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工作的意义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1

中医药工作调研督导活动的自查报告

医院

医院是市一间中医性质的公立性医院,医院有职工人,实有病床头柜张,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医院以中医为基础,以中医手法为特色,大力宏扬中医药事业。自接到市卫生局转发的省中医药局《关于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督导活动的通知》(粤中医函[20xx]125号)后,我院结合实际,对我院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接到通知后,医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和学习文件精神,要求各科室提高认识,重视检查,落实措施,认识中医药工作调研督导检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通过会议,大家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积极响应,认真按中医药局的要求做好自查工作。

二、 制定措施,开展工作

医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关于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督导活动的通知》的有关内容,制定了自查措施,成立了自查工作小组,工作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各科各级进行自查,完后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三、 自查结果

1、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总体要求,我院以此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医院管理,确保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正确方向和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建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

2、深化医疗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针对当前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我院中医药特色的优势,我院为专科医院,接治患者相当一部分为骨折病人,按照综合医院的常用治疗方法都是选择手术治疗,而我院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采取中医手法,免去手术的大笔费用,以我院自制药为主,见效快,费用低,切实为群众着想。我院一贯实行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工作,常用医疗耗材亦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品和高值耗材价格,降低药品批零差率,降低设备检查治疗费用,通过控制药品费用,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3、实施科教兴院,提高医院中医药事业的整体水平。我院制定了培养优秀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旨在培养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人才计划,将中医管理人才、外向型人才和中医护理人才纳入培养范围,并试行中医住院医师带教机制。着力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我院获得市重点专科挂牌。重点以中医骨科为主,大力推进中医特色建设。

4、积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人才梯队建设。我院医药人员以中医药人员为主,%为中医药专业,在人员的培养教育是以中医药为重点,在新招聘的人员当中也以中医药人员优先,对是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优先招聘。

5、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我院以重点专科骨伤科外,还加强了中医特色的辅助科室建设,开设有针灸、推拿、拔罐、牵引等非药物疗法科室,并开设有骨增药物导入、中药外烫等中医特色的科室,在诊疗中尽量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应用比例提高到70%以上。

6、加强中药利用,突出中医特色。医院注重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全院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共有种,药品销售中,中药和中成药占总销售额%。针对我院是以骨科为重点的特点,经我院老中医多年的实践经验,制成了、、、等种针对骨科为主的自主医院制剂。近年来,种自制制剂需要重新注册,申请许可证,在药剂科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克苦攻关,团结协作,对所有自制制剂全部重新制订新的质量标准,严格把好质量关,经过不懈努力,五种自制制剂顺利通过了药监部门的验收。为突出中医药特色,我院重视对中药的管理,设有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草药库、中药饮片库、中成药库、中药煎药室,中药房主任由主管药师担任,中药煎药室由中药师负责,我们积极开展创建“放心药房”的工作,健全了各种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制度、中西药库和中西药房工作制度、毒麻剧药的管理制度、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等。严格把好药品采购和药品保管储存两个重要环节,大部分的药品都是通过招标采购,并且坚持到三证齐全的药品销售单位采购。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对进入医院的中药进行严格把关,认真鉴定中药饮片质量,杜绝伪劣假药进入药房。对中药饮片做到勤查、勤洗、勤晒、勤筛,发现霉变、虫蛀能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对中药调剂和价格管理,保护病人的利益。定期对中药调剂和药价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促使中药调剂和划价准确率大大提高。此外还改善了加工场的周边工作环境,扩大了工场面积。同时加强对煎药室的管理,对煎药过程中的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要求严格按医嘱操作,确保煎药质量。

7、加强中药房硬件投入。我院已投资购买一套不锈钢药柜,替换已老旧的木质药柜,新药柜卫生、整洁、防鼠,对中药饮片的保管 有极大的便利,对一些容易发霉、变质的中药,医院给药房配置了电冰箱,通过冷藏以保证中药质量。医院也正准备给中药房安装空调机,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辅导员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0-03

俞文钊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主要与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个人因素和同事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共访谈了各类高校辅导员100名,结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

一、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一)工作报酬

通过访谈显示,在这七个主要维度中,工作报酬是影响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占访谈人数的78%。绝大部分高校将辅导员收入参照行政人员执行。辅导员普遍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较低。工资年收入3万元以下占13%,3万元-4万元的占25%,4万元-5万元占43%,5万元以上占19%。目前,辅导员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处于职业的起步阶段,职称低、积蓄少,又面临着结婚、买车、买房的压力,部分辅导员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因此,工作报酬自然成为了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首因。

