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教育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1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教育;制度创新
0.引言
“十”会议结束之后,我们认识到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便是学习问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尤其是针对农民而言,因“三农”问题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强调且致力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三农”问题当中最为关键的是农民问题,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农村及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建设。
1.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教育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我国拥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一直强调“三农”问题,而“十”更是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进行了讨论,其提出农村、农业及农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尽管经过多年以来的改革,我国“三农”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据调查,至今为止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24,相对来说,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还是非常缓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正不断扩大,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据分析,农业发展缓慢、农村与城市经济水平相差较大是导致我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主要原因,而我国农民收入偏低的最根本原因则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但是造成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又是我国忽视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农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因此必须实施科兴国战略,改革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这既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需求。
2.农村教育制度创新的措施
要想改变我国农业现状,就必须改革及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做到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我国农村教育制度:
第一,教育经费的投入要突出重点,以保证基础教育。通过分析世界经济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平均支出的教育经费与世界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其增长速度要快得多。而各国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状况也让我们看到,教育开支并不是由财政资源的总量来决定的,其最根本的因素是财源的分配方式。因此在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时,不能把教育推给社会及市场,让社会及市场来决定教育的投入,更不能依靠收取高额学费来维持教育的生存及发展。其应立足于国民经济及整个社会发展,依靠政府来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状况来平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分析我国教育状况之后发现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因基础教育会对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平均素质水平。虽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时期,各方各面都需要用钱,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第二,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做到一视同仁。据调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将近20年,然而农村义务教育却一直难以实现,究其原因就是投入不足。现很多农村人口未能受到正常教育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其不重视教育,而是地方政府的能力有限,其难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落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低。据统计,在我国农村教育投资当中,中央财政支出占8%左右,而其余92%都是由各级地方财政支出,且其中多数是由县级以下的财政来支出,而我国县级以下财政来源相对较少,因此可农村教育投入可由原来的“以县为主”转变为“以省、市为主”的方式,针对一些欠发达地区,若省财政无法安排则可上报中央财政,由中央财政来负责。另外,温加宝总理曾提出“免除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的生活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缩小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一种方法,使得城乡孩子都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提高了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个文化素质水平。
第三,实施为“三农”服务教育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达到发展农村、农业增产、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可以说“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农民文化水平问题,其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素质水平提高了,农业才能增产,农村才能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除了要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度之外,政府还应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实施统筹“三教”,即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于一体,结合“两教”,即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达到优势互补,在提高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的同时也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技能水平,协调了农村各阶层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这样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3.结语
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拉大,从而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目标[2]。据分析,导致我国城乡差距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因此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对农村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而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也需要农村人口自身的努力,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农村人口则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面对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2
