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城市商业,空间
0 概述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它呼唤新的秩序、观念及模式,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它使得交易场所、交易时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物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交易速度,因而它势必会对城市商业空间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商业模式及空间形态。从本文来说,城市商业空间要做加法,“+”除了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在思维理念、营销模式上的“+”;要建立起人、店、商品的数据关联,掌握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探讨商业空间的建构与重塑。
1 “互联网+”时代实体城市传统商业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不仅对传统商业的连接方式、消费方式、消费形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还对其生产方式、商品和服务等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地域垄断的能够问题都不复存在,这彻底动摇了传统商业的基石;从产业战略态势上来看,供给者从强势变成了弱势,而消费者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利,从而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改变,商业内容、空间结构与形态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商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大众服务,如果商业不改变自己的话,就无法适应消费人群的需求。
2 “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与重塑
对于现在的商业行为和商业空间来说,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要素促进了全新的商业业态,推动传统商业空间功能多元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因此,城市商业空间要主动迎合大环境的改变,从业态上和空间塑造等多方面来改变自己,让受众参与到这个空间里来,从而实现消费的体验过程。
2.1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也将注入新的元素、产生新的变化,并呈现出传统实体商业空间全新的发展趋势。
(1)业态多元化。未来的城市商业空间将集购物、办公、娱乐、休闲、社交、配套居住等功能一体。与传统的综合体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追求业态上的跨界重构和创新,且其业态将呈现更加娱乐化、知识性、复合化和多元化。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把工厂搬进咖啡厅,人们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尽情体验咖啡文化。进店之后,人们还可以实景观摩一颗咖啡豆是如何变成咖啡的,其不但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咖啡的烹煮和烘焙过程,同时还能伸手触摸各种材料。
(2)主题特色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注重主题性,以文化、艺术、生态、互联网、健康、娱乐、社交等为特色的主题将常态化。此外,多主题的叠加,能够彰显产品特色、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还可以打造具有地域性的主题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展现其文化独特性。
(3)休闲体验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将以休闲体验为核心,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导向转变为以精神消费为主导,未来将更多地从功能上进行改变,文化、休闲、娱乐和社交将逐步代替购物消费;产业上将打破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的界限,从功能分离走向“四生一体”,从而凸显娱乐、购物、体验等休闲元素,营造休闲体验的环境氛围。
2.2 复合感性的空间
传统的城市综合体商业的空间划分形式较为明确、单一,“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重在打破当前的空间维度,在建筑内部空间上下功夫,让艺术、娱乐、办公和可体验的商业空间复合能够融为一体,并与艺术、人文、自然等元素结合,加强体验性和独特性。
首先,室内空间生态化。如K11在三楼打造了近300平米的室内体验种植区,突破了室内环境的局限,利用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让绿色植物在室内自然地生长,使得人们在购物休闲的同时,还能近距离地接近大自然和感受室外空间的乐趣。其次是室内空间室外化。在室内打造室外的景^环境,创造更加愉悦的感官体验。其次,垂直空间街区化。如重庆洪崖洞的4条街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在街区里面灵活搭配,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最后,室内空间艺术化。如重庆的元色餐厅,将时尚T台艺术与传统的餐饮相结合,让空间更加立体化,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展。再比如,2016年6月在郑州万象城中进行的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毕业展开幕活动、毕业作品展及创意市集活动等,实现了高校原创艺术与城市商业的完美结合。
2.3 人的模式
互联网让商业回归本质,商场不再是只提品信息给顾客的场所,而应该重视与顾客的情感链接。顾客需要的是和商场的情感连接与交互,商场要让顾客觉得其不再是冷冰冰的品牌,而是一个人格化的品牌。都说服务在于细节,细节关乎成败。河南省新乡市胖东来百货就把“细节”做得十分到位,比如,其除了每层楼都有公共卫生间外,还分别在一楼和二楼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直饮水等公共便民设施;同时还在二楼设置了吸烟室,充分考虑了在购物之余每位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这对于位于三线城市的新乡市中的胖东来百货来说,能做到这样的人性化的服务,实属难得。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和重塑研究,去帮助人们来认识这样一个新的模式,使其主动迎接挑战,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首先,基于“互联网+”具有城市生活的建构功能,改变传统城市日常生活,构建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内涵,从而探讨“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业态的变革。笔者在文中总结并归纳了新经济形态下,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时空观念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其次,基于网民对“互联网+”空间的生产及其之间的社会互动,展示了“互联网+”消解了原有城市商业空间原有的结构,并将其重塑为一个承载多元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和融合情感氛围的空间。进而,我们可以从商业空间业态、商业空间形态与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的模式。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的有关策略,使得这些空间具有体验性与创新性的意义。这里的体验、创新不单单考虑一个概念,而应该把体验性落实于空间,变成实体商业服务的一部分,进而达到全方位的体验。当然,实体商业不应该只关注顾客的消费,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妍,李苗裔.“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功能空间演变及规划响应[J].规划师,2016(04).