(二)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成为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地点、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现在,高校逐u建设更多新校区,在多个校区间奔波成为了众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常态。往返的折腾、低配的办公设备、拥挤嘈杂的办公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辅导员的身心极大疲惫和心理较大落差。

(三)领导水平

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一线,管理学生数量多,事务繁杂,其能否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把握轻重缓急,统筹好自身各项工作,使工作有序开展,这与他们的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导是全局的驾驭者,是辅导员团队的核心,其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工作效果,进而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四)工作特性

工作特征是指工作本身具有的价值。主要包括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可学习性、自主性、成就感、褒奖机会、才能发挥、晋升机会、技能多样性等。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学生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其工作的重复性和繁杂性降低了辅导员工作本身的趣味性和成就感。另外,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工作任务主要由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上级部门布置,辅导员自不足,才能发挥空间狭窄。调查中辅导员反映:事情做好了,得到表扬的往往是上级职能部门;做不好,受到批评,需要担责的往往是一线的辅导员。这造成了辅导员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褒奖机会缺失,成就感荡然无存。访谈中结果显示:上岗前,辅导员对工作的满意度约为82%。一年后,满意度仅仅为30%。

(五)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是工资收入的重要辅助形式,关乎辅导员的切身利益。访谈中发现,在福利待遇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利益缺失。辅导员大多没有编制,有些福利没有机会享受,或者只能部分享受。最明显的是,有些学校没有给没有编制的辅导员购买住房公积金,节日慰问金只按在编职工的一半发放。二是住房缺失。辅导员大多是年轻老师,错过了单位分房的时机。现在他们大多是租房或者住集体宿舍。房租负担过重,集体宿舍影响成家立业。三是各项补贴落实不到位。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辅导员的话费、交通费、加班费等难以落实到位,无形中影响了福利的提高。

(六)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对工作满意度也存在影响。一是个人对辅导员工作是否感兴趣。兴趣影响着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自身发展的动力。据访谈显示,辅导员真正对自身工作感兴趣,并将长期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的约占20%,其中58%的访谈对象将辅导员工作看成过渡的工作,另外22%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谈不上喜欢,但是也可以做。二是性格上是否适合做辅导员。辅导员工作是育人工作,但又重复繁杂,需要有激情、有耐心、有韧性、能坚持、能宽容、能奉献。如果脾气浮躁,缺乏爱心,缺乏耐性,则很难做好辅导员工作。三是是否掌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访谈结果显示,部分辅导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平时也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学习,造成知识缺乏,技能偏差,能力不足,导致工作上处于被动,缺乏前进的动力。

(七)同事关系

社会是一张关系网。信任、团结、和谐、支持性的同事关系对其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无形中会对工作增添正能量。但是,据调查,现实中辅导员间的同事关系“不融洽”达40%。主要原因是大家忙于工作,相互交流不足;工作任务分配不均,有的忙,有的闲,造成心理不平衡;荣誉的争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等。

二、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针对目前部分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情况,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其满意度,激发其正能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添砖加瓦。

(一)提高工资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资是辅导员的最主要经济收入,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辅导员的经济收入水平,与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息息相关。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让广大辅导员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辅导员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其次,完善薪酬体系。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压力大,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参照专任教师工资水平,真正发挥薪酬对辅导员的激励作用,让他们真正感到劳有所获,劳有所值,激发正能量,提升满意度。

(二)改善工作条件

工作总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下开展的。工作条件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等,进而对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成为提高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选择。首先,完善硬件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办公楼、合理安排校车等,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辅导员工作本身比较繁杂,他们的办公室应该设置在较为安静的地方。安静的环境让人心平气和,增强对工作的兴趣。再次,配齐办公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传真、网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最后,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应该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将刚性管理变为柔性管理,通过扩大“自”,实现“自我发展”。

(三)提升领导水平

领导是辅导员团队工作的统筹者,是辅导员队伍成长的领路人,处于辅导员队伍的核心地位。提升领导水平对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增强全局意识。领导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正确认识大局、把握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通过高瞻远瞩的工作安排和组织,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通过整体的发展,为辅导员个人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增强集体意识。领导带领的是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有集体的意识、精神、原则和责任。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辅导员们希望自己的领导有较强的集体主义意识,不搞小团伙。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容易被工作忽略。领导要在辅导员职业发展、工资待遇、成家立业、学术科研等方面做好服蘸椭傅脊ぷ鳎以良好的服务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打造有温度的集体。

