫付的压力,还可以保证订单的准确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银行的授信风险,保障了企业与银行双方的利益。
2.2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是指以需要融资的企业的生产成品作为抵押物,通过银行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产品库存压力,贷款的资金可以用于下一轮的产品生产或者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资金的利用效率。这种融资模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考察信息平台上的企业供应链分工合作关系,给予申请贷款的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进行融资的企业将产品交给仓储中心,银行通过第三方检测评估机构对产品的质量与价值进行评估,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贷款额度。另外,银行还会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产品进行相关的监管与运输工作,当集群企业需要该产品时,要将货款支付给银行,物流企业会根据银行的指令进行产品的发放与运输。在整个过程中,第三方检测机构与物流企业主要的任务指帮助银行进行贷款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第三方检测机构会根据产品的质量对银行给予企业的授信额度一定的建议,而物流企业除了承担产品运输的任务外,还具有产品监管的责任,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银行降低风险。银行主要是通过信息平台了解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并结合核心企业的发展前景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效的产品估价进行一定额度的贷款发放,赋予融资企业授信。
2.3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在供应链中企业因贸易链中生成的预付款而产生了融资的需要,银行会依据供应链上的贸易合同关系和未来存货分析,从而对预付账款与合同进行相关的融资安排。严格来讲,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一种对于企业未来存货的一种融资安排,预付款呈现出来的一种货物所有的权利,通过权利的转化对货物进行控制,对预付款的跟踪服务成为了进一步提供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的开始,即进入存货供应链金融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应用的预付款类融资模式较少。
2.4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在我国,集群企业中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采用的都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融资企业将公司应收的账款抵押给银行,由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负责产品的物流运输,将企业的货品应收账款变为银行的应收账款,核心企业在受到货物后直接将账款支付给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在缓解集群中小企业在受到货款这段期间的资金压力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中小企业通过应收货款抵押快速获得货款。
3协同创新视角下广东省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应用建议
3.1发挥集群企业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作用
集群企业中的核心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主体及受益最大者,在整个供应链运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发挥其引领作用,树立协同发展创新的意识,加大对其他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作用,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必要的规范,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利益进行优化并加以推广和实施。集群企业是大量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企业的集中,因此必须要发挥集群企业的集群效应,有效提高集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给予集群企业一定的经济、政策支持、税收上的优惠等,考虑中小企业的切身利益,鼓励并吸引各中小企业参与集群企业的发展,以加快区域经济的顺利、稳定发展。
3.2进一步完善集群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广东省集群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行完善,有效实现集群中各个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资金交流与物流交流,实现各环节点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成立密切的集群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为整个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也应充分发挥集群企业中的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加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及行业科学技术的指导等,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帮助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实施。
3.3完善广东省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相关制度与法律
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相关制度与法律对于企企合作与银企合作都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在集群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当很重要的角色。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建立集群企业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维持集群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集群供应链金融,同时对集群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实施集群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有效降低银行的借贷风险,促进集群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结语
近些年来,广东省集群企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对其供应链金融融资进行有效研究,对于促进我省集群企业更好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有效增强其在国际商场上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泓.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集群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6(4):74~76.
[2]颜怀彬,沈金方,邹百镀,廖园园.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J].浙江金融,2014(10):4~9.
