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1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学习过程和他人的协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认为学习的途径是同化和顺应认为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认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应发挥其主体作用,而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原则,叶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予以指导。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下面,从“教”和“学”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究竟是什么?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在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土和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知识。此时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或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意义下的学习是广泛而全面的。
(2)学习的两个途径—同化和顺应
建构主义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产生变化的两个途径,其中同化是指学习者将外在的知识信息纳人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是量的积累;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中的质变,当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外在的知识发生冲突时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为顺应。由此可以看出,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而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由于新知识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应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用探索法发现间题,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努力提出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并且应注意在解决问题时尽量将当前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强量的积累,注意向质的转变。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1)师生角色的转变
(2)自主学习的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许多学习上的事情让教师包办代替,主动学习知识、发展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比较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力求改变这种现状,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不是没有目标的、放任自流的学习。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设计。例如:采用支架式教学,首先应根据“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围绕实现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使其智力发展由一个水平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其最邻近发展区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采用抛锚式教学,可根据教学目标在实际情景中确定一个真实的问题(“抛锚”),然后让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最终将问题解决。
(3)强调协作学习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交流的重要。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协作学习展开交流和讨论,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多媒体、网络、图书等)。在将资源的选择、使用和控制权交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教育观念,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莫定了理论墓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习过程主要靠教师传授,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根本得不到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所以要想使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坚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教学中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潜能。例如: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实行学分制改革以来,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课程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教改思路,在保证上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今后发展提供宽广基础的前提下,将专业课程设置了若干个模块,包括:电子声像设备模块、数字视频设备模块、通信技术模块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今后发展的意向进行选择。这种选课制度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保证。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提高学习兴趣、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发现问题,引起学习的兴趣,此时作为教学指导者的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例如:现在有些教师常常使用激光笔代替教鞭在课堂上使用,就是这在黑板上跳动的红色的小点点,引起了一名同学的兴趣。起初他对激光笔很好奇,后来他发现当快速摆动激光笔时,打在墙上的光点会“点动成线”,甚至呈现出圆形,这种激光笔摆动后形成的轨迹与在《电子测量》课上老师用示波器演示的波形有相似之处。带着对激光笔成像的兴趣,他认真研究了激光的特点,发现激光具有集中力强、不散光的优点,而且激光笔容易使用、价格低廉。在老师的帮助和启发下,他采用激光束代替电子束,用两只电动式扬声器组成X轴、Y轴扫描偏转器,利用扬声器驱动杠杆和反射镜组成机械系统,将扬声器纸盆的平动转换为反射镜的转动,使激光束人射角发生变化,反射后投影到屏幕上的光点产生位移,从而使激光束沿X轴、Y轴扫描,最终形成图象。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他发明了“电动式李沙育图形激光演示仪”。由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通过问题解决方式进行学习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建构主义的一条核心思路。建构主义认为,通过问题解决,学习者便可以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途径遵循同化和顺应规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例如:我校铜管乐队的一名队员,他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当老师介绍音阶、音程、和弦等知识时,他感到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提出设想:能否设计一种简单的设备,把音阶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既方便查找,又容易掌握。在老师的启发下,他提出了音乐计算尺的设想,即将手拉计算尺的方法用于音阶、音名的查找,将音阶、音名、频率按照一定的关系刻在计算尺上,这样就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方法的确简单易行。第一个问题解决后,马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音乐和弦的组合比例复杂,像二度和弦、五度和弦记忆难度高,在音乐知识教学中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将音乐计算尺加以改造,从而解决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个问题,他杳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实践,最后决定在计算尺的设计过程中除配置动尺、定尺外,又设置了滑动尺,利用透明的滑动尺把各种和弦表现得一清二楚。音乐计算尺的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的难题。成功激发了他科技创新的激情,为了使音乐计算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生动,他设想能否在拉动计算尺的同时产生相应的音响效果,能否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音乐计算尺中。为此,他请教老师,上网查找资料,刻苦钻研,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开展广泛的交流。情动于衷,金石为开。最后,他终于通过将“MIDI音乐大师’,技术软件引人音乐计算尺,解决了这一难题,使音乐计算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完善、更加生动。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2
