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医学技能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专业,工作对象是高度复杂的人。我们要培养医德高尚、医学技能高超的医学技术人才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就必须构建合理高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医学技能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两张皮: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困难;面对实习有恐惧感,进而对学习本专业信心下降。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方面着手探讨优化的方法,以期改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质量。
一、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都已经拿到了相关的医学技能证书,但是大多数只是为了获取证书而考证,在应付了学校的检查和考核后,证书就被束之高阁,而在考证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大于实践能力。
2.现任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经验。由于大多数医学教师的来源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或临床经验,对学生实践指导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要求。
3.师生比例异常与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医学类,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数专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在医院进修并得到提高。
4.对引进的兼职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优势。兼职教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常常是教师心里明白但讲不出来;学生听不懂,反应很差。
二、优化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议
1.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富有教学经验,懂得如何将实践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但同时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对专职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实践能力的培训和锻炼上。
2.培养方式。从实际出发,多方面着手改善现行的为了考证书而学习的培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专兼职教师的互助合作,假期的临床实践学习等,从死板的“双师型”教师落实到会动手、会传授的“活的”“双师型”教师。
3.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拉近教学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距离。(1)聘请医院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安排应该主要放在实践教学中,并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小组,由兼职教师指导专职教师,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专职教师辅导并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帮带过程中订立学习目标并进行监督和考核。(2)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具体实施过程要订立计划,由专人负责,既要让学生真正获得临床锻炼的机会,又要管理好学生有序地进行,不能妨碍医院的正常秩序。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制度。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激励的方法可以考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着手,精神上的激励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如选派双师型教师到优秀的院校参观学习,以先进促后进。
5.做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放得更高、更远,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以及简单的实践操作上。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临床实践,大约三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如果能培养出与发展相适应的医学技能人才,不仅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更能进一步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高精专的教师,我们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鼓励在校教师在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和学历上的提高,只有放得开才能收获得更多。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面对的问题,不断地探究解决的方法,才能找到更加优化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鸿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97-98.
[2]刘素芹.浅议卫生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时空,
2011,(11):41-42.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2
一、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逻辑顺序不同。汉语和英语在逻辑顺序上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难以理解语句的含义,习惯按照我国传统的文化顺序对英语语句进行翻译。汉语在语言逻辑顺序上注重因果关系,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强至弱、由远及近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而英语中主要借助连接词来构成逻辑,具有巧妙灵活的特性,存在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在时间表达上,汉语为2015年9月27日下午13点30分,在时间单位上由大到小、循序渐进,英语则表示为At13:30intheafternoonofSeptember27,2015,逻辑顺序比较灵活巧妙。
2.语法结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也不相同,其中汉语主要是由词语、短语和语句结合之间的联系构成语言,体现出意识组织形态特点,“我昨天看见她了”一句中,“昨天”就已经表明了时间,而“看见她”则是对事情的具体说明。而在英语语法中,则需要表示为“Isawheryesterday”,其中“saw”作为动作的具体表达形式,因为描述的事情发生在昨天,需要将一般现在时“see”转化为一般过去时“saw”,以表明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在昨天。在英语语法中,一般存在多种语法形态,主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过去时及过去将来时等。在语法结构上,汉语更加注重功能表达,英语则注重形态表达。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1.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单词是英语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和水平。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策略。同时,学生在扩展词汇量时还需要结合交谈情境正确使用词汇。例如,英语中常用的打招呼语言形式包括“Hi”“Goodmorning”“Howareyou”“Howdoyoudo”...但不同语言情境下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也不同,其中“Hi”“Goodmorning”适用于两者关系较好时的情境,比较常见,“Howareyou”则可以作为老友重逢时的问候方式,“Howdoyoudo”则说明两者之间还不是很熟悉。
2.重视英语惯用语法。在英语交谈中,俚语和习惯用语比较常用,但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学生通常会按照汉语思维理解俚语,从而产生很大的歧义,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英语学习。在英语中,常见俚语包括smallpotato、bigfish、milkway...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很多学生就会翻译为小土豆、大鱼和牛奶路,的确发挥了小学生特有的活跃思维和创造性天赋,然而其实际意思分别为小人物、大人物和银河。在认清中西方文化差异时,将那些难懂的俚语和习惯用语结合句子上下文进行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3.区别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句式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很大差异,语言逻辑顺序和句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Itisthefirstdayofthenewtern”一句翻译为“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英汉语序完全相反,英语中由“of”实现了对语序的正确对调。而在汉语中,“这个穿红衣服的男孩是杰克”,按照汉语思维应该翻译为“ThisinredboyisJack”,而按照英语思维则翻译为“ThisboyinredisJack”。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耐心讲解英汉句式间存在的差异,加强学生对句式结构的训练和认识。
4.结合生活学习英语。实现语言的正常交流和沟通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景交流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景联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效结合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购物场景,两名学生一组,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
学生A:Excuseme.