一、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界定
在对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即广义的社会)进行研究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结构分析模式,最为常见的是二元分析模式和三元分析模式。二元分析模式的典型是“国家一市民社会”构架,洛克、黑格尔、马克思等人曾以此作为理论分析的框架之一“。在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一经济一国家“的构设,开创了三元分析模式。此后,柯亨、阿拉托提出了”市民社会一经济一国家“的模式,莱斯特·W·萨拉蒙提出了”政府部门一营利部门一非营利部门“的分析框架。我国学者康晓光在系统分析上述理论后,又具体阐述了”政治领域一经济领域一社会领域“的范型。
除萨拉蒙模式外,上述各类三元理论的架构,主要是概念的差异,其内涵基本相同。其中,“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社会领域”相对应,“经济”与“经济领域”、“国家”与“政治领域”也分别是一致的。萨拉蒙范型的三个领域与其他理论的三个领域也具有对应关系,只是前者讨论的主要是家庭以外的组织领域,后者还包括家庭和个人。
三元模式划分的基础主要是活动主体、主要产出、资源来源、组织目标。政治领域,又称国家领域,政治领域的活动主体为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及从事政治活动的个人;它提供垄断性公共物品;资源主要来自财政收入,其次为捐赠;组织目标为实现公共利益。经济领域,又称市场领域,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为营利组织及进行经营活动的家庭和个人;它主要提供私人物品;资源主要依靠经营收入;组织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社会领域,又称市民社会,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主要是非营利组织、家庭及个人;它主要提供非垄断性公共物品;资源主要来自于捐赠、政府资助和收费;组织目标为集体利益。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政治领域)、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市民社会领域)分别以不同的机制发挥着作用。国家以强制性作为其行为的依据,市场通过竞争提高效率,社会依靠合作与互助发挥它的功能。不同的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依托的机制又有所侧重。
二、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市场、社会作用之比较
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角度看,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颇具特色,并且被不少国家仿效。比较分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市场、社会之作用,对于中国等社会保障后进国家构建、完善其制度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社会保障的模式
商业保险依市场规则运转,国家可强制雇员、雇主参与,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保障的目的。社会保险有三种常见模式,即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式、个人账户基金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部分积累式。三种模式都由国家强制实施,都体现国家责任。除此之外,第一种模式主要突出了大家共同分担风险的社会机制,第二种模式则运用了市场机制,第三种模式结合了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普遍待遇和国家救助完全由政府承担费用,前者对所有人给予相同的待遇,后者对收入低于一定水平者提供帮助,二者皆体现国家责任。
英国在基本制度各项目的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工伤、失业方面采用的是社会保险方式,在老年、残疾、死亡方面兼采社会保险和国家救助方式,在医疗领域则是普遍待遇。这些差别反映了英国在社会保障各领域价值趋向的不同。在医疗和养老这两个主要项目上采用普遍福利和国家救助模式,体现了其注重发挥国家作用的倾向;在工伤、失业方面主要采用社会保险方式,在老年、残疾、死亡方面兼采社会保险,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除了依赖国家外,还愿意发挥社会的作用。
就补充制度而言,无论是养老保障领域的职业年金和私人年金,还是医疗领域的收费制、国家干预的商业保险,主要按市场方式运作。所以,其规模的大小反映的是市场作用的强弱。1997年,英国的职业年金和私人年金之和占养老金总支出的 33%。1989年,英国的医疗保障开支中,通过市场实现的部分占总开支的13%。因此,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方面,英国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从主导制度和补充制度看,英国仍最重视国家功能的发挥,同时也不忽视社会责任,但市场的力量很弱。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个人和雇主缴费、一般税收、投资收益、捐赠。个人和雇主缴费、捐赠是社会力量的体现,一般税收是国家功能的显示,而投资收益既包括基金的市场所得也包括按市场价格取得的服务收入,因而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资金来源方面,国家、市场、社会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993年,英国的国民保险、社会救助、国民卫生服务、社会服务的总支出为774亿英镑,四个项目分别占33.9%、28.5%、32.5%、5.1%。其中,社会救助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财政,国民卫生服务和社会服务的费用有88%来自政府资金。国民保险资金中有86.2%来自雇主和雇员的缴费,11.5%为财政补贴。如果按上述标准计算,1993年,英国的社会保障资金中有65.5%来自政府财政,30%采自雇主和雇员交费,4.5%来自投资收益。
由此可见,英国在保障资金的筹措方面,个人和企业承担了较小责任,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由于英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基本上是现收现付,没有形成大量的可以长期投向市场的资金,因而难以通过市场来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大规模增值。所以,英国通过市场筹得的社会保障资金很少。
(三)社会保障的经办机制
英国的社会保障以国家经办为主。就国民保险和社会救助而言,社会保障部不仅是其管理机构,而且是直接办理组织。从个人保障账号的管理、待遇资格的审查,到资金的发放,都是社会保障部负责,社会保障部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监督者。在国民卫生服务方面,政府用税收提供的财政资金办医院、雇佣医务人员,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向私人开业的医师购买医疗服务,向制药公司购买药品,给全体公民提供近于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出现了弱化国家功能、强化社会功能和市场功能的倾向。在社会服务领域,除了政府外,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提供的服务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也愿意向非政府办的机构按照市场和“准市场”规则购买社会服务,然后提供给居民,或者由接受服务者向服务提供者交纳部分或全部费用。同样,在医疗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在整个社会保障领域,这种新的制度安排仍不明显。
(四)社会保障中第三部门的作用
在英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运转依赖国家、市场、社会,社会领域里的主体包括非营利组织 (总称为第三部门)、家庭和个人,其中,非营利组织在许多国家社会保障领域里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与德国、美国相比;英国在社会保障领域里的非营利组织仍然不够发达。
1995年,英国、德国、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6.2%、4.9%、7.8%。非营利组织中服务于健康和社会服务领域的雇员,英国分别为4.2%和12.7%,德国分别为31%和39%,美国分别达46.3%和13.5%。就相对规模来看,三国的非营利组织规模虽然相差不大,但活动于社会保障领域里的非营利组织的人数却相当悬殊,美国是59.8%,德国达70%,都超过了一半;英国仅为16.9%.
