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班级导师制;幼儿师范;学生管理;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在面临着一场战略性的调整: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结构由三级师范教育体制走向二级师范教育体制,剧烈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师教育的重大变化,促使了一大批中师层次的师范学校陆续的升格和融入高教体系,然而,这些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出原有的运行轨道,并且必须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队伍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低导致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低效。
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首先面临着“缺钱少人”的硬性问题,导致学校的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队伍不健全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比例超出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的师生比1:200的红线。数量不足的瓶颈使得辅导员承担了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分散了精力,未能充分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责使命,削弱思想教育功效,容易出现“以管代育”的工作常态,疏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其次,专业化水平低、辅导员队伍缺乏系统的育人理念知识,未能较好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学校辅导员的选聘来源多是从高校毕业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同学科领域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刚从高校出来,就回到高校”的特征,他们富于朝气、精力充沛。但是缺乏必要的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背景,缺乏“以育促管”的专业能力与技巧,使得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1]以及受到自身素养与社会阅历的制约,使得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效能低下。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就需要得到专职教师专业教育的配合,更需要班级导师这种师长似的人物成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引路人。
(二)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显现一定的制度惰性。
首先,由于办学层次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缺乏实效的理念难题,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紧张、学生管理理念落后、学生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学生管理事务职能部门不完善,职责不明晰等。在谋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表现为“依附性发展”和“沿袭式发展”。“依附性发展”表现为受到其他高校的学生工作影响,不顾实际情况地跳跃式发展,如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受到其他师范类高校的影响,在建立辅导员队伍的时候,片面的注重数量,忽视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沿袭式发展”表现为教育管理理念依循传统旧有的学生工作思路,采用旧有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曲解了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和实质,使得学生的教育处于统一化的引导中。
其次,辅导员队伍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专职教师育人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辅导员专事思想教育工作,会无形中助长专职教师产生“教而不育”现象,表现出狭隘的“教学至上”的理念,无义务为辅导员分担学生思想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解决辅导员数量不足、辅导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使得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管理体制采用了沿袭式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混淆了“班主任”和“班导师”两种教育主体的本真含义,曲解了两种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弱化了班导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促使专业认同等作用发挥。[2]因此,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这种“捉襟见肘”的转型过程中,通过实行班导师制来实现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转型既是势在必行,也是对教育主体功能的匡正。
二、班级导师制的内涵
班级导师制是指高校为每个专业班级配备一名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为该班级学生提供学习生涯、思想道德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个别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以期辅助辅导员做好具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班级导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心理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职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班导师还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专业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积淀专业情感、树立专业理想、扩展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激发求知欲、结合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与特点,为其提供学业方面的全程指导;(3)科研指导:班导师以研究型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班导师的指导下主动钻研、拓展知识领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4)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创业计划,拓展校外实践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计划,为学生搭建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三、班级导师制的特征
班级导师的工作内容相对于专职辅导员及兼职班主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班级导师制是一种个别化指导的教育管理制度。班级导师主要由同其指导学生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构成,根据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对人数较少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专业指导。由于高校生师比例的扩大,许多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育过程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习轻身心,重共性轻个性”现象。所以推行班级导师制,有助于克服此现象,实施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班导师指导本科生选课,避免了学生选课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以及片面追求学分和个人兴趣的倾向,确保学生选择课程的正确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通过选课完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最终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学分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4]
(二)鉴于“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班级导师的工作兼顾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与辅导员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成熟理性的判断能力,能够从专业教育入手,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将个性化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5]。
(三)围绕学生专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全员管理。与研究生导师同时跨年级辅导员学生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仅负责其所指导的某一年级的班级学生,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可有利于班级导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某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中,如大一新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新生的专业展望及生涯规划、适应性学习指导,毕业年级负责学生的就业、论文提交答辩等。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将教师的教书育人通过制度以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有助于发挥专职教师的育人功效,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四、班级导师制推行的措施
班级导师制作为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转型,是在当前学分制学籍管理下更加细致地实施因材施教,更好的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推出的一项举措。在班级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三方面的通力配合,主要体现在班级导师制度的保障、实施和制度衔接措施中。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保障措施