(四)提升工作价值

针对辅导员因工作特征,导致兴趣渐渐减弱,满意度逐步降低的情况,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辅导员工作价值,彰显其含金量。首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参与工会活动、学校大型活动和各种有关会议等,让辅导员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促进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其次,丰富业余生活。通过开展心理拓展、师生联谊、学术交流等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热情,激发其青春活力,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集体。最后,搭建出彩平台。一方面,通过活动、比赛和晚会等,让更多的辅导员有平台展示他们的风采,满足他们对荣誉的追求和对掌声的渴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做得好的辅导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一定的奖励,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付出。

(五)增进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作为经济收入重要的辅助形式,关乎辅导员的切身利益,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各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在编制、住房、交通、话费、医疗、学习培训、学业提升、课题研究等方面应向辅导员适度倾斜,同时足额发放福利,让各种利好政策惠及一线辅导员。通过增进福利待遇,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其工作满意度。

(六)提高个人素质

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业绩的优劣。提高辅导员素质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必然选择。一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一方面,辅导员要对自己的选择高度负责,“做一行爱一行”,要坚信,用心了自然就会有收获。另一方面,要强化师德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辅导员要自觉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锤炼品格,仁心育人。教师是一个充满阳光,塑造学生灵魂的职业。辅导员要锤炼品格,有耐心、有恒心、不怕累、乐奉献,用仁爱之心造就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的成才,辅导员也会获得成就感。三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术业有专攻。业务能力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工作队伍的育人意识和管理能力,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总之,通过提升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通过自强,获得信心,赢得荣誉,获得进步,提升满意度。

(七)营造良好氛围

氛围是辅导员工作的处身环境,同事间的关系、学校对辅导员重视等,都将对辅导员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人文关怀。学校在思想、工作、生活上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彰显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充分调动广大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营造氛围。学校从制度上、管理上和宣传上,共同营造尊重辅导员工作的校园氛围,增强职业幸福感。再次,文化建设。建设民主团结、友好合作、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团队文化。鼓励辅导员们加强沟通,消除误解,团结协作,正确对待荣誉,共同进步。最后,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根据辅导员的心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辅导员的心理状态好了,事情想开了,矛盾少了,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第五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2]陈丹,何国举.工作满意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1)

[3]张雪,吕善辉.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发展需求动机现状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4],王群.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3LSZ045)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3

由于受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具体情况的约束,我县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确出现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象,这些地方大部分呈现为“三少四缺”(少水、少电、少路,缺能源、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状态,就地脱贫制约因素多,难度较大。只有把握机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我县欠发达地区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下山异地脱贫战略,才能实现这些地区的农民稳步脱贫。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状况,笔者对2000年全省百乡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的全县下山异地脱贫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全县25个欠发达乡镇2003—2007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规划展开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县下一步实施下山异地脱贫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一、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县36个乡镇中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乡镇有25个,其中省财政重点扶持的有12个。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下山脱贫点建设,全县共建成下山异地脱贫点68多个,占地40多万平方米,安置下山农民1.2万户、4.3万人,下山脱贫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同时,全县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也取得明显改观,突出表现在两增两减。两增:一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明显增长。几年来全县新增特色基地300多个,规模面积达到95000多亩,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8亿元,比1999年68.9亿元增长59.4%。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3年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973元,比1999年1364元增加609元,年增幅达11.1%。两减:一是贫困村数量明显减少。1999年全县贫困村总数达375个,到2003年全县人均收入1500以下的贫困村减少到15个,共减少了360个。二是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全县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末的17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2.6万人,减少了85%。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虽然,欠发达乡镇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贫困现状依然严峻,根据2003年浙江省统计局“欠发达县(市、区)乡镇贫困状况及扶贫成效统计监测”表明:到2003年底,全县36个乡镇中人均收入低于省相对贫困标准1500元的贫困户共33425户、115387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占全县总人数的9.4%;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共有9352户、26685人,占全县总人数的2.2%。其中25个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共有25761户、93055人,占25个乡镇总人数的22%,12个省财政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共有10238户、37867人,占12个乡镇总人数的27%,呈现出贫困面大,分布相对集中,贫困人口绝对收入低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户、万人、元、

主要

指标

地区

状况

总人口

(万人)