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医院是私立非营利机构,规模都相当大;2/3的社会服务机构是私立非营利组织。1990年,德国90%的助残服务、70%的家庭服务、60%的养老服务、40%的医院病床由非营利机构提供。在英国,国民保险、国民卫生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机构举办,非营利机构的活动余地很小。
与美国、德国相比,英国的非营利部门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地位不突出,差别主要在于卫生保健领域。德国实行的是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仅仅覆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残疾人、永久性肾功能衰退者,这些都为非营利组织留下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英国于二战后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全国卫生服务体系,由于英国为其公民提供了几乎是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因而非营利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为弥补市场对人们生活保障之不足而建立的制度,制度的维护者主要是政府。但是,国家不应在这一领域支配一切。英国的社会保障以国家为主导,但社会和市场也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三、优劣分析
强调国家责任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劣并存。其制度优势十分明显。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3
20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家Dweck等人提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学习目标取向与成绩目标取向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持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认为能力(智力)是后天培养的,可以变化,可以发展的。因此追求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学生会形成一种掌握模式,在认知方面会关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对成功失败情景进行努力和策略归因;在情感上面对失败焦虑程度适中;在行为上敢于面对挑战性任务,对困难任务有较高的坚持性,失败后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并致力于更有效的学习策略。持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则认为能力(智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希望通过寻求对自己肯定性评价来展示自身的能力。这种学生会形成一种无助模式,失败后很快变得沮丧,没有兴趣继续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问题解决策略也变得很随机。在认知方面关心对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成功失败情景进行能力上的归因;在情感上面对失败容易产生高度焦虑感;在行为上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对困难坚持性差。两种不同趋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90年代,音乐心理学研究者也开始对成就目标理论产生兴趣。如O'Neill(1997)在对钢琴学习的学生研究中发现,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比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在练习时间上,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要花两倍于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才能达到与之一样的表演水平。虽然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但是效率却不高。研究发现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简单的自己已经熟练的段落或者乐曲弹奏,难的段落或演奏得不熟练的乐曲则被他们避开。这样是不能让他们的演奏水平得以提高的。而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喜欢选择有难度的段落进行练习,并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能力。
在面临表演失败时,成绩目标取向者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演奏好,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能力水平不够。学习目标取向者则认为一次不够出色的表演意味着还存在着问题需要解决,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新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因此,面对具有不同学习目标定向的琴童,教师和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了解你的学生(孩子)知道他们是属于何种类型倾向,针对他们不同的需要因材施教。
⑵应把动机看成是教学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在强调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生本身就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并使他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机模式。
⑶培养学生将每一次的表演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能力。
⑷对成绩目标取向的个体,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帮助他们分析哪些是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时候采用较多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专注于练习的能力。
⑸对学习目标取向的个体,教育者应多一些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反馈,使他们从中可以改善他们演奏水平,而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表扬或批评的话语。
⑹让学生清楚他有潜能完成演奏任务,采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如“通过练习你就可以提高”等等。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成绩目标取向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的鼓励是很重要的。
⑺有效的帮助学生寻找演奏失败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失败不是必然的,而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强调努力比能力在学习中更为重要,是消除学生消极归因的方法。
⑻教师应选择一些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课程给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在独立学习的时候对课程投入更多的认知,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枯燥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⑼对于音乐等级考试,音乐教育者对这种评估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看法各异。有研究者认为竞赛能激励学生的技能发展,而有研究者也坚定地认为竞赛会削减学生的成就,特别是不断失败后更容易降低那些成绩目标取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对于这种争论至今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但笔者认为进行比赛应由学生意识到他需要,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确定自己发展和演奏的目标与愿望,对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评价以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目标水平。虽然很多学生都参加了不同程度的竞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竞赛的环境。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对这种不情愿跟同伴进行比较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家长也无须急功近利,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考级,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⑽成就目标会随着年龄发展而变化,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关注于教育者和家长的评价,而高年级以后会由成绩目标取向转向学习目标取向占主导。教育者和家长应注意到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4
