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1
目前我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
我乡共有20个行政村,村党支部委员74人,村委会委员74人,村两委交叉任职10人。在2005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新当选村支部书记5人占总数的25%,兼任村委会主任的2名占到总数的10%,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新当选7人,占总数的35%。
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下大力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着力做好配备选拔工作,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今年实施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使我乡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全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数量上得到精简,年龄上趋于年轻化,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到70%以上,村干部在45岁以下的占到40%,45岁到55岁的占到55%。但与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要求相比,目前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任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所任职岗位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市场经济常识等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接受新事物慢,缺乏敢为人先的意识。同时,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知识更新不及时,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
工作能力欠缺,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缺乏农村实用技术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局面,无力解决。
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基层干部身在农村却不愿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之中,浮在面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侵犯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还有个别干部为政不廉,,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水平的发挥。现阶段,我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仍有相当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在所有村级干部中没有一人有大专学历,他们的专业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发展需要。
考核办法不尽科学。乡党委、政府的考核,一般只是对村两委班子的考核,没有涉及到具体人,不论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还是村妇女主任,对村两委班子中个人的考察考核还是空白。个别村虽然整体情况较好,但往往只是一人之力,难以调动村两委成员中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后备干部储备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劳务富民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外流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老、少、病、残”为主要人群的村子,使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和空间受到限制,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严重。
现行财政体制的制约。各项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使农村干部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县乡财政困难,无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村上无经济来源,正常办公经费无法保证,又不能让群众负担,造成了农村工作“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
待遇低,造成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失衡。现在农村基层干部报酬每月100-120元,让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提不起劲,没有开拓创新精神。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新机制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体系,使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管理、考核有比较完备的运作机制,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本领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编制化管理机制
随着税费改革后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变化,在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级集体收入出现回落现象,“无钱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村级集体收入回落与村干部职数过多的矛盾,影响了村级财务的正常运转。并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瓶颈。
农村基层干部职数增减的过程。历来收粮要款是乡镇政府的头等大事,时期,各村是先交够国家的,余下的是自己的,因为粮在集体粮库,交粮也就不太费神。农村改革以后,农村的生产热情被充分调动,加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群众场活没完先晾晒公粮。往往是交粮车在粮站门前排成几公里的长龙,场面蔚为壮观。形势不断变化,群众感到增收很困难,增产不增收,有时种地越多,赔的越多,加之各种集资摊派增多,群众不堪重负,交粮积极性大不如从前。为了保证能按时完成公购粮入仓任务,各村干部职数相应增加,人多力量大。到99年时执行“户交户结”的政策,要到农户家里收钱,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时村级干部职数也加到顶峰,小村八九个人,大村十几个人的是司空见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干部已从繁重的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职能,这为农村基层干部的精简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村级集体收入很少,无力维持村组干部工资,这就促使我乡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精简干部职数。
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编制化管理的原则
原则一,坚持干部职数与工作需要相统一原则,以岗定编,按编用人;原则二,坚持精简人员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原则,降低村级组织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原则三,坚持强化管理与群众公认相统一的原则,严格履行程序,提高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比例。
在此过程中,我们首先取消了全乡103个村民小组组长的设置,全乡年节约资金6万多元;第二步,我们对个别软散的村两委班子进行合并,把原来的二十六个村支部合并成二十个支部,把二十六个行政村合并为二十个行政村,年节约资金近10万元;第三步,结合村支部班子换届工作,我们规定合并的村设书记、副书记及三名委员,其余村设书记一人,委员二人,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我乡实际,确定1500人以上村设主任一人,委员四人,1500人以下的村设主任一人,委员二人。另外,我们提倡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尽可能的减少干部职数。随着村级干部编制化管理的全面推行,全乡村级干部职数与最高职数相比,减少66人,下降幅度为38%,年度村级干部报酬减少10多万元。