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人口

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贫困人口

人均收入

户数

人数

占该区域人口百分比

户数

人数

占该区域人口百分比

数值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全县总体

状况

123.2

3.3

11.5

9.4

0.94

2.6

2.1

4362

9.6

25个欠发达乡镇总体状况

42.9

2.6

9.3

22

0.63

1.9

4.4

1982

15

12个省重点扶持乡镇状况

13.7

1.0

3.8

27

0.27

0.75

5.5

1973

17

二、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下山异地脱贫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也层出不穷,概括起来主要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对农民来说有四难:

一是下山难。山区广大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下山脱贫搬迁成本较高,经济上的制约成为山区贫困农民下山最大的障碍。此外贫困地区有些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也不想下山。

二是扎根难。一些贫困地区农户下山来,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而举步维艰。由于政策影响而带来的诸如户口、孩子入学、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下山脱贫的农户。由于小聚居的风俗习惯作用,当地居民的排他性出给下山脱贫居民带来了不便。

三是就业难。山区农民的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劳务就业信息闭塞,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市场经济影响而产生的激烈竞争使贫困地区的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已经外出就业的山区劳动力由于素质普遍较低,在当前较为激烈的就业岗位竞争中渐趋淘汰,成为下山农民就业新的问题。

四是断奶难。由于长期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影响,使下山脱贫农户和山上的土地资源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有些下山脱贫的农民不想舍弃原有的祖业,继续刀耕火种,另一方面山上的粮食蔬菜也是他们一部分生活之源。断奶难的现象,束缚了下山农民的思想,使他们放不开手脚,下山脱贫变成了一种形式,一旦由于经济等因素冲击,又会把他们打回到下山上山的老路上去。

另一方面对社会和政府来说有四差:

一是下山脱贫起点低,对象总体状况差。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欠发达县(市、区)乡镇贫困状况及扶贫成效统计监测”表明:到2003年底,全县居住在深山高山的还有15428户、54477人,其中12个省财政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住在深山高山的还有9135户、30111人。这部分人口中大多数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经济状况差,下山脱贫难度大。

二是社会生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各欠发达乡镇总体上路面窄,铺筑率小,等级低。不仅是昌禅、莒溪等贫困乡镇,像望里、括山等平原乡镇,沙石路段还大量存在。全县目前机耕路完好率不到70%,平原和半山区还有部分贫困村没通机耕路,如昌禅乡9个行政村就有4个行政村不通机耕路。义务教育基础条件落后,全县还有破旧危房3万多平方米亟需改造。乡村医疗设施简陋,安全卫生用水在欠发达地区基本上是空白,导致肠道病、皮肤病频发,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了阻碍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因素。

三是我县欠发达地区农业龙头企业起步晚、见效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但是,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规模小。到目前为止,我县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还没有;二是档次低。像我县马站四季柚、沿浦紫菜等,分别有上万亩的基地,但是只是低层次的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社会再生产附加值小;三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像我县岱岭乡前年由于蘑菇市场波动,加上本身产品品质问题,仅此一项就损失230多万元,全乡人均收入降低200多元。

四是各级财政自身困难,扶贫资金来源不足,政府自身扶持能力差。县级财政可用资金少,单靠县级财政扶贫难以为继,而大多数乡镇财政严重负债运行,累计负债总额超过3000万元,全县贫困乡镇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村175个,占贫困地区总村数的40%。据初步预算,全县仅水电路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投入需要1亿元左右,而2003年全县扶贫资金包括省、市、县在内共投入2000多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要求。

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还未形成一套规范的下山异地脱贫工作机制。从村级下山农户申请,乡镇汇总上报,到县级论证审批,各地在时间进度和程序上都不一致,年初应该上报的,有些乡镇拖到年中报表才上来,而有些乡镇没有统一汇总,由村民直接送到县一级。在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当中,也存在工作不协调的现象,如我县龙港新美洲下山异地脱贫点,在2002年末就已经做好征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由于土地政策处理等问题,现在工程还没有启动建设。

二是下山异地脱贫工作政策还未落到实处。2000年,我县针对下山脱贫农户搬迁落户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县府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出台了《@@县下山脱贫工作实施办法》,协调下山异地脱贫点用地审批手续,为移民建房提供优惠政策,明确免收耕地开垦费,水电费,副食品基金,耕地占用税;白蚁防治费,图纸设计费,测量费按最低标准的50%收取等等,为下山脱贫提供政策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往往置这些政策于不顾,导致农户下山异地脱贫成本一再增加,下山路上困难重重。