班级导师的选聘任用制度,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推行。班级导师的选聘,必须是由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教学工作时间较长、有较多精力指导学生、热爱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构成。采取固定班级指导原则,即专任教师从大一到大四担任该班导师,原则上不进行轮换调岗,这将有助于班级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导师的信赖程度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加深[6]。同时,对于班级导师工作量的考核认定,应将其担任班级导师的工作量纳入到日常绩效中。高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担任班级导师的专任教师,对于科研项目、教学时数等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
班级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提高“质量关”,从过程中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开展。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探索,是要解决当前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的,不可避免地要与现行辅导员制度磨合并存。建立健全班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合理划分班导师的管理幅度和范畴,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二)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实施措施
在班导师的安排上,选配相关班级的任课老师作为该班级的班级导师,从而实现教学与导学相统一的教育过程。作为专业班级某科目任课老师的班导师以班级为单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指导者和教育者,他们对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整体情况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化解学业上的困难,探测心理动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实现专业能力的增长和专业情感的积淀。同时,班导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可以十分便捷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情感。在导学内容上,采取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业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大一的适应指导,大二专业巩固性教育、大三的专业提高性教育,大四的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此外,班导师是以学院或者系部为依托开展工作的,所以学院或系部要积极的保障班导师工作的外部环境。例如,合理分配班导师授课的工作量,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导师工作中去。[7]
(三)班级导师制应处理好与辅导员制度的关系
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转型,要正确处理好与现阶段高校普遍实行的辅导员制度。“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长期以来,因双方的职责不明确,辅导员的强势地位使得班级导师制影响力不强、班导师的工作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因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属辅导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势必要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产生冲击。首先,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宽泛,则与辅导员日常工作重合,会出现权责不清、多头教育管理等问题。不利于教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其次,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模糊,辅导员可能会对比较有权威的班级导师产生依赖心理,产生工作上的推诿和思想教育上的缺位。因此,班级导师制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与辅导员制的关系,明晰辅导员和班导师的职责和职能定位,理顺管理限度,落实管理责任,提升学生管理效能,二者才能合力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五、结语
伫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中,面对此伏彼起的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兴学校的呼声,由以前的师范学校升格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和未知数。对于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而言,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转型期,在注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关注学校办学特色、强调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浪潮背后,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班级导师制引入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中,充分发挥优秀任课教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作用,有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有助于统筹校内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
[2][4]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5]徐志峰.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的关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1.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食堂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东田中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东田中学学校食堂炊事员管理办法》、《食堂工友工作细则》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保证了食堂就餐管理健康发展。
2.建设完善食堂膳食会。
包括由学校值日校委组成的学校膳委会和只有学生组成的学生膳委会。学校膳委会学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完善学生膳食委员会制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他们协助总务处开展学生食堂卫生自检、就餐管理等活动,建立学生问题反映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对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广大学生切身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并及时传达和解释,协助学校在学生食堂就餐管理。
3.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由于就餐人数多,工友人员少(近400个学生就餐,只有3个工友),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的管理办法。首先,把同一个班级的就餐学生安排在对应的就餐桌上,男女错开排列,一组6人,便于管理。第二,建立行政老师值日管理制度,三餐到食堂督促管理。第三,建立三扫两评的管理制度,食堂安排固定班级值日生三扫(早上、中午、晚上就餐后),各学生膳委会成员平时要指导、检查、督促各宿舍的卫生。对每天的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由值日校委和学生膳委会成员双线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学生整改。第四,把就餐管理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学生膳委会当中,使就餐管理更有效、更民主。膳委会成员由责任心强、志愿加入者组成,推出组长一名和副组长若干名、膳委会成员若干名,主要有二年级学生和部分一年学生、协助值日校委做好平时的卫生检查、餐具排列等工作,不但减轻值日校委的工作压力,而且使管理更精细、到位。第五,学校总务处和食堂管理人员每月举行一次食堂管理反馈会,形成部门之间和管理者信息沟通有效机制。
二、精化管理,文明用餐
1.统一思想认识。
学生食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担负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责任,起到承接延伸课堂教育任务的作用。学校领导认识到“食风”的形成,会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全面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同化作用,要求全体行政干部和工友明确食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在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把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启动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上,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食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形成“我为食堂建设添光彩,人人参与食堂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要求全体教师对班级、就餐两头都要抓,相辅相成,使食堂成为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学习生活咨询、心理辅导、校园文化建设等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
2.文化进食堂活动。
学生食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是学生最放松、最能体现其思想道德水准的地方。学生在食堂表现如何,直接反映学生文明程度高低。为充分发挥食堂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育人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就餐管理条例。
3.餐厅是我家。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爱家的每个地方,食堂是学生的用餐地,通过一系列教育、指导,学生已经养成了文明用餐,珍惜粮食,餐具排列整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使食堂这个“家”成为学生精神栖息的港湾。此外,学校还利用墙壁张挂“米粒虽小君莫扔”、“餐厅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学会吃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等内容的文化标语、名人警句、艺术作品等,为食堂文化氛围点缀出几分典雅。
4.加强培训,养成习惯。