关键词:科技殡葬;体系;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61-02
和谐社会建立需要对人们的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死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建立一个和谐共赢的殡葬管理机制,实现和谐殡葬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之一。和谐殡葬的实现主要依靠科技力量在殡葬业中的应用,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将“促进殡葬科技进步”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这预示着殡葬科技将成为殡葬事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一、科技殡葬的概念与内涵
(一)科技殡葬的定义
科技殡葬是指通过对当前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殡葬。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将现代科技与殡葬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正确看待生死问题,有效遏制迷信,建成一批有特色的生命教育基地;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的科技成果,鼓励研究,将其他行业的先进成果正确应用到殡葬行业,大力支持殡葬科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研、学、产”相结合,开展殡葬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推广应用型研究。
(二)科技殡葬的内涵
狭义的科技殡葬是指用近现代各种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殡葬的各个方面。广义的科技殡葬是指用科学的思想、态度、方法以及手段来应用到殡葬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殡葬的设施建设、管理规划等殡葬的各个方面。广义的科技殡葬不仅仅包含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设备设施、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包含对殡葬行业,对待殡葬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地对待生死。
1.科技殡葬是全新的殡葬理念。科技殡葬是在民政部《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全新理念,具有开放性、现代性、预研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开放性是指科技殡葬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促使殡葬科技含量的提升;现代性是指科技殡葬主要应用当代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技术与文明的进步;预研性是指科技殡葬具有提前研发特点,走在行业的前列;持续性是指在合理布局科研计划的前提下,重视科研活动的持续研发,使得成果能逐步使用。
2.科技殡葬是殡葬改革的动力。从最开始的殡葬改革,确立了火葬的地位,到当前正在推行的第二次殡葬改革,确立了科技殡葬的概念以及行动举措。第一次的殡葬改革是靠火化炉等设备的推广而实现的。而第二次的殡葬改革直接要求科技殡葬的实施。
3.科技殡葬是绿色、生态殡葬的本质。狭义的绿色殡葬是环保科技在殡葬全过程中的运用,即按照环境保护的理念,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核心,将生态学、环境学、卫生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到殡葬活动中来。而生态殡葬更是直接提出了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技术革命的应用。
4.科技殡葬构建全新的殡葬服务体系。目前的殡葬服务体系主要是由殡仪馆、殡仪服务站、殡葬车队、殡葬职工培训、物流配送站、殡葬研究所、殡葬网站等基础设施来完成,科技殡葬可以在殡葬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服务管理评估等方面实际上可以由互联网组成一个新兴的无边界的服务集团公司,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服务体系。
二、科技殡葬存在的问题
(一)殡葬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殡葬事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绝大部分的殡仪馆并没有消烟除尘装置,对于环境的保护更是放在经济效益之后。在信息化建设中,殡葬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还没有完全采用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服务,更不用提使用现代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的流程了。
(二)殡葬行业缺乏应用型科研人才
殡葬科技的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绝大部分的应用型科研人才仍停留在其他行业中,即使其他行业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果没有殡葬行业的应用型科研人才,那么对于科技成果在殡葬行业的应用仍然是一纸空谈。
(三)殡葬教育、培训滞后于科技殡葬的需求
目前殡葬教育、培训所培养的殡葬专业人才是指具有采取多种方式系统学习了殡葬专业知识(殡葬礼仪、防腐整容、陵园设计等)的人,最高层次为大专学历的毕业生。殡葬机构临时聘用的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又没有进行相应的殡葬教育、培训,很难对现有殡葬服务等做新的研发。殡葬企业人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虽然有较高的营销技能,但是对人民群众的服务等方面仍有不足。
(四)科技殡葬市场化需求开发不足
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市场化的需求,目前公墓的规划设计及景观美化的理念已经得到各大经营性墓地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的选择。对于科技殡葬,缺乏市场化需求,研发的课题只能成为一个成果,而不能转化成为产品、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三、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
(一)科技殡葬体系建立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实现为目标。殡葬改革与管理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要进行殡葬科技的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现有的人力和物力,逐步推行殡葬科研。优先解决危害严重的、资源浪费的课题。
2.创新、实用、预研的原则。殡葬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因此对于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创新、实用、预研的原则。创新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现有的技术、服务、设施上进行一系列创新既可利用原有的基础,又能进行新的理念、服务、业务的开展。实用就是科技殡葬不宜在相关基础学科方面作深入理论研究,反而应该在现有成果基础上作一系列实用性研究,以便能够尽快应用到殡葬行业。
(二)科技殡葬体系建立的途径
1.完善相关制度,加速中国殡葬科技进程。首先是创设有利于殡葬科研的政策环境,加大殡葬科研的资金投入。增强各级人民政府对殡葬科研的认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殡葬科研领域投入体系,促进殡葬行业资源的优化配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着眼于环保、生态的环境的建设,出台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设立更多殡葬科研机构,成立殡葬各个领域相关研究所,进行理论和实务研究,为殡葬改革打下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是创设有利于吸引殡葬科研人才的政策,留住、吸引、发展殡葬科研行业人才。殡葬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殡葬科研人员队伍的建设。健全殡葬科技人才制度是发展科技殡葬的首要条件。进一步营造鼓励殡葬科技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殡葬界一流科学家、紧缺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再次是建立完善的殡葬法规、政策及准入制度。殡葬的科研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准入制度还将加快殡葬科研领域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准入制度,就迫使一些殡葬行业的大、中、小企事业按照标准及法律法规思考转型,而为了转型,就不得不在其内部进行技术创新,这对于促进中国殡葬科技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最后是从政策层面鼓励殡葬文化的研究。