三是有些乡镇下山异地脱贫工作措施不力。从1999年开始,我县已经建成下山异地脱贫点52个,但是除了我县藻溪上九堡村、观美岩联村等几个为数不多的脱贫点在建设规模和配套设施上相对较好以外,有些脱贫点由于规模小,还处在自发的建设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有些乡镇在脱贫点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下山脱贫点基础设施落后,给农户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四是有些干部在思想上对下山异地脱贫工作还未引起高度重视。一些干部认为山区农户下山异地脱贫难度较大,周期长,工作见效慢,还不如花时间做点别的事情;而由一些干部认为山区农户下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政府参与不参与他们都会去做,对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有些乡镇领导把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看成是乡镇增收之路,从中挤兑和移用下山异地脱贫专项资金,如2003年年初全县扶贫资金大检查发现,百乡扶贫工作中,我县个别欠发达乡镇存在移用、挪用下山异地脱贫资金等问题。这些因素存在,进一步制约了我县下山异地脱贫工作进程。

三、我县欠发达地区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对策与措施

要做好新时期欠发达地区的下山脱贫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把欠发达地区农民下山脱贫工作放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全局之中,认真贯彻吕祖善省长在省扶贫办《关于2003-2007年欠发达地区下山脱贫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上提出的“下山脱贫还是要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路子,省里对一些贫困面较集中的欠发达地区给予重点支持,面上的应以地方为主。下山脱贫要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重要批示精神。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动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城乡互促、区域联动的扶贫开发机制。当前我县欠发达地区异地脱贫工作要在工作形势上把握好四大机遇,在软环境上要出台三级政策保障,在硬件建设上要抓好三种形式开展,在配套工作上要坚持三个方面工作并举,推进全县下山脱贫工作有效开展。

(一)把握四大机遇,推进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大跨越。当前我县下山异地脱贫工作由四达有利机遇:一是入世后,国际国内大融合的市场进一步放开,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的扩大,给贫困地区大量闲置的社会劳力和有特色的山区资源提供填补市场的空白机会。我县五凤乡引进的海马电子加工厂,马站镇创立的天丰实业有限公司促进下山农民充分就业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占地3000亩的家具城落户我县,温福铁路的贯通都为下一步下山脱贫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省市县优惠的政策资金大力支持。2004年省里在“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6500万元下山脱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将总数翻了一翻,增加到1.3亿元左右,并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力度,市财政也相应安排异地脱贫专项资金,县本级每年确保财政资金不少于150万,并落实了相应政策,为异地脱贫工作提供了保障。三是我县可开发资源丰富。在全县共有14.6万亩可开发的海涂资源,其中约有一半以上分布在水土条件好,光热充足,且交通便利的浅海,土地资源亟待开发。目前全县4.5万亩海涂围垦造地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这将是下山脱贫工作和产业经济发展大融合的契机。四是我们有许多取得成效的异地脱贫经验可供借鉴。外部看,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就陆续展开异地脱贫试点工作,各省各市都有成功的经验可参照,内部而言,我县像矾山藻溪等乡镇异地脱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异地脱贫工作的信心。

(二)出台三级政策保障,为下山异地脱贫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要保障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可持续开展,就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上下协调联动。一是县委县政府要总揽全局,为下山脱贫提供政策保障。随着新时期扶贫下山脱贫工作的展开,县委、县政府要统筹全局,抓住历史机遇,针对我县欠发达地区的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下山脱贫工作可持续开展。当前尤其重要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县府制定出台的《@@县下山异地脱贫实施办法》和《@@县下山异地脱贫实施计划》,并针对实际采取一系列财政信贷、税收等向山区倾斜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下山异地脱贫提供政策支持。二是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下山脱贫提供服务。一方面相关的职能不满要为农民下山铺平道路,促进农民早日下山。县扶贫办在作好调查、论证、指导,审批工作的同时,要为下山农民提供政策和资金帮助;县土管部门在办理手续时,要把下山脱贫建房户作为农村居民建房优先办理;县规划部门在规划设计时,要无偿提供劳务服务,其他相关费用减半收取。另一方面要做好下山群众就业等服务工作。@@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挥好龙头作用,充实各欠发达乡镇劳务输出咨询服务站,实行专人负责,为下山脱贫的农户劳务输出提供信息服务和外出指导,同时要加强与外出人员的联系,尽力保护外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加快下山脱贫工作有效开展。各欠发达乡镇要立足乡情民意,从解决下山群众一些直接需要入手,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下山脱贫。如对下山农户购买宅基地时要给予优惠,无条件做好脱贫点水、电、路等下山农民负担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信息入户和教育帮扶工作,以优惠价为下山农户安装电话、有线电视等硬件设施,确保下山农户子女就近就便在下山脱贫点施教区就学,并将这些学生作为学费减免的重点对象考虑;做好下山农户就业工作,要优先转包下山农户所在村集体的田地及其他农户的田地,农业税给予适当减免,农户定居后户口可迁移至所安置的村,并享有当地村民的以系列民利,当地村委会有责任和义务对下山农户进行管理和服务。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实来打消原来有些农户对下山脱贫的顾虑,使他们在政府的引导下,有计划地下山脱贫。