东田中学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虽然比较纯朴,但散漫、习惯养成较差。为此,学校每年新学期之初都会开展新生入学训练,使之更好地与初中学习生活衔接。入学训练内容之一就是学习《寄宿生就餐管理办法》。教会学生如何吃饭,如何把餐具清洗干净、排列整齐,通过这些过细的要求,餐具排列整齐美观,使人赏心悦目,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结语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高尚情操、成功与挫折、智慧与幽默、分歧与争论,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发展跳动的脉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例如亚理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最先把哲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例如伽利略,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想实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亚理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另外他还证明了摆的等时规律,他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成效,是世界上首先融会贯通数学、天文、物理三门科的科学巨人,他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所以说象这样物理学史的教学,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学生更加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研究,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学习动力。同时引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物理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指从事科学活动应具有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善于合作、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等。
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科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学研究终身不娶;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而冒险进行“费城实验”,科赫曼为同一目的而遭雷击身亡;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是科学伟人们取得成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光辉言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这些介绍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3、有利于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科技的加速发展,教育从人文科学到科学化再走上科学化与人文兼容互补的历史发展轨迹。而物理学史是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决定了物理学史在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中的特殊作用。
人文精神是“爱”的精神,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科学家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谦虚诚恳的态度。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和自己的祖国,并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均因长期接触放射物质而死于白血病,因而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还体现为团结、合作、民主的精神,曾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汤姆孙总是把他所知道的和所能想到的全部告诉助手和学生,甚至把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无代价的给予学生,在他任期内共培养了84位物理学教授,2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教学中将这些物理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4、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比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实例向学生反复阐明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机遇、使他们明确今天的准备正是为了明天抓住机遇;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昂纳斯发现超导电性、钱三强发现重核三分裂以及某些科学家的挫折和失误,分析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机遇的得失、经验与教训,并联系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让学生们树立向科学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主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77-02
一、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党的思政政治教育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精神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学说和实践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新思考定位的理性选择。加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既是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内在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
(二)是立足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相对于一本和二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急躁情绪,其心理素质相对较为脆弱。因此,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每个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引导,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大学生实际需要,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上狠下功夫,以此来缓解他们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现实需要
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现实问题进行高度重视,才能不断地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通过对新事物的不断探索及结合时代的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时效性和的发展活力。因此,独立学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一群体在认识上、思想上、情绪上、观念上、心理上的偏见和误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状况
(一)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群体性、整体性,忽视大学生的个性
人是一个属性的交集,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层面。然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强调学生对社会的绝对服从、高度认同无私奉献,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但忽视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层次性、创新性及个体的差异性,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我们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机制,把独立学院大学生当作是接收机器,这种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不利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与培养。
(二)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的主体性
大学生具有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大学生的可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但由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片面理解灌输理论,致使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开展上充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努力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独立学院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能。
(三)强调人的理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独特情感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自身评价问题、社会认同问题极为敏感,他们更加自己出身于独立学院能否被社会高度认同和尊重。我们只有按照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中全面融入人文关怀,从观察独立学院学生特有的情感特点
手,有的放矢地对这一群体进行引导和培育,在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塑造其健全人格上努力下功夫,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矛盾,能真正体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切实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性
个体无法脱离社会,因此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群体规范,如道德、风俗、纪律、法律等。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明显的偏差就是强调学生的纪律性,要求学生无条件遵守纪律,企图培养纯而又纯的听话个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自由性。独立学院学生在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熏陶下,往往体现出更强烈的自由倾向,而他们的这些强烈的自由气息却往往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忽视甚至是反对的。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改进措施
(一)注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独立学院的高校大学生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强烈的民族责任心,但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等等。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既从整体着眼,也从小处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充分信任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基础上,承认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并将其作为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寻找“闪光点”,为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思想政治工作者可积极利用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优势,进一步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