【关键词】社会需求 高职 孤独症儿童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4-02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孤独症患儿总数已达100多万,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数量激增,但还是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师资也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主要是几所师范院校和少数几所大专院校,而专业课程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盲、聋、智障教育上,涉及孤独症教育的非常少。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是微乎其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国内高等学府唯一进行孤独症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已于2004年开办了孤独症教育专业,虽然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有着一定的缺陷,但已然是中国孤独症教育专业的最高学府。因此,为满足社会日益凸显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应该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新方案,用以培养合格的孤独症康复训练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就业拓展道路。
一、《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某些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仍未能跨越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上突显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未能充分反映职业教育要求
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培养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心理行为康复训练能力和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往课程目标的确定并未与这些教师的基本能力紧密结合。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职业需要
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方面的教材很少,高职本课程一般使用的教材是谢明主编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属于全国特殊师范教育专业课规划教材。此书广泛涉猎目前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学时有限等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每一种教育康复方法都只能是浅尝辄止。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所有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方法,从而成为合格的孤独症教育康复人员。
(三)教学方法的使用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教育康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多是采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案例的图片、视频等材料,或是以课堂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表现出来,但因为没有对孤独症儿童直接的接触和认识,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及教育训练方法的学习,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不能真正地通过实践教学增长知识和技能。
(四)评价手段的采用未能充分考查学生职业素养
该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多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分析等,不能全面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而形成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使得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更不利于能力的养成。
二、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设计的思考
(一)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课程目标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一门新拓展的特殊教育专业课,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课程。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是特殊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如果没有课程目标指引,就容易出现教育康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或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堆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为了突出高职“理论有用、能力为重”的教育原则,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孤独症教师的职业需要,突出技能型教师的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等教育机构所需要的孤独症教育教学方法等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立足职业需要,选取课程内容
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做到立足职业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纯理论”性的内容。目前,国内教育康复机构对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主要内容为:言语与语盲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训练、社会交往、刻板行为干预和认知能力训练等。而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有行为干预、感统训练、结构化教学和应用行为分析等。根据实际的职业需要,可以把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教材中所介绍的语言训练、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内容。除了这些传统内容,还可以把现在较新的训练方法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和地板时光疗法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另外,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从时间安排上,如果是一个学期的总课时是34课时,那么实践课时至少要占12课时;从实训内容上,每一节实训课都有具体的目的、内容、步骤,引导学会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现职教特色,应用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较多的几种现代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固然可以借鉴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专业教学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实用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以往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等教学平台,让更多的同学改变单一的学习途径,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由于孤独症康复训练具有特殊性,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切地接触到现实中的孤独症儿童。因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景教学法。如果条件允许,高职院校应积极创设实习实训环境,充分发挥课内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孤独症康复技能的应用紧密结合,强化教育实践练习,缩短职业适应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侧重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设计,都应关注课程实施中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积极作用。加之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平时不学习、考试就凭死记硬背的问题。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职业应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要强化实训技能的动态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评定。如果实训基地充足,实训的考核可以在康复机构或特殊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每名学生选定1名孤独症儿童,与其结成对子。观察与记录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表现,设计教育训练方案,并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教育康复训练,最终写出个案训练报告。课程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对学生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促进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态度与职业情感的养成。另外,可适当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训练方案20%、实操30%、期末卷面50%。书面考试内容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对教育康复知识的实际应用上。