构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精简农村基层干部职数,要做到职数精简办事效率提高的目的,必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能办事,会办事的能力。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给农村基层干部“充电补智”。一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支持和鼓励基层干部抽时间、挤时间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二是对新任职的村两委会干部进行任职基本知识培训,使他们明白本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做到相互补台不越位。三是注意了学习的针对性,针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邀请市城建局专家对重点村两委成员就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进行专题培训,使基层干部的教育启发很大。三是注重学习培训的灵活多样性。我们开展过会计办公集中培训,果树作务技术现场培训,实用技术轮训,请进来、走出去、走下去,以会代训等方式。四、有计划地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第二,抓学习培训,着力做好“提神换脑”工作。一是通过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引导基层干部对比分析,寻找本地优势,鼓励他们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加快发展的决心,克服参观学习“听了感动,看了激动,回来不动”的不良倾向。二是抓形势、政策学习,迫使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个村群众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转变,在很大程度上看村干部怎么样。因此,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三是注意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树立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或典型村,促进工作开展。如在如何为群众服务方面,我们树立了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友为楷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以官庄村为典型,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适时组织基层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
建立公平、理性、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使用合理的绩效考核手段,才能使基层干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基层干部考核的变化过程。
长期以来,乡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主要是看“三项硬事”即:收夏粮,收特产税和计划生育工作,也就是群众总结乡政府的工作为“催粮要款,刮宫引产”。一个村,只要夏粮和特产税任务完成名列前茅,无计划外生育,这个村支部就是先进党支部,村支部书记即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即为先进村委会,村主任也是优秀村委会主任了,一美遮百丑。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后,基层干部干什么,怎么干,许多基层干部茫然了,当了多年基层干部,现在却不会工作了,该怎么办呢?
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的形成。农村基层干部喜欢干“硬事”,如收粮收钱,觉得那能体现出个人的工作能力,现在不收粮不收钱了,不会干工作了,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怎样激发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教会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是乡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经过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决定借鉴《目标责任书》的办法加强对村两委会的考核。
《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和特点。
《目标责任书》为百分制考核,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量化指标,占20分,主要有劳务输出,小麦良种统供,新增畜牧养殖大户情况,新增个体私营企业户情况,第二部分为非量化指标,占80分,主要有党建工作、农业产业化工作,村容村貌整治,计划生育工作,村级财务管理,水利道路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扶贫帮困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等,第三部分是反控制指标,没有分值,四项内容,一项做不好,倒扣5分,内容有和稳定工作,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殡葬改革工作,疾病防控工作等。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目标责任书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不同村的指标任务不同,同时考虑到各村的优势,有所侧重,旨在鼓励各村把优势转化为强势,最后变成主导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目标任务书各项指标,由乡属各站所分解到各村,比如,官庄村重点突出移民搬迁工作和扶贫帮困工作,及养殖业(养猪);张岳村侧重于发展个体工商业户;槐树坡村侧重于旱烟规模种植等。在考核过程中,主考官由过去的乡领导变成了站所负责人,各站所按照各村量化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进行公示。有个别村干部找乡党委书记要先进,李书记明确告诉他:“我不是主考官,我没有打分权。”这名村干部听后,灰溜溜地走了。
第一次考核情况
对村两委会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时我们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个别走访的形式进行。通过半年考核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对当前农村工作,思路清晰,领导有方,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高,干劲足,绩效显著,特别突出的是小盘村、官庄村、大盘村等,这些村两委班子能团结一心,把主要精力用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相对差的村,村主要干部对目标责任制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欠帐多等问题。乡党委决定对上半年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前三名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予以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并规定年终考核与村干部工资挂钩。
新机制带来的变化。目标责任制首先明确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向,考核机制又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完成目标责任制规定内容的同时,他们为群众办实事跑项目,深入群众排忧解难,谋发展。三联村支部书记巨文礼与包村干部到渭南自费为群众购回大枣接穗5000余株,屈家村以党支部为龙头带动劳务输出发展,在西安环卫、宁波城建和交通等地站稳了脚根。同时,各村争取项目6个,新建水站一座,新修柏油路10.5公里,在建人饮工程3个,在建移民搬迁居民小区4个,新建文化活动室3个,同时有80余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农村最低保障金待遇,半年发放低保金18600余元,农村大病救助13人,医疗救助3300元,优抚金发放13900多元。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2
这期农村基层干部大专学历班,全县共有100名学员参加学习,这100名学员参加完入学考试后已被省委党校函授学院录取,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历史上都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县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对基层干部素质的稳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大专班的学历教育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学习的自觉性