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息系统; 信息披露; IT治理
一、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概念分析
公司治理信息是依据公司治理准则及相关制度向公司治理主体(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监管机构等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公司治理结构及运行状况的信息,如股权结构及其变动信息、董事会运行信息、管理层绩效信息、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系统评价是在已有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公司治理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进行的评价。
对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包括对诸多相关概念的理解,比如信息、信息系统。Walt T. Kelmev(1970)指出:“信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已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研究的核心。Gordon B.Davis(1985)认为,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Kenneth C. Laudon(1996)指出,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组织和管理的解答,即一切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组织和管理方法的集合都是信息系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支持信息系统的环境和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息系统在目标、功能、内涵方面也都相应地有了很大的变化,DSS、ES等新的应用系统相继出现,人们对信息系统的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999年,MIT斯隆管理学院的J.W.Ross和J.F.Rockart指出,现代企业的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机系统,它至少包括了5个基本元素:企业战略、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T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系统、企业业务流程。这个定义大大拓宽了信息系统涵盖的范畴,除了传统信息系统概念所包含的IT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系统外,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也被纳入信息系统的范畴,而IT的应用者在这个定义中并没有被特别强调,这些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除了企业员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企业信息系统价值的实现。事实上,在企业信息化之前,企业战略、业务流程早已存在,它们作为企业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也应该是企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处于同一层次,虽然它们对企业系统的作用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治理信息系统即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将公司治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如图1所示。
二、公司治理信息系统与IT治理
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献较少,目前主要体现在IT(信息技术)治理方面。IT治理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Lohetal,1992;Hendersonetal,1993),回顾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明确提出IT治理的学者和机构有很多(比如Sambamurthyetal,2000;Korac-Kakabadseetal,2001;Hoffman,2003;Weill,2004;Brownetal,2005;VanGrembergen,2005;ITGI,2007等)。分析相关文献,麻省理工学院CISR中心的Weill和Ross教授认为,IT治理是在IT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的框架,持类似观点的还有Peterson(2004)、Segars(1999)等。这类研究认为部署IT决策权是IT治理的重点内容,Weill强调IT治理旨在解决IT决策权力的分布问题。
全球IT治理研究中心(ITGI)则认为IT治理是董事会和执行层的责任,通过领导、组织和过程来保证IT实现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价值、风险与控制是IT治理的核心。持类似观点的还有Hoffman和Van Grembergen等。这类研究强调IT治理中的控制因素,尤以ITGI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研究最有代表性,他们的COBIT(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框架模型伴随着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的不断推广,目前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T治理是为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目前国内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却是公认的。
管理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以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等学科作为研究基础。许多专业组织开发了IT治理框架和标准以促进透明有效的治理,例如COBIT、ITIL/ISO20000、ISO9000、COSO ERM、Val IT等。在这些通用标准中,对信息和流程的控制是IT治理实施的主要手段和活动,因此称之为IT治理的控制流派。就研究方法而言,控制流派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强调已经设计好的IT治理框架,倡导企业“应该”如何实施IT治理,因此又称为规范流派。
信息系统方面的学者和业界人士以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作为研究基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IT决策权如何在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进行分配。他们认为有效的治理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需要制定哪些决策;(2)应该由谁来作出这些决策;(3)如何制定并监控这些决策。在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决策是关注的中心点,因此可称之为IT治理的决策流派。就研究方法而言,决策流派主要以当代组织进行IT治理的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跨案例分析、大样本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因此又称之为实证流派。
李维安等(2005)认为,对IT治理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是制约IT治理问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多重角色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所发挥作用的不可预见性使得IT治理问题更加复杂。饶艳超(2005)参考COBIT给出IT治理的基本框架,提出建立企业目标和IT 之间的联系,实施IT治理,提高IT治理水平。王洪伟、丁佼佼、刘勰、James N.K.Liu(2009)应用CISR的IT治理框架,对中国企业的IT治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显示:一流绩效的企业都有着精心设计的治理机制;IT治理绩效呈钟形的正态分布;注重利润率的一流绩效企业常采用集权的IT治理模式;注重增长率的一流绩效企业常采用分权的IT治理模式;注重资产利用率的一流绩效企业常采用集权与分权混合的IT治理模式。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IT治理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相关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公司治理为体现公平而进行制度安排,进而达到科学决策,是为了保持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李维安,2005)。