总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重点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不断探索更新的课程。课程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一定要基于社会需求,要围绕孤独症儿童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任务展开。课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课比例,完善教学考核等,真正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专业技能,将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魏轶兵.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 [J].中国特殊教育,2007,82(4)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5
[关键词]社会性别;生育保险制度;性别平等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近几年来,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获得的权利也越来越多。女性生育期间,会存在社会风险及自然风险,为保护女性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生育保险制度。通过该制度,可保障女性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展现了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女性群体,从而实现性别平等。
一、社会性别与生育保险制度
1、社会性别简述
社会性别是人类具有的特殊性别。所谓的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行为方式及群体特征。就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性生理并不能决定女性性别角色,社会文化是决定女性性别角色的重要因素。人所具有的性别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是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家庭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
2、生育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其主体是具有怀孕和分娩等生育行为的女性,由于女性在分娩前后,无法参与正常生产活动,因此,无法获得经济收入。生育保险就是为女性提供物质帮助及医疗保健服务的一项制度。
生育保险制度是一项社会政策,主要由国家给生育职工提供物质和经济等方面帮助,该制度由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国家制定该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生育职工,在生育期间暂时丧失劳动力及经济来源,提供医疗服务、产假和生育津贴等全面的待遇,从而让生育职工获得基本劳动收入。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保险制度分析
所谓的社会性别视角,是指以性别为中心,从男女的实际生活地位等,分析生育保险制度。在我国大力提倡人人平等的背景下,生育保险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保险对象不明确。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部分法律规定,男性需要交纳生育保险金。有关法规规定,企业需依据男女职工工资总额,交纳生育保险费用。但在大多数省份关于生育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中,未规定男性为生育保险对象。
其二,是生育津贴问题。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生育津贴与工资持平。从国际生育津贴来看,生育津贴为工资的67%。虽然我国生育津贴明显高于国际生育津贴,但我国生育津贴均向母亲发放,父亲几乎享受不到生育津贴的权利。此情况下,导致生育津贴缺少公平性。
其三,休假问题。女职工在休假期间,企业既要承担生育保险费,又要承担代替职工的加班费。生育保险费未限制性别,而是根据单位员工总数进行缴纳,也就说明女性休假期间,雇佣员工的成本是一致的。企业承担代替职工的加班费,存在性别差异,无形中规定仅有女职工享受该成本,这样,就造成企业出现性别成本。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多个国家实行“父育假”,所谓的父育假,是指在女性休假期间,男性的育儿假。现阶段,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父育假。但我国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男性享有休假权利。
其四,男性接受节育手术问题。无论是男性职工,还是女性职工,在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时,均享受生育保险制度。尽管现阶段已经开始实施该项生育保险制度,但计划生育手术主体仍是女性。一般在采取药物及手术节育措施时,多为女性,男性相对较少。从社会性别理论来看,造成女性承受生育手术多于男性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原因,即男性本位文化所引起的。
三、解决生育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女性平等,建立了相关制度,从而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尤其是生育保险制度。尽管我国已经制定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从社会性别视角下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不仅有助于实现男女平等,还可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1、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有明确的与“父育假”有关的法律法律。因此,国家要完善生育保险制度,首先,通过立法,构建全国性的生育保险法律法规,制定与男性权利和义务有关的条例。逐步完善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从而实现与国际化制度接轨。其次,要对部分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确保男性与女性合法权益的平等性,从女性角度考虑,增加男性责任,以实现男女平等。
2、加强生育保险制度宣传
与其他保险相比,生育保险险种较小、时期较短,且生育保险制度自身不完善,导致各单位企业往往忽视该制度。所以,政府要加强生育保险制度宣传,促进其覆盖率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相关纲要中,已经逐渐重视生育保险制度覆盖率问题。
3、加强男性手术节育宣传
通过分析生育保险制度可知,女性采取手术节育措施多于男性。因此,政府要加大新型生育观念的宣传力度,加强男性手术节育宣传。政府在实施计划生育过程中,要将男性列入工作范围内,以确保男女生育平等。为促进男性接受节育手术,可采取增加陪产假及生育津贴等方式,予以鼓励。
4、提高生育保险覆盖面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女性不重视生育保险,给实现生育保险全面性覆盖增加难度。要想提高生育保险覆盖面,必须要做好已经缴纳生育保险女性职工的覆盖工作,从而带动其他职工。
社会教育制度范文6
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概述
1三元交互作用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都侧重于单向决定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即不仅仅受内部因素的驱使,也不光由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式中行为、认知和其他的个人因素以及环境事件都互为决定因素。首先,行为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决定,即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要求行为采取相应的方式;方式也能改变环境,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说人的期望、目标、信念等支配和指导他的行为方式,即人怎么想就怎么做;人的内部因素即认知因素,与行为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个人对行为结果的期待影响着他的行为表现方式及程度,行为的反馈结果也会引起个人的情绪反应,调整个体的意念和想法。个人和环境代表主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在社会情境中,这种相互的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人与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例如:通常许多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自我效能感都比较低,那么在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通常按照学习障碍学生的典型特点(如低的效能感)对学生做出反应,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个人环境),也就是说,老师通常认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比正常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低,即使他们在某方面做得很好,对这类学生老师怀有的学业期望也比较低。反过来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又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环境个人)。如果老师给学生相应的暗示,对学生说:“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做好”,那么这个学生就很有可能对成功充满自信。