(三)抓好三种形式开展,推进下山脱贫点硬件建设。形式是载体,一个适应配套的下山脱贫点建设形式无疑可以促进下山脱贫工作更快推进。根据我县实际,下一步我县下山异地脱贫点建设要按照“群众自愿,政府鼓励,相对集中,自力更生,有利生产的原则,全面启动异地脱贫工程。主要抓好三种形式:一是整村搬迁。我县规划2004年--2006年实现30个村实现整村搬迁,一般是从深山等交通不方便、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搬迁到同一乡镇的中心村或者发达乡镇的平原村。2004年准备开始启动的有22村,需要搬迁农民共700户2899人。通过整村搬迁,直接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使他们的身分实现由山里人直接到集镇或城市人转变的跨越,使他们从事的职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变。为了确保贫困农民真正下的来,根据省里扶贫政策的调整,将改变原有扶持办法,将扶持资金逐渐由暗补为明补,即将原有扶持资金补助下山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改为主要对下山移民的贫困农民进行直接补助帮助农民购买宅基地和住房建设。同时在补助标准上将大幅度提高,对于切实困难的农户,补助标准每户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二是落实中心镇,中心村扶贫安置点建设。欠发达乡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下山群众相对便利的本乡镇规划区设立扶贫安置点,县政府帮助落实用地指标,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加强下山脱贫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脱贫点的水路电等设施。据各欠发达乡镇2003—2007年奔小康规划汇总,2003年开始,5年内全县各乡镇共投建脱贫点65个,建设面积487.2亩,建成后将解决2957户、11041名山区下山异地脱贫农民居住问题。各有关乡镇在下山异地脱贫点的建设上注重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在做总体规划时,把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列入规划之中,划出专门区域,安置下山异地脱贫农户,在实际操作中还要与标准农田建设、宅基地整理、道路改造等工程结合起来,在政策上降低门槛,让农民进得来、住的下。同时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好上规模的重点小区建设。下一步将在我县龙港镇李家洋村和灵溪镇双洋村各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的民工之家。龙港李家洋村承建的民工之家规划总用地面积316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500平方米,一期开发建设规划用地面积为15453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扶贫民工住宅270套,建成后可安置下山农户1200多人,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三是置换移民。置换移民是县里对发达乡镇下达置换用地指标,由乡镇负责以优惠价转让住房和土地流转承包,安置下山地脱贫农户。它既可以使发达乡镇城郊闲置房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使下山农户以最快的速度从山上迁下入住。我县欠发达乡镇群众历来就有到自发到城镇打工租住城郊低廉房子的习惯,但都无力购买。县政府要落实置换用地指标,使发达乡镇腾出闲置房,并引导农户入住,同时要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帮助下山群众在城镇购买旧房。目前我县昌禅乡高丰村整村置换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高丰村328户1221人整村置换到我县金乡镇。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4

近年来,我县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工作思路,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镇村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就医环境干净整洁,服务功能得到完善,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卫生工作基础,在保障群众少生病、方便看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基层医疗网络初步形成。衡东县县域面积1926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辖17个乡镇、233个行政村和23个社区。全县共有县级公立医院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中心卫生院5个,一般乡镇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480所,基本实现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从2011年2月起,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至2019年底所有符合条件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农民群众用上放心药、平价药,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2、群众医药负担明显减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收入利益链被切断,群众就医费用显著减少。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以来,药品收入、药品利润、次均费用、门诊人次等与以前平均水平相比,呈现“三降一升”现象:一是药品收入下降,二是药品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下降,三是门诊次均费用下降,四是就诊人次明显上升。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群众普遍好评,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卫生发展的“看病贵”问题。