[2] 王振坡,翟婧彤,贾宾,郑志恒.“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布局重构研究[J].建筑经济,2016(05).
[3] 陈虹,刘雨菡.“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影响及规划变革[J].规划师,2016(04).
[4] 蒋宏.“互联网+创新创业+休闲”: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5(08).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居住形态也在发生着转变。城市被分成大量星罗棋布的社区,人口大量向社区集中,并形成了以住房为链接的、相对独立的、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社区商业市场因此而孕育,并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近几年,社区营销正被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所应用,社区已经成为了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阵地。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与现状
中国社区商业的特点
社区商业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布局上都有别于商业中心,它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主要服务功能和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根本。社区商业市场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和满足较高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日用百货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满足较高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主要经营行业包括餐馆、美容美发、医药、家电、书店等居民服务业和部分其他行业。
2 与市政配套建设关系密切。良好的市政规划常常会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和核心。如果市政规划合理,配套设施齐备,则有利于社区商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更多的地域,招揽更多的顾客。如地段成熟、交通方便对形成一条好的商业街意义重大,其能够辐射到周边区域及吸引客流量。
3 与社区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素质呈正相关。社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直接影响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对社区商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规模,人均收入水平高,购买力水平相应就高,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消费层次。中国社区商业的竞争现状
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而其中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据统计,社区消费大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如果按照30%计算,中国的社区商业市场将有2.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可是国内外零售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要夺取的一块宝地。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大超市、大百货、大卖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外零售巨头纷纷瞄准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大业态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同时也瞄向了社区商业市场这一新的商机。2009年3月,沃尔玛提出一项为期5年的发展计划,拓展其在中国新的折扣店业态“惠选”,并以此作为未来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无独有偶,连锁便利店7-11店与中国银联推出“金融服务便利联盟”计划,持卡人可以通过刷卡终端,完成包括信用卡还款、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互联网购物线下支付在内的诸多金融支付活动,通过附加服务功能吸引客流,增加便利店收入。
此外,社区的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冲劲开始抢食国内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国美、华润等一批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已入驻社区市场,这一市场即将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战。
社区商业营销的困境与未来
社区商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1 社区营销形式严重同质化。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营销活动有不同的目标群体。由于我国社区商业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各社区商业业主在社区营销中营销方式互相模仿,比较单调,市场不够活跃。
2 社区营销的互动性不够。社区营销普遍存在缺少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流,不像在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社区商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品优势,针对细分群体,丰富营销活动的参与形式,才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营销规划不系统。一份专业的营销规划应该包括对以往营销工作的总结、对营销问题的反映和分析、总体营销策略思路和目标的确定、对营销规划执行的评估和监控等。由于我国的社区营销推广在现阶段还处于初级水平,营销推广常常都是临时抱佛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社区商业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1 服务性特征日益突出。由于各种实物商品日渐丰富,社区商业所提供的实物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居民对一般实物商品需求转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商家开始围绕实物商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性经营,如送货上门、订制商品等,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多种方便。