首先,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研究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对我们村干部来说,还有许多新理念要确立、许多新知识要学习、许多新能力要培养。通过参加大专学历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发展思路,培养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其次,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举办这次大专学历教育班,广泛开展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学历层次的深化型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再次,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要适应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我们的村干部要有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更要具备较强的执行政策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应该是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这次大专学历班开设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既有经济管理知识,又有政策法律知识,还有其它专业技术知识,给大家提高和锻炼这四种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二、把握特点、按需施教,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开展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我们要把握农村干部的特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因人施教,按需施教,真正把这期大专班办实、办好、办出特色。党校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必须保证学时、保证质量,不会因为学习对象是村干部,文化基础较低,就降低标准、降低要求;我们将精选师资队伍,选聘那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辅导;将建立健全考勤、考核、考试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纪律,对学员做到严格管理。希望今天参加入学考试的100名同志都能够圆满完成学业,领到毕业证。
三、端正学风、刻苦钻研,确保学历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办好这次农村干部大专班,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倾注了很大心血,县财政和县委组织部专门拿出经费补助村干部的学习费用,大家一定要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做善于思考的模范,切实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一要集中精力,专心学习。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各位学员们要珍惜机会,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克服困难,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切切实实学习一些东西,同时要持之以恒。要知道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次大专班要持续两年时间,时间较长,大家要安下心来,长期坚持,绝不能半途而废。
二要讲究方法,确保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学而知之,不如好而知之,好而知之,不如乐而知之”,如果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的话,就会主动去学,学习的效果就好;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学习时间、学习效果都难以保证。所以,培养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终身受益。其次要把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结合起来。这次农村干部大专班,属于函授教育,主要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课后,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消化、理解、吸收外,还要自觉学习相关课程,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完成各科作业,确保学习效果。
三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我们党具有旺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如何联系实际?我觉得应当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要与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二是与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实践;三是与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解决。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武器,转化为提升个人素质的深厚积淀,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强大动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我再强调几点要求:今天在坐的100名学员都是各乡镇推荐上来的优秀村干部,是村干部中的佼佼者,因此,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完成学业。一是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安排的集中时间、面授时间必须保证,否则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出现断档,好多事情就难以衔接,对同志们的毕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随叫随到,不得缺席。二是要完成好作业,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三是要认真听讲、认真记好笔记,在上课期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喧哗,不吸烟,要关闭手机,遵守课堂纪律。四是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在学习期间不要喝酒,做到团结互助,爱护公物,学习优秀,安全第一。
同志们,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有益探索,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教育结构,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全县首次大规模的农村干部大专班的学员,我希望大家开好头,带好头,以自己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学风、优异的成绩,为今后参加学历教育的村干部做出榜样,树立楷模!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3
计划生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繁衍昌盛,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同时,实行计划生育实质上又是一场深刻的移风易俗的变革,它要改变人们头脑中某些长期形成的陈旧伦理道德观念,可以想象要做好这项工作是何等艰难。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计划生育队伍,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而,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必须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各级党政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企业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政治思想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正确的思维方式会保证其行为的正确;反之,则会出现偏差。如果一个人只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政治觉悟比较低,不热爱甚至厌恶计划生育工作,那么他就不可能积极地去从事这项工作。所以,企业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极为重要。