相对于IT治理,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需要治理,并且可以应用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去加以分析,使信息技术系统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司治理的领域更加广泛,涉及公司运行的各个方面,能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系统的优势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就成为信息技术的新使命。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融入信息系统的理念,提高公司治理信息质量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三、公司治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披露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信息系统成为了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和披露相关信息的工具,基于权力制约和岗位分工的内部控制发展成为以信息流为基础的IT内部控制(章铁生,2007)。信息披露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企业经营、未来发展前景等信息的有效渠道,信息供应链中不能缺少这个环节,公司治理的有效决策离不开充分的信息披露,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信息的真实、相关、及时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例如,有效的股权结构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制衡与分配,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因此也杜绝了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恶意虚假披露的行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改革的核心环节,它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机构,主要履行两大职能,一是参与公司的战略决策,二是承担受托责任,监督经理层人员。因此,董事会治理的好坏与否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看影响企业的战略绩效,另一方面则通过影响经理层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因此,强化董事会的功能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该种制度安排能够使得经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协调一致,有效地防止经理层人员由于其利益目标与股东利益目标的冲突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的行为,因此也就防止了经理层操纵披露信息,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公司治理,能够有效提高公司治理信息的及时性。构建公司治理信息系统,公司就能够及时地将公司治理信息向公司治理主体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人们以较低的成本就能及时收集到所需的信息,从而能够依据披露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经济决策。
四、公司治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
我国学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指由特定的人员、数据处理工具和数据处理流程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目的是加工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付得一,2002)。会计是一个确认、计量、处理、传递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二者均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与公司治理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治理者与管理者联系起来,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良好运转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撑;会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一个有着良好治理结构的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运作良好,才能为企业内部、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及时、相关的公司治理信息。会计职责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良好运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接受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领导,不仅为外部利益相关人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还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同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只有将会计信息置于公司整体治理系统中加以考虑,才能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构建公司治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来提高公司治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从而更好地为决策者服务。公司治理信息系统同IT治理、信息披露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五、中石化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研究
(一)中石化公司治理
1.中石化的内部治理结构(见图3)
中国石化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股东大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其对董事会的制衡和授权上,中国石化股东大会将其决定投资计划、资产处置、对外担保的权力明确并有限授予董事会。中国石化董事会由15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独立董事。公司董事由全体董事会成员过半数投票选举产生和罢免。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国石化的许多董事既是董事会成员,又是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由国家委任。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石化的董事会发挥的作用基本上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中国石化监事会由9名监事组成,包括5名股东代表和4名职工代表。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高管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2.中石化公司治理发展
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体系,使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工作以及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加有效率、更加顺利地进行,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公司内部控制、IT治理以及公司治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议中石化将目前建立的生产运营方面的信息技术体系进一步延伸扩大到公司治理层面,有效地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中石化信息系统研究
自2000年起,中石化成立信息标准化项目组,高度重视IT治理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渐形成了具有中石化特色的信息化体系,确立了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建立了较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1.企业战略