2.完善殡葬教育体系,形成层级立体教育。殡葬教育体系目前从中专程度起,终止于大专,再辅之以培训。大专层次的人才,应用实务优势明显,研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完善殡葬教育体系,形成层级立体教育,由初中毕业的中专开始,到高中毕业的大专,到高中毕业的大学本科,可设有少量的关于生态殡葬、人文殡葬等方面的研究生。同时结合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完整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全国整个殡葬行业进行理论与实务培训。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殡葬教育体系,将对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起着保证的力量。
3.结合《指导意见》,促进研、学、产结合加快产品转化。殡葬科研成果如果不转化为产品,那么殡葬科研就成了纸上空谈,殡葬科研领域归根结底还是实用性研究,而研、学、产相结合就成了殡葬领域中急需发展的一环。目前科研队伍的创新力量与社会领域的殡葬是脱节的。结合《指导意见》,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殡葬科研的产品转化:首先,构建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眼界以及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大学与企业合作,可以直接将学校的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可以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中进行实验,而企业也将在收获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平台,将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时间,也将促使更多大学、科研机构进入殡葬领域。其次,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殡葬应用研究为主的创新开发,同时推进殡葬理论研究。对于目前已经开始出现的、部分应用的好的科技成果,如环保殡葬产品可降解骨灰盒等,要加大力气进行市场推广;而对于目前尚未完全普及的,比如节能减排的殡葬设备以及殡葬设施方面,要通过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来进行新型设备、设施的推广。最后,培育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消费群体,通过转变殡葬消费方式引导和促进殡葬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殡葬业转型中的科技战略研究[G]//王宏阶,诸华敏,乔宽元.殡葬绿皮书: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朱勇.中国科技殡葬介绍[Z].民政部101研究所.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3
《意见》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改进物质装备,加快马铃薯主粮产品的产业开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相关热点问题,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做出了解答。
1.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提出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二,是如何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其三,是如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之举。
其意义表现在:一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二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有益探索。三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四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五是带动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
2.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答:在思路上,重点是“实施一个战略、树立一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一个战略”,就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一个理念”,就是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三个重点”,就是选育一批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
在原则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二是坚持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三是坚持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四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五是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
在目标上,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3.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任务。
答:马铃薯产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加力推进,确保取得实效。重点是“五大任务”:一是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主食产品原料布局。二是以消费需求为引领,开发多元化主食产品。三是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主食加工工艺和设备。五是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主食产品。
4.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创新创业;系统构建
0 引言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指出了建设众创空间的原则意见。至此,建设众创空间的浪潮在全国掀起。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于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和大众创新创业活力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
1 众创空间及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1.1 众创空间的内涵及特点
2015年1月,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具体研究并制定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这是在中央文件上正式提出“众创空间”这个概念。“众创空间”这个概念并没有在国外出现。这个词是国家科技部在研究总结北京、深圳等地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是国外创客空间中国特色化的一个产物。
众创空间主要是为早期创业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企业孵化加速器、产业园区等一起组成了创新创业的孵化链条。
根据《指导意见》的描述,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1.2 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创业生态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特征。首先,在众创空间中聚集的创客数量众多、生物种群更加丰富;其次,在众创空间内的创业项目多是小微项目,创业团队人数较少但是却更加灵活、富于弹性;第三,众创空间内的创新创业者们具有较强的创客精神,普遍以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为主,使得众创空间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众创空间还具有“无边界、自组织、客户化”等特征。无边界是指众创空间可以认为是一个实体的创客聚集的空间,集中式或分布式布局与城市各个位置和区域。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也可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与其他商业主体发生联系。这种商业网络能够进行无限拓展,因此,众创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具有了巨大的社会空间辐射和创业动力。自组织指在众创空间内实现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生态系统内的各生物群落自发的组成网络、动态演进。众创空间必须基于用户化进行价值创造,创业资源的生态圈服务于创业项目的用户化。
2 众创生态系统的构建
众创空间是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构成的,包括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在内,这些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创业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和运营成本,而且还促进了相互间的创新及合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水平,因此,众创空间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被视为促进创新和创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创业主体