1.计划生育干部,特别是企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是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在困难面前是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还是面对阻力发生动摇,或者为明哲保身而采取回避态度,这是检验计划生育干部觉悟程度和政策水平的试金石。企业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所以,广大计划生育干部必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从而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计划生育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群众性工作。要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广大企业计划生育干部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计划生育干部在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时,一定要培养自己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广大计划生育干部就会热爱计划生育工作,安心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宣传教育,落实节育措施、奖惩兑现、清理检查、统计分析等。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做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又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如果不进行宣传教育,群众不懂得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不理解国家的生育政策,就不可能自觉自愿地实施计划生育;如果不落实避孕措施,就可能计划外怀孕,补救不及时,就会造成计划外生育;如果对超生者不进行处罚,那边别人也可能效仿,势必导致人口出生失控。
3.要做好这些细致、复杂的工作,就需要企业广大计划生育干部有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否则,工作就会出漏洞。为此,要克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只能导致工作上的不负责任,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贻误整个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扎实、认真、细致。各项工作要一项一项地去落实、去完成;对育龄妇女要一个个地去做工作。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没有做到家,那么就可能出现一大堆的问题。只有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工作,才能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做扎实。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是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怎样才能做到群众自愿呢?实践证明,除了进行宣传教育之外,就是要搞好服务工作。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一些问题,特别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单靠行政措施是不能完全奏效的,还需要思想上的引导和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包括许多内容。其中重要的是避孕与节育的技术服务。许多育龄妇女都有避孕节育的要求,但有时因种种原因,影响了节育措施的落实。对于那些羞于领取避孕药具,或领取避孕药不甚方便的,应当主动送避孕药具上门。对缺乏使用药具知识的,应及时给予热情指导,讲明使用避孕药具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二、科学文化
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不断更新,有人称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只有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否则是搞不好的。有人说,搞计划生育工作不需要什么科学,人人都能搞,这显然是一种误解。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人称之为边缘学科,因为它既包括了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又包括了自然科学方面的(下转第65页)(上接第35页)内容。
三、工作能力
1.组织协调能力。计划生育是一项社会工程,为了协调好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关系,就要求计划生育基层干部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在提高协调能力方面,首先要有主动性。主动热情地和有关部门和人员联系,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其次,要善于处理好和上级领导的关系。主动地、经常地向领导汇报上级指示和本地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以取得领导的领导汇报上级指示和本地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以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基层工作能力。基层工作能力,主要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计划生育基层干部在提高基层工作能力方面,主要应提高说服动员群众的能力。因此,要学习一些公共关系学方面的知识,以掌握处理工作对象关系的技巧。
四、心理状态
1.要有不畏艰难的毅力。首先,应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事先有思想准备。这样,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惊慌失措。其次,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一方面,要看到困难,正视困难;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树立信心。
2.要有冲破偏见的勇气。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有种种误解。为了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干部必须具有冲破这种世俗偏见的勇气,首先要相信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要克服自卑感。其次,应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我们还应看到,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这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强有力的后盾。
3.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 。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是由于计划生育的长期性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是思想意识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二是人口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三是人口发展是有惯性的。要想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才能达到目的。
4.要有积极进取的意识。计划生育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克服甘居中游的思想。因此,计划生育基层干部应当培养积极进取的意识,创造一个先进光荣的好环境,这样,整个计划生育工作才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4