中石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坚持“三结合”的理念,即信息化要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紧密结合,与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紧密结合,与把握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中石化坚持“三结合”的理念,支撑企业按照信息化进行治理,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公司治理情况,有效促进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另外,中石化坚持“六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体现了中石化IT治理的基本框架,保证了集团企业从全局角度优化配置资源信息,建设全局性、集成性、有效性的信息系统。
2.战略规划
中石化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总部、企业两个层面的信息标准化管理体系(详见图4)。
3.信息系统应用
(1)中石化ERP系统
从2001年8月起,中国石化ERP项目建设首批四家企业(镇海炼化、仪征化纤、江苏石油和天津石油)试点正式启动,选用德国SAP公司的软件作为中国石化ERP建设统一平台,实施6个功能模块:财务会计(FI)、成本控制(CO)、销售分销(SD)、物料管理(MM)、工厂维护(PM)、生产计划(PP)。
(2)生产营运指挥系统
2008年,总部为集团管控和集中指挥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效果开始显现。中石化生产营运调度指挥系统在总部新办公大楼的20层投入使用,从原油运输、存储到送达炼厂,从炼油的生产过程到成品油油库储罐的液位,都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显示实时监控。集中管控的实时信息让总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信息,作出高效决策,实施调度指挥。
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在2009年的深化应用也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源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部与各企业主要生产信息系统的纵向集成。在中石化总部的生产经营调度中心,20多米长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中石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大板块的生产、营运情况。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生产营运指挥,其高层次应用还可以实现全集团的油气资源配置优化和上中下游的产供销资源的集中管理与优化。
(3)供应链管理系统
应用供应链技术在原油采购与配置、炼化企业计划排产、炼油加工方案以及成品油物流优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从2001年起,相继建立了总部集成优化模型、炼厂单厂和多周期企业模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模型、原油现货选购优化模型等,优化了资源利用,成功实施了成品油一次、二次物流配送优化和甬沪宁原油管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了中国石化供应链优化系统的基础框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4)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股份公司以ERP系统和银企直联系统为支撑,实现了资金的统一化管理,将资金集中到总部综合调剂使用,降低了公司资金存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仅每天上收企业沉淀资金集中还贷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财务费用5亿元以上。目前资金集中系统正在从股份公司延伸到整个集团。
(5)电子商务系统
为适应世界日益发展的网络经济的要求,中国石化及时作出了建设和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决策。2000年8月,由物资采购和化工产品销售两部分组成的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站(.cn)正式开通运行。
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包括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报表管理、信息、综合查询、绩效分析等,实现了新物资供应体制下的直接集中采购、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的业务模式。石化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包括在线交易、客户服务、统计分析、信息等。
自2000年8月中国石化两个电子商务系统正式投运以来,运行状况稳定,上网交易额逐年攀升,实现网上信息、商情交流和业务洽谈,开展有关询报价、网上招竞标等,极大地改变了沿袭多年的传统购销模式,规范了业务运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了“暗箱操作”,堵塞漏洞,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截至2005年6月,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上成交额累计1 359亿元,节约采购金额45亿元,其中2005年上半年网上采购额391亿元,节约采购金额12.64亿元;石化产品销售网上累计销售量1 078万吨,销售额755亿元,其中2005年上半年网上销售量46万吨,成交金额47.9亿元。
(6)加油卡系统
中石化已建成加油卡联网加油站1.7万余座,发卡网点5 000多个,累计发卡2 800多万张。持卡消费已占零售总量的33%,建立了加油卡密钥体系和严密的安全认证机制。
六、结束语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信息系统评价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公司治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进行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和模拟研究等,这一系列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构建公司治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提高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评价。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对公司治理绩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分析,保证用户信息不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信息质量;保证供应者提供的信息与其使用者使用信息所作的决策保持客观关系;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减少逆向选择成本,促使信息在资本市场的快速反应。最终,推进公司治理信息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彼得·维尔,珍妮·W.罗斯.IT治理[M].杨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 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会计研究,2009(9).
[3] 程新生.论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4(6).
[4] 高皓,朱涛,张晶,宋少博.中国企业IT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
[5] 计春阳.基于战略匹配和层次分析的企业IT治理关键问题决策[J].上海管理学,2012(3).
[6] 林琳,潘琰.公司网络报告治理机制体系的构建——基于IT治理理论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4).
[7] 李强.不同类型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J].理论月刊,2002(6).
[8] 李维安,王德禄. IT治理及其模型的比较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
[9] 李维安,程新生.公司治理评价及其数据库建设[J].中国会计评论,2005(2).
[10] 李维安,郝臣.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3).
[11] 章铁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国际实践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7(7).
[12] AICPA. 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A Customer Focus. New York:AICPA,1994.
[13] Altman, E.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Journal of Finance,1968,9(23):588-610.
[14] Aggarwal R., Erel I., Stulz R., Williamson R. Differences in Governance Practices between U.S. and Foreign Firms:Measurem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3):3131-3169.