学生B:WhatcanIdoforyou?
学生A:Iwouldlikesomepencils.
学生B:Whatabouttheseone?
学生A:No,thanks.Iwouldlikethoseredone.
学生B:OK.Hereyouare.
学生A:Hereisyourchange.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选择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ACJYYB2011137)和《国际化视角下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CJYYB2010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的财务人员供大于求,已经呈现出疲软的态势,而高层次的,尤其是素质比较全面,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懂国内法律法规的会计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培养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财会界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会计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谈起,分析了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并从高校基础教育和在职培训两方面探讨了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是综合能力很强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国际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国际专业视野,熟知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外市场运作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最新行业知识,始终站在专业、行业的前沿。
其次,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努力做到思维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并能够从错综复杂的各种信息中找到联系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有效监督企业经济运行并解决各类财务问题。
再次,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国际化会计人才应该掌握专业、精准的财务英语以及熟练的英语沟通技巧,能够从容面对国际化竞争。
最后,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对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国际化,而会计人才是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实际意义,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势在必行。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形势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不断优化其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耗费。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会计除了要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发挥其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完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高校会计专业,使其适应国际化需求。从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上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太差,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当前形势,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应该面向国际化,应该按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来培养在校大学生,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高校应根据国内学科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进行教材内容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其次,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上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各种考试,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CPA)以及ACCA等国外注册会计师考试,力争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为毕业时找工作增加自身价值;最后,要加强教材内容的国际性。教材内容应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部分课程还可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并争取用双语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为目标,创新出一种新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性,将学生摆在主置,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高校应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并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符合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建议学校应该多方面争取更多的实习经费,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高校教师自身素质过硬,他们才能以身作则,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并为他们将来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高校应该鼓励并支持教师继续深造,考取在职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研究生;而教师也应该积极努力,密切关注会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争在课堂上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二)培训优秀在职会计人才,使他们成为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要科学选拔基础好、有潜力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作为培训对象。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因此选拔培训对象要立足高起点,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从全国在职的高层次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理论工作者中,挑选诚实守信、年富力强、潜力较大的人员进行培训。其次,要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对选的优秀在职会计人才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放在能力的培养,并应采用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和提升培训对象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学敏.建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2]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会计之友,2006.5.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言语交际;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61-0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上,变得更近了,“地球村”的说法也日益流行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也是我国除了汉语以外的第二大语言种类,英语的学习也变得必然且必须了。在进行语言的学习时,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重视英语词汇,语法结构的学习外,还要注重英语交际情境的创设及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就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谈起,分析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相关举措。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都讲究含蓄,这种逻辑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习惯从一开始就精确的确定某个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通过说话或者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含义,比如说:“你吃饭了吗?”可以依据说话的时间来判定这个“饭”指的是早饭、中午饭还是晚饭。而英语的表达方式却是十分明确的,早饭就会直接问:Have you had breakfast?中饭会改用lunch,晚饭会改用supper,分的清清楚楚。此外汉语语言常常是先因后果,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关系,而英语善于运用较多的连接词,且习惯从小到大排序,比如汉语中对地点的描述会按照国-省-市-区-路-街道排列,而英语恰恰相反。另外英语比较重视形态,比如名词复数加s或者es,过去式加ed,将来时加will等,而汉语句子构成没有明确的形式标准,比较注重的是句子的功能。基于以上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才能更好的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相关举措
1、了解不同情境中英语词汇运用方式
在运用英语单词及句式时,常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不同而有相应变化,比如,在与人打招呼时,“How are you?”一般是与相识的人一天中第一次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Nice to meet you.一般是用于初次见面,是一种比较正式的问候用语;How do you do?一般用于初次相见经人介绍后说的问候语,尤其是对方年长时,表示礼貌。Hello.一般用在熟人朋友年轻人之间的招呼用语,比较轻松随便亲切自然。
2、注重对英美习惯用语的介绍及运用
经常与英美国外友人交流的会发现,他们经常使用习语和俚语,比如milk way,从字面上看,我们就会认为是“牛奶路”,而实际意思确实“银河”,big fish,字面意思会认为是“大鱼”,而实际意思确实“大人物”;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思会理解为下猫下狗,而实际意思确实下倾盆大雨等等诸如此类的习惯用语还有很多,在进行记忆的时候不能单独记忆,而要依据这个词汇或短语出现的上下文或者语境中去理解记忆,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每堂课开始前都给学生介绍两三个习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和猜测习语的意思,然后再告诉学生真正的含义,这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并使用这些习语的习惯,使之深入人心。
3、创设情境交际模式