2 便利性要求更高。专家把构建社区购物网络,形象地称作“51015”工程,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以到达超市和餐饮店,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购物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希望社区商业企业能够在营业时间上和服务方式上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3 社区消费项目在扩大。随着社区商业对居民生活服务的范围、项目不断增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商业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服务的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购物、餐饮、美容美发、洗衣、家政服务、装饰装修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商业服务经营的品味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4 与住宅社区的价值相关联。由于社区商业业主的经营收益与社区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住宅的消费价格成正比。因此,高档的社区,一般情况下会拥有比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而较高档的消费者群体可能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顾客群体。
社区商业的六大营销策略
1 规范社区市场。规范社区市场经营管理,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业主和顾客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区商业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不良的市场行为发生,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商业在推广产品时,为了提高销售额,依仗资源优势打恶意价格战、赠品战,自贬社区商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身价,也给顾客一种地摊货的印象,影响整个社区商业市场的发展。
2 多种业态的组合。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各种业态的内容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规划,要通过业态的组合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如大卖场要有免费停车场,品种丰富和门类齐全的商品,特别要和一些精品百货、饮食一条街相结合,成为社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同时要有便利超市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居民随时性的日常需求。像这样的商业设施和业态组合,才能满
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商业业态布局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规划,经过多次的认真思考和模拟后,才能最后确定。
3 多样服务组合。服务组合分为三大类:一般服务、延伸服务、精品服务。一般服务就是最基本服务,让顾客能够清晰地辨认商品名称、品牌、价格、规格、产地等,同时也指售货员对顾客的礼貌、周到、耐心、热情等的服务态度;延伸包括社区商业的购物通道的设计、电动扶梯的安装、空调电扇的配置、顾客用洗手间及休息座椅的配备、店门的宽敞、停车位以及代客运输等;精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交易纠纷仲裁服务和休闲服务等。三种服务组合表明服务深度的不同,服务越有深度,越能吸引顾客,成交率越高。
4 多项促销手段组合。(1)举办特色活动。社区商业开发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家庭亲子日、社区电影月、儿童绘画与才艺年度大赛等活动,成为周围泛社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休闲娱乐去处。(2)引入知名企业。在社区商业商铺的引进中,有意识地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区商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3)公关促销。社区商业通过标示宣传、慈善捐赠、义卖、信息报道等公关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扩大社区商业的知名度,促进商品销售。(4)广告促销。社区商业可以利用广告媒体向附近居民传播社区商业的经营信息,以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社区商业形象。
5 细节营销策略。在社区营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在社区营销过程中细节营销主要是从数据库管理和互动营销两个环节来说明。(1)数据库管理。社区营销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具有居住集中、信息传递迅速、口碑影响明显、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突出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社区商业的顾客群体相对比较稳定,老顾客数量居多,因此,社区商业企业应该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为每一位顾客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针对顾客的需求调整商品结构和改善服务设施条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2)互动营销。要使个别商铺营销策略和整个社区营销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终端形成多元互补的态势,只有通过整合互动营销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社区宣传推广的成果,如整个社区商业中可以使用统一的优惠卡、社区绿卡、VIP卡等,给顾客带来便利。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上海商业 金融危机 信心 融资
上海市是我国的商贸名城,有千年商都的美誉,商业一直是上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在不断地拓展。但是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经美国到欧洲,再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场世纪金融海啸实实在在地冲击着全世界的经济。上海作为世界重要的市场无可避免地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波及,而作为上海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商业同样受到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对上海商业会有什么影响?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金融危机以及对实体经济的侵蚀
1、金融危机的实质