2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班杜拉发现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发学习,这后一种学习在社会行为的习得中更为常见,班杜拉称之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过程。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学习过程。班杜拉(1977)指出,观察学习有四个基本过程:注意过程(attention)、保持过程(retention)、产出过程( reproduction)和动机过程(motivation)。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适当行为的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动机过程。班杜拉把新反应的习得和对新反应的操作区分开来。但人们可能对这种模式进行操作,也可能不去操作这种反应,这要取决于自我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3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1989)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关于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心”[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待的含义是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相信自身能够做出某种行为,而结果期待则是相信那些行为预料会出现的结果。学生可能相信某些行为会产生积极的结果,但同时,也可能认为他们缺乏完成这种行为的能力。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自我效能有四个主要的来源,它们是成功经验(Mastery experiences)、替代性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言语的劝导(Social persuasions)和生理的唤醒水平(Somatic and E2motional)。成功经验是个人在以往自己的经验中得到的认知。成功的经验会强化自我效能,失败的经验会削弱自我效能。替代性经验是指人们通过和自己差不多的榜样的成功认为自己也能成功。比如一个学生想做某件事,但是由于以前没有做过而缺乏做此事的信心,但是他看见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因素都跟他差不多的临班同学成功了,他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做到。言语劝导是指接受别人鼓励性的言语来加强自我效能。这里说的言语劝导必须符合实际,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常常说服自己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你能行”)。最后,生理的唤醒水平是指个体在面对某项任务的身体反应:平静的反应使人自信,焦躁的反应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1三元交互作用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对其影响的综合产物,传统观念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那么人们往往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幼儿的发展,外界对他的影响固然重要,那么我们往往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班杜拉所提出的个人、环境和行为三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环境不是单方面的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可以这样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幼儿提供的外在家庭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精神资本等)、父母的教养方式(民主性、放任型等)、父母本来的气质类型等因素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我国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这个水平,影响一般是单方面的。实际上,按照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家庭中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双向的、交互的。即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资本等(环境)影响幼儿本身机体(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情况又反作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如,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表现出聪慧、乖巧、懂事等特点,而这样的特点也会反作用于其父母对其进行教育的同时更加民主。
2观察学习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者对于有能力、声望高的榜样给予更多关注。榜样行为的结果告知观察者榜样行为的功能性价值,观察者试图去学习那些他们认为有必要学习的行为。学前期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大多数儿童而言,父母是地位较高的榜样。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社会行为、教育成就、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这些理论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学前期儿童高度模仿成人,父母是其重要的模仿榜样。那就要求我们的学前儿童父母注意自己的榜样行为。另外,同伴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家庭社区教育中注意选择良好的同伴交往,在幼儿榜样的选择上是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家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电子产品(电视、电脑、录像机)、图书读物等为幼儿树立榜样,这就是班杜拉所说的替代性学习,如果人们必须做出每个行为,学习才可能发生的话,这样可以使学习的速度比原来预想的快得多,而且还可以避免幼儿去经历所有的负面影响的行为结果,比如,可以通过看电影或看书了解到被毒蛇咬了的危险性,而不必去亲身体验被毒蛇咬了是什么感受。在提供学习产品时注意避免行为、攻击的榜样作用。比如说,以前的动画片“奥特曼”,主人公的攻击就会给幼儿提供行为的榜样。
3自我效能感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效能感的观点,自我效能的四个主要来源,成功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的劝导和生理的唤醒水平。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首先,多给幼儿成功后的体验,让幼儿多获得成功后的经验,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往往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不尊重幼儿的人格,很多包办代替幼儿自己应该做的事,总认为孩子还小,这样对孩子的溺爱对幼儿来说其实是不利的,我们互换父母多给幼儿活动的机会,体现自己做事自己成功的感受,让幼儿感到他自己的价值。第二,父母给幼儿成功的榜样,父母身体力行。第三,多给幼儿成功性心理暗示的言语。有很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语,经常挖苦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你什么也不会”、“笨死了”“你什么也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诸如这样的言语在父母口中比比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自尊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你真行”、“你最棒”、“你是妈妈的骄傲”等这样的成功性暗示语言,这样的语言能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妈妈(爸爸)相信我,我能够做好!第四,家庭中注意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精神环境,这样的映射环境有利于幼儿形成平静的心理反应,平静的心理反应使人自信,焦躁的反应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总之,家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注意提高保护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这样幼儿才能更加茁壮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