3、临床用药逐步规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逐步改变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及少量非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彻底改变了过去个别医生常使用新特药等不良习惯,既降低了患者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药物滥用带来的细菌耐药等医疗社会问题。

4、药品价格透明公开。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基本药物零差率价格公示栏,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定期对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采购和零差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从而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切实减轻了群众费用负担,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问题

1、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缺:大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了药学领导小组,但主要的药学服务内容仍旧停留在药物调剂和简单的用药交代,并没有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临床药师应有的作用,没有体现药学服务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2、药学服务人才短缺:基层医院药剂科服务人员普遍学历偏低,中专学历占大多数,还有部分为高中学历和非药学人员。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很少,药学专业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在岗药师再学习、再教育机会有限,药学知识陈旧。基层医院药剂科人员相对少,药师忙于日常调剂工作,加之公众对药学人员和药学服务工作认识不够,种种原因导致药学人员参与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不高。

3、药学服务观念落后:目前基层医院的医、药、护、技四大骨干学科中,医、护、技的人次梯队建设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医院药学水平发展仍举步维艰,要杜绝群众“看病贵”问题,必然要求医院药师队伍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对医师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和跟踪处理。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和医院管理层对药事工作的重要性和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普通认识不足,基层医院药学工作转型困难。

三、以后发展建议

作为合理用药的宣传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者,药学服务的提供者,医院药学是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学科。而目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存在,其中抗生素、注射剂等滥用是众所周知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基层医院迫切需要高业务素质的药师提供包括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等评价的服务技能,以保证基层群众用药安全。

1、建立机制,确保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完善药学人才激励机制,多方调动积极性,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在编制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大力向基层药学人员倾斜。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5

县自然资源局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围绕近三年国土资源利用、耕地红线控制及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作以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三年国土资源利用情况

**县2016-2018年共上报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2326.6亩,其中:2016年共批准209.72亩,2017年共批准1086.28亩,2018年共批准1030.6亩。截止目前,已供应土地680.39亩,其中涉及医养用地5宗60.47亩(锦屏中心卫生院3.14亩、县残疾人康复中心13.88亩、县老年养护院16.1亩、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业务楼16.35亩、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11亩)。

(二)耕地红线控制情况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纳入县、乡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奖惩措施,实行一票否决。积极将土地整治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梯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增加耕地,形成补充耕地的良性机制。不断加强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及时制止了破坏耕地、乱修乱建等违法行为。市上下达我县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29.5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为23.48万亩。截止目前,我县耕地保有量30.53万亩,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03.18%,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48万亩,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00%。

(三)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评估情况

目前,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了两轮修编。现版城市总体规划于2009年启动修编,于2014年9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本规划分县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中心城区范围为城市用地范围,东至规划高速公路,西至刘家沟,北至凤翥山,南至规划高速公路,规划范围面积约19.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0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县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服务基地。人均建设用地按110平方米控制,城区人口按5.5万人控制。县城总规预留的文化设施用地9.19公顷,医疗卫生用地4.88公顷,社会福利用地1.14公顷,娱乐康体用地7.23公顷。

现版总规批复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规划布局,坚持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同步推进,实施了县城新区开发等一批城镇化项目,县城规模持续扩大,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总规确定的城市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城市公共设施等建设目标基本实现。2015年,因我县煜原职业培训学校、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二级客运站、公墓等一批中央预算内项目和债券项目亟需落地实施,但由于各类项目选址均不符合县城总规用地性质和布局,且总规中部分存量建设用地开发条件不足,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的问题,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县于2015年6月启动了《**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实施评估报告》,经充分分析论证,在保持现行总体规划6.0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对局部用地进行了调整。2016年10月总规评估报告经市政府(复字〔2016〕15号)文件批复实施。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用地计划控制和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相对短缺,占补平衡难度不断加大。

二是规划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且现有业务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对各类规划编制的把关审查能力有限,编制前期对现状基础资料调研不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的有效衔接不足,与实际结合不紧密,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前瞻性不强,导致各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用地性质、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矛盾突出。

三是规划落实不到位。“规划跟着项目转”的现象较为突出,因天然气、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选址不符合总规、控规确定的用地性质,而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进行项目选址论证,而后造成规划反复修改。