金融从其本源的意义上讲,是资会的融通与流转。而资金的流动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它在本质上应该依附于实体经济活动。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使得资本作为至高无上的一切权力大门的“通行证”。使它可以在经济活动制约之外,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这个独立的部门产生之后,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于实体部门之外的特有的运行与波动规律。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货币、贿赂、短期利率、房地产、证券、金融机构等)短时期内、超周期的急剧恶化。表现为汇率与利率波动,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商业、金融机构短时期内集中出现流动性问题甚至破产倒闭等等。
2、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侵蚀
全球金融体系受到的破坏已经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受美国金融危机及经济整体低迷影响,美国就业形势开始恶化。美国劳动统计局2009年4月1日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整体失业率上升为8.0%,创1994年3月年来新高。制造业开始萎缩。美国著名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5月1日公布,4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第三个月收缩,活动指数仅为38.9%,且下降到1982年来最低点。同时克莱斯勒宣布倒闭,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也已经大幅下滑了30%,创1974年2月以来单月最大跌幅。人们普遍预期悲观,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这促使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次贷危机在美国的深化无疑给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来自路透社的最新消息,日本出口面临困境。德
国、法国、意大利等商业活动明显减少,公司普遍预期悲观,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已经上升到警戒上线两倍,而且有可能进一步上涨。
二、金融危机对上海商业的影响
1、群众信心受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商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信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群众生活日趋困难,造成群众商业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降。据上海2008年的统计反映,2008年一季度,商业信心指数仍高达142.05%;二季度降至121.61%,比一季度下降20.44%;三季度又降至104.54,比二季度再降17.07点%,创2002年以来的新低。不少商业在投资问题与群众消费指数上显得更加谨慎,对商业消费“多看少动”,表现出对未来经济走势信心的相对不足,与过去那种提前消费的投资心态有天壤之别。
2、企业经营受影响
从国内看,2007年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地区出现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2008年上半年,中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商业企业。同时,受东道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东道国的信贷紧缩,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流动资金吃紧,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东道国实施资本项目管制,那么,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间的资金流动链条将断裂。美国、欧元区等地区向金融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资金,将导致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从而使公司利润遭受损失。此外,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放慢相伴生的往往有合同违约率上升、国家风险增大等问题,都将使上海境外商业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
3、直接融资受影响
通过海内外上市是上海商业直接融资的重要资本手段。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灾”,对国内证券市场产生了消极传导作用。股价下跌,导致上市公司资产大幅缩水,同时,为保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中国证监会已放缓IPO,对已经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的上市企业也暂停上市,发行上市工作几陷于停顿状态。
三、金融危机中的上海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同样深远。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上海商业的不利影响,我们已经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次贷爆发前,为防止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全面膨胀,我国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前景看淡,各国开始转变经济方针应对金融危机后可能降至的经济危机。我国开始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2008年11月5日,中央出台了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政府直接启用4万亿的财政拨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促进群众消费,保持商业发展等方面,这是我国决心在经济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路线上的又一举措。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变从紧为宽松,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下一阶段,将采取六项举措,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促进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上海商业应当抓住机遇,坚定信心,用好政策,在大力开拓新的消费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1、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商业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商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随即消费,是一定空间上以固定的产品吸引物为中心、以人流带动物流的空间位移过程。要完成这个空间转换过程,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必不可少。只有更多的基础设施投入,才能满足旺盛的商业市场成长的需求。