众创空间中的直接主体包括创业企业及众多科技人才、大学生创业者等。在创新精神驱动下,好的创意和初始创业才干在创业生态圈的养分滋养下开花结果。众创空间内众多的创新创业者互相联系形成广泛的生态网络,这种网络结构更有利于新知识吸收和创新力的形成,能够帮助创业项目的快速成长。
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投资机构(银行及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等)、中介机构(会计和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主体构成了众创空间的间接主体。大学及科研机构是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提供者,能够把科技创新要素转化为科技成果,主要由开展科技创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成。投融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风险投资公司等,主要为科技创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所需的研发或创业资金。科技中介机构主要为企业获得场地、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创新创业条件提供服务,包括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融资担保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提供基础设施等条件支持和扶持创业企业的发展。通过协调国家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创业的资源,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2 创业环境
2.2.1 文化
相关研究发现,每个创客空间根据所在城市和创始人的个性而呈现不同的气质。本质上,在某个地域生长发育的创客更多受到的是所在区域制度、环境和精神层面上的滋养,因此营造创新创业的“软环境”是众创空间的重要功能之一。《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来吸引更多的人或创新企业进入到各个众创空间,形成一种创业网络,以利于创新协同并创新创业水平。
2.2.2 市场
众创空间的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个创新成果是否有价值、一个企业是否能成功创业都必须最终由市场决定。众创空间一方面通过提供各种中介服务来引导创新企业的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众创空间本身有很多的内部企业具有丰富的市场信息与资源,可以提供给其他内部企业,为他们创业成功提供早期客户。
2.2.3 制度
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利于促进个人或企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创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为创业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例如可制定企业在工商注册、办公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一些引导众创空间发展的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给众创空间内的企业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利于在整个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2.2.4 其他支持要素
众创空间必须要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基本的办公或生产场所,并能提供所需的设备,同时还需具备众创空间的运营及管理职能。利用国家的各种财政补贴为创业者提供低房租和网络费用或公共软件等满足创业要求的良好硬件平台。
同时,众创空间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场所只是硬件,更多还是需要为创客们提供更利于碰撞、实践、发展创新技术、完善创新产品的集聚地;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运营上需要重视创业企业所需各种资源的整合,构建一个平台化的创业生态圈。否则,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服务的目标的实现会大打折扣,自身也难以有很大的发展。众所周知,创新才是成长性的创业企业的基础,推动创客们进行创新而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创业,才是起源于“创客”概念的众创空间区别于普通创业基地的独特之处。
3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策略与建议
3.1 构建并完善区域协同创业生态系统
一是,建立基于“区域协同”的创业生态系统。面向区域产业状况,以产业集聚和高新区为依托,合理布局并建立包含创业企业群落、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等在内的创业生态系统。
二是,要加强众创空间“创新主体要素”的构建。支持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一起联合参与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依托区域优势产业,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搭建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关键设备等公共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完善 “科技加金融”的配套服务体系。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引进科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强对创业企业的科技及金融扶持,以利于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
3.2 提升创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一是,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深化网上政务改革,实施精兵简政。健全法制建设,制定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管理系统,建设公平的商业环境,促进创业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
二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创新要素在系统内的自由流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市场化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引导基金健康运行,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加强“科技政策”创新,重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方式等,加快推进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效率,提升整个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内生力。
3.3 促进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与自由流动
一是,加强信息平台的基础建设,形成创新创业网络,促进创新要素的聚集和自由流动。重点加强“物联网、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通过互联网完成创新创业企业的虚拟集聚,将众创空间内企业的集聚模式有实体几句转变为虚拟集聚。
二是,建立互联网+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有效连接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人等,整合、汇聚创新要素和创新信息资源。
三是,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系统,为中小微网商提供法律、技术、融资等综合,推动互联网产品和应用服务的方式创新。
3.4 创建持续创新的创业生态系统文化
一是,构建与完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鼓励创办创业型大学和创业型社区学院。鼓励高校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面向社区大众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实施全民创业培训制度、为创业活动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和创业导师。
二是,建立鼓励创业创新的价值导向。倡导创业创新的价值观,激励创新创业;聚焦创业创新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创新创业价值理念的宣传;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树立创新创业人物标杆,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动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
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创业”的人文氛围,集聚创业创新人才。建立向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众创空间,为他们提供大量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教育、居住、交通等配套,实现低成本创业,吸引大量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