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实践能力;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49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074-005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创新性的应用型专业,根据201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计,80%以上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然而各校人才培养基本趋同,毕业生囿于课本上的模式,缺少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就业岗位选择较为局限,初次就业岗位进入门槛低。通过对毕业生调研分析,他们表示虽然对工科行业企业有求职意向,但因缺乏行业知识和实际岗位技能被拒之门外。同时,对用人单位调研,他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仅有管理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差,人际沟通不畅,无法胜任管理岗位,企业只能从有专业背景的工科毕业生中进行培养,但是这些工科毕业生没有经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进行管理决策时,缺乏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正确分析,可能做出不当决策。这就形成了企业缺少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工商管理不仅需要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工学应用知识形成的基本管理技能,还要具备沟通协调、压力管理等职业素质。
一、 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工商管理是管理和相关知识在不同行业企业的运用,并通过管理使企业在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取得最佳经营状态的过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而社会经济发展要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已从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到中高速平稳发展的新常态,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效益更为严峻的问题。
过去,中国工业经济一直占有主体地位,自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5%,标志着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悄然到来,特别是信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及软件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了传统工业向工业服务化变革,这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增加值的有力措施,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不同行业,服务职能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在面对消费者,更要讲究管理的艺术,搭建企业与社会及消费群体有效沟通的桥梁,对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二)工商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企业的管理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是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证。同时,社会需求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也要求管理者与之对应。大中型企业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企业竞争格局中影响重大,面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激发自身活力,以国内外市场化利益引导机制倒逼企业自觉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只有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跟进技术革新步伐,才能形成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目前,很多大中型企业依照国际化的管理经验,聘用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除大中企业之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市场主体活跃发展和中小企业的繁荣。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企业401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新经济主体加速涌现,对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和冲击时,企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企业的竞争已从传统竞争模式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它不仅要求管理者掌握管理技能,还应拥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不论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管理人才的支持。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按照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国际视野的基层、中层管理者,为职业经理人做准备和致力于个人创业的企业家或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具有良好综合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L.Kutz)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管理技能模型中指出有效管理者应具备三个基本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性技能。技术性技能要求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技能对不同行业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管理技能与行业应用知识;人际关系技能是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是管理职业素养的表现,它包括合作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概念性技能是处理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做出决策的能力,是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学习获得的高层管理技能。
现代企业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具有管理技能中的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简单概念性技能,对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技术性技能是学生在校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它既应包含基本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各种管理职能,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岗位基本知识的学习,应当学习应用在不同工科行业相对应的工科应用知识,即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由普通管理向跨专业的应用型管理转变,以“管理+行业知识”为内容,服务于不同行业对基层、中层管理人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其他技能与职业素质、创新能力,虽然对毕业生的要求不高,但也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在理论教学之外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的学习和积累。
二、现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除传统目标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轻复合现象,培养的毕业生滞后于社会需求。
(一)现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局限性
现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下毕业生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管理相关知识之外的跨行业应用知识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与某一行业企业,如化工生产企业、建筑制造企业等企业特性紧密相联的专业,但在培养过程中多数学校未考虑不同行业管理特性,有管理知识,没有工科应用知识,形成短缺的管理技能,毕业生无法适应初次就业时基层、中层管理岗位的要求,而需要在岗位工作中学习相关知识,延长了工作岗位适应期。二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时,增加了实践学时或是认知实习小学期等,由于高校实践场地、设施等教学资源的有限,实践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对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够重视,忽视学生个性需求,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欠缺。三是忽视对学生在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应对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因素,培养趋同,学生缺少明晰的职业规划,没有系统的对不同行业发展前景与区域经济发展独特性进行分析和培养创新意识。