(2)完善商业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与信息平台建设,改善商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促进产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当前商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它的存在是商业行业不正当竞争、抑制创新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商业市场良性发展。应该说造成不正常价格竞争现象有诸多因素,经济人动因乃基本诱因,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存在则是主观动机转变为客观行动的必要条件。对顾客而言,由于商业活动经常是在非理性情况下进行,多数情况下是与产品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固定很难很好地了解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成本较高,不确定性也大。要保护顾客权益,应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对商业的信息支持制度,其中包括规范商业企业的信息提供行为,建立商业信息服务系统,改善商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2、树立稳健发展理念
商业企业要用稳健发展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取代传统成本管理思想。首先,商业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其次,商业企业要通过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的创新、设备的改进、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措施实现管理手段、方法的科学化,进而将降低成本与实现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体系。在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目标成本管理、预算控制等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
3、优化商业的生产要素
商业从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的关系看,要素相对效率较高的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和其他要素投入普遍要高,而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低的省份,效率相对较低。这说明,我国商业发展我国商业经济发展对资本投入依赖很深。另外,劳动力效率下降。因此,优化生产要素主要是要优化资本和劳动力。首先,资本的优化主要是资本的投资方向及提高资本的经营绩效问题。从前文分析知,我国的商业固定资产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而零售业的经营业绩一直不好,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零售业的经营业绩,如采用多元化经营、差异化经营或者集团化经营以降低运营成本等。其次,劳动力要素的优化。主要是通过教育途径对商业从业人员进行进入门槛前的学习,进入行业后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来提高。
4、加强商业的组织发展
(1)完善产业政策。完善产业政策,包括完善行业组织职能、产业进出门槛的规定、产业的鼓励政策等。商业投资政策的倾斜。政策对产业的引导可以通过对产业内或者产业间的优惠政策来引导。(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首先,产品、市场创新。商业行业的创新与其他技术性强的行业不同,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软技术创新上。产品创新可以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并考虑商业的时尚特点、适度加入时尚元素,通过设计主题、营造情感氛围以及增加互动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价值化的产品。市场创新更多的在于对商业市场进行细分,针对确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设计,提供多元化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次,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全国的绝大部分零售行业在经营模式上都陷入恶性竞争,这种经营模式必须改变,否则中国商业市场就不可能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产业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以黄金周为代表的观光式消费上,人流多而现金流不大,商业的增加值微薄,围绕商业形成强有力和不断创新的产业链,找到多方协同共赢的盈利模式,是中国商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产业升级和二次腾飞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羽琴、陈康海:基于我国零售业态现状的趋势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2] 吴国周:中国零售业态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钱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N].中国经济周刊,2008-11-10.
[4] 肖立见: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N].中国证券报,2008-11-07.
[5] 夏春玉:关于我国零售业态与立地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0(5).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4
发展绿色商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唯利是图”的企业而言,对其自身的好处从何体现?
在绿色行动中先行一步的国外商业巨头们或许不是简单地受到社会责任感驱动。事实上,向绿色商业靠拢固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产生正面的外部效应,但从企业战略决策角度考虑,开展绿色战略真正缘由远不止此。
先行者已经发现了开展绿色革命的紧迫性:发展绿色商业是商业今后的新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之一,谁在绿色商业之路先行一步,谁便站在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零售帝国沃尔玛便是这场绿色风暴的先锋。它不仅有着长期环保目标――使用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零污染和销售出自可持续利用资源的产品,还制订了若干具体实施行动和实施方案:为实现在未来7年之内减少其全球零售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的目标。