二是实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牧区经营(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农村牧区的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纪人”。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农研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农牧业系统的事业单位和种植养殖大户,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作用突出、专门服务农村牧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种养能手、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围绕我市乳、肉、薯、菜四大优势产业,以实用型、技艺型、经营型培训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农村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使大批农牧民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加强市级优秀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牧区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种植、养殖、加工、建筑、经营、经纪人才等农村牧区实用人才认定办法,开展农村牧区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对评定为中高级职称的农牧民给予适当补贴,并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到2010年,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平均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市级优秀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基本满足我市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实施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开展“对口支教”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巡回授课,流动教学。完善农村牧区教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农村牧区教师基本编制和待遇,全市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牧区学校的需要。建立新录用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牧区服务制度,逐步将支教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考核评优、表彰奖励的基本条件。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实行“县办县管”的管理体制,严格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编制和待遇,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牧区卫生技术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积极开展“对口支医”工作,制定我市“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方案”,选派已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骨干医生到农村牧区卫生机构开展常见病诊治、巡回医疗、人员培训等工作,逐步将城市医生的支医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考核评优、表彰奖励的基本条件。加大农村牧区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基地。要举办农村牧区文化馆(站)专业人员培训班,到2010年,培训农村牧区文化馆(站)专业人员100名左右。要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牧区最基层的民间艺人,为实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乡风文明”的目标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的作用。加强农村牧区文化阵地建设,到2008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都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
四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认真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工作,发挥好大学生服务农村牧区的作用。组织实施好选派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工作。每年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派30-50名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到2010年,接收2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支一扶”人员到嘎查村工作,选派150名大学生到嘎查村任职。组织开展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以农村牧区基层干部、农牧民致富能手、年轻农牧民党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举办农牧民学历大专班,为农村牧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人才。到2010年,实现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5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23.8%。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职务+工龄+村类别+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15.3%。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30.4%。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单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党委评定,全县村干部能力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54.4%;村级班子能力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59.3%。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发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党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村干部。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责权不一,心理难平衡。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手中掌管着生产的领导权、劳力的调配权、收入的分配权、实物的支配权、资金的使用权等,“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找,当地有威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权力实际上变空或大部分丧失,而责任却越来越重,计划生育工作以村为主、“三收”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等,责任与权力的不统一,使部分村干部心理上难平衡。部分村干部认为,有本事外出打工赚钱,当村干部是“要蠢不化的人”搞的。许多村干部存在一种经济上的“危机感”、感情上的“遗弃感”、政治上的“压力感”。二是经济待遇低、难兑现。据调查,目前我县村支书年平均误工在200天左右,最多的达300天以上,村主任、文书和计生专干年平均误工180天左右。而年平均报酬收入为:村支书1180元、村主任1120元、村文书1038元、村计生专干854元。全县60%的村干部年报酬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样的工资待遇使许多村干部无法养家糊口,村干部普遍认为不划算,即亏了自己,又亏了家庭。即使按这样的标准许多村也不能及时足额兑现。全县有40%的村因无法完成乡镇的工作任务,村干部领不到足额的工资数。有的村干部的工资完全用于填补上交缺口,最多的村一年用村干部工资垫补达5000多元。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干部,甚至还可以考录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有的在职村干部则认为“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四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县6413名卸任村干部中,生活处于特困状况的达1308人,占20.4%。为探求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县曾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但由于保险体制变化和存款利息大幅下调,不得不于2000年将已收的保险金连本息退还给乡镇。县每年下拨6万元专项经费到各乡镇,由乡镇根据财力状况适当解决。各乡镇虽然根据卸任村干部的任职长短,每年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仅仅是表示意思而已。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范文6