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注重交际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生活用语等基本用语。还可以在课堂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主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全程交流都使用英语,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加深对英语语言知识及运用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4、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课外英语读物,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英美国家的生活习俗、家庭关系、社会背景等,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西方文化,从而能够更好的接受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比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督促小学生阅读某篇英语文章,然后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理解及心得体会,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心得体会予以指导,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以沟通讨论的方式将文章要表达的正确意义告诉给学生,这样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逐渐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结语
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而若想要真正的掌握这门外语,就要求英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西方思维方式及语言方式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使英语真正成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 超.当前小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5
论文摘要: 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的理念,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并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现状和模式。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教师是任何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建设者。2002年,我国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因此,除了迅速提高现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技术水平之外,还要从如何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这方面思考。笔者从对师范生的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反思,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各阶段培养、培训现状和模式作粗浅探讨。
一、教师培养的现状及模式
建国以来,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例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教法”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巩固高师院校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但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学校教师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一体化; 《经济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一、引言
《经济法》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点众多,且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概括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对尚未投身社会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是较大的。目前《经济法》程设置多以课堂讲授为中心,教师在上课时以法律基础理论为重点,很多时候学生的反应是学得茫然,而老师是教得孤独。因此,在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法》课程教学亟需改革,其改革的关键点是以“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现实困境
(一)从教师方面看,经济法的教授过程仍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囿于传统教学模式、学校教学条件及现行评价教育机制、课时量等多方面的束缚,教师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手段多以黑板、粉笔加PPT的单一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内容上,以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法律思维、法律职业技能缺乏实践练习。教学与实践脱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从学生方面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经济法》缺乏学习兴趣。经济法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理论性、技术性较强,大部分法律规定在学生看来职能理解字面内容,无法真正掌握法律运用技术。这对于本身学习基础较差且不善于抽象理论学习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出现学生混课、睡课的现象,形成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愿听的恶性循环。要解决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就必须从根本上对现行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素进行改革。
(三)从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看,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方式。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闭卷书面考试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考学生的应用能力。考卷的设置还停留在传统的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概念考核上,学生应对这样的考核就是“背多分”。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达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责任意识,以及运用法律理论和法律条文分析判断并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事务问题。
(四)缺少实训内容,未能体现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将实训内容融入课堂中,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应用能力。然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法》课程,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加之教师指导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经验不足,使得在校冉行实习实训难度较大,导致任课教师对《经济法》课程的实习实训重视不够,学生实际运用法律能力低下。
三、《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传统“填鸭”模式的理论讲授是导致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法只能学不会用的寰常即学生产生对法律知识“用”即“职业性”的困惑。要解决就应创设适合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模式,即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开辟一条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型、实务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理论教学融入技能培养。高职教育要求知识传授须使学生形成某种能力,但这并不意味放弃理论教学。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因为法律概念、原理、相关法律规定的掌握是法律运用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教师应重视理论讲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如在课程设置中囊括了经济法律纠纷解决方式的专题,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技能,而不是追求实践的表面形式而忽视了法律知识学习的本质规律。
(二)根据职业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素材,运用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查阅相关的法律知识,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对案例的选取时,要注意到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选取的案例不宜选择难度过大案情复杂的案件。需从简单的案例引入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基本法律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答疑,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次,还需要注意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性,在案例的引用不能照搬本科法学专业学生的案例,应结合其经管专业引入案例。
(三)加强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有人认为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只适合工科类的课程,其实是一种误解。不管是的工科类的课程还是文科类的课程,不管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应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实务能力,学以致用的目标。因此,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也应贯穿“一体化”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仿真模拟实训以真实案例为教学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法律操作技能,独立的完成相关法律工作任务。如让学生以“工作服购销”为素材,进行分组讨论,每组分别代表企业和服装厂,拟订一份服装买卖合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有效提高学生岗位实务能力的预期教学目的。
(四)与实务部门搭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加强与商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社区服务机构等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观调研、顶岗实习、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见习活动,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务能力的提高,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可以聘请实习基地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实习实训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从而不得巩固双方合作基础,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