目前沃尔玛已经向有关厂商发出了一份太阳能发电建议征求书(Request for Proposal),征求能在美国五个州的店面使用、且可利用现有屋顶空间的一致规格的太阳能系统。计划该系统在未来5年内的供电总量将高达1亿瓦(100MW)。此刻,沃尔玛已经将美国德州的McKinney分店和科罗拉多州的Aurora分店设为示范店。这些店面已经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显然,沃尔玛等零售商业巨头的绿色行动不仅仅是社会责任的感召,更主要的是意识到了绿色商业将是今后商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沃尔玛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从2005年的第九名上升到第二名。财富的累计和品牌形象的上升,正与沃尔玛去年在环境保护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彷徨与等待
尽管绿色商业革命席卷全球,并且国内也开始了大肆的炒作,但对于众多国内企业而言,绿色革命似乎难以消化。
国内商业企业的绿色战略仅仅是停留在炒作与宣称方面,他们提出了绿色口号却并没有多少的实际行动。
不少企业认为,绿色商业只有外部性,自己得不到好处。许多企业认为绿色商业的确是今后发展趋势,也很重要,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时候切入这一主题,在多大程度上投入,没有清晰的答案,所以对绿色变革采取浅尝辄止的态度,或者干脆观望。
仅有一些大的商业企业和一些在中国的跨国商业企业开始认真关注绿色商业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大企业社会责任感更重?恐怕不尽然。事实上,无论是大企业的积极行动还是中小企业的“只动口不动手”,都有其必然性。
或许,智猪博弈可以解释中小企业对于绿色革命的旁观与等待: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按钮,每按一下,在远离按钮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按按钮,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投食口落下的食物。但由于大小猪存在体力和速度等方面的差距,当小猪按按钮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去按,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一部分食物。
智猪博弈均衡的解是:小猪选择等待策略;而大猪则选择行动,奔忙于按钮和食槽之间。也就是说,小猪按按钮将一无所获,不去按等大猪按则有可能吃上食物。
所以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怎么选择,采取等待总是最好的选择。而对大猪来说,由于小猪最好的策略是等待,所以如果自己不按,就完全没机会吃到食物,所以只好选择行动。
在博弈双方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力量强的一方的正确策略是主动出击,力量弱的一方的正确策略是等待,搭强者的便车。
绿色困惑
商业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末端产业,其绿色化进程不能孤立地看待。阻挡商业企业绿色进程的,不仅仅是商业领域自身的问题,还关系到整个产业链中绿色进程是否协调一致。所以,就不能忽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绿色动力的解决问题。
首先,制造业的绿色带动作用较为软弱。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的绿色商品开发及相关绿色行动等都有较为明显的进展。但整体上看,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导入期,特别是绿色商业,相比于制造业更为滞后。我们的现状类似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情况。比如美国,据美国国际环保商业公司统计,1990年新产品中有5%的绿色产品,至1997年时已经提高到80%,目前这一比例提高到90%以上。而我国产业的绿色化进程相对缓慢,在绿色商品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绿色食品,但比重也很低,不到20%。所以,制造业的绿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企业在绿色行动中的源头问题。前者又受我国消费品制造业领域小生产企业数目众多、没有资金实力投入绿色产品开发的现状所局限。
其次,整个产业链的诚信经营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商业企业,包括生产企业,仅仅利用绿色概念当作噱头,推出的绿色商品价格高出一般商品,但商品质量实际上没有差异,或者是简单地标榜自己在进行绿色行动,没有实质上的内容,最终造成消费者失去信任。
另外,绿色消费观念仍然淡薄。欧共体十多年前的调查显示,就有67%的荷兰人、82%的德国人及半数以上的英国人在购物时都会考虑到环境因素,甚至宁愿付出比普通商品高许多的价格去购买环保性产品。在我国,虽然中国消协早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年,时隔六年后的今天,消费者在绿色消费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或者对绿色商品、绿色消费不闻不问,一概当作商家噱头;或者仅考虑自身利益考虑,消费绿色商品,但在消费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对环境的保护;或者将绿色消费作为身份、地位的标榜……商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其绿色进程同样与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改进和提升紧密相关。
怎样打开“绿色之门”
我国商业绿色化进程总体上比较缓慢,多数商业企业绿色化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驱动因素不够。所以,仅仅从道德方面提倡绿色商业的构建远远不够,还需要从解决制约因素出发来推动绿色商业发展。
从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动机消除来考虑,需要构建新的商业体制,使得进行绿色经营的费用不大于盈利,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方式统一。从发展的趋势看,环境成本管理与效益并不完全矛盾。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如果致力于环保的努力不与公司业务结合起来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只有合而为一才能真正释放出绿色经济的强大能量,这对地球与企业来说都是福音。
所以,可以考虑通过全新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奖励最高内化成本,惩罚最大外化成本,并从商品质量、价格、服务、时间及对公众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构建新的衡量标准,重新塑造制约企业从经济角度不得不将绿色纳入考虑的商业体制,使得商业企业绿色化进程脱离了利他倾向,转为一种竞争力的内在驱动。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5
林:传统的音响市场和这类便携式数码产品是两类不同的市场。传统的音响市场比较稳定,而年轻人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所以他们要选择便携式的个人音频产品。大昌目前策略是两部分都兼顾:传统的AV/Hi-Fi市场,我们会满足这部分客户的的需求。对于年轻人,我们会引进不同的品牌和产品来满足年轻人的爱好。我们觉得,年轻人没有忘记音乐。而只要有音乐,音响就会存在于这个市场上,以不同的形象出现,比如耳机、蓝牙音箱等。对于喜欢音乐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会选购个人音响产品,而等他们成家立业后,他们就会考虑买一套好的音响,我们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需要音乐。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就更需要音乐来平衡。
DH:大昌如何说服性格不同的产品都和自己合作的?