(二)现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显著,多是遵循公共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课程设置过于细节化。专业基础课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研究性课程,专业课主要是以工商企业管理职能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类课程,理论教学中涉及工业企业管理职能的知识多是以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为对象。理论课程设置较片面,很少或基本不涉及不同工科行业中应用知识,只注重管理技能而未考虑不同行业应用知识。实践类教学活动多是以见习、模拟实践教学讨论、案例分析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简单。培养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因素,没有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职业导向的学习便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三)现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局限性
虽然近年来,各地高校都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专业建设,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相对独立,对于工商管理这样的应用型专业,没有完全打通校企间合作渠道。一是专任教师的专业局限,多数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硕士、博士学位,但学科专业和工作背景单一,对不同行业应用性知识不熟悉,虽有较强管理理论知识,但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横向课题相对较少,没有掌握不同行业管理发展前沿的知识;二是由于我国工商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处于一种松散合作关系,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践人数和方式有限,多数学生只是去企业见习,无法真正融入企业中去实习,对企业的认识肤浅。
三、“互联网+”环境下工商管理专业
跨界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以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互联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也将在专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变化。通过新技术平台,颠覆传统工商管理培养中让学生“需要多次记忆“的知识,通过与兴趣相结合,以学生职业选择为导向,转变为“沉淀于学生心里”的智慧。
(一)突破专业界限,利用教学内容加减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为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管理人员,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增加以职业选择为导向的行业应用知识的讲授,实现“管理理论+工学知识”的交叉融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并对自我展开兴趣、特长分析,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选择行业与岗位。教师根据管理特性将相近行业分为若干行业组,如建筑企业组、生化企业组、电商企业组等,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行业组,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工学应用知识。
其次,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块教学方法,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工商管理职能模块,一方面授课教师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组合,合并相同知识点,以减少教学课时,增加工学知识授课学时,或聘请校内工科专业教师、校外企业管理者讲授行业应用知识。另一方面设置学生自学学时,学生可利用互联网信息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信息,通过行业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探究行业企业管理特征、重大管理事件,实现翻转课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由教师灌输为主转变为教师控制下的互动学习。[1]
在工商管理培养过程中若对每项管理职能的培养都能与行业特性结合,实现“管理职能+行业特性”,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熟悉产品供应链、生产、用户管理等方面的职能的基层、中层管理人才,缩短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岗位适应期。
(二)运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工商管理专业教与学的延伸
搭建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在线教育课程,让与网络共生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手中的移动设备来获取信息与知识,打造线上线下O2O混合式教育,充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可利用移动设备随时观看网上管理相关课程,并有意识地选择职业意向行业进行学习、研究,打造跨时空的学习环境,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专业教师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如“名校名师名课”课程学习,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有x择地扩充自己在相关行业中的知识,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提升教学能力。[2]信息变革的今天,教师如何变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关系为以学生为本的尊重个性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需通过兴趣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师生共同探究不同行业管理的特征及新发展,实现多样化教学形式,让学生更自由地学习,所学知识更扎实,运用更加灵活。而且,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创新意识。
(三)利用互联网突破校企界限,构造有效“校企”合作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时应体现“能力为本”的理念,由原有“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培养转变,其中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多数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但并没有在实质上增加学生对企业管理环境熟悉和掌握,而且由于实习场所的短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项目以企业见习、校内实习形式为主。
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突破校企界限。一是“现场实习+网络信息”,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内外实训场所实习机会,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感性认识企业的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不同管理环节,通过互联网查找企业及相关行业信息,完善企业管理各岗位的职能、企业运营流程及各岗位说明,由见习过程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二是“网络信息+实景下的企业实习”,在企业见习学时有限,学校可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建立不同行业“网络教学实践基地”,即在不影响企业经营情况下,通过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开通网络视频,把工作现场“搬到”课堂,学生在校可以选择观看不同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学生身临其境,对现场管理进行讨论,理解企业管理人员对问题的处理,实现实景下的企业实习。[3]三是与企业合作,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去了解企业和企业的热点事件形成讨论专题,邀请企业管理者等专家等进入课堂,对专题进行分析、与学生互动,形成“专题、专家、专论”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利用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契机,提升毕业生综合管理能力
当前,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优化,对管理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与创新创业有关知识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在思想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以各级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依托,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职业导向建立虚拟企业,通过制作创业项目书,查找资料,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按照该行业企业从设立到运营的各环节,模拟企业管理。在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通过校内创业孵化器,实现学生真实创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也可利用互联网上出现的就业新渠道――网络就业,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低成本低风险创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但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以市场为导向来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应首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以充实自我管理知识与能力,实现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以此带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革。学生以兴趣为引导,利用网络大数据实现对不同行业知识的汲取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真正拥有不同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周舟.以需求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模块化教学方法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1):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