一、提升硬件设施,改善办公条件,着力保障基层装备建设
(一)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一是盘活闲置房产,将原亭旁、小雄、沿江、城关工商所的闲置房产和现有健跳工商所的办公用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效置换。根据置换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政策和部门利益等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二是通过向省局申请一点、向县财政讨要一点、在局经费中节省一点、从闲置房产中置换一点的“四点”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着力解决基层工商所的办公用房建设,确保健跳工商所综合楼工程年内完工启用,力争通过“以助代建”等办法启动花桥工商所办公楼的改扩建工程,以检测大楼或工商所综合楼等名义在滨海新城为东城工商所落实相应的办公用地。三是积极申报“红盾风采—文明规范工商所”创建,达标创建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要量力而行,条件成熟一个创建一个,要积极按照创建达标标准做好办公用房的装修改造,改善美化办公环境。
(二)工商执法和公务用车购置。通过向省局申请下拨、向县控办申请更换、向发达县市区局申请赞助等途径,实现以新换旧、滚动更新、逐步改善的目标,确保基层工商所的执法用车和县局的公务用车。力争年内解决健跳工商所的执法车更换问题,争取向省局和县政府各申请一辆轿车,解决县局公务用车更换问题。
(三)办公设施的改善和添置。根据财力状况和实际需要的缓急程度,量力而行,逐步解决影响正常办公和制约工商事业发展的问题。如,健跳所综合楼装修和机房建设,其他工商所的各项办公条件改善,县局机房的服务器、交换机和会议室用投影仪、电视音响设备等部分信息化设备的添置和更换,政务内网改版,适当增加外网光纤容量,政府企业信用平台搭建,局大楼的门厅改造、墙体修复、设备添置、防盗设备安装、环境绿化和档案室扩建等。
二、锻炼岗位技能,规范业务指导,力促业务建设赶超进位
(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提高在岗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在全系统掀起学业务、强素质的学习热潮,夯实业务建设的人员素质基础。相关业务科室要有具体的活动安排,要针对目前系统内出现的干部新老替换、“青黄不接”等现状,加强业务知识的入门和更新培训。根据新录用公务员对工商业务不熟悉和老公务员缺乏业务知识更新等特点,实行“三结合”,分期分批分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轮训。一是与科室的业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职能科室业务精、专的作用,请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学习和授课。法规科要结合平时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办案程序、文书规范等业务知识方面加强规范辅导;经检科要针对办案中出现的疑难案件和办案技巧等进行技能特训;市场科等业务科室要结合各自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知识方面进行专业培训。二是与案件质量检查评析会相结合。通过以会代训,由评查人发现问题、现场交流、总结经验等方式,切实解决办案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三是与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却又较难掌握以及新出台的或修改更新的法律法规,要利用“请进来、走出去”办法,通过请专家进来或者与大专院校联合培训等方式,利用县局新视角论坛等平台进行集中授课或者组织干部到工商学院进行封闭式培训。
(二)强化重点工作创新。助动发展能力、商标品牌建设、市场培育和改造提升、办案领域拓宽、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市场监管、企业信用监管、清理无照经营、责任片区监管和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等工作是今年全系统的十项重点业务工作,对于每一项重点业务工作,相关业务科室均要明确工作目标,鼓励各单位有特色、创新性地开展,并加强指导基层的力度,使基层明确该怎么做、做什么,切实解决工商所干什么的问题,确保基层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并有创新成果,创新成果与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
三、加强教育培训,挖掘干部潜能,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一)加强工商所班子建设。一是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有思路、有闯劲的年轻干部进入工商所班子,并按照能力、年龄、学历、性别等结构层次,确保基层所班子配置合理、配合默契,富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对基层工商所班子的能力培训,今年举办若干期所长能力训练班,依托大专院校和网络教育平台,分期分批对工商所班子进行能力特训。
(二)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一是制定“十二五”期间全县工商系统干部培训规划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县工商系统实际情形的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开展科、所之间上挂和下派等方式,相互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取长补短,汲取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实行网上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学校和网上教育平台,通过在线学习,打破学习培训的时空限制,实现干部培训工作内容、形式、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满足干部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岗位、复合型的知识更新培训加强拔尖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推动工商人才发展战略。
(三)构筑前沿惩防体系。基层是系统的前沿,全县工商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首要工程就是要构筑好基层一线的前沿惩防体系。要以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为契机,以工商所关键岗位和环节为重点,紧紧围绕执法办案、行政许可、规费收取、市场监管、消费申诉、基建财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形式与教育载体。要以推行工商所责任区监管效能监察为抓手,深化廉政文化进基层活动,营造基层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要以保障制度落实为着力点,有效制约监督权力的运行,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勤政的自觉性,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按照干部有能作为、有序作为和有限作为的要求,基本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基层前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建立三项机制
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基层基础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系统上下要群策群力、开源节流,要建立四项机制,确保三大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八项主要工作的落实到位。
(一)建立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各单位要充分重视、认识到位,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人教科、法规科和信息办(网监办)要牵头各业务科室草拟具体、祥尽、可行的干部教育和业务培训计划。分管领导要带头抓,业务科室要各司其职,监察室要负责专项督查督办,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与后勤保障,信息办要负责做好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二是经费保障。县局力争在财力方面要尽量向基层倾斜,采取自筹一点、向当地财政讨要一点、向省局调拨一点的方法,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人员保障。按照“小局大所”要求,开展局所之间交流轮岗,今年新录用公务员一律先到工商所工作,充实基层一线的执法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