林:我们在音响这个行业有接近30年的历史,进入中国市场有超过20年的历史,了解市场的变化。除了音响,大昌集团也有其他的业务,比如汽车,化妆品,食品等等。我们是一个做品牌的公司,会努力维持品牌形象。所以,不同的国际品牌愿意跟我们合作,他们看中一点:我们的思维和方式跟他们的需要是契合的。他们也是看中大昌三十年推广的经验和渠道,说到最后是认同对大昌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实力。我很高兴地看到,很多品牌跟我们合作的时间超过了10年甚至20年。其实我们跟品牌的合作是开放式的,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的好与坏,我们都会跟我们品牌商做分享,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我们跟品牌之间的沟通。纯粹一个商业的买卖,我们感觉是不会长久的。所以,很多品牌非常认同我们的做法,也愿意跟跟我们合作。
DH:以大昌对行业的理解和判断,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有哪些?
林: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耳机市场将持续增长。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人们从过去随便花几十块钱买个耳机,到后来花几百块钱,甚至花上千块钱买耳机。另外,我们认为,数码蓝牙音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大家现在买手机,追求的是个性,而蓝牙小音箱未来也会成为未来代表自我个性的身份的一个东西。在我们的个人生活里,它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多。比如电话会议,比如开车的时候用作免提,或者是做广告营销的用户,他们给客户提案时需要更好的音响效果……所以蓝牙小音箱确实能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
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范文6
关 键 词:商业街;特点;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早在192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商业区”的概念,即商业活动的会聚场所。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认为商业街(区)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对商业的综合性、专业性和社会性需要,由多数量的商业及服务设施按规律组成,以带状街道建筑形态为主体呈网状辐射,统一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商业集群[1]。
1 我国商业街发展背景
目前,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超过30%,已进入加速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商业街区的建设纷纷成为各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预计未来的2~3年内全国商业街的数量将超过5000条。
伴随着大量商业地产项目的上马,一些商业街开发后因各种问题大量闲置,不但没带动城市商业的发展,反而成为城市的牛皮癣。在上世纪90年代,曾由于缺乏对商业地产规划、业态需求、经营模式等专向研究,导致1993年全国大型商厦的供给过剩,直到1998年市场才勉强消化[2]。
2 商业街发展的趋势
近阶段,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单一商业模式已满足不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城市商业街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全新的趋势:一是商业街业态和功能正走向多元化;二是商业街定位、建设和发展以及追求个性和体验趋向主题化;三是主题化商业街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部分商业街将旅游景区与传统商业进行融合和提升,借鉴景区的相关标准来管理和提升商业街。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商业街不能局限在简单的传统商业开发上,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和物流、贸易等的协同发展,对商业街的前瞻性设计和整体策划才是最终胜出的关键。商业街已逐步发展成为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组成的多功能、多业态、多业种的商业集合体,成为一个城市商业乃至整座城市的精华和缩影。
3 商业街的特点
商业街从大范围来说亦属于房地产,但与普通地产的开发又有较大区别。商业街项目涉及建筑规划、市场定位、主题定位、装饰装潢、商品布局、商铺间隔、宣传推广、招商销售等方面,其操作难度明显高于普通地产。其具体特点如下:
(1)功能复合。现代商业街多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金融、电信、会展、医疗、服务、修理、交通等十几项功能的复合体,一体化经营理念和一站式购物服务成为现代商业街的发展的目标,在追求功能大而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着眼个性化和特色化的经营之路。