[2]戴春,倪良新.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众创空间构成与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5(12).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5
一、充分认识做好“三农”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农”档案,是农业发展历程、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权益的重要凭证。“三农”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内涵,是展示农村文明的重要载体。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思想,围绕“三农”的中心工作,把做好“三农”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切实抓好乡镇机关的档案工作
建立和健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税费改革档案、政务公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农村信用档案和社会保障体制档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义务教育档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档案等。年全县所有乡镇直机关都要实现规范化建档,乡镇机关档案室均应达到省二级以上目标管理标准。已达到省二级目标管理标准的,今年要做好复查工作的准备。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档案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抓好村级建档和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今年90%的行政村要达到“有领导分管、有档案人员、有机关档案、有档案柜架、有管理制度”的档案工作基本要求。50%的行政村按照《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实现规范化建档。各乡镇今年要完成一个行政村的档案示范创建工作。县档案局要及时加强村级规范建档工作的业务指导,涉农部门要积极加以指导与配合。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的规范化建档工作。
四、大力加强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建档试点工作
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档案局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建档为着力点,带动全县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时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
按照国家《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试行办法》的要求,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和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将政务、农业科技、畜牧、水利、水产、土特、气象等档案信息和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产品的技术档案列入三级网络管理,整合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继续做好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信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特色产品、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等档案工作,为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服务。
六、积极开展农业和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以农业科技三级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以县级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等主管单位档案部门为中心,以乡镇三农科技单位为纽带,以村及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基础,三级联通,实行档案、农业科技资料、图书、情报信息一起收集、管理、交换和提供利用,逐步形成科技档案、信息情报平台。通过开展信息咨询、科技讲座、展览、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将各类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指导农民解决农产品销路、增加收入,使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范文6
一、抓好粮食稳产增产机械化保障工作
(一)加快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短板。围绕水稻机械化插秧、玉米籽粒机收、马铃薯机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等薄弱环节,分区域组织开展培训指导和示范推广活动。加快应用川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广精量播种、高速移裁、深施肥、高效植保、低损收获、智能烘干、初加工、精深加工、存储及冷链物流等短板弱项装备。
(二)推进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损提质。加强粮食机播、机收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操作规范。大力宣传和推进作业质量标准,督促企业改进播种、收获机械产品。开展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调研,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
(三)加强机械化救灾防灾能力建设。根据我市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机械化救灾防灾行动方案。推动本地农业机械保有数量和类型结构满足本地区救灾防灾需要。加强农机手应急救灾防灾技能的培训、机械化救灾防灾工作调度和应急救灾防灾演练。
二、有力推动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
(一)编制好“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
(二)推进“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争创行动。实施以“良机”为牵引,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建设行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施、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选育一批“宜机化”作物品种,推广一批“宜机化”栽植方法,总结示范一套“宜机化”经营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和“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三)做强农机化产业群产业链。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向上级推介典型案例。健全农机经营、农机维修及零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供应链。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指标体系研究和行业发展监测。强化农机化发展统计管理工作指导,提高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机作业成本效益动态监测,开展农机化形势分析。
(五)推进“机械化+数字化”发展。逐步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尝试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
三、推动农机化发展重大政策落地
(一)进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质量实施。及时制定本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并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二)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全覆盖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地,指导各地优先扶持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加快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械淘汰升级。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
(一)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全面达到“宜机作业”要求。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机耕道路建设,提高农机作业通达度。鼓励各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烘干、仓储加工、机械化育秧、机具库棚和机耕道等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村机电提灌。大力争取省级提灌站建设财政资金和地方安排的本级财政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标准化提灌站建设,加快老旧提灌站升级改造,在现代农业园区推进智慧灌溉,2021年更新改造提灌站10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