四是规划刚性约束不足。部分房产开发项目因开发周期长,需分期实施,经审批的规划方案或修规因后期市场需求变化,需局部调整住宅户型或商业配建比例,导致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积极保障发展。抢抓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废弃矿山整治和旧庄基复垦力度,拓宽建设用地空间,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加大闲置土地的收购储备和处置力度,积极保障各类医养用地。

调研工作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 职业素养 现状调研 预设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42-02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一、调研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民生关注的焦点行业——医疗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受到了挑战。近十余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关于医疗行业中医德医风问题,医患关系中的不信任、不和谐因素,医疗卫生人才职业素养的缺乏等相关报道层出不穷,说明中国的医疗行业在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与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相关的突出问题。

面对窘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作为。台州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滨海城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其医疗事业发展、医务工作者职业化进程将对台州人民生命健康、台州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台州各地市综合性医院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面对梳理出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关于台州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发问,让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台州市范围综合性医院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行应对之道的深入剖析。该研究项目的相关成果,将为各家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对全面的认知信息,同时为各家医院转变职业素养观念,建立职业素养培训体系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二、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医疗行业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相关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学者从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人格、人文关怀、医德医风、伦理修养、阳光心态等方面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探讨。

在查阅关于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科研论文文献后,我们发现目前国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医疗届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现状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担忧,对如何培养医学职业素养方面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但大多局限在医学生、护学生校园教育领域,对已经步入临床实践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探讨不多,同时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讨不足,其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特别是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学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等较为客观的形式探讨职业素养方面的研究不多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次科研项目探究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国外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最新研究。2010年,Frederic W.Hafferty等以Abraham Flexner的系统观点为基础,提出了理解医学职业素养的一套复杂理论。他们将职业素养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提出7种分类的职业素养,指出医务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当今医学中的焦点问题,揭示出了不是一种而是很多不同的相互矛盾的职业素养在起作用。他们还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职业素养进行分析。

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考虑台州各大医疗机构职业素养现状实际及相关培训制度建立情况,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姜恬教授对职业素养调查研究的步骤和内容,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台州市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现状,及时对调查现象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设计,以提升医务工作者职业意识和素养,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患和谐度。

1.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分为4个部分:(1)被调查医务工作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技术领域、工作年限、籍贯、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等;(2)自身职业素养状况:医德医风: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人道主义:包括尊重他人、具备同理心和同情心;导向行为:患者利益的位置;患者自主及家属知情同意;提高业务能力;为患者保密;与患者保持恰当的职业关系;提升科学知识;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对职业尽责;社会化专业水准:伦理修养、法律知识、沟通能力、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该部分预计设计30道题目,以案例形式或中性式提问为主,避免取向性暗示,引导被调查者客观、不受干扰的判断,以求所答即所思,符合被调查者真实想法。30道题目答案按程度分为5个等级,从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或不知道)、不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计为5-1分。其中的26道题为正向题,总分为130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素养层次高。还有4道题目为反向题,即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计1-5分。(3)与职业素养相关的问题调查:包括职业素养提升渴望度、提升的途径、今后职业素养发展趋势与方向以及自我评估、目标设定等,该部分为多选题,医务工作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选项数不限。(4)开放性问题:调查被调查者所在医院关于职业素养方面培训情况现状以及对医院的要求。

2.资料处理方法:应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取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自身职业素养状况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用方差分析(F检验)对不同属性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3.技术关键: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台州市综合性医院医务工作者大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医务工作者自身职业素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能为各家医院管理者确立可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方法。

四、预期目标

通过对台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现状的调研,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对全面的认知信息;通过对相关素质培训模式的分析,帮助管理者转变职业素养观念,剖析职业素养提升影响因素,使其及时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状况进行总结、评价和重新设计,促进职业素养培训体系建立。该项目最终预期目标:为化解医患关系中的不信任、不和谐因素,减少医患纠纷;为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队伍自身形象的提升;为台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五、计划进度安排

1.成立科研小组、进一步查阅国内外文献,设计问卷调查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正式调查表。

2.统一科研人员培训,进行预试验,进行重测信度和内容效度检验。

3.正式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统计分析,进行总结、评价、调整和重新设计,更新素质培训管理理念,为科学地干预管理提供依据和方法。

4.整理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进行鉴定。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芳,代安琼.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3.Frederic W.Hafferty,Brian Castellani.The Incrersing Complexities of Professionalism [J].Academic Medicine,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