(2)商业街规模大小不一,这和经营的商品类型有关。商业街的规模必须体现市场需求和所经营的商品适合的经营规模。当一个商业街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则商业街势必会面临市场承接力不够引发的经营困境。经过多年的实践,现代商业街多呈现以零售为主的状态,即为多种商品品种的荟萃,零售店铺成为商业街内店铺的主要组成部分。
(3)规划设计体现空间跨越。一个商业街项目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把握规划设计准则的情况下规划设计街道商铺。商业街设计通常在街道两侧布置商铺,单层建筑居多,少则占据街道一段,多则占据整条街乃至整个街区。需要强调的是,商业街的长度要适度,过长会令消费者产生疲劳、厌倦的感觉。
(4)环境优美,店铺协同性好。商业街一般汇聚购物、休闲、交往和旅游等功能,以优雅、整洁、舒适、明亮、协调,店铺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促进的协同能力。
4 商业街项目市场风险
项目的市场风险因素涉及市场环境、条件本身、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其他利益主体,它们会影响项目的最终结果及利益主体的期望。项目风险主要由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虽然从理论上不确定性因素能通过人们的努力降低,但却无法完全消除。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信息本身的滞后性、信息资源管理和沟通管理等方面。
目前,商业街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韩健徽指出,目前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开始出现大型化、盲目化、形象化、同质化倾向,孕育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和社会风险[3]。
5 商业街项目发展需考虑的因素
商业街项目的发展方向不是凭某个组织或某些人的主观判断所得出的,而是在一定原则下,在大量依据材料基础上完成的工作。影响商业街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商业街要立足于本土,与所在城市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应缜密调查论证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人口增长、消费水平、兴趣爱好、、传统习俗等情况,找出对口客户,才能为项目的促成作出积极的贡献。
(2)符合商业街发展规律及趋势。所谓商业街发展规律,就是从已有的商业街立项、建设开发、经营等全环节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张歆梅对商业街目前的发展及研究新趋势总结如下:一是商业街业态和功能正走向多元化;二是商业街定位、建设和发展追求个性和体验走向主题化趋向;三是主题化商业街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4]。这就要求项目要顺应商业街发展规律,敢于尝试新的模式,在功能上将区域特色与传统商业街进行融合,借鉴区域特色的相关标准要求来管理和提升商业街。
(3)差异性补缺原则。差异性补缺即通过细分尚未被占领,但又是许多消费者重视的空位产品,避开正面市场竞争和建立新规则的过程。如某城市的商业街多为百货商场、中低档餐饮,若将新项目定位到高端文化商业,该差异性补缺的市场定位必将受到众多品牌商家的追捧。
(4)前瞻性原则。前瞻性一般是指针对选定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评估和统计,对结果中有效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商业街在进行消费群体调查时注意到其消费群体中高收入高消费阶层占总人口的30%,而低收入低消费阶层占到总人口的70%左右,若商业街定位在中高档的业态,就需要考虑商业街人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5)市场导向原则。商业街的创新与发展,首先遵循消费导向,要从消费市场的需求出发,把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满足群实需、促进社会发展的业态及服务上来,从而促进商业街的与时俱进。其次是经营导向,要顺应商品大潮来定位商业街,把商业潜力转为生产力,促进商业街发展。
(6)突出性价比,强调潜在价值。性价比是性能价格比的简称,即:性价比=性能/价格,性价比是充分建立在顾客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之上的。商业街的策划、开发、运营等蕴含着多家单位及个人的思想及劳动,其店铺的购买及租赁价值较高,而作为购买或租赁者在交易时考虑的是商业街的性价比及商业街的潜在价值。所以,要提高商业街的性价比,就要先考虑店铺性能满足的程度,再看店铺价格是否合适。
综上所述,商业街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街的定位和发展趋势也正悄然改变,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在商业街项目立项初期就应从项目的特点出发,合理的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着重考量商业街后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荀培路.中国商业街的自我救赎[J].商业时代.2005.2,28-29
[2] 谢红玲.抢占商业地产商机[N]. 中国经营报,2002-12-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