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也是较为复杂的,除了内在的诸多原因之外,其根源和基础在于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由于各个独立学院大学生具体状况不同,每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也就显现出诸多不同,由此形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德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环境多样化将会更加鲜明。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时代赋予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显现出时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心理性格特点。研究每个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个性心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前提。在这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性格研究是工作中较为复杂和极具挑战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完成好这一环节,才能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供一种实施的可能。 (二)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性领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没有束缚和压力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独立学院的不少大学生渐渐地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抱怨、不满和反感情绪。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三)增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动态交流的人际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和睦相处和亲密无间时,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得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输也才能够获取取最佳的效果。因此,在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投入自己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负责任,全方位进行人文关怀并积极增加情感投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情味,引起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上的对流、心理上的交融、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大学生群体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得以持续提高,精神境界不断升华,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给独立学院大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优点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是要努力实现教育者与独立学院学生之
间的平等对话,以此全面促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总之,只有真正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进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伍揆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及其实现[j].船山学刊,2006,(3).
[2]朱冬梅.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如今我国的现状是处于多元化发展的时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很多的思想与流行元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社会发展在人才的需求量上是空前的大,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就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教学当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样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以此让学生具备能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而历史教育在这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超越的优势。历史教育本身就是重点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进行引导和积极向上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独立思想的人格特点和综合竞争能力,大部分都是从历史教育这一源泉中汲取的。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有着健全人格的同时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学的重点与核心。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就历史教育对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上做一个细致的分析,阐述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一点拙见,望大家批评指正。
提出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风吹变中国的初期,打开的国门,吹进了许多的思想潮流与新的事物,这些东西良莠不齐。随后的市场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时展到今天,网络信息时代来临。庞大的信息流、多元化的思想潮流、繁复多样的新鲜事物充斥着可塑性极强的中等职业学生,他们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思潮与事物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众多的诱惑,很容易就会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少数受到影响的中职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有的会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在诱因不良的信息中迷失自己;有的会发展成对社会缺失责任感的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出现厌学的现象甚至逃学的现象;有的受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出现犯罪行为,走上不法的迷途。因此,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越来越重要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民族文化最优秀的精粹之一。从古人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垂训,到近代等呼吁的“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中华民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传统可谓源远流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之所以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形成对民族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就学生自身而言,可以培养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锻炼自身的坚强意志、增强科学态度。
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等理论逐渐被国际接受。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已引起各国教育的关注。所以说在历史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通过设定吸引力强的历史情境,增强中职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历史的特性是过去性与不可逆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通常无法直观的去感知、也无法去反复验证。学生与历史的关系很疏远。所以,在历史老师进行历史教学时,就要结合历史的史实和历史事件,来设定一个有趣的能够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历史情境。这样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对中职学生实施成功感教育 。首先,应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中职学生历史知识相对贫乏,教师应根据教学单元内容、学生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精心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其次,制定符合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例如把几节难度不同课程的内容设置为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要回答的内容,课堂上要尽量启发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认真准备,就能取得成功。
深化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中俯拾即是的涵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寓之以情,进而晓之以理。如学生从南朝无神论者范缜绝不卖论取官的高风亮节中,养成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中,确立历史的责任感。
历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育一直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与塑造。历史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借鉴与深思的东西,是一种物价的无形瑰宝。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与善良美好的心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做好历